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和作品简介PPT课件

合集下载

工业遗产改造PPT课件

工业遗产改造PPT课件
彼得·卒姆托
当我开始创作时,我对于一个建筑的第一个念头, 就是和材料一同产生的。我相信,建筑因材料而生 。我从不事先考虑材料的环保性,体现材料各自的 特质才最重要。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材料和构造
对比突出的作用
皮亚诺的意大利都林林格图工厂改造,保留混凝土 框架结构,换掉所有的窗户,将空间置换成文化、 教育和商业内容为主的综合体,并在屋顶加建一个 “泡状”的通透玻璃会议室,外表附以浅蓝色的玻 璃幕墙,使得原有的老厂房和加建的钢玻璃构筑物 体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冲突。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国外代表实例
鲁尔区 鲁尔区指“鲁尔区城市联盟”,包括11个直辖市
、4个县级市,总计54个镇组成。 开发更新基本上属于政府和企业的再造,通过措
施计划引导和规范废旧厂房的改造。
国外代表实例
鲁尔区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North Duisburg Landscape Park) 保留厂区原有煤钢工业建筑和构筑物的基础上, 将之改造为以游憩为目的的公园模式。硬质工业景观 中插入不同种类的植物景观,达到软化空间的目的。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材料和构造
材料的表达及表皮策略
木材表皮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材料和构造
材料的表达及表皮策略
玻璃表皮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材料和构造
材料的表达及表皮策略
金属表皮Βιβλιοθήκη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材料和构造

十个著名别墅分析PPT课件

十个著名别墅分析PPT课件

“细节就是上帝”,他用极为大胆、简单和完美的 手法进行设计,将建筑学的完整与结构的朴实完美 地结合在一起。密斯也特别重视将自然环境、人性 化与建筑融合在一个共同的单元里面。
• 密斯建立了一种当代大众化的建筑学标准,他的建 筑理念现在已经扬名全世界。作为钢铁和玻璃建筑
结构之父,密斯提出的“少就是多”的理念,这集 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也影响了全世 界。密斯在很多领域中都起了相当的作用,他在自 传中说道:“我不想很精彩,只想更好!”在芝加 哥伊利诺工学院工作之际,由他设计的湖滨公寓(
立面分析:平衡和对称
• 文丘里在建筑立面上运用了古典 对称的山墙,加上这样的尺度和 比例的庄重,严肃的形象远非这 一小体量的住宅所担当得起的。 它使人联想到古希腊或是古罗马 的神庙。这正如他所主张的“建 筑师应当是保持传统的专家”。立面分 Nhomakorabea:平衡和对称
• 然而,文丘里并非一味的返古 复旧,母亲之家仍是现代的。 这一点很明显:烟囱偏向一边 ,而非正中 。在对称轴线上又 有一条圆弧,却又断掉。同样 在轴线上还有一道深深的裂隙 。还有门洞,一半是斜的,而 且门偏向一边。左右的窗户虽 单体相同,却通过不同的组合 形成不同的整体。总的来看, 在细部上虽不对称,却也平衡 。
南立面 西立面 东立面
• 其次别墅中连接上层与下层的 楼梯同样富有特色。第一,从 路径上讲,人们从上层门厅进 入,通过楼梯下到起居大厅中 ,它的基本路径关系是从上而 下的;第二,从空间特性上讲 ,它不是一个起贯通作用的竖 向交通井,而是一个连接特定 上下层空间的节点,密斯意在 使这个向下的楼梯成为甬道似 的空间,它的入口与出口分别 是上层的门厅和下层的起居大 厅,从门厅向下穿过狭窄、昏 暗、视线封闭的楼梯,来到起 居大厅中开阔明亮的流动空间 中,前方是面向山谷的通高的 玻璃窗,这是密斯所要制造的 抑扬的空间序列。在这个序列 中,楼梯已不再是简单的贯通 各层的交通构件,而是特定空 间中不可分离的部分。

