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讲授法①

方法简介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①讲授教学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进行讲授;②讲授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新知识并进行思考;③讲授中,学生在倾听与反馈中建构知识;④口头语言、表情语言、体态语言是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⑤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做合理的组织。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生动形象的描绘、陈述,启发诱导性的设疑、解疑,从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能够把知识教学、思想教育和发展智力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相互促进。

讲授法可以表现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不同的形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几种形式很难截然分开,它们常常交织在一起,配合使用,同时,这些形式又各有自己的特点。

讲述:是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得到感染。通常在叙述某一问题的历史情况、某一发明或发现的过程以及人物传记材料等时,常采用这种方法。如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介绍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历程。

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和论证科学概念:原理、公式、定理等的方法。一般当演示和讲述不足以说明事物内部结构或联系的时候,就需要进行讲解。如在程序教学时就需要对程序的规则等进行细心的讲解。

讲读:其主要特点是讲与读交叉进行,有时还加入练习活动,既有教师的讲与读,也有学生的讲、读和练,是讲、读、练结合的活动。

讲演:是教师向学生不仅要描绘事实,而且要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在这个基础上,对事实做出科学的结论。讲演所涉及的问题比较深广,所需时间比较长,它要求有分析、有概括、有理论、有实际,有据有理。如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这就是讲演。这种方法多用于高年级的教学活动中。

①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2003年9月第1版,第43-55页

这几种形式都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师采用这些方式,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听讲的方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紧密结合起来。切记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导致注入式的讲授。

讲授法是一种非常古老而又应用最广的传统教学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后来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被引入教学领域,出现了演示法、实验法等,这些方法手段和讲授法相结合,部分改变了讲授法的教学形式。需要明确的是,所有教师在课堂中都要进行讲授,只是讲授占据的时间比例不尽相同,因此,讲授方式有时体现为辅助手段,有时表现为主导方式。按照本书约定,此处所指讲授法实际上就是“讲授为主式”或者“讲授主导式”,即以讲授为主导,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其他教学方式作为辅助方式或穿插其间,通过“讲授”穿针引线使不同教学方式有机融合,共同服务于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注意尽量借助一些直观手段,如借助于某些设备,边讲授边操作,或者是使学生联系穿插其间,便于学生接受。譬如,像程序设计这种较复杂、需要较多逻辑性思维的内容,必须通过系统化的讲授,辅以学生自主尝试,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教学过程

讲授法源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的四阶段教学模式,他认为学生接受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必须经过感知一新旧知识联系一知识系统化一知识的运用这一教学程序。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在前人的基础上,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理,对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提出了感知、理解、巩固、运用、检查等几个教学阶段。这种教学模式传人我国后,我国教育工作者又在此基础上作了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形成了一种中苏结合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讲授法应用的基本步骤为:

步骤一:组织教学。这是指讲课前进行各种准备的环节,这一环节一般包括带领学生进入机房(看实际教学是否有必要在机房进行)、检查人数、安定情绪、检查课前准备等活动。其目的是初步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让学生作好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准备。

步骤二:导入新课。一般先复习旧课,特别是复习与新课有关的内容,或设置先行组织者(见下文先行组织者与讲授法),使学生主动地形成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或者设置悬念,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有启迪作用的问题,如与学生的生活

较为贴近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能是阐明意义直接开讲,如提出带有一定难度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一开始便抓住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期待的心理状态,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步骤三:讲授新课。这是该教学程序的中心环节,要求教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清思路,注意教学趣味性,注意与学生的双向沟通,做到少讲精讲。如对菜单命令等知识的讲解可以介绍几个较为典型的,而不是逐一解释。并在讲授过程中注意人的“不断分化”和“融会贯通”的认知组织原则,改进知识的呈现顺序,促进迁移(见下文认知结构与讲授法)。因此,讲授新课是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同时要注意运用谈话、反诘、提问等方式,以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保持并加深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构成新的知识系统,以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在讲授中可适当安排学生个人理解、互相讨论以及实际练习和实验的时间,并在此基础上抓住要点或学生理解不深的部分,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和说明。

步骤四:巩固新课。一般采用课堂总结提问与练习等方式,及时强化所学知识,当堂消化,当堂巩固,以防遗忘。要掌握学生的遗忘特征,特别是对于操作性较强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加以练习巩固。

步骤五:布置作业。指在学习新知识之后,教师给学生布置练习题或思考题,这也是整个课堂教学程序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布置的作业不应该是迫使学生重抄书本上的现成结论,或者是要学生机械模仿某些技能技巧,而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思维的积极活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布置的作业不宜太难。如程序设计教学,一方面教师应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形成迁移;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以不抹煞学生的积极性为前提。就信息技术课程来说,所谓作业,占较大比例的多是以计算机或者网络条件为主的实践活动,学生往往非常乐于去做。需注意不要使作业过多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以免影响学生休息或者耽误其他课程的学习。

从以上的步骤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讲授的目的、功能是不同的:起始阶段作引发铺垫性的讲授,可以提供给学生广阔的知识背景,打开学生的思路;新课讲授阶段作剖析释疑性的讲授,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结束阶段,作总结强化性的讲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贮存在大脑里,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