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与建筑物的关系
构成建筑三要素的内容及三者关系
![构成建筑三要素的内容及三者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4ccfc1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3.png)
构成建筑三要素的内容及三者关系建筑是人类为了满足生活和工作需要而创造的具有一定空间功能的物体。
它不仅仅是为了提供居住、工作、娱乐等场所,还承载了人们对美学、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追求。
构成建筑的三要素分别是结构、功能和美学,它们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建筑的整体。
结构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筑物能够稳定存在和发挥功能的基础。
结构包括建筑的基础、框架、墙体等,它们承载着建筑物的重量,使其能够抵抗外部力量和自身重力的影响。
结构不仅仅是建筑物的骨架,更是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个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维护和修复的成本。
功能是建筑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是建筑物为人们提供各种生活和工作功能的关键。
建筑物的功能包括居住、工作、娱乐、教育、医疗等方面,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有不同的功能需求。
建筑的功能需求是建筑师和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之一。
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使用环境。
美学是建筑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需求。
建筑的美学包括建筑物的外观、比例、形式、色彩、材料等方面。
美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建筑物看起来美观,更是为了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受和艺术享受。
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要能够兼顾结构和功能的需求,同时注重美学的表现,使建筑物在视觉上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结构、功能和美学是构成建筑的三个要素,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建筑物的品质和价值。
在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结构是保证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基础,功能是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需求的关键,美学是为建筑物增添艺术价值和审美享受的重要手段。
只有在结构、功能和美学三者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建筑作品。
结构、功能和美学是构成建筑的三个重要要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建筑物的整体。
结构是建筑物的基础和保障,功能是建筑物的目标和需求,美学是建筑物的表现和享受。
建筑设计与结构的三种关系
![建筑设计与结构的三种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408bb1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9.png)
建筑设计与结构的三种关系建筑设计与结构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建筑设计旨在满足人们的空间需求和功能要求,而结构则是支撑和保持建筑物稳定的框架。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建筑设计与结构之间的三种关系。
1.功能性关系:建筑设计的目标是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和功能要求,创造一个适宜居住、办公、学习、娱乐等活动的空间。
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组织布局。
建筑结构系统的设计应该能够实现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并使其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例如,在设计办公楼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建筑物内部的空间分配、交通流线、照明、通风等方面的功能需求,而结构工程师需要设计出相应的结构系统,如梁柱、楼板、桁架等,以支撑和保持建筑物的稳定性。
2.相互引导关系: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相互引导和影响。
在建筑设计初期,建筑师通常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风格、氛围等设计特点,确定建筑物的整体布局和形态。
而这些设计要求会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结构的设计。
例如,在设计一座豪华酒店时,建筑师可能会提出更大的开间、更高的层高以及大门延伸的区域等要求,这些对结构的设计师将导致更大的荷载和风压荷载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需要紧密合作,相互交流,确保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协调一致。
结构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设计师的要求,确定最佳的结构类型和方案,以实现建筑设计的目标。
3.创造性关系: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建筑设计师通过其对空间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深入理解,能够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形象和结构构造。
建筑师为了实现特定的设计理念和表达方式,可能会提出一些极具创造性的设计要求,这就需要结构工程师在结构设计中能够提供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例如,建筑师可能会提出设计一个悬浮在地面上的建筑物,这就需要结构工程师设计出合适的支撑系统和各种耐力构件,以实现建筑师的创造性设计要求。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943b1dc50e2524de5187e66.png)
※(2)柱网布置 ( )
框架柱截面常为矩形,也可设计成 形 等其他形状。 框架柱截面常为矩形,也可设计成T形、等其他形状。
School of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框架结构从纵向柱列的多少可分为单排、双排、三排、四排及 多排柱几种形式。
生土(墙)建筑;砌体结构 木构架结构; 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 构、框架-筒体结构、板柱结构; 钢(框架)结构; 拱结构、刚架结构、桁架结构、排架结构、悬挑结 构 网架结构、折板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帐篷 薄膜结构、充气薄膜结构
空间结构体系
School of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桁架结构
※(1)结构特征、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工程中很少独立使用,常为排架结构的屋架。桁架内力 分布均匀,材料强度能充分利用,减少材料耗量和结构自重, 使结构跨度增大。 主要用于体育馆、影剧院、展览馆、食堂、菜场、商场等公共 建筑。
※桁架结构形式
三角形、梯形、拱形等。
School of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薄壁型钢结构 ※(3)轻型钢结构
School of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钢结构建筑实例
School of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建筑与结构的关系
