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现代化研究成果精

合集下载

中药现代化研究与应用创新

中药现代化研究与应用创新

中药现代化研究与应用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中草药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

中草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重视。

然而,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我们也需要对中药进行现代化研究和应用创新,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医疗价值。

一、中药现代化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变化和进步的过程。

在医学方面,要实现中药的现代化,首先需要进行科学研究,探索中药在医疗领域的作用机制和疗效,同时也要对中药进行现代化加工和生产,以适应现代医学的需要。

在这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

比如说,现在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已经被提取出来,制成了药物。

同时,也有一些中药已经得到了国家的批准,可以作为正式的药物使用。

这一切都表明,中药的现代化已经开始走上了正轨。

二、中药应用创新中药的应用创新是指在中药的现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以满足更广泛的医疗需求。

这种创新可以从中药的各个方面入手,比如说改进制剂、进行全面分析、加强生产和控制质量。

一方面,中药的制剂可以进行改进。

这包括提高药效、方便患者使用、降低副作用等。

比如说,对于一些中药,可以在制剂中添加其他成分,来增加其药效。

这不仅可以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大大降低其副作用。

另一方面,中药的全面分析也是很有必要的。

全面分析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中药的成分和作用机制,进而准确地进行治疗。

在这方面,可以运用现代分析技术,如色谱、质谱等,对中药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得到更准确的信息。

加强中药的生产和控制质量也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虽然中药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了公认,但还是有一些质量问题存在。

有些中药的制作工艺不科学,或者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这都会对中药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应该采取措施,加强对中药生产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中药的安全和质量。

总之,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和应用创新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中药的医疗价值,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中医药现代化的创新与发展

中医药现代化的创新与发展

中医药现代化的创新与发展从古至今,中医药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理论体系。

然而,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下,中医药的现代化创新和发展也正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性中医药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和青睐。

其独特的理论体系、疾病治疗方法和药品研发成果,在改善全球健康水平、推进全球人类健康事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和人类环境、心理、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传统中药疗效和药品研发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因此,中医药现代化的创新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二、中医药现代化的创新成果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医药现代化的创新和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其中,药物制剂的研发和应用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传统中药煎煮、煎煮后、冲服等复杂过程和药味特征一直是制约传统中药应用和推广的重要因素。

现代科技的应用使中药研究与生产变得更为便捷和高效,如传统中药饮片加工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中药颗粒、口服液等新型制剂也不断出现,并在医院和药店中逐步普及。

另外,中药成分分离和纯化技术的不断创新,为中药材、中药配方和中药制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

如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技术以及制备工艺的改进,使中药的药效更加稳定和可靠,并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此外,传统中医药在医学、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等领域的交叉研究,也为中医药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支持。

例如,中药药效物质在细胞水平的作用机理、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和药物制剂的制备过程中的研究进展等,都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应用提供了尤为关键的基础支撑。

三、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中医药现代化的推进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其中,中药研究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仍然需要进一步推进。

由于中药材的多样性、别名复杂和药效成分的复杂性,中药研究常常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物力和人力成本,使得中药的现代化应用更加困难。

中药材现代化加工技术研究

中药材现代化加工技术研究

中药材现代化加工技术研究中药材一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药材的现代化加工技术研究也是当前中药产业面临的一个挑战。

传统中药材加工工艺存在着一系列技术难题,包括加工工艺流程不够精细、原材料利用率低、制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中药材现代化加工技术的研究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药材现代化加工技术的研究背景中药材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药用价值。

然而,由于传统的中药材加工工艺流程不够精细、技术含量不高等原因,中药材的制品质量一般表现为不稳定、不统一等特点,这给中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挑战。

为了提高中药材制品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药材现代化加工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愈发重要。

二、中药材现代化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中药材现代化加工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超声波技术在中药材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超声波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其在中药材加工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目前已有一些关于超声波技术在中药材提取、制粒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2、微波技术在中药材干燥、提取等方面的研究。

微波技术具有快速、高效、节能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等领域。

而其在中药材制备方面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

3、功能性材料在中药材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功能性材料是一类能够赋予产品特定功能的材料,如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性胶体、环境友好型材料等。

而其在中药材制备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制品的稳定性、效益和品质等。

三、中药材现代化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中药材现代化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中药材现代化加工技术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中药材现代化加工技术研究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加强中药材现代化加工技术研究,弘扬“中药材先进制造技术”的理念,有助于提高中药材的生产效益和产品品质,促进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药现代化研究成果精

中药现代化研究成果精

中药现代化研究成果精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摘要:从神农尝百草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药研究和使用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一大财富。

近年来,中药现代化研究成为国家支持的一个热点,也成为一大研究热点。

这场研究热潮势必会为传统中药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中医药是我国璀璨的文化瑰宝,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近几十年来,中医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国内对此也更加重视。

