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辊道输送机安装工艺标准
输送设备安装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概述为了确保输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输送设备的安装、操作和维护保养。
二、安装准备1. 确保安装现场平整、坚实,满足输送设备安装要求。
2. 准备好安装所需的工具、材料和设备,如扳手、螺丝刀、焊接设备、润滑油、密封件等。
3. 熟悉输送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安装要求,掌握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安装步骤1. 安装机架:按照设备图纸,从机头开始安装,然后依次安装中间架,最后安装尾架。
在安装过程中,保持输送机中心线直线,机架对中心线的允许误差为0.1mm。
2. 安装驱动装置:确保传动轴垂直于输送机中心线,驱动辊宽度的中心与输送机中心线重叠,减速器的轴与传动轴平行。
所有轴和滚筒应找平,轴的水平误差允许在0.5-1.5mm范围内。
安装尾轮等拉紧装置时,滚筒轴应垂直于输送机中心线。
3. 安装传动装置:将传动装置安装在驱动装置上,确保传动平稳,无异常噪音。
4. 安装上下托辊:根据输送机宽度,调整托辊间距,确保输送带平稳运行。
5. 安装电气控制系统:按照电气接线图,连接电源、控制线路和传感器等,确保电气系统正常工作。
6. 安装防护装置:安装安全防护罩、防护网等,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四、操作规程1. 启动前检查:检查输送机各部分是否正常,胶带搭扣和承载装置是否完好,防护设备是否齐全。
2. 调整胶带张紧度:启动前,根据输送机运行情况,调整胶带张紧度,确保胶带运行平稳。
3. 空载启动:启动输送机前,先进行空载运转,检查各部分运行是否正常,皮带有无打滑、刮卡及跑偏现象。
4. 启动入料:空载运转正常后,方可入料。
严禁先入料后开车。
5. 运行中检查:运行过程中,密切观察输送机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
6. 停车操作:停车前,先停止入料,待皮带上存料卸尽后方可停车。
五、维护保养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输送机各部分,包括机架、传动装置、托辊、胶带、电气控制系统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辊道输送机
辊道输送机简介辊道输送机是一种用于物料输送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线中。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辊子将物料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
辊道输送机具有传送效率高、运输成本低、工作稳定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仓储、物流、制造业等领域。
辊道输送机主要由主机、辊子、传动装置和支撑装置等部分组成。
其中,主机包括电动机、减速器等,主要提供动力;辊子则是物料传送的主要部件,通常由钢质制成,表面平整且耐磨;传动装置包括链条、齿轮等,用于传递动力;支撑装置用于支撑辊道输送机的整体结构。
辊道输送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带动辊子旋转,从而实现物料的传送。
当物料放置在辊道上,电动机启动后,辊子开始旋转,物料随之被传送到目标位置。
辊道输送机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实现不同速度、不同方向的传送。
应用领域辊道输送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生产线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仓储物流:辊道输送机是仓储物流领域中最常见的物流设备之一。
它可以将货物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提高物流效率。
在仓储物流系统中,辊道输送机通常和叉车、堆垛机等设备配合使用,实现物料的高效传送和储存。
2.制造业:辊道输送机在制造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生产线上,它可以将零部件、半成品等物料从一个工位传送到另一个工位,提高生产效率。
辊道输送机还可以用于组装线上的物料传送,如将各个零部件传送到组装工位,实现产品的自动化生产。
3.食品加工:在食品加工行业中,辊道输送机可以用于将食品从一个加工环节传送到另一个加工环节。
例如,在面包生产线上,可以使用辊道输送机将生面团传送到切割、烤制等环节。
辊道输送机的运输带通常采用食品级材质制作,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4.电子行业:辊道输送机在电子行业的生产线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电子元器件的生产过程中,辊道输送机可以将电子元器件从一个工序传送到另一个工序,实现自动化生产。
此外,辊道输送机还可以用于电子产品的包装和装配过程。
输送辊道安装施工方案设计
输送辊道安装施工方案设计一、前言输送辊道作为一种常见的物料输送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为了确保输送辊道能够正常运行,安装施工方案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输送辊道的安装流程、施工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二、安装准备在进行输送辊道的安装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 1. 确认设计图纸:仔细阅读输送辊道的设计图纸,了解输送辊道的结构和尺寸要求。
2. 确保安全措施:确认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如划定施工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等。
3. 就地施工条件:检查施工现场的设施条件,如电源、照明、通风等是否满足要求。
4. 准备材料和设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所需的安装材料和设备,如输送辊道、螺栓、螺母、起重设备等。
三、安装步骤1.站立装配:将输送辊道的各个组件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装配,包括输送辊、托辊架、导向辊、驱动装置等。
注意保证装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防止出现安装误差。
2.固定连接:在完成装配后,使用螺栓和螺母等固定连接件将各个组件固定在一起。
在进行固定连接时,需要注意螺栓的紧固力度,确保连接牢固。
3.输送辊道平整性调整:安装好的输送辊道需要进行平整性调整,以确保输送辊道的工作平稳。
调整时应使用水平仪、调整螺栓等工具,逐个检查调整每个组件的水平度。
4.驱动装置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输送辊道的驱动装置,如电动机、减速机等。
在安装驱动装置时,需要注意固定的稳固性和与输送辊道的正确连接。
5.输送辊道保护措施:安装完成后,需要对输送辊道进行保护,以防止外界因素对输送辊道造成损坏。
可以采用安装护栏、设置防撞装置等方式进行保护。
四、施工注意事项1.安全施工:在整个安装施工过程中,要始终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施工人员需要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严禁违章操作和违规行为。
2.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并记录相关数据和操作过程。
3.防火措施:在进行输送辊道安装时,特别是在涉及到电气设备和驱动装置等时,要注意防火措施,避免引发火灾事故。
辊道设备装配要领
辊道设备装配要领1.装配前的准备工作1.1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
1.2装配前应对零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
经钳工修正的配合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复检合格。
1.3除有特殊要求外,装配前必须将零件的尖角和锐边倒钝。
1.4装配过程中不允许划伤、磕碰和锈蚀。
1.5油漆未干的零部件不得装配。
1.6零部件的各润滑处装配时必须注入适量的润滑脂(或油)。
2.装配检验要领2.1辊系装配2.1.1装配轴承前,应测量轴承配合尺寸,按轴承的防锈方式清洁;轴承应无损伤、无锈蚀,转动灵活及无异常响声。