![建筑与结构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966396a783e0912a2162a58.png)
建筑与结构的关系朱程远;建筑1102班建筑学,不仅仅是单单搞设计如同平面设计般的一门学科,而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
表现在大学里那就是建筑学往往是归入工科类学科而不是归入艺术类学科,所招收的也不单单是艺术类学生,而是理科学生中的佼佼者。
由此可以看出,在建筑的学习中,代表工程技术的结构也是十分重要的。
回顾建筑的发展过程,在建筑刚刚诞生时,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就是要牢固,站得住,能够遮风挡雨。
这时候的建筑是没有太多的设计可言的,只有突出的承重结构形式,如窑洞、木梁架和干阑这三种类型的建筑。
可以说,那时候建筑就是结构,结构就是建筑,结构就是建筑的灵魂所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技术也在进步,人们的文明程度也在逐步的提高。
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就不在是遮风挡雨这么的简单了,而是多了一种审美的需求,或者说是对权力的崇拜。
建筑也和服装等一起被冠上了身份的象征。
这个时候的建筑中,结构已经不再是之前的支持建筑的作用,而是成为了建筑中为了达到构图目的的一个个构建。
像古希腊时候的帕提农神庙,柱子的比例就远远超过了为了支持梁所需要的构建尺寸,柱子不仅仅是承重的构建,而是作为柱式而成为了一种构图的方法。
宣扬着设计师所赋予建筑的意义。
这时候,结构虽然已经不再是仅仅的一个个的受力构件,但是由于技术所限,设计师们在设计建筑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意图,在构图时却还是在构件上做文章,就如同我国传统的木构件建筑,建筑的木构件在建筑中起着受力支持的作用,但是在外观上同时也起着建筑的审美所在。
可以说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木结构是成就了中国的传统的木建筑,这种对结构中木构件的崇拜甚至是延续到了后期的中国砖石结构的建筑中,在砖石建筑中的檐部和各种细节中,都是采用了仿木的处理手法。
这种在设计中因为结构而做出改变的,在农业社会发展到中后期时的世界建筑领域中都可以看到。
在工业革命后,人们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解放与冲击。
人们不再相信专制皇权的合法性,人们渴望打破阶级的枷锁。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建筑设计)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建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7c5755e87101f69e319589.png)
剪力墙施工
结构特征和适用范围:
在框架结构中适当布置能抵抗水平推力的墙体,并 使框架拄楼板有可靠连接而形成的结构体系。房间 的竖向荷载由剪力墙和框架结构共同承担,而水平 荷载主要由刚度较大的剪力墙来承担。在我国一般 适用于25层以下的建筑,总高度在90m以内。
在这类结构中,如何合理布置剪力墙的位置,数量 及间距对受力、变形及经济性有很大影响。
主要内容: 1、结构与建筑的关系 2、建筑结构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建筑设计,包括平、立、剖面图,在满足使用要求 的基础上,还必须综合考虑其他各专业(结构、电 气、暖通、给排水等)的要求。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是一个协调与统一的关系。建 筑设计是统领主体,是在主体上满足功能要求和形 象要求的,结构设计虽然是配合建筑设计的,但是 有自己的特点。
当建筑物跨度较大,(超过30m)平面形状为矩形 和其他形状时,还可采用各种形式的空间结构,由 于空间结构更好的发挥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因此常 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并使建筑物的形象具有一 定的表现力。空间结构系统包括各种形状的网架结 构、折板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帐篷薄膜结 构、充气薄膜结构等。
2、除标高用m来标注外,其余尺寸一律用mm表 示,不须要写单位。标高的标注要注意。
3、尺寸标注按照人看的方向,不要写倒了。 4、须写清图名。例: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 5、写清剖切符号。 6、不要随便用斜线。也不要画不相干的东西。 7、标出轴线来,横向和纵向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8、极少数同学按照要求写出了说明和计算。
结构设计要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寿命、能 够抵御自然界的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
所以结构工程师必须在正确分析外部荷载的基 础上,经过计算,慎重选择建筑材料和建筑结 构,确定建筑各个构件的具体尺寸,出具详细 可执行的施工文件。以保证建筑物的顺利建成。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30ba929941ea76e59fa04c6.png)
排架结构,桁架结构
由屋架(或屋面梁)、柱、基础等组成,柱顶与屋架 为铰接,柱底与基础顶面为固接。在单层工业厂房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根据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不同,排架结构可 设计成等高或不等高、单跨或多跨及其它多种形式。
预制大板:内墙板、外墙板、楼板
实心板 空心板 复合板
3 建筑特征 空间小: 适用于住宅、旅馆、宿舍 刚度大: 可用于地震和非地震区
二、 选型要点
结构平面力求规则 建筑参数尽量减少 保证构件可靠连接 加强外墙板面防水
板材装配式建筑中所用的一些预制墙板
板材装配式建筑
1967年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展出的预制装配式盒子住宅
空间网架在建筑物入口处的运用
悬索结构
悬索结构屋面覆盖的世博会展厅
尽管十余年来我国悬索结构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但 与网架和网壳结构比较其发展相对较慢,分析起来可能 有两方面的原因:
(1)悬索结构的设计计算理论相对复杂一些,又缺少具有 较高商品化程度的实用计算程序,因而难于为一般设计 单位普遇采用;
充气薄膜结构兼有承重和围护双重功能,故大大简化了 建筑构造。薄膜充气后均匀受拉,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 能,省材料,加之薄膜本身很轻,因而可以覆盖巨大的空间。 这种结构的造型美观,且能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平面。薄膜材 料的透明度高,即使跨度很大的建筑不设天窗也能满足采光 要求。
由于充气薄膜结构具有上述优点,一些国家在最近40年 已先后建成充气结构的体育馆、展览馆、餐厅、医院等多种 类型的建筑,而且特别适用于防震救灾等临时性建筑和永久 性建筑。
第一节 建筑与结构的关系(建筑学)
![第一节 建筑与结构的关系(建筑学)](https://img.taocdn.com/s3/m/48878221647d27284b735113.png)
第一节建筑与结构的关系一、建筑与结构(一)结构对建筑的制约结构受力学规律的支配,对建筑的多种多样要求,一般只能满足一部分,对建筑有很强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空间和形体大空间公共建筑的空间和外观形体,虽然出自于物质和精神功能的需要,但其构筑成形则受结构的制约,如空间的大小、高低、曲直及外观形体都与所用的结构形式有关。
有些建筑用大跨结构,多采用先进的空间结构,这样比较经济。
而空间结构是三维实体,它对建筑空间的围合与限定颇有个性特点。
有些建筑用大跨结构虽然只做顶界面-屋面。
但屋盖结构对建筑平面形状、空间体型以及外观形体也有很大影响,如圆顶、网壳、悬索、薄膜等结构对建筑的影响虽然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但都是巨大的;有些建筑用大跨结构既覆盖又围合其空间,结构形体往往就是建筑形体;这种情况下,结构对建筑的影响,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2、界面和形象不同的结构形式对建筑界面(顶界面、侧界面)的建立都有独特的影响。
常常构成具有独特个性的立面或完整的建筑外观,对建筑形象的塑造有决定性的影响。
现代大空间公共建筑的顶界面一般很少采用吊灯,而是直接暴露结构,结构的构件的粗细、走向、网络图案及其韵律就成为建筑空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美学发挥着重要的空间造型作用。
