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因素对英文翻译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文化因素对英文翻译的影响

摘要:翻译是语言的翻译,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语言的翻译也是文化的翻译。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英文翻译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英文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翻译,更是一种文化翻译。文化因素处理的好坏决定着翻译成功与否。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习语言本身,更要学习语言文化,包括交际模式、习俗、价值观、思维方式及处世态度等,这些翻译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只有深刻把握不同文化背景知识、不同民族思维模式的差异,以及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才能正确处理好文化因素的影响,进行成功的翻译交际。本文着重从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生存环境四个方面论文化差异对翻译有影响。

关键字:中英翻译文化因素影响

一、翻译与文化

1、翻译与文化的定义

所谓翻译,就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进步。翻译的诞生给说不同语言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它是人们彼此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桥梁。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2、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许多有经验的译者或翻译研究者都比较注意文化与翻译的关系。谭载喜说:“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某段文字理解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有关文化的了解。对于译者来说,没有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就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表达。”

在翻译过程中,表面上存在着中外文字表达上的差异,仅仅从文字技巧上来着手是难以解决含义差异的,必须要从文化的差异上来处理中外文字在表达内涵上的不同,因为这些差异源自生活上的不同。对文化的理解对翻译是极其重要的,缺乏文化元素的译文等于缺乏了

灵性的翻译。所谓“文化元素”其实也包括了译者对原文化背景、译文、译文文化背景、原文作者的气质和风格的了解、译者的气质和风格的混合体。

二、文化因素对英文翻译的影响

1、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西方民族惯用抽象性、“由一到多”的分析型思维方式,句子常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多个短语和从句,由主到次,但形散而意合。中国人受儒家“仁”、“和”等思想的影响,惯用综合思维的方式,注重整体和谐,强调“从多到一”的思维方式,句子结构上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逻辑顺序,横向铺叙,层层推进,归纳总结,形成“流水型”的句式结构,在语言上重意合,讲求对称与和谐的完美性。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两个民族审美情趣的不同。汉语中的四字成语形式整齐,意境性强;英语中的审美则在于其严密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力。例如:The West Lake is like a mirror, embellished all around with green hills and deep caves of enchanting beauty.这句话译为汉语后便成了“西湖如明镜,千峰凝翠,洞壑幽深,风光绮丽。”从此也可以看出,英语着重于对事物的客观描写而汉语则强调对事物的主观描绘。这就要求翻译者在英翻汉的过程中要注意个人情感的融入,而在汉翻英的过程中要注意客观朴实,这样才能使得译文分别符合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

2、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差异对翻译实践产生很大的影响,并对翻译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族文化背景对语言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每个民族的语言都会带有各自历史文化的痕迹。英汉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语言中沉积的文化内涵也不相同。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和习语;要译好不同语言中的习语和历史典故,就必须对该语言所反映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Cowboy在汉语中常译为“牛仔”,所以很多人把“He runs a business as a cowboy”译为“他像牛仔一样管理企业。”其实“cowboy”在美国人心目中的真正形象是“独来独往、无拘无束、我行我素”。因此这句话应译为,“他办企业态度不诚实,缺乏经验技术,工作也大大咧咧。”汉语中常说:“说曹操,曹操到”,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的着名人物,但许多英语读者就不知他为何人。不过英语中有类似的说法:“Talk of the devil,and he’s sure to appear.”

社会习俗也是如此,它影响和制约着翻译的精确性。英汉习俗的差异是多方面的。这就使得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对某些词汇的理解大相径庭的现象。最典型的要数中西方对“狗”(dog)这一词语的理解上。西方国家把看做是最忠诚的朋友,人类最忠实的伴侣,因而在西方有关

狗的习语大都是褒义的。如:

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

而在汉语中,“狗”这一词条往往作为贬义词来用。如:“狐朋狗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走狗”等等。总而言之,还是由于中西方习俗的差异。西方人有爱狗的传统,而中国人只把狗当做看门的工具或是食物来看待。近年来,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国人对狗的看法也在逐渐改变。

3、宗教信仰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宗教信仰是每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民族也都有不同的宗教信仰,翻译时把宗教差异因素考虑进去是很有必要的。中西方的宗教差异在于中国人信奉佛教,而西方人信奉基督教。这使得在汉语中涉及到宗教的词汇多与佛教有关。比如借花献佛、菩萨、佛祖、玉帝等。西方的宗教词汇中则多基督、洗礼、修女等词汇。由于不同宗教之间是水火不相容的,所以在翻译含有宗教的句段时就要特别注意,以免引发错译、漏译,而使翻译失去了其文化交流的作用。

要真正处理好宗教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并不只是了解了中西方信教差异就行的,还需要对西方宗教的渊源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否则就会造成误解。比如“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 the game.”一句,如果想当然的把它译为“约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即使单看汉语翻译,也让人觉得难以理解,不知所云。事实上,这种译文是完全错误的。究其原因正是对英国宗教渊源的不了解。在英国旧教与新教的斗争中,教徒为了表示忠于新教,就拒绝吃鱼。因此,句中的“eat no fish”就转译为“忠诚”,进一步分析,“play the game”就转译为“守规矩”。整句话就可译为“约翰是可靠的,他既忠诚又守规矩”。

4、生存环境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因为各民族所处地理位置、天然前提和生态环境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这不仅影响着各民族语言的表达方式,也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同一事物不同的理解、语义联想和情感,这就对翻译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最典型的要数中西方对“风”这一事物的看法。中国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春天不论是降水还是温度都很适中。尤其是当“东风”从海面吹来,让人心旷神怡。因而中国人总认为“东风”是美好和希望的象征。与此相反,在英国“西风”报告着春的来临,所以英国人总对“西风”有好感,“东风”在他们看来是凛冽刺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