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合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第五章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第五章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9ef294f1ed9ad51f11df206.png)
下角标 要一致。 (2)单体物质的量与缩聚产物结构式的________
(3)由一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 (n-1) ;由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物质的量 为________ (2n-1) 。 如:nHOOC(CH2)5OH
O HO[C(CH2)5O]nH+(n-1)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的单体是H2NCH2COOH和H2NCH2CH2COOH。
=
O 单体必为两种,从中间断开,羰基上的加羟基,氧原子上加 —C—O—
(3)凡链节中间(不在链端上)含有( 酯基 )结构的高聚物,其 — C— O—
=
氢原子即得高聚物单体。 如的单体为HOOC—COOH和HOCH2—CH2OH。
关键一点: 由缩聚物推断单体的步骤为: (1)去掉缩聚物结构简式中的方括号与“n”变为小分子。 (2)断开分子中的酰胺键或酯基。 (3)将断开的羰基碳上连接—OH;在氧或氮原子上连 接—H,还原为单体小分子。
=
=
(2)乙酸和乙醇分别是一元酸和一元醇,如果用二元酸和二 元醇发生酯化反应,就会得到连接成链的聚合物(简称聚酯)。
试写出己二酸与乙二醇生成聚酯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聚反应方程式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1)缩聚物结构式要在________ 方括号 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 端基原子或原子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是缩聚产物,可依据官能团形成过 程的链逆向推出单体,把失去的小分子物质分拆后加在相应位 置。 失去的小分子为H2O,拆为—H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7f963d7aeff9aef8951e0618.png)
③2mol-OH或2mol-COOH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1molH2。
④1mol-COOH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1molCO2
⑤1mol一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1mol酯时,其相对分子 质量将增加42,1mol二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酯时,其相 对分子质量将增加84。
解析:由题意可知,C不是甲酸,E为酮(分子中含碳原子数≥3),
故A可能为
或
。
• 答案:B
25
解有机物综合推断类试题的常用方法 (1)逆推法。由产物推断未知反应物或中间产物时叫逆推法。 (2)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在有机合成中,可以根据一些特定反应的 条件,推出未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N―aO― △H→/醇”是卤代烃消去的条 件;“ N―aO△―H→/水 ”是卤代烃水解的条件,“ 浓― 17―硫0 →℃酸 ”是乙醇消去的条 件,“浓硫酸,△”是羧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的条件。
(1).碳骨架构建:构建方法会以信息形式给出。 包括碳链增长和缩短 、成环和开环等。
(2.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 (1)官能团的引入:
思考与交流
1、引入碳碳双键的三种方法: 卤代烃的消去;醇的消去;炔烃的不完全加成。
2、引入卤原子的三种方法:
醇(或酚)的取代;烯烃(或炔烃)的加成;
烷烃(或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取代。
•2020/2/14 ⑩遇浓硝酸变黄的有机物为: 蛋白质
1717
寻找题眼.确定范围---【有机物·条件】
①当反应条件为NaOH醇溶液并加热时,必定为 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②当反应条件为NaOH水溶液并加热时,通常为 卤代烃或酯的水解反应。
③当反应条件为浓H2SO4并加热时,通常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案: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案: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https://img.taocdn.com/s3/m/204487ca376baf1ffd4fad7e.png)
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一、教材分析和教学策略1、新旧教材比照:新教材过渡教材一、加成聚合反响以聚乙烯为例,介绍加聚反响及链节、单体、在乙烯的性质中提及加聚反响,没有提及链聚合度等概念节、单体、聚合度等概念思考与交流:从单体判断高分子化合物从高分子化合物判断单体二、缩合聚合反响以已二酸、已二醇的缩合聚合反响为例介绍无聚酯的合成〔线型结构〕学与问:三官能团单体缩聚物的结构?缩聚物与加聚物分子结构式写法的不同教材的要求与过渡教材不一样,如要求学生书写缩聚物结构式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基原子和原子团,而加聚物的端基不确定,通常用横线表示。
2、本节的内容体系、地位和作用本节首先,用乙烯聚合反响说明加成聚合反响,用乙二酸与乙二醇生成聚酯说明缩合聚合反响,不介绍具体的反响条件,只介绍加聚与缩聚反响的一般特点,并借此提出单体、链节〔即重复结构单元〕、聚合度等概念,能识别加聚反响与缩聚反响的单体。
利用“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初步学会由简单的单体写出聚合反响方程式、聚合物结构式或由简单的聚合物奠定根底。
本节是在分别以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为主线〔按有机化合物分类、命名、分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来编写〕和以科学方法逻辑开展为主线〔先介绍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再介绍有机合成,最后介绍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根本方法〕,不断深入认识有机化合物后,进一步了解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根本方法。
明显可以看出来是?有机化学根底?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根底上的延伸。
学习本讲之后,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制取及性质。