3、形式美的表达建筑造型的比例、尺度、节奏、韵律、均衡、稳定等等形式美问题在大空间公共建筑中需要同结构形式揉合在一起综合处理。
虽然有时面的划分有较大的独立性,但它应该同网格的布置协调一致,正确反映出结构的受力和传承的特点,使建筑形态与结构形态吻合一致,否则会出现形式与结构的脱节,造成虚假。
建筑形式美的推敲应以结构形式为基础,以期达到建筑与结构的有机结合。
(二)建筑对结构的相互促进建筑与结构既有彼此制约的一面,也有相互促进的一面。
大空间公共建筑对结构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形式多样化,为建筑创造提供得心应手的手段,这是建筑对结构的最大促进。
反之,当结构技术取得突破,就为建筑设计创造了更大的创作余地,促进建筑的发展。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关系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5bed4e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1.png)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关系摘要: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对整个建筑物的外观效果、结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协调、互相制约的关系。
因此要设计出既要满足建筑美观,造型优美,又要使结构安全、经济、合理的建筑物是每个建筑师与结构师都必须十分注意的问题.关键词: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合理性;经济性1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高,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配合更为重要。
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构体系才能实现,结构设计的好坏,关系到建筑物是否适用、经济、美观.特别在高烈度地震区,建筑设计必须在满足结构抗展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建筑物的造型美观、功能完善等等.因此要设计出既要满足建筑美观,造型优美,又要使结构安全、经济、合理的建筑物是每个建筑师与结构师都必须关注的问题.以建筑构思和结构构思的有机融合去实践建筑个性的艺术表现,即便是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建筑师也应了解结构设计的概念、原理,提高自己运用结构的素养和技巧。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的设计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对整个建筑物的外观效果、结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协调、互相制约的关系。
任何一个建筑设计方案,都会对具体的结构设计产生影响,而有限的结构设计技术水平又制约着建筑设计层次。
因此,在做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者应具备有一定的结构方面基础,能与结构设计适当结合,相互调协,使二者相统一,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
建筑与结构两者之间有着最密切关系的,特别是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由于结构是以水平荷载为主要控制荷载,故结构体系的选型和结构布置要考虑最有利于抗震和抗风的要求。
同时,结构构件截面尺寸还要满足刚度和版性的要求.这样便对建筑设计形成了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使建筑与结构二者相互协调统一。
二者还应不断地相互配合,彼此渗透,这样才能设计出真正满意的建筑。
构成建筑三要素的内容及三者关系
![构成建筑三要素的内容及三者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4afbb4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4.png)
构成建筑三要素的内容及三者关系以构成建筑三要素的内容及三者关系为标题,本文将介绍建筑的三要素,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建筑的三要素分别是结构、功能和美学。
结构指的是建筑物的承载系统和构造,包括建筑的骨架、支撑结构和各种构件。
功能是指建筑物为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等需求而设计的功能性要素。
美学则是指建筑物的艺术、审美和文化价值。
结构是建筑的基础和支撑,它保证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构要素包括柱、梁、墙等构件,以及地基、基础等地下结构。
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美学需求来确定,既要满足功能要求,又要考虑美观和经济性。
结构和功能是建筑的内在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功能是建筑物的核心要素,建筑物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功能要素包括建筑物的用途、使用空间、布局等。
不同类型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功能需求,如住宅需提供居住空间、商业建筑需提供商品展示和销售空间、文化建筑需提供演出和展览空间等。
建筑物的功能设计应考虑人们的行为习惯、舒适性和便利性,以及可持续性和环保要求。
美学是建筑物的外在要素,它关注建筑的艺术性、审美性和文化价值。
美学要素包括建筑物的形式、比例、造型、色彩、材料等。
建筑的美学设计应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以及与当地文化和历史的契合度。
美学要素与结构和功能相互交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艺术处理,使建筑物既具有功能性,又具有审美价值。
这三个要素在建筑设计中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结构和功能是建筑物的内在要素,它们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性能。
结构的合理设计和施工质量对功能的实现和使用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美学则是建筑物的外在要素,它赋予建筑物艺术性和文化特色,使建筑物与环境和人文背景相呼应。
结构、功能和美学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在建筑设计中,结构、功能和美学要素应该协调统一,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建筑物的整体效果。
一个好的建筑作品既要有稳固的结构和合理的功能,又要具备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建筑与结构的关系
![建筑与结构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dd4a7cb89eb172dec63b70e.png)
论建筑与结构的关系论文摘要:在经历了两年半的建筑学习中,不仅要认识到设计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更要了解结构对于一座建筑的重要性,充分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建筑与结构的相互关系,了解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明确不同设计阶段的结构问题,使我们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从空想主义中脱离出来。
关键词:建筑建筑结构关系空间正文:建筑是人们为满足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利用物质技术条件创造出的人造空间环境,建筑的构成有三个要素:即建筑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
一个好的建筑,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结构体系才能实现,结构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是否适用,经济,美观。
就像在上一节建筑选型课堂上,一个同学这样说的,建筑就像一个人的身体而结构就是这个身体的骨架构成,如果骨架松松散散,那么这个人的身体一定不会好到哪去。
