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二版 作者 倪静安 商少明 答案

合集下载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一章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一章

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部分)1-3.用作消毒剂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0.030,这种水溶液的密度为1.0g⋅mL-1,请计算这种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和摩尔分数。

解:1L溶液中,m( H2O2) = 1000mL⨯1.0g⋅mL-1⨯0.030 = 30gm( H2O) = 1000mL⨯1.0g⋅mL-1⨯(1-0.030) = 9.7⨯102gn( H2O2) = 30g/34g⋅moL-1=0.88moln( H2O) = 970g/18g.⋅mol-1=54molb( H2O2)= 0.88mol /0.97kg = 0.91mol⋅kg-1c( H2O2)= 0.88mol/1L = 0.88mol⋅L-1x( H2O2) = 0.88/(0.88.+54) = 0.0161-4.计算5.0%的蔗糖(C12H22O11)水溶液与5.0%的葡萄糖(C6H12O6)水溶液的沸点。

解:b(C12H22O11)=5.0g/(342g.⋅mol-1⨯0.095kg)=0.15mol⋅kg-1b(C6H12O6)=5.0g/(180g.⋅mol-1⨯0.095kg)=0.29mol⋅kg-1蔗糖溶液沸点上升∆T b=K b⋅b(C12H22O11)= 0.52K⋅kg⋅mol-1⨯0.15mol⋅kg-1=0.078K蔗糖溶液沸点为:373.15K+0.078K=373.23K葡萄糖溶液沸点上升∆T b=K b⋅b(C6H12O6)= 0.52K⋅kg⋅mol-1⨯0.29mol⋅kg-1=0.15K葡萄糖溶液沸点为:373.15K + 0.15K = 373.30K1-5.比较下列各水溶液的指定性质的高低(或大小)次序。

(l)凝固点: 0.1mol⋅kg-1 C12H22O11溶液,0.1mol⋅kg-1 CH3COOH溶液,0.1mol⋅kg-1 KCl溶液。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 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3H8O3)溶液 D. 尿素( (NH2)2CO)溶液解:选A。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 C. HAc溶液 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三章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三章

第三章 定量分析基础3-1.在标定NaOH 的时,要求消耗0.1 mol×L -1NaOH 溶液体积为20~30 mL ,问:(1)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KHC 8H 4O 4)多少克?(2)如果改用草酸(H 2C 2O 4·2H 2O)作基准物质,又该称多少克?(3)若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0002g,试计算以上两种试剂称量的相对误差。

(4)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解:(1) NaOH + KHC 8H 4O 4 = KNaC 8H 4O 4 + H 2O滴定时消耗0.1 mol ×L -1NaOH 溶液体积为20 mL 所需称取的KHC 8H 4O 4量为:m 1=0.1 mol ×L -1´20mL ´10-3´204 g ×mol -1=0.4g滴定时消耗0.1 mol ×L -1NaOH 溶液体积为30 mL 所需称取的KHC 8H 4O 4量为:m 2=0.1 mol ×L -1´30mL ´10-3´204g ×mol -1=0.6g因此,应称取KHC 8H 4O 4基准物质0.4~0.6g 。

(2) 2NaOH + H 2C 2O 4 = Na 2C 2O 4 + 2H 2O滴定时消耗0.1 mol×L -1NaOH 溶液体积为20和30 mL ,则所需称的草酸基准物质的质量分别为:m 1=⨯210.1 mol ×L -1´20mL ´10-3´126 g ×mol -1=0.1gm 2=⨯210.1 mol ×L -1´30mL ´10-3´126g ×mol -1=0.2g(3) 若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0002g,则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质时,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RE 1=g 4.0g0002.0±= ±0.05%RE 2=g 6.0g0002.0±= ±0.03%用草酸作基准物质时,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RE 1=g 1.0g0002.0±= ±0.2%RE 2=g 2.0g0002.0±= ±0.1%(4)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为减少称量时的相对误差,应选择摩尔质量较大的试剂作为基准物质。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一章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一章

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部分)1-3.用作消毒剂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0.030,这种水溶液的密度为1.0g⋅mL-1,请计算这种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和摩尔分数。

解:1L溶液中,m( H2O2) = 1000mL⨯1.0g⋅mL-1⨯0.030 = 30gm( H2O) = 1000mL⨯1.0g⋅mL-1⨯(1-0.030) = 9.7⨯102gn( H2O2) = 30g/34g⋅moL-1=0.88moln( H2O) = 970g/18g.⋅mol-1=54molb( H2O2)= 0.88mol /0.97kg = 0.91mol⋅kg-1c( H2O2)= 0.88mol/1L = 0.88mol⋅L-1x( H2O2) = 0.88/(0.88.+54) = 0.0161-4.计算5.0%的蔗糖(C12H22O11)水溶液与5.0%的葡萄糖(C6H12O6)水溶液的沸点。