3、教学策略分析1〕开展学生的探究活动:“由一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响,生成小分子物质的量应为〔 n-1〕;由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响,生成小分子物质的量应为〔 2n-1〕〞;由聚合物的分子式判断单体。
2〕紧密联系前面学过的烯烃和二烯烃的加聚反响、加成反响、酯化反响、酯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等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同时特别注意官能团、结构、性质三位一体的实质。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https://img.taocdn.com/s3/m/f74410ddad02de80d4d84099.png)
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聚焦考纲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3.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4.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知识梳理一、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它们都是由简单的结构单元重复连接而成的。
例如聚乙烯是由成千上万个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1)链节:组成高分子的重复的结构单元。
如聚乙烯的链节为-CH2-CH2-(2)聚合度:每个高分子里的链节的重复次数。
用n表示。
(3)单体:能通过聚合反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小分子物质。
如聚乙烯的单体为乙烯。
所以我们把高分子化合物叫做聚合物或者高聚物。
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链节的相对质量×聚合度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三、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比较:四、判断高聚物的单体1、由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的单体的判断①凡链节的主碳链为两个碳原子,其单体必为一种。
将链节的两个半键闭全即为单体。
②凡链节中主碳链为4个碳原子,含有碳碳双键结构,单体为一种,属二烯烃:③凡链节中主碳链为4个碳原子,无碳碳双键结构,其单体必为两种,从主链中间断开后,再分别将两个半键闭合即得单体。
2、由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的单体的判断从酯基中间断开,在羰基上加羟基,在氧原子上加氢原子得到羧酸和醇。
如:已知涤纶树脂的结构简式为判断合成涤纶树脂所需要单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五、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材料名称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概念既具有传统高分子的机械性能,又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新型材料,分为基体和增强剂性能不同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不同的特征性质一般具有强度高、质量轻、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应用用于制作高分子分离膜、人体器官等用于汽车工业、机械工业、体育用品、航空航天、人类健康等疑难点拨一、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是指小分子互相作用生成高分子的反应。
化学选修5教案:有机合成反应原理与应用
![化学选修5教案:有机合成反应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701799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7.png)
化学选修5教案:有机合成反应原理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实验室合成的化合物需求不断增加,有机合成化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化学领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有机合成化学是由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等多个学科融合而成的一门综合科学,其在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而有机合成反应则是化学选修5中的重要部分。
一、合成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能量转换,即原料分子因能量的转移而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化学变化,重新排布原子位置,形成新的化合物。
合成反应通常也被称为能量转化反应。
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反应物通过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转化成目标产物。
这些化学变化可以发生在分子内,也可以发生在分子间。
人们通过良好的设计和选择反应条件,可以控制反应过程,达到所需产物的目的。
二、有机合成反应分类有机合成反应可以分为几类,如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置换反应、烷基化反应以及氧化、还原等反应。
其中,加成反应又可以分为加成-消除反应和自由基加成反应两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反应适合不同的合成目的和合成条件,在有机化学研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在分子中加成一段化学物质,从而形成第二个化学物质的一种反应。
最典型的加成反应是环加成反应,这种反应的主要机理是通过一个带电的中间体,使得环内的不饱和键产生新的成键,从而形成新的环状分子。
乙烯环加成产生的环己醇反应便是环加成反应的一个例子。
2.消除反应消除反应则是一种逆向加成化学反应,就是将一段原有的化学物质去掉,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化学物质。
最常见的消除反应便是脱水反应,即水分子从反应物中去除的过程。
举例来说,2-丙酮基-2-苯丙酸根据消除反应可以转化为乙烯和苯甲酸。
3.置换反应置换反应则是将原有的化学物质的原子和另一个元素或功能团置换,从而形成轻微修改的产物。
最典型的置换反应便是取代反应,通过一系列的原子和/或功能团置换,得到所需的合成产物。