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加快中药的新药研发和中药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制药新技术的应用与中药现代化。

实现中药现代化是我国药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进行中药现代化研究,就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结合传统中药生产的特点,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和方法,遵守严格的规范标准,探索、认识、发展传统中药,研究出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并具有现代剂型的新一代中药,这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途径。

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制药新技术的应用与中药现代化。

1、高通量药物筛选(HTS技术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的药物筛选方式,是多种技术方法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体系。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作为药物研究的新技术和方法,不仅在药物筛选寻找活性化合物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在研究药物作用机制方面亦能发挥作用 [1]。

2、提取新技术提取是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提取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药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

以下面是几种提取分离新技术:(1超临界流体萃取(SFE-CO2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代替常规有机溶剂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萃取的新型技术 [2]。

有研究表明,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的有效成分与传统煎煮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相比,往往具有更强的药理活性[3]。

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与应用分析

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与应用分析

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与应用分析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治疗效果。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药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深入。

本文将分析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现状和应用前景,并探讨中药的价值及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现状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现代化技术包括化学分析、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及生物活性测试等等。

科研人员通过深入地研究,发现了很多中药的功效成分,例如黄酮类、生物碱、植物酸、多糖和蛋白质等等。

同时,现代化技术也使得我们更加深入理解了中药的功效,例如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等。

中药现代化研究目前主要包括以下领域。

1. 中药化学研究中药化学研究主要探索中药的物质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等方面。

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化学分析、色谱、质谱等等。

中药化学研究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药的成分和药理作用,为中药研究的其他领域提供了基础。

2. 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药理研究主要探索中药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等方面。

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体内和体外实验、动物模型试验、临床试验等等。

中药药理学研究为中药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明确的证据和支持。

3. 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主要探索中药的成分含量、质量评价、药材鉴定等方面。

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色谱、电泳、光谱等等。

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为中药的质量保证提供了基础。

4. 中药制剂研究中药制剂研究主要探索中药的制剂方法、质量评价和效果分析等方面。

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制剂工艺研究、药效评价、临床试验等等。

中药制剂研究为中药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二、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应用前景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手段,其治疗效果很长时间以来就广为人知。

现代化研究不仅深入了解了中药的成分和作用机制,而且为中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渠道。

因此,中药现代化研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1. 中药抗病毒研究中药抗病毒研究是当前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新进展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新进展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新进展中医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随着现代科技、生物技术等的发展,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本文将就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新进展进行探讨。

一、中医药单体与化学成分的研究传统中药复方中的有效成分相对较多,其具体作用亦难以厘清,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下,人们逐渐将中药复方分解成单一成分进行研究。

目前,已经研究出了众多中药单体和化学成分,如当归内酯、黄芪苷、丹参酮等。

这些化学成分不仅对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为精细的指导,还为开发新型中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支持。

二、中药制剂的现代化传统的中药制剂多数为煎汤、浸泡等传统制剂方式,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制剂技术的出现,使中药制剂现代化发展迅速。

特别是近年来,纳米技术的不断突破,不仅使中药制剂在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上进一步提升,也越来越多的新型中药制剂得以问世,如中草药纳米化、中药注射液、中药口服乳剂等。

三、中医药现代检验技术的研究现代检验技术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传统的中药检验主要依赖于药材的外观、气味、口感等进行判断,这种方法存在主观性较强、操作难度大等问题,现代技术的涌现则为传统中药检验提供了更为准确、简单、快速的解决方案,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红外光谱技术等,这些技术不仅在中药鉴定、质量评价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还支持了中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

四、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一直注重将中医药融合到现代医学的体系中。

不仅在中医药在癌症、慢性病、血管性疾病等领域的临床运用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而且有越来越多的结合性研究显示,中医药可以与现代医学治疗方法相互配合,尤其是在肿瘤、肝炎等多疾病领域中,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成果。

总之,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伴随着现代科技的进行而不断深入,丰富了中医药的理论知识和现代临床应用,也推进了中医药的转型升级和现代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中草药研究的发展历程

中草药研究的发展历程

中草药研究的发展历程一、中草药研究的起源中草药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中早有对草药的记载。

在汉朝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作的《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中也都有对草药的研究。

二、现代中草药研究的发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草药研究逐渐进入现代化阶段。

20世纪以来,中草药研究已成为全球研究热点之一。

世界各国涌现出了大量的中草药研究相关机构和学术团体。

1.技术手段的提高现代中草药研究涉及到许多领域,如药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工程学等。

这些领域的发展推动了中草药研究的进步,开创了中草药研究的新局面。

2.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是中草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现代化学技术的运用,人们逐渐发现了中草药中具有重要活性的分子,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中草药的药理学、毒理学等。

3.安全性与疗效评价对于中草药的安全性与疗效评价是中草药研究的重要方向。

中草药的安全性研究包括急性毒性测试、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测试、细胞毒性和致癌性等研究。

