论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德国古典哲学理论传统与马克思哲学变革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发生学阐释
![德国古典哲学理论传统与马克思哲学变革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发生学阐释](https://img.taocdn.com/s3/m/2263501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3.png)
德国古典哲学理论传统与马克思哲学变革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发生学阐释德国古典哲学理论传统与马克思哲学变革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发生学阐释马克思哲学是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哲学之一,是以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哲学首先在欧洲兴起,并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
这一哲学思想不仅对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于哲学本身也提出了极富创造性的思考。
那么,马克思哲学是如何产生的呢?这涉及到德国古典哲学理论传统与马克思哲学变革之间的关系。
一、德国古典哲学理论传统德国古典哲学理论传统源远流长,从十七世纪的莱布尼茨、康德到十八世纪的黑格尔、费尔巴哈、沃尔夫、席勒等轰轰烈烈的哲学名家,德国哲学影响着整个欧洲,甚至整个世界。
德国哲学的主要特征是从认识理论、形而上学和伦理学三个方面构成的三位一体,它注重世界的建构和这种建构的合理性,即追求一个总体的哲学系统。
其中,用一个单一原则来统摄整个世界观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主流之一。
1.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被称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他是一位全才型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等。
莱布尼茨著名的单子论主张,万物皆生自单子,世界是由一切不同的单子以完美无缺的方式组合而成的。
这个单子是不可分割的,是无限的,是理性和神智的原型和表征,同时也是构成个体和各种物体的最基本的单位。
2. 康德的“先验范畴”康德(Immanuel Kant)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他反对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提出了先验范畴的概念。
康德认为,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是依赖于先验范畴的,先验范畴是超越经验的,是人类理性活动的必然前提。
康德的“先验范畴”理论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重要派别。
3. 黑格尔的“合理与自由”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的理论可以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高峰时期,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合理与自由。
马原绪论和第一章选择题
![马原绪论和第一章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0e38a61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c.png)
马原绪论和第一章选择题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5.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 A.辩证法 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6.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8.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9.哲学基本问题是:(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1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存在性 B.结构性C.运动D.客观实在性11.实践高于理性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 A.普遍性 B.绝对性C.直接现实性D.客观实在性1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13.承认物质存在,却否认物质的运动,这是:(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14.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说明:( ) A.运动时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运动与静止时绝对对立的15.“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歌谣揭示的哲理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偶然性的堆积 C.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D.事物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16.“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是:( ) A.辩证法观点 B.诡辩论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17.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18.区分和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是:( )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同一性19.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2018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及答案
![2018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80fd2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6.png)
2018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及答案单选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B)A.主观条件B.客观条件C.理论基础D.理论前提解析: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既表现为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又表现为它具有(C)A.完整的理论体系B.严密的逻辑结构C.鲜明的政治立场D.崇高的社会理想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革命性表现在:①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②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A)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4.实践作为一种感性物质活动,强调的是(A)A.实践具有客观性B.实践具有主观性C.实践具有能动性D.实践具有历史性解析:实践的主体是有血有肉的客观的人;主体所使用的工具是客观的物质的工具,实践作用的对象是可感知的客观物质世界;实践的发展过程,虽然有人的意识参与,但却是意识指导下的现实的客观过程,实践的结果是外在于人的意识的客观效果。
5.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本质和现象反映了(D)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间的关系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解析: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
6.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活动(B)A.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世界C.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D.能影响人的生理活动解析:意识能动性,是指意识所特有的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哲学之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哲学之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2b5abb5e518964bce847c55.png)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哲学之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哲学之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变革,也是人类认识史上优秀成果的综合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继承前人的思想精华。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19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
19世纪初期先进思潮中的合理思想,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而它们所提出而未解决的问题,又给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新世界观以启迪,它们的失足之处也给马克思、恩格斯以鉴戒。
从社会根源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及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必然产物;从理论来源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颠覆了传统西方哲学的思辨形而上学,超越了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元分离,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
