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水资源化及综合利用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摘要:煤矿产业一直是全球能源供应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煤矿开采和生产过程中常伴随着矿井水的涌出问题。
这些矿井水不仅对煤矿的安全和环境构成威胁,还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因此,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的最新发展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潜力,以实现煤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资源化综合利用引言:水是生命之源,而在煤矿领域,水问题却常常被忽视。
矿井水的排放不仅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还污染周边水体,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冲击。
然而,矿井水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可以通过先进的处理技术被转化为宝贵的资源。
一、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1.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矿井水处理中一种高效而广泛应用的方法,基于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包括固体颗粒、离子、有机物等,从而提高水质并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
膜分离技术基于半透膜的原理,半透膜允许水分子通过,但拒绝大多数溶解物和微粒穿过。
其工作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1)渗透过程。
水分子通过膜的孔隙进入膜内,这是一个自然的渗透过程。
(2)拒绝过程。
膜会选择性地拒绝大分子、离子和溶解物,使它们无法穿过膜,从而实现分离效果。
(3)浓缩过程。
在膜一侧的污染物被拒绝,水分子通过后,会导致污染物在膜一侧浓缩,从而产生浓缩液。
膜分离技术在矿井水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矿井排水处理、水资源回收和高浓度废水处理等。
膜分离技术的优点包括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等。
然而,也存在膜污染、膜破坏和高能耗等挑战,需要合理的维护和管理,以确保膜分离技术的长期稳定运行。
1.化学处理技术煤矿矿井水的处理技术中,化学处理方法是一种重要且常用的手段,它通过化学反应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改善水质,使其符合排放标准或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
化学处理方法利用化学反应的原理,通过添加适当的化学药剂来改变水中污染物的性质,使其发生沉淀、结合或转化为不溶于水的固体,从而将其分离出来。
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法与综合利用策略分析

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法与综合利用策略分析摘要:在煤炭开发过程中,不仅会破坏原有的地表结构,导致周围环境的污染,也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煤矿矿井水中存在很多的杂物,是聚集于矿井中的废水,合理地处理矿井水不仅可以减少污染,也可以发挥矿井水资源的最大价值,对于煤矿矿井水,在加工处理上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施工工序和流程进行,才能净化煤矿矿井水,也可以合理地利用煤矿矿井水。
本文主要探讨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法与综合利用策略。
关键词: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法;综合利用;策略前言矿井水污染问题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用水,也会阻碍煤炭生产作业,在煤炭行业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水污染问题更为严重,同时缺水问题也更为显著。
在处理后对矿井水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减少污染,也可以节省水资源,发挥煤矿矿井水最大的利用价值,进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
1矿井水特点和类型煤矿矿井水主要来源于地下水,当矿井产生裂缝时,地下水会渗出来,形成煤矿矿井水。
一般情况下,煤矿矿井水的特点有成煤地质环境和地层矿物质成分有关,其水质和水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地质条件与充水是影响水质和水量的主要因素。
煤矿矿井水主要有洁净矿井水和酸性矿井水两种,虽然煤矿矿井水有地下水的特征,但是也存在地表水的特点,在排水量上,受到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煤矿矿井水总体特点不同。
据统计,产生1t原煤,会形成0.5m3到10m3的煤矿矿井水,虽然矿井废水污染不大,一般不会存在有毒物质,但是部分成分超标,如硫酸盐、氨氮、COD、总氮含量等成分,对煤矿矿井水进行处理,可以实现综合利用,满足当下社会的环保生产理念[1]。
2矿井水处理方法2.1 洁净矿井水的处理一般洁净的矿井水没有受到污染,这类水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用于生活和生产,在处理这类水时,一般对煤矿水层经过采样进行分析,并实施井下清污分流的处理方法,通过专用的管道将其排出并实现二次利用,处理成本较低,经济性强,操作较为简单。
浅谈煤矿矿井水的处理及其综合利用