解:b(C12H22O11)=5.0g/(342g.⋅mol-1⨯0.095kg)=0.15mol⋅kg-1b(C6H12O6)=5.0g/(180g.⋅mol-1⨯0.095kg)=0.29mol⋅kg-1蔗糖溶液沸点上升∆T b=K b⋅b(C12H22O11)= 0.52K⋅kg⋅mol-1⨯0.15mol⋅kg-1=0.078K蔗糖溶液沸点为:373.15K+0.078K=373.23K葡萄糖溶液沸点上升∆T b=K b⋅b(C6H12O6)= 0.52K⋅kg⋅mol-1⨯0.29mol⋅kg-1=0.15K葡萄糖溶液沸点为:373.15K + 0.15K = 373.30K1-5.比较下列各水溶液的指定性质的高低(或大小)次序。

(l)凝固点: 0.1mol⋅kg-1 C12H22O11溶液,0.1mol⋅kg-1 CH3COOH溶液,0.1mol⋅kg-1 KCl溶液。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三章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三章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三章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三章第三章定量分析基础3-1.在标定NaOH的时,要求消耗0.1 mol?L-1NaOH溶液体积为20~30 mL,问:(1)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KHC 8H4O4)多少克?(2)如果改用草酸(H2C2O4·2H2O)作基准物质,又该称多少克?(3)若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0002g,试计算以上两种试剂称量的相对误差。

(4)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解:(1) NaOH + KHC8H4O4 = KNaC8H4O4 + H2O 滴定时消耗0.1 mol?L-1NaOH溶液体积为20 mL 所需称取的KHC8H4O4量为:m1=0.1 mol?L-1?20mL?10-3?204 g?mol-1=0.4g滴定时消耗0.1 mol?L-1NaOH溶液体积为30 mL所需称取的KHC8H4O4量为:m2=0.1mol?L-1?30mL?10-3?204 g?mol-1=0.6g因此,应称取KHC8H4O4基准物质0.4~0.6g。

(2) 2NaOH + H2C2O4 = Na2C2O4 + 2H2O滴定时消耗0.1 mol?L-1NaOH溶液体积为20和30 mL,则所需称的草酸基准物质的质量分别为:m1=?210.1 mol?L-1?20mL?10-3?126 g?mol-1=0.1gm2=?210.1 mol?L-1?30mL?10-3?126g?mol-1=0.2g (3) 若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0002g,则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质时,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RE1=g4.0g0002.0±= ±0.05%RE 2=g6.0g 0002.0±= ±0.03%用草酸作基准物质时,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RE 1=g 1.0g 0002.0±= ±0.2%RE 2=g2.0g 0002.0±= ±0.1%(4)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为减少称量时的相对误差,应选择摩尔质量较大的试剂作为基准物质。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 3H8O3)溶液D. 尿素((NH2)2 CO)溶液解:选D。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C. HAc溶液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 )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物质结构基础(1) 不同之处为: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一般都有正负号之分,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均为正值,因为Y 平方后便无正负号了; 除s 轨道的电子云以外,电子云角度分布图比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要稍“瘦”一些,这是因为︱Y ︱≤ 1,除1不变外,其平方后Y 2的其他值更小。

(2) 几率:电子在核外某一区域出现的机会。

几率密度: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几率,表示微粒波的强度,用电子云表示。

(3) 原子共价半径: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以共价单键连接时,它们核间距离的一半。

金属半径:金属晶体中相邻两个金属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

范德华半径:分子晶体中相邻两个分子核间距离的一半。

(4) BF 3分子中B 原子采用等性sp 2杂化成键,是平面三角形;而NF 3分子中N 原子采用不等性sp 3杂化,是三角锥形。

(5)分子式,既表明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表示确实存在如式所示的分子,如CO 2、C 6H 6、H 2;化学式,只表明物质中各元素及其存在比例,并不表明确实存在如式所示的分子,如NaCl 、SiO 2等;分子结构式,不但表明了物质的分子式,而且给出了分子中各原子的具体联接次序和方式,像乙酸的结构式可写为C HH HC OO H其结构简式可记为CH 3COOH 。

1-2解 1错;2错;3对;4对;5对;6错。

7对;8错;9对 10错;11错;12错。

1-3 波动性;微粒性1-4. 3s=3p=3d=4s ;3s< 3p< 4s <3d ;3s< 3p< 3d< 4s ; 1-5 32;E 4s < E 4p < E 4d < E 4f ; 第六周期;La 系;2;铈(Ce)1-6 HF>HCl>HBr>HI ;HF>HCl>HBr>HI; HF<HCl<HBr<HI; HF>HI>HBr>HCl 。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答案.doc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答案.doc

第2章习题答案2-1苯和氧按下式反应:C6H6(1) + ? O2(g) t 6CO2(g) + 3H2O⑴在25°C, lOOkPa下,0.25mol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817kJ的热量,求C&H6的标准摩尔燃烧^A c//e m和燃烧反应的△"㊀m。