德国古典哲学是指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初期活跃于德国思想界的资产阶级哲学。
它是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导,主要代表人物有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约翰·特利勃·费希特(1762—1814)、弗里德里希·威廉·谢(1775—1854)、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路德维希·费尔巴(1804—1872)。
德国古典哲学是在它所处时代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
作为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理论表现,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它的辩证法思想,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的革命要求;而它的唯心主义和抽象思辨的形式,又表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把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作为最重要的哲学问题来研究。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https://img.taocdn.com/s3/m/66f2c82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5.png)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取了他的辩证法;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批判地继承了他的唯物主义。
在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以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新成就,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发展的辩证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石。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
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则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的使命应当是改造世界。
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一显著特征。
方法论是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连续的、发展的、全面的和矛盾的。
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和无矛盾的。
人类的一切活动无非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个基本方面,这两个方面实质上都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正确的认识步骤是:物→感觉→精神(意识)或思维唯心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唯物主义的认识根源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认识和实践相统一。
唯心主义的认识根源是主观和客观相分离,认识和实践相分离。
人的认识是一个非常复杂、充满矛盾的过程,如果把其中的某一片断(如感觉或概念)加以夸大,使之变成第一性的东西,就会导致唯心主义。
⑴唯物主义有其社会阶级根源。
在阶级社会中,哲学的党性表现为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b52139312b3169a451a4cc.png)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E. 19世纪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ABC
7、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E.谢林
BC
8、空想社会主义最杰出代表是 A.托马.斯莫尔 B.昂利.圣西门 C.沙尔.傅立叶 D.诺埃尔.巴贝夫 E.易伯特.欧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练习及答案
2、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 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
A.马克思恩格斯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B.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正确批判 C.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
统一 D.马克思科学地预见了全球化的性质和结
果
C
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
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
学说 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
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
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C
4、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
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
导思想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
级
A
19、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是 A.凡是经典著作中阐述的思想我们都必须
坚持
B.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了
C.应当用儒家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 形态中的主导地位
D.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D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理论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和继承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理论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和继承](https://img.taocdn.com/s3/m/3522f56e25c52cc58bd6be62.png)
第20卷第9期(2008年9月)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S OC I A L SC I E 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 IV ol .20N o .9(S ep.2008) [收稿日期]2008-05-21[作者简介]桑 磊(1977-),男,山西襄垣人,硕士,太原大学社科部讲师。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理论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和继承桑 磊(太原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9)[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对黑格尔“自然界是‘绝对精神’自我异化的产物”思想和费尔巴哈“人同自然界的联系仅仅是纯粹的‘自然关系’”思想的批判与继承基础上,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阐发了人与自然环境双面依赖和双重构建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思路,形成其环境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环境理论;德国古典哲学;批判;继承[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08)09-0026-02 德国古典哲学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来源之一,而且在马克思恩格斯环境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它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对马克思恩格斯环境理论的形成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两位哲学家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自然观念和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抽象自然环境理论辩证否定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崭新的环境理论。
一、对黑格尔“自然界是‘绝对精神’自我异化的产物”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在黑格尔的自然哲学中,即“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第二阶段,黑格尔阐述了他的唯心主义自然观念,实际上这是一种改装了的上帝创世说。
在其《自然哲学》导论中,他明确的向人们宣称:“自然是作为他在形式中的理念产生出来的。
