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水平风幕的冷藏陈列柜制冷负荷计算

合集下载

冷库制冷负荷估算法

冷库制冷负荷估算法

冷库制冷负荷估算法冷库制冷负荷估算是在进行冷库设计和运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正确估算冷库的制冷负荷可以帮助决定冷库的制冷设备的规格和容量,从而确保冷库的运行效果和能源消耗的合理性。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冷库制冷负荷估算算法。

冷库的制冷负荷包括传热负荷和非传热负荷两部分。

传热负荷是由传热引起的制冷负荷,包括冷库墙体、屋顶、地板以及冷库货物与空气的换热等。

非传热负荷包括冷库照明、设备散热、人体代谢等。

1.冷库传热负荷的估算传热负荷的估算通常使用传热负荷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其中最常用的是传热负荷计算公式:Q=U*A*ΔT其中,Q为传热负荷,U为传热系数,A为冷库外表面积,ΔT为温度差。

首先,需要计算冷库的外表面积。

对于长方形的冷库,外表面积可以通过计算长方形各个面的面积累加得到。

对于其他形状的冷库,可以使用有限元法等数值计算技术来估算外表面积。

然后,根据冷库内外的温度差和传热系数,计算传热负荷。

传热系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者利用经验公式来估计。

温度差一般取冷库内部设计温度和外部环境温度之差。

2.冷库非传热负荷的估算冷库的非传热负荷包括照明、设备散热、人体代谢等。

估算非传热负荷需要对冷库的具体情况进行考察和测定。

对于照明负荷,可以根据冷库的照明设备功率和使用时间来估算。

设备散热负荷可以通过测定设备的耗电功率和散热系数来计算。

人体代谢负荷可以根据冷库内部人员数量和身体活动程度来估算。

3.冷库制冷负荷总估算最后,将传热负荷和非传热负荷进行累加得到冷库的制冷负荷估算值。

在估算过程中,需要合理考虑各种负荷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重复计算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冷库的制冷负荷估算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冷库内外的各种因素,如气候条件、冷库结构、货物类型、货物堆放方式等。

因此,在进行制冷负荷估算时,应该尽量准确地获取冷库的相关参数,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以得到更为准确的制冷负荷估算结果。

总之,冷库制冷负荷估算是冷库设计和运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冷藏陈列柜设计计算

冷藏陈列柜设计计算

冷藏柜有效容积 L263柜内设计温度 ℃-12环境温度 ℃32环境相对湿度75%冷藏柜外形尺寸长 m 1.21 1.1宽 m0.930.52高 m0.630.46柜体各面的绝热层厚度mm两侧面55前后面55底面65门体55箱体漏热量 Q1=Qa+Qb56.412376W箱体隔热层漏热量 Qa=KA(t1-t2)A--柜体外表面 m2传热系数K=1/((1/a1)+(1/a2)+(δ/λ))W/m2.Ka1 柜外空气对柜体外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11.3W/m2.K经验值a2 柜内壁表面对柜内空气的表面传热系数1.16W/m2.K经验值δ 隔热层厚度 mλ 隔热材料的热导率 W/m。

K0.03 W/m。

K计算汇总各表面的传热量W面积传热系数两侧面0.47840.359208579前后面 1.0120.359208579底面0.76230.320797507门体0.76230.359208579 Qa总计通过箱门与门封条漏热量Qb=0.15*Qa冷藏柜开门漏热量Q2=(VB×n×△h)/(3.6va)63.86344691WVB 冷藏柜内容积0.26312m3n开门次数/小时8Va空气的比体积0.9m3/ Kg进入箱内空气达到规定温度时的降温降湿比焓差△h值△h=h32℃,75%- h-12℃,100%=〔90-(-98.3KJ/Kg8.3)〕KJ/Kg=98.3 KJ/Kg贮藏物热量Q3Q3= (M×C×t1+ M×r- M×Cb×t2)/(2 ×80.71754167W3.6)水的初始温度t125℃实冰的温度t2-2℃水的质量M 263.12*0.005 1.3156kgC 水的比热容 4.19KJ/Kg.kr 水的熔化热333KJ/KgCb 冰的比热容2KJ/Kg.k冷藏柜的总热负荷Q=1.5( Q1+ Q2+ Q3)231.1423693w箱体外表面凝露校核tw= t1- K/α0(t1- t2)30.64178848℃箱外空气对箱体表面的传热系数α011.63W/m2.K K0.359W/m2.K 查 32℃--75%时的露点温度为28.2℃传热温差传热量W447.5611969094415.994839615513.449916684412.048286849.05424W7.358136Wtw大于露点温度,厚度合适。

