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透析技术与方法-研究生.

合集下载

微透析技术在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微透析技术在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微透析技术在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作者:杨春媛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5期摘要:微透析技术是近年来应用于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研究中的一项新兴技术,该项技术在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研究领域中已取得重大的进展并有广阔得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微透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并重点介绍了其在药物代谢和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透析;药动学;药物代谢微透析(Microdialysis,MD)技术是近些年来临床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取样技术,其原理与透析相同,可通过器官与组织中的体液进行连续、动态取样,取得的透析液较为纯净,且均为小分子物质,能与HPLC/MS或HPLC联用,组成HPLC/MS或HPLC联用新技术进行原位在线分析,具有“微创、高效、实时、活体”等特点。

在麻醉或清醒的生物体上进行深部组织的操作以及重要器官的生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近年来微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该项技术在临床上的推行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微透析技术在药物代谢和中药药动学研究领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1基本原理微透析技术是以透析原理作为基础的在体取样技术,是在非平衡条件下即流出的透析液中待测化合物的浓度低于它在探针膜周围样品基质中的浓度,灌注埋在组织中的微透析探针,组织中的待测化合物沿浓度梯度扩散进入透析液,被连续不断地带出,从而达到从活体组织中取样的目的[2],通过测定流出液即透析液中待测物的浓度来研究组织中待测物的水平。

这是一种动态连续的取样方法。

简单地说,微透析技术的原理就相当于在组织中创造了一个“毛细血管”[3],使化合物在浓度差的作用下扩散而进入此毛细血管,然后随液体流动带出体外进行检测原理及其系统组成微透析技术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研究手段,它是一种动态连续取样方法。

简单地说,微透析技术的原理就是创造一个“人造血管”[1],使待测化合物在浓度差的作用下扩散而出入此“人造血管”。

在体微透析技术首先在组织中植入具有半透膜的探头(probe)装置,透析膜能允许小分子物质及水分通过,体外微流泵能允许一定的灌流也通过探头,由于透析膜两侧存在浓度差,物质会从高浓度方向向低浓度方向扩散。

微透析技术在脑组织研究中的应用

微透析技术在脑组织研究中的应用

微透析技术在脑组织研究中的应用微透析技术是将推挽灌流和透析技术结合起来并逐渐完善的一种新型生物采样技术,可在麻醉或清醒的生物体上使用,特别适合于深部组织和重要器官的活体生化研究。

微透析技术最早应用于脑内是在1972年美国耶鲁大学报道的猴脑的微透析研究,之后微透析即开始应用于对脑内神经递质的改变,药物动力学监测以及一些疾病脑内神经生理改变的研究,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

本文就微透析技术在脑组织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1 微透析技术的原理及探针回收率的测定微透析技术是以透析原理作为基础的在体取样技术,是在非平衡条件下即流出的透析液中待测化合物的浓度低于它在探针膜周围样品基质中的浓度,灌注埋在组织中的微透析探针,组织中的待测化合物沿浓度梯度扩散进入透析液,被连续不断地带出,从而达到从活体组织中取样的目的,通过测定流出液即透析液中待测物的浓度来研究组织中待测物的水平。

这是一种动态连续的取样方法。

简单地说,微透析技术的原理就相当于在组织中创造了一个“毛细血管”,使化合物在浓度差的作用下扩散而进入此“毛细血管”,然后随液体流动带出体外进行检测。

微透析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可在基本上不干扰体内正常生理过程的情况下进行在体、实时和在线取样,透析过程探针周围的组织液成分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可以持续收集样品,而且被透析动物可以小到老鼠一般大小。

通过微透析技术可以单独取得细胞外液,因此可对大脑神经递质进行活体监测[1],由于透析液中不含蛋白质和酶等生物大分子,能直接进样进行高效液相和毛细管电泳等生化分析,免除了复杂的进样前样品处理及由此而产生的样品损失和误差,也不会因在室温取样而酶解,提高了样品的稳定性,而且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可以对微透析试验进行全程的自动化控制。

微透析试验中一个重要的步骤是要测定微透析探针的回收率(透析液中待测化合物的浓度与其在样品基质中浓度之比),由于微透析是在非平衡条件下取样,所以所测得的透析液中化合物的浓度只是探针周围样品基质中该化合物浓度的一部分。