张永和作品简介PPT课件

张永和作品简介PPT课件

稻宅,日本,2003
❖ 《稻宅》已经是 公共艺术语境中 的装置艺术了, 或者可以说它已 经是一个作为空 间和环境研究的 建筑。
稻宅,日本,2003
❖ 外表上最为抽象的 《稻宅》,却是张 永和最富于诗意的 作品。它强化、诗 化了季节的转换, 也表达了对当地农 民和外来游客的关 照。
谢谢!
写在最后
❖ 山水间是灵活 多变的:互成 角度的两翼可 依地形的各异 在0°-360° 之间任意变化。
土宅,北京, 2001
土宅,北京, 2001
土宅,北京, 2001
土宅,北京, 2001
❖ 山水间是生态 的:它是由中 国传统的夯土 墙和土框架构 成,对环境的 影响限制将在 最低限度。
土宅,北京, 2001
中国科学院晨兴(MORNINGSIDE)数学 中心,北京,1998
中国科学院晨兴(MORNINGSIDE)数学 中心,北京,1998
土宅,北京, 2001
❖ 山水间,或二 分宅,位于12 个别墅的置高 处,依山就势, 一分为二拥抱 着山谷,形成 半自然半建筑 的庭院围合, 将风景尽收宅 内。
土宅,北京, 2001
土宅,北京, 2001
土宅,北京, 2001
拓扑景框——柿子林会馆, 北京, 2004
❖ 这个在北京昌平一个柿子林中的项目经过了 四轮的设计,最后聚焦在看与被看这一对关 系上:由于建筑周围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于 是房间或房间组被作为取景器来设计。
拓扑景框——柿子林会馆, 北京, 2004
拓扑景框——柿子林会馆, 北京, 2004
张永和作品简介
,“无论类型规模,非常建筑工作室在 1996年到2002年尝试着建筑了一百一十多 次。其中大多都未能进入真正的建筑阶 段,即未能实施。接近完成的案例,如 本书中的二十一个,是相对的少数”。

山语间--张永和作品分析教学文案

山语间--张永和作品分析教学文案

大空间中的小空间通过轴线控制其秩序, 空间的大小尺寸构成了墙体延伸或流动的 韵律。
建筑室内外的空间 通过窗与墙的关系 体现出来。在南面 围合的内院中,西 侧的挡土墙突出入 口处“室内”的空 间体验,而另外三 面使用玻璃围合, 则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筑内部打破 了“室内”的限定, 让空间具有丰富的 层次感。
建筑立面多采用水平长窗,根据建筑空
要立面设为西立面。
住客厅以及花园有较好朝向,两间主卧室一间朝南,
面向内院有较好视野,一间朝北,私密性较好。卫 生间及厨房等辅助空间位主要于北侧。
该流线为树状,即以一条主要交通为
主干向前延伸,分支依次外延。
主人起居与客人起居流线分离,互不
打扰。
空间 私密
地面高度随坡地地形
层层上升,私密性也逐步加
间的私密性程度变化,窗户的高度形式也 有所变化,实虚结合,使得室内外空间界 限模糊,建筑与环境积极融合。
作品 比较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强。
空间 形式 分析
在山语间中,开敞的大空间并未被
分割成小空间,而是被以厚墙形式 出现的家具、储藏间、厕所等小空 间分割。厚墙的高度未达到顶棚, 所以不破坏大空间的完整性,形成 了屋中屋,富有动感。
屋中屋的概念通过屋面上突出的阁楼被进一步 延伸。三个阁楼是客人卧室,坐落在不同高差的厚 墙上,形成了梯田与山坡写意的重建,同时给人以 与风景独处的机会。
山语间--张永和作品分析
建筑 概况
该建筑位于北京远郊怀柔山中,
基地是山脚下废弃的梯田。山 坡的方向是东高西低,南面为 南北向山坡,坡上有数棵白桦 树。建筑部分所覆盖的山坡高 差2m。

中国当代建筑师解读——张永和(1)

中国当代建筑师解读——张永和(1)

中国当代建筑师解读——张永和及其非常建筑工作室作为中国当代建筑界的海归派元老级人物,张永和在2000年第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展上的亮相,带领了中国当代建筑正式登上了国际建筑舞台,他和他的非常建筑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拓荒者。

