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房颤患者的处理流程
心房颤动患者的内科治疗
![心房颤动患者的内科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5a356ca08a1284ac8504384.png)
1 . 2体 征 :一般 心率为 1 0 0 ~1 7 0 次/ 分 ,心率 很不规则 。除 了原有心脏 病的体 征外 ,当心率较慢 ,心律可 为规则状态 ;有缺脉表 现 ;有 时会
3 . 1防治 原则 :控制 心室率 、防止复 发 、恢复 并维持窦性心律 、清除 易患因素与防止栓塞并发症。 3 . 2对 3 P 心房颤动 的内科治疗 :3 P 0 分类是当前临床上对房颤较为实用
的一种分类方 案,其将 房颤分为 发性 房颤 、持续性房颤 与永 久性房
颤
3 . 2 . 1阵发性房 颤 :阵发性心房颤 动会短期 内 自行停 止 ,而对持 续性 房 颤治疗无效会导 致发展为永久性房 颤,房颤的预后与患者 的心室率
房 颤患者绝 大多数为 6 0 岁 以上的老年 人 ,其主 要病 因为冠状 动脉
血 液不 流通 ,瓣膜 与窦房结退 行性变导 致的心脏功 能受损 。而 甲状腺 功 能亢进性 心脏病 、肺源性心 脏病及慢性 缩窄性心 包炎也 可导 致心房 颤 动。心房 颤动有分 阵性和持 续性两种 ,老年人心 房颤动几乎 都是器 质 性心脏病 患者 。心 房颤动发病 率与年 龄的增长成 正 比,年龄 越大房 颤 发病率则 越高 。房颤可 降低2 5 %的心房输 出量 ,从 而造成基础 心脏 病 加重 ,同时还有可 能形成心动 过速性 心脏 病 ,损坏 心功能 。缺血性
响 因素分 析 [ J ] . 中华 医院感染 学 杂志, 2 0 1 2 , 2 2 ( 1 4 ) : 3 1 1 0 - 3 1 1 2 .
心房颤动患者 的内科治疗
黄 国荣
( 江西省上犹县东 山镇卫生 院,江西 上犹 3 4 1 2 0 0 )
房颤
![房颤](https://img.taocdn.com/s3/m/7a4de82b7e21af45b307a84b.png)
房颤一、病历资料1.现病史患者,方xx,男,42岁,因“心悸2小时”于2015-8-5日收入院。
患者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心悸,无胸闷胸痛,无恶心呕吐,无黑朦晕厥,无意识丧失,无肢体抽搐,无腹痛腹泻,无气促,查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心率147次/分,T波改变(低平V4-V6)。
2.既往史有持续性房颤病史两月余,曾使用可达龙成功复律2次。
有高血压病史1年余,最高血压160/100mmHg,平时服用倍他乐克等药物,血压控制可。
既往活动后否认有气急胸闷表现,平时生活自理。
否认脑卒中病史。
否认糖尿病病史。
否认高脂血症。
否认药物过敏史。
有吸烟史,每日约10支。
3.体格检查T 36.5℃,P 86 次/分,R 19 次/分,BP 146/93 mmHg。
神志清醒,营养良好,体型适中,步入病房,自主体位,对答切题,查体合作。
颈无抵抗,气管居中,颈动脉搏动正常,颈静脉无充盈,甲状腺无肿大。
胸廓无畸形,触觉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音,叩诊呈清音,双肺听诊呼吸音低,肺底未及干啰音。
心前区无隆起,无震颤,无抬举性搏动,心尖搏动正常,心浊音界大致正常,心音有力。
心率147次/分,律绝对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无水冲脉,无奇脉,无股动脉枪击音,无毛细血管搏动征。
腹壁柔软,无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双下肢无水肿。
4.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4.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 6.3 *10^9/L ,红细胞 4.95 X10^12/L ,血红蛋白 147 g/L ,中性细胞百分比 51.4 % 。
血生化:谷丙转氨酶 30 U/L ,谷草转氨酶 26 U/L ,尿素 8.5 mmol/L ↑,肌酐 85 μmol/L ,总胆固醇 3.53 mmol/L ,甘油三脂 1.65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 0.75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 2.03 mmol/L ↓,载脂蛋白A-1 0.99 g/L ↓,脂蛋白(a) 43.50 mg/dL ↑,APOA/APOB 1.24 ↓,钙 2.27 mmol/L ,镁 0.90 mmol/L 。
《心房颤动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2019)要点
![《心房颤动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2019)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c3195630912a216147929b6.png)
《心房颤动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2019)要点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房因无序电活动而失去有效收缩,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心房内附壁血栓形成,是心力衰竭、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房颤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心血管病患者住院和死亡的常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对房颤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全程规范管理,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