中草药的疗效评价则包括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既可以是单一中草药的试验,也可以是复方中草药的试验。

4.现代药物研发技术的应用现代药物研发技术的应用也在推动中草药研究的发展。

如基因芯片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代谢组学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的了解中草药对人体的作用,为中草药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三、中草药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未来中草药研究将继续朝着高效、安全、纯净、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以下是几个可能的发展方向:1.中草药新药的开发随着中草药研究技术的提高,中草药新药的开发将会越来越多。

这些新药将具有更好的效果和更少的毒副作用。

2.中草药与现代药合并现代药物研究的成果可以与中草药结合,以创新的角度开发新药物,将会更有效地解决一些难治的疾病和提高药物的疗效。

3.中草药的基因工程研究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人工干预中草药的基因,改变中草药的生物活性成分。

中药现代化研究:从传统药材到新药的发现

中药现代化研究:从传统药材到新药的发现

中药现代化研究:从传统药材到新药的发现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中,中药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几千年来,中药被人们广泛使用,治疗各种疾病并保持身体健康。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中药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

如何将传统中药转化为现代新药,成为了当今中医药领域的关键研究方向之一。

一、中药现代化的背景与意义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治疗效果。

然而,由于中药的制备方法繁琐、功效不确定和药理机制复杂,导致中药的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药的优势,提高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中药现代化研究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药现代化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方面,中药具有丰富的资源基础和疗效潜力,可以为新药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另一方面,中药现代化可以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高中药在国际医药市场的竞争力,为传统中药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二、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主要内容1. 中药药物成分的提取与分离中药药物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环节。

传统中药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碱类、甙类、酚类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需要对中药药物成分进行提取与分离,确定其主要活性成分,并探索其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

2. 中药新药的研发与评价中药新药的研发与评价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核心内容。

利用现代药理学、药物化学、药代动力学等技术手段,可以对中药药物进行系统研究和评价,筛选出具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的中药新药,并进行临床试验和注册申报,为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打下坚实基础。

3. 中药与西药的结合与创新中药与西药的结合与创新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药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药效特点,与西药相结合可以互补优势,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通过中药与西药的结合与创新,可以拓展药物研发的思路和视野,为解决一些难治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三、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挑战与机遇中药现代化研究虽然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2020版药典上中药提取物级浸膏

2020版药典上中药提取物级浸膏

2020版药典上中药提取物级浸膏2020版药典上中药提取物级浸膏中药提取物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它是通过提取和浓缩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而得到的一种药物形式。

根据2020版药典的规定,中药提取物分为多种不同级别,其中浸膏是一种常见的提取物级别。

浸膏是指将中草药研磨成粉末后,加入适量的溶剂(如水、醇等)浸泡一段时间,然后通过过滤、浓缩等工艺制得的一种黏稠状物质。

浸膏相对于其他提取物级别来说,具有浓缩度高、溶解度好、易于保存等特点,因此在中药制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浸膏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材料准备:选择优质的中草药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和鉴定,并进行初步加工处理,如洗净、晒干等。

2. 粉碎研磨:将处理好的中草药材料研磨成细粉末,以增加其表面积,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提取。

3. 浸泡提取:将粉末状中草药加入适量的溶剂中,进行浸泡提取。

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可以根据不同的中药材料和目标成分的特性来确定。

4. 过滤和澄清:将提取液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使提取液变得清澈透明。

5. 浓缩和干燥:将澄清的提取液进行浓缩,使溶液中的溶剂得以蒸发,从而得到浓缩后的浸膏。

最后,将浓缩后的浸膏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余留的溶剂,得到最终的浸膏产品。

根据2020版药典的规定,中药提取物级别分为A级、B级和C级。

其中A级为最高级别,表示提取物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B级为次高级别;C级为较低级别。

在选择中药提取物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临床需求和治疗目标来确定所需的提取物级别。

一般来说,对于需求较高的临床应用或科研需要,可以选择A级或B级的提取物;而对于一些一般性的应用或基础研究,C级提取物也可以满足需求。

总之,中药提取物级别浸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形式,在中药现代化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提取物级别和科学制备工艺,可以保证浸膏的质量和疗效,并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

中药现代化的示范性成果--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研究与开发

中药现代化的示范性成果--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研究与开发

中药现代化的示范性成果--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
酸盐的研究与开发
王逸平;宣利江
【期刊名称】《中国科学院院刊》
【年(卷),期】2005(020)005
【摘要】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是由中药丹参经提取精制的多酚酸盐类化合物制备而成.经大量临床前药理学研究及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是一个安全、高效、质量稳定、可控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2005年5月25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新药注册申请获得了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相关技术获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的授权,是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中药新药.本文主要介绍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研制背景、意义和取得的成果.
【总页数】4页(P377-380)
【作者】王逸平;宣利江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1203;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12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HPLC 法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中丹参乙酸镁的含量 [J], 时荣同;张清文;姚惠;叶小虎
2.中药现代化重大突破——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上市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J],
3.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尿素氮、C反应蛋白的影响研究 [J], 马飞
4.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致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 [J], 孙娇娇;贺燕
5.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参附汤对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J], 王红宇;张思森;毛峥嵘;刘晓鹏;付胜奇;吴国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是中医药领域中的重要议题,而其发展现状及对策则直接影响着中药在国内外的发展及推广。