浅谈煤矿矿井水的处理及其综合利用前言水是社会文明、经济建设和人类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 但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人均占有的淡水资源在全世界排第84 位,而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70%以上, 一方面,我国的煤炭绝大部分蕴藏在北方缺水地区; 另一方面, 随着煤炭产量的不断增长, 又进一步加速了北方地区的缺水。
如何把井下排水作为一种水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已引起煤炭行业的广泛重视。
因此, 加速矿井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寻求先进而又经济可行的工艺和技术处理矿井水作为生产和生活用水, 已成为保证煤矿正常生产经营, 提高企业综合效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 煤矿矿井水水质及分析煤矿矿井水是指煤炭开采过程中地下地质性涌渗水涌渗到巷道里被排出的自然地下水。
另外, 井下采煤生产过程中的洒水、降尘、灭火灌浆、消防及液压设备产生的含煤尘废水也是矿井水的一部分。
因此, 它既具有地下水特征, 但又受到人为污染。
矿井水的特性取决于成煤的地质环境和煤系低层的矿物化学成分, 其中水文地质条件及充水因素对于矿井开采过程矿井废水的水质、水量有决定性的影响。
2 煤矿矿井水分类及处置矿井水的水质一般可分为含悬浮物矿井水、酸性矿井排水、高矿化度矿井排水几类。
( 1) 含悬浮物矿井水。
主要是指含有一般悬浮物的矿井水,水质的pH 一般为中性, 总硬度和矿化度不高,其构成矿井悬浮物的主要成分是粒径极为细小的煤粉、岩尘、粉等悬浮物,一般呈黑色。
对于此类矿化度不高而悬浮物含量较高的矿井水, 有较成熟可行的工艺和经验。
一般采用传统给水处理净化工艺, 混凝、沉淀( 气浮) 、过滤、消毒等工序处理, 其中混凝是水处理工艺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选用混凝剂的原则是产生大、重、强的矾花,常用的混凝剂为铝盐和铁盐混凝剂,其净水效果好,出水水质能达到矿区生产用水标准的要求,在经过过滤和消毒处理后也可达到饮用水标准。
( 2) 酸性矿井水。
矿山开采中的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

矿山开采中的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这些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还会浪费宝贵的水资源。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对矿山开采中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矿山废水的来源多样,包括矿井水、选矿废水、露天矿坑水等。
这些废水中通常含有悬浮物、重金属离子、有机物、酸碱性物质等污染物,水质复杂且处理难度较大。
然而,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这些废水可以被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
首先,物理处理方法在矿山废水资源化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物理处理技术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
沉淀法是利用重力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自然沉降,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过滤则是通过过滤介质,如石英砂、活性炭等,拦截废水中的杂质。
吸附法主要利用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的材料,如活性炭、沸石等,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
这些物理处理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部分溶解性污染物。
化学处理方法也是矿山废水处理的常用手段之一。
例如,中和法可以用于调节废水的酸碱度,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利用的范围。
化学沉淀法能够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而被去除。
氧化还原法可用于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
通过这些化学处理方法,可以显著改善废水的水质,为后续的资源化利用创造条件。
生物处理技术在矿山废水处理中也逐渐得到应用。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微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水质条件,并在代谢过程中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但需要注意的是,矿山废水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在应用生物处理技术时需要进行充分的评估和优化。
除了上述处理方法,膜分离技术在矿山废水资源化利用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
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膜孔径和操作条件,可以实现对废水中不同粒径和溶解性物质的分离。
矿井水处理方法及其资源化综合利用