形象的描述,直接简述了建筑与结构的关系,二者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还记得刚上大学做设计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怎么接触结构这门课,只是稍微对柱子,梁等结构有一定的概念,只是一味的去考虑功能分区,立面造型,空间感受这些问题,而到了给老师看方案时候,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被老师批的一无是处,那时候才明白了即使有些很不错的想法,但是在结构上却无法实现,这对于我们来说无异于做无用功。
建筑与结构是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影响最重要的环节,对整个建筑物的外观效果、结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设计出既要满足建筑美观,造型优美,又要使结构安全、经济、合理的建筑物是每个建筑师与结构师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可见,建筑与结构两者之间有着最密切关系的,特别是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由于结构是以水平荷载为主要控制荷载,故结构体系的迭型和结构布置要考虑最有利于抗震和抗风的要求。
同时,结构构件截面尺寸还要满足刚度和版性的要求。
这样便对建筑设计形成了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使建筑与结构二者相互协调统一。
二者还应不断地相互配合,彼此渗透,这样才能设计出真正满意的建筑。
建筑设计与结构的三种关系
![建筑设计与结构的三种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b704f2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2.png)
建筑设计与结构的三种关系建筑设计与结构是紧密相关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建筑设计中,结构起着承载和支撑的作用,而结构的设计又会对建筑的形式和功能产生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建筑设计与结构的关系。
一、建筑设计对结构的影响建筑设计是建筑的外部形态和功能布局的创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需求、美学要求以及使用者的舒适性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结构的设计。
建筑的功能需求会决定结构的类型和布局。
例如,大跨度的建筑需要采用悬挑结构或者桁架结构来实现,而多层的建筑则需要合理的柱网结构来支撑。
因此,在建筑设计初期,设计师就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来确定最适合的结构类型。
建筑的美学要求也会对结构的设计产生影响。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整体形态、立面效果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等方面。
这些美学要求会对结构的形式和材料选择提出要求。
例如,设计师可能会选择使用曲线形的结构来营造流线型的外观效果,或者选择使用玻璃幕墙来达到透明和轻盈的效果。
使用者的舒适性也是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建筑设计需要满足使用者对室内空间的需求,如采光、通风、隔音等。
这些要求会对结构的设计提出相应的要求。
例如,设计师需要合理设置窗户和通风口,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采光效果。
二、结构对建筑设计的限制与建筑设计对结构的影响相反,结构的设计也会对建筑的设计产生限制。
结构的选型和布局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形态和功能需求,并提供足够的支撑和承载能力。
结构的选型和布局会对建筑的形态产生限制。
不同的结构类型有不同的形态特点,如悬挑结构能够实现大跨度的建筑,但会对建筑的高度和形状提出限制;柱网结构能够实现多层建筑,但会对室内空间的布局产生限制。
因此,在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师需要考虑到结构的形态限制,以及如何与建筑的形态要求相协调。
结构的承载能力会对建筑的功能需求产生限制。
建筑的功能需求需要结构提供足够的支撑和承载能力。
例如,大型体育馆需要能够承受大量观众和设备的重量,因此需要采用足够强大的结构来保证安全。
建筑三要素的辩证关系
![建筑三要素的辩证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d27391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b.png)
建筑三要素的辩证关系建筑是人类创造的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它由许多要素构成,其中三个最重要的要素是空间、结构和材料。
这三个要素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相互影响和制约,共同决定了建筑的形态和功能。
空间是建筑的基础,也是建筑的载体。
建筑的空间包括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它们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形成了建筑的整体空间结构。
空间的大小、形状、布局和比例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审美效果。
例如,一个宽敞明亮的室内空间可以给人一种舒适和开放的感觉,而一个狭小拥挤的空间则会给人一种压抑和局促的感觉。
因此,在设计建筑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所特点来合理规划和利用空间,使之既满足功能要求,又具有美感。
结构是建筑的支撑和保障。
建筑的结构包括框架结构、承重墙体和各种连接件等,它们共同承担着建筑的荷载,使建筑能够稳定地存在和使用。
结构的形式和材料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建筑的稳固程度和抗震性能。
例如,高层建筑一般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设计建筑结构时,需要考虑荷载分配、力学性能和施工工艺等因素,以确保结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材料是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建筑的质感和表达方式。
建筑材料可以是天然材料,如石材、木材和土壤等,也可以是人工材料,如钢材、玻璃和陶瓷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和建筑特性,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纹理、色彩和光泽,从而赋予建筑独特的外观和氛围。
选择合适的材料要考虑到耐久性、环保性、造价和维护成本等因素,以实现建筑的功能和美学的统一。
空间、结构和材料是建筑三个基本要素,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建筑的形式和内涵。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使之相互协调和统一,以实现建筑的整体效果和功能要求。
只有在空间、结构和材料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创造出具有艺术感和实用性的建筑作品。
因此,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应该注重空间的灵活运用、结构的合理布局和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以创造出与人文环境相协调的建筑作品。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不同之处标准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不同之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b48789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9.png)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不同之处标准文章标题:揭示建筑物与构筑物之间的不同之处导语:建筑物与构筑物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个词汇,但它们究竟有何不同呢?本文将通过深度的探讨,为您揭示建筑物与构筑物之间的不同之处,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1. 建筑物的定义和特征:1.1 建筑物是指为人类居住、工作、娱乐等活动而建造的房屋、结构或建筑物体。