以下对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现状中药现代化是指将中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利用现代仪器仪表、分析测试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手段对中药的药效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标准等进行研究和应用。

目前,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应用:在癌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传染病治疗等多个领域,中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疗效显著,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2.质量控制:通过建立中药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化生产流程,保障中药的质量和疗效,有效避免了药物安全问题。

3.药理作用研究: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中药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发现了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深入探索了中药的疗效基础。

4.国内外合作交流:中药现代化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与西药的结合、中外合作交流等途径得以开展,推动了中药现代化的发展。

二、中药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中药国际化是指中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应用。

中药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包括:1.没有国际质量标准:中药没有统一的国际质量标准,导致中药产品的评价标准和质量认证存在差异,阻碍了中药走向国际市场。

2.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导致中药产品被侵权复制的现象普遍存在。

3.没有国际认可的临床研究数据:中药的临床研究数据不足,缺乏国际认可的临床试验结果,使得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较低。

三、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对策研究要推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对策建议:1.加强科研力量:通过加大投入,引进人才,培养科研团队,提高中药现代化研究水平,加强药材、药效成分、药理作用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2.建立质量标准:建立健全中药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促进中药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的国际化。

中药麻黄的现代化研究论文(共3篇)

中药麻黄的现代化研究论文(共3篇)

中药麻黄的现代化研究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中药麻黄的现代研究进展麻黄EphedrashicaStapf)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异名龙沙,卑相,卑盐,狗骨等。

其开腠理,透毛窍,发汗力极强,有辛温解表第一要药和宣肺利尿之要药之称。

麻黄本文就麻黄的生物碱研究、炮制工艺研究等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生物碱研究麻黄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类型多种,主要有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类、鞣质类、有机酸类、多糖类、氨基酸类等,其中主要以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为主。

生物碱主要含在麻黄的茎中,含量又因麻黄的产地和种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

孙静芸从麻黄中发现一种新生物碱,经鉴定为2,3,5,6-四甲基吡嗪。

周玲等3]总结研究发现左旋麻黄碱(-ephedrhe),其占总生物碱含量为60%以上草麻黄)、30%~40%沖麻黄)、85%~90%沐贼麻黄)。

近年来,从麻黄中分离得到喹啉类生物碱有4-羟基-7-甲氣基-2-喹啉羧酸ephedrabne),4,6-二羟基-2-喹啉羧酸、4-羟基-2-喹啉羧酸(kynurenicacid)、4-羟基-6-甲氣基-2喹啉羧酸,4-羟基-2-喹啉羧酸。

高晔珩等5]报道,中麻黄含多量麻黄碱,且尚含鞣质、糊精、黄酮苷、淀粉、菊粉、纤维素、葡萄糖、果胶等。

木贼麻黄含生物碱~%,而本品除了含有与中麻黄中相同的糖类化合物外,还含有草酸、延胡索酸、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类。

据苗雨瑞等研究发现,根据麻黄产地的不同,含水量50%一的麻黄中生物碱含量在1%~2%,其中麻黄碱的含量最多,为40%~90%,其次是伪麻黄碱及微量的I-N-甲基麻黄碱,d-N-甲基伪麻黄碱等。

马永钧等通过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分离测定麻黄中的麻黄碱、伪麻黄碱与甲基麻黄碱,该方法已经成功用于商品麻黄碱类药物制剂及中药麻黄原药中3种生物碱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为101%~111%。

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证研究——对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评价

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证研究——对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评价