冷库制冷量简单的计算公式及两器的配置

冷库制冷量简单的计算公式及两器的配置

冷库制冷量简单的计算公式及两器的配置体积(升)×升温度数÷升温时间(分钟)×60÷0.86(系数)=(W)体积(吨或立方米)×升温度数÷升温时间(小时)÷0.86(系数)=(KW)1、如60立方米的库房,需要制冷温度-18℃,不考虑其它因素,需要用10P压缩机的制冷量(并计算出每立方需要多大的制冷量)。

2、风冷式冷凝器换热面积的计算:制冷量+压缩机电机功率÷(200~250)㎡3、水冷式冷凝器与风冷式冷凝器的比例一般为:1:15,如风冷式冷凝器为300㎡,水冷式冷凝器则为:300÷15=20㎡。

冷却水质差可适当缩小比例至1:10左右。

4、如60立方米的库房,库温-18℃,风冷式蒸发器(冷风机)的配比一般以压缩机的制冷功率相近。

5、如60立方米的库房,库温-18℃,蒸发器采用吊顶铝排,按库房底面积的两倍配置即可(即库房底面积X2)。

6、如60立方米的库房,库温-18℃,蒸发器至少要分2路(2组),每组(路)的热力膨胀阀阀芯比压缩机的匹数小一号配置。

膨胀阀的配置是根据压缩机的制冷量确定的,无需放大20%。

7、铝排蒸发器,应该按照库房容积的大小(即制冷量的大小)分组安装,一般3~5P制冷量为一组。

膨胀阀则按蒸发组配置。

8、铝排蒸发面积固定不变,只增大压缩机,虽然单位制冷量增大了,换热速度加快了,但整体换热量是根据蒸发面积进行的,不可能就能因此变成速冻库。

无论何种品牌的压缩机组的选型,都是根据冷库的蒸发温度、冷库有效工作容积来确定,另外还要参考冷冻/冷藏物品的冷凝温度、入库量、货物进出库频率等参数。

通常高温活动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为:冷库容积×90×1.16+正偏差,正偏差量根据冷冻或冷藏物品的冷凝温度、入库量、货物进出库频率确定,范围在100-400W之间。

中温活动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为:冷库容积×95×1.16+正偏差,正偏差量范围在200-600W之间。

冷库制冷负荷计算

冷库制冷负荷计算

冷库制冷负荷计算冷库的制冷负荷计算涉及以下几个因素:1.冷库的尺寸和结构:冷库的尺寸和结构决定了冷库的体积和散热面积。

体积越大,散热面积越大,制冷负荷也会相应增加。

2.冷库的热量负荷:冷库的热量负荷包括传感器、电气设备、人员进出、货物运输等产生的热量。

这些热量会增加冷库的制冷需求。

3.冷库的温度要求:不同的冷库在温度要求上存在差异。

低温要求的冷库比高温要求的冷库有更高的制冷负荷。

4.冷库的运行时间:冷库的运行时间决定了制冷设备的工作时间。

更长的运行时间意味着更大的制冷负荷。

为了计算冷库的制冷负荷,可以采用以下基本步骤:1.计算冷库的散热负荷:首先按照冷库的尺寸和结构计算散热负荷。

可以使用热负荷计算公式,考虑墙壁、屋顶、地板和门窗等部分的传热系数和表面积,计算出散热负荷。

2.计算冷库的人员和设备热负荷:将冷库中的人员和设备的热负荷计算在内。

可以根据人员的数量和设备的功率等数据,计算人员和设备的热负荷。

3.计算冷库的制冷负荷:将散热负荷和人员设备热负荷相加,得到冷库的总热负荷。

根据冷库的设计温度要求和运行时间,计算出冷库的制冷负荷。

计算冷库的制冷负荷可以使用数学计算软件或者专门的冷库设计软件。

这些软件通常能够根据冷库的尺寸、结构、热负荷和运行要求,自动进行计算并给出合适数值。

冷库的制冷负荷计算是冷库设计和运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准确计算冷库的制冷负荷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和系统,提高冷库的能效和运行效率。

因此,在设计和运行冷库时,务必进行制冷负荷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

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

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常高温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为:冷库容积×90×1.16+正偏差,正偏差量根据冷冻或冷藏物品的冷凝温度、入库量、货物进出库频率确定,范围在100-400W之间;中温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为:冷库容积×95×1.16+正偏差,正偏差量范围在200-600W之间;低温冷库压缩机组制冷量计算公式为:冷库容积×110×1.2+正偏差,正偏差量范围在300-800W风机匹配的计算方式一、冷藏冷库匹配的冷风机:查看详情每立方米负荷按W0=75W/m3计算。

