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教学过程的个人化阶段
这是因为单纯的听懂、听明白, 这是因为单纯的听懂、听明白,进而学生能够进行 说明和解释还不是理解, 说明和解释还不是理解,理解在本质上是一个再创 造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两个条件, 造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两个条件,“作品的个性 与解释者的个人精神世界之间, 与解释者的个人精神世界之间,是理解施展创造性 活动的天地。这个天地由两条相望的地平线构成。 活动的天地。这个天地由两条相望的地平线构成。 一条地平线从作品的世界向外开放, 一条地平线从作品的世界向外开放,另一条地平线 由解释者的理解视野向作品的世界延伸过去。 由解释者的理解视野向作品的世界延伸过去。在这 两条地平线的交合处,就出现了一个意义世界。 两条地平线的交合处,就出现了一个意义世界。” 普遍化阶段所能提供的仅仅是“作品的个性” 普遍化阶段所能提供的仅仅是“作品的个性”这个 条件,它还没有与“个人的精神世界”发生联系, 条件,它还没有与“个人的精神世界”发生联系, 因此真正的理解不可能发生。 因此真正的理解不可能发生。
四、教学过程的个人化阶段
许多教师在他的教学经历中都会遇到这样的迷惑, 许多教师在他的教学经历中都会遇到这样的迷惑,为什么全 班学生都认真听课,都听懂了老师所讲授的内容, 班学生都认真听课,都听懂了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发展结果 甚至考试结果会有所差异呢? 甚至考试结果会有所差异呢?对普遍化课程内容的个人化程 度不同,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度不同,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个人化 程度不同,每个学生对已有课程内容的记忆、理解、提取、 程度不同,每个学生对已有课程内容的记忆、理解、提取、 创发等都会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情景或考试面前, 创发等都会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情景或考试面前,每个学 生自然会有不同的表现。 生自然会有不同的表现。目前补课是教师和家长对于考试成 绩不理想学生的主要补救方式,需要注意的是, 绩不理想学生的主要补救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帮助学生弄 清楚课程内容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条件, 清楚课程内容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条件,要想取得好的成 绩并能长久维持,还要加强学生个人化的功夫。 绩并能长久维持,还要加强学生个人化的功夫。特别是对于 那些学习认真刻苦但成绩平平的学生, 那些学习认真刻苦但成绩平平的学生,加强个人化能力肯定 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课堂教学的三个 阶段
一、课程是什么?
(一)词源
朱熹: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 程,大坐工夫”。主要指功课及其进程。这 里学程的含义浓厚。 Curriculum:意为跑道(race-course),即 学习的进程。 现代的理解:在跑道上跑。
(二)几种典型定义: 几种典型定义: 课程即教学科目: 1、课程即教学科目: 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4.课程即学习经验 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课程即社会改造. 6.课程即社会改造.
五、教学过程的现实化阶段
三、教学过程的普遍化阶段
相对于普遍意义上的文化而言, 相对于普遍意义上的文化而言,课程内容是 经过了课程编制者刻意加工和整理的特殊文 一般情况下,这类文化除了具有科学性、 化,一般情况下,这类文化除了具有科学性、 合理性之外,还具有教育学的逻辑,是儿童 合理性之外,还具有教育学的逻辑, 发展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 发展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具有独特的促进 发展价值。课程内容的性质、 发展价值。课程内容的性质、学生发展的需 要以及教学的基本任务决定了教学活动的第 一个阶段就是使课程内容获得普遍性的传播。 一个阶段就是使课程内容获得普遍性的传播。
四、教学过程的个人化阶段
个人化就是使教师和教材所表达的公共性、 个人化就是使教师和教材所表达的公共性、普遍性的内容赋 予个人特质,内化为学生个体自己的内容, 予个人特质,内化为学生个体自己的内容,教学过程的个人 化阶段是针对普遍化阶段之后课程内容的掌握状态而进行的 第二个教学活动阶段。 第二个教学活动阶段。这个阶段的主旨在于使普遍化的讲授 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学生个人那里获得真正的理解。 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学生个人那里获得真正的理解。通 常教师在普遍化阶段结束后都会问“大家理解了吗” 常教师在普遍化阶段结束后都会问“大家理解了吗”这个问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假问题, 题,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假问题,因为在普遍化阶段通过授受 式的教学,学生是不可能理解的, 式的教学,学生是不可能理解的,所以教师听到学生回答 理解了”的时候,在心满意足的同时要注意, “理解了”的时候,在心满意足的同时要注意,学生回答的 其实是“听清楚了,听明白了,听懂了” 其实是“听清楚了,听明白了,听懂了”而不是真正的理解 了。
五、教学过程的现实化阶段
经过了普遍化和个人化两个过程, 经过了普遍化和个人化两个过程,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的完 这是因为,第一, 结。这是因为,第一,这些课程内容的现实意义及其有效性 需要得到确证,这样才能使之保持长久的吸引力。第二, 需要得到确证,这样才能使之保持长久的吸引力。第二,学 生学到的东西在逻辑和论理上可能是正确合理的, 生学到的东西在逻辑和论理上可能是正确合理的,但这时的 正确合理只能是暂时的,需要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第三, 正确合理只能是暂时的,需要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第三, 前两个阶段中学生所掌握的课程内容具有高度浓缩性和统摄 需要以此为根基进行阐发与建构,扩大课程内容的内涵。 性,需要以此为根基进行阐发与建构,扩大课程内容的内涵。 第四,课程内容的掌握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第四,课程内容的掌握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如果这些内容 只是以抽象的形态存留于学生头脑中不加以运用, 只是以抽象的形态存留于学生头脑中不加以运用,那么这些 内容最终会丧失其价值被学生所遗弃。第五, 内容最终会丧失其价值被学生所遗弃。第五,仅仅以口头表 达和书面表达所获得的分数来衡量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状 是不够妥帖的。 况,是不够妥帖的。