既然理念现在是作为它自身的否定东西而存在的,或者说,它对自身是外在的,那么自然就并非仅仅相对于这种理念(和这种理念的主观存在,即精神)才是外在的,相反的,外在性就构成自然的规定,在这种规定中自然才作为自然而存在。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43f599408a1284ac950433e.png)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者:胡斌阳来源:《资治文摘》2017年第05期【摘要】德国古典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来源,曾经在世界哲学发展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辩证地、历史地看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不仅指出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机械唯物主义的缺陷、根源,而且在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中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我们今天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主义哲学恩格斯在序言中明确阐述了他和马克思“共同阐释的见解”为唯物主义历史观,而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在前三部分主要都在分析和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他肯定了黑格尔“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①和费尔巴哈“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确实物质的最高产物”②的观点,并分析了二者的缺陷和根源。
一、对黑格尔的批判首先,恩格斯列出了黑格尔的一个经典命题并对其加以批判,即“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恩格斯将唯物主义历史的观点引入,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引入,他认为:凡是现实的,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变成不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不管和现实多么矛盾也终将变会成现实的。
这样黑尔格的命题就变成了凡是现存的: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
在这里,黑格尔所说的现实性是一种运动中的现实性,现存的现实性在新的必然的现实性面前就展现出了它的不必然性。
那么,新的现实性就将取代现存的或者旧的现实性而存在。
所以,这一命题就在批判中发展为“新的现实性总会以其必然性而取代旧的现实性而存在。
”那么,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就显而易见了。
黑格尔哲学的实质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也就是黑格尔认为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的由低级上升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也不存在。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的澄清——重读《费尔巴哈论》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的澄清——重读《费尔巴哈论》](https://img.taocdn.com/s3/m/0c921a1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a.png)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的澄清——重读《费尔巴哈论》摘要:19世纪下半年,资产阶级企图复活德国古典哲学来歪曲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迷惑无产阶级,党内思想一度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恩格斯重新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批判性继承。
也指出了与二者的根本不同。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渗透到工人运动内部,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影响最大的就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两个人,在此,恩格斯将马克思主义与二人的联系与区别做了重新阐释,重点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二者学说的不同。
一、恩格斯澄清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的原因在马克思与恩格斯所有的著作中,只有《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到了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并且这部著作出版较晚。
在恩格斯晚年,资产阶级处于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无比尖锐,资产阶级不仅在政治上对无产阶级施压,而且企图利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残渣拼凑起来的折中主义歪曲马克思主义。
(一)理论原因:德国古典哲学的复活19世纪70年代以后,法国巴黎公社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爆发革命,巴黎公社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在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此时欧洲和北美的许多国家正处于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时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随时有可能爆发,各国资产阶级为了镇压和反抗无产阶级运动高潮,他们不仅采取高压的政治措施,还意欲在思想上宣传资产阶级,进而麻痹无产阶级,以新康德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为代表,以歪曲的形式复活了已经终结了的德国古典哲学。
(二)现实原因:指导新兴的工人政党19世纪40—8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并且在与巴枯宁、蒲鲁东和拉萨尔等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取得了绝对胜利。
到巴黎公社失败以后,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大都已经完成,无产阶级纷纷行动起来,为争取自身的利益不懈斗争。
恩格斯关于《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主要思想
![恩格斯关于《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主要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ec85534cdd88d0d232d46a43.png)
咬文嚼字○恩格斯关于《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主要思想□仲佳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南充637000摘要:《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一部经典著作,通常简称为《费尔巴哈论》,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进行全面详尽的阐述,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大成之作。
关键词:唯物主义;实践精神;发展眼光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关系进行追根溯源并做出澄清,要还清之前的“信誉债”。
同时,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和社会历史条件,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革命意义,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历史地位。
一、批判和实践精神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科学世界观。
因此,他指出,“在这种情况下,我感到越来越有必要把我们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我们怎样从这一哲学出发又怎样同它脱离,作一个简要而又系统的阐述。
同样,我也感到我们还要还一笔信誉债,就是要完全承认,在我们的狂飚突进时期,费尔巴哈给我们的影响比黑格尔以后任何其他哲学家都大。
”马克思恩格斯从不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但是恩格斯指出了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科学的,这与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德国古典哲学之间是不同的。
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不是凭空得来的,他们深受著名哲学大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思想的影响。
但是他们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深入无产阶级的工人运动,与广大劳动群众一起成长,于是便诞生了满足工人阶级发展需要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对前人思想不迷信、不盲从的批判精神和勇于深入实践的精神使得他们创立了科学世界观,这些精神与态度在当时代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品质与追求。
二、实事求是的理论特性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谈到,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可以说是从黑格尔哲学出发,经过费尔巴哈哲学,通过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批判继承,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将实践的观点引入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历年真题整理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历年真题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e80885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e.png)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历年真题整理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创新。