矿井水处理方法及其资源化综合利用发布时间:2022-07-13T03:15:57.241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5期3月作者:彭晓辉[导读] 煤炭作为中国的主要传统能源,每年被大量开采使用。
彭晓辉徐矿集团哈密能源有限公司机电工区,新疆哈密 839000摘要:煤炭作为中国的主要传统能源,每年被大量开采使用。
在人工干预煤矿开采和地质条件变化的共同影响下,地下水、煤层、岩石和微生物之间相互接触,介质之间发生多种复杂的物理、化学、生化反应,随后提取出具有煤炭产业特征的矿井水。
长期以来,由于未充分认识到矿井水资源的重要性,中国的矿井水资源管理被忽视,矿井水经常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还导致矿区周围土壤特性的变化,对当地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研究在缓解缺水、优化矿井水使用模式、防治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矿井水;处理方法;资源化综合利用引言对于煤矿井下排水处理工艺,可以持续改善和减少矿井水的排放,使总体水达到平衡状态,同时为水资源不足的地区提供大量的水资源,有效解决煤矿矿区之间的水资源减少问题。
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煤炭矿区可持续发展。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地下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可以有效地促进煤矿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经济的稳定运行,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循环发展。
1矿井水特点矿井水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与煤层、岩层接触,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混入了煤粉、岩屑、机械油污、生活垃圾等使得矿井水发生了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化反应,其水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同矿种、矿区水质差别也较大。
根据矿井排水化验报告可知徐矿集团哈密能源公司大南湖西区五号经矿井水为高悬浮物矿井水、高矿物矿井水。
(1)高悬浮物矿井水这种水中含有较多煤粒、岩、粉等悬浮物。
一般呈黑色,但其总硬度和矿化度并不高。
悬浮物的主要特性是在动水中呈悬浮状态。
但在静水中可以分离出来,轻的上浮.重的下沉。
它的水质特征是悬浮物含量高,感官性状差,悬浮物粒度小、比重轻、沉降速度慢,在混凝过程中矾花形成困难,沉降效果差,我国大多数煤矿矿井水属于此种。
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技术

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技术矿井水,一种常见的废水类型,是指在煤矿、金矿、钨钼矿、铀矿等各种矿山开采作业中,由于采矿、开挖、淘洗、选矿等过程所产生的含污水。
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环保产业,在当今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背景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一、矿井水的形成及特点矿井水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地下水、大气雨水以及开采前地下水与大气雨水混合而成的(也叫混合水)等。
特别是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矿井水含有大量的硫酸盐、铁、锰、氯化物等离子,pH值一般在2.2-4.5之间,呈酸性。
二、矿井水的污染影响及治理矿井水污染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二是对水环境造成过度负荷;三是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针对矿井水的治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矿井水治理的常用方式有以下几种:1、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指通过微生物代谢作用降解矿井水中的有机物,将污染物转换成无害物质,使矿井水得到高水平净化的一种技术。
采用生物技术时,首先需要进行“自然化处理”,即使渗透流和水化学作用(pH值缓冲)等,为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条件供应所需底物、氧气、氮气、能量等,最终达到生化稳定状态,即矿井水中的污染物质逐渐滞留在水体中,水质渐趋安定;其次,要根据污染情况、水质要求、处理规模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微生物处理工艺。
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可主要包括吸附、沉淀、复合等方法。
吸附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污染物“吸附”到吸附剂材料表面,将污染物固定在吸附剂材料上,以达到净化目的。
吸附剂一般选择沸石、活性炭、聚合物等。
沉淀技术是指将溶解于水中的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较大的粉末团,沉降到水底等特定位置,采用化学药剂处理以达到除污效果。
化学处理法中复合方法,则是在对单一化学处理基础上,引进两种或以上的化学处理方法配合实施,对其它物质污染实施宽免治理。
3、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指以分离浊液、悬浮固体及其它杂物为转运手段,利用特定物理作用使矿井水中的污染物逐层分离,将污染物与水分离开,达到净化目的。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_1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发布时间:2022-12-09T03:31:37.93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第15期作者:张程[导读] 当前,我国煤炭能源开采率不断增加,是我国十分重要的能源之一,也是实现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保障。
在每一张程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10015摘要:当前,我国煤炭能源开采率不断增加,是我国十分重要的能源之一,也是实现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保障。
在每一年煤矿资源开采的过程中,都会伴随着大量的矿井水产生,随着煤矿资源的不断增多,矿井水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势必会导致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情况,这样不仅会给矿区内的生产环境造成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影响周边居民的生存。
同时,地表水以及降水也是煤矿开采工作中应重点预防的问题。
目前,我国煤矿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但是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却十分稀少,尽管目前矿井水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有着明显的提升,但是依旧会存在一定的矛盾情况,为了改善此类问题的发生,相关企业更应该重视对矿井水资源的防治。
关键词: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资源化综合利用引言矿场污水主要包含煤泥微粒和石灰岩微粒的矿井涌水,矿山采矿步骤中喷雾抑尘、机械设备及消防救援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废水,未经处理的矿场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自然环境的污染。
矿场污水最终通过小巷池塘或排水泵汇集于水仓中,夹杂的煤泥、石灰岩和沉积微粒随着时间延长不断在水仓中沉积,造成整治水仓的频率及成本增加,大大增加了煤矿的生产成本。
1煤矿矿井水处理的影响因素分析矿井水所面对的处理对象各不相同,所以水处理期间的处理工艺同样具有明显的差异。
例如:在使用絮凝工艺时,需要重点关注絮凝剂的使用以及助凝剂的比例。
通常情况下,能够影响到矿井水处理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废水温度、水体杂质等。
当矿井水的浊度过高时,应该适当增加絮凝剂用量。
需要注意的是,pH值能够影响絮凝剂水解平衡,并改变污染物的表面性质,所以在选择处理工艺时,需要提前对絮凝剂的pH值进行测量。
煤矿矿井水和煤化工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报告