2.1.2采用温差法装配轴承时,轴承被加热温度不得高于120°C;被冷却温度不低于-80°C2.1.3轴承与轴肩或轴承座挡肩应靠紧,圆锥滚子轴承或向心推力轴承与轴肩的间隙不大于0.05mm,其它轴承的间隙不大于0.1mm。
轴承盖与垫圈应平整,并应均匀的紧贴在轴承端面上。
2.1.4装配密封圈时应注意密封圈的安装方向2.1.5装配后应在轴承空腔内注入65﹪—80﹪空腔容积的清洁润滑脂2.2辊道装配2.2.1装配后辊面水平度不大于0.1/1000,检验工具:水准仪。
2.2.2辊子高度差在±0.2mm以内,检验工具:水平仪、平尺2.2.3相邻辊子间平行度:对于集中传动辊道应≤0.3/1000,但累积不得超过0.6/1000,单独传动辊道≤0.2/全长,但累积不得超过1mm,检验工具:内径千分尺2.2.4辊子轴线与辊道纵向中心线垂直度:对于集中传动的辊道≤0.1/1000,对于单独传动辊道≤0.1/全长,检验工具:内径千分尺、钢琴线、夹头。
2.2.5辊子间距应符合图纸要求,控制在±0.5mm,检验工具:内径千分尺或游标卡尺。
2.3驱动部分装配2.3.1装配时齿式联轴器装配允差按下表执行,并应使内外齿啮合良好,工作前应加注润滑脂检验工具:百分表、塞尺2.3.2装配时键的两个侧面与键槽应紧密接触,与轮毂键槽底面不接触。
(设备管理)输送设备安装规范
3.9喂料及输送设备a、板喂机第1条机架安装一、根据建筑物中心位置,确定基础中心,其偏差不得大于±5mm,倾斜度为0.1mm/m。
二、头、尾链轮的纵向中心线应一致,偏差不得大于1mm,横向中心距偏差不得大于±1mm,链轮轴的水平度为0.1mm/m。
第2条各道托辊安装一、各道托辊中心线与链轮中心线应一致,偏差不得大于±1mm。
二、各道托辊横向中心应相互平行,其平行度为0.5mm/m。
第3条送料带和槽板的安装一、送料带与托辊应接触良好,能自由转动,不得有卡阻现象。
二、槽板连接应正确,与机架不得相碰。
三、槽板中心线和送料带中心线应保持一致。
第4条传动装置安装一、传动装置轴中心线与小齿轮轴中心线应一致,同轴度为0.3mm。
二、两侧转动齿轮啮合间隙应一致。
b、电磁振动给料机安装第1条吊架安装时,同建筑物预埋铁的纵横向中心偏差不应大于±3mm,沿给料机长度方向悬挂的吊杆应垂直,料槽两侧的吊杆一般向外张开0°~10°。
第2条悬挂的吊杆应挂在主构架上,吊杆构件应有足够的强度。
第3条检查及调整电磁振头铁芯衔铁之间的装配间隙为2±0.1mm。
第4条电振机的安装倾角,根据不同物料参照设备说明书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5条吊杆、吊绳和料槽不许与其它物体相碰。
第6条滑槽不允许任意加长。
d、斗式提升机安装一、根据平面图的尺寸划出基础的纵横向中心线,其偏差不得大于±1mm。
二、尾部安装后,上法兰面水平度为1mm/m。
三、头、尾轮轴的水平度为0.3 mm/m。
头、尾轮轴应相互平行,平行度在1m长度内不应大于0.6mm。
四、提升机头、尾轮安装(见图6.2.1)应符合表6.2.1-1的规定。
机头、尾安装要求表6.2.1-1测量尺寸H≤30m 30m<H≤50m H>50m公差值(mm)A1-A2 2 4 6B1-B2 5 7 9图6.2.1 机头、尾安装示意图五、中间壳体对提升机中心垂线偏差为0.5mm/m,同时应符合本条第四款规定。
托辊皮带机安装通用技术规范
托辊带式输送机安装通用技术规范河南天隆输送装备有限公司目录一、测量、放线、二、头架、尾架、中间架、支腿、上托辊组安装及缓冲床安装三、传动滚筒、改向滚筒、增面滚筒安装(包括电动滚筒)四、垂直张紧装置安装]五、驱动装置安装六、尾部拉紧小车安装(包括重锤塔架、改向绳轮、钢丝绳)七、回程托辊安装八、拉装皮带九、皮带粘接十、料斗及导料槽安装,犁式卸料器、清扫器安装十一、各种护罩安装十二、对现场焊接的基本要求十三、对现场补漆的要求十四、各类保护开关的安装基础中心线直线度:一、测量、放线皮带基础中心线的测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中心线的偏差直接影响皮带机的整 体安装精度,因此在测量时至少进行三次重复测量,确保基础中心线的直线度符合安装 要求。
直线度应为上述数据的 2/3,测量所作的标记应清晰,不易被损坏且便于复核。
二、头尾架、中间架、支腿、托辊组、缓冲床安装:1. 应根据预埋铁,预留漏斗孔等位置确定头、尾架安装位置,头尾架中心线与基础中 心线的左右位置偏差不得大于 2mm 。
滚筒安装平面的水平度用水平仪测量。
2. 每个支腿的中心线与基础中心线的安装偏差不得大于 2 mm 。
3.中间架安装的水平度,在任意位置上,用水平尺测量,水泡均应居中,偏差不得超 过 0.5 刻度格。
4. 上托辊组与缓冲床等在中间架上安装时,应按工艺图要求,正确安装,每个托辊均 应检查其灵活度,发现不合格托辊应立即更换。
托辊横梁固定螺栓必须紧固,不得有松 动现象。
缓冲床应保证部件齐全,调整弹簧压紧状态,使缓冲床上平面与托辊上平面保 持一致。
三、传动滚筒、改向滚筒、增面滚筒、电动滚筒安装:每个滚筒在安装时,均应用水平尺检查滚筒外缘的水平度,必须保证水平尺水泡居 中并检查滚筒轴线与基础中心线的垂直度,轴承座紧固螺栓必须符合安装求,不得过长 或过短,螺栓头部露出螺母 2~3 扣螺纹。
轴承座安装不歪斜,检查轴承座透盖与轴周 间隙应一致,用手转动滚筒,转动应灵活,不得有异常声音或转动不灵活现象。
辊压机设备安装要求
第五章设备安装要求辊压机在出厂时主要是分为四大部分运输的。
其一:主机,包括主机架、进料装置,液压装置、润滑系统;其二:是两套轴系;其三:行星减速器;其四:主电动机,另外还有附属配套设备。
因此初次在现场安装工作量较小。
主要是安装传动系统各部件。
为了使用户在设备检测和保养时,能正常安装各个零、部件,保证设备正常使用,提出如下要求,请用户务必遵行。
一、各部件、系统总安装顺序1、安装主机部分;(1)设备进厂初次安装;(2)安装主电动机;(3)安装行星减速器;(4)校正主电机位置并安装万向节传动轴;(5)安装扭矩支承装置。
2、各系统、部件安装顺序框图二、主机架安装1、主机架一般是做为一个整体出厂,其安装顺序如下:(1)以两立柱的承载销和定位销为基准定位,用高强度螺栓组将上、下横梁与左、右立柱联接成一整体。
在此应注意承载销与销孔是配作的,安装时应分清配对的标记。
(2)将四条导轨安装于机架的内腔上,四条导轨分两种规格,宽度有所不同,两条较宽的应安装于靠近传动侧,即安装于靠近主电机一侧。
2、将主机架吊装至预定的安装位置。
注意只能使用下横梁的吊装孔避免机架联接螺栓受力。
3、按照工艺设计图纸校正主机架的水平位置及标高。
必须注意主机架与两主电机的相对位置。
4、用水平仪校正主机架的水平,使主机架平面度公差小于2mm/m。
5、在机架完全安装完毕后,应用力矩搬手拧紧高强度螺栓组,拧紧力矩为750N.m。
6、在机架联接螺栓拧紧,并确认立柱与横梁接合面无缝隙后,方可拧紧地脚螺栓。
三、主轴轴系安装轴系在出厂时是做为一个部件装配好的,使用单位在将其安装到位前,必须做一次全面的检查,以保证以后的装配质量,其装配顺序如下:1、松开并吊装下主机架的上横梁。
2、因每套轴系重达12t,为防止起吊时整个轴系发生弯曲变形,我们建议起吊时用角钢或槽钢焊制一个矩形框架撑住四个起吊点。
3、起吊固定辊轴系,将其固装于主机架的左立柱侧。
4、在吊装活动辊轴系时,先在其轴承座的上、下槽内涂以适量的润滑脂,并以靠近传动侧的导轨为定位基准,将轴系装于主机架内腔,并保证两磨辊中心线略大于1215mm。
整理辊子输送机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16.
JB/T 14006-2020
滚动轴承 高碳铬轴承钢零件 残留奥氏体检测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X射线衍射法和磁测法测定高碳铬轴承钢零件中残留奥氏体含量的检测方法和试验规程。
14.
JB/T 14008-2020
滚动轴承 振动机械用轴承
本标准规定了振动机械用轴承(公称外径90mm~360mm的圆柱滚子轴承、公称外径90mm~500mm的调心滚子轴承)的代号方法、结构型式、外形尺寸、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防锈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振动筛、振动电机及振动机械用轴承的生产、检验和验收。
辊子输送机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附件:
95项行业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标准主要内容
代 替 标 准
采标 情况
机械行业
1.
JB/T 13953-2020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用盘形滚刀刀圈
本标准规定了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用盘形滚刀刀圈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型号、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随行文件及量具、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密封用反应烧结碳化硅、无压烧结碳化硅(固相、液相、添加石墨、密封端面含微孔)、热压烧结碳化硅密封环。
JB/T 6374-2006
8.