举例来说,溶液中的氯化苯可以通过与硝酸反应而制备出硝基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5.1《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探究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5.1《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探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e1a3f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9.png)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5.1《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探究教案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一、教材分析:本节首先用乙烯聚合反应说明加成聚合反应,用乙二酸与乙二醇生成聚酯说明缩合聚合反应,不介绍具体条件,只介绍加聚与缩聚反应的一般特点,并借此提出单体、链节、聚合度等概念,要求学生能识别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的单体,利用“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初步学会有简单的单体写出聚合反应的方程式及聚合物的结构式。
本节是在以学科知识逻辑体系(按有机化合物分类、命名、分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进行编写)为主线,和以科学方法逻辑发展为主线(先介绍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是有机合成,再是合成有机高分子的基本方法),不断深入认识有机化合物后,进一步了解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明显看出是在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的基础上延伸而来,学习本节后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制取和性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特点;(2)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3)学会由简单的单体写出聚合反应方程式(4)能说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2、能力目标:了解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掌握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人类是可以通过有机合成不断合成原来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从而为不断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能用常见的单体写出简单的聚合反应方程式和聚合物的结构简式。
难点:用常见的单体写出简单的聚合反应方程式和聚合物的结构简式;用简单的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单体。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建立在已学习了有机物的加成反应和常见酯化反应的基础上,对有机化学反应的进一步学习深化,通过生活中、生产中的常见物质多为通过加聚、缩聚反应得到且应用广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踊跃参与课堂,是探究能充分开展的优越条件,通过一系列有梯度、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进行引导,最终能达到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的,获得探索后取得成果的快乐感受。
人教版选修5化学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知识点练习含复习资料
![人教版选修5化学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知识点练习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e78088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1f.png)
第四节 有机合成人教版选修5化学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学问点练习含答案学问点一 有机合成的过程1.有机合成的概念有机合成是指利用简洁、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响,生成具有特定构造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的任务目的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3.有机合成的过程4.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 (1)引入碳碳双键的方法①卤代烃的消去,②醇的消去,③炔烃的不完全加成。
(2)引入卤素原子的方法①醇(酚)的取代,②烯烃(炔烃)的加成,③烷烃、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取代。
(3)引入羟基的方法①烯烃、炔烃及水的加成,②卤代烃的水解,③酯的水解,④醛的复原。
1.推断正误(1)乙醇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响都生成乙烯,且反响条件也一样。
( )(2)制取氯乙烷时,可以用乙烷和氯气在光照时反响,也可以利用乙烯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响。
( )(3)乙烯及氯化氢、水能发生加成反响,说明可以利用烯烃引入卤素原子和羟基。
( ) (4)加聚反响可以使有机物碳链增长,取代反响不能。
( ) 答案:(1)× (2)× (3)√ (4)×2.化合物丙可由如下反响得到:C 4H 10O ――→浓硫酸,△C 4H 8――→Br 2溶剂CCl4丙(C 4H 8Br 2),丙的构造简式不行能是( )A .CH 3CH(CH 2Br)2B .(CH 3)2CBrCH 2BrC .CH 3CH 2CHBrCH 2BrD .CH 3(CHBr)2CH 3答案:A3.以H 2O 、H 218O 、空气、乙烯为原料制取,写出相关反响的化学反响方程式。
有机合成中常见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1.卤素原子的引入方法(1)烃及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响。
例如: CH 3CH 3+Cl 2――→光照HCl +CH 3CH 2Cl(还有其他的氯代苯甲烷)CH 2===CH —CH 3+Cl 2――→△CH 2===CH —CH 2Cl +HCl (2)不饱和烃及卤素单质、卤化氢的加成反响。
有机合成说课稿
![有机合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808de8d5acfa1c7ab00cc3c.png)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四节有机合成说课稿一.说教材:1. 核心价值与功能(1)学科价值:整合有机反应,建立物质转化观;体会转化过程中逆推的思想和原则。