(2018.4)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继者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2012.10)(2017.4)①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后继者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
②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
(2015.10)①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继者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
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4、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2014.10)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5、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内在联系(2017.10)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原则,政治经济学是通向实际生活中的中介,科学社会主义则是运用哲学分析经济事实引出的结论。
这三者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统一构成的马克思注意学说。
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关系。
(2016.1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①其科学性表现在,首先它不带有任何偏见,其次在于它具有深刻性,再次它还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马哲与德国古典哲学
![马哲与德国古典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32b8fef1a8956bec0975e3f0.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简单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即继承了黑格尔思想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当然,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绝不是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批判地继承两位哲学家哲学体系中具有科学性内容的理论后,进行的理论改造和自我发展。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黑格尔哲学的真正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这是黑格尔哲学的精髓,但在黑格尔那里这一精髓被“窒息”了,因为黑格尔最终所追求的“绝对观念”的终结决定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他那里只能是“概念的自我发展”。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立场。
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发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有两大基本缺陷:一是未能克服近代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的普遍缺陷。
二是继续陷入唯心史观。
费尔巴哈自己也承认:“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者完全一致;但是往前进时就不一致了。
所以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哲学有形象的说法:“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保留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即坚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基石。
其次,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恢复了实践的权威。
而马克思主义则运用辩证法的基本精神,从哲学的高度将‘实践’发展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成为一种在实践批判中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因而实现了机械唯物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次飞跃。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还通过继承和发展黑格尔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胚芽”,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进行的唯物主义改造。
同时在辩证联系观和发展观的指引下,马克思发现了在社会历史领域,指导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基础——历史人物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领域恢复了实践的权威,完成了历史唯心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二次飞跃。
马克思论文 论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马克思论文 论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c6ae342852458fb770b56cf.png)
一、“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的溯源《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直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可上溯到英法近代哲学.自由是一个古老的概念。
人类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争自由的历史。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的职责恰恰在于使灵魂脱离肉体而获得自由和独立”。
但人类普遍自觉地争自由确实是近代以来的事,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有关。
英国的洛克“是自由思想的始祖”(马克思)。
法国大革命。
卢梭的自由思想具有代表性。
他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 他主张通过订立社会契约来实现自由。
“‘要寻找出一种结合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
’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康德推崇卢梭,崇尚自由。
他认为他的哲学“能替一切人恢复其为人的共同权利”。
他把自由看成是自己哲学“整个体系的拱顶石”。
他主张理性为道德立法。
“你应当这样的行动:使你的行为准则通过你的意志成为普遍的自然法则。
”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费希特从右边批判康德,更强调人的能动性。
他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自由思想。
他说:“我的体系是第一个关于自由的体系”,“我的体系自始至终只是对自由概念的一种分析”。
自由是费希特特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前提、核心和最终目的。
他提出:“只有假定一切自由存在物都必然抱有同样的目的”,才能解决自我与他我在自由问题上的矛盾。
“一个自由存在物的合乎目的做法对于所有其他自由存在物就会同时也是合乎目的的。
一个自由存在物的解放就会同时也是所有其他存在物的解放。
”黑格尔崇拜法国的理性与自由。
他把自由上升到本体论,规定为绝对精神的本质。
“‘自由’是‘精神’的唯一真理”,“一切都是为着取得‘自由’的手段”。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逻辑必然性与历史必然性——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有感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逻辑必然性与历史必然性——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f8786748852458fb770b56b6.png)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逻辑、历史必然性——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有感【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在19世纪40年代,决不是偶然。
它的产生有着逻辑必然性和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既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同时也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和任何一种新的社会学说一样,从已有的思想资料出发,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并加以革命改造,它的根源深藏在社会物质生活的事实之中。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它的理论先驱的关系,以及他和马克思在哲学上怎样继承又怎样变革的回顾和总结,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逻辑必然性和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必然性历史必然性黑格尔费尔巴哈引言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是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出发,但是,它与以前的一切哲学思想又有质的不同。