1 若V(冷库容积)<30m3,开门次数较频繁的冷库,如鲜肉库,则乘系数A=1.2;2 若30m3≤V<100m3,开门次数较频繁的冷库,如鲜肉库,则乘系数A=1.1;3 若V≥100m3,开门次数较频繁的冷库,如鲜肉库,则乘系数A=1.0;4 若为单个冷藏库时,则乘系数B=1.1 最终冷库冷风机选配按W=A*B*W0(W为冷风机负荷);5 冷库制冷机组及冷风机匹配按-10oC蒸发温度计算。

二、冷冻冷库匹配的冷风机:每立方米负荷按W0=70W/m3计算。

1 若V(冷库容积)<30m3,开门次数较频繁的冷库,如鲜肉库,则乘系数A=1.2;2 若30m3≤V<100m3,开门次数较频繁的冷库,如鲜肉库,则乘系数A=1.1;3 若V≥100m3,开门次数较频繁的冷库,如鲜肉库,则乘系数A=1.0;4 若为单个冷冻库时,则乘系数B=1.1 最终冷库冷风机选配按W=A*B*W0(W为冷风机负荷)5 当冷库与低温柜共用制冷机组时,机组及冷风机匹配按-35oC蒸发温度计算。

当冷库与低温柜分开时,冷库制冷机组及冷风机匹配按-30oC蒸发温度计算。

三、冷库加工间匹配的冷风机:每立方米负荷按W0=110W/m3计算。

1 若V(加工间容积)<50m3,则乘系数A=1.1;2 若V≥50m3,则乘系数A=1.0 最终冷库冷风机选配按W=A*W0(W为冷风机负荷);3 当加工间与中温柜共用制冷机组时,机组及冷风机匹配按-10oC蒸发温度计算。

冷藏库的冷负荷计算及冷藏库实例

冷藏库的冷负荷计算及冷藏库实例
(1) 冷却过程:
Q2 G c1t1 t2 /3600 24 (kW)
G:平均一昼夜最大进货或最大生产量
c1 :被冷却货物的比热容,kj/(kg·K)
t1 、t2 :分别为冷却前后的温度,℃
(2) 冻结过程 三个阶段:1) 货物从初始温度冷却到它开始冻结的温度t; 2) 进一步冷却时货物在等温t下冻结; 3) 冻结后货物温度从t降至;
F:冷库围壁的计算面积中心线之间的尺度,m2
tn:冷库温度,℃
tH:库外环境空气的温度,℃
☆ 计算冷库热负荷所用的室外气象参 数应采用“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参 数” 。此外,还需注意一些选用原则: (1)冷间围护结构传入热量计算所用的 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夏季空气调节日 平均温度。 (2)计算冷间围护结构最小总热绝缘系 数时的室外空气相对湿度,应采用最热 月月平均相对湿度。
Q3=n·V·ρ(hw-hn)/(3600·24) (kW)
LOGO

公式各部分含义
V: 冷间的净容积 n: 冷间每昼夜需要的换气次数,一般为3-6 hw :室外空气焓值,宜采用夏季空气调节干
球温度和湿球温度 hn:冷间内空气的焓值kj/kg
LOGO

操作热
1.定义:因冷库操作人员,各种发热设备工作而产生的热量
2.主要项目:
(1) 照明热:Q4-1=q4-1·F·10-3 (kW) F:冷间面积
-1:单位面积冷间所需照明热,按冷库照明规定选取
(2) 动力热:
Q4-2=
1
2

Ne


(kW)
LOGO

二、冷负荷组成:
(1) 温差渗入热; (2) 太阳辐射热; (3) 货物热; (4) 换气热 (5) 操作热

冷库制冷设备能耗计算公式

冷库制冷设备能耗计算公式

冷库制冷设备能耗计算公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冷库制冷设备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冷库制冷设备的能耗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合理计算和控制冷库制冷设备的能耗,成为了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们的研究重点。

本文将介绍冷库制冷设备能耗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冷库制冷设备的能耗主要包括两部分,制冷设备的电能消耗和制冷剂的能耗。

制冷设备的电能消耗是通过制冷设备的额定功率和运行时间来计算的,而制冷剂的能耗则是通过制冷剂的循环量和制冷剂的比功率来计算的。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部分能耗的计算公式。

首先是制冷设备的电能消耗的计算公式。

制冷设备的电能消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能耗 = 功率×运行时间。

其中,能耗是单位时间内的能量消耗,单位通常为千瓦时(kWh);功率是制冷设备的额定功率,单位为千瓦(kW);运行时间是制冷设备的实际运行时间,单位为小时(h)。

其次是制冷剂的能耗的计算公式。

制冷剂的能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能耗 = 循环量×比功率。

其中,能耗是单位时间内的能量消耗,单位通常为千瓦时(kWh);循环量是制冷剂在循环过程中的流量,单位为千克(kg);比功率是制冷剂的比功率,单位为千瓦时/千克(kWh/kg)。