(2)社会价值:体会科学家经过理性的思考和大量的实验可以合成出人们需要的物质。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巩固官能团的性质及转化的一些方法②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③掌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②通过设计情景问题,培养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有机合成的学习,体会化学的魅力②通过有机合成题的成功突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有机化学的乐趣3。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过程分析中的应用(2)难点:逆合成分析法思维能力的培养(3)障碍点:官能团的性质二.说教法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首先是新课程的理念,落实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其次是建构主义理论。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问题驱动式教学。
以问题解决为驱动,在促进学生学科认知发展方面具有过程性的教育价值。
2. 教学策略(1)学生障碍点解决策略:课前热身,从官能团的性质、官能团的引入、反应类型、常见试剂与反应条件四个方面进行复习(2)学生的难点解决策略:提供大量素材,利用媒体演示,采取问题解决式教学方式,同时将任务按步骤分解3. 教学设计(1)有机反应的学习方法①明确研究有机反应的一般思路②熟练从不同视角看有机反应(2)有机合成的学习方法①了解有机合成的过程和原则②学习有机合成的方法③有机合成的综合练习4. 学情分析(1)已知:①基本掌握常见官能团的性质②知道一些官能团引入的方法③知道一些碳链增减的方法(2)未知:①有机合成的分析方法②有机合成的过程和原则三.说过程1。
教学线索一条明线:引入合成——初识合成—-学习合成——体验合成--感悟合成.两条暗线,一条是情景线:围绕阿司匹林的问世、合成与发展展开,一条学法线:围绕如何关注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以及如何实现目标化合物结构的构建展开。
3.4有机合成课件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高考必刷题
![3.4有机合成课件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高考必刷题](https://img.taocdn.com/s3/m/4a564456f524ccbff021843b.png)
KOH醇溶液/加热、KOH水溶液/加热、常温
1.根据下列合成路线选判项断反应类型正确的反是(应类)型 (C7.)已F的知结:构简式可表示A为 加成,反写应出、以苯取酚代和反乙应醇、为消原料去制反备应
反应条件 KOH醇溶的液合/加成热路线、流KO程H图水(无溶机液试剂/加任热用、)。常温
它的核心结构是芳香内B酯A,其消分去子反式应为、C9加H6成O2反,应该、芳香取内代酯反A应经下列步N骤aO转H变醇为溶水液杨酸/加和热化、合物常E温。、NaOH水溶液/加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__C__8_H_8__,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①是__加__成____反应,⑦是__酯__化__(_取__代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3)写出C、D、E、H物质的结构简式:
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 (4)写出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 有机合成
刷基础
2.某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化合物A中一定含有的官能团是醛基、羧基和碳碳双键 B.由A生成E发生还原反应 C.F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D.由B生成D发生加成反应
解析
第四节 有机合成
刷基础
题型2 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
(4)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G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含有CCC的有机物不能稳定存在):
题(2)型反2应①官的能化团学的方引程入式和C为转_化___氧___化___反___应__、___取___代___反___应__、___消___去___反___应__________加__热___、___K__O__H__醇___溶___液_。/加热、KOH水溶液/加热
2024年高中化学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2024年高中化学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82cc1e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4.png)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和特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新人教版选修5高中化学第五章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内容包括:1.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2.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和特点;3.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性质,对有机化学有一定的了解。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高分子材料的特点、合成方法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起有机化合物和高分子材料之间的联系。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案例:介绍高分子材料在医学、电子、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如医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电池隔膜等。
(2)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动画:通过动画形式展示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过程,如聚合反应、缩聚反应等。
(3)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动态:介绍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如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等。
2.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内容,我将结合实例、模型等多种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原理。
3.我还将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学习能够顺利进行。
4.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将提供更多的拓展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2140e7e50e2524de5187eaa.png)