我 国中药产 业现 代 化 发 展 水 平 进 行 了评 价 , 提 出 了相 关 的 对 策 建议 。研 究 结 果表 明 : 20 并 从 0 1~ 20 0 9年 以来我 国中药产 业现 代化 发展 水 平 总体上 呈 上升 趋 势 , 别是 在 2 0 特 0 5年之 后 , 国 中药 产业 我 现 代化 发展 水 平显 著提 高; 由于受 到 国 际金 融 危机 的影 响 ,0 8年我 国 中药产 业 现代 化 发 展 水 平 有 20 所 降低 ; 国 中药产 业在 科技 投入 、 技 产 出以及 国际化发 展 方 面仍 处 于较低 层 次 。 我 科 关 键词 : 中药产 业 ; 现代 化 ;N 发展 水平 评价 A P;
总体 呈 上升趋 势 , 这一 点从 成本 费用 利润 率很 容易看 出 。
表 2 近年来我 国中药产 业、 医药行业产值利税率 与成本 费用利润率情况
工业 总产 值基 本保 持 1 % 以上 的年增 长 率 ; 售 产 值 年 增 长 率 在 2 % 左 右 。20 5 销 0 08年 我 国 中药 产业 工业 总产 值 和销售 产值 增 长率 较 20 0 7年 有 所 放缓 , 别 为 1 .% 和 1. % , 主要 是 受 到 20 分 77 88 这 0 8年 金 融 危机 的影 响 。尽 管如 此 ,09年 我 国 中药 产 业快 速 复 苏 并 呈 现强 势 增 长 的 趋 势 , 业 总 产 值 和 20 工 销售 产值 增 长率分 别 达到 2 .% 和 2 .% 。 59 34
衙 宄(月 ) 双刊
21 第 期总 5 ) 0 年 3 (第2 1 期
我 国中药产业 现代 化发展 的实证研究
— —
对我 国 中 药产 业 现 代 化 发展 的评 价

中国在医药方面的创新成就

中国在医药方面的创新成就

中国在医药方面的创新成就
中国在医药领域取得了许多创新成就,以下列举几个重要的例子:
1. 药物研发: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药物研发和创新的重要力量。

中国的医药研发商(包括制药公司和机构)在新药的开发和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例如,中国科学家在抗癌药物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包括发现和开发了一些新型和创新性的抗癌药物。

2. 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国的中医药领域在中药现代化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通过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纯化、药效成分的筛选和研究,许多中药已经得到了科学解析,并逐步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中国在中药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成果。

3. 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学:中国的科学家在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学领域具有突出贡献。

中国科学家成功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来进行基因修复和改良,并在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此外,中国科学家还利用合成生物学的原理,通过合成生物材料和新型生物产物研究医药领域的新型治疗方法。

4. 抗感染研究:中国在抗感染药物和抗生素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进展。

中国科学家致力于抗生素的新型发现和开发,以解决世界面临的细菌耐药性问题。

此外,中国也在抗病毒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包括在新型传染病(如COVID-19)的治疗方法和疫苗研发方面进行了重要工作。

总体而言,中国在药物研发、中药现代化、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学以及抗感染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就。

这些成就不仅对中国国内的医疗保健有重要影响,也对全球医药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药发展成果研究报告总结

中药发展成果研究报告总结

中药发展成果研究报告总结
中药发展成果研究报告总结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中药研究历史: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

从古代开始,中医药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2. 中药现状:目前,中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在许多国家,中药被用作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推广。

在中国,中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药产业链也逐渐健全。

3. 中药研究成果:许多中药的疗效已经通过科学研究得到了证实。

例如,黄连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多种作用;人参具有增强免疫力、改善身体机能等功效。

此外,一些中药的药效机制也在研究中逐渐揭示。

4. 中药现代化: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中药的现代化进程。

通过提取、纯化、结构改造等方法,中药的有效成分得到了更好地利用。

同时,中药与西药的结合也在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综上所述,中药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随着人们对中药疗效的认知不断深入,中药有望在保健、治疗疾病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药现代化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中药现代化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中药现代化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自古以来,中药就在中华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影响,而且也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药现代化研究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了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通过对现有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前景的探讨,来分析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性。

中药现代化研究的进展中药现代化研究是指将传统中药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通过对中药的有效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发掘中药的药用价值,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药进行提取、分离和提纯,最终实现对中药的现代化研发,使之成为现代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中药现代化研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国内外科学家们通过对传统的中药方剂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从中提取有益成分,进行活性成分的研究,利用现代化的仪器手段进行分离提纯、组分分析等研究方法,从而推动了中药现代化的发展。

其中,一项革命性的变化就是利用基因技术进行中药的研究。

随着基因技术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利用基因技术对中药进行研究,从而更加系统地认识中药药用价值,把中药改造成为更加高效的现代药物。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技术与新方法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高通量筛选技术、仿生制药等技术不断的在中药中获得有效应用,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中药现代化的应用前景中药现代化研究成果的推出,不仅表现在新药研发领域,一些传统中药的应用也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中成药、保健品等都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

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如人参、鹿茸、当归、枸杞等药材等。

在中药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将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提取和纯化,还探索了中药的药用机理,在中医药现代化的道路上更加进一步。

在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肝炎等方面,中药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一些新型抗癌药物的研究也离不开中药,如文献中报道的“异丙肾上腺素对癌细胞防御反应的生物学效应”、“黄芪多糖对生存率的提高和耐受性改善作用”等等重大突破,把中药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药现代化研究范文

中药现代化研究范文

中药现代化研究范文中药现代化研究是指将传统中药的研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以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这一研究领域的目标是推动中药在临床应用和治疗领域的现代化,提高中药的药效和疗效,并保护和传承中药文化。