解:亨=V B-1A/7B = (一0.25mol)/( -1) = 0.25mola A△ H㊀A c//e m=A r//e,n= 一一*= -8l7kJ/0.25mol=-3268 kJ-mol-1△妒m= AH e m-A/i g/?Tr=-3268kJmor'-(6-l 5/2)x8.314x 10'3x298.15kJmor l=-3264kJmor l2-3已知下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C2H2(g) + 5/2O2(g) -> 2CO2(g) + H2O(g); A r H e m= -1246.2 kJ-mol-1(2)CXs) + 2H2O(g) -» CO2(g) + 2H2(g);= +90.9 kJ-moF1(3)2H2O(g) t 2H2(g) + O2(g):A r/7e m = +483.6 kJ-moF1求乙快(C2H2,g)的生成热"m。

解:反应2x⑵-(l)-2.5x⑶为:2C(沪H2(g)^C2H2(g)△fH%(C2H2,g)=△,㊀m =2x&H%(2)-△「腊m(l)- 2.5A r H e m(3) =[2x90.9—(—1246.2) -2.5x483.6] kJ mof1 =219.0 kJ mor12-5计算下列反应在298.15K的八g,和dG㊀m,并判断哪些反应能自发向右进行。

(l)2CO(g)+O2(g)->2CO2(g)(3) Fe2O3 (s)+3CO(g)_2Fe(s)+3CO2(g)解:(1) A r A7e m= [2x(-393.509) -2x(-110.525)] kLmoP = -565.968 kJ-mol-1 A r5e m= [2x213.74 -2x197.674 - 205.138] J mor'-K-1 = -173.01 A r G e m= [2x(-394.359) -2x(-137.168)] kJ-moP1 = -514.382kJ mor*(3) ㊀m= [3x(—393.509) —3x(—110.525) -(-824.2)] kJ-moF1 = -24.8 kJ-moF1A r5e m=[2x27.28+3x213.74-3x 197.674 - 87.4]J-moF,-K~, =15.4 J-mof'-K-1 A r G e m=[3x(-394.359) -3x(-137.168) -(-742.2)] kJ-mol-1 = -29.6kJ mo「'A r G e m均小于零,反应均为自发反应。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作者:倪静安,商少明)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作者:倪静安,商少明)答案

第一章 化学计量、误差和数据处理题解1-1称取纯金属锌0.3250g,溶于HCl 后,在250ml 容量瓶中定容,计算该标准Zn 2+溶液的浓度。

解:1Zn Zn Zn L mol 01988.02500.039.653250.0V M m c 2−⋅=×=×=+1-2计算下列溶液的滴定度T ,以g / ml 表示:①c (HCl) = 0.2015mol·L -1的HCl 溶液,用来测定Ca(OH)2、NaOH; ②c (NaOH) = 0.1732mol·L -1的NaOH 溶液,用来测定HClO 4、CH 3COOH。

解:(1)Ca(OH)2 + 2HCl = CaCl 2 + 2H 2O ; NaOH + HCl = NaCl + H 2O令x 表示待测物的计量系数,b 表示测定滴定物的计量系数,则滴定度滴与定物的量浓度的关系为:3/10−=x B B x M C bxTmlg M C T mlg M C T NaOH B HCl NaOH OH Ca B HCl OH Ca /10060.800.40102015.0111011/10465.709.74102015.0211021333/33)(3/)(22−−−−−−×=×××=××=×=×××=××=(2)3/10−=x B B x M C bx Tmlg M C T mlg M C T COOH CH B NaOH COOH CH HClO B NaOH HClO /1004.105.60101732.01011/1074.146.100101732.01011233/233/3344−−−−−−×=××=××=×=××=××=1-3有一NaOH 溶液,其浓度为0.5450mol·L -1,取该溶液100.0ml,需加水多少ml 方能配成0.5000mol·L -1溶液?解:设需加水x mL ,则 0.5450×100.0=0.5000(100.0+x)x =-109.0-100.0 =9.00 mL1-4欲配制c (HCl) = 0.5000mol·L -1的HCl 溶液。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本习题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本习题答案

第五章 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基础 习题解答1.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Q p 等于Q V ?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Q p 大于Q V ?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Q p 小于Q V ?1.由公式Q p =Q V +(∆n )g RT 得:当反应物中气体的物质的量比生成物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小,即(∆n )g <0时,p V Q Q <;反之则p V Q Q >;当反应物与生成物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即(∆n )g =0时,或反应物与生成物全是固体或液体时,p V Q Q =。