为了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产生的,有必要对以往哲学思想的发展。
两千多年的哲学史,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一系列哲学概念、范畴和具有规律性的东西。
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之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实践的基础上的科学解决,作了一定的思想准备。
唯物论与形而上学、辩证法与唯心主义不恰当的结合,预示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产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费尔巴哈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他全盘否定黑格尔哲学,促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全书的线索即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逻辑必然性和历史必然性。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逻辑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逻辑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取了他的辩证法;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批判地继承了他的唯物主义。
马原辨析题题库
![马原辨析题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8f9d8f833169a4517623a36e.png)
辨析题题库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答:这一说法不准确。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因为只有用发展了的理论才能指导发展了的实践。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答: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在联系。
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核”。
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
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
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
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
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
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人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
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论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论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afd40dece2f0066f4332200.png)
论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今世界上,对人类的时间和认识活动影响对打、传播最广的思想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就其科学性和积极性来说,任何学派都不能与马克思主义相提并论,马克思主义始终葆其美妙之青春,以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究其原因,在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它吸收了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全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过的科学理论。
另外,马克思主义长盛不衰的原因在其创造性。
它面对世纪,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和新的科学成就,使自身得到丰富和发展。
其中,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发展就是极好的例子。
产生于18世纪末的德国古典主义,到19世纪上半夜取得了重大成就。
它的著名代表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如果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其经济理论推进了人们对社会的认识,那末,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理论则丰富了人类的哲学思维。
黑格尔是伟大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者,他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
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方式,系统地、综合地叙述辩证法基本规律的哲学家。
尽管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头足倒置的,但他对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阐述中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都高度评价了黑格尔对辩证法的贡献。
马克思说:“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这绝不妨碍他第一个全免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
”恩格斯指出:“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在不断运动、变化。
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黑格尔把辩证法应用于观察社会生活,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对人类历史的看法。
黑格尔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但又是辩证的,其中包含着某些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
黑格尔力图描述历史自身发展的规律性。
他从“理性统治世界”这个客官唯心主义原则出发,把世界历史看成是绝对观念的自我展开。
这个过程不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由绝对观念的发展所决定。
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批判及其启示——《费尔巴哈论》导读
![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批判及其启示——《费尔巴哈论》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b3cd590cf90f76c660371a12.png)
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批判及其启示——《费尔巴哈论》导读作者:魏艳芳来源:《求知》 2018年第3期《费尔巴哈论》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简称。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之一,原是黑格尔唯心主义者,后逐步转向唯物主义,并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形成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与超越,其中主要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的分析,理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当今仍具重要启示意义。
写作原因1.直接原因:为了评施达克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施达克是丹麦年轻的哲学家,于1885年出版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书,该书因费尔巴哈承认“理想的力量”、追求“理想的意图”而将其归结为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
因此,《新时代》作为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机关刊物就邀请恩格斯就此写一篇书评。
2.历史原因:马克思、恩格斯多年来的夙愿,即清算自己的哲学信仰。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都是黑格尔主义者,后来又深受费尔巴哈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主要理论来源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多年来一直想讲清楚自己的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以及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
3.现实原因:当时理论斗争的需要。
19世纪80年代,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面对这种情况,资产阶级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入手,企图歪曲、攻击马克思主义哲学,复活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消极思想,严重影响了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
这就产生了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的界限、澄清一切误解的必要。
《费尔巴哈论》的文本内容1.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及内在矛盾。