煤矿矿井水和煤化工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一、水质改善技术煤矿矿井水是指从煤矿中开采出来的地下水,通常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微生物。
为了提高水质,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处理。
首先,通过物理手段,可以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
其次,采用化学方法,如添加混凝剂、消毒剂等,可以去除水中的离子态污染物和细菌。
最后,采用生物方法,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可以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经过这些处理后,水质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二、废水处理技术煤矿矿井废水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包括矿坑水、巷道水、洗煤水等。
这些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需要进行处理后再利用。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自然沉淀、混凝沉淀、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等。
通过这些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也可以实现废水的再利用。
三、资源回收技术煤矿矿井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包括煤炭、天然气等。
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需要进行回收加工。
对于煤炭,可以通过洗选、炼焦等技术,提高煤的品质和附加值。
对于天然气,可以通过回收、加工、利用等技术,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
这些回收利用技术不仅有利于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也可以降低环境污染。
四、能源化利用技术煤矿矿井中还蕴含着大量的能源,如瓦斯气、煤矸石等。
这些能源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回收和利用。
例如,瓦斯气可以通过净化、压缩、储存等工艺,生产出高附加值的燃料油或天然气。
煤矸石可以通过燃烧、发电等技术,生产出电力和热力等能源。
这些能源的回收和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效率。
五、生态修复技术煤矿矿井开采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土地沉降、水资源污染等。
为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需要进行生态修复。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土地整治、植被恢复、水资源修复等技术手段,对开采后的土地进行修复和治理。
这些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矿区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矿井水保护和利用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矿井水保护和利用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公布日期】2024.02.23•【文号】发改环资〔2024〕226号•【施行日期】2024.02.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矿井水保护和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4〕2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水利(水务)厅(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应急管理厅(局)、市场监管局(厅、委)、能源局、矿山安全监管部门:近年来,我国矿井水保护和利用能力不断提升,利用量持续增长,但仍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统计底数不清晰、政策标准不完善、技术装备不完备、保护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为进一步推动矿井水保护和利用,缓解水资源短缺,保护生态环境,支撑能源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指导意见。
本指导意见主要针对煤矿矿井水,非煤矿矿井水保护和利用参照执行。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处理能力和加强管网建设为基础,以完善政策标准为支撑,推进矿井水源头保护、分类处理、综合利用,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约束激励,有效缓解矿区煤水矛盾,促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国矿井水利用量持续提高,利用率不断提升,其中黄河流域力争达到68%以上,矿井水保护利用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基本建立。
到2030年,矿井水管理制度体系、市场调节机制和技术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矿井水利用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煤矿开采的矿井水回用与综合利用

通过回用矿井水,可以降低对自 然水体的负担,保护水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
减少环境污染
矿井水回用可以减少废水的排放,减 轻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压力。
回用的矿井水可以替代新鲜水源,减 少化学物质和有害物质的排放,降低 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提高矿区生态环境质量
矿井水回用有助于改善矿区的水资源状况,促进生态环境的 恢复和改善。
通过综合利用矿井水,可以促进矿区植被的生长和生物多样 性的增加,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CHAPTER 02
矿井水回用的技术与方法
矿井水处理技术
沉淀与澄清
通过自然沉淀或加入药剂加速沉淀,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溶解性物质 。
过滤
消毒
采用氯、臭氧等消毒剂杀灭水中的细 菌和病毒。
通过砂、活性炭等介质去除水中的细 小颗粒、有机物和部分溶解性物质。
矿井水回用的管理
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矿井水 回用的安全、可靠和可持续性,同 时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对回用水 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
矿井水回用的成功案例
某大型煤矿
该煤矿采用先进的矿井水处理技术, 将处理后的矿井水用于工业冷却、锅 炉补水等方面,不仅节约了水资源, 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某铁矿
该铁矿将处理后的矿井水用于选矿工 艺,提高了选矿效率和产品质量,同 时也节约了水资源。
矿井水回用的经验与教训
经验总结
矿井水回用具有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等优点,应积极推广应 用。同时,应加强技术创新和研究,提高矿井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的效率。
教训分析
在矿井水回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回用水的质量和 安全性。同时,应加强管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
矿山开采中的矿井水处理与综合利用