2.反应H 2(g)+I 2(g)=2HI(g)的r m H θ∆是否等于HI(g)的标准生成焓f m H θ∆?为什么?2. 不相等。

f m H θ∆是指某温度,标准态下,由元素指定的纯态单质生成1mol 该物质的反应热。

其一,碘的指定单质为固体,而非气体,其二r m H θ∆为生成2molHI 的反应热而非1molHI 。

3.分辨如下概念的物理意义: (1)封闭系统和孤立系统。

(2)功、热和能。

(3)热力学能和焓。

(4)生成焓和反应焓。

(5)过程的自发性和可逆性。

3. (1)封闭系统是无物质交换而有能量交换的热力学系统;孤立系统是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的热力学系统。

(2)热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异引起的能量传递方式,除热外的所有其他能量传递形式都叫做功,功和热是过程量(非状态函数);能是物质所具有的能量和物质能做某事的能力,是状态量(状态函数)。

(3)热力学能,即内能,是系统内各种形式能量的总和;焓,符号为H ,定义式为H =U +pV 。

(4)在热力学标态下由指定单质生成1mol 物质的反应焓变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简称生成焓;反应焓是发生1mol 反应的焓变。

(5)过程的自发性是指在自然界能自然而然发生的性质。

4.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尽量用一句话给出你的判断根据。

(1)碳酸钙的生成焓等于CaO(s)+CO 2(g)=CaCO 3(s)的反应焓。

无机及分析化学倪哲明版下册课后标准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倪哲明版下册课后标准答案

第六章氧化还原平衡及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1.下列物质中元素的氧化数。

(1)CrO42-中的Cr (2)MnO42-中的Mn(3)Na2O2 中的O (4)H2C2O4·2H2O中的C解答:(1)Cr:+6;(2)Mn:+6;(3)O:-1;(4)C:+32. 下列反应中,哪些元素的氧化数发生了变化?并标出氧化数的变化情况。

(1)Cl2+H2O=HClO+HCl(2)Cl2+H2O2=2HCl+O2(3)Cu+2H2SO4 (浓)=CuSO4+SO2+2H2O(4)K2Cr2O7+6KI+14HCl=2CrCl3+3I2+7H2O+8KCl 解答:(1)Cl:from 0 to+1and-1(2)Cl:from 0to -1;O:from -1 to 0(3)Cu:from 0 to +2;S:from +6 to +4(4)Cr:from +6 to +3;I:from -1 to 03. 用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在碱性介质中的反应式。

(1)Br2+OH-→BrO3-+Br-(2)Zn +ClO-→Zn(OH)42-+Cl-(3)MnO4-+SO32-→MnO42-+SO42-(4) H2O2+Cr(OH)4-→CrO42-+H2O解答:(1) Br2+12OH-=2BrO3-+6H2O+10e(2e+Br2=2Br-)×56Br2+12OH-=2BrO3-+6H2O+10 Br-(2)Zn +4OH-=Zn(OH)42-+2eH2O+ClO-+2e=2OH-+Cl-Zn +H2O+2OH-+ClO-=Zn(OH)42-+Cl-(3)(MnO4-+e=MnO42-)×22OH-+SO32-=H2O+SO42-+2e2MnO4-+2OH-+SO32-=2MnO42-+H2O+SO42-(4) (H2O2+2e=2OH-)×3(4OH-+Cr(OH)4-=CrO42-+4 H2O+3e)×23 H2O2+2OH-+2Cr(OH)4-=2CrO42-+8 H2O4. 用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在酸性介质中的反应式。

(完整版)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二章答案

(完整版)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二章答案

.选择题1.一化学反应系统在等温定容条件下发生一变化,可通过两条不同的途径完成:(1)放热10 kJ,做电功50 kJ;(2)放热Q, 不做功,则( )A. Q = -60kJB. Q = -10 kJC. Q = -40kJD. 反应的Q V =-10kJ解:选A。

θ2.在298 K,下列反应中r H mθ与r G mθ最接近的是( )A. CCl4 (g) +2H2O (g) =CO2 (g) + 4HCl (g)B. CaO (s) +CO2 (g) =CaCO3 (s)2+ 2+C. Cu2+ (aq) + Zn (s) =Cu (s) + Zn2+ (aq)D. Na (s) +H2O (l) =Na+(aq)+?H 2 (g)+OH-(aq)解:选C。

∵ Δr Gθm Δr H mθTΔr S mθ当Δr S mθ= 0 时, Δr G mθΔr H mθ∴反应 C 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无气体物质、物态也无变化,Δr S mθ值较小。

3.已知反应2H2 (g) O2 (g)= 2H2O (g) 的r H mΘ483.63 kJ m·ol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 H mθ(H2O,g) 483.63 kJ m·ol–1B. r H mθ483.63 kJ m·ol –1表示Δξ = 1 mol 时系统的焓变C. r H mθ483.63 kJ m·ol–1表示生成1 mol H2O (g) 时系统的焓变D. r H mθ483.63 kJ m·ol–1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解:选B。