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衍生物类: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甲醛(HCHO,沸点为-21℃)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沸点为环己烷三硝基甲苯(部分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变质的苯酚为粉红色;三溴苯酚许多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但在中学阶段只需要了解下列有机物的气味:☆甲烷无味☆乙烯稍有甜味(植物生长的调节剂)☆液态烯烃汽油的气味☆乙炔无味☆苯及其同系物芳香气味,有一定的毒性,尽量少吸入。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1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1](https://img.taocdn.com/s3/m/4ce27dc483c4bb4cf6ecd141.png)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为什么有些物质透明,有些则不透明?如果一束可见光通过薄膜,这束光完全不受任何影响,如入“无人之境”,就称这薄膜是透明的;但如果有一部分入射光被反射或者改变方向,使前进方向光线减弱、模糊,则这薄膜就不透明了。
玻璃、食盐和明矾的晶体、许多宝石以及水和油等液体都透明。
透明这一物理特性与物质的结构有关。
同是聚乙烯,软的透明而硬的则不透明,这是为什么呢?同是软的薄膜,但聚丙烯就不透明,这又是为什么呢?透明的聚乙烯薄膜主要用于农村温室或食品包装,柔软而易被拉伸。
红外光谱剖析表明:其分子中的主链,每1000个亚甲基(—CH 2—)大约连接20~30个甲基;但不透明且较硬的聚乙烯,则只连接3个甲基。
1 g 透明物结晶部分约0.4 g ~0.5 g ,密度小;而1 g 不透明物结晶部分0.6 g ~0.9 g ,密度大;熔点分别为115℃和135℃,由于有支链,故熔点下降。
对于聚合物,由于结晶好,分子排列紧密,质点尺寸超过可见光波长的1/20以上,引起光散射,因而失去透明性。
对于无机盐晶体,虽然也排列规整,但颗粒尺寸小,间距足够大,故仍然透明。
聚丙烯的结晶部分为0.6~0.7 g(相对于1 g 材料),形成带状和微丝状紧密排列的结构,并且内部还存在很多空隙,对光散射,因而透明性差。
这一节我们将重点学习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
①研习教材重难点研习点1:加成聚合反应1.链节、聚合度 以聚乙烯为例(见下表):涵义或表达式 三者间的关系 单体 CH 2==CH 2 聚乙烯是由简单的结构单元—CH 2—CH 2—重复n 次连接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链节—CH 2—CH 2— 聚合度 n 把—CH 2—CH 2—叫聚乙烯结构单元,结构单元也叫链节。
n 表示每个高分子里链节的重复次数,也叫聚合度。
2. 加聚反应的类型加聚反应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重要类型。
参加反应的单体一般都要求有双键。
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1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ppt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
![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1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ppt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d4f92b2802768e9950e7384a.png)
1.知识技能 (1)能举例说明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高分子的结 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能说明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2.过程方法 了解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掌握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可以通过有机合成不 断得到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从而为不断提高(1)凡链节的主链只有两个碳原子(无其他原子)的聚合物,其 合成单体必为一种,将链节两端两个半键断开向内闭合即可。如
的单体是________。 (2)凡链节主链有四个碳原子(无其他原子),且链节无双键的 聚合物,其单体必为两种,在链节两端及正中央划线断开,然后
左右两个半键闭合即可。例如 ________和________。
(4)缩聚物结构式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基原子 或原子团(这与加聚物不同,而加聚物的端基不确定,通常用横 线“—”表示。)如:
课堂释疑拓展
探究 高聚物单体的判断方法
1.如何判断加聚产物和缩聚产物? 【提示】 链节主链上全部是碳原子的高聚物属于加聚产物; 链节主链上有碳原子和其他原子的高聚物属于缩聚产物。
答案 C
当堂自主纠错
1.下列对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是因为它们全 部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而得到的 B.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但其结构并不 复杂 C.对于某高分子材料来说,n 是一个整数值,因而它的相 对分子质量是确定的 D.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两 大类
(2)聚合度 n=MM((聚单合体物))=52100400=500。
【答案】 (1) (2)500
规律方法 确定高聚物单体的思维模式: 1.判断聚合物类型。看高聚物属于加聚产物还是缩聚产物; 2.联想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断键和成键规律; 3.利用逆向分析法将断键逐步还原。
高中化学 5.1《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化学 5.1《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5299fdb683d049649b6658be.png)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链节、聚合度、单体的概念。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一般特点。
3.由简单的单体写出聚合反应方程式(重点是缩合聚合反应方程式),聚合物结构式。
4.由简单的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它的单体。