微透析技术在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微透析技术在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微透析技术在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微透析技术是近年来应用于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研究中的一项新兴技术,该项技术在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研究领域中已取得重大的进展并有广阔得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微透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并重点介绍了其在药物代谢和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

标签:微透析;药动学;药物代谢微透析(Microdialysis,MD)技术是近些年来临床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取样技术,其原理与透析相同,可通过器官与组织中的体液进行连续、动态取样,取得的透析液较为纯净,且均为小分子物质,能与HPLC/MS或HPLC联用,组成HPLC/MS或HPLC联用新技术进行原位在线分析,具有“微创、高效、实时、活体”等特点。

在麻醉或清醒的生物体上进行深部组织的操作以及重要器官的生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近年来微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该项技术在临床上的推行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微透析技术在药物代谢和中药药动学研究领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1基本原理微透析技术是以透析原理作为基础的在体取样技术,是在非平衡条件下即流出的透析液中待测化合物的浓度低于它在探针膜周围样品基质中的浓度,灌注埋在组织中的微透析探针,组织中的待测化合物沿浓度梯度扩散进入透析液,被连续不断地带出,从而达到从活体组织中取样的目的[2],通过测定流出液即透析液中待测物的浓度来研究组织中待测物的水平。

这是一种动态连续的取样方法。

简单地说,微透析技术的原理就相当于在组织中创造了一个“毛细血管”[3],使化合物在浓度差的作用下扩散而进入此毛细血管,然后随液体流动带出体外进行检测原理及其系统组成微透析技术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研究手段,它是一种动态连续取样方法。

简单地说,微透析技术的原理就是创造一个“人造血管”[1],使待测化合物在浓度差的作用下扩散而出入此“人造血管”。

在体微透析技术首先在组织中植入具有半透膜的探头(probe)装置,透析膜能允许小分子物质及水分通过,体外微流泵能允许一定的灌流也通过探头,由于透析膜两侧存在浓度差,物质会从高浓度方向向低浓度方向扩散。

微透析技术

微透析技术

微透析系统装置
主要由微量泵、微透析探头、收集器、连 接管及配套设备组成。 将一种具有透析作用的微细探针置于采样的 生物组织内,利用一部非常精细的注射泵,推 送溶液至探针处,以达到与组织内欲取出测量 的低分子量物质,进行透析交换,再将透析液 做进一步的分析。
脑微透析技术
脑微透析技术是一种在体或离体脑化学采样 技术 ,其原理是脑细胞外液中可溶性分子可通过 一种半透膜管的微小径孔顺浓度梯度扩散。半 透膜管连接在经立体定位技术植入大脑特定部 位的探针上 ,探针则与灌注泵相连 ,向管内灌注 与管外组织间液近似的人工脑脊液或其他液体。
2. Methods Five patients undergoing DBS surgery for advanced participated in our study.Four of the patients were male and one patient was female. The mean age at the time of surgery was 57 years, and the mean length of diagnosis was 8.7 years. Individual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are reported in Table 1.
Fig 3
2.2. Microdialysis stimulation studies
After the location of was confirmed, the recording electrode was replaced with a stimulating electrode. We recorded along a track 2 mm anterior to the stimulating electrode until the was again localized. The microdialysis probe was then positioned in the anterior track so that the membrane was located in the (see Fig. 2). In patient 5 the microdialysis catheter was positioned in , 2 mm inferior to the bottom of . The catheter was perfused at a rate of 2.0 µL/min, and in these patients samples were collected every 10 min for a 40 min period.