JB/T 6616-2020
橡胶波纹管机械密封 技术条件
辊子装配技术规范(供应商可见)
辊子装配技术规范XX板材股份有限公司热连轧厂一、性能及功能简介辊子装配安装在三热轧活套装置上,负责建立带钢张力。
辊子装配采用空心辊,使用过程中对动平衡,辊身圆柱度要求很高。
其次钢板对辊子装配表面质量要求高,此部位对带钢控制精度影响较大。
二、技术要求及技术参数1、该备件新制过程中必须满足图纸尺寸设计要求。
2、由于该备件对现场工艺影响较大,需要对辊面采用镍基合金粉末进行喷涂。
喷涂后硬度达到维氏硬度HV600-750。
(图纸上技术要求已标明)3、对于辊面喷涂层脱落较快的问题,建议把喷涂层厚度由1.5mm增加至2.5mm,辊径整体尺寸不变(图纸尺寸为直径275mm)。
4、轴承座内部采用SKF进口轴承,密封采用国内知名品牌,所有紧固螺栓需要涂抹243螺纹紧固胶进行放松处理。
三、工矿条件辊子装配使用工矿恶劣,所以对辊子装配轴承和密封质量要求较高,新制备件时时这两项是重点。
辊子装配使用过程中有专门的冷却水对辊身进行冷却,冷却水有可能进入辊子装配轴承座,所以辊子装配轴承座的密封性能要求要高。
四、交货期及寿命要求自送修日起交货期2个月。
正常工矿条件下,保质期为12个月。
五、供货范围及数量六、设计、制造、检验标准按照图纸要求标准进行新制。
七、外配套件情况无。
八、资料交付无。
九、设备监制、检验、验收甲乙双方共同对新制后的辊子装配进行验收确认。
新制后的辊子装配应满足图纸技术标准及现场使用要求。
十、涂漆、包装、运输1.乙方负责将装配好的辊子装配轴承座涂漆(苹果绿色)。
2.乙方负责将新制后的辊子装配运送到储运。
十一、售后服务在正常使用工矿条件下保质期内,如发生质量问题,乙方应派有关人员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与甲方共同认定原因及处理方法。
十二、质量异议1.质保期内发生质量问题,乙方必须免费提供维修;2.因乙方维修的设备不符合技术协议中所规定的条款,或产品质量对甲方的生产及其他设备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施工单位产生的施工费用),乙方应承担全部责任。
辊子输送机标准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辊子输送机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辊子输送机是一种常见的物料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物流运输等领域。
它通过滚动辊子将物料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
辊子输送机标准是对该设备进行规范和统一的文件,旨在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引言、辊子输送机标准、辊子输送机概述、辊子输送机的技术要点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和整体结构,为读者提供了对接下来内容的预期。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关于辊子输送机标准的详细说明和解释。
我们将首先介绍辊子输送机标准的定义、背景以及分类与体系,并探讨其制定和应用情况。
然后,我们会对辊子输送机进行概述,包括其工作原理、组成部件以及应用领域和优势。
接着,我们将重点介绍辊子输送机在技术层面上需要关注的要点,如载荷能力、传输速度、设备尺寸、布置要求、安全性能和维护保养要求等。
最后,我们将通过总结回顾所述内容,并展望辊子输送机标准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以上是引言部分的内容,对整篇文章进行了简要介绍。
接下来的章节将详细展开各个主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辊子输送机标准的相关知识。
2. 辊子输送机标准2.1 定义与背景辊子输送机是一种常用的物料输送设备,主要由辊子、支撑架、驱动装置等组成。
它能够在工业生产中实现物料的快速、高效传送,广泛应用于矿山、码头、仓储物流等领域。
辊子输送机标准旨在规范和统一辊子输送机的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要求,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2.2 标准分类与体系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具体需求,辊子输送机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2.1 通用标准:适用于各个行业中的常规物料输送需求,包括设备尺寸、技术参数、安全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2.2.2 行业标准:针对特定行业中特殊工况或特殊物料的输送需求而制定的标准,例如煤炭行业、水泥行业等。
2.2.3 地区标准:基于地方条件和环境因素制定的标准,考虑到当地气候、地质等因素对辊子输送机设备的影响。
辊道输送机安装工艺标准
辊道输送机安装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无动力式辊子输送机和动力式辊子输送机的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2.1.1 取得完整的设计文件和设备技术文件2.1.2 进行图纸会审并形成记录2.1.3 对其到货的辊子输送机进行现场察看,阅读其安装说明及试运转要求。
2.1.4 编制施工方案并获得监理单位(或其它相应权力部门)的批准,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2.1.5 相关标准规范2.1.5.1 《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2.1.5.2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1.5.3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1.5.4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2.1.5.5 《化工建设安装工程起重施工规范》HG202012.1.5.6 《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规定》HG202372.2 作业人员2.2.1 开工前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安装技能、安全、环境保护等相关方面的培训教育,做到熟悉螺旋输送机安装的有关标准、规范。
2.2.2 安装钳工、电工、电焊工、起重工等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详见表2.2.2。
2.3 设备、材料的验收及保管2.3.1 设备的检查验收:设备进场时,需建设、施工、制造、监理等有关单位参加,并按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位号、数量清单逐一检查验收,作好设备验收记录,若检查验收不合格的设备不得进行安装。
2.3.2 设备的存放、保管:对验收合格的设备,设立场地进行存放,并加以保护,作好标识。
2.3.3 安装辅助材料的检查验收:对安装辅助材料如:垫铁、地脚螺栓、电焊条等按照相应的标准规范、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不得使用。
2.4 主要施工机具 2.4.1 主要机械设备 吊车、叉车、手动运输车。
2.4.2 主要工具 倒链、千斤顶。
2.5 测量及计量器具。
带式输送机安装工艺
输送机安装、试运转和调整山西天源焦化实业有限公司皮带机项目:1、安装安装前应根据验收规则进行验收,并熟悉安装技术要求和输送机图纸要求。
安装技术要求见《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31(一)—75(1)安装顺序:一般是:划中心线一一安装机架(头架一一中间架一一尾架)一一安装下托辊及改向滚筒一一将输送带放在下托辊上、安装上托辊一一安装拉紧装置,传动滚筒和驱动装置一一将输送带绕过头尾滚筒一一输送带接头一一张紧输送带一一安装清扫器等。
(2)安装注意事项:1)全部滚筒、托辊、驱动装置安装后应转动灵活。
2)重型缓冲托辊安装时,应按图纸要求保证弹簧的予紧力。
3)输送带接头时,应将拉紧滚筒放在最前方位置,并尽量拉紧输送带。
4)安装调心托辊时,应使挡轮位于胶带运行方向上辊子的后方。
5)弹簧清扫器、空段清扫器、按照安装总图规定的位置进行焊接。
弹簧清扫器与机架焊接时要保证压弹簧的工作行程有20毫米以上,并使清扫下来的物料能落入漏斗。
各种物料的易清扫性能不同,应视具体情况调整压簧的松紧来改变刮板对输送带的压力,达到既能清扫粘着物又不致引起助力过大的程度。
6)安装垂直拉紧装置时,可在上部两个改向滚筒间用钢板掩盖,以防止物料散落在拉紧滚筒里损坏输送带。
7)导料槽与输送间压力应适当。
8)安装驱动装置时,应注意电动机轴线和减速机高速轴同心,应保证尼龙柱销联轴器两半体平行径向位移小于0.1毫米,在最大圆周上轴向间隙小于0.5毫米(带制动轮的尼龙柱销联轴器要求同此)2、试运转(1)新安装的输送机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应进行2小时空载及8 小时负载试运转。
试运前,除一般检查输送机的安装是否符合安装技术要求外,尚需检查:减速器和电动滚筒内应按规定加够润滑油;清扫器,卸料车清扫器诸部件限位器安装情况:电气信号及控制装置的布置及接线正确性;点动电动机,观察滚筒转动方向是否正确;(2)试运转期间应进行下列工作:检查输送机个运转部位应无明显噪音;各轴承无异常温升;各滚筒,托轮的转动及紧固情况;清扫器的清扫效果;输送带不得与卸料车行走摩擦;调心托辊的灵活性及效果;输送带的松紧程度;各电气设备,按扭应灵敏可靠;测定带速、空载功率、满载功率。
辊系组装安全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前言辊系是许多机械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印刷机械、造纸机械、冶金设备等。
辊系组装过程中涉及到的操作复杂,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辊系组装作业,包括但不限于印刷机械、造纸机械、冶金设备等。
三、职责1. 操作人员:负责辊系的组装、调试和日常维护工作。
2. 安全员:负责对辊系组装作业进行安全监督和检查。
3. 设备管理员:负责辊系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4. 培训人员:负责对辊系组装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四、辊系组装前的准备工作1. 安全检查:组装前,操作人员应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障碍物、无安全隐患。
2. 工具准备:根据辊系组装的需要,准备相应的工具,如扳手、螺丝刀、锤子等。
3. 防护用品: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手套、防护眼镜等。
4. 设备检查:对辊系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无故障。
五、辊系组装操作步骤1. 卸载旧辊系:将旧辊系从设备上卸下,注意保护辊面,避免划伤。
2. 清洁辊面:使用清洁剂和刷子对辊面进行清洁,去除污垢和杂质。
3. 检查辊轴:检查辊轴是否弯曲、变形,如有异常,应进行修复或更换。
4. 安装新辊系:按照设备要求,将新辊系安装在设备上,注意安装位置和方向。
5. 紧固螺栓:使用扳手紧固螺栓,确保辊系固定牢固。
6. 调整辊间距:根据设备要求,调整辊间距,确保辊系运行平稳。