恩格斯以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一著名哲学命题为例,分析了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即其辩证法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发展在当今世界上,对人类的时间与认识活动影响对打、传播最广的思想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就其科学性与积极性来说,任何学派都不能与马克思主义相提并论,马克思主义始终葆其美妙之青春,以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究其原因,在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它吸收了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全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就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过的科学理论。
另外,马克思主义长盛不衰的原因在其创造性。
它面对世纪,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与新的科学成就,使自身得到丰富与发展。
其中,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发展就就是极好的例子。
产生于18世纪末的德国古典主义,到19世纪上半夜取得了重大成就。
它的著名代表人物就是黑格尔与费尔巴哈。
如果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其经济理论推进了人们对社会的认识,那末,德国古典哲学,特别就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理论则丰富了人类的哲学思维。
黑格尔就是伟大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者,她最卓越的贡献就是辩证法。
她就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方式,系统地、综合地叙述辩证法基本规律的哲学家。
尽管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是头足倒置的,但她对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阐述中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都高度评价了黑格尔对辩证法的贡献。
马克思说:“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这绝不妨碍她第一个全免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
”恩格斯指出:“黑格尔第一次——这就是她的巨大功绩——把整
个自然的、历史的与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在不断运动、变化。
转变与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与发展的内在联系。
”
黑格尔把辩证法应用于观察社会生活,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对人类历史的瞧法。
黑格尔的历史观就是唯心主义的但又就是辩证的,其中包含着某些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
黑格尔力图描述历史自身发展的规律性。
她从“理性统治世界”这个客官唯心主义原则出发,把世界历史瞧成就是绝对观念的自我展开。
这个过程不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就是由绝对观念的发展所决定。
因此黑格尔反对用有纯粹的偶然性来解释历史,而就是强调从偶然性中瞧到必然性,例如她在论述罗马共与国灭亡原因时指出:“要知道罗马共与国之所以灭亡,并不就是由于凯撒降生这件偶然事故——这种灭亡自由它的必然性。
”
正因为黑格尔强调历史的必然性,因而她反对杰出人物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历史的主观唯心主义论断。
黑格尔把杰出人物的产生与作用同世界精神密切联系在一起,认为杰出人物就是世界精神的先觉者与代表人,她们之所以成为英雄,就是因为她们眼光犀利,认识并道出了世界精神的要求;另一个方面,她们又就是世界精神实现自己的工具。
黑格尔把拿破仑形象地称为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精神,就就是这种可观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体现。
尽管黑格尔把杰出人物瞧成世界精神的工具与傀儡的观点就是神秘主义与宿命论的,但承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内在联系,否认个人意志可以任意决定历史的观点就是卓越的。
同黑格尔不同,费尔巴哈在另一个方面代表了人类在19世界上半
期所取得的哲学成就。
她就是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与无神论者,在反对宗教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中,建立起以人本主义为特征的唯物主义哲学。
费尔巴哈把自然界与人作为哲学最高的对象。
她强调自然界的客观实在型,认为自然界就是发展着的永恒的实体,就是第一性的实体,就是人们借助感官可以直接判断的感性存在物;人不就是纯粹的自我意识,而就是在主体与课题,即肉体与灵魂的统一体;肉体就是产生精神的基础,离开肉体,离开作为身体有机部分的大脑,思维与精神就不可能存在。
在费尔巴哈瞧来,人的肉体都来自自然,人不能离开自然,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她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
费尔巴哈根据自己的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批判把人的思维变成独立精神实体的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指出黑格尔的逻辑学就是理性化与现代化了的神学,就是化为逻辑学的神学,坚持与阐述无神论原则,情调神就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批判不可知主义,强调自然界没有人类不能用自己的五官来感知的属性。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尽管具有形而上学与直观性的缺点,而且在历史观赏就是唯心主义的,但它冲破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统治,恢复唯物主义的应有权威,为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批判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提供了可能性。
列宁在肯定马克思主义就是对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前提下,又着重强调西欧19世纪社会理论成就的重大意义,指出:“马克思的学说就是人类在19世纪创造的优秀成果的当然继承者。
”因为,这些事人类在19世纪上半夜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它为马克思主义的产
生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哲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马克思与恩格斯并不就是原封不动地搬动黑格尔的辩证法,她们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因素,例如有关于运动、发展、变化的观念,关于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的观念,关于逻辑与历史同意的观念,关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观念,等等。
但彻底批判了黑格尔把绝对观念当作运动的主体,把运动与运动着的物质割裂开来的唯心主义观点。
对待费尔巴哈也就是这样的,她们高度评价费尔巴哈反对思维唯心主义,反对宗教的斗争,吸收了费尔巴哈关于存在就是主词,思维就是宾词的观念,关于人的客观实在性、关于人与自然统一的观念,等等,但彻底摒弃了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消除了费尔巴哈理论中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杂质。
在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这些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两种倾向:一种就是片面强调继承,抹煞马克思主义与以往思想体系的本质区别。
例如有些学者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说成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把马克思唯物主义说成就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或者把马克思主义瞧成就是黑格尔辩证法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简单结合。
在当代,西方有些人力图把马克思主义纳入西方文化传统的轨道,把它瞧成就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简单延续。
例如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代表弗洛洛姆就特别强调这一点。
她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概念》中就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西方人道主义的哲学传统,这个传统从斯宾诺莎开始,通过18世纪法国与德国的启蒙运动哲学家,一直延续到歌德
与黑格尔。
另一种就是否认继承,把马克思主义同人类文化遗产对立起来,例如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就就是这样。
她们把无产阶级文化瞧成与人类文化无关的一种特殊文化。
这完全就是一种臆造。
人类的认识犹如接力赛跑,后人实在前人已经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前进的。
不继承全部人类文化遗产,特别就是19世纪上半叶西欧的社会理论成就,就不可能产生马克思主义。
但这种继承就是批判地继承。
列宁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同人类文化遗产的几次与改造的双重关系。
她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就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世道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与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与文化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