微透析在我国脑变性疾病的化学信息研究中的应用

微透析在我国脑变性疾病的化学信息研究中的应用

微透析在我国脑变性疾病的化学信息研究中的应用
王巍;王卫霞;王丹巧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4(24)3
【摘要】高等动物的脑是适应外环境的主要器官,脑的特殊功能是接受、传达和贮存信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主要以神经递质的变化为基础.要了解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过程,必须对神经细胞间隙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动态监测.对离体脑组织进行分析,所提供的通常是一种静态的和混杂的结果.20世记80年代初由瑞典学者
U.Ungerstedt发明的微透析技术是一种在麻醉或清醒自由活动动物脑内取样的新手段.它的出现为脑内细胞外环境进行在体采样和动态监测提供了方便,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化学技术相结合,为在整体动物上研究脑复杂功能过程中的化学调控提供了可能.
【总页数】5页(P280-284)
【关键词】微透析;脑变性疾病;化学信息;神经递质;神经细胞;自由基
【作者】王巍;王卫霞;王丹巧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中嗣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
【相关文献】
1.微柱液相色谱和电化学检测法测定鼠脑微透析液中神经传递物质 [J], 黄铁华
2.微透析-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丹参酚类化合物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J], 张群林;张云静;吴亮;李俊;袁野
3.脑微透析技术在脑内研究中的应用 [J], 魏宇宁;张盈盈
4.脑微透析技术及其在脑内药动/药效学研究中的应用 [J], 潘越芳;李范珠
5.微柱液相色谱-双电极电化学法测定脑微透析液中单胺类递质的含量 [J], 叶惟泠;尹萍波;梅镇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微透析系统原理

上海微透析系统原理

上海微透析系统原理
上海微透析技术采用特殊的机械原理,在微体系统内部的内部过滤网上实现水的净化。

这是一种新型的净水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把各种有害污染物,如油、酸、污染物等离子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上海工业大学微透析系统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机械原理,以实现水的净化。

首先,微透析系统会通过一个过滤器将大小不一的污染物,如颗粒、杂质、离子等从水中分离出来。

这一步可以有效去除一些污染物,但是不能完全清除所有污染物。

接着,微透析系统过滤网会通过一种叫做渗透电势的机制,将水中的某些特定的污染物净化。

这种机制可以有效地保留细小而有毒的物质,而把大的和普通的物质拦截起来。

最后,微透析系统还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处理工艺,如活性炭处理、超滤处理等,进一步去除余下的污染物,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微透析系统的特点主要有三大方面:首先,微透析系统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能够有效地去除各种有害污染物,从而达到优质的净水效果;其次,技术运行简单,操作方便,维护成本低;最后,微透析系统采用了渗透电势的机制,足以满足一般的净水要求。

在现代社会,上海微透析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医院、加湿设备、食品加工厂等。

这一技术可以有效地达到净水目的,从而让人们生活在更加健康的环境之中。

总之,上海微透析系统在净化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净化效
果好、操作方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上海微透析系统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生活在更加清洁的环境中。

微透析技术

微透析技术

微透析技术一、微透析技术微透析(Microdialysis)技术是一种将灌流取样和透析技术结合起来并逐渐完善的一种从生物活体内进行动态微量生化取样的新技术。

具有活体连续取样、动态观察、定量分析、采样量小、组织损伤轻等特点。

可在麻醉或清醒的生物体上使用,特别适合于深部组织和重要器官的活体生化研究。

目前已成为实验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化学的重要研究工具之一, 它可提供递质释放、摄取和代谢的必要信息。

1、主要原理以透析原理作为基础,通过对插入生物体内中的微透析探头在非平衡条件下进行灌流,物质沿浓度梯度逆向扩散,使被分析物质穿过膜扩散进入透析管内,并被透析管内连续流动的灌流液不断带出,从而达到活体组织取样的目的。

2、微透析系统及其特点2.1、微透析系统装置主要由微量泵、微透析探头、收集器、连接管及配套设备组成。

2.1.1、微量泵以注射泵为佳,有利于减少恒流泵和蠕动泵的波动, 流速一般为1~5μl/min。

2.1.2、微透析探头有直线性探头、环形探头、同心型探头等不同的类型(微透析管因实验对象不同而形状大小各异);按照探头的形状分为穿颅探头、U型探头、I型探头、环形探头等。

目前普遍应用的是同心型探头,微透析探头通常是由一管式半透膜与不锈钢、石英或塑料毛细管构成双层管道;长度一般为1~10 cm。

半透膜由再生纤维素、聚碳酸酯或聚丙烯腈制成, 载留分子量5~10 KD不等。

实际应用需根据具体组织和待测物选择不同的微透析探头。

微透析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可在基本上不干扰体内正常生命过程的情况下进行在体( in vivo)、实时( real time) 和在线(on line) 取样, 特别适用于研究生命过程的动态变化。

