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摘要:诗歌是一种语言较为凝炼的文学体裁,具有特殊的本体特征,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本文试从诗歌的本体特征入手,探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知人论世法、意象分析法、诵读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关键词:诗歌;诗歌本体特征;诗歌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104-01
诗歌伴随着人类的语言而产生,以其形式的短小精悍、语言的高度概括性、意象的丰富多样性、思想情感的朦胧多义性,而成为最能体现”文学性”的一种样式。通过对诗歌地阅读鉴赏,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纯净我们的心灵、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所以诗歌教学一直以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研究对象,本文试从诗歌体裁的本体特征入手初探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
1.诗歌本体特征
1.1 言志与抒情。志和情均是诗歌的表现对象和内容,在理论上,言志和抒情一直为诗论家所重视,是否抒发真情实感成为诗论家评判古诗词优劣的标准。因此诗歌不论是用来绘景、咏物,还是写人、叙事,大都围绕着”言志与抒情”而写。《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庄子《天下》篇中说”诗以道志”;《毛诗序》从诗学理论角度提出了诗歌的抒情性质:”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知足故
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言志与抒情功能是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灵魂。
1.2 语言精炼。诗歌内蕴深厚,形式短小精悍,贵在语言精炼。炼字、炼句也成为诗人写诗的风尚,但凡大诗人无一不在诗歌语言的锤炼上下苦功夫,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之”闹”字,”僧敲月下门”之”敲”字等可见诗人炼字之精纯。故诗人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方干”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刘秉忠”青云高兴入冥搜,一字非工未肯休”……这些文人名家注重炼字炼句,求得语言凝练,展现诗歌别有韵味的诗意空间,使读者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
1.3 意象丰富。诗人含蓄地表达自已的情感必须借助意象,古人言”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营造一种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所谓意象即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融合,即是作者创作时的主观情感与自然界的客观物象的有机融合。因此意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它本身蕴涵着丰富独特的情感信息。
2.诗歌教学的策略
2.1 知人论世法。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是诗人志向、情感的载体,其语言精炼、意象丰富、意境含蓄、思致微渺,往往令学生难以把握。倘若遵循诗歌鉴赏的规律,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一定的背景知识,那么诗人的思想轨迹,作者想要倾吐的心声,便会逐渐清
晰。《孟子o万章下》曾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所谓”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个性和创作风格等。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就可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所处的时代以及作家创作该作品时的社会状况。唯如此,不仅可以把握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而且还可以分析出他们的个性特色。如,同是写梅花,宋人陈言”一花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写出了梅花不怕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陆游”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喻自已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操;毛泽东”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则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同写秋景,中国古代诗歌中大多寄寓了悲秋的情怀,而刘禹锡却是”我言秋日胜春朝”,蕴含着乐观豁达的情感。故此,诗歌要表达的种种情感只有在学生很好地了解了作者生平、事迹、精神世界、意志情趣及所处的时代特征后,才能根据诗歌自身的意象特点对诗歌做出较好的领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要注意搜集有关史料,把这些史料加以整理,以故事创作情境,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与作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调动他们学习诗歌的积极性。
2.2 意象分析法。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重要元素,也是揣摩诗歌意境、领悟诗歌思想情感的关键所在。因此诗歌学习中,要注意对诗歌意象的分析,通过分析意象的自然属性挖掘意象背后深层的社会内蕴,同时要注意把握多个意象之间的联系,体会诗人从中表
达的感情。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力和想象力,捕捉意象,再从整体上感知解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2.3 诵读法。”书读百篇其义自见”,对于中学语文诗歌的学习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诗歌教学任务:”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若要较好地完成此任务,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吟咏诵读不失为一种较适宜的教学方法。
诗歌教学中要注意从声音的强弱、快慢、高低、轻重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这方面指导学生,让他们反复地诵读、吟咏,从而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其深远的意境。学生通过吟咏诵读,能切身体会到诗歌那种沁人心脾的力量,感受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李贺的诡异浓丽、李商隐的朦胧清婉,从而与诗歌作品达到审美共鸣,情操得以陶冶,学习兴趣得以培养。
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中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歌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
总之,兴趣是诗歌学习最好的老师。鉴于诗歌的本体特征:言志与抒情、语言精炼、意象丰富,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法、意象分析法、诵读法,这些诗歌鉴赏的方法,获得对诗歌学习的深刻感悟和审美乐趣,从而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奂.诗毛氏传疏[m].北京:中国书店,1984:15.
[2] 叶燮.原诗[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21.
[3] 邢成斌.浅谈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文学教育(中),2010(04).
[4] 安权虎.如何提高中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水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