7. 试运行:启动设备,进行试运行,检查辊系运行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噪音或振动。
六、辊系组装注意事项1. 严禁操作人员携带个人物品:操作人员应将个人物品放在指定位置,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
2. 严禁酒后操作:操作人员应确保酒后不得进行辊系组装作业。
3. 严禁违规操作: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
4. 严禁超负荷操作:操作人员应确保辊系设备在正常负荷范围内运行。
5. 严禁随意调整设备参数: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设备要求调整辊间距等参数。
(完整版)辊道输送机安装工艺标准
辊道输送机安装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无动力式辊子输送机和动力式辊子输送机的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2.1.1 取得完整的设计文件和设备技术文件2.1.2 进行图纸会审并形成记录2.1.3 对其到货的辊子输送机进行现场察看,阅读其安装说明及试运转要求。
2.1.4 编制施工方案并获得监理单位(或其它相应权力部门)的批准,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2.1.5 相关标准规范2.1.5.1 《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2.1.5.2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1.5.3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1.5.4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2.1.5.5 《化工建设安装工程起重施工规范》HG202012.1.5.6 《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规定》HG202372.2 作业人员2.2.1 开工前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安装技能、安全、环境保护等相关方面的培训教育,做到熟悉螺旋输送机安装的有关标准、规范。
2.2.2 安装钳工、电工、电焊工、起重工等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详见表2.2.2。
2.3 设备、材料的验收及保管2.3.1 设备的检查验收:设备进场时,需建设、施工、制造、监理等有关单位参加,并按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位号、数量清单逐一检查验收,作好设备验收记录,若检查验收不合格的设备不得进行安装。
2.3.2 设备的存放、保管:对验收合格的设备,设立场地进行存放,并加以保护,作好标识。
2.3.3 安装辅助材料的检查验收:对安装辅助材料如:垫铁、地脚螺栓、电焊条等按照相应的标准规范、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不得使用。
2.4 主要施工机具 2.4.1 主要机械设备 吊车、叉车、手动运输车。
2.4.2 主要工具 倒链、千斤顶。
2.5 测量及计量器具。
辊道安装规范
3 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和垫板3.1 设备基础检查验收3.1.1 设备基础强度必须符合设计技术文件要求。
3.1.2 测量基础坐标位置、标高和尺寸,测量直埋地脚螺栓的坐标位置和标高均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的规定。
3.1.3 检查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模扳、碎石、泥土、积水等是否清除干净;检查直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是否保护完好。
3.1.4 检查地脚螺栓预留孔的底标高和垂直度是否符合设计技术文件要求;检查T型地脚螺栓预留孔中预埋件的标高和方口尺寸是否符合设计技术文件要求;检查方口的方向是否一致。
3.1.5 对连轧机组或需作沉降观测的设备基础应定期观测,并有沉降观测记录、绘制沉降曲线图。
3.2 设置基准线和基准点3.2.1 根据设计、安装的需要并结合本区设备工艺布置图设计基准线和基准点布置图,确定中心标板和基准点的位置。
3.2.2 中心标板、基准点埋设要牢固并应予以保护。
3.2.3永久性中心标板和基准点的结构形式可参见下图。
图3.2.3 永久性中心标板和永久性基准点示意图1—永久性中心标板;2—永久性基准点3.2.4 基准线和基准点的施工测量应符合《冶金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测量规范》YBJ212的规定。
3.2.5 基准线和基准点的施工测量中整个机组应尽量一次性施测完成,不宜间隔时间分多次测量,特别是机组纵向中心线,要确保其直线性。
沉降观测点宜在设备基础交验后埋设,并开始观测,以收集更多的沉降数据有利于基础稳定性分析。
沉降观测宜每7~30天测量一次并绘出沉降曲线,以掌握基础沉降量和变化规律,确定设备安装方案和最终调整时间。
3.3 地脚螺栓安装3.3.1 地脚螺栓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3.3.2 预留孔地脚螺栓安装(1)预留孔清理干净,检查孔的大小和深度。
(2)清除地脚螺栓的油污和氧化皮,螺纹部分应涂适量油脂。
(3)检查地脚螺栓的直径、长度(包括螺纹长度)等是否符合设计技术文件要求。
调心托辊组带式输送机安装标准
《调心托辊组带式输送机安装标准》1. 前言带式输送机作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在其安装过程中的标准十分重要。
其中,调心托辊组作为带式输送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标准更是需要严格遵守。
本文将围绕调心托辊组带式输送机安装标准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2. 调心托辊组带式输送机安装标准的重要性调心托辊组在带式输送机中起着承载和传递物料的重要作用。
其安装标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保证设备稳定运行调心托辊组的正确安装可以有效保证带式输送机的稳定运行,减少因不良安装而引起的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2.2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符合标准的安装可以降低调心托辊组的磨损程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成本,降低设备运行成本。
2.3 保证输送质量安装标准的调心托辊组可以保证物料的平稳输送,避免因输送不稳定而影响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
3. 调心托辊组带式输送机安装标准的具体要求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保证调心托辊组的正确安装。
具体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3.1 安装位置调心托辊组的安装位置应在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范围内,并且需要考虑设备的整体布局和物料流向等因素。
3.2 安装角度调心托辊组的安装角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物料的顺利传输和设备的稳定运行。
3.3 固定方式在安装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保证调心托辊组与设备主体的连接牢固可靠,避免因松动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3.4 润滑和维护安装完成后,对调心托辊组的润滑和维护工作同样至关重要,需要建立健全的维护制度,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带式输送机领域的从业者,我深知调心托辊组安装标准的重要性。
在实际工作中,我始终严格遵守安装标准,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我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不断优化安装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5. 总结调心托辊组带式输送机安装标准是带式输送机安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轧机辊道安装
轧机辊道安装辊道安装本章适⽤于集中传动辊道和单独传动辊道的安装⼯程。
1.集中传动辊道1.1集中传动辊道按其安设地点及结构的不同,其安装精度可分两类,例如:I级精度:轧机前后⼯作辊道;Ⅱ级精度:⼀般运输辊道及辊⼦轴承座可调整的集中传动辊道等。
1.2集中传动辊道的安装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1.3集中传动辊道的标⾼应以减速箱,分配箱的剖分⾯、传动轴或底座上平⾯为基准。
⽔平应以轴承镗孔、轴承外套或辊道底座为基准。
1.4相邻两辊(包括组与组间)的平⾏度应在0.30/1000之内,但积累误差不应超过0.60/1000。
2.单独传动辊道2.1单独传动辊道的安装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2.2单独传动辊道的标⾼,应以底座上平⾯、轴承外套或辊⾯为基准,⽔平应以底座上平⾯、轴承外套或辊⾯为基准,采⽤悬挂电机传动时,其传动侧宜偏⾼。
纵横中⼼线的安装基准与集中传动辊道相同,但应每组确定⼀个基准辊(辊少于四个时,应选位于中间的为基准辊),在两基准辊间,2.3钢丝或⽤样板进⾏定位,基准辊与纵向中⼼的垂直度公差为0.10/1000。
2.4相邻两辊的平⾏度公差见上表,但积累误差不得超过1 mm。
3.升降及移动辊道3.1升降装置与平移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3.2升降装置的标⾼,⽔平度应以其底座上平⾯为基准。
3.3平移装置的标⾼应以底座上平移轨道轨⾯为基准。
⽔平度应以其底座上平⾯为基准。
4.轧制⼯艺线上的特殊辊4.1特殊辊系指带钢轧制⼯艺线上的控制辊、跳动辊、转向辊、张紧辊、刮酸辊、挤⼲辊等。
4.2热镀、电镀层机组、冷连轧机组中特殊辊的安装,其标⾼,纵向、横向中⼼线的极限偏差均为±1mm,其⽔平度、辊轴线与纵向中⼼线的垂直度公差均为0.05/1000。
4.3连续退⽕机组,酸洗线机组中特殊辊的安装,其标⾼,纵向、横向中⼼线的极限偏差均为±1mm;其⽔平度,辊轴线与纵向中⼼线的垂直度公差均为0.1/1000。