通过上述两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冷库制冷设备的总能耗。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制冷设备的运行效率、制冷剂的种类和循环系统的特点等因素,以及对能耗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控制。

因此,冷库制冷设备能耗的计算公式只是一个基本的参考,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和计算。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冷库制冷设备的能耗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合理评估和控制冷库制冷设备的能耗,从而达到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同时,通过对能耗的计算和分析,可以为冷库制冷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制冷设备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总之,冷库制冷设备能耗的计算公式是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提高制冷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冷库制冷量简单的计算公式及两器的配置

冷库制冷量简单的计算公式及两器的配置

冷库制冷量简单的计算公式及两器的配置冷库的制冷量是指冷库内部的温度降低所需的能量,可以用以下公式
进行计算:
制冷量(Q)=质量(m)×比热容(C)×温度降(ΔT)
其中
质量(m)表示冷库内部的物质质量,单位为千克(kg);
比热容(C)表示冷库内物质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千克·摄氏度
(J/kg·℃);
温度降(ΔT)表示冷库内部温度降低的大小,单位为摄氏度(℃)。

对于冷库的配置
1.制冷机组:制冷机组是利用制冷剂的制冷循环过程来实现冷库制冷
的重要设备。

主要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阀等组成。

制冷机组
通过冷媒循环过程实现冷库内部的温度降低。

2.蒸发器:蒸发器是冷库内部冷却过程中的核心设备。

蒸发器通常采
用板式换热器或者管式换热器的形式,将制冷剂放在换热器的内部,通过
蒸发过程吸收冷库内部的热量,从而实现冷库的降温。

蒸发器一般设置在
冷库内部的天花板上方,通过风扇将冷气均匀地吹送到冷库内部。

此外,还需要考虑冷库的绝热材料、门的选择及安装、灯具和开关的
布置、温湿度控制系统等。

冷库制冷量的计算和设备的配置需要根据具体
的冷库设计需求和冷藏商品的特点来确定,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综合考
虑多个因素和数据进行精确计算和选择合适的设备。

冷库冷负荷计算

冷库冷负荷计算

一、制冷负荷计算1、设计参数2、冷间内各项冷负荷计算 (1)维护结构传入热Q1 根据公式:)(n w t t a F K Q -∙∙=式中 K —维护结构传热系数,单位W/㎡·K ;F —维护结构传热面积,㎡;a —维护结构两侧温差修正系数,查《制冷装置设计》表2-2-2可得;t w —维护结构外侧计算温度℃,当计算外墙、顶棚时,按规定值取;当计算内墙地坪时,按邻室温度规定值取; t n —冷间设计温度℃。

(2)货物放热量Q 2()()()()2'n 21'321b '321'2d 2c 2b 2a 2q G -G 2q q G 10t t BC G 10h h G Q Q Q Q Q +++⨯-+⨯-=+++=ττ式中 Q 2a —食品放热量;Q 2b —食品包装材料和承载工具的热量; Q 2c —食品冷加工过程的呼吸热; Q 2d —食品冷藏过程中的呼吸热;G ′—冷间每天进货量(kg );G ′=72000kg h 1、h 2—货物进出冷间的焓值kJ/kg ;τ—货物冷加工时间,s ;本次设计中设置货物冷加工时间为24小时 B —货物包装材料和运载工具的重量系数; C b —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的比热,kJ/kg ·K ; t 1—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进入冷间时的温度,℃;t 2—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在冷间内降温终止时的温度一般为库房设计温度,℃; q 1、q 2—鲜果冷却初始、终止温度时的呼吸热,W/t ; G n —冷却物冷藏间的最大冷藏量,kg ,G n =900000kg 。

冷藏间:Q 21=80.2Kw+3.2Kw+6.1Kw+15.7Kw=105.2Kw(3)通风换气冷负荷Q3式中:hn ,hw—室内外空气的焓值,kJ/kg;n—每日换气次数,取2次;V—冷间内的净容积,m3;ρn—冷间内空气密度,kg/ m3。

(4)电动机运行产生的冷负荷Q4式中:P—电动机的额定功率(KW);ζ—热转化系数,电动机在冷间内时取1,在冷间外取0.75;ρ—电动机运转时间系数,对冷风机配用的电动机取1,对冷间内其他设备用电动机可按使用情况取值。

冷库冷负荷计算

冷库冷负荷计算

冷库冷负荷计算:一、概述冷库是用于冷藏、冷冻食品、药品、奶制品、花卉等物品的重要设施。

冷负荷是冷库需要保持恒定的低温环境所需要的冷量。

准确计算冷库的冷负荷,对于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确保冷库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计算方法1. 确定库房类型和面积:根据冷库用途和规模,确定冷藏库、冷冻库或两者皆有。