二、教学重点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能用常见的单体写出简单的聚合反应方程式和聚合物的结构简式三、教学难点用常见的单体写出简单的聚合反应方程式和聚合物的结构简式;用简单的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单体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引入】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要对高分子化合物做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那么,究竟什么是高分子化合物呢?它们与低分子有机物有什么不同?【板书】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学生思考、讨论)【回答】1.它们最大的不同是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有机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高达104~106,而低分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以下。
2.合成有机高分子的基本结构与低分子有机物的单一结构不同,它是由若干个重复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先学习第一节。
【板书】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一、加聚反应师:大家对加聚反应并不陌生,它是加成聚合反应的简称,我们从高一到现在,已经学过好几个加聚反应了。
比如用乙烯为原料制取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大家还记得其化学方程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回答的情况给予评价)【板书】nCH2=CH2 →乙烯(单体)聚乙烯(聚合物)师:像乙烯这类能够进行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低分子化合物被称为单体;高分子化合物中化学组成相同、可重复的最小单位称为链节,也称重复结构单元,聚乙烯的链节为—CH2CH2—;高分子链中含有链节的数目称为聚合度,通常用n表示。
【板书】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链节的相对质量×n【思考与交流】思考、讨论、交流,完成下表。
2师:通过聚合物的链节,可以看出聚合物的单体,你知道下面两个聚合物是由何种单体聚合而成的吗?【回答】(顺便介绍一种找聚合物的单体的方法——弯箭头法)师:聚合反应中除了加聚反应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缩合聚合反应,简称缩聚反应。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同步教师用书:第3章 第4节 有机合成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同步教师用书:第3章 第4节 有机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b3885eeab7360b4c2f3f6476.png)
第四节有机合成1.掌握构建碳链骨架的方法和引入官能团的方法及有机物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
(重难点)2.掌握有机合成的途径和条件的合理选择,以及逆合成分析法。
(重难点) 3.了解有机合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有机合成的过程[基础·初探]1.有机合成的概念有机合成指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2.有机合成的任务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3.有机合成的过程4.官能团的引入(1)引入碳碳双键的方法①卤代烃的消去反应,②醇的消去反应,③炔烃的不完全加成反应。
(2)引入卤素原子的方法①醇(或酚)的取代,②烯烃(或炔烃)的加成,③烷烃(或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取代。
(3)引入羟基的方法①烯烃与水的加成,②卤代烃的水解,③酯的水解,④醛的还原。
[探究·升华][思考探究] 1.由怎样转变为?【提示】 由转化成的流程为――→NaOH――→通入CO 2。
2.如何由乙烯合成乙酸乙酯?【提示】 由乙烯合成乙酸乙酯的转化流程为 CH 2===CH 2――→HCl 加成CH 3CH 2Cl ――→NaOH/H 2O水解。
[认知升华]1.常见的取代反应中,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 (1)烷烃的取代,如CH 4+Cl 2――→光照CH 3Cl +HCl 。
(2)芳香烃的取代,如+Br 2――→FeBr 3+HBr 。
(3)卤代烃的水解,如CH 3CH 2X +NaOH ――→H 2O△CH 3CH 2OH +NaX 。
(4)酯的水解,如CH 3COOC 2H 5+H 2O CH 3COOH +C 2H 5OH 。
2.常见的加成反应中,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1)烯烃的加成反应,如CH 2===CH 2+HX ―→CH 3CH 2X 。
其他如H 2O 、X 2等均可以引入或转化为新的官能团。
(2)炔与X 2、HX 、H 2O 等的加成 如HC ≡CH +HCl ――→催化剂△H 2C===CHCl 。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5《有机合成》评课稿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5《有机合成》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fa697d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f.png)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5《有机合成》评课稿一、引言本评课稿对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5中的《有机合成》这一章节进行评析。
本章节主要内容是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实验技术,包括酯、醇、酮、醛、酸、胺等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有机合成中的实验技术和操作注意事项。
在本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到如何运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技术来合成目标有机化合物,并了解到有机合成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培养自己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酯、醇、酮、醛、酸、胺等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了解有机合成中的实验技术和操作注意事项;•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设计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能够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能够独立进行有机合成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酯、醇、酮、醛、酸、胺等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实验技术,并结合一些实际的有机合成实例进行教学。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酯的合成方法与实验操作;•醇的合成方法与实验操作;•酮的合成方法与实验操作;•醛的合成方法与实验操作;•酸的合成方法与实验操作;•胺的合成方法与实验操作。