矿井水处理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1
矿井水中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和有害物质, 难以有效去除。
解决方案2
建立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质变化,调整 处理工艺和参数。
解决方案1
采用化学沉淀、吸附、离子交换等方法,针对 不同重金属离子进行深度处理。
挑战2
矿井水水质波动大,处理效果不稳定。
挑战3
处理后水资源回用率低,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新技术、新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技术、新的方法不断涌现,如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生物技术 等。
应用前景
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在矿井水处理与综合利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能耗 和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矿井水处理与综合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的策略与建议
策略与建议
为了提高矿井水处理与综合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建议,如加强政策扶持、推广先进技 术、优化管理模式等。
矿山开采的环境影响
01
02
03
土地破坏
矿山开采过程中会破坏地 形地貌,导致土壤侵蚀和 土地荒漠化。
水资源污染
矿井水含有重金属、悬浮 物、油污等污染物,对地 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
大气污染
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粉 尘和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导致空气质量恶化。
矿井水的形成与特性
形成
矿井水是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地下水 与采矿活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混合水 。
洗涤用水
部分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 大量洗涤用水,矿井水经 过处理后可以用于洗涤。
矿井水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灌溉用水
矿井水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用于农田灌溉,提高农作物的产 量和质量。
养殖用水
在养殖业中,矿井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养殖场的供水,提 供稳定的水源。
新常态下我国煤矿废弃矿井水污染防治与资源化综合利用

新常态下我国煤矿废弃矿井水污染防治与资源化综合利用新常态下我国煤矿废弃矿井水污染防治与资源化综合利用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矿产业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长期的开采和利用,我国煤矿废弃矿井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废弃矿井水污染对地下水资源造成威胁,环境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因此,煤矿废弃矿井水污染防治与资源化综合利用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对矿井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有效防治水污染的目的。
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对废弃矿井水进行净化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悬浮物、溶解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降低水体污染。
其中,物理净化技术包括过滤、沉淀和吸附等方法,化学净化技术包括氧化、还原和中和等方法,生物净化技术则依靠微生物的作用来降解有机物和去除污染物。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矿井水的净化和水质重建,从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饮用水安全。
此外,还可以利用煤矿废弃矿井水中的资源,实现废弃矿井水的资源化综合利用。
废弃矿井水中含有丰富的散装煤炭资源和煤层气资源,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将其分离并利用。
通过专门的煤炭回收装置,可以将废弃矿井水中的散装煤炭资源回收利用,降低浪费和环境污染。
而废弃矿井水中的煤层气则可以通过合理的提取方式进行回收和利用,为能源供应做出贡献。
同时,还可以将废弃矿井水中的矿产资源进行回收,如金属、矿石等,通过科学开采和提取技术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此外,政府和煤矿企业应加强废弃矿井水污染防治与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管理和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开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技术的研发。
同时,还需加强废弃矿井水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的政策制定和法规监管,确保环境保护的顺利实施。
煤矿企业作为主要责任方,应树立环保意识,加大对废弃矿井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新常态下,我国煤矿废弃矿井水污染防治与资源化综合利用的问题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煤矿矿井水水处理与水利用