了解冷库的总面积和各区域的分布。

2. 考虑温度需求:根据冷库的使用要求,确定所需的温度范围,如冷藏库维持在+5℃~-15℃范围内,冷冻库通常在-20℃以下。

3. 选用合适的传热系数:冷库围护结构有保温和隔热的作用,其传热系数取决于围护结构材料和厚度。

一般而言,冷藏库的传热系数为2.5W/m2·K,冷冻库的传热系数为4.0W/m2·K 左右。

4. 冷负荷计算公式:根据冷库的结构和所处环境,选用适当的冷负荷计算公式。

一般而言,冷藏库的冷负荷计算公式为Q=K*(ΔT*A+B),冷冻库的公式为Q=K*ΔT*A*β。

其中,Q为冷负荷,K为传热系数,ΔT为温差,A、B为围护结构面积,β为保温隔热材料的传热系数折减系数。

5. 冷量损失考虑:除了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还需要考虑其他冷量损失源,如门开启时的冷量损失、设备散热等。

三、实例分析假设有一冷冻库,面积为1000平方米,设计温度范围为-30℃~-5℃。

已知其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为3.5W/m2·K,考虑的主要冷量损失为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和设备散热。

根据上述公式,可计算出该冷冻库的冷负荷约为Q=3.5*(5*1000+1000)+2*(1000)=3700W。

四、结论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冷库的冷负荷,为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和控制系统提供依据。

同时,考虑到实际运行中的各种因素,如温差波动、新风引入等,实际选用的制冷设备应具有一定的余量和能效比,以确保冷库能够稳定运行。

制冷设备负荷计算(Word)

制冷设备负荷计算(Word)

第五章制冷第一节冷却设备负荷和机械负荷的计算第5.1.1条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应按下式计算:Qq=Q1+PQ2+Q3十Q4+Q5(5.1.1)Qq一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千卡/小时):Q1一围护结构传热量(千卡/小时);Q2一货物热量(千卡/小时);Q3一通风换气热量(千卡/小时);Q4一电动机运转热量(千卡/小时);Q5一操作热量(千卡/小时);P一负荷系数(千卡/小时)。

第5.1.2条冷却间和冻结间的负荷系数P应取1.3,其它冷间取1。

第5.1.3条冷间机械负荷应分别根据不同蒸发温度按下式计算:Qj=(n1∑Q1+N2∑Q2+N3∑Q3+N4∑Q4+N5∑Q5)R(5.1.3)式中Qj一机械负荷(千卡/小时);n1一围护结构传热量的季节修正系数;n2一货物热量的机械负荷折减系数;n3一同期换气系数,一般取0.5-1.0(“同时最大换气量与全库每日总换气量的比数”大时取大值);n4一冷间用的电动机同期运转系数;n5一冷间同期操作系数;R一制冷装置和管道等冷损耗补偿系数,一般直接冷却系统取l.07,间接冷却系统取1.12。

第5.1.4条围护结构传热量的季节修正系数(n1),一般应根据生产旺季出现的月份,按附录三规定采用。

当全年生产无明显淡旺季区别时,应取1。

第5.1.5条货物热量的机械负荷折减系数(n2)应根据冷间的性质确定,冷加工间和其它冷间应取1;冷却物冷藏间宜取0.3-0.6(按表2.0.3冷藏间的公称容积为大值时取小值);冻结物冷藏间宜取0.5-0.8(按表2.0.3冷藏间的公称容积为大值时取大值)。

第5.1.6条冷间用的电动机同期运转系数(n4)和冷间的同期操作系数(n5),应按表5.1.6规定采用。

冷间用的电动机同期运转系数n4和冷间的同期操作系数n5 表5.1.6 注:1.本表中“冷间用电动机同期运转系数”(n4),冷却间、冻结间中的冷风机,其值取1;其它冷间则按本表取值。

