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老县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名镇(村)保护重振方案—周至老县城的重生
孙凯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安 710055)
摘要:周至老县城的总体规划
关键词:周至老县城;历史文化;环境;绿化;经济;旅游
佛坪厅故城(俗称老县城)位于周至县厚畛子乡老县城村,海拔1800米,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250米,是清代厅城遗址。佛坪厅设立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属汉中府。设立初期,呈现繁荣景象,辖区内人口最多近3万人。但因20世纪初土匪肆虐,民国十五年,厅治迁至现在的佛坪县址。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匪患猖獗,居民逃徙,建筑失修,道路渐阻,曾繁华一时的佛坪厅城被湮没在幽谷老林之中而鲜为人知。如今这里也被称为“西安的香格里拉”,周至县老县城村是距离西安最远的一个村落,总共只有38户人家。佛坪厅故城遗址较完整地保留了19世纪二十年代清代晚期中国北方山区厅城的规模、形制,城内各种机构齐全,现存有城墙、城门、衙署遗址、荣聚站、文庙遗址、城隍庙遗址、佛爷庙遗址、八角形佛塔等。这些遗址反映出不同类型建筑在平面布局,建筑构造,外观形式等方面的特点,是集中展现该地区建筑面貌的珍贵遗存,也是清代厅城建设的重要实例,对于清代晚期中国北方山区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城市史、建筑史、科技史、艺术史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老县城地处秦岭山脉中,四面环山,有片未曾开发过的原始森林,据说其中金丝猴、羚牛、豹子等常有出没,设有太白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栖息着30余只大熊猫,同时还拥有冷杉、竹叶草等珍稀野生植物。在行车途中也常见野鸡、小松鼠等窜于路边,很有原始山林的感觉。老县城民风非常淳朴,村中家家户户之间都非常熟悉,颇有“日不闭户,路不拾遗”之古风。当地盛产汉白玉,在离县衙遗址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座白云塔,塔分四层,六面都雕有不同佛像,其整体都是由上等汉白玉砌雕而成,据说是当地一位得道高僧的塔墓。另有文庙遗迹前神道上的三龙戏珠浮雕石刻在全国更是独一无二,它集虎、狮子和麒麟于一体,三者皆为朝天*吼的造型,其细腻流畅的刀法和传神的神态令人叫绝。因老县城遗址所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生态环境影响,自然风蚀、雨侵、水融、温差等成为对遗址造成破坏的最主要因素。目前,老县城遗址厅城中绝大多数建筑物的屋顶均已不存,仅存基址,且大多数已无法辨认平面布局与外观形态,少数建筑基址残留条石基础、柱础等构件;城墙墙体、城门等遗址均存有裂缝,城墙也存在断裂、崩塌现象。
对于老县城的保护与重振,首先应该保护历史设施,保护这里的历史文化。除必要的保护设施之外,不得设置任何其他设施,不得改变和破坏历史上形成的格局和风貌。对残破部分和危房予以加固,禁止乱拆乱建,对已破坏并需要重新维修的房屋,统一设计统一规划。对现存遗址规划中将对其进行维修保护,对残破部分进行加固。城内石砌城墙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厅城遗址,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及考古价值。城里遗存有部分城墙城门以及衙署大堂、同知署、考院、大监佛庙、城隍庙和文庙等建筑基址,同时也保留有石塔、照壁、石雕、铁钟、佛像、碑石、焚纸塔、香炉、砖雕、古代民居等遗存。这些历史遗产都应该首先进行保护与恢复。其次也应当恢复有历史记载的接官亭及内城马道、护城河等,使得这里对历史的还原度更高。划分整个城市为不同的环境风貌分区并确定分区的基调,这是保护历史老区和建设新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对比统一、在规划上“分而治之”的首要准则和手法。历史分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特色浓厚,个性突出,在老城保护与建设中,失控甚少。同时,新建分区则表现为一片新的环境风貌。二者
有明确的风貌分区界限,有完全不同的风貌基调。但是在城市整体生活方面,在市政建设的道路交通、水、电设施等方面,二者却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历史分区拥有较多有价值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这类风貌分区应当最富有历史文化特色,最能显示有保护价值的老城传统格局、建筑、群体环境、地方风格。新建分区泛指老城、老镇等历史分区以外,新建、扩建、改建地区和卫星城镇的一种风貌区。这类风貌分区,有的等于白纸画画、平地起家;有的属于老区扩建或改建,但是这些老区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必须保留的历史价值,同时也不须承受历史风貌分区基调的遥控。在老县城的建设中,可以在历史分区与新建分区之间留有风貌分隔空地或绿地。这种属于分隔、过渡性质的空间,最宜结合利用自然地形。在体现风貌分区规划的建设中,可以借鉴历史文化名城韩城,这里的规划就是“分而治之”经验突出的佳例。
在环境发展上,首先应该尊重原始地貌,进行局部修补。有山就必有水。在老县城的旁边就有一条顺山而下的小溪流,清澈见底。即使在八月的炎夏,溪水也清凉沁骨。在傍晚时分,与朋友一起在溪边随意择石而坐,背后山谷中有不知名的鸟叫声时时传来,前方农家乐的主人已经在为我们准备起了晚饭,炊烟从屋顶上袅袅升起,夕阳已将身边一切都染成了金黄色。朋友说,你看,这不正就是那句“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难怪这里得了个陕西“香格里拉”的美称。而且这里更是有未开发过的原始森林,是一个依山靠水,环境优美的世外桃源。在老城区中,应该设置相应的道路绿化,增加人均绿地与环境的优化。滨河绿化也应该相应增加,可以作为市民和游客休憩的场所。在绿地景观规划中,应该以自然为先,保护与保持原始自然保留地、历史文化遗迹、山体、坡地、森林、湖泊以及大的植被斑块等。在老县城的陆地规划中,应当适当增加地域特征,充分把握不同的景观个性,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乡土风味的绿地景观。绿地设计要有特色,而特色的产生往往来自于当地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在规划中,要遵循人与环境、自然资源与社会发展、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应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实现人与自然共生。作为西安唯一一处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目标的自然保护区——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将扩大85%的核心区面积,以适应大熊猫种群扩大和栖息地向外扩展的需求。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属野生生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全国野生大熊猫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为秦岭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总面积为12611公顷。同时,保护区名称还将变更为“陕西周至老县城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将实行严格保护措施,严禁一切人为活动的干扰,不得在核心区内建设任何生产设施。
而老县城的经济水平主要还是要靠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在老县城主要的农作物是玉米与麦子,这是目前当地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猕猴桃更是周至当地的一大特产,所以猕猴桃的种植更应当作为主要发展对象。也可以将其与旅游业相结合,作为果园供游客参观。有一句老话说得好“想致富,先修路”。由于这里的旅游业本来就比较昌盛,而主要应当改动的是通向这里的道路。公交车只通到厚畛子,还有20公里的山路才能来到老县城。即便如此,还是抵挡不住慕名而来的游客。自驾车、驴友成为主力。不少旅行社也开辟了“周至老县城两日游”的项目。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观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愿意到大自然中游览而不是去现代的城市和海滨度假,强调发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而周至老县城正好具备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基本要素,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