但有人认为,非常建筑的设计,在外观上没有那种给人视觉带来冲击的形式,缺少一种应该有的个人风格。

对于这个的解释,西方评论家在评论崔健时说过,他最大的贡献不在于他的作品有多么重要,是他在不断地扩展摇滚乐在中国意识形态中的空间。

而张永和的非常建筑最大的贡献也不在于他的作品有多么重要,而是他在不断扩展实验建筑在中国建筑产业中的空间。

对于张永和的评价,需要把他纳入到所涉及的多重工作中去把握。

他所起步的阶段正好是文革一段荒凉的时代之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全球化,亚太地区经济繁荣加剧,条件促使了新一代的建筑师开启建筑创作的新视野。

受到西化思想的熏陶,又对中国的传统及当代文化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他通过实实在在的建筑实验研究,探索着中国当代建筑的道路。

起初的张永和,着眼的是建筑空间的思考,还属于空想阶段。

《非常建筑》中讲到自行车与建筑的空间移位,讲到电影与建筑的空间叙事,都是跨领域的发散思考,就好像一个能有所为的艺术家童年的丰富想象经验。

他的这种自我思维打开的方式,可以让一个建筑设计者逐渐培养起对自身经历和生活环境的敏锐与洞察力,对生活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对人们活动每一个细节及其意义的研究来体察环境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些都是纯概念。

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感知,张永和的建筑是从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出发,在他的设计中没有过多抽象的定义。

而后,概念与建造得以实现。

席殊书屋的设计中,自行车与书架拼贴而成的“书车”,是街上车流在书店中的延续,赋予了书店一定的城市性。

书车为背靠背的双层书架,与原建筑的墙体厚度相同,又成为了活动的书墙,任意转换它们的位置可以获得书店内空间的变化,这样空间的灵活性就模糊了基地小的局限。

长城脚下的公社之二分宅(张永和作品)

长城脚下的公社之二分宅(张永和作品)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使山地得以延续。
森林小屋——古谷诚章(日本)
这个项目使用的是当地的原材,但通过新颖的建 筑方式形成了独特的空间。从立着不少垂直口子 的房间望出去,人们能看到他们所拥有的景色的 每个不同层面,产生景随人移的效果。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双兄弟——陈家毅(新加坡)
本建筑的设计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结合,用当地的 石材作为主要材料之一。住宅的量体是以一个较大的 建筑物与一个较小的附件小心的配置于山谷的基地当 中,两者成L字形,这有助于房屋与自然的密切结合。 厨房与餐饮空间在小量体内位于北侧的陡崖边,并且 与主建筑成45度角。
怪院子——严迅奇(中国香港)
本案以传统的合院住宅为主体,提出两种不同角 度的"误读"方式。基本上,配置从正统的方场空 间,转而以配合基地地势特性与视线方向性而加 以调整。概念上,则维持了传统中庭属性——以 平淡而内化的环境提供一个舒适且具私人领域感 的空间,同时以开放社交空间的手法,引进外界 浑沌的环境来消灰原有的空间感。
穿