4.4刮酸辊、挤⼲辊安装的标⾼与纵向中⼼线的极限偏差为±2mm,辊⼦⽔平度公差为0.2/1000,辊轴线与纵向中⼼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2/辊⼦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P GB 50270-××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征求意见稿)2007-××-×× 发布 2007-××-××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目次1 总则 (1)2 基本规定 (2)3 带式输送机 (5)4 板式输送设备 (8)4.1 板式输送机 (8)4.2 轻型板式给料机 (8)4.3 中型板式给料机 (9)4.4 重型板式给料机 (10)4.5 试运转 (10)5 垂直斗式提升机 (11)6 螺旋输送机 (15)7 辊子输送机 (16)8 悬挂输送机 (17)8.1 一般规定 (17)8.2 轨道 (17)8.3 回转装置 (18)8.4 道岔 (18)8.5 拉紧装置 (18)8.6 升降段 (19)8.7 悬具的导向装置,捕捉器,停止器,止退器………………………………………198.8 试运转 (19)9 水平振动输送机 (20)10 埋刮板输送机 (21)11 气力输送设备 (23)12 矿井提升机和绞车 (24)12.1 一般规定 (24)12.2 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 (24)12.3 多绳提升机 (27)12.4 其他绞车 (29)12.5 试运转 (29)13 工程验收 (33)附录A 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连接方法 (34)附录B 本规范用词说明 (37)1 总则1.0.1 为确保输送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促进安装技术的进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制订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带式输送机,板式输送设备,垂直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辊子输送机,悬挂输送机,水平振动输送机,埋刮板输送机,气力输送设备,矿井提升机和绞车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1.0.3 输送设备必须经试运转合格后,方可交付生产使用.1.0.4 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2 基本规定2.0.1 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 设计和随机技术文件应齐全;2 按设备装箱清单,检查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和数量是否符合设计和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书;3 机电设备应无变形,损伤和锈蚀,包装应良好,钢丝绳不得有锈蚀,损伤,弯折,打环,扭结,裂嘴和松散现象;4 钢结构构件应有规定的焊缝检查记录和预装检查记录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2.0.2 设备就位前,应按施工图和有关基础,支承建筑结构的实测资料,确定输送主要设备的纵,横向中心线和基准标高点,作为设备安装的基准.2.0.3 轨道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轨敷设前,应按其制造标准检查直线度,扭曲和端面质量,合格后方可敷设;2 固定钢轨用的压板,螺栓等紧固件,其安装位置应正确,并应与轨道密切贴合,切实锁紧;3 轨道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2mm;4 两平行轨道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应等于行走部分前,后两行走轮间的距离;5 轨道的接头间隙不应大于2mm,接头处工作面的高低差不应大于0.5mm,左右偏移不应大于1mm;6 轨距的允许偏差为±2mm;7 轨道直线度每米不应大于2mm,在25m长度内不应大于5mm;全长不应大于15mm;8 同一截面内两平行轨道轨顶的相对标高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0.3的规定;且轨道弯曲部分的偏差方向应向曲率中心一侧降低.表2.0.3 轨顶的相对标高允许偏差(mm)2.0.4 组装驱动链轮和拉紧链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链轮横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2mm;2 两链轮轴线应平行,且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3 链轮轴的水平度不应大于0.5/1000.2.0.5 组装履带式驱动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两链轮横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1mm;2 链轮轴线至轨道面间的距离的允许偏差为±1mm;3 链轮轴线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4 链轮轴的水平度不应大于0.3/1OOO;5 两履带轨道的轨距允许偏差为±2mm;6 履带轨道的纵向倾斜度不应大于1/1000;7 两履带轨道工作面的高低差不应大于1mm;8 两履带轨道中心线与两链轮横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1mm.2.0.6 托辊,滚轮和辊子装配后,其转动均应灵活.2.0.7 输送设备试运转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 各润滑点和减速器内所加润滑剂的牌号和数量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2 输送设备的输送沿线及通道,应无影响试运转的障碍物;3 所有紧固件应无松动现象;4 电气系统,安全联锁装置,制动装置,操作控制系统和信号系统,均应经模拟或操作检查,其工作性能应灵敏,正确,可靠;5 盘动各运动机构,使传动系统的输入,输出轴旋转一周,不应有卡阻现象;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输送机运转方向应相符合.2.0.8 输送设备试运转应由部件至组件,由组件至单机,由单机至全输送线;且应先手动后机动,从低速至高速,由空负荷逐渐增加负荷至额定负荷按步骤进行.2.0.9 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 驱动装置运行应平稳;2 链条传动的链轮与链条应啮合良好,运行平稳,无卡阻现象;3 所有滚轮和行走轮在轨道上应接触良好,运行平稳;4 运动部分与壳体不应有摩擦和撞击现象;5 减速器油温和轴承温升均不应超过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润滑和密封应良好;6 空负荷试运转的时间不应少于1h,且不应少于2个循环;可变速的输送设备,其最高速空负荷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全部试运转时间的60%.2.0.10 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 空负荷试运转合格后,方可进行负荷试运转;2 当数台输送机联合运转时,应按物料输送反方向顺序启动设备;3 负荷应按随机技术文件规定的程序和方法逐渐增加,直到额定负荷为止;额定负荷下连续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h,且不应少于一个工作循环;4 各运动部分的运行应平稳,无晃动和异常现象;5 润滑油温和轴承温度均不应超过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6 安全联锁保护装置和操作及控制系统应灵敏,正确和可靠;7 输送量应符合设计规定;8 停车前应先停止加料,待输送机卸料口无物料卸出后,方可停车;当数台输送机联合运转时,其停车顺序与启动顺序方向相反.3 带式输送机3.0.1 本章适用于输送各种块状,粒状等松散物料及成件物品的带式输送机的安装.3.0.2 输送机纵向中心线与基础实际轴线距离的允许偏差为±20mm.3.0.3 组装头架,尾架,中间架及其支腿等机架(图3.0.3)应符合下列规定:l一中间架;2一中间架支腿; L1,L2一机架横截面对角线长度(mm);L一中间架宽度 (mm)图3.0.3 机架组装1 机架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3mm;2 机架中心线的直线度在任意25m长度内的偏差不应大于5mm,在全长上应符合表3.0.3的规定;表3.0.3 机架中心线在全长上的直线度3 在垂直于机架纵向中心线的平面内,机架横截面两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应大于两对角线长度平均值的3‰;4 机架支腿对建筑物地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2/1000;5 中间架的宽度允许偏差为±1.5mm,高低差不应大于间距的2‰;6 机架接头处的左右偏移偏差和高低差均不应大于1mm.3.0.4 组装传动滚筒,改向滚筒和拉紧滚筒应符合下列规定:1 滚筒横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偏差不应大于3mm;2 滚筒轴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滚筒轴线长度的2‰;3 滚筒轴线的水平度不应大于滚筒轴线长度的1‰;4 对于双驱动滚筒,两滚筒轴线的平行度偏差不应大于0.4mm.5 滚筒装配时,轴承和轴承座油腔中应充以锂基润滑脂,轴承充油量为轴承空隙的2/3,轴承座的油腔中应充满.3.0.5 组装托辊应符合下列规定:1 托辊横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3mm;2 对于非用于调心或过渡的托辊辊子,其上表面母线应位于同一平面上或同一半径的弧面上,且相邻三组托辊辊子上表面母线的相对标高差不应大于2mm.注:①平面指水平面或倾斜面;②输送机凸弧段或凹弧段上的托辊辊子母线具有弧线型.3.0.6 块式制动器在松闸状态下,闸瓦不应接触制动轮工作面;在额定制动力矩下,闸瓦与制动轮工作面的贴合面积,压制成型的每块不应小于设计面积的50%,普通石棉的每块不应小于设计面积的70%.盘式制动器在松闸状态下,闸瓦与制动盘的间隙宜为1mm;制动时,闸瓦与制动盘工作面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80%.3.0.7 拉紧滚筒在输送带连接后的位置,应按拉紧装置的形式,输送带带芯材料,带长和起,制动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垂直框架式或水平车式拉紧装置,往前松动行程应为全行程的20%~40%;其中,尼龙芯带,帆布芯带或输送机长度大于200m的,以及电动机直接起动和有制动要求者,松动行程应取小值;2 绞车或螺旋拉紧装置,往前松动行程不应小于1OOmm.3.0.8 卸料车,可逆配仓输送机和拉紧装置等的轮子应与轨道面接触,卸料车,可逆配仓输送机轮子与轨道的间隙不应大于0.5mm;拉紧装置的轮子与轨道间隙不应大于2mm.3.0.9 绞车式拉紧装置装配后,其拉紧钢丝绳与滑轮绳槽的中心线及卷筒轴线的垂直线的夹角均应小于6°.3.0.10 清扫器的刮板或刷子,在滚筒轴线方向与输送带的接触长度不应小于带宽的85%.3.0.11 带式逆止器(图3.0.11 a))的工作包角不应小于70°;滚柱逆止器(图3.0.11 b))的逆转角不应大于30°,安装后减速器应运转灵活.a)带式逆止器b)滚柱逆止器1一逆止带;2一胶带;3一滚筒;4一星轮;5一固定圈;6一滚子;7一弹簧柱销; n一皮带运转方向;图3.0.11 逆止器3.0.12 带式输送机的卸料车,张紧装置导轨的装配,应符合本规范2.0.3的规定.3.0.13 输送带的连接方法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执行.