2.“冷间总间数”应按同一蒸发温度且用途相同的冷间间数计算。

【含4℃-16℃两个库温】库房冷负荷计算公式--上海冷库(展勤浩)151018

【含4℃-16℃两个库温】库房冷负荷计算公式--上海冷库(展勤浩)151018

Q q =Q 1+ρQ 2+Q 3+Q 4+Q 5式中Q 4—电动机运行热量,W;Q 5—操作热量,W;式中t w 、t n —围护结构外侧和内侧的计算温度,℃;α—围护结构两侧温度差修正系数,A 侧墙=S ×H 〓28.4× 3.15〓89.46m 2A 库顶、库底=L ×W 〓6.6×7.6〓50.16m 2式中注:S=2(L+W)1δ1δ2δ31αWλ1λ2λ3αn式中αw 、αn —围护结构外、内表面的放热系数,W/m 2·℃;δ1、δ2……—围护结构各构造层的厚度,m;λ1、λ2……—围护结构各构造层的导热率,W/m·℃;2358.150.04158.15180.0434783┼8.6E-05┼1.829268┼8.6E-05┼0.05555611.9284741K=0.5185447K 地=0.47Q 侧墙=A 侧墙·K· (tw - tn)·αtw=32℃取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n=4℃取计算干球冷库设计温度冷库冷负荷计算书(温度16度)冷库冷却设备冷负荷计算Q q—冷却设备冷负荷,W;Q 1—围护结构传热量,W;Q 2—货物热量,W;ρ—负荷系数Q 3—通风换气热量,W;1.围护结构传热Q 1计算Q 1=AK(t w -t n )αA—围护结构传热面积,m 2;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其室外计算温度;内侧库房设计温度室外计算温度。

L、W、H分别为库房长、宽、高单位为m。

K=1┼┼┼……K=1K=1K=(W/m 2℃)(W/m 2℃)(铺设在架空层上的地面传热系数,查表得.)α= 1.3α地=0.7Q 侧墙=1688.5599(W)Q 库顶= A 库顶·K· (tw - tn)·α〓946.77135(W)Q 库底= A 库底·K 地· (tw - tn)·α地〓462.07392(W)Q 1=〓3097.4052(W)13.6式中h 1、h 2—生产物品进入库房初始温度和终止温度时的焓值,KJ/Kg;t 1、t 2—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进入库房时和初始温度和终止时的温度,℃;G—库房的每日进货量,Kg;T—货物冷却时间,h;B—包装材料和运载工具重量系数,Cb—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D的比热容,KJ/Kg·℃;G=8000Kg (按冷藏货物15%计算)T=6h t 1=32℃t 2=4℃h 1=85.5KJ/Kg 假设h 2=67.5KJ/Kg假设B=0.1Cb=0.42KJ/Kg·℃Q 2=1/3.6*(Q 2a ┼Q 2b )Q 2=0.2777778*(24000┼1568)〓0.2777778*25568〓7102.2222(W)13.6式中h w —室外空气的热量,KJ/Kg;Q 侧墙+Q 库顶+Q 库底2.货物热Q 2计算Q 2=Q 2a +Q 2bQ 2=[G(h 1-h 2)┼G·B(t 1-t 2)C b]TTQ 2—货物热量,W;Q 2a—生产物品热量,W;Q 2b—包装材料和运载工具热量,W;3.通风换气热量Q 3计算Q 3=Q 3a +Q 3bQ3=[(h w -h n )n·v·ρn┼30·n r ·ρn(h w -h n )]24Q 3—冷却物冷藏间换气热量,W;Q 3a —操作人员需要的新鲜空气热量,W;h n —室内空气的热量,KJ/Kg;n—每日换气次数,V—冷藏间内净容积,m 3;ρn —冷藏间内空气密度,Kg/m 3;24—每日小时数;30—每个操作人员每小时需要的新鲜空气量,m 3/h;n r —操作人员数,m 3/h;h w =84.65h n =37.87n=3次(假设)V=158.004m 3ρn = 1.282Kg/m 3n r=2人(假设)Q 3=Q 3a┼Q 3b Q 3=0.2777778*(1184.48┼3598.318)〓0.2777778*4782.79〓1328.5538(W)式中P= 4.0KWζ=1ρ=1Q 4=3950.1w 324n—每日开门换气次数,KJ/Kg;h n 、h w —库房内、外空气温度含热,KJ/Kg;M—空气幕效率修正系数条件:有空气风幕取0.5,无空气幕取1.24—每日h小时数;ρn —冷藏间内空气密度,Kg/m 3;3/24—每日操作时间系数KJ/Kg (条件:32℃,67%)KJ/Kg (条件:16℃,75%)4.电动机运转热量Q 4计算Q 4=1000∑P·ζ·ρP—电动机额定功率,KW;ζ—热转换系数,ρ—电动机运转时间系数,(估算)5.操作热量Q 5计算Q 5=Q 5a +Q 5b+Q5bQ 5=q d ·A┼0.2778V·n·(h w -h n )·M·ρn┼ηr ·q r24Q 5a—照明热量,W;Q 5b—开门热量,W;Q 5b—操作人员热量,W;q d —每M2地板面积照明热量,W;A—库房面积,m 2;ηr—操作人员,可按库房内公称容积每250M 3增加1人;qr—每个操作人员产生热量,q d =8W/m 2A=;50.16m2n=3次h n =37.87KJ/Kg (条件:16℃,75%)hw=84.65KJ/Kg (条件:32℃,67%)M 0.5条件:有空气风幕ρn = 1.282Kg/m 3V=158.004m 3ηr=2人q r=410W/人Q 5=Q 5a ┼Q 5b ┼Q 5b 〓401.28┼164.524┼102.5〓668.30374(W)Q q =Q 1+ρQ 2+Q 3+Q 4+Q 5(负荷系数取1.0)Q=16146.58(W)KW二、蒸发器的传热面积S 2=Q q /K 2·△t取冷风机蒸发器K2=16△t=10K则S =100.922库温≥-5℃时取280W/人,库温<-5℃时取410W/人.压缩机选型制冷量16.95W/m·K。