2.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章节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实验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有机合成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教学方法是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有机合成的过程和实验技术要点。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有机合成的原理,合理选择实验材料和操作步骤,并及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学高中化学 3.4.1 有机合成 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
![学高中化学 3.4.1 有机合成 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f86a12c0b8f67c1cfad6b8ac.png)
第四节有机合成第1课时有机合成目标要求 1.了解有机合成的过程及遵循的基本原则。
2.会用逆合成分析法分析较简单有机物的合成路线。
3.从有机物官能团转化的角度体会逆合成分析法。
一、有机合成的过程1.有机合成的概念有机合成指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________,生成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的任务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__________的构建和________的转化。
3.有机合成的过程【思考·讨论】如何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羟基?二、逆合成分析法1.逆合成分析法逆合成分析法是将目标化合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应的________,该______同________反应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
而这个中间体的合成与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一样,是从更上一步的中间体得来的。
依次倒推,最后确定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有机合成应满足的条件(1)合成路线的各反应的条件__________,并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2)所使用的基础原料和辅助原料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
知识点1官能团的引入和消除1.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能引入卤素原子的反应是()①在空气中燃烧②取代反应③加成反应④加聚反应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2.在有机物分子中,能消除羟基的反应是()A.还原反应B.水解反应C.消去反应D.加成反应知识点2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3.以乙醇为原料,用下述6种类型的反应来合成乙二酸乙二酯(结构简式为),正确的顺序是()①氧化②消去③加成④酯化⑤水解⑥加聚A.①⑤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⑤①④D.②③⑤①⑥4.请设计由乙烯制备聚氯乙烯的合成路线,并完成各步反应方程式。
练基础落实1.在有机物分子中,不能引入羟基的反应是()A.氧化反应B.水解反应C.消去反应D.加成反应2.“绿色、高效”概括了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合成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烃类几其衍生物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2.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3.掌握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分析思路-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典型代表物的转化关系。
教学难点: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分析思路。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自学]第一、二自然段。
[板书]第4节有机合成
一、有机合成的过程
[自学·交流]阅读第三自然段,回答:
1、什么是有机合成?
2、有机合成的任务有那些?
3、用示意图表示出有机合成过程。
[汇报]1、有机合成是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3、有机合成过程示意图:
[板书]1、有机合成定义;2、有机合成的任务;3、有机合成过程。
[思考与交流1]官能团的引入。
有机合成的思路:就是通过有机反应构建目标分子的骨架,并引入或转化所需的官能团。
思考:
1、在碳链上引入C=C的三种方法:
(1)___________(2) __________(3) __________。
2、在碳链上引入卤素原子的三种方法:
(1)___________(2) __________(3) __________。
3、在碳链上引入羟基的四种方法:
(1)___________(2) __________(3) __________(4) __________。
[学生汇报]评价,总结:
[思考]有机合成常用装置:
[思考与交流2]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的构建。
1、如何增长碳链?
(1)加成反应:
(2)卤代烃+NaCN: CH
3CH
2
Br+NaCN−→
−∆
2、如何缩短碳链?
(1)烯烃、炔烃的氧化:
(2)羧酸盐脱羧基成CO
2
3、完成乙酸钠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CH
3COONa+NaOH −→
−∆CH
4
↑ +Na
2
CO
3
[汇报]总结:如何缩短碳链?
1、脱羧反应。
如:RCOONa+NaOH RH+Na
2CO
3
2、氧化反应,包括燃烧,烯、炔的部分氧化,丁烷的直接氧化成乙酸,苯的同系物氧化成苯甲酸等。
如:
3、水解反应。
主要包括酯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和多糖的水解。
如:
[板书]二、逆合成分析法
1、合成设计思路:
[讲解]有机合成的设计思路
[板书]2、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
[投影]逆合成分析示意图:
[讲解]逆推法合成有机物思路
[探究]用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有机合成的设计有哪些注意事项?