A 错,根据Δf H mθ定义,H2O (g)的系数应为1。

C 错,该方程为表示生成 2 mol H2O(g) 时系统的焓变。

D 错,ΔrH mθ > 0时表示该系统能量的增加,该反应为吸热反应,ΔrH mθ<0 时表示该系统能量的减少,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农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农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a 0.059V c(氧化态) + lg n c(还原态)b
正极 : E( H+/H2) = E(H+/H2) = 0.0000V
负极: E(H+/H2) = E(H+/H2) +
a 0.059V c(氧化态) lg n c(还原态)b
= 0.0000 + 0.0591/2 (lg0.012/1) = -0.12V E = E(+) - E(-) = 0.0000 -(-0.12)= 0.12V lgK = nE/0.0592 =[2 ×0.0000]/0.0592 = 0 K =1
K =4.4 ×1015
2) 反应式: 2H+ + Sn = Sn 2+ + H2 正极 : E( H+ /H2) = E(H+/H
2
)
= 0.0000V
a 0 . 059 V c ( 氧 化 态 ) + lg n c(还原态)b
负极: E( Sn2+ /Sn) = E(Sn2+/Sn)
a 0.059V c(氧化态) + n lg c(还原态)b
2 7
2
MnO 8 H 5e ) 2
4


2 5S 2O82 8H 2O 2 Mn 2 2 MnO4 16H 10SO4
14H 6e 2Cr3 7 H 2O
( Fe2 Fe3 e ) 6
2 Cr2O7 14H 6 Fe2 2Cr 3 7 H 2O 6 Fe 3
a 0.059V c(氧化态) lg n c(还原态)b
负极: E(Pb2+/Pb) = E(Pb2+/Pb) +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二章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二章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一般原理2-1 苯和氧按下式反应:C 6H 6(l) + 215O 2(g) → 6CO 2(g) + 3H 2O(l) 在25℃100kPa 下,0.25mol 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817kJ 的热量,求C 6H 6的标准摩尔燃烧焓∆c H m 和该燃烧反应的∆r U m 。

解: ξ = νB -1∆n B = (-0.25 mol) / ( -1) = 0.25 mol∆c H m = ∆r H m = = -817 kJ / 0.25 mol= -3268 kJ ⋅mol -1∆r U m = ∆r H m - ∆n g RT= -3268 kJ ⋅mol -1 - (6 -15 / 2) ⨯ 8.314 ⨯ 10-3 ⨯ 298.15 kJ ⋅mol -1= -3264 kJ ⋅mol -12-2 利用附录III 的数据,计算下列反应的∆r H m 。

(1) Fe 3O 4(s) + 4H 2(g) → 3Fe(s) + 4H 2O(g)(2) 2NaOH(s) + CO 2(g) → Na 2CO 3(s) + H 2O(l)(3) 4NH 3(g) + 5O 2(g) → 4NO(g) + 6H 2O(g)(4) CH 3COOH(l) + 2O 2(g) → 2CO 2(g) + 2H 2O(l)解: (1) ∆r H m = [4 ⨯ (-241.818) - (-1118.4)] kJ ⋅mol -1= 151.1 kJ ⋅mol -1(2) ∆r H m = [(-285.830) + (-1130.68) - (-393.509) - 2 ⨯ (-425.609)] kJ ⋅mol -1= -171.78 kJ ⋅mol -1(3) ∆r H m = [6 ⨯ (-241.818) + 4 ⨯ 90.25 - 4 ⨯ (-46.11)] kJ ⋅mol -1= -905.5 kJ ⋅mol -1(4) ∆r H m = [2(-285.830) + 2(-393.509) - (-484.5)] kJ ⋅mol -1= -874.1 kJ ⋅mol -12-3 已知下列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求乙炔(C 2H 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f H m 。

电子教案与课件:无机及分析化学 课后习题和答案

电子教案与课件:无机及分析化学 课后习题和答案

绪论一、选择题1、按任务分类的分析方法是 ( )A.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 B.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C.常量分析与微量分析 D.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2、常量分析的称样量是 ( )A.>1g B.>0.1g C.0.01~0.1g D.>10mg3、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是属于 ( )A.定性分析 B.定量分析 C.结构分析 D.化学分析二.无机及分析化学的任务是什么?三.请简单阐述无机及分析化学在精细化学品、药学、食品及农业科学中的应用。

四.如何区分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五.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下自己将如何学习该课程。