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

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

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冷库的制冷量是指冷库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从库内的物体中吸收的热量。

制冷量的计算公式基于热力学原理和传热理论,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制冷量=冷负荷+转移负荷其中,冷负荷是指库内被制冷系统吸收的热量,包括库内物体的散热量、进出库门的换气热量、库内外温度差引起的传导热量等;转移负荷是指制冷系统在制冷过程中需要排出的热量,包括压缩机排热、冷凝器散热等。

制冷量的计算公式如下:冷负荷=散热负荷+换气负荷+其他负荷(传导热负荷等)转移负荷=压缩机排热+冷凝器散热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负荷的计算方法。

1.散热负荷计算:散热负荷是指库内物体的散热量,可以通过库内物体的质量、比热容和温度差来计算。

假设库内物体的质量为m,比热容为c,温度差为ΔT,则散热负荷可以计算为:散热负荷=m×c×ΔT2.换气负荷计算:换气负荷是指库内外温度差引起的传热量。

一般来说,冷库内换气速度一般为每小时2~4次。

换气负荷可以通过库内外温度差、换气速度和库容来计算。

假设库内外温度差为ΔT,换气速度为n,库容(体积)为V,则换气负荷可以计算为:换气负荷=ΔT×n×V3.其他负荷计算:其他负荷包括传导热负荷、辐射热负荷等。

传导热负荷可以通过库体结构的热传导系数、面积和温度差来计算。

假设热传导系数为k,面积为A,温度差为ΔT,则传导热负荷可以计算为:传导热负荷=k×A×ΔT辐射热负荷可以通过库内外温度差和辐射系数来计算。

假设温度差为ΔT,辐射系数为α,则辐射热负荷可以计算为:辐射热负荷=α×ΔT4.转移负荷计算:转移负荷是指制冷系统在制冷过程中需要排出的热量。

转移负荷主要包括压缩机排热和冷凝器散热。

压缩机排热可以通过压缩机的功率来计算,一般来说,压缩机排热约为压缩机功率的75%。

冷凝器散热可以通过冷凝器的热传导系数、面积和冷凝温度差来计算。

假设冷凝温度差为ΔT,热传导系数为k,面积为A,则冷凝器散热可以计算为:冷凝器散热=k×A×ΔT。

制冷设备负荷容量计算公式

制冷设备负荷容量计算公式

制冷设备负荷容量计算公式制冷设备负荷容量是指制冷设备在特定工况下需要提供的制冷量,它是制冷系统设计和运行的重要参数。

正确计算制冷设备负荷容量可以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系统的能效和节能水平。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使用制冷设备负荷容量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和相关知识。

一、制冷设备负荷容量的定义。

制冷设备负荷容量是指制冷设备在特定工况下需要提供的制冷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需要提供的冷量来表示,单位是千瓦(kW)或者万卡(RT)。

在实际工程中,制冷设备的负荷容量通常包括两部分,感热负荷和冷量负荷。

感热负荷是指由于室内外温度差异、人员活动、照明、设备运行等产生的热量;冷量负荷是指由于室内外温度差异、室内空气湿度、室内外传热系数等产生的冷量。

制冷设备负荷容量是这两部分负荷之和。

二、制冷设备负荷容量计算公式。

1. 感热负荷计算公式。

感热负荷的计算公式通常包括室内负荷和室外负荷两部分,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室内负荷 = 人体代谢热 + 照明热 + 设备热 + 新风热 + 其他热负荷。

室外负荷 = 太阳辐射热 + 外墙传热热 + 风传热热 + 地板传热热 + 屋顶传热热。

感热负荷 = 室内负荷 + 室外负荷。

2. 冷量负荷计算公式。

冷量负荷的计算公式通常包括室内负荷和室外负荷两部分,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室内负荷 = 室内空气干球温度设计室内空气干球温度。

室外负荷 = 室外空气干球温度设计室外空气干球温度。

冷量负荷 = 室内负荷 + 室外负荷。

3. 制冷设备负荷容量计算公式。

制冷设备负荷容量的计算公式通常包括感热负荷和冷量负荷两部分,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制冷设备负荷容量 = 感热负荷 + 冷量负荷。

三、制冷设备负荷容量计算实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制冷设备负荷容量的计算方法,下面举一个实际的计算例子。