一、我国房颤的现状2004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30--85岁人群中房颤患病率为0.65%,并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在8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达7.5%。
二、房颤分级诊疗服务目标、路径与双向转诊标准(一)目标。
引导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不同类别、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协同作用,规范房颤患者临床诊疗行为,加强对房颤患者全程管理,改善房颤患者预后。
(二)医疗机构功能定位。
1.三级医院。
主要为有严重基础疾病及严重并发症、手术适应证的房颤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将病情稳定者转至下级医院。
通过医联体、远程医疗等形式,提供会诊并协助下级医院制定治疗方案。
对下级医疗机构进行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和质控管理。
鼓励建设房颤专病中心,建立房颤专病区域数据库,加强区域内房颤单病种管理工作。
2.二级医院。
主要为病情稳定者提供治疗、康复、随访等全程管理服务。
为病情相对稳定的房颤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规范治疗。
对有严重并发症、手术适应证者,转诊至三级医疗机构。
定期评估下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
鼓励有条件的医院开展房颤专病中心建设,建立远程心电网络,与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动,形成房颤疾病诊治网络体系。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开展房颤防治宣教、初步识别、接续治疗、康复和随访。
结合上级医院已制定的诊疗方案进行规范诊治;实施随访及定期体检;实施双向转诊;建立房颤专病档案,做好信息管理工作。
最新房颤治疗指南PPT演示课件
![最新房颤治疗指南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792779a5e9856a561260a1.png)
(2)阵发性房颤(paroxymal Af):
房颤持续小于48小时,可自行终止。虽然房 颤发作可能持续到7天,但48小时是个关键的时间 点,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过48小时,房颤自行终 止的可能性会降低,需考虑抗凝治疗。
12
(3)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
9
房颤的分类(既往)
新发现的房颤
阵发性房颤1,3
(能自行终止)
持续性房颤3
(不能自行终止,≥ 7天)
房颤的“3P”分 类
Paroxysmal AF Persistent AF Permanent AF
永久性房颤2
1 持续时间<7天,绝大多数<24小时 2 复律无效或无指征 3 阵发性及持续性房颤1均0 可复发
普罗帕酮 胺碘酮 其次 依布利特(复律) 索他洛尔(维持窦律)
27
房颤复律-药物
1、普罗帕酮:
静脉:1.5-2.0mg/kg,10-15min,必要时重 复1-2次
顿服:对于症状不明显者: 450mg/次(体重<70kg) 600mg/次 (体重>70kg)
28
心房颤动的 规范化治疗
1
房颤的定义
体表心电图显示R-R间期绝对不规则; 心电图没有明确的P波,但部分导联(尤其是V1导
联)可见大致规则的心房电活动波(f波); 显示 f 波者,心房周期长度通常<200 ms(心房率
>300次/分)。
2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 Nhomakorabea14
12
◆ 正常人群的0.4-1.0% 10
65特殊类型房颤的处理66特殊类型房颤的种类肺部疾病伴有房颤67急性心肌梗死后房颤i类推荐在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难治性缺血或药物不能达到有效的心率控制的ami伴有房颤时可用直流电转复c房颤导致的快速心室率中推荐胺碘酮降低心率和改善左室功能c在无临床左室功能不全支气管痉挛或房室传导阻滞的ami出现af时静脉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降低心室率c除非有抗凝禁忌症使用普通肝素延68wpw预激综合征伴有afi类推荐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中可静脉使用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异丙胺伊布利特或胺碘酮控制旁路导致的快速心率biii类推荐在预激伴有af中不推荐使用地高辛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69甲状腺功能亢进伴房颤i类推荐除非有禁忌症用受体阻滞剂控制af导致的快速心室率b不能使用受体阻滞剂时可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控制af导致的快速心率b有卒中危险因素患者口服抗凝药延长inr2030预防血栓c70肺部疾病伴有af的处理i类推荐急性肺部疾病或慢性肺疾病恶化期出现的af主要纠正低氧血症和酸中毒c阻塞性肺疾病出现的房颤推荐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控制af导致的快速心率caf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使用直流电转复ciii类推荐在支气管痉挛伴有af的患者中不推荐使用茶碱和肾上腺素能激动剂c在阻塞性肺疾病出现af的患者中不推荐使用受体阻滞剂索他洛尔普罗帕酮和腺苷c71房颤处理小结72新发现的房颤affirm提示除可致房颤的疾病甲亢被纠正外其他有栓塞风险患者应长期抗凝