本章答案:一.1.B 2.B 3.A 二.略三.略四.略五.略第一章物质的结构一、选择题1. 基态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四个量子数可能是( )A.3,0,0,+1/2B.3,1,0,+1/2C.3,2,1,+1/2D.3,2,0,-1/22. 已知某元素+3价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 该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 )A.VIII族B.IIIA族C. IIIB族D. VA族3. 有d电子的原子,其电子层数至少是( )A. 1B. 2C. 3D. 44.某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3d14s2, 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A.20B.21C.30D. 255.在Mn(25)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A.2B.5C.8D. 16.最外层为5s1,次外层d轨道全充满的元素在( )A.IAB.IBC.IIAD. IIB7. 下列分子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A.O2 B.CO2 C.BBr3 D.NF38. 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sp杂化的是 ( )A.NH3 B.CH4C.BF3 D.BeCl29.下列分子中,偶极距为零的是 ( )A.CH3Cl B.NH3 C.BCl3 D.H2O10.下列液体只需要克服色散力就能沸腾的是 ( ) A.CCl4 B.H2O C.NH3 D.C2H5OH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p2杂化轨道是指1s轨道与2p轨道混合而成的轨道。

说课《无机及分析化学》1-12章习题答案.ppt

说课《无机及分析化学》1-12章习题答案.ppt

O2r t 1
10
1.8104 mol L-1 s-1
.精品课件.
无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56页)
机 3. S2O82- (aq) + 2I-(aq) = 2SO42- (aq) + I2(aq)
及 ⑴ 反应速率方程 = k cx(S2O82-) ·cy(I-)
分 代入3组数据
析 化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15页)

及 13. b总= 0.566+0.486+0.055+0.029+0.011+0.011+0.002


=1.160mol·L-1
化 学
= bRT=1.160×8.315×298=2870 kPa=2.87 MPa
教 案
15. As2S3(H2S为稳定剂) 的胶团结构:
[(As2S3)m ·nS2- ·(2n-x)H+]x- ·xH+
.精品课件.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15页)
机 17. 聚沉能力由大到小排列: 及 分 A. 100 mL0.005mol·L-1KI 和100 mL0.01mol·L-1
析 化
AgNO3 制成的为正溶胶,所以排列顺序为:
学 AlCl3 K3[Fe(CN)6] MgSO4 (电荷同由小到大) 教 案 B. 100 mL0.005mol·L-1 AgNO3和100 mL0.01mol·L-1
化非 学
教 ⑵360℃:rHm⊖=(-241.8)+52.3-(-235.3)=45.8kJ·mol-1 案
rSm⊖=188.7+219.4-282=126 J·K-1·mol-1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四章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四章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四章第四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4-1.将300mL0.20 mol?L?1HAc溶液稀释到什么体积才能使解离度增加一倍。

?10.20mol?L?300mLc?V解:设稀释到体积为V ,稀释后220.20 ?2?0.20?300?(2?)c?Ka?V?(1?2?)1??得: 1??由 ?5 ?1因为K?a =1.74?10ca = 0.2 mol?L caK?a > 20K?w ca/K?a>500 故由 1?2? =1?? 得V =[300?4/1]mL =1200mL 此时仍有 caK?a>20K?w ca/K?a>500 。

4-2.奶油腐败后的分解产物之一为丁酸(C3H7COOH),有恶臭。

今有0.40L含0.20 mol?L?1丁酸的溶液, pH为2.50,求丁酸的K?a。

解:pH=2.50 c(H+) =10?2.5 mol?L?1? =10?2.5/0.20 = 1.6?10?2??22c?2?0.20?(1.6?10)?5.2?10?5?21?1.6?10K?a=1???1?4-3.What is the pH of a 0.025mol?L solution of ammonium acetate at 25℃? pKa of acetic acid at 25℃ is 4.76, pK?a ofthe ammonium ion at 25℃ is 9.25, pKw is 14.00.?10?10 解: c(H+)=Ka1Ka2?10pH= ?logc(H+) = 7.004-4.已知下列各种弱酸的K?a值,求它们的共轭碱的K?b值,并比较各种碱的相对强弱。

(1)HCN K?a =6.2×10?10;(2)HCOOH K?a =1.8×10?4; (3)C6H5COOH(苯甲酸) K?a =6.2×10?5; (4) C6H5OH (苯酚) K?a =1.1×10?10;(5)HAsO2 K?a =6.0×10?10;(6) H2C2O4 K?a1=5.9?10?2;K?a2=6.4?10?5;解: (1)HCN Ka= 6.2?10?10Kb=Kw/6.2?10?10 =1.6?10?5(2)HCOOH Ka= 1.8?10?4 Kb=Kw /1.8?10?4 =5.6?10?11 (3)C6H5COOH Ka=6.2?10?5 Kb=Kw /6.2?10?5 =1.61×10?10 (4)C6H5OH Ka=1.1?10?10 Kb=Kw/1.1?10?10 =9.1?10?5 (5)HAsO2 Ka=6.0?10?10 Kb=Kw /6.0?10?10 =1.7?10?5(6)H2C2O4 Ka1=5.9?10?2 Kb2=Kw /5.9?10?2 =1.7?10?13 Ka2=6.4?10?5 Kb1=Kw /6.4?10?5 =1.5 ×10?10?4.76?9.24?7.00?碱性强弱:C6H5O4-5.用质子理论判断下列物质哪些是酸?并写出它的共轭碱。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一章说课材料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一章说课材料