[交流]不使用有毒原料;不产生有毒副产物;产率尽可能高等
[板书] 3、解题思路:
①剖析要合成的物质(目标分子),选择原料,路线(正向,逆向思维.结合题给信息)
②合理的合成路线由什么基本反应完全,目标分子骨架
③目标分子中官能团引入
[例析]阅读课本,以(草酸二乙酯)为例,说明逆推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分析草酸二乙酯,官能团有;
(2)反推,酯是由酸和醇合成的,则反应物为和;
(3)反推,酸是由醇氧化成醛再氧化酸来的,则可推出醇为
(4)反推,此醇A与乙醇的不同之处在于。
此醇羟基的引入可用B ;
(5)反推,乙醇的引入可用,或;
(6)由乙烯可用制得B。
[投影]分析思路:
[板书]书写上述6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例题]用乙炔和适当的无机试剂为原料,合成。
资料1
资料2
解析:从原料到产品在结构上产生两种变化:①从碳链化合物变为芳环化合物;②官能团从“—C≡C—”变为“—Br”。
由顺推法可知:由乙炔聚合可得苯环,如果由苯直接溴代,只能得到溴苯,要想直接得到均三溴苯很难。
我们只能采取间接溴代的方法,即只有将苯先变为苯酚或苯胺,再溴代方可;而三溴苯酚中的“—OH”难以除去。
而根据资料2可知,
”可通过转化为重氮盐,再进行放氮反应除去。
答案:
中的“—NH
2
[课堂练习]
1.反应2CH
3I+2Na→CH
3
CH
3
+2NaI在有机合成上叫伍尔兹反应,现将CH
3
Br、CH
3
CH
2
I的混
合物跟金属钠反应,则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一卤代烷[RX]与金属镁在室温下于干燥乙醚中作用,生成有机镁化物——卤化烷基镁
这种产物叫做“Gnignand Reagenl”(格林试剂)。
格林试剂很活泼,能与多种具有活泼氢的化合物(HY)作用,生成相应的烃。
Y=-OH,-OR,-X(卤原子),等。
格林试剂是有机合成中用途甚广的一种试剂,可以用来合成烷、烯烃、醇、醛、酮、羧酸等一系列化合物。
写出以苯、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C
6H
5
CHOHCH
2
CH
3
化学方程式。
3.由转变成。
需经过_____、_____、_____等较合理的反应过程。
5.已知与醛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称为α氢原子(α-H),α-H具有一定的化学活泼性,如(R,R′可为烃基或H原子),
又如(前后二者皆无α-H),甲醛是还原性最强的醛,请完成
(1)以CH
3CHO为必需试剂制备C[CH
2
OH]
4
时,另一种有机试剂M是__________(填化学
式),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更好地合成C[CH
2OH]
4
,所加试剂M常常要适当过量,请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苯为主要原料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制取冬青油和阿斯匹林:
请按要求回答:
(1)填出流程中方框内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变化中①和⑥的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3)变化过程中的②属于_______反应,⑦属于_________反应;
(4)物质的量相等的冬青油和阿斯匹林完全燃烧时消耗O
2
的量,冬青油比阿斯匹林
_____________,其中冬青油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样制得的冬青油层中往往含有原料B,致使产品不纯。
从冬青油中提取冬青油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2.
③
④
3.消去,加成,消去。
4.(1)HCHO
A:
B:
5.(1)A:B:
(2)
(3)②:水解反应⑦:酯化反应
(4)少,
溶液
(5)NaHCO
3
[小结]略。
1、2、3
[作业]P
67
[板书计划] 第4节有机合成
一、有机合成的过程
1、有机合成定义;
2、有机合成的任务;
3、有机合成过程。
二、逆合成分析法
1、合成设计思路:
1、有机合成设计思路:
2、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
3、解题思路:
①剖析要合成的物质(目标分子),选择原料,路线(正向,逆向思维.结合题给信息)
②合理的合成路线由什么基本反应完全,目标分子骨架
③目标分子中官能团引入
[知识拓展]科里(Elias James Corey)
1990年10月1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美国哈佛大学的有机化学家Elias James Corey 以199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在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学方面的贡献。
科里从5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有机合成的研究工作,三十多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们合成了几百个重要的天然产物。
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都比较复杂,而且越往后,他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越复杂,合成的难度也越大。
他的合成工作主要涉及(1)大环结构(2)杂环结构(3)倍半萜类化合物(4)多环异戊二烯类化合物(5)前列腺类化合物(6)白三烯类化合物。
此外,科里还开创了运用计算机技术于有机合成的设计。
1969年他和他的学生卫普克(Wipke)编制了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程序OCSS(Organic Chemical Synthesis Simulation,有机化学合成模拟),这也是建立在他的逆合成分析原理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