使用矿井水进行灌溉,可以保证植物充足的水分供应,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
城市供水
生活用水
经过处理的矿井水可以作为城市居民 的生活用水,如洗衣、洗澡等。
公共设施用水
公共设施如公园、道路洒水等也可以 使用经过处理的矿井水。
03
CATALOGUE
矿井水处理与利用现状
处理能力与需求
处理能力不足
CATALOGUE
矿井水处理与利用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与研发
01
02
03
高效处理技术
研发更高效、低能耗的矿 井水处理技术,提高处理 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智能化监控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 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矿井 水处理过程的实时监控和 智能管理。
新型材料应用
探索和开发新型材料,用 于矿井水处理和利用,提 高处理效果和资源利用率 。
02
CATALOGUE
矿井水利用方式
工业用水
用于冷却设备
矿井水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工业冷却水使用,有助于降低设备温度,提高生 产效率。
生产过程用水
在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如选矿、造纸等,需要使用大量水,矿井水经过适当 处理后可以满足这些需求。
农业灌溉
提供水源
矿井水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农业灌溉的水源,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矿井水利用
处理后的矿井水主要用于 井下消防、洒水降尘、设 备冷却等方面,提高了水 资源利用效率。
环境效益
矿井水处理与利用有效减 少了矿区对周边环境的污 染,改善了矿区及周边地 区的水环境质量。
某先进矿井水处理技术应用案例
技术概述
某矿区引进先进的超滤膜技术处理矿井水,该技 术具有高效、低能耗、易维护等优点。
安徽省煤矿防治水和水资源化利用管理办法

安徽省煤矿防治水和水资源化利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有效开展煤矿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和煤矿企业财产安全,合理利用矿井水资源,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水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煤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安徽省境内煤矿企业(煤矿)及有关防治水单位的防治水及矿井水资源化利用与管理。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煤矿安全监管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照本办法对煤矿防治水及水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监督监察。
第二章机构与制度第四条煤矿企业(煤矿)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下同)是本单位防治水和水资源化利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煤矿企业(煤矿)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下同)是本单位防治水和水资源化利用工作技术责任人。
第五条煤矿企业(煤矿)必须建立专门的防治水和水资源化利用机构,配备满足防治水和水资源化利用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
煤矿企业及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的煤矿必须配备专职地测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开展防治水工作。
煤矿企业(煤矿)应当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
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的煤矿应设立独立的地测防治水机构。
产煤市行业管理部门配备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人,淮南矿业集团、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和国投新集公司(以下简称四大矿业集团)不少于5人,其他涉及煤炭开采的企业不少于2人;煤矿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符合下表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有从事煤矿防治水工作2年以上,且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
第六条煤矿防治水工作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建立“预测探查、综合治理、效果验证、安全评估”的煤矿防治水工作体系,实现防治水工作由被动治理向主动超前防范、由措施防范向工程治理、由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的转变。
煤矿生产管理中的水资源优化利用

煤矿生产管理中的水资源优化利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产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煤矿生产管理中的水资源优化利用,包括水资源管理的必要性、现状分析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水资源管理的必要性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煤矿生产过程中大量的水资源被使用和消耗。
合理管理水资源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直接关系到矿井的生产能力和安全性。
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可以确保矿井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事故风险。
其次,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水污染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合理管理水资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煤矿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一些地区的煤矿生产已经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等问题。
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
二、现状分析目前,煤矿生产管理中的水资源利用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率较低。
许多煤矿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和回收废水,导致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其次,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水污染问题严重。
废水排放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另外,煤矿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也比较突出。
由于煤矿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大,导致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供应不足。
三、解决方案为了优化煤矿生产管理中的水资源利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控。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煤矿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控。
通过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合理安排水的使用和回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其次,加强废水处理和回收利用。
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应该进行有效的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
同时,可以探索废水的回收利用,例如利用废水进行冷却循环等,减少对新鲜水的需求。
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技术