沿













































线







张永和作品分析

张永和作品分析

“非常建筑师”张永和
“为什么中国的建筑师们身在福中 不知福呢?因为中国虽然有5000年 的传统文化,可实际上却是个年轻 的社会。没有太多过去的集体记忆, 面对当今的中国文化,谁都不知道 该如何定位,更不知道建筑究竟如 何做才代表了现在的文化。这样的 情况下,业主和建筑师之间就成了 合作关系,共同摸索新的模式,因 此会经常把许多事情出现许多过头 的设计,但是这种走过头正代表了 一种活力。”
1.2建筑与场所
• 别墅座落在北京远郊怀柔县境内,翻过了长城,就在 长城的脚下。该基地位于山谷的坡地上,地势东高西 低。南面为南北向山坡,种植数棵白桦树。建筑覆盖 的山坡高差达2米。北侧与当地原有的数栋砖结构民房 之间以一堵挡土墙分隔。
1.3.建筑平面分析
• 黑白空间
• 白空间为日间使用为主的空间,主要发生动态活动, 与室外在交通流线即视线上关系较为紧密,它主要集 中在建筑的西侧,也就是主立面同时也是主入口一侧 黑空间主要以夜间使用为主,主要集中在一层的东部 和二层。一层两间主人卧室,以及一个较为私密的小 起居室构成了这一比较静态的空间组合,这一区域通 过高差以及楼梯很明显的与白空间划清了界限。可以 说,从二、三级高差出现的第一级楼梯开始就已经进 入黑空间了。但黑空间依然有着良好的朝向和外部环 境。靠近南侧的主人卧室不仅能接受来自南和西两个 方向的阳光,而且面对着一个小内院,在视线上也有 足够的空间。而位于二层的三间客人卧室更是可以在 寂静的夜晚环眺重山的魅影和天上的繁星。 黑空间与白空间的划分明确,动静有致,是设计中比 较成功的一个方面。
设计理念主要作品二分宅北京北大青岛国际学术中心远洋艺术中心北京玻璃洋葱西餐厅北京中国科学院晨星数学中心山语间别墅北京席殊书屋北京柿子林会馆北京苹果社区售楼部美术馆北京200420032001200120001999199819981996山语间别墅中国北京远郊怀柔山中张永和的建筑思想随着建筑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顺应全球化趋势和当代中国资本主义化与城市化双重进程不断发生着变化和调整在1996年以前可以作为第一个阶段他所主张的是叙事建筑以及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院落空间的探索在这期间的方案纸面工作多于实际工作对于建筑意义的探讨多于建筑作为一个动词的关注

zhang张永和 山语间

zhang张永和 山语间

获得荣誉
• 美国金钥匙荣誉协会终身会员1982张永和 • 美国建筑师协会/基金会奖学金1983-84 • 美国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Bakewell&Brown和 Bakewell&Weihe建筑画奖1984 • 美国建筑师协会印地安那波利斯分会“纸上建筑”竞赛荣誉奖 1986 • 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一等奖1986 • 美国密西根大学:WalterB.Sanders设计教学研究奖金1988-89 • 美国“从桌子到桌景”概念性物体设计竞赛一等奖1988 • 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佳作奖1991 • 美国建筑师协会旧金山分会/旧金山建筑基金会:旧金山洛杉矶 3X3+9设计竞赛获胜者1991 • 美国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论坛奖1992 •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STEEDMAN建筑旅行研究奖金(去欧 洲、亚洲考察一学年)1992-93 • 作为8名中国建筑家之一入选日本《世界之建筑家581人》1994
平常建筑与非常建筑师
• 张永和被认为是中国最早获得国际声誉的建筑师之 一。 • 张永和与“非常建筑”一开始就坚定了以重学术研 究、以实验思辨为主导的基调。他不认为商业实践 存在一成不变的模式,更倾向于相信建筑的进化是 建立在对建筑理念不懈、严谨的反思和实验的基础 之上。这一点令他成功地跳脱于其他注重商业作品 的建筑师,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 • 唯物主义 受中国传统四合院及瓦顶窄巷的启发, 张永和与非常建筑把UCCA的大展厅改造为六个胡同 式的模块,每个模块代表张永和建筑创作的一个维 度:居住、建造、城市化、传统、感知和文化。
出版著作
1997
2002
1997年出版《非常建筑》作品专集,2000年出版《张永和/非常建筑工作 室专集1、2》。张永和 在国内的学术刊物上多次发表学术文章,并先后在法国的《今日建筑》, 意大利的《瞬间艺术》,日本的《新建筑》,《空间设计》,西班牙的2G, 美国的《进步建筑》及《建筑》,韩国的《空间》,《韩国建筑师》,英 国的《世界建筑》,《AA档案》等杂志及美国的《慢空间》一书中发表作 品及文章。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秦汉时期的壮丽
秦汉时期,石雕和陶塑进一步 发展,如秦始皇兵马俑等。
唐宋元明清的繁荣
唐代开始,佛教雕塑兴盛,如 龙门石窟等;宋代以至明清, 雕塑逐渐世俗化,如卢沟桥的
狮子等。
中国雕塑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宗教雕塑
多以佛教、道教等宗教题材为主题,如敦 煌石窟、乐山大佛等。
陵墓雕塑
多用于纪念历史人物或贵族,如明十三陵 等。
古代
古代中国的建筑风格主要 受到木材和砖瓦等天然材 料的影响,以木结构为主 ,注重流线型的设计和精
细的雕刻。
近代
近代中国的建筑开始受到 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出 现了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 ,如上海外滩的建筑群。
现代
现代中国的建筑则更加多 元化和创新化,各种新型 材料和技术被广泛应用, 如北京奥运会的鸟巢体育
如何学习和研究中国美术史
01 学习基本史实
掌握中国美术史的基本史实和 发展脉络,了解不同时期和地 域的美术风格和特点。
02 深入阅读和研究
阅读相关学术著作、论文和艺 术品评论,深入了解中国美术 史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03 实地考察和调研
前往博物馆、美术馆和遗址等 实地考察和调研,亲身体验古 代美术作品的魅力和价值。
中国绘画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山水画
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注重表现 自然景观的意境和气韵。
壁画
以墙壁为载体,绘制大型场景 或主题,注重表现宏伟、壮观 的场面。
人物画
以人物形象为主题,注重表现 人物性格、情感和神态。
花鸟画
以花卉、鸟类等动植物为主题 ,注重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美 感。
漆画
以漆为颜料,绘制在漆器或木 器上,注重表现华贵、细腻的 质感。
美术史的分类