输送带连接后应平直,在测量10m长度上其直线度偏差不应大于20mm.3.0.14 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 输送带接头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空负荷试运转;2 拉紧装置调整应灵活,当输送机启动和运行时,滚筒均不应打滑;3 输送带运行时,其边缘与托辊辊子外侧端缘的距离应大于30mm.3.0.15 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 整机运行应平稳,应无不转动的辊子;2 清扫器清扫效果应良好,刮板式清扫器的刮板与输送带接触应均匀,应无异常振动;3 卸料装置不应产生颤抖和撒料现象.4 板式输送设备4.1 板式输送机4.1.1 组装机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机架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偏差不应大于2mm;2 机架中心线的直线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3 机架横截面两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应大于两对角线平均长度的1/1000,并不应大于1Omm;4 支架对建筑物地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2/1000.4.1.2 组装导轨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导轨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偏差不应大于1mm;2 轨距的允许偏差为±2mm;3 导轨接头应平整,左右偏移不应大于0.2mm,高低差不应大于1mm;4 接头间隙不应大于2mm;5 导向面应平滑,且铅垂度偏差不应大于10/1000mm.4.1.3 组装铸造小车输送机的拉紧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移动轨道与固定轨道的接头应平整,左右偏移不应大于1mm,高低差不应大于0.3mm;2 移动导轨与固定导轨的接头应平整,左右偏移不应大于0.2mm,高低差不应大于1mm;3 拉紧装置的滑块与滑道应配合良好,局部间隙不应大于1mm.4.2 轻型板式给料机4.2.1 机架主梁的纵向直线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且机架对角线之差不应大于0.5/1000,最大不应大于12mm.4.2.2 机架上与驱动轴和拉紧轴的轴承座的两对应平面应在同一平面上,对应平面的高度差,两轴承座对应孔的间距偏差,对角线长度差均应符合表4.2.2的规定:表4.2.2 两轴承座对应面高度差,对应孔间距和对角线长度差的允许偏差4.2.3 辊轮导轨应符合表4.2.3的规定:表4.2.3 辊轮导轨的允许偏差(mm)4.2.4 驱动链轮轴与拉紧轴间的平行度偏差应不大于实际轴距的0.4‰.4.2.5 链条中心线对链轮中心线的偏差不应大于1.5mm.4.2.6 轴承座加注的润滑油脂不应少于其容积的2/3.4.2.7 输送槽之间的间隙应均匀协调,相互接触处无卡碰现象.4.3 中型板式给料机4.3.1 机架主梁的直线度偏差不应大于1.5/1000,全长内不应大于10mm;机架对角线之差不应大于1/1000,最大不应大于10mm.4.3.2 机架上与驱动轴和拉紧轴的轴承座的两对应平面应在同一平面上,其高度差及基面间孔距,对角线的偏差均应符合表4.2.2的规定:表4.3.2 两轴承座对应平面高度差及对应孔间距,对角线长度差的允许偏差(mm) 4.3.3 辊轮导轨应符合表4.3.3的规定:表4.3.3 辊轮导轨的允许偏差(mm)4.3.4 驱动链轮轴中心线对机架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驱动轴轴承间距的1‰.4.3.5 驱动链轮轴与拉紧轴间的平行度偏差应不大于实际轴距的0.5‰.4.3.6 链条中心线对链轮中心线的偏差不应大于2mm.4.3.7 驱动链轮装置,尾部拉紧装置和辊轮(或辊子)等部件,对轴承加注润滑脂应不少于其油腔容积的2/3.4.3.8 输送槽交迭部位的间隙应均匀协调,应无卡碰现象.4.4 重型板式给料机4.4.1 驱动链轮轴中心线对机架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驱动轴轴承间距的1‰,水平度不应大于0.15/1000.4.4.2 驱动链轮轴与拉紧轴间的平行度偏差应不大于轴承跨距的1‰,水平度不应大于0.5/1000.4.4.3 各托辊上母线横向水平度和纵向水平度均不应大于1/1000.4.5 试运转4.5.1 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 空负荷试运转不应少于1h;2 运行中应平稳,无异常的振动和冲击现象;3 链条与链轮应啮合正确,无跑偏现象,应运行平稳;辊轮转动自如,螺栓联接无松动现象.4 各润滑部位和密封应无渗漏现象.4.5.2 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 负荷试运转不应少于3h;2 输送物料的块度,料层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3 输送过程物料应无漏料,撒料,结拱和堵塞现象;4 轴承温升应不高于35℃;中型板式给料机最高温度应不超过65℃,重型板式给料机最高温度应不超过60℃.5 垂直斗式提升机5.0.1 提升机组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主轴的水平度不应大于0.3/1000;2 单链和胶带提升机上,下轴安装的允许偏差(图5.0.1-1)应符合表5.0.1-1的规定;(a)单链提升机(b)胶带提升机l一上轴;2一下轴;n一测量铅垂线;B一机壳内最大可测距离(mm);H—上,下轴的距离图5.0.1-1 提升机上,下轴安装表5.0.1-1 单链和胶带提升机上,下轴安装的允许偏差3 双链提升机上,下轴安装的允许偏差(图5.0.1-2)应符合表5.0.1-2的规定; 1一上链轮轴;2一下链轮轴;n一测量铅垂线;H—上,下轴的距离图5.0.1-2 双链提升机上,下轴安装表5.0.1-2 双链提升机上,下轴安装的允许偏差4 上,下链轮或滚筒组装后,转动应轻便灵活;5 双链提升机两牵引链条应选配,其长度应一致;6 机壳铅垂度 (图5.0.1-3)应符合表5.0.1-3的规定;1一机壳;n一测量铅垂线;H—上,下轴的距离图5.0.1-3 机壳组装表5.0.1-3 机壳铅垂度允许偏差7 机壳上部区段,中部区段,下部区段和检视门均应密封良好.5.0.2 料斗中心线与牵引胶带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5mm;料斗与牵引胶带的连接螺栓应切实锁紧.5.0.3 牵引胶带接头可采用搭接或硫化法连接.搭接长度应跨3个料斗,其联接螺栓轴线与胶带端部的距离(图5.0.3)不应小于50mm;硫化法连接的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C一联接螺栓轴线与胶带端部间的距离图5.0.3 胶带接头螺栓连接5.0.4 拉紧装置的调整应灵活;牵引件安装调整好后,未被利用的拉紧行程不应小于全行程的50%.5.0.5 提升机的上部,中部区段应设置牢固的支架,机壳不得偏斜,但不应限制机壳在铅垂方向的自由伸缩.5.0.6 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 牵引件运转应正常,无卡链,跳链,打滑和偏移现象;双列套筒滚子链提升机的两根链条应同时进入啮合;2 连续运转2h以后,其轴承温升不得超过60℃.5.0.7 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 输送量允许偏差为额定输送量的±10%.2 卸料应正常,并应无显著回料现象;3 满载运转时牵引件不应打滑,电动机不应超载;4 逆止器应可靠,当停止运转时,应无明显的反向运行.6 螺旋输送机6.0.1 本章适用于水平或倾斜角小于15°,且连续均匀输送松散物料的螺旋输送机.6.0.2 组装螺旋输送机应符合下列规定:1 相邻机壳法兰面的连接应平整,其间隙不应大于0.5mm,机壳内表面接头处错位不应大于1.4mm;2 机壳法兰之间宜采用石棉垫调整机壳和螺旋体长度之间的积累误差;3 螺旋体外径与机壳之间的间隙,应符合表6.0.2—1的规定;表6.0.2—1 螺旋体外径与机壳之间的间隙(mm)4 螺旋输送机各中间吊轴承应可靠的固定在机壳吊耳上,相邻螺旋体连接后,螺旋体转动应平稳,灵活,不得有卡住现象;螺旋体轴线的直线度宜在吊轴承底座与机壳吊耳之间加垫片调整,其直线度应符合表6.0.2-2的规定.表6.0.2-2 螺旋体轴线的直线度6.0.3 进出料口的联接法兰面应互相平行,并不应强行联接;连接后应紧密,不应有间隙.6.0.4 螺旋输送机空负荷连续试运转2h以后,其轴承温升不应超过20℃.负荷试运转时,卸料应正常,无明显的阻料现象.7 辊子输送机7.0.1 机架组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机架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3mm;2 机架中心线的直线度偏差在任意25m长度内不应大于5mm;3 机架纵向水平度不应大于1/1000;4 机架支腿的铅垂度偏差不应大于2/1000.7.0.2 组装辊子应符合下列规定:1 各辊子上母线均应在同一平面内.任意相邻三个辊子上母线的高度差(图7.0.2)应符合表7.0.2的规定.(a)(b)(a)—三辊上母线上凸; (b)—三辊上母线下凹; △h—高度差图7.0.2 相邻三个辊子上母线高度差表7.0.2 相邻三个辊子上母线高度差2 辊子轴线对机架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辊子长度的1/500;3 直线段辊子的水平度不应大于1/1000,且在辊子全长内不应大于1.5mm;4 转弯部分的辊子应按径向正确排列,其水平度应在允许范围内,并应向内侧倾斜.7.0.3 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 输送机上各辊子均应转动灵活;2 链条等传动件应无明显脉动,卡阻现象;张紧装置调整应灵活,无卡阻现象.3 驱动装置应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润滑良好,减速器应无渗油现象.4 整机运行应平稳可靠.8 悬挂输送机8.1 一般规定8.1.1 本章适用于通用悬挂输送机,积放式悬挂输送机,封闭轨积放式悬挂输送机,单轨小车悬挂输送机,封闭轨悬挂输送机和拖式悬挂输送机的安装.8.1.2 组装金属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吊架或立柱的铅垂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2 悬臂支架的水平度不应大于3/1000;3 平台的纵,横向水平度均不应大于3/1000;4 轨道支承处纵向中心线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偏移不应大于3mm.8.2 轨道8.2.1 敷设通用悬挂输送机的轨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直线段轨道的横向直线度,在6000mm长度上不应大于3mm,在全长范围内不应大于7mm;2 直线段轨道的扭曲在6000mm长度上不应大于轨道高度的1%;3 垂直弯道的扭曲不应大于轨道高度的2%;4 水平弯道的扭曲不应大于轨道高度的1.5%;5 轨道接口处(固定接头,活接头和伸缩接头),轨道踏面的高度差和横向错位均不应大于0.5mm.8.2.2 敷设积放式悬挂输送机的轨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单根直轨道的纵向直线度,在任意1000mm的长度上不应大于1.5mm,在全长上不应大于5mm;2 牵引轨中心线与承载轨中心线的对称度偏差不应大于1mm;3 直线轨道,水平弯道和垂直弯道两端面的扭转均不应大于轨道高度的1.3%;4 轨道接口处踏面的高度差和横向错位均不应大于0.5mm,接口间隙不应大于1mm.8.2.3 