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技术引言矿井水是指在矿井开采过程中涌出的含有各种化学物质的水。
传统观念认为矿井水是一种废水,需要被处理和排放。
然而,随着资源稀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些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技术,以及它们在现实应用中的意义。
1. 矿井水的来源矿井水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地下水和矿井排水。
地下水是指地下埋藏的水源,当矿井开采时,地下水会被泵入矿井中。
矿井排水是指矿井开采过程中通过抽水装置将矿井内的水抽出来。
2. 矿井水的成分矿井水的成分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悬浮物、溶解物、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等。
这些成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技术需要考虑对这些成分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3. 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技术3.1 降低污染物浓度的技术降低污染物浓度是矿井水综合利用的首要目标。
一些常用的技术包括沉淀、过滤、离子交换和膜分离等。
沉淀是指利用沉积物的特点将矿井水中的颗粒物去除。
过滤是指通过过滤器将悬浮物和溶解物等去除。
离子交换是指通过交换树脂将水中的离子去除或交换。
膜分离是指通过膜的特性将溶解物等分离出来。
污水资源化利用是指将矿井水中可以回收利用的成分分离出来,进行二次利用。
常见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生物降解、化学处理和能源回收等。
生物降解是指利用微生物将矿井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化学处理是指利用化学方法将矿井水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去除。
能源回收是指将矿井水中的能量进行回收,例如利用水力能发电。
3.3 矿井水的农业利用技术矿井水中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和温室养殖等用途。
矿井水的农业利用技术包括创造合适的农业生态环境、调节矿井水的pH值和溶解物浓度等。
矿井水在工业生产中可以用作冷却水、原料水和工艺水等。
一些矿井水的工业利用技术包括热力利用、化学利用和制备工业品等。
3.5 矿井水的地下回灌技术地下回灌是指将矿井水回灌到地下水层中,达到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我国煤炭矿井水的特征、处理及综合利用概况

我国煤炭矿井水的特征、处理及综合利用概况摘要水资源危机是21 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
而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占到70%以上。
在我国,煤炭生产以地下开采为主, 为了确保井下安全, 必须排除大量的矿井水。
据统计我国每年矿井水排放量高达45亿m3, 约占整个采矿业(有色冶金、黄金、化工等矿山)的80%,而利用率仅为43.8%。
其中大部分矿井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从而也加重了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已影响到我国煤炭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据统计,全国约有70%的矿区面临缺水,有40%的煤矿严重缺水,国有煤矿缺水达69~86万m3/ d,其中生活用水缺33~60万m3/ d。
煤矿排出的矿井水水质差异非常大, 少量矿井水质较好, 无需处理, 即可达到饮用水标准。
但大量的矿井水受水文地质及采煤过程的影响,含有大量悬浮物、高矿化度、显酸性、甚至含重金属离子, 有的还含氟、有机污染物和放射性物质等污染物, 这些矿井水污染程度低, 资源化相对容易, 成本较低, 经处理后有多方面的用途。
因此矿井水的资源化对于缓解矿区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实现矿区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1 我国煤矿矿井水的分类、分布特征及利用现状我国煤矿矿井水按所含的成分可分为洁净矿井水、高浊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酸性矿井水及有毒有害离子矿井水1.1洁净矿井水1.1.1 洁净矿井水的水质特征洁净矿井水是在采煤过程中为防止矿井水害,在井下铺设专用管线抽取岩层裂隙水、溶洞水、老塘水。
该类矿井水洁净透明,除菌群外,其余指标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经消毒后可直接作生活饮用,该类矿井水是解决矿区生活饮用水最经济的理想水源。
1.1.2洁净矿井水的分布洁净矿井水多数是从奥陶系石灰岩中涌出的,水质一般较好,只要在源头处妥善截流, 通过井下单独布置的排水管道将其抽出,基本不含悬浮物,经过简单消毒处理, 即可作为生活饮用水。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摘要: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
大随着煤矿开采规模越来越大,也造成了诸多环境问题。
本文以矿井水为例,介绍了矿井水的分类,并对矿井水处理技术及综合利用途径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矿井水;水处理技术;资源化综合利用引言由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多年来,随着煤炭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特别是矿井水长期排放,在周边形成了黑湖、咸水湖,且面积逐年扩大,导致出现土壤盐碱化和浅层地下水含盐量增大等一系列严重危害。
随着国家《关于煤炭工业“十三五”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明确提出要求推动矿井水产业化,提高矿井水利用率,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循环高效利用;并在《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生态环境约束需不断强化,实施碳达峰和碳中和,绿色低碳与清洁高效利用相结合战略,矿井水的处理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已经势在必行。
1煤矿矿井水矿井水分类矿井水是指在矿井水抽排、洗煤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根据矿井水水质的特性主要可以分为含悬浮物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及酸性矿井水。
矿井水的污染主要是指抽采及排放时候导致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污染、底板塌陷等,特别是以矿井水排放导致的地表水污染为主,矿井水内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长期排放到地表后会导致排放区域或者河流内的重金属物质超标。
目前采用的混凝+沉淀的处理模式仅能对矿井水进行初始过滤,难以满足祛除矿井水内的有毒有害物质的需求。
2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2.1应用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是矿场污水处理中运用最普遍的混凝剂。
而絮凝剂,近年来有许多全新研发的絮凝剂可供选择,但需根据矿场污水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
我国的矿场污水原水浊度达数万NTU,目前使用最多的处理方案为:PAC(混凝剂)配合PAM(絮凝剂)。
其中混凝剂PAC通过压缩双电层作用使得胶粒得以迅速凝聚;再通过吸附电中和的吸附作用中和部分电荷,减少静电斥力,使其更易与其他颗粒接近而互相吸附;最后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将高分子物质与胶粒吸附与桥连,使明矾花迅速形成。
煤矿矿山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煤矿矿山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矿山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位、水质及矿区周边河流的水文地质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保护矿山水资源,提高煤矿开采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技术手段。
一、矿山水资源的现状分析煤矿开采过程中,大量的地下水被泵抽出来,用以降低煤矿开采时地下水位。
同时,在露天开采的煤矿中,降雨水和地表水也会进入矿井,使得矿井水位上升。
如果这些水资源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会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矿山水资源保护的措施1. 地下水位监测与控制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应严格监测和控制地下水位。
通过合理设置地下水位监测点,及时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地下水位的上升,减少对周边地下水资源的干扰。
2. 矿井排水系统建设针对露天开采的煤矿,应建设完善的矿井排水系统,确保矿井的排水能力和水质符合要求。
通过规范的排水系统,有效降低矿井水位,确保矿井周边的地下水资源不受过多干扰。
3. 排水水质处理矿井排水中常常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物和溶解物质,严重影响水质。
为了达到排放标准要求,应对排水进行系统的水质处理,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减少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
三、矿山水资源利用的途径1. 矿井排水的回用经处理后的矿井排水可以作为冷却和循环水使用,用于矿井附近的设备冷却和运输系统的循环冷却,从而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2. 湖库水的利用煤矿开采过程中常常需要建设湖库来存储大量的排水和雨水。
合理利用湖库水资源,可以满足矿井附近地区的农田灌溉、饮用水供应等需求。
3. 河流水资源的利用煤矿开采过程中,对周边河流的水质影响较大。
为了减少对河流的污染,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水处理措施,将处理后的水资源用于农田灌溉、城市供水等方面,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矿山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义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矿山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措施,可以将开采过程中获取的水资源得以回收和再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我国矿井水防控与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问题和展望