张永和-生态建筑

张永和-生态建筑
的理解、认识直至营造是暖味的、含蓄的、先验与体验交并的, 1986年《四间房》的得奖作品就是源于他在美租房的一段经历和对中 国传统建筑空间的认识结合的产物。再如,1989--1991年的《后窗》,
则是一个理性的叙事过程--用建筑设计来分析希区柯克的电影《后 窗》,同时也试图对电影进行建筑的再创作,理性的结果则是得到" 阅读建筑"、"窥视建筑"、"叙事者与叙事"、"窗户家具"等章节,至 于随后的洛阳的幼儿(窗园设计(1992)无非就是以上诸多章节,通
土宅 远洋艺术中心 深圳润唐山庄集合住宅 2019 东莞 石排镇政府大楼 2019 内蒙古 游客中心 2019 北京柿子林会所 2019 河北教育出版社大楼
从张永和这些作品中看生态建筑
土宅--张永和与自然融合的住宅设计
无论是风景画家所描绘的树叶点缀的山水还是建筑 师所构建的精巧别致的园林,自然淳朴是中国艺术家几 千年来的追求。本着这种精神,张永和及其非常建筑工 作室设计出了能够拥抱山水的“二分宅”——兼具字面 和比喻意义。该构想是“要将北京传统的四合院从其拥 挤的城市空间移植到古朴的大自然中来,”张永和解释 道。在城市里,庭院被房屋所包围。但在北京以北长城 四周的延庆县,建筑师却将房子打开,这样,群山环绕 着三角形庭院的一边,而房子则建在其他两条边上。将 房子分辟成两个厢房的作法同时也为现场保留了一组树 木并将迷人风光引入了室内空间。甚至水也被引入了设 计,他调整了基地中一条小溪的流向,使其能够穿过庭 院并从剔透的入口休息处的玻璃地板下流过。
2、
艺术与空间营造的结合: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场景艺术、大地艺术等这些近几
年在国内艺术界得到爆炒的玩意儿说到底原本与建筑,空间就是相连的,建筑界有武

中国当代建筑师-张永和

中国当代建筑师-张永和

我要
我要成为一名景观园林设计师 我要追寻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虽说未来很美满,现实很骨感,受过各种各样 的打击,不过既然我选择了这个专业,就一定 要在这个领域里走下去,我始终坚持着:就算 倒,也要倒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上。
结束语
涵璧湾花园--3

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
润唐山庄集合住宅

润唐山庄集合住宅, 深圳, 1998 基地状况:深圳银湖一块山地 使用要求:集合住宅。容积率1。

容积率研究:1的容积率意味着用一层建筑将基地铺满。 如果考虑朝向与景观,将基地南半部的一层建筑"折叠"到 北半部,形成的二层建筑仍满足1容积率。再带入其它因 素,不断进行折叠,建筑发展至四层、八层等等,同时分 裂成多栋建筑,容积率总保持不变。折叠于是成为在设计 时将容积率与地形等其它条件结合操作的一个工作方法。
中国当代建筑师 ——张永和
个人简历