微透析技术的优点是活体取样、动态观察、定量分析、采样量小、组织损伤轻等。

该技术的另一大优点是样品的采集与分析过程既可在位又可离位进行。

此外微透析技术的独到之处是可以单独取得细胞外液, 因此可对体内神经递质的释放量进行动态监测, 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微透析技术在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及中药微观研究的展望

微透析技术在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及中药微观研究的展望

行 内科 或 外 科 的 干 预 , 将 有 重 大 的 意 义[ 3 3 。 这 也 为 该 技 术 在 中 药 研 究 方 面提 供 重 要 参 考 。 2 . 1 . 3 肾: 肾 微 透 析 技 术 可 以 对 在 体 或 离 体 肾 内 化 学 物 质 取样 , 其 原 理 是 肾 细 胞 外 液 中 可 溶 性 分 子 能 透 过 一 种 半 透 膜 腔 的微 小 径 孔 顺 浓 度 梯 度 扩 散 , 并 被 微 透 析 管 内 连 续 流 动 的 灌 流 液 不 断带 出 。该 技 术 是 研 究 肾 内 活 性 物 质 代 谢 及 其 与 肾 功 能 关 系等 的一 种 重 要 手 段 [ 4 ] 。 3 结 论 与 展 望
2 0 1 4年 7月第 7期
F a m i l y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d o c t o r
家庭心理 医生
医学 影 像 与 检 验
微 透 析 技 术 在 药 物 动 力 学 和 药 物 代 谢 研 究 中 的 应 用及 中药 微 观 研 究 的展 望
连 续 动态 取样 , 所 得样 品 具有 ” 活体 、 微创、 实 时、 高效 ” 等特 点。
最初微 透析主要用 于研 究脑 内神 经递 质 的释放 , 近年来 由于微
中 医用 药 强 调 综 合 考 虑 疾 病 节 律 变 化 的特 殊 性 和 药 物 疗 效
的时 相 性 。 目前 中药 的研 究 , 是 以药效物质 基础 、 药 效 作 用 机 制
透析 技术及其应用 研究 发展 迅速 , 这 项技 术 在国 内也 越来 越受
到人 们 的 重 视 . 目前 微 透 析 技 术 在 中 药 药 动 学 和 药 物 代 谢 研 究 领 域 同样 发 挥 着 重 要 的作 用 [ 1 ] 。

微透析技术在抗菌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中的应用

微透析技术在抗菌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中的应用

微透析技术在抗菌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中的应用
刘德鼎;黄怡;肖和平;刘瑞
【期刊名称】《药学服务与研究》
【年(卷),期】2010(10)3
【摘要】微透析技术是一项新兴的体内药物分析技术。

通过微透析技术与药动学和药效学模型结合,实现对组织或细胞外游离态药物浓度及其相应药理效应的同时研究,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明确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制定临床最佳给药方案,而且也为个体化给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综合近年文献,对微透析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抗菌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总页数】5页(P212-216)
【关键词】微透析;抗感染药;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综述
【作者】刘德鼎;黄怡;肖和平;刘瑞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普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呼吸内科;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1
【相关文献】
1.脑微透析技术及其在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 [J], 韩文迪;王长连
2.皮肤微透析技术在药动学及药效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J], 李静雅;朱丹;刘建勋;林力
3.微透析技术在药动学及药动学-药效学模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J], 胡贺佳;陈艳;王爱民;王永林;巩仔鹏
4.微透析技术在抗精神失常药物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 [J], 何寿芸
5.微透析技术在皮肤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 [J], 陈芳;胡晋红;朱全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透析技术在药动-药效学(PK-PD)结合研究中的应用