我国矿井水防控与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问题和展望一、概述随着我国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矿井水产生量不断增加,对矿区生态环境和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成了严重威胁。
矿井水防控与资源化利用的研究与实践,对于保障矿区生态安全、推动煤炭行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矿井水的基本特点,包括水质复杂、含盐量高、悬浮物多等,然后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在矿井水防控和资源化利用方面所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矿井水治理技术的创新、资源化利用途径的拓展等。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矿井水防控与资源化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技术研发不足、政策支持不够、市场机制不完善等。
对未来矿井水防控与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市场化运作等建议,以期为我国矿井水的有效防控与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1. 矿井水的定义和特性矿井水,亦称为矿山废水或矿坑水,主要来源于矿山的开采活动。
它包括了矿体疏干水、矿坑涌水、洗选废水、尾矿库溢流水以及矿山的生产、生活污水等。
这些水体通常含有悬浮物、重金属、有毒有害元素以及放射性物质等多种污染物,其成分和性质受到矿山地质条件、开采方式、矿石性质、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水质复杂多变:由于矿井水的来源广泛,且受到地下矿体的多种因素影响,其水质变化较大,难以用统一的标准来描述。
污染物种类多:矿井水中可能含有多种污染物,如悬浮物、重金属、有毒有害元素和放射性物质等,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较大的危害。
处理难度大:由于矿井水的水质复杂多变,且污染物种类繁多,导致其处理难度较大,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矿井水的问题不仅在于其对环境的污染,更在于其资源的浪费。
研究和开发矿井水的防控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矿井水防控与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矿井水防控与资源化利用对缓解水资源短缺、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支撑能源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