1977年考入原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 1981年赴美自费留学。 1984年毕业后曾在美国旧金山几家建筑设计事务所工 作; 1985年开始相继在美国保尔州立大学、密执安大学、 伯克利加大和莱斯大学教书。 1989年成为美国注册建筑师; 1996年底正式辞去美国莱斯大学教职,回国 非常建筑工作室(建筑学)主持建筑师 现任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主要作品



长城脚下的公社 分成两半的房子 山语间别墅 席殊书屋 贝森新文化空间 润唐山庄集合住宅 远洋艺术中心 北京大学(青岛)国际学术中心 北京大学青岛会议中心 西南生物工程产业化中间试验基地
非常建筑



拥有美国建筑师资格的张永和,1993年回到 北京创建了“非常建筑工作室”,见证了中国 建筑非同寻常的10年历程。 张永和表示,“非常”就是不正常,不以商业 盈利为目的的建筑事务所。 张永和说,好房子不是用来收藏的,如果是欣 赏,可能呆在自己家里往外欣赏,比站在外面 欣赏这房子的外观来得更真实和重要些。

张永和的二分宅分析课件

张永和的二分宅分析课件
从一层往上,是全封闭 的走廊,进而步入较为 宽敞的二层卧室; 出卧室便是观景平台, 这一闭一敞的对比使人 最大限度的感受立于平 台视野的广阔。
通风

中国位于北半球, 夏季多东南风,冬 季多西北风。北二 分宅的起居室交往 与展示功能较南 面餐厅要求高,所 以对采光及通风要 求也高。
冬季西北风被夯土墙挡住 夏季空气对流通风
二分之北半部分则是 满足交往展示需要。
1楼
夯土墙和玻璃 幕墙分别成L 型围合,形成半 虚半实形式.
工人房四周以 夯土围合,具有 良好的私密性
半室外平台一 边以夯土墙围 合,另一边以柱 式半敞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楼
立于二楼全敞 开式露台极目 远眺,山峦美景 尽收眼底,满足 陶冶心灵需求.
门厅与起居室 起连接作用,是 空间的一种过 渡.
“山 水” 意 境
• 这栋建筑从 当中被分成 两半,藉以 引入了不同 的景致、空 间,也带入 了“山水” 意境。
• 水的部分, 有条小溪直 直地登堂入 室,在入口 的玻璃地板 之下粼粼闪 光。
内敛气质
“土宅”是“公社” 建筑中在气质上最为 内敛的,两堵高高的 夯土实墙将两个均质 的空间在入口处紧紧 收束起来,入口被一 棵树“封”住,侧身 而过的铁梯联接着树 后深凹的门厅。
水关项目的理念走向
• 建筑师走廊的意义,是在于它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中国现代文 化的取向。
• 一个社会文化的兴旺,一方面固然基于它有否深厚的历史,但关 键是这历史是否成为这文化前进的负累,抑或是这文化前进的动 力。建筑师走廊处身于一个文化遗产区(水关长城),但不受遗产 所震慑,而是通过一个共同的媒介(大自然环境),利用这遗产的 动力去自由发挥前卫的建筑艺术。

长城脚下的公社之二分宅(张永和作品)

长城脚下的公社之二分宅(张永和作品)