房颤
![房颤](https://img.taocdn.com/s3/m/afcaf07f02768e9951e738d6.png)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它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备受患者及医护人员瞩目。
本课件阐述了心房颤动的分类及治疗方法分类,之后重点介绍了房颤的复律、维持窦律治疗的适应症、优缺点、常用药物、停药指征等,为减少房颤的不良预后提供了有力帮助。
一、房颤的分类房颤可分成四类,即初发性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
初发性房颤的定义为发作小于7天,大多数小于24小时,而持续房颤大于7天,永久性房颤指房颤转复失败或不能够转复或转复后很快又复发的房颤。
无论是阵发性房颤还是持续性房颤,都有可能反复性发作。
阵发性房颤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包括药物治疗或者是电复律治疗),建议发作小于一天时复律,此时复律的成功率比较高,通常48小时可转复。
阵发性房颤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并减少其发作。
持续性房颤有转复的指征,因通常其不能自动转律,故需要药物或者电复律来进行转复。
持续性房颤的治疗目的是转复为窦性心律,并且维持窦性心律以及减慢心室律和抗凝治疗。
房颤的危害之一是在心房内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脱落会引起体循环的栓塞。
永久性房颤通常没有复律指征,药物不能使其转复窦性心律,它的治疗目的仅是控制心室律、抗凝减少血栓栓塞并发症。
此外,导管消融治疗方法已使很多房颤转律的适应症发生了变化。
确诊为房颤后可采取哪些治疗方法?二、房颤的治疗房颤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四大方面:①复律、维持窦律治疗,这是一种选择性的治疗。
如永久性房颤即不需要复律和维持窦律的治疗。
②控制心室率治疗,属于房颤的基本治疗。
③抗凝治疗,也属于房颤的基本治疗。
④其他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起搏治疗、电复律治疗、导管消融治疗和外科治疗。
房颤是一种易复发的心律失常,转复后若不使用抗心律治疗药物,则其4年的保持窦律仅占10%,即使应用了抗心律失常的药物,12个月内的复发仍然大于50%,4年内维持窦律的比例只有30%,可以说目前尚没有理想的药物来治疗房颤。
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
![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489ca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c.png)
一、目的为提高我院内科对常见急危重症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死亡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内科临床各科室,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等。
三、预案内容1. 心血管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1)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进行心电图检查,判断梗死部位。
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并尽快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心律失常:根据心律失常类型给予相应治疗,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给予电复律,房颤给予抗凝治疗等。
(3)高血压危象:迅速降压,给予硝酸甘油、硝普钠等静脉滴注药物,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2. 呼吸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1)呼吸衰竭:立即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
(2)重症肺炎: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通气。
(3)气胸:根据气胸类型给予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术。
3. 消化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1)上消化道出血:立即给予止血药物,如奥美拉唑、卡贝普利等。
必要时进行内镜下止血或介入治疗。
(2)重症急性胰腺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抗胰酶等治疗。
必要时进行胰腺引流术。
(3)重症胆道感染:给予抗感染、解痉止痛、利胆等治疗。
必要时进行胆道引流术。
4. 神经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1)脑梗死: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颅压、改善脑循环等治疗。