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部分)1-3.用作消毒剂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0.030,这种水溶液的密度为1.0g⋅mL-1,请计算这种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和摩尔分数。

解:1L溶液中,m( H2O2) = 1000mL⨯1.0g⋅mL-1⨯0.030 = 30gm( H2O) = 1000mL⨯1.0g⋅mL-1⨯(1-0.030) = 9.7⨯102gn( H2O2) = 30g/34g⋅moL-1=0.88moln( H2O) = 970g/18g.⋅mol-1=54molb( H2O2)= 0.88mol /0.97kg = 0.91mol⋅kg-1c( H2O2)= 0.88mol/1L = 0.88mol⋅L-1x( H2O2) = 0.88/(0.88.+54) = 0.0161-4.计算5.0%的蔗糖(C12H22O11)水溶液与5.0%的葡萄糖(C6H12O6)水溶液的沸点。

解:b(C12H22O11)=5.0g/(342g.⋅mol-1⨯0.095kg)=0.15mol⋅kg-1b(C6H12O6)=5.0g/(180g.⋅mol-1⨯0.095kg)=0.29mol⋅kg-1蔗糖溶液沸点上升∆T b=K b⋅b(C12H22O11)= 0.52K⋅kg⋅mol-1⨯0.15mol⋅kg-1=0.078K蔗糖溶液沸点为:373.15K+0.078K=373.23K葡萄糖溶液沸点上升∆T b=K b⋅b(C6H12O6)= 0.52K⋅kg⋅mol-1⨯0.29mol⋅kg-1=0.15K葡萄糖溶液沸点为:373.15K + 0.15K = 373.30K1-5.比较下列各水溶液的指定性质的高低(或大小)次序。

(l)凝固点: 0.1mol⋅kg-1 C12H22O11溶液,0.1mol⋅kg-1 CH3COOH溶液,0.1mol⋅kg-1 KCl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 标定 c(HCl)= 0.1mol·L-1 的 HCl 溶液。欲消耗 HCl 溶液 25ml 左右,应称取 Na2CO3 基准物多少 g?从称量误差考虑能否达到 0.1%的准确度?若改用硼砂(Na2B4O7·10H2O)为基准物, 结果又如何?
解:设应称取 x g Na2CO3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
到 0.1%的准确度。
若是改用硼砂(Na2B4O7·10H2O):
x=
1 2
c(
HCl
)⋅V
(
HCl
)⋅M
(
Na
2
B4
O7
⋅10
H
2O)
= 1×0.10×25×10 −3 ×381=0.48 g 2
则改用硼砂作为基准物需称取 0.48g,称量误差 Er=0.0002×100%=0.04% 。所以从称量误差考虑, 0.48
−3
M
CH 3COOH
=0.1732×10
−3
×60.05=1.04×10
−2
g
/
ml
1-3 有一 NaOH 溶液,其浓度为 0.5450mol·L-1,取该溶液 100.0ml,需加水多少 ml 方能配成 0.5000mol·L-1 溶液?
解:设需加水 x mL,则 0.5450×100.0=0.5000(100.0+x) x =-109.0-100.0 =9.00 mL
无机及分析题解
第一章 化学计量、误差和数据处理题解
第一章 化学计量、误差和数据处理题解
1-1 称取纯金属锌 0.3250g,溶于 HCl 后,在 250ml 容量瓶中定容,计算该标准 Zn2+溶液的浓度。
解: c Zn2+
=
m Zn M Zn × V
=
0.3250 65.39 × 0.2500
= 0.01988mol ⋅ L−1
2
无机及分析题解
第一章 化学计量、误差和数据处理题解
1-8 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
① 砝码未经校正;
②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
③在重量分析中被测组分沉淀不完全;
④试剂含被测组分;
⑤含量为 99%的 Na2C2O4 作基准物标定 KMnO4 溶液浓度;
⑥读取滴定管读数时,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字估读不准;
令 x 表示待测物的计量系数,b 表示测定滴定物的计量系数,则滴定度滴与定物的量浓
度的关系为:
Tx
/
B
=
x b
C
B
M
x
10
−3
TCa
(OH
)
2
/
HCl
=
1×C 2
B
×10
−3
M
Ca
(
OH
)2
=
1×0.2015×10 2
−3
×74.09=7.465×10
−3
g
/
ml
TNaOH
/
HCl
=1×C 1
B
×10
解:在 0℃,100kPa 压力下,1.00L 气体摩尔数 n= pV = 100kPa×1.00L =0.0440mol RT 8.314×273.15K
查表得 CH4、CO、CO2 和 H2O 在 25℃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Δ
f
H
O m
(CH
4
)=−74.6kJ
/mol