一、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传统中药中存在众多活性成分,对这些成分进行深入研究,可发现其潜在药理作用和药效。

通过现代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技术,可以确定中药有效成分,进一步研究其在机体内的药理作用以及药效评价。

二、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对中药的药理学作用和毒理学效应进行系统的研究,包括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中药的治疗机制等。

这些研究可以揭示中药的全面药理特性和治疗机制,从而为中药的现代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制剂研发和技术改进:传统中药制剂的研究和现代制剂技术相结合,发展新型的中药制剂,提高中药的药效和稳定性,同时研究有效的给药途径,提高中药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四、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开展中药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以评估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些试验将以科学的方法评估中药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五、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研究:对中药质量进行控制和评估的研究,建立中药的质量标准和指标。

通过标准化的方法,确保中药的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意义在于将传统中药的丰富药效加以充分发挥,并以科学的方法评估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中药现代化研究还可以推动中药的国际化发展,提高中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中医药的传播和传承打开新的渠道。

在中药现代化研究过程中,应注重传统中药和现代科技的结合,既充分发挥传统中药的优势,又运用现代科技的手段进行研究。

同时,还应注重多学科的合作,包括中医药学、化学、生物学、药理学等,共同推动中药现代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药现代化研究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领域,其研究内容包括药物活性成分、药理学和毒理学、制剂研发、临床研究、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

中药现代化研究新进展

中药现代化研究新进展

中药现代化研究新进展近年来,中药现代化研究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取得了不少新进展,涉及中药质量控制、有效成分识别、中药制剂创制、中药药效机制研究等多个层面,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其中一些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和介绍。

一、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点之一。

其中,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关键,而野生中草药由于生长环境复杂、生态系统的变化和人类采摘压力的增加,导致其质量的变化和不稳定性增加,使得中药材的质量控制面临着新的挑战。

因此,如何对野生中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和保证,成为了当前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热点之一。

近年来,一些新的技术手段被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其中包括荧光光谱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等。

这些技术手段具有灵敏度高、快速、准确等优势,可以对中药质量进行准确评价和控制。

例如,应用荧光光谱技术对铁皮石斛中荧光团簇进行研究,能有效确定铁皮石斛的种类、产地和地理环境等信息;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野生板蓝根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方法。

二、有效成分识别有效成分是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药效的物质基础。

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如何识别有效成分,成为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近年来,应用基因芯片技术、代谢组学技术等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识别成为了研究热点。

例如,通过对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研究发现黄连中的黄连素、黄连苷和黄连酸等有效成分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抗细菌等生物活性;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对复方黄连素注射液进行读出分析,可以明确识别出其中11个有效成分。

这些研究推动了中药有效成分的系统研究和开发应用。

三、中药制剂创制中药制剂的创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制剂的研究对于推广中药的临床应用并提高中药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近年来,通过应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中药制剂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成果。

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新成果及应用价值

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新成果及应用价值

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新成果及应用价值在当今社会,中药作为一种传统医学,其应用价值与疗效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众所周知,中药的研究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仅需要对传统的药材有深刻的了解,还需要对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有一定的认识。

随着现代科技和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需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中药现代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激发了人们对中药的热情,而且也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新成果1. 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技术中药提取物是指将中药有效成分通过先进的提取技术,从药材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制剂。

近年来,中药提取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仅能够对单一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还可以用于复方中药的提取。

通过提取技术制备的中药提取物,可以避免中药口感苦涩难闻的缺点,同时也能提高药效,有效地防止中药中的有毒成分。

2. 中药成分的研究中药成分是指中药中的有效成分。

近年来,随着先进的分析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引进,中药成分的研究得以加速。

中药成分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等。

中药成分研究的成果,为中药提取和复方中药的制备提供了依据。

3. 中药生产的标准化标准化是现代化对中药加工生产的一种要求,通过规范化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标准,确保药材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药效的一致性。

标准化生产中还包括对中药质量的监测和检测,保证中药制品的质量安全和疗效的稳定。

二、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应用价值1. 保健养生中药在保健养生方面的应用历史悠久。

中药所含有的有效成分可以对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产生调节作用,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目前,中药养生茶、中药保健品等在市场上广受欢迎。

2. 治疗疾病中药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应用历史悠久,中药成分能够针对疾病的发病机制发挥作用,比如中药的祛湿化痰、散瘀止痛的作用等。

现代中医学采用中药制剂进行疾病治疗,已经成为主流的医学模式之一。

中药现代化研究及应用

中药现代化研究及应用

中药现代化研究及应用随着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速,许多人开始对传统中药的研究和应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中药自古以来就有着诸多的功效,而现在随着中药现代化的研究和应用逐渐走向成熟,其价值也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中药现代化的研究主要包括对中药的成分分析、药理学研究、药物合成、药剂学等多个方面。