必要时进行溶栓治疗。
(2)脑出血:给予降颅压、止血、抗感染等治疗。
必要时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
(3)癫痫持续状态:给予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必要时进行电复律治疗。
5. 内分泌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胰岛素治疗等。
(2)甲状腺危象:给予甲状腺激素、抗甲状腺药物、补液等治疗。
(3)肾上腺危象:给予皮质激素、补液、抗感染等治疗。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病情评估:接诊医师迅速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是什么?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664bbdf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2.png)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概述
房颤是很多人都会发生的一种现象,房颤发生时,自己会有心悸的感觉,严重时有头晕、胸闷等症状,在医院一般都能接受正确的诊断治疗,但回家后也该注意以防房颤的复发。
应该正确认识房颤,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阵发性房颤多见于情绪激动、运动、手术后或急性酒精中;持续性房颤多见于高血压等心脏病。
下面某同事给大家说一下治疗的办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情。
二、步骤/方法:
1、一般发生房颤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平常在家里又该怎么预防呢?首先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保证睡眠质量,以保证大脑皮层能得到充分休息,否则可能会造成中枢神经功能紊乱,使心肌兴奋增高而诱发房颤。
2、容易发生房颤的患者还要在饮食方面注意,饮食要清淡,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少喝浓茶或咖啡,因为这些可使心肌兴奋性增高,诱发房颤。
应该经常保持心情开朗,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兴奋或忧伤。
3、除了要注意以上内容以外,还要注意在生活中按时按量的服用医生开的药,服药期间要注意有没有不良反应,在家康复期间,如果感觉心悸频繁、伴头晕、胸闷者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治疗,以防止意外。
三、注意事项:
以上内容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情,房颤可能突然发生也可能突然终止,若心率超过150次/分,可表现为心绞痛和心力衰竭。
希望带来帮助。
房颤管理
![房颤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7f06cb30066f5335a8121c1.png)
房颤的发病机制
• 迄今为止仍未完全阐明 • 房颤的经典机制学说
– 多发子波折返 – 局灶激动 • 房颤的现代认识 – 心房基质的作用 – 人心静脉的作用 – 电重构与结构重构 – 自主神经的作用 – 体液因子的作用 – 房颤的遗传机制
房颤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
– 房颤引起的室率(律)异常是产生症状的重要原因, 心慌、胸闷、运动耐量下降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成立房颤中心,建立我 国房颤综合管理模式
中国房颤中心建设项目专家定稿会暨
全国项目启动会
• 2016年12月27日,中国房颤中心建设项目专家定 稿会暨全国项目启动会,在苏州顺利召开
房颤中心对患者全程管理
院前 筛查
危险 分层
院内规 范化治
疗
出院后 规范管
理
心脏 康复
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规范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
H 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 A 肝、肾功能异常(各1分)
1 1或2
0
1.13
S 卒中史 B 出血史
1
1
1.02
1
L INR值波动
1
2
1.88
E 老年(如年龄>65岁)
1
D 药物(抗血小板药物联用或非 1或2
3
3.74
甾体抗炎药)或嗜酒(各1分 )
4
8.70
最 高 值 9 ≥5 ≥12.50
有明确的OAC禁忌证 的患者,考虑使用 LAA封堵装置(IIbC)
NOAC(IA)b
VKA(IA)b,c
2016年ESC《心房颤动治疗指南》卒中风险评估
CHA2DS2-VASc评分
充血性心衰/左室功能 不全(C) 高血压(H)
心内科房颤抗凝治疗
![心内科房颤抗凝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c3c33af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6.png)
心内科房颤抗凝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
在所有房颤类型中,非瓣膜性房颤(NVAF)的发病率最高,故其为国内外房颤研究关注的重点。
截至2010年,全球房颤患者数约为3350万例。
我国房颤患者已超800万,其中约500万为NVAF患者。