三、教学过程的普遍化阶段
这里所说的普遍性包含两层含义,第一, 这里所说的普遍性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使 课程内容得到全面系统的宣讲和传播。 课程内容得到全面系统的宣讲和传播。没有 这些基础性的材料,所谓的理解、建构、 这些基础性的材料,所谓的理解、建构、创 发都失去了必要的根基。第二, 发都失去了必要的根基。第二,使所有的学 生普遍地获得聆听课程内容宣讲的权力, 生普遍地获得聆听课程内容宣讲的权力,使 每个学生都成为课程内容传播的对象。 每个学生都成为课程内容传播的对象。
四、教学过程的个人化阶段
在教学过程的个人化阶段, 在教学过程的个人化阶段,教师要创设各种有利于个人化进 行的环境与条件,引导和促进个人化的发生。 行的环境与条件,引导和促进个人化的发生。要帮助学生认 识课程内容对学生个人的意义, 识课程内容对学生个人的意义,使学生产生个人化的内在动 要把握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方式、 力。要把握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方式、时间等方面做出 符合每个学生实际并能促进个人化的安排, 符合每个学生实际并能促进个人化的安排,如给予不同的学 习时间、布置不同的作业、 习时间、布置不同的作业、为学生提供数量充足的教育安排 供其自由选择等。对于学生而言, 供其自由选择等。对于学生而言,要认真反思和体察自己的 经验体系, 经验体系,主动在普遍化的课程内容与个人经验之间建立起 意义联系,使课程内容转化为个人经验体系中的成分。 意义联系,使课程内容转化为个人经验体系中的成分。要要 乐于表达自己的个人化结果, 乐于表达自己的个人化结果,尽可能地与同学进行沟通和交 彼此分享个人化的结果,通过相互观照, 流,彼此分享个人化的结果,通过相互观照,使自己的个人 化过程更加丰富和充实。 化过程更加丰富和充实。
四、教学过程的个人化阶段
教学过程的个人化阶段具有这样一些特点:第一, 教学过程的个人化阶段具有这样一些特点:第一, 个人化过程是对普遍化阶段结果的重新理解和建构; 个人化过程是对普遍化阶段结果的重新理解和建构; 第二,个人化的发生需要以普遍化为基础;第三, 第二,个人化的发生需要以普遍化为基础;第三, 学生个人的经验背景是个人化的支持系统;第四, 学生个人的经验背景是个人化的支持系统;第四, 学生是个人化过程的主体,教师是参谋和顾问; 学生是个人化过程的主体,教师是参谋和顾问;第 五,个人化的方式多种多样,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 个人化的方式多种多样,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 方式可以有所不同;第六, 方式可以有所不同;第六,对同一内容的个人化的 过程可以是多次反复的;第七, 过程可以是多次反复的;第七,学生个人可以选择 多个角度进行个人化。 多个角度进行个人化。
三、教学过程的普遍化阶段
在教学过程的普遍化阶段, 在教学过程的普遍化阶段,教师对内容的讲授要精 清晰、连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到、 要、清晰、连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到、听明 白自己的讲述, 白自己的讲述,要使自己所传播的信息到达每一个 听众那里,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听众那里,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所有 的学生都能听明白老师的讲授。当然, 的学生都能听明白老师的讲授。当然,教师的讲授 还应该富有艺术性与感染力,这样才能使主要是单 还应该富有艺术性与感染力, 向活动的讲授变得生动有趣, 向活动的讲授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乐于捕捉教师 所发布的信息。 所发布的信息。学生在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听懂 并且记住老师讲授的内容。 并且记住老师讲授的内容。
Fra Baidu bibliotek
D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
(二)教学的任务
(二)教学的任务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基本方法 十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 十个学会 :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 学会 交往、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学会做事、学会发现、 交往、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学会做事、学会发现、 学会创新、 学会创新、学会生存 形成人:小学形成习惯,中学形成知识, 形成人: 小学形成习惯,中学形成知识,大学形成 理论,大学后, 理论,大学后,形成思想
二、教学是什么
(一)几种定义: 几种定义: 教学即成功。 A教学即成功。 是一项有意向的活动(无论成功与否) B是一项有意向的活动(无论成功与否)。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 C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 , 学生在教师 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 有目的、 有计划的指导下, 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 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 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能力增强体质, 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三)五种不同的课程理解: 五种不同的课程理解: 理想的课程( (1)理想的课程(ideological curriculum ) 正式的课程( curriculum) (2)正式的课程(formal curriculum) 领悟的课程( (3)领悟的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 运作的课程( (4)运作的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 ) 经验的课程( curiiculum) (5)经验的课程(experiential curiiculum)
三、教学过程的普遍化阶段
教学过程的普遍化阶段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 教学过程的普遍化阶段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 课程内容是公共的和普遍的,针对的是每一个学生; 课程内容是公共的和普遍的,针对的是每一个学生; 第二,教师是课程内容的宣讲者和传播者, 第二,教师是课程内容的宣讲者和传播者,学生是 听众和接受者;第三, 听众和接受者;第三,以教师的语言为基本的传播 工具,第四,可以发生在教学过程的开始、 工具,第四,可以发生在教学过程的开始、中间和 结束等环节;第五,讲授和学习的文本依据主要是 结束等环节;第五, 教材;第六, 教材;第六,普遍化的理想结果是所有学生都接受 和清楚了规定的内容。 和清楚了规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