微透析技术在药动-药效学(PK-PD)结合研究中的应用
• 不仅可以提供PK信息,而且可以同时进行PD研究,对于全 面反映药物、机体及微生物三者之间的关系,评价药物疗 效,制定最佳的给药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Delacher等利用MD技术研究了环丙沙星的体内PK行为,并 将其与体外PD模拟实验相结合,预测药物的浓度-效应关系。 对8名受试者注射环丙沙星各200 mg,采用MD技术监测其体 内游离态环丙沙星浓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随后将来自于 患者体内的铜绿假单胞菌在体外培养,根据体内浓度-时间曲 线模拟体外给药。
微透析技术在药动-药效学结合 研究中的应用
•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 自主神经药物 • 抗感染药 • 抗肿瘤药 • 其他药物
自主神经药物
• 对于自主神经药物,MD技术不仅能够持续 监测其在血浆(Cp)及组织间液(CISF)中的游 离态浓度,而且能够同时对组织及细胞外的 生化指标进行测定,有利于对自主神经药物 在体内的浓度-效应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了 解。因此,在自主神经药物的PK-PD结合研 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与传统取样技术相比,MD对动物的损伤 较小,能够实现对组织的长时间取样而不引起体液 损失,单个动物获得的信息量大,减少了动物个体差 异对实验造成的误差,是PK-PD结合研究的重要工 具。
通过MD/PK-PD实现对组织或细胞外游离态药物浓 度及其相应药理效应的同时研究,不仅有利于进一 步明确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制定临床最佳给药方 案,而且也为个体化给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结果表明,通过MD/PK-PD能够有效地将环丙沙星的药物浓 度与其所产生的效应相联系,预测药物的体内PD行为,为确 定合理的给药剂量提供科学依据。
微透析技术在药动-药效学结合 研究中的应用
•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 自主神经药物 • 抗感染药 • 抗肿瘤药 • 其他药物

微透析技术的应用

微透析技术的应用
我今天要讲的内容就以上这些,谢谢。
参考文献
[1]余自成,陈红专,微透析技术在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中国离床药理学杂志2001年1月第17卷第1期76-80
[2]David J. Weiss, Craig E. Lunte,In vivo microdialysis as a tool for monitoring pharmacokinetics,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vol. 19, no. 10,(2000)606-616
第二是flexible probe,它是由两根由透析膜覆盖的硅管组成。它的柔性足以在清醒动物的血管内取样,但是在体内其他组织,如肝,肌肉和肿瘤等,还有一定局限性。因为他还是不能确保探针不伤害靶组织。[6]
第三是linear probe,可用于肌肉,皮肤,肝脏和肿瘤等空间分辨率不像脑中那么重要的地方。Linear probe是将探针穿在组织中,使得透析膜能够完全的植入靶组织。[6]
[3] William F.Elmquist,Ronald J.Sawchuk,Application of Microdialysis in Pharmacokinetic Studies,Phramaceutical Research,Vol.14,No.3(1997)267-288
[4] Roger K. Verbeeck,Blood microdialysis in pharmacokinetic and drug metabolism,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45 (2000) 217–228
[5] Virna J.A. Schuck, Irene Rinas, In vitro microdialysis sampling of docetaxel,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36 (2004) 807–813

微透析检测技术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

微透析检测技术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

微透析检测技术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
王洪新;韩淑萍;何能前
【期刊名称】《四川医学》
【年(卷),期】2003(024)012
【摘要】@@ 微透析(microdialylsis,MD)是一种通过测量活体组织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进而分析组织局部代谢活动的技术.微透析系统的核心部件是探针,它的前端是一层半透膜,其直接与细胞外液接触,并允许小分子物质跨膜运动.半透膜后接一导管,其内有灌注液.通常为生理盐水、林格氏液或人造脑脊液.根据顺浓度梯度扩散的原理,小分子物质通过半透膜在细胞外液和灌注液之间达到平衡.因此,只要测量灌注液就能得出该物质在细胞外液中的浓度.微透析可使我们从生化角度来研究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总页数】2页(P1313-1314)
【作者】王洪新;韩淑萍;何能前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新乡,453000;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新乡,45300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5
【相关文献】
1.微透析监测技术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 [J], 王胜;陈劲草
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多态性检测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J], 梁新妹
3.微透析在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J], 程玮涛;凌锋;王宁;陈文劲;徐跃峤
4.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性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J], 梁赢;赵爱霞;张金凤;么荣荣
5.脑微透析监测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进展 [J], 李朝晖;魏君;李庆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透析方法检测万古霉素在玻璃体内代谢的实验探究

微透析方法检测万古霉素在玻璃体内代谢的实验探究

中文摘要前言细菌性眼内炎是一种严重的眼部感染性致盲性疾病,是内服手术和眼外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眼内炎的致病菌有许多种,其中以革兰氏阳性球菌最常见。