房颤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NVAF患者的脑卒中患病率为健康成年人的5~6倍,且房颤引发的卒中致死、致残率分别高达20%、60%。
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相关性卒中的核心措施。
研究显示,抗凝治疗可使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从6%降至2.2%。
基层是管理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的“主阵地”,但目前NVAF患者抗凝治疗管理工作尚未在社区得到充分开展。
1指南建议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的指南建议,TAVR后高出血风险(CHA2DS2⁃VASc评分法:女性≥3分,男性≥2分)患者先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方案治疗6个月,低出血风险者先口服抗凝药物治疗3个月,之后均终身使用单抗血小板方案。
欧洲心脏病学会和欧洲心胸外科协会的指南建议,有抗凝指征的TAVR术后患者,高出血风险者单纯终身口服抗凝药物治疗,低出血风险者先口服抗凝药物联合单抗血小板3个月,之后终身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无抗凝指征者,高出血风险者终身使用单抗血小板方案,低出血风险者先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方案3~6个月,之后终身使用单抗血小板方案。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国专家共识(2020更新版)》的抗凝策略沿用上述四个欧美指南的推荐,建议对于合并房颤的患者使用单一抗凝治疗的方法,同时因为证据不足且存在争议(有研究表明应用NOACs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不仅与华法林相比无差异,且高于抗血小板药),暂不推荐NOACs。
2互联网规范教育①规范老年房颤患者专属云随访平台:设置适合老年人浏览的应用软件,如大字体、重要内容突出标注、教育文章推送和用药提醒通知的声音洪亮等,避免老年患者错失平台通知;②心内科工作站建立:由资深心内科医护人员组成,根据老年房颤患者常见问题,如房颤相关知识(危害、危险因素、潜在风险、并发症及对应的健康管理)、抗凝治疗相关知识(华法林药理作用、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对应的健康管理)、饮食原则、运动原则等进行针对性教育,反复线上讨论后规范统一教育内容;③平台文章推送:由护士或平台工作人员拟写统一宣教内容文章,医师审阅后在平台发布,每日或每周推送给患者,并设置签到或阅读后课堂问答,落实对老年房颤患者的规范教育;④个体化提醒管理:通过随访平台、微信、短信等方式,针对患者病情设置个性化用药提醒,包括药物剂量、时间和特殊剂量切药方法,及按时行INR检测的提醒;⑤规范诊治管理:对线下多家医院房颤相关诊疗进行规范化管理,消除患者因距离就近原则或信任原则治疗前后选择不同机构,出现诊疗差异和资料缺失情况,尽可能保证各区域老年房颤患者享受统一的教育资源;⑥建立老年患者和子女微信群:将平台每日或每周推送的文章发至群聊,二次提醒患者接受教育,并在群中每日提醒用药和INR监测,加深对患者规范化管理。
急诊服务流程及规范
![急诊服务流程及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8c325b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3.png)
急诊服务流程及规范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在院前急救或自行前往医院的患者,都需要拨打急救电话。
接到电话后,救护车会立即接来患者。
接诊挂号的护士会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并观察患者的神志。
接着,护士会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医生会立即接诊病人,进行查体和完善检查。
对于轻症患者,可以输液、治疗、取药、留观,如果病情好转,则可以离院。
如果留观期间病情加重,则需要住院或手术。
对于危重症患者,需要立即进入抢救室进行心肺复苏、吸氧、开放静脉通路、心电监护等治疗。
医师会全程陪同患者,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住院、手术或重症监护。
服务时限在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不超过10分钟,超声检查从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不超过30分钟。
血、尿、便常规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不超过30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不超过2小时,细菌学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不超过4天。
急诊科、临床科室、各医技科室、药房、收款及挂号等配合流程。
1、急诊有患者需要会诊时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临床科室接到会诊电话后立即派会诊医生前往会诊,时间不超过10分钟。
2、急诊有急危重症患者抢救需要临床科室帮助的,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临床科室接到电话后立即派医生前往共同抢救。
3、急诊有急危重症患者需要入院的,提前联系临床科室,准备病床和做好接收患者的准备,由担架队和急诊医务人员将患者护送至病房,并与临床医生做好交接。