1.2 建筑物具有以下特征:- 建筑物通常由多个房间或空间组成,用于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 - 建筑物通常具有地基、墙壁、屋顶等结构,以提供稳定性和保护性;- 建筑物通常采用各种建筑材料和技术来构建,如砖石、混凝土、钢铁等;- 建筑物外观通常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反映了设计者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背景。
2. 构筑物的定义和特征:2.1 构筑物是指为完成特定目的而建造或安装的工程设施或建筑结构。
2.2 构筑物具有以下特征:- 构筑物通常是临时性的,用于特定的目标或任务;- 构筑物通常包括桥梁、堤坝、管道等,用于连接、隔离或导流; - 构筑物通常用于工程、农业或军事等领域,满足特定需求;- 构筑物通常具有强大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应对外部力的影响。
3.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相互关系:3.1 建筑物和构筑物都是人类为了满足不同需求而创建的结构体,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
3.2 建筑物与构筑物在结构、功能、材料等方面存在着区别,但也有某些重叠之处。
3.3 有些建筑物本身同时具备了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特征,如桥梁和摩天大楼等,它们既承载交通功能,又提供居住或办公空间。
4. 概念回顾与总结:4.1 建筑物和构筑物是人类创造的两大类结构体,它们在目的、特征、使用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4.2 建筑物着重强调居住、工作、娱乐等功能的满足,强调美学和舒适性。
4.3 构筑物则更注重工程、农业或军事等领域特定需求的满足,强调功能性和承载能力。
4.4 建筑物和构筑物并非是相互独立的概念,有些结构体既具备建筑物的特征,又具备构筑物的功能。
钢结构与建筑物理环境的协同
![钢结构与建筑物理环境的协同](https://img.taocdn.com/s3/m/deff459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6b.png)
钢结构与建筑物理环境的协同钢结构是一种广泛用于工业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建筑结构形式。
在建筑物理环境的设计和施工中,钢结构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钢结构与建筑物理环境之间的协同关系,并分析其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
一、钢结构的优势钢结构由钢材构成,具有以下优势使其成为建筑物理环境中常用的结构形式:1. 强度高:钢材具有高强度和刚性,能够承受大的荷载并保持稳定性,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
2. 轻质化:相对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重量更轻,可以减少建筑物的自重。
3. 施工速度快:钢结构可以在工厂预制,减少现场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4. 可重复利用:钢结构可以拆卸和重组,使得建筑物的扩建、改造和拆除更加便捷。
二、建筑物理环境的要求钢结构在与建筑物理环境协同的过程中,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 抗震性能:钢结构应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以保障建筑物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安全。
2. 火灾安全:钢结构应采用防火处理,以提高建筑物在火灾中的抗火性能。
3. 保温隔热:钢结构应注重保温隔热的设计,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4. 声音传递控制:钢结构应采用隔音措施,减少声音的传递,提供一个安静的室内环境。
三、钢结构与建筑物理环境的协同应用钢结构与建筑物理环境可以通过以下协同应用来实现:1. 结构设计:在钢结构的设计中,考虑建筑物理环境的要求,如地震力、风荷载等,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防火处理:钢结构应采用防火涂料或防火隔板等措施,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提高其火灾安全性。
3. 保温隔热设计:在钢结构中设置保温层和隔热层,减少能量的散失,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4. 音频控制:钢结构应使用吸音材料,减少噪音的传递,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5. 绿色建筑:钢结构可以与绿色建筑原则相结合,如利用可再生能源、收集雨水等,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实践案例分析以下是几个成功应用钢结构与建筑物理环境协同的案例: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该建筑采用了钢结构,通过适当的隔热和隔音设计,创造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
建筑与结构的关系
![建筑与结构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57d218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f.png)
建筑与结构的关系一、引言建筑是人类对其周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而结构是建筑的骨架和支撑系统。
建筑与结构的关系密不可分,建筑的形式和功能直接受限于结构的能力和特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其相互影响和作用。
二、建筑的形式对结构的要求建筑的形式是设计师在满足使用功能之外对建筑外观和内部空间的追求。
不同的建筑形式对结构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例如,高耸的摩天大楼需要结构具备较高的抗震、抗风能力以及承载荷能力。
而曲线形状的建筑则需要相应的弧形结构,以满足设计师对建筑外观的要求。
三、结构对建筑的影响结构对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空间布局:结构系统的选择会对建筑的空间布局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采用悬挑结构的建筑能够创造出大开间空间,提供更宽敞的内部空间和观景视野;而采用梁柱结构的建筑则会对内部空间产生一定的限制。
2. 建筑材料的选择:不同的结构系统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有着不同的要求。
例如,钢结构适合采用轻质的建筑材料,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可塑性;而混凝土结构则适合采用易于施工的材料,如混凝土和砖块。
3. 建筑施工技术:不同的结构系统对于建筑施工技术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钢结构需要进行精确的焊接和连接,施工难度相对较大;而混凝土结构则需要进行块状施工,而且施工过程相对简单。
四、建筑与结构的协同作用建筑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建筑的形式需要依赖结构来实现,而结构的特性也需要建筑形式进行适应。
在建筑和结构的协同作用下,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1. 创造性表达:建筑的设计可以通过结构的形式和材料展示出来。
例如,采用钢结构的建筑可以通过悬挑和钢结构的裸露来表达出现代感和工业风格;而使用砖和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则可以营造出传统和自然的氛围。
2. 功能性需求:结构的特性会影响建筑的功能和使用效果。
例如,在设计大型体育馆时,结构对于观众席的支撑要求较高;而在设计博物馆时,结构则需要满足对展览空间的灵活性和可变性的要求。
结构与建筑物的关系
![结构与建筑物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6ea6360561252d380eb6e0b.png)
2 1 经过 装饰 的结构 .