假设某个办公室的室内负荷为200kW,室外负荷为150kW,室内负荷为80kW,室外负荷为60kW,那么该办公室的制冷设备负荷容量为:制冷设备负荷容量 = 200kW + 150kW + 80kW + 60kW = 490kW。

冷库冷负荷估算法

冷库冷负荷估算法

冷库冷负荷估算法冷库是一种特殊的建筑设施,用于储存和保鲜各种食品和药品等易腐物品。

冷库的冷负荷估算是冷库设计和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的冷负荷估算可以确保冷库的正常运行和节能性能。

冷库的冷负荷估算是通过计算冷库所需的制冷量来实现的。

制冷量是指冷库所需的制冷剂(一般为制冷剂)的功率。

冷库冷负荷估算的计算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冷库内部负荷的计算:冷库内部负荷是指冷库内部产生的热量。

主要包括人体代谢热、照明热、设备热、输送装置热等。

冷库内部负荷的计算可以通过测量和统计获得,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2.冷库外部负荷的计算:冷库外部负荷是指冷库外部环境对冷库产生的热量。

主要包括外界温度、太阳辐射热、风速等因素。

冷库外部负荷的计算可以通过气象数据和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3.冷库传热负荷的计算:冷库传热负荷是指冷库内外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主要包括冷库墙体、屋顶、地板等结构传热和导热装置等因素。

冷库传热负荷的计算可以通过相关公式和传热系数进行计算。

4.冷库制冷设备的选择和设计:根据冷负荷的估算结果,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

制冷设备的选型包括制冷量、制冷压力、制冷剂种类等因素。

在设计制冷设备时,还需要考虑制冷系统的配管、增压装置、保护措施等因素。

冷库的冷负荷估算算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冷库的尺寸和结构,计算冷库的体积和传热表面积。

2.根据冷库的用途和物品储存情况,确定冷库内部负荷。

3.根据冷库的位置和气象条件,确定冷库外部负荷。

4.根据冷库的结构和材料,计算冷库传热负荷。

5.将冷库内部负荷、外部负荷和传热负荷相加,得到冷库的总负荷。

6.根据冷库的总负荷,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并进行设计和计算。

冷负荷估算是冷库设计和运营的基础工作之一,合理的冷负荷估算可以确保冷库的正常运行和节能性能。

在估算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并进行合理的修正和计算,以提高冷负荷估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冷负荷估算也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冷库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冷库制冷负荷计算

冷库制冷负荷计算

冷库制冷负荷计算1、负荷计算应包括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和制冷系统机械负荷,宜采用逐时或通过工程系数修正的稳态计算方法。

2、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应包括冷间围护结构热流量、冷间内货物热流量、冷间通风换气热流量、冷间内电动机运转热流量和冷间操作热流量。

3、制冷系统机械负荷应根据不同蒸发温度分别计算,各蒸发温度的机械负荷应包括所有相应冷间的冷间围护结构热流量、冷间内货物热流量、冷间通风换气热流量、冷间内电动机运转热流量、冷间操作热流量和所有相应制冷设备与管道的冷损耗。

4、冷间围护结构热流量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冷间外墙和屋面外侧的计算温度应采用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热流量计算应包括太阳辐射因素;(2)冷间内墙和楼板外侧的计算温度应采用邻室的室温,当邻室为冷间时,室温采用空库保持温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库管理规范》GB/T 30134的有关规定;(3)冷间地面隔热层下设有加热装置时,外侧的计算温度应符合本标准第9章的相关规定;(4)冷间围护结构隔热材料设计采用的导热系数值应符合本标准第4章的相关规定。

5、冷间内货物热流量应包括食品热流量、食品包装材料和运载工具热流量、食品冷却时的呼吸热流量和食品冷藏时的呼吸热流量,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冷藏间的食品冷加工时间应按食品冷藏工艺要求确定,没有明确的工艺要求时,不应超过24h;(2)冻结物冷藏间的食品进入温度应按食品进入前的冷加工及储运条件确定,没有明确的要求时,不宜低于-8℃;(3)冷却物冷藏间的食品进入温度应按食品进入前的冷加工及储运条件确定,没有明确的要求时,生产性冷库不宜低于当地食品进入冷间的生产旺月的月平均温度,物流冷库和商用冷库储存肉类、水产品不宜低于15℃、储存果蔬不宜低于25℃;(4)冻结物冷藏间的食品每日进货量应按实际使用要求确定,没有明确的要求时,物流冷库不宜少于冷间计算容量的5%、商用冷库不宜少于冷间计算容量的10%;(5)冷却物冷藏间的食品每日进货量应按实际使用要求确定,没有明确的要求时,物流冷库不宜少于冷间计算容量的10%、商用冷库不宜少于冷间计算容量的20%;(6)食品热流量和食品包装材料热流量应按降温过程中的最大热流量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