4、急诊有急危重症患者需做相关检查的,各医技科室应做到随到随检、先检查后交费,发现危急值时及时通知急诊首诊医生,做好记录,并快速给出检查报告。
5、急诊有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时,药房应做到随用随取,先用药后交费,并做好记录。
6、收款及挂号处:需紧急抢救的危重患者可先抢救后付费,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并做好记录。
危重病人抢救流程在急诊室初步判断病情后,危重患者需要进入急诊抢救室进行初步抢救治疗,包括开通静脉通道、吸氧、按病种进行常规抢救措施等。
2021心肺复苏指南
![2021心肺复苏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888a5b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c.png)
2021心肺复苏指南2021年心肺复苏(CPR)指南提出了20条核心建议。
其中,强调了胸部按压的重要性,并建议尽量减少中断。
同时,提出了“跟踪和触发系统”可以检测病情正在恶化的患者,且能预防院内的心搏骤停。
此外,对于院外、非急诊医疗服务人员目击的电除颤,不推荐特殊的CPR时间点。
在治疗室颤或室速时,应在第3次电击后、胸部按压再次开始时给予肾上腺素,然后每3~5 XXX给药1次。
第3次电击后,也应给予300mg的胺碘酮。
指南还强调了CO2图的重要性,CO2波形图能够证实气管插管的位置,持续监测气管插管的位置和CPR的质量,能为恢复自主循环提供一个早期标识。
同时,超声成像在高级生命支持中的潜在作用得到认可。
在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高氧血症的潜在危害也得到了认可。
一旦自主循环恢复,应认真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
吸入的氧气浓度应该被滴定,以使动脉血氧饱和度达到94%~98%。
指南还强调了初期经皮冠脉介入术在ROSL后患者(包括昏迷)的应用。
最后,指南承认目前许多公认的预测因子不可靠,尤其对已用治疗性低体温进行治疗的情况下。
因此,一个有结构的复苏后治疗计划可改善ROSL后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这一点已得到认可。
CPR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对于接受过培训的救援者和专业人员来说,胸部按压联合人工呼吸是实施CPR的首选方法。
如果旁观者不能或者不愿意进行人工呼吸,则应鼓励他们只进行胸部按压,或者是在急救电话中指导他们进行胸部按压。
在进行CPR时,抢救者应每2分钟进行轮换,以免因疲劳而引起按压质量的下降。
变换抢救人员不应中断胸部按压。
自动体外电除颤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急救设备,未接受过培训的普通人和专业人员均可以使用。
在专业人员到达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普通人可以使用自动体外电除颤进行电除颤。
公共场所应广泛应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程序,以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
研究表明,警务人员作为第一反应人行CPR,可使存活率达到49%~74%。
房颤的围手术期处理
![房颤的围手术期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f540391a300a6c30c229fcc.png)
留置导尿 ➢有无解剖结构异常 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
➢乙肝表面抗原 ➢Anti-HIV
➢有无收缩活动异常 肝素 ➢食道超声检查 ➢胸片,心脏CT或MR
➢向家属详细交待 手术成功率、风 险、预后及费用
术前准备
病史
➢初发时间、发作频度 ➢持续时间、治疗过程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药物治疗
其他
➢三大常规检查
➢凝血指标:INR、 PT、
➢EF
院后术前四天起停用 ➢常规术前30min
APTT、 TT、Fib
留置导尿 ➢有无解剖结构异常 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
➢乙肝表面抗原 ➢Anti-HIV
➢有无收缩活动异常 肝素 ➢食道超声检查 ➢胸片,心脏CT或MR
➢向家属详细交待 手术成功率、风 险、预后及费用
术前准备
病史
➢初发时间、发作频度 ➢持续时间、治疗过程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药物治疗
其他
➢三大常规检查
➢常规心脏扇超检查
➢持续性或慢性房颤患者 ➢术前6-8小时禁
➢肝肾功能,电解质
➢左房内径
食、禁水 院外口服华法令,入
➢凝血指标:INR、 PT、
➢EF
院后术前四天起停用 ➢常规术前30min
APTT、 TT、Fib
Content
适应证 术前准备 术中处理
术后处理 Add your text in here
术前准备
病史
➢初发时间、发作频度 ➢持续时间、治疗过程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药物治疗
其他
➢三大常规检查
➢常规心脏扇超检查
➢持续性或慢性房颤患者 ➢术前6-8小时禁
➢肝肾功能,电解质
➢左房内径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规范化治疗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规范化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f78fa28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08.png)