这些研究可以让中药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可以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加快中药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首先,对中药的成分分析是现代中药研究的重点之一。

中药中所含有的成分很复杂,每一种成分都有其独特的功效。

现代研究人员运用化学分析技术,对中药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确定中药中每一种成分的含量和作用,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中药的药理学研究是现代中药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对中药的药理学机理和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使用中药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

例如,现代药理学研究人员发现,黄芪中所含的多糖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促进白细胞的生成和功能,从而起到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

另外,药物合成也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中药中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和分离,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可以为药物的制备和合成提供重要的依据。

例如,双氯芬酸钠是一种新型非甾体抗炎药,但其结构与中药中的柴胡酚类成分相似,因此通过对柴胡酚类成分的分析和合成,可以为新型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帮助。

最后,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应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现代化的中药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疗效,帮助更多的人治疗疾病。

目前,中药在肿瘤、心血管、神经系统等领域的应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如利用中药在抗肿瘤、辅助化疗方面的优势,设计出了某些中药在治疗肿瘤方面有显著疗效的配方。

此外,钩藤茶黄素通过改善心血管系统的血流动力学,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综上所述,中药现代化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未来,中药现代化的研究将会更深入、更全面,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现代化研究成果精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摘要:从神农尝百草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药研究和使用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一大财富。

近年来,中药现代化研究成为国家支持的一个热点,也成为一大研究热点。

这场研究热潮势必会为传统中药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中医药是我国璀璨的文化瑰宝,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近几十年来,中医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国内对此也更加重视。

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加快中药的新药研发和中药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制药新技术的应用与中药现代化。

实现中药现代化是我国药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进行中药现代化研究,就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结合传统中药生产的特点,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和方法,遵守严格的规范标准,探索、认识、发展传统中药,研究出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并具有现代剂型的新一代中药,这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途径。

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制药新技术的应用与中药现代化。

1、高通量药物筛选(HTS技术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的药物筛选方式,是多种技术方法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体系。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作为药物研究的新技术和方法,不仅在药物筛选寻找活性化合物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在研究药物作用机制方面亦能发挥作用 [1]。

2、提取新技术提取是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提取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药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

以下面是几种提取分离新技术:(1超临界流体萃取(SFE-CO2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代替常规有机溶剂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萃取的新型技术 [2]。

有研究表明,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的有效成分与传统煎煮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相比,往往具有更强的药理活性[3]。

(2超声波浸取技术。

超声浸取技术是利用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生的骚动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引起机械搅拌、加速扩散溶解的一种新型提取方法 [4]。

(3微波浸取技术。

微波浸取技术 [5]是利用微波能来提高浸取率的新技术,微波一可使极性分子超高速旋转,平均动能迅速增加,使其温度迅速升高;二是通过离子传导,离子化的物质在超高频电磁场中以超高速运动,做转向及定向排列,产生撕裂和相互摩擦引发热效应。

3、分离纯化新技术分离纯化的目的是将无效和有害组分除去,尽量保留有效成份或有效部位,为不同类别中药制剂提供合格的原料或半成品 [6]。

(1大孔吸附树脂。

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具有大孔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共聚体,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有机高聚物吸附剂。

该技术在皂苷、黄酮、生物碱及其他类化合物的分离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7]。

一般情况,中药复方提取液经该技术处理后,得到的固形物一般仅为原生药的2%-5%,而且吸湿性极强的糖、氨基酸、多肽等水溶性杂质被除去,便于后续工序的操作,有效部位或成分含量纯度可提高10-14倍,而传统的水煮法约为30%,醇沉法约为15%;临床用药剂量可明显降低 [8]。

(2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 [9]主要利用膜的选择性分离实现料液的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和浓缩。

4、制剂新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药产业的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除了传统的丸散膏丹剂型外,已出现很多中药现代制剂,如注射剂、滴丸、软胶囊、缓释胶囊、咀嚼片、分散片、泡腾片、喷雾剂、膜剂、凝胶剂等;但总体而言,目前中药生产的水平仍旧较低,中药制剂还普遍存在工艺落后、服用量大、起效慢、质量难以控制、疗效不稳定等问题。

5、中药指纹图谱中药指纹图谱是指某种(或某产地中药材或中成药中所共有的、具有特征性的和某类或几类成分的色谱或光谱组成的图谱。

二、生物工程技术与中药现代化生物工程技术如发酵技术应用于中药的研究不仅可以保护中药活性成分,改善中药药理和毒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为开发中药新药资源方面开辟新的途径和思路,这种新的发酵技术在中药发酵中正成为一种趋势。

中药作为天然药物, 一直以来它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药有效成分是其发挥药效的基础, 但由于其有效成分含量低、结构复杂、不易合成, 以及同一药材不同产地的有效成分含量参差不齐等因素,往往造成疗效慢, 作用不明显, 临床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等缺陷, 是阻碍中药现代化的进程关键。