敷设封闭轨积放式悬挂输送机的轨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轨道的直线度在任意1000mm的长度上不应大于2.5mm,在6000mm长度上不应大于6mm;2 牵引轨中心线与承载轨中心线的对称度偏差不应大于1mm;3 弯曲轨道出口,入口的车轮踏面的高度应一致,其允许偏差为±3mm.8.2.4 敷设单轨小车悬挂输送机的轨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轨道的直线度偏差不应大于0.8/1000,且不得大于30mm;2 轨道的铅垂度偏差不应大于轨道高度的1%;3 直线段轨道的扭曲在3000mm长度上不应大于轨道高度的0.5%;4 弯曲轨道的扭曲不应大于轨道高度的1.5%;5 轨道接口的错位不应大于1mm,接口间隙不应大于2mm.8.2.5 敷设封闭轨悬挂输送机的轨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轨道的直线度偏差在任意1000mm的长度上不应大于2mm,在6000mm长度上不应大于5mm;2 直轨道的扭曲在任意1000mm长度上不应大于1mm,在6000mm长度上不应大于3mm.8.3 回转装置8.3.1 水平弯轨底面的平面度,在1000mm内的允许偏差为±2mm.8.3.2 回转装置的链轮,光轮和滚子组应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8.3.3 链轮的横向中心面与轨道底面距离的允许偏差为-1.5mm~0mm.8.3.4 链轮轴线与轨道纵向中心线距离的允许偏差为±1mm.8.3.5 滚子组回转装置的滚子外圆与轨道中心线之距离的允许偏差为±1mm.8.4 道岔8.4.1 道岔的直轨和弯轨应符合本规范第8.2节和第8.3节的有关规定.8.4.2 道岔舌应转动灵活,正确到位,且无卡阻现象.8.4.3 积放式悬挂输送机的道岔舌舌板工作面允许高出轨道踏面1mm;在额定负荷下道岔舌端部的最大下沉量不应大于1.5mm.8.4.4 封闭轨积放式悬挂输送机的道岔舌平面与承载轨道踏面必须在同一平面上,且只允许舌尖上翘0.5mm.8.4.5 单轨小车悬挂输送机道岔组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活动框架应运动灵活,平稳,不应有左右晃动和卡滞现象;2 接轨踏面的偏差不应大于1mm,接轨的间隙不应大于2mm;3 活动框架推杆轴线应与活动框架平面平行,运行时应无抬高或压低活动框架现象和卡阻现象;4 舌型道岔岔舌应转动灵活,准确到位,无卡阻现象;5 道岔舌舌板工作面高出轨道踏面不应大于1mm;在额负荷下,道岔舌端部的最大下沉量不应大于1.5mm.8.4.6 弯轨处的链轮,光轮或滚子组装应符合本规范第8.3节的有关规定.8.5 拉紧装置8.5.1 拉紧装置的活动架在其行程范围内应移动灵活,无卡阻和歪斜现象.8.5.2 拉紧装置活动架的四个滚轮在固定架内移动时,允许有一个滚轮脱离接触,对积放式悬挂输送机其脱离间隙不应大于1.5mm;对封闭轨悬挂输送机和封闭轨积放式悬挂输送机其脱离间隙不应大于2mm.8.5.3 拉紧装置调整好后,未被利用的拉紧行程不应小于全行程的50%.8.6 升降段8.6.1 立柱的铅垂度偏差不应大于3mm;双立柱的两柱平行度偏差不应大于3mm.8.6.2 升降段活动轨与固定轨对接时,轨道工作面的高低差不应大于1mm,横向位移不应大于1mm,接头间隙不应大于1.5mm.8.6.3 活动轨在升降过程中的倾斜度不应大于1.5/1000,且不应大于5 mm.8.6.4 升降段顶端与屋架或桁架应牢固连接,活动轨升降时应无晃动,卡阻,滑移及松脱现象.8.6.5 升降装置的两导轨的铅垂度偏差不应大于导轨高度的1‰.8.7 悬具的导向装置,捕捉器,停止器,止退器8.7.1 悬具的导向板与轨道中心线或面的距离的允许偏差为±2mm;导向面应平整,圆弧处应均匀平滑.8.7.2 组装捕捉器,停止器及止退器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8.8 试运转8.8.1 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 盘车运行距离不应小于30m,牵引链条与驱动拔爪啮合应良好,牵引链条运行时应无卡阻及异常声响;2 应先点动数次,运行时间逐渐加长,无异常后再连续运转2h,运转应平稳.3 紧急停机制动,悬链安全捕捉器,升(降)段限位装置的动作,应灵敏,正确,可靠.8.8.2 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 负荷试运转时,载荷应逐渐增加,应分别在额定负荷的1/3,1/2,1和5/4下,各运转1h;2 运转应平稳,无卡阻及异常声响.3 结构应无明显变形,连接应无松动现象.9 水平振动输送机9.0.1 组装输送机应符合下列规定:1 输送槽直线度偏差在任意1000mm的长度上不应大于3mm,横向水平度不应大于1/1000;2 输送槽法兰连接应紧密牢固,且与物料接触处的错位不应大于0.5mm;3 进料口,排料口的连接部分不得产生限制振动的现象;4 支承弹簧装配后,其静变形量不应大于额定振幅的1/10;驱动装置的安装角度应与振动方向角保持一致,其相位角度的允许偏差为±1°;5 所有紧固螺栓均应装设防松装置.9.0.2 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规定:1 起动应平稳,迅速,振动应稳定,并应无左右摆动,跳动,冲击和不正常声响;2 振幅,振动方向角,振动频率的偏差均不应大于额定值的10%,长度大于15m的振动输送机,其前,中,后段的振幅偏差均不应大于额定振幅的10%;3 橡胶弹簧温升不得超过50℃,金属弹簧温升不得超过70℃;偏心连杆式振动输送机的轴承和电动机的温升均不得超过50℃;电磁铁线圈的温升不得超过65℃. 9.0.3 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 振幅下降量不应大于额定振幅的10%;2 物料在输送槽中应运动流畅,无明显阻料,跑偏,打旋和严重跳料现象.10 埋刮板输送机10.0.1 本章适用于可连续输送散状物料的埋刮板输送机的安装.10.0.2 组装机槽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每段机槽上标出的连接顺序号依次组装;2 输送机头,尾和中间机槽两侧对称中心面对输送机纵向中心面的对称度应符合表10.0.2的规定;。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辊道与输送线安全
常见安全隐患类型
设备故障
1.A 辊道与输送线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 现机械故障,如轴承损坏、链条断裂等。
操作不当
1.B 操作人员未受过专业培训或违规操作,可
能导致安全事故。
维护不足
1.C 设备缺乏定期维护和保养,可能导致潜在的 安全隐患。
环境因素
1.D 恶劣的工作环境,如潮湿、高温、粉尘等,
安全隐患预防措施
定期维护保养
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定期 对辊道与输送线进行检查和保 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操作培训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 保他们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 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规 范操作人员的行为,防止违规 操作。
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 设备故障或其他突发情况做出 及时响应,确保人员安全和生
可能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增加安全风险。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
01
某化工厂的输送线因轴承损坏导致链条断裂,造成设备停机,
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案例二
02
某钢铁厂的辊道因操作人员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造成生产
中断。
案例三
03
某食品加工厂的输送线因长期未进行维护,导致链条松动,发
生设备故障,造成人员受伤。
输送线
输送线是一种连续输送设备,通常由链条、传送带等组成,用于在生产线上连 续输送物料。输送线具有输送量大、连续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辊道与输送线在生产中的应用
辊道
在生产线中,辊道主要用于输送各种物料,如钢材、铝材、 塑料等。通过辊道的输送,物料可以在不同的工位之间传递 ,完成加工、装配、检验等工序。
产安全。
输送设备安装规范
3.9喂料及输送设备a、板喂机第1条机架安装一、根据建筑物中心位置,确定基础中心,其偏差不得大于±5mm,倾斜度为0.1mm/m。
二、头、尾链轮的纵向中心线应一致,偏差不得大于1mm,横向中心距偏差不得大于±1mm,链轮轴的水平度为0.1mm/m。
第2条各道托辊安装一、各道托辊中心线与链轮中心线应一致,偏差不得大于±1mm。
二、各道托辊横向中心应相互平行,其平行度为0.5mm/m。
第3条送料带和槽板的安装一、送料带与托辊应接触良好,能自由转动,不得有卡阻现象。
二、槽板连接应正确,与机架不得相碰。
三、槽板中心线和送料带中心线应保持一致。
第4条传动装置安装一、传动装置轴中心线与小齿轮轴中心线应一致,同轴度为0.3mm。
二、两侧转动齿轮啮合间隙应一致。
b、电磁振动给料机安装第1条吊架安装时,同建筑物预埋铁的纵横向中心偏差不应大于±3mm,沿给料机长度方向悬挂的吊杆应垂直,料槽两侧的吊杆一般向外张开0°~10°。
第2条悬挂的吊杆应挂在主构架上,吊杆构件应有足够的强度。
第3条检查及调整电磁振头铁芯衔铁之间的装配间隙为2±0.1mm。
第4条电振机的安装倾角,根据不同物料参照设备说明书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5条吊杆、吊绳和料槽不许与其它物体相碰。
第6条滑槽不允许任意加长。
d、斗式提升机安装一、根据平面图的尺寸划出基础的纵横向中心线,其偏差不得大于±1mm。
二、尾部安装后,上法兰面水平度为1mm/m。
三、头、尾轮轴的水平度为0.3 mm/m。
头、尾轮轴应相互平行,平行度在1m长度内不应大于0.6mm。
四、提升机头、尾轮安装(见图6.2.1)应符合表6.2.1-1的规定。
机头、尾安装要求 表6.2.1-1测量尺寸H ≤30m30m <H ≤50m H >50m公差值(mm )A 1-A 2 2 4 6B 1-B 2579图6.2.1 机头、尾安装示意图五、中间壳体对提升机中心垂线偏差为0.5mm/m ,同时应符合本条第四款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辊道输送机安装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无动力式辊子输送机和动力式辊子输送机的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2.1.1 取得完整的设计文件和设备技术文件2.1.2进行图纸会审并形成记录2.1.3 对其到货的辊子输送机进行现场察看,阅读其安装说明及试运转要求。
2.1.4编制施工方案并获得监理单位(或其它相应权力部门)的批准,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2.1.5 相关标准规范2.1.5.1 《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2.1.5.2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1.5.3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1.5.4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2.1.5.5 《化工建设安装工程起重施工规范》HG202012.1.5.6 《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规定》HG202372.2作业人员2.2.1开工前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安装技能、安全、环境保护等相关方面的培训教育,做到熟悉螺旋输送机安装的有关标准、规范。