索他洛尔、洋地黄、Ⅲ类药↓DFT
7
影响维持窦律因素:左房体积、病程、原发心脏
8
病、年龄、心功能状态及用药剂量
9
药物 给药途径 推荐级别 证据水平 有效药物 多非利特 口服 I A 胺碘酮 口服或静脉 Ⅱa A 依布利特 静脉 Ⅱa A 氟尼卡 口服 Ⅱb B 心律平 口服或静脉 Ⅱb B 奎尼丁 口服 Ⅱb B 效果较差或尚未充分研究 普酰胺 静脉 Ⅱb C 索他洛尔 口服或静脉 Ⅲ A 地搞辛 口服或静脉 Ⅲ C
心功能不全 较正常顺序房室收缩时CO减
01
房 颤 的 病 因
心脏本身:MV疾患:MI及MS
心外疾病:甲亢
高心病 冠心病:冠造证实的冠心病中,约 0.5- 1% 心肌病:10-15% 肺心病:4-5% 先心病:>50岁的ASD约54% 预激:20-25% 心肌炎、心包炎
房 颤 病 人 的 临 床 评 价
PART 01
房颤的全面评价 决定了它的治疗策略
最 基 本 评 价
病史和查体 用于确定:
房颤的症状
临床类型(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
初发症状,房颤的发病过程
房颤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促发因素,终止方式
已经治疗的药物反应
合并的心脏病史,可逆的病因(甲亢,饮酒等)
(体外) 持续性房颤伴血流动力学恶化且药物复律无效 房室旁路前传并有血流动力学恶化的房颤 一线治疗 *采用R波同步触发,避免引起室颤。首次宜用 150-200J递增(75%成功),若失败可用至360J, 一般连续4次无效 ,不宜再用。 (体内) 导管电极 右 心 房 (负极) 冠状静脉窦或左肺动脉 (正极) 20J 成功率70%~89%(采用R波同步触发)
01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房颤一站式手术同意书
![房颤一站式手术同意书](https://img.taocdn.com/s3/m/073ec9c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a.png)
房颤一站式手术同意书尊敬的患者:感谢您选择我院为您治疗房颤,并经过医生的详细解释和讲解,您已经知道了所要接受的“房颤一站式手术”的相关信息和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健康和权益,特制定此手术同意书,请您仔细阅读并签署。
一、手术方法:“房颤一站式手术”是一种抗心房颤动手术,主要手术方法为经食管或经食道彩超引导下,针对患者心房颤动的病变部位进行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
二、手术风险:1.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食管或食道黏膜破裂等并发症;2.手术后出现起搏不良、心率过缓、心房漏脱等心电图异常现象;3.手术后疼痛、恶心、呕吐、咽部不适等不良反应;4.手术后可能需要常规的医学监护和抗凝治疗,同时也需配合医嘱完成后续的随访、检查和药物治疗等。
三、手术前的注意事项:1.手术前应告诉医生您的过敏情况和病史,以免手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2.手术前2小时内应禁食,饮水量也应控制;3.术前1小时内应排空尿液。
四、手术后的注意事项:1.手术后患者需要留院观察至少1天,禁食口服液体和固体食物,只可口服药物。
如无不适反应,可于随访后清淡饮食;2.术后2天应注意口腔清洁,避免口臭和细菌感染,如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3.术后2周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体力活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五、声明与授权:1.明确知晓和理解手术的相关情况和风险;2.同意进行“房颤一站式手术”治疗;3.认真遵守院方的医嘱,积极配合医生完成随访和治疗;4.允许医院将手术过程和记录作为医疗质量管理和学术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5.本同意书不得被撤回,一旦签署即生效,并被视为您的授权同意。
请您仔细阅读以上内容,如有任何疑问,可向医生进行咨询,同时签署下面手术同意书后方可进行手术治疗。
本人已经详细阅读了“房颤一站式手术治疗同意书”,并充分理解该手术的风险、效果、并知情同意接受该手术治疗。
就医院方在医疗治疗期间所采取的有关病情、病变及病因的检查和分析,并核保其客观真实性和保密性,本人愿意在治疗期间理解并签署有关的同意书。
心房颤动的治疗
![心房颤动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eec2a4ea4a7302768f993919.png)
不良反应
QT延长,TdP 根据肾功能,体表面积、 年龄调整剂量
低血压,房颤L时加快AV 传导
QT延长,TdP
低血压,房颤L时加快 AV传导
胺碘酮在房颤治疗中的优点
•适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合并AF的治疗: (CAD,EH,LVH,MI后等) •静脉或口服直接转复为窦性: 如不能转复,心室率可降低,动力 学改善 •复律过程心室率不增快 •伴心力衰竭时首选 •致心律失常作用最小 •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时间长 •降低电复律阈值(优于钠通道阻滞剂)
结果一致表明控制心率与控制节律对房颤患者具有相似 的临床效果,但是控制节律的人运动耐量更好一些。 与恢复维持窦性心律同样,控制心室率是存在脑卒中高 危险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一线治疗策略。
房颤节律与频率控制方案的选择
建议共识: “律” 与“率”策略地位同等,应依具体
病例而定