近年来, 研究人员发现利用微生物强大的生物转化能力可以提高中药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产生新化合物、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扩大用药品种等方面具有显着的应用价值。

随着发酵技术在中药生物转化方面的研究深入, 中药发酵技术已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 在中药二次开发、拓展中药资源、中药药理研究中。

目前, 中药发酵技术己成为中药研究的新内容,并为中药的发展开辟了新空间[10]。

三、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十五”期间,国家“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重大科技专项取得显着成果,其中45个品种取得新药证书,41个品种完成了全部研究工作,正在申报新药证书,109个品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同时还有206个创新性强、前景较好的品种课题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1、丁苯酞原料及系列制剂。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合作开发的国家级一类新药,于2002年9月取得了丁苯酞原料及软胶囊的新药证书及试生产批件,其后成功完成丁苯酞原料及软胶囊了Ⅳ期临床试验,并于2005年2月取得了正式生产批件。

主要生产丁苯酞原料及软胶囊的恩必普药业工程已经完工,并于2004年底通过GMP认证,丁苯酞软胶囊已经正式上市销售。

2、抗心律失常一类新药盐酸关附甲素。

盐酸关附甲素为我国首次发现的全新结构类型的安全、有效的广谱抗心律失常原创新药。

盐酸关附甲素对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律失常有明确的疗效,疗效达到并优于盐酸普罗帕酮,是非常有前途的抗心律失常新药。

3、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创新和现代化的原料药,虽然目前只开发的是注射用的冻干粉针,但今后还可继续研制口服的片剂和滴丸,扩大临床使用范围和用途。

目前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大医院,为广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治疗疾病的良药。

4、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

以丹参乙酸镁为主要成分的多酚酸盐是丹参治疗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有效成分。

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以丹参乙酸镁作为质量控制标准,建立了拥有专利的提取精制工艺,成功研制出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5、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冻干粉针/滴注液。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冻干粉针/滴注液为纯中药制剂。

该品种提出以红花黄色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作为质量控制标准研制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冻干粉针/滴注液。

其严格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方法也大大减少了生药质量对成品质量制约这个传统中药的质量瓶颈。

6、强心力胶囊。

强心力胶囊是运用络病学说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经验方,已作为医院制剂已临床应用多年,赅括了西医强心、扩血管、利尿的三大治疗原则,体现了复方中药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治疗的独特优势。

7、重组葡激酶的临床研究及新剂型研制。

目前该新药正在进行批量生产,即将投入临床使用。

该药正在申请国际专利,为该项技术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准备。

8、人尿激肽原酶。

由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历经12年研制的“人尿激肽原酶”(商品名为:凯力康是天普公司自主研发并拥有知识产权的药物,已取得了三项发明专利,同时还申请了四项国内专利和三项国际专利。

9、一类心血管药心肌肽素。

心肌肽素是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一组小分子多肽。

直接作用于细胞,提高心肌代谢功能,促进心肌在缺血、缺氧等多种因素下损伤的修复。

对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该新药安全、有效,在心肌保护的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10、氯氧喹。

按世界卫生组织对抗癌药品市场统计,我国国产化学抗癌药的市场占有率不足1%,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氯氧喹的产业化实施,将为加大我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入国际市场奠定科技基础。

对我国抗癌药物向高科技产业化方向发展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11、重组腺病毒-p53抗癌注射液。

深圳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重组腺病-p53抗癌注射液(注册商品名:今又生于2003年10月获得国家I类新药证书,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准上市的基因治疗药物,可特异性的引起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或者使肿瘤细胞处于严重冬眠状态,而对正常细胞无损伤。

[11]虽然我们国家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上颇有成效,但是目前,这些技术大多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如何利用这些新技术来解决中药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还有漫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为之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1]杜冠华.药物筛选新技市与中药现代化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一中药现代化, 2000,2(4:47-59.[2]斯黎明.超临界流体技术及其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J].医药工程设计,2004,25(5:11.[3]郑琳颖,冯彪.保济丸超声提取工艺研究[J].中医研究,2005,18(6:24-271.[4]冯自立.微波萃取新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进展[J].医学信息,2006,19(10:1889-1892.[5]安建忠,许志惠.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草药提取方面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 2001, 12(5:465-467.[6]乔五忠,王艳辉,李美粉,等.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精制甘草酸的研究[J].中成药, 2006, 28(6:794-7961.[7]张振秋.现代中药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J].中医药刊.2006,24(8:1405-1409.[8]岑琴,周丽莉,礼彤.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8, 25(1:77-80.[9]平其能.口服缓释及控释制剂发展动态[J].药学进展,1995,19(3:144.[10]王兴红, 李旗德, 曹秋娥, 等Κ微生物发酵中药应成为中药研究的新内容[J].中草药,2011.[11]来自科技部门户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