万古霉素,一种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敏感的抗生素,已成为治疗眼内炎的首选药物。

l|缶床上为了有效地治疗这种疾病,需要相关抗生素精确的药代动力学资料。

尽管研究眼内药代动力学的方法有许多种,但是各有其缺陷。

本文采用的微透析方法,作为一种标准的采样方法在神经化学界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在眼科领域,国外学者也已成功地应用于玻璃体和房水的采样。

为了动态观察万古霉素在玻璃体内的分布和消除,我们设计一种微透析探针,植入兔眼玻璃体内,可以连续检测清醒兔玻璃体内万古霉素的浓度变化,并与传统的直接采样方法进行了比较。

实验材料一、动物健康成年白化兔36只,雌雄不限。

二、试剂万古霉素为层析纯化药品,磷酸二氢钾为分析纯,乙腈为色谱纯;Ringer’s液为平衡盐液,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实验方法一、实验组(微透析组)1.眼内炎模型的制备:将2000efu/'0.1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浮液,接种于兔眼玻璃体腔内,于72小时后,模型成功。

2.探针的制作:微透析系统由微透析探头、连接管、收集管、灌注液和微量灌注泵组成。

3.微透析探针的植入:角巩膜缘后做4×3mm的巩膜瓣,在瓣下角巩膜缘后2-3mm处打一孔,将探头插入玻璃体腔内,探针的入口管和出口管固定于巩膜壁、眶骨及皮肤上。

4.回收率的测定:配制20ug/ml标准万古霉素溶液,持续灌注探针,每20min采样一次,3次,检测色谱峰,利用峰面积,计算回收率。

5。

微透析采样(清醒兔模型的制备):探针植入后24h,兔清醒状态下,将1mg/0.1ml的万古霉素溶液注射于正常兔眼和眼内炎兔眼玻璃体内,立即用Ringer’s液持续灌注,每20rain采样一次,持续6h,然后分别在12h、24h、48h、72h和84h采样40ul,HPLC—uV检测万古霉素的浓度。

深圳微透析系统原理

深圳微透析系统原理

深圳微透析系统原理
深圳微透析技术是一种以渗析/膜过滤/气浮/气浮使湿物质抽膜工艺技术,常用于在
低速下进行微孔膜过滤筛选,即“微透析”。

微透析技术可以实现高灵敏度的筛选,提供
丰富的信息。

深圳微透析技术的原理是:在被测物质加湿之后,通过样品的渗析前的处理,细分成
一定大小的颗粒,再将湿物质过滤通过微孔膜,从而将其不容易采样的物质筛选出来。


圳微透析技术通过物质在阀前端的运动状态,以及液体在膜表面的流动以及膜结构的不同,可以有效分离物质,可以实现高灵敏度的筛选和提供丰富的信息。

深圳微透析技术的优势在于:
1. 低浓度/湿物质的筛选检测:使用微透析技术,在低浓度的湿物质中可以进行有效
的检测,特别是对膜的选择,可以更有效地筛选出有用的物质。

2. 高灵敏度和高信息量:使用渗析/膜过滤连续工艺结合实验发现,深圳微透析技术
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信息量,可以有效分离出物质,有助于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统计处理
的准确性。

3. 可重复性高:深圳微透析技术的可重复性高,可以有效保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
复性,有助于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4. 快速实验:深圳微透析技术的实验时间短,实验过程可得到迅速结果,从而节约
时间和成本。

以上是深圳微透析技术的原理,深圳微透析技术能提供灵敏度高,可重复性高,快速
实验等优势,有效提升实验实验效率。

武汉微透析系统原理

武汉微透析系统原理

武汉微透析系统原理
该系统的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滤过、对流和吸附。

首先,滤过是指将血液注入微纳滤泡中,利用其分子筛效应,通过微
小孔洞只让小分子和溶质通过,将大分子和血细胞等进行截留,从而达到
物质的分离。

滤过过程中,血液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通过滤泡孔洞流出,称为滤液;另一部分不能通过滤泡孔洞,称为残渣。