在西方建筑史 中有很 多时期 , 建筑完全 由所偏 爱的结构 系统 的形体太大和经济条件达不到。这表明结构技术对建筑具有重 的形式逻辑所影 响( 基本是决定 )那个时代有 其独特 的建筑风格 大 的贡献 , , 虽然这种贡 献常 常不 被人认 可 , 它却 使建 筑师 摆脱 了 和建筑整体形 态。在这种方式 占统治 的时期 , 被采取 的建筑形态 需 要用砖 石材料和木材支撑建筑 的约束 。如果要 采用大跨 度 , 在 是 由建筑物的结构骨架产生 的 , 经过装饰 的结 构就是指 的这个范 确定建 筑物 的形式时 忽略结 构 问题则 会很 危险 。纽 约艾德 威尔 畴 。在这个 范畴 内, 建筑很 少因为视觉 原 因采 取更 多的措施 , 德 机场 的环球航 空公 司候 机楼的屋顶是 一个钢筋 混凝土壳 , 不 只 却 是对结构稍微做 了一些 可视 性 调整 , 即装饰 一 下来 体 现建 筑形 是 活性模式形状 。建 筑形 式是 由视 觉 因素而不 是结 构 因素考虑 式。或许在 由结构决定 造 型的西方 传统建 筑 中最 引人 注 目的是 的 , 结构上 的难度就 很大 。这 些 困难 是通 过修改 原始设计 , 在 以 雅典的帕提农 神庙 。帕提农神庙 的建筑是构造 型的 : 构要求决 增 加最 大内力位置上壳的强度来解决 的。 结 定建筑形式。尽 管建筑物 的 目的不 是表现结构技 术 , 它的形式 但 以上介 绍了结构 与建 筑形式之 间的相互作用关 系, 并且说 明
. 结构被接 受 物 围护结构是融为一体 的, 有时 , 们又是完全分开的 ; 它 多数情况 2 4 结构产生建筑形式/ 结构产 生建 筑形 式/ 结构被接受 的范畴被 用于 描述 结构 与建 下, 常有一种结 构 、 结构和综 合功 能的构件 组合体 。在所 有情 非
建筑与结构的关系
![建筑与结构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b9507eaed630b1c58eeb540.png)
建筑与结构的关系摘要:自古以来,结构都是建筑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建筑结构的样式日趋多样化,因而导致建筑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
本文主要从古建筑与结构和现代建筑与结构两方面来剖析建筑与结构的关系。
关键词:建筑,结构,古建筑,当代建筑一、前言有人把结构比作建筑的骨骼,以此突出结构对于建筑的重要性。
地球上生物的进化规律是:越是高级的生物,骨骼就越复杂,而建筑也同样,建筑的造型、空间等内容,都依赖它的骨骼——结构承重着。
就如同不同的生命有着不同的骨骼一样,不同的建筑也有着不同的结构。
结构是为建筑服务的,建筑的表现是靠结构给予实现的。
可以说,没有结构,就没有造型,也就没有空间。
从建造的角度来看,把结构类比作生物的表皮,把造型类比作表皮和皮下组织就显得十分准确了。
建筑的根本在于建造,在于建筑师应用材料并将之构筑成整体的创作过程和方法。
建构应对建筑的结构和构造进行表现,甚至直接的表现,这才是符合建筑文化的。
二、古建筑与结构现实是历史的延续,通过对影响西方各历史时期经典建筑形式的结构因素进行分析,便可推断出建筑与结构的密切关系。
1.古希腊神庙列柱围廊式是古希腊神庙的典型形制。
神庙建筑是构造型的,结构要求决定着建筑形式,神庙外周紧凑的柱列排序,正是由于石质嵋梁不适应弯矩荷载造成的。
成为后世经典的陶立克和爱奥尼克柱式,最初也是体现梁柱结构布置的结构系统,后来成为依附于结构方式的艺术形式。
另外,在希腊古典时期的神庙建筑中,起装饰作用的雕刻被严格控制在填充构件和非承重构件上。
尽管最初的建造目的不是为了表现结构技术,但建造者采用了一种合理而简单的、从现有材料中制造出来的形式,让建造的逻辑形成了形式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终,古希腊神庙建筑的结构与建筑形式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和谐。
2.古罗马拱券建筑古罗马时期建筑方面取得的最伟大成就要得力于拱券结构方式,券、连续券、券柱式、弯顶等建造手段的运用,使结构材料的受力状况更加合理,也为古罗马建筑带了来崭新的内部空间和外观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9 6825(2006)04 0097 02结构与建筑物的关系收稿日期:2005 08 21作者简介:金 萃(1967 ),女,讲师,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 030009金 萃摘 要:对建筑物中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结构与建筑物的关系,建筑师与结构师的关系,以更好地协调结构与建筑形式之间的关系,提高建筑设计水平,达到共同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和形式的效果。
关键词:结构,建筑,建筑形式中图分类号:T U 05文献标识码:A1 建筑物中的结构描述建筑结构功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结构定义为用以抵抗施加在建筑物上荷载的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建筑物可以简单地被看作是一个封闭的、被分隔成不同空间以创建一个被保护环境的简单外壳。
组成这个外壳的表面,即建筑物的墙体、楼板和屋顶必然要承担不同类型的荷载:外表面要承受雪、风和雨等气候引起的荷载;楼板要承受居住者和他们的活动所产生的重力荷载;多数表面还必须承担它们自身的重量。