Δ
f
H
O m
(CO)=−110.5kJ
达到了 0.1%的准确度。
1-12 下列数据中各包含几位有效数字? ①0.0376;②1.2067;③0.2180;④1.8×10-5。 解:(1)三位;(2)五位;(3)四位;(4)二位
1-13 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① 2.187 × 0.854 +9.6 × 10-5-0.0326 × 0.00814;
1 2
Δ
f
H
O m
(O2
)
=−393.5−(−110.5)=−283.0kJ /mol
CO 反应的热效应: Q=0.0440×(−283.0)=−12.5kJ
6
无机及分析题解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题解
2-6 由下列数据计算 N—H 键能和 H2N—NH2中 N—N 键能。已知 NH3(g)的 ΔfHm =-46kJ·mo1-1,
1-14 某试样经分析测得 Mn 的质量分数为 0.4124,0.4127,0.4123 和 0.4126。求分析结果的
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
解:平均值
x
=
1 n

xi
=
1 4
(0.4124+0.4127+0.4123+0.4126)=0.4125
平均偏差
d
=
1 n

x−x
=
1 4
(0.001+0.002+0.002+0.001)=0.015%
(2)原式=213.6 + 4.4 + 0.3 = 218.3
(3)
原式 =
9.827×50.62 5.164×10-3×1.366×10
2
=705.2
4
无机及分析题解
(4) 原式= 1.5×6.1×10−11 = 2.77×10−11 =5.3×10−6 3.3
第一章 化学计量、误差和数据处理题解
H2N—NH2(g) 的 ΔfHm = +95kJ·mo1-I , H—H 的 键 能 = +436kJ·mo1-1 , N≡N 的 键 能 =
+946kJ·mo1-1
解:NH3 的生成反应为:N2 + 3H2 = 2NH3
该反应

f
H
O m
=E
N

N
+3EH
−H
−6 E N
−H
=2×(−46kJ
1-2 计算下列溶液的滴定度 T,以 g / ml 表示:
①c(HCl) = 0.2015mol·L-1 的 HCl 溶液,用来测定 Ca(OH)2、NaOH;
②c(NaOH) = 0.1732mol·L-1 的 NaOH 溶液,用来测定 HClO4、CH3COOH。
解:(1)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NaOH + HCl = NaCl + H2O
解: n(HCl)=c(HCl)⋅V (HCl)=0.17×50×10−3 =8.5×10−3 mol (1)由于 n(NaHCO3 )=n(HCl) ,所以: W (NaHCO3 )=n(NaHCO3 )⋅M (NaHCO3 )=8.5×10−3×84.00=0.714g (2)由于 n( Al(OH )3 )=3n(HCl) ,所以: W ( Al(OH )3 )=3⋅n(HCl)⋅M ( Al(OH )3 )=8.5×10−3×78.00=0.663g
/mol
)
EN−H
= 2×46+EN ≡N 6
+3EH −H
= 2×46+946+3×436 =391kJ 6
/mol
H2N—NH2(g)的生成反应为:N2 + 2H2 = H2N—NH2(g)
( ) 该反应 Δ
f
H
O m
=EN≡N
+2EH −H

E' N−N
+4E N −H
=95kJ /mol
E ' N −H =−95−4EN −H +EN ≡N +2EH −H =−95−4×391+946+2×436=159kJ /mol
2-8 下列各热力学函数中,哪些数值是零? ① ΔfHm (O3,g,298K); ② ΔfGm (I2,g,298K); ③ ΔfHm (Br2,s,298K); ④ Sm (H2,g,298K); ⑤ ΔfGm (N2,g,298K);
/mol
Δ
f
H
O m
(CO2
)=−393.5kJ
/mol

Δ
f
H
O m
(H
2O)=−285.8kJ
/mol
CH4 燃烧反应:CH4 + 2O2 = CO2 + 2H2O CH4 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Δ
r
H
O m

f
H
O m
(CO2
)+2Δ
f
H
O m
(H
2O)−Δ
f
H
O m
(CH
4
)−2Δ
f
H
O m
解:W =− p(V2 −V1 )=−97.3kPa×(1.5L−1.2L)=−29.2kPa⋅L=29.2J ΔU =Q+W =800−29.2=770.8J
2-2 在 0℃,100kPa 压力下,取体积为 1.00L 的 CH4 和 1.00L 的 CO 分别完全燃烧。分别计算在 25℃,
100kPa 下它们的热效应(所需数据可查书末附表)。
⑦天平两臂不等长。
解: (1)系统误差。应采用标准砝码校正。 (2)系统误差。可用配套的容量瓶和移液管做对比试验。 (3)系统误差。该用溶度积小的试剂作沉淀剂,使沉淀完全。 (4)系统误差。通过空白试验加以校正。 (5)系统误差。改用更高纯度的草酸钠做对比试验。 (6)随机误差。多读几次,取平均值。 (7)系统误差。校准天平
2-7 判断下列反应中,哪些是熵增加过程,并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