老年患者+ 症状较轻 持续房颤+器质性心脏病 室率控制+能够达标 尝试过节律控制失败 (复发/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意愿 )
胸片、超声心动图
» 心影大小及形态、有无心衰
电介质、心肌酶等
EHRA关于症状分类
EHRA等级
相关症状描述
Ⅰ 无症状 Ⅱ 轻微症状: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Ⅲ 严重症状:日常生活受影响 Ⅳ 残障症状:日常生活 3. 抗凝治疗 4. 病因或诱因的治疗 5. 预防房颤复发---ACEI、ARB、他汀类等
非老年患者+症状明显 不伴器质性心脏病 阵发性房颤+发作频繁 持续房颤+心率控制不达标 有心功能影响/血栓栓塞高危
频率控制
节律控制
房颤复律方式的选择
房颤早期处理
院内房颤患者的处理流程
![院内房颤患者的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5f042d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2.png)
1 、房颤患者就诊,首诊医生详细询问病史,既往是否有房颤病史。
2 、如患者为既往房颤病史且控制平稳,可先行处理本次就诊的疾
病,同时请心内科普通会诊。
3 、如本次为首发房颤且患者本次就诊疾病与房颤相关,立即请心
内科急会诊,给予专科处理。
4 、心内科会诊患者后,如需紧急处理房颤,患者应转往心内科病
区治疗,如患者本次就诊疾病较重或患者病情尚不平稳者,会
诊医生协助主管医生治疗房颤。
专科治疗
急
心内科协助处理
随 访 转心内科
颤患者就诊 精心
初发房颤
请心内科会诊
与本次疾病相关
心内科急会诊
评估病情 既往房颤。
病人突发房颤应急预案模板
![病人突发房颤应急预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1dd3b4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3.png)
一、目的为保障病人突发房颤时的及时救治,降低病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病人突发房颤的紧急救治。
三、应急组织与职责1.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房颤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工作。
2.医疗救治组:负责病人突发房颤的诊断、救治和转运。
3.护理组:负责病人的护理、观察和病情报告。
4.药品物资保障组:负责药品、物资的供应和调配。
5.信息宣传组:负责向上级部门报告、向病人及家属通报信息。
四、应急处置流程1.病人突发房颤的识别:(1)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发现病人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及时询问病史,结合心电图检查,初步判断病人可能发生房颤。
(2)如病人出现意识模糊、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考虑病人可能发生房颤,并启动应急预案。
2.启动应急预案:(1)发现病人突发房颤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医疗救治组迅速到达现场,对病人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意识、血压、心率、呼吸等。
3.救治措施:(1)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2)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受体阻断剂、抗凝药物等。
(3)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4)如病人出现心律失常,给予电复律治疗。
4.转运:(1)如病人病情稳定,可考虑转运至心内科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
(2)如病人病情危重,需紧急转运至ICU或心外科进行救治。
5.信息报告:(1)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病人突发房颤的情况。
(2)向病人及家属通报救治情况。
五、应急保障措施1.药品物资保障组应提前储备充足的药品和物资,确保应急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2.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救治培训,提高救治能力。
3.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4.完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预案的修订与实施1.本预案由医院应急指挥部负责修订。
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本预案的解释权归医院应急指挥部所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内房颤患者的处理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院内发现房颤处理程序
1、房颤患者就诊,首诊医生详细询问病史,既往是否有房颤病
史。
2、如患者为既往房颤病史且控制平稳,可先行处理本次就诊的疾
病,同时请心内科普通会诊。
3、如本次为首发房颤且患者本次就诊疾病与房颤相关,立即请心
内科急会诊,给予专科处理。
4、心内科会诊患者后,如需紧急处理房颤,患者应转往心内科病
区治疗,如患者本次就诊疾病较重或患者病情尚不平稳者,会诊医生协助主管医生治疗房颤。
院内发现房颤处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