所有这些荷载都会导致建筑外围护结构变形甚至于倒塌;正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才提供了结构。
因此,结构的功能可以概括为提供阻止建筑物倒塌所需要的强度和刚度。
更确切地说,它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用来承受施加在建筑物上的荷载。
实例证明了所有的建筑物都含有结构,结构的作用是通过传导施加在建筑物上的力来支撑建筑物围护结构,这些力通常从作用点一直传递到它们最终被抵消的建筑物以下的地面。
有时承重结构与空间分隔结构和建筑物围护结构是融为一体的,有时,它们又是完全分开的;多数情况下,常有一种结构、非结构和综合功能的构件组合体。
在所有情况下,结构形式与作为整体的建筑物形式密切相关,结构发挥其功能的有效程度影响着建筑的质量。
2 结构与建筑物的关系结构与建筑形式在诸多方面互相联系,从建筑形式完全由结构决定到在确定建筑物的形式和它的美学价值时对结构需要的完全忽略。
这里把结构对建筑形式的影响归纳为下列几种关系并进行分类讨论。
2.1 经过装饰的结构在西方建筑史中有很多时期,建筑完全由所偏爱的结构系统的形式逻辑所影响(基本是决定),那个时代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整体形态。
在这种方式占统治的时期,被采取的建筑形态是由建筑物的结构骨架产生的,经过装饰的结构就是指的这个范畴。
在这个范畴内,建筑很少因为视觉原因采取更多的措施,只是对结构稍微做了一些可视性调整,即装饰一下来体现建筑形式。
或许在由结构决定造型的西方传统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雅典的帕提农神庙。
帕提农神庙的建筑是构造型的:结构要求决定建筑形式。
尽管建筑物的目的不是表现结构技术,但它的形式逻辑被赞扬为视觉表达的一部分。
多立克柱(the Docric O rder)达到了这个建筑物的最高精制程度,它是一套体现梁 柱结构布置的装饰系统。
2.2 结构作为装饰物结构与建筑的关系在这里被列为 结构作为装饰物!,这种关系包括按照主要的视觉标准对结构构件的应用,这是20世纪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
正如在经过装饰的结构范畴一样,这种结构也在视觉程度上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但与经过装饰的结构不同,设计过程是由视觉因素而不是技术因素所驱动的。
因此,这些结构的性能在按技术标准判断时往往是不太理想的。
这是区分结构作为装饰物和经过装饰的结构之间的主要标志。
典型建筑为英国伦敦的劳埃总部大厦。
2.3 结构作为建筑总有一些建筑是由结构和只有结构组成的。
爱斯基摩人用硬雪块砌成的圆顶小屋和北美印第安人使用的圆锥形帐篷就是这方面的实例,这类建筑物在整个人类历史甚至人类史前时期内就已存在。
这些建筑物都在技术的可行性上达到了最佳点,对于结构的要求方面没有任何折扣。
这是结构与建筑之间的第三种关系,可以看作是没有装饰物的结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结构作为建筑。
伦敦的千年穹顶是这方面的最好实例。
2.4 结构产生建筑形式/结构被接受结构产生建筑形式/结构被接受的范畴被用于描述结构与建筑形式之间的关系,允许结构要求强烈地影响建筑物的形式,即使结构本身不一定是裸露的。
在这类关系中,采用了结构上最合理的构件设置,并且使建筑适应这种设置。
2.5 结构被忽略结构在设计建筑形态的过程中被忽略,没有成为建筑美学的一部分。
自从钢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发展以来,人们已经有可能在设计建筑物时不用考虑它们是如何被支撑或被建造的,至少在设计过程的初级阶段是这样。
这是因为钢和钢筋混凝土的强度特性决定了在实际中可以建造任何一种建筑形式,除非所建造的形体太大和经济条件达不到。
这表明结构技术对建筑具有重大的贡献,虽然这种贡献常常不被人认可,它却使建筑师摆脱了需要用砖石材料和木材支撑建筑的约束。
如果要采用大跨度,在确定建筑物的形式时忽略结构问题则会很危险。
纽约艾德威尔德机场的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的屋顶是一个钢筋混凝土壳,却不是活性模式形状。
建筑形式是由视觉因素而不是结构因素考虑的,在结构上的难度就很大。
这些困难是通过修改原始设计,以增加最大内力位置上壳的强度来解决的。
以上介绍了结构与建筑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且说明这种作用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
人们希望被这种关系所确定的几种分类能够有助于理解构成建筑设计的过程和建筑与结构的相互作用,不管它们可能具有多大的人为因素。
结构与建筑形式之间的关系从大的方面分为六类,可以认为它们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的,这可以对设计(下转第143页)∀97∀第32卷第4期2006年2月 山西建筑SHANXI ARCH ITECTUREVol.32No.4Feb. 2006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场地不平,使钻机机台不平或施钻操作不当造成的;该质量问题以防为主,只要在上场前做好场地平整工作,并在施钻时适当加长开孔管即可。
3.2 可灌性差选择浆液及浆液配合比不当以及选择注浆压力不当,浆液扩散半径小都会使浆液可灌性差。
由于地质分布不均,致使设计人员在确定注浆浆液类型及注浆参数时,不能满足现场实际要求,可在正式注浆前增大试注浆孔数,使之能正确反映整个施工区域的情况,并调整注浆压力、配比等相关参数。
