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一、汉承秦制(制度)
•1.汉承秦制内涵:
•一方面:继承秦朝的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包括: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郡县制、监察制度等(注意秦的监察制度到汉武帝时发展为刺史制度)
•另一方面:有因有革,采取一些权宜政策
包括:1)施政方式:汉的政令宽简舒缓(休养生息),实行无为而治,与秦朝急切苛刻不同(受黄老思想影响)
•2)指导思想:摒弃法家思想,推行黄老思想
•3)地方官制:郡国并行制(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
•4)民族关系:与匈奴和亲
•到汉武帝时代进行改革,加强了皇帝和中央集权制,才可真正称得上全
•
•经济恢复,为大一统帝国的重建奠定基础。
•2)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汉初实行的权益政策,有的不合时宜,甚至起到消极作用。如分封同姓王导致“吴楚七国之乱”,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定。
• 3.郡国并行制
•(1)原因:刘邦认为秦短命而亡是由于秦未行分封而孤立无援。为巩固刘氏天下,同时兼顾战国时期的历史传统
•(2)措施: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王为诸侯。(郡县与封国并行)
•王国:名义受朝廷节制,实与割据无异,主要分布在六国故地。(统一与分裂问题、制度问题)
• 3)目的:想仰仗刘氏宗室的血缘关系,构筑皇权的屏障。
•“非刘氏而立,天下共击之”,
• 4)后果: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明朗,严重影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导致“吴楚七国之乱”
•(5)解决: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
•汉武帝:“推恩令”,最终加强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
• 3.关于秦郡县制与汉初郡国并行制差异的评价
•秦汉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但在行政设臵方面有差异。对这种差异的评价,史学界有两种观点。
•第一,肯定为主,有人认为,秦的郡县制是政治上维系中央集权统一王朝的一个重大贡献,但没有配合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政策和制度,便在数年间就天下离心了。汉初无为政策和分封子弟,恰恰解决了这些社会问题。西汉前期实行郡国并行制,把政治、经济的大部分权力下放到地方王国,由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出现文景之治。
•第二,否定说。有人认为,以秦始皇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抛弃了
按宗法原则构建政治体制的传统思想,以天下为郡县,在封建国家的政治体制上做了重大改革。西汉初年,以分封制为补充的中央集权制,是皇权与贵族阶层相妥协的状态。甚至有人认为,由于刘邦错误地总结了秦亡的历史经验,分封诸子为王,造成七国之乱,威胁国家统一,这是一种历史倒退。
二.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 1 汉初治国指导思想:黄老之学
•(1)黄老之学的起源:它本是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一派。
•“黄老之学”并不全是黄帝与老子的学说。是新道学家假托黄帝立言,改造老子的学说,并综合吸收了先秦各家学说重要内容的一种理论体系
•(2)黄老之学的内容和地位:
•A内容:以道家为主,又兼采儒、法,主张守道尊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
•陆贾在《新语》中主张“行仁义,法先王”(儒家),其要旨在于以“教化”劝善(儒家),以“法令”诛恶(法家),实行“无为政治”
(道家):主张“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至政者静,至静者圣”,“善为国者,太上无刑”,“重柔者吉,重刚者灭”
•B地位:成为汉初治国指导思想。
•C特点:无为而治
•(3)黄老之学成为汉初治国指导思想的原因:
• 1)秦朝的暴政及秦末战乱使汉初民生凋敝、人心思安,社会经济和封建统治秩序急需恢复;
• 2)汉初形成布衣将相之局,黄老思想既符合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也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4)汉初推行黄老之学的著名人物:萧何、曹参
•萧何、曹参,奉行清静无为的国策,萧规曹随实现政策的稳定性
•刘邦死后,惠帝、吕后、文帝、景帝,都奉行黄老思想,长期任宰相的陈平也崇尚黄老之术。
•(5)汉初推行黄老之学的表现和影响:
•一方面汉初推行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经济恢复、国力增强;
•另一方面使得土地兼并、贫富分化问题、匈奴骚扰问题、王国问题得不到解决。
2 与民休息政策与文景之治
•(1)汉初实行与民休息政策的原因
•A社会问题:汉初民生凋敝、人心思安,国家贫弱,社会经济急需恢复和发展;
•B历史因素:吸取秦暴政而亡的教训
•C身份作风:汉初形成布衣将相之局,统治者具有朴实谨厚的作风
•D指导思想:汉初以黄老之学为治国指导思想。
•(2)与民休息政策内容(或表现):
•A倡导以农为本,减轻田租(轻徭薄赋)
•贾谊、晁错认为农业生产没有恢复的原因有二:一是赋税徭役太重;二是“背本趋末”。关键在于对农业的优惠不足。文帝因此规定土地税由1/15,减为1/30 ;人头税由每人120钱减为40钱;徭役从每年一次减为三年一次。
• B省刑约法:废除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
•为政之道在于“禁网疏阔”、“务在宽厚”、“刑罚大省”
• C崇尚节俭
•( 3)“与民休息”政策的结果:出现文景之治
•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治世”“盛世”的含义: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
•(4)无为而治政策的评价(双重影响):
•1) 肯: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出现文景之治;
•2)否:豪族势力膨胀壮大,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凸显。
•豪族势力:兴起于西汉中期,发展于东汉中晚期
•(5)对汉初“无为”的认识:
•西汉的无为不是消极、倒退思想,而是把无为作为实行仁政的具体体现,“无为而无不为”,目的是让统治者少扰民,以利人民休养生息。
•这种思想顺应了当时的客观形势和人心所向,也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它推动了西汉经济的恢复,使西汉”文景之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该思想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不能解决土地兼并、贫富分化问题、匈奴骚扰问题、王国问题。
•思考:战国时范睢、蔡泽、苏秦、张仪等凭游说徒步而为相,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以征战而拜身为将。这些说明什么社会现象?
•答:说明战国时代,各国政治改革①废除世卿世禄制②以郡县制代替卿大夫的世袭采邑③实行军功爵制造成结果:世卿世禄制为官僚制所代替,官吏由国君任免,不能世袭,一些出身低贱者通过立功受爵而成为将相。说明战国时代已开了后世布衣将相局面的先河,只是并非所有将相都出身下层。
三、布衣将相之局
•(1)由世卿世禄制的贵族政治到布衣将相之局(社会下层拜为将相)形成的根源:生产力发展,带来社会的大变革
•(2)由世卿世禄制的贵族政治到布衣将相之局(社会下层拜为将相)形成的过程(原因):
•A战国政治改革——冲击世卿世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