其次,对流是指血液由于压力差和浓度差的推动,通过微通道网络向
外膜面进行流动。

这一过程增强了物质的迁移和混合,提高了净化效果。

对流过程中,溶质通过微通道的间隙进入滤液,并与滤液进行混合。

最后,吸附是指血液中的溶质通过与微纳滤泡表面的其中一种材料结合,被吸附并去除。

这种材料称为吸附剂,可能是特定的化学物质或特定
表面性质的纳米材料。

吸附过程可以去除一些无法通过滤泡孔洞的溶质,
从而提高净化效果。

除了上述的原理,武汉微透析系统还需要实现血液循环、温度调节、
膜表面清洗等功能。

系统通过密闭的循环通路,将患者的血液引入设备中,在内部完成净化过程后再将其注入患者体内。

同时,系统还需要控制温度,保证血液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净化。

此外,为防止滤泡表面积聚溶质,系
统还需要定期进行膜表面的清洗。

总之,武汉微透析系统是一种利用微纳技术模拟肾脏功能的血液净化
设备。

通过滤过、对流和吸附等原理,实现对体内废物和多余液体的清除。

这一技术的发展将有望为肾功能不全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改善其生
活质量。

线性探针微透析研究阿魏酸经皮给药后药动学

线性探针微透析研究阿魏酸经皮给药后药动学

线性探针微透析研究阿魏酸经皮给药后药动学目的:建立线性探针测定阿魏酸皮下浓度方法,考察温度、灌流液流速、浓度对线性探针回收率的影响,研究阿魏酸溶液经皮给药后体内药动学。

方法:采用减量法测定阿魏酸线性探针的体内外回收率的稳定性,采用增量法测定体外回收率的影响因素,选择CD-1裸鼠作为实验动物,采用经皮微透析法进行体内药动学研究,HPLC测定透析液中阿魏酸的浓度。

结果:温度对阿魏酸体外回收率有显著性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阿魏酸的体外回收率显著提高,随着流速的增加阿魏酸的体外回收率呈指数下降,在测定范围内,浓度对阿魏酸的体内外回收率无影响,在测定时间内阿魏酸体内外回收率稳定性、重复性良好,体外平均回收率为(24.82±1.01)%;体内平均回收率为(16.50±1.92)%;经皮给药后,阿魏酸86 min达到峰值,平均滞留时间为291 min。

结论:线性探针可用于阿魏酸经皮给药的研究;阿魏酸可迅速透过角质层,适宜制成经皮给药制剂。

标签:阿魏酸;微透析;线性探针;经皮给药;药动学经皮给药是中医内病外治的治法之一,药物只有透过皮肤才能在局部或全身发挥作用,而目前对经皮给药制剂的体内评价受到局部组织采样困难、动态监测困难、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等因素的限制,制约了外用制剂的发展。

微透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动态采样技术,它利用物质沿着质量浓度梯度进行扩散和透析膜对不同性质成分有较为稳定的截留特性,通过在组织中植入半透膜探针,测定透析液中药物的浓度便可以推算组织中该药物的浓度。

将微透析采样技术应用于外用制剂的评价,极大的克服了传统评价方法的弊端,具有在体(in vivo)、原位(in situ)取样、在线(on line)、实时(real time)检测[1]的优点,特别适用于组成成分多样、体内过程复杂的中药经皮给药研究。

在微透析采样的过程中,由于局部组织的药物和动态流动透析液之间不能达到完全的平衡,透析液中的药物浓度实际只为组织中药物浓度的一部分,因此探针回收率的准确性和可重现性直接影响到组织中药物浓度的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透析技术特点(续)
检测方法: --单胺类物质测定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ECD 法; --氨基酸类物质多用 HPLC-荧光法测定; --乙酰胆碱、乳酸、抗坏血酸、丙酮酸和嘌呤 类等物质多采用 HPLC-紫外检测法; --神经肽类物质主要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四、透析相关仪器及透析液
(一)微透析探针 组成成分:小口径的透析膜、硅管、防水万用胶、 硅胶毛细管
1.橡胶管; 2.硅胶管(silica tubing)粗管; 3.硅胶管(silica tubing)细管; 4.聚乙烯管(PE-10 (polyethylene tubing); 5.透析膜(Dialysis membrane); 6.环氧乙烷(epoxy adhesive); 7.注射针头。
(二)透析泵 1.流速稳定且缓慢,介于 1-5μl/min
(六)透析液中钙离子的浓度
大多数微透析使用的透析液,都含有 1-3.4 mM 浓度的钙离子。
动物组织不同区域,钙离子浓度从1-3 mM 不等。 透析液中含有3.4 mM 和含有1.2 mM 钙离子时, 对 药 物 引 起 的 DA 变 化 , 会 有 定 量 的 (quantitative)不同。
2.快速的前进/后退模式,连续而可调整的流速, 和微调控制选择(microprocessor control option)
3.液体转动轴(liquid swivel):动物可自由行动, 不会被透析管缠住
4.常用透析泵 CMA/100, Harvard Microliter , Shesized rats
Anesthesized rats
微透析系统示意图- Freely moving rats