如在正式注浆工程中发现局部区域存在可灌性差的现象,可采用局部增加注浆孔进行补救。
3.3 冒浆岩层破碎、裂隙增大;止浆不好或在用套管嵌入止浆时,套管嵌入不好;注浆压力过大都可能是引起冒浆的原因。
调整注浆压力,限制进浆量、间歇注浆以及重新嵌套管(或加止浆塞)可对该质量问题加以防治,必要时在止浆处下套管,用水泥砂浆封住,重新扫孔注浆。
3.4 串浆出现浆液从其他孔中流出的情况,一般是由于两孔间的连通性好,可采用加大孔间的间距,适当延长相邻孔施工时间的间隔,用止浆塞塞于被串孔串浆部位上方2m~3m 处,相邻串浆孔同时注浆这几种方法进行处理。
3.5 浆液过量流失到非注浆部位如出现某孔注浆量异常大于正常情况,极可能因为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岩溶地区注浆;注浆压力过大;浆液过稀;泵量过大使浆液流失到非注浆部位。
巡视周边区域确认后,可采用如下措施:1)低压或自流注浆;2)改用较浓浆液;3)加速凝剂;4)加粗骨料;5)间歇注浆;6)控制注浆施工程序,在注浆范围的边缘和底部用水泥 水玻璃浆液,调整配合比,使其在十几分钟内凝固以封闭外围及地层;7)用泵量较小的泵。
参考文献:[1]GB 50202 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2]林宗元.岩土工程治理手册[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5 37.[3]毛洪渊,于 文.地基与基础施工[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77 79.[4]林洪元.岩土工程监理手册[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4 46.[5]刘建航,侯学渊.基坑工程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1 23.Quality control of injected foundation and prevention of common problemsYANG Jia wei CAO Lei SHUAI Hui minAbstract:It introduces constructio n process of injected found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point in construction,and enumerates preventio n for common problems to ensure quality of eng ineering,w hich can be referr ed fo r similar engineer ing.Key words:injected foundation,injected materials,quality control points,checking method (上接第97页) 过程做进一步的阐述,还可以把不同的关系类型细分为两大类 结构裸露和结构隐藏。
有三种结构裸露关系:经过装饰的结构、结构作为装饰物和结构作为建筑。
结构隐藏也包括两类:结构产生建筑形式、结构被接受以及结构被忽略。
最初的六类结构又可以考虑分成两类,即结构被看重和结构不被看重。
在结构被看重一类中,采用的建筑形式是根据技术标准判断时表现良好的形式,而在结构不被看重一类中,确定建筑形式时很少考虑对结构的要求。
第一种分类常常包括经过装饰的结构、结构作为建筑、结构产生建筑形式和结构被接受。
第二类常常包括结构作为装饰物和结构被忽略。
在这种分类所涉及的结构与建筑形式之间可能存在着的各种各样关系的第二种方式中,主要考虑的是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之间的合作类型,这是建筑史上一个非常有趣的方面。
如果尊重结构,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就必须在设计建筑物时采取积极合作的态度。
这时,结构工程师是参与建筑物造型设计的队伍中的一员。
如果这种关系属于结构不被看重的分类,则工程师只能是一个技术员 一个从事如何建造一种已由他人决定了几何形体的人。
3 建筑师与结构师的关系如同结构与建筑形式之间的关系一样,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有很多形式,可以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目前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之间有三种关系。
一方面,建筑物的形式完全由建筑师决定,结构工程师只负责将建筑物建造起来;另一方面,结构工程师充当建筑师,决定建筑物的形式和所有涉及建筑其他方面的设计。
这两个极端的中间形式是建筑师和结构师精诚合作,共同决定建筑物的形式并完成建筑物的设计。
正如将看到的一样,两者的关系为何种类型将对相关的建筑特性产生重大的影响。
第一种占有统治地位的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之间的关系是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建立的那种关系,即建筑师决定建筑物的形式和它的视觉概念,结构工程师主要作为技术人员,保证建筑物在技术上不出问题。
这种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之间的关系主导着现代主义建筑包括后现代主义建筑和解构主义建筑的所有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