2.2.2 安装钳工、电工、电焊工、起重工等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详见表2.2.2。
2.3设备、材料的验收及保管2.3.1 设备的检查验收:设备进场时,需建设、施工、制造、监理等有关单位参加,并按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位号、数量清单逐一检查验收,作好设备验收记录,若检查验收不合格的设备不得进行安装。
2.3.2 设备的存放、保管:对验收合格的设备,设立场地进行存放,并加以保护,作好标识。
2.3.3安装辅助材料的检查验收:对安装辅助材料如:垫铁、地脚螺栓、电焊条等按照相应的标准规范、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不得使用。
2.4主要施工机具241主要机械设备吊车、叉车、手动运输车。
2.4.2 主要工具倒链、千斤顶。
2.5测量及计 '量器具。
连通管、水准仪、经纬仪、框式水平尺、直径为0.35-0.5钢丝线、线锤、钢卷尺、钢盘尺。
2.6作业条件2.6.1开工审批及管理体系。
261.1 图纸设计技术交底已完成。
2.6.1.2 开工报告已批复。
2.6.1.3 现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已建立并已正常运行。
2.6.2现场施工应具备条件2.6.2.1 设备基础复测合格,周围障碍物清理,运输道路畅通,环境合乎要求。
2.6.2.2 设备用电能满足使用,施工人员具备持证上岗、机具已落实。
2.6.2.3 设备本身及传动部分复查合格。
3. 施工工艺3.1工艺流程3.1.1无动力式辊子输送机工艺流程3.1.2动力式辊子输送机工艺流程3.2工艺操作过程3.2.1无动力式辊子输送机安装工艺3.2.1.1 测量放线(1)用经纬仪确定输送机纵向中心线,与基础实际轴线偏差应不大于土20mm(2)放出辊筒轴线,同时引出母线投影线,以便安装时测量滚筒与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
(3 )放出机架安装线(4)辊筒及机架放线应保证与纵向中心线垂直,可采用勾(3)股(4)弦(5)原理校核。
321.2机架安装由于土建预埋件的位置、标高误差,使之很难完全满足安装要求,同时考虑支架制造误差,安装前应逐个埋件,逐个支腿进行测量和配伍(即偏高埋件配短腿) ,必要时对支腿进行修正,埋件进行延伸,保证支架安装达到下列要求:①机架中心线与输送机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3mm⑦ 机架中心线的直线度偏差在任意25m内不应大于5mm◎在垂直于机架纵向中心线的平面内,机架横截面对角线( L1、L2)长度差不应大于平均长度的3/1000 ;◎ 机架支腿对建筑物地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2/1000 ;◎中间架的允许偏差为土 1.5mm,高低差不应大于间距的2/1000 ;◎机架接头处的左右偏差和高低差均不大于1mm⑦查符合要求后补刷油漆,漆种、色泽应与原构件一致;◎机身纵向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
3.2.1.3 辊子输送机辊子的安装,辊子输送机辊子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辊子上母线均应在同一平面内,其高低差不应大于 2 mm。
(2)辊子的水平度偏差要求在辊子全长内不应大于1.5mm=(3)辊子轴线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
(4)转弯部分的辊子应按径向正确排列,其水平度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并应向内侧倾斜。
3.2.1.4 辅助装置的安装:按照各辅助装置安装图和安装说明书要求进行安装。
3.2.1.5 试车(1)辊子输送机安装完毕,检查合格后,按照辊子输送机安装说明书要求对斗提机转动部件加润滑油。
(2)根据图纸要求用试验块进行试验辊子输送机,应无异常现象。
(1)(2)3 —头(尾)架L—中间架间距机架示意图依次组装头架、尾架、中间架(图 3.2.1.2( 1))L1、L2 —机架横截面对角线长度;图 3.2.1.23.2.2 动力式辊子输送机的安装工艺3.2.2.1 基础复查:基础复查要求及方法同第 3.2.1.1条。
3.2.2.2 输送机机身的安装:输送机机身的安装工艺及要求同第 3.2.1.2条。
322.3输送机辊子的安装(1) 辊子输送机机身安装检查合格后,按辊子输送机安装图纸依次安装辊子。
(2) 安装棍子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各辊子上母线均应在同一平面内,其高低差:输送砂型时不应大于0.5 mm 输送工件时不应大于1 mm;输送毛坯和砂箱时不应大于2 mm 。
⑦辊子的水平度偏差: 输送砂型时不应大于 0.5/1000 ;输送其他物品时不应大于1/1000 ,在辊子全长内不应大于1.5 mm 。
◎辊子轴线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 1/1000。
(可转弯部分的辊子应按径向正确排列,其水平度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并应向内侧倾斜。
322.4驱动装置和链条的安装(1 )驱动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① 按照驱动装置安装图纸的要求,复查驱动装置的基础, 基础尺寸应符合基础交接证书中的规定要求。
◎ 驱动装置的找正就位:按照基础上的十字中心线对辊子输送机驱动装置用框式水平尺进行找 正、找正位置为驱动装置底座上表面和联轴节母线,方法采用斜垫铁找正,垫铁放置符合下图 3.2.2.4 ②要求,两组垫铁之间间距L 应小于500mm 且垫铁放置应对称。
垫铁规格和尺寸应满足GB50231-9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附录五中规定。
◎ 辊子输送机驱动装置进行灌浆:一次找正合格后用细石混凝土进行一次灌浆,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75%寸,可进行二次灌浆。
(2)链轮和链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前应清洗洁净◎ 主动链轮与被动链轮齿的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得大于两轮中心距的 2/1000。
◎ 链条工作边拉紧时, 非工作边的驰垂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无规定时,且链条与水平线夹角小于600时,可按两链轮中心距的 1%-4.5%调整。
◎ 双链辊子输送机两牵引链条应适配,其长度应一致。
3.2.2.5辅助装置的安装(1)辅助装置的组成:辅助装置一般由万向转台或机动转台、转运小车、升降输送机、停止器和 拉紧装置等组成。
螺栓垫铁位置图垫铁基础图 3.2.2.4(2(2)辅助装置的安装:按照辊子输送机辅助装置的安装图进行安装。
3.2.2.6 试运转(1)辊子输送机安装完毕,检查合格后,按照辊子输送机安装说明书要求对辊子输送机转动部件加润滑油。
(2)用手盘车,应无异常现象。
(3)脱开联轴节,点试,观测电动机及减速机输出轴的转向是否与设计转向要求一致。
(4)电动机单试,运转时间为2小时,轴承温升W 40C,应无异常噪音现象。
(5)连接联轴节,进行空负荷试运转,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①试运转时间不少于2小时;(可牵引件运转应正常,且应无卡壳、打滑和偏移现象;◎连续运转2小时后,其轴承温升不得大于40 C;(4)负荷试运转: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输送量允许偏差为额定输送量的± 10%;◎2 卸料应正常,并应无显著回料现象;◎3 载运转时牵引件不应打滑,电动机不应超载;◎4 止器应可靠,当停止运转时,应无明显的反向运转。
3.3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3.1 辊子输送机基础复查时,驱动装置的基础尺寸、辊子输送机机身的基础尺寸应符合辊子输送机基础图和制造厂家提供的辊子输送机安装基础图要求。
3.3.2 辊子输送机机身机架安装时,需严格保证所有支腿的铅垂度和机架两侧支腿的不直度。
3.3.3 辊子输送机辊子安装时,应注意各辊子上母线水平度。
3.4 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3.4.1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3.4.1.1 注意用电安全,雨季到来之前应对所有的施工用电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输电线路的绝缘良好。
3.4.1.2 制定防洪措施,如在施工现场及道路两侧设排水明沟,使雨水及时排出场外,并保持水沟畅通,防止施工现场积水。
3.4.1.3 材料仓库要采取可靠的防雨措施。
3.4.1.4 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0%时不允许进行焊接作业。
3.4.2 防雷电、台风技术措施3.4.2.1 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3.4.2.2 风力五级和五级以上时严禁进行吊装作业。
3.4.2.3 台风来临前要对施工临时设施、安装的设备等采取加固措施。
3.4.3 冬季施工技术措施3.4.3.1 组织施工人员培训学习,掌握有关冬季施工方案、施工措施、质量标准及操作要点。
3.4.3.2 冬季施工必须做好防滑工作。
对脚手架上斜道和场内运输道路,要有可靠防滑措施,除应及时清扫霜雪外,还可采用撒炉灰、锯末、砂子等方法进行防滑。
3.4.3.3 机具设备要采取防冻措施,避免损坏机具设备。
车辆、机械均应根据冬季本地区气候条件更换润滑油及燃料。
机械设备及车辆应根据使用要求加注防冻液。
加注前应仔细检查系统的密封性,不同类型的防冻液不能混装。
343.4 加强冬季施工管理措施,明确冬季施工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明确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
确保每个工序按标准、规范、规程和技术措施组织施工。
3.4.3.5 焊接作业应避风、雨、雪的影响,相对湿度不高于90%3.4.3.6认真执行质量、安全检验制度,确保冬季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4质量检验4.1质量检验标准及方法表4.1辊子输送机安装质量检验标准及方法4.3质量记录4.3.1 竣工图4.3.2 设计变更和修改的有关文件4.3.3 主要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4.3.4钢结构工程验收记录及文件;主要焊接部位的焊接检查记录4.3.5 施工中使用的设备技术文件4.3.6 隐蔽工程施工及验收记录4.3.7 重要工序的施工记录及签证4.3.8 附属机、电设备及管线安装施工及验收记录4.3.9 试运转记录4.3.10 重大技术问题及处理的文件4.3.11 其它有关资料5. 成果保护5.1辊子输送机水平运输及吊装时,应选择可靠的锚固点或吊装点,锚固或吊装时,与设备直接接触的钢丝绳应外套橡胶管,以免损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