④ ①
Perfusion medium: aCSF Flow rate: 2 l/min

Freely moving rats
Dialysis probe Area of diffusion
(三)透析液转换器 Carnegie Medicine 公司发展了一个全自动的透析 液转换器 CMA/110 及 CMA/111。因这个机器有 微调的功能,马达驱动的设备,来转换透析液, 在转换过程中不会让空气进入。
(四)透析液收集
1.手动收集透析液 虽然耗时间,但可使一台 HPLC 发挥最大功用。 例如收集时间要 20 分钟,测定一个样品只要 7-8 分钟,则一台 HPLC 力足以应付 3 种样品; 使样品分离和分析很明确 2.自动收集器 (CMA/140) 按一定间间隔将透析液收集在冷藏( refrigerated ) 设备的旋转盘上的玻璃小瓶内 , 这就不需在实验 过程中一直看守着仪器。但就无法一边收一边分 析透析液
2. 人工脑积液 (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liquid, aCSF)
• 140 mM NaCl • 3.0 mM KCl • 1.2-3.4 mM CaCl2 • 1.0 mM MgCl2
• 1.2 mM Na2HPO4 • 0.27 mM NaH2PO4 • 7.2 mM glucose • pH 7.4
目前我们虽知透析液中钙离子的含量,对单胺的 释出有影响,但影响的程度则未知。组织间的不 同差异,钙离子可能是一个影响因素。
五、微透析实验操作
(一)透析探针的植入 1.必须的仪器:外科器械、钻孔机、立体定位仪 2.定位软件、图谱: Paxinos, G., and W. C. (1997) The Rat Brain in Stereotaxic Coordinates (The Third Edition):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Paxinos, G., and F. K. B. J. (2001) The Mouse Brain in Stereotaxic Coordinates (The Second Edition):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当灌流液流经探头前端透析膜时,组织内小分子 量生物活性物质即顺浓度梯度从膜外扩散入膜内, 并随灌流液被引流至探头外;
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连续收集透析液,检测其中待 测生物活性物质水平,可监测该区域内细胞外生 物活性物质浓度的经时变化过程
微透析技术原理优点
组织损伤小、取样少、方 便、快捷、可连续监测且 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

Freely moving rats
Dialysis probe Area of diffusion
二、微透析技术原理
微透析探头是由具有一定截留分子量的纤维半透 膜制成(microdialysis probe,MDP); 将探头埋入待测的组织区域,以恒定速度向探头 内灌注与组织液成分相近的等渗灌流液;
微透析技术与方法
洪宗元 皖南医学院定量药理研究所
微透析技术
微透析技术是一种微量
化学采样与检测技术

微透析系统组成 微透析技术原理 微透析技术特点 透析相关仪器及透析液 微透析实验操作 微透析实验的注意事项
一、微透析系统组成
② ④ ①
Perfusion medium: aCSF Flow rate: 2 l/min
3.在线收集与检测 (Online) 将探针出口直接连到 HPLC 的承载阀(load-valve) 上,而直接在线上自动分析透析液。即把一台 HPLC 限制在单一动物身上,使透析实验全自动化
(五)灌流液 (perfusate)
1. Ringer's solution:
• 147 mM Na+ • 4.0 mM K+ • 2.0 mM Ca2+
三、微透析技术特点
MDP:常用管式半透膜与不锈钢、石英或塑料毛 细管构成,半透膜由再生纤维素、聚碳酸脂或聚 丙烯腈制成。截留分子量 5,000-100,000 dolton 不等。适合神经递质等小分子物质通透,而蛋白 质难以通透 ; 灌流液:脑微透析的灌流液一般采用人工脑脊液 (artificial cerebral spinal fluid, aCSF)、Ringer或 Krebs 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