这个建筑最强烈的印象是雨道嵌入山坡的石 墙。石墙表面由当地的石材所砌筑,除了与 “长城”的历史意象呼应之外,这一面墙的 构造犹如生物的脊骨般支撑着衍生的空间, 给房屋提供了生活机能与流通的动线。而自 由的空间由此向周围延伸而出,矩形空间也 可以随着外在的自然与内在的人的行为关系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而调整改变。
功能分区布局分明: 二分之南半部分以日常生活需要为主,工人房紧 挨餐厅洗衣间,方便劳作。 二分之北半部分则是满足交往展示需要。
二楼平面图
露台 卧室 门厅 露台 卧室 门厅 卧室 露台 起居室 卧室 起居室 露台
1楼
夯土墙和玻璃 幕墙分别成L 型围合,形成半 虚半实形式.
半室外平台一 边以夯土墙围 合,另一边以柱 式半敞开.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竹屋——隈研吾(日本)
主要建筑材料选择了在中国与 日本文化中具有独特涵养的竹 子。视竹子的密度与直径,提 供了各种不同的空间分割。为 了充分利用这些特性,设计师 放臵了一个竹子墙,就像长城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一样沿着基地斜面的一层竹子。
土宅——张永和(大陆)
这栋建筑从当中被分成两半,藉以引
中国位于北半球, 夏季多东南风,冬 季多西北风。北二 分宅的起居室交往 与展示功能较南 面餐厅要求高,所 以对采光及通风要 求也高。
夏季空气对流通风
h
h
26
采光
北京地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 度大约26度。 北面作为交往主要场所,为 了满足冬季的采光要求,二 分的设计使北面采光良好。 相比之下,背光的南部宅自 然光并不理想,考虑到其功 能主要为日常起居,人工光 应用较多,正弥补此缺憾。 从采光角度看建筑师对南北 的功能布局的确是匠心独运。

张永和 山语间别墅分析

张永和 山语间别墅分析
• 张永和对土木材料的运用有着很 大的兴趣。而山语间作为他早期 的建筑成品,就表现出了他对土 木材料的探索。采用了当地的青 灰色石材铺地、木制楼梯、木制 框架、砖墙等等。这些材料在山 语间中是合适的,因为周围的环 境是一片山色。这些建构的材料 源与自然,具有良好的“生态 性”,建筑还原与自然,对环境 的影响限制在最低程度。 木质楼梯 木制家具
• • •
刚做建筑师时,张永和就认为,建筑设计者应该像小说家那样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像人类学家那样研 究人们活动的每个细节及其意义,来仔细体察人们的活动与人造环境的相互关系。 张永和说他不喜欢地标性建筑,他说:“我就想盖为了生活的房子。” 张永和:"我想生活在一个文化的中心,而不是一个文化的边缘"(引自《时尚》杂志1997年对张永和的 报导)。
• 非常建筑工作室
• 成立于1993年,非常建筑工作室的名字是与张永和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的,就知名度而言, 或者可以说张永和的声名已经涵盖了他的工作室。这是一个建制、模式和作品都异常模糊神 秘的为国内仅有的私人建筑研究、设计机构。张永和曾清晰地表述过非常建筑工作室的学术 姿态,即“不认为商业实践存在着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更认为建筑的进化建立在不懈的 严谨的反思和实验的基础上”。虽然在漫长发展过程中,非常建筑工作室经历了工作重心从 纯概念到概念与建造关系的转移,但是对建筑语汇的拆解与思辨始终是其坚定的生存信念— —思辨的乐趣、变的乐趣、质疑的乐趣,甚至建造过程的乐趣,都远远胜过建成品的成就感。 从这个意义上说,张永和及其工作室与眼下那些以商业成功为惟一目的的建筑师事务所之间 在理念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同时也与那些着意追随西方流行思潮的建筑师、评论家和媒体有 着巨大差异。
• •
立面分析——柱子 工字钢柱是山语间立面构成的一个重要因 素。尤其是建筑的西立面(主入口方向), 一排长长的柱子把建筑挑出的屋檐托起, 这构成了建筑一种安静柔美的动势。山色、 夕阳、长檐、柱子、平台、闲人、一把椅 子,创造出一个恬淡优美的意境!主人端坐 于空灵、清逸之中,城市的喧嚣抛掷云霄。

山语间--张永和作品分析PPT幻灯片

山语间--张永和作品分析PPT幻灯片

10
屋中屋的概念通过屋面上突出的阁楼被进一步 延伸。三个阁楼是客人卧室,坐落在不同高差的厚 墙上,形成了梯田与山坡写意的重建,同时给人以 与风景独处的机会。
11
大空间中的小空间通过轴线控制其秩序, 空间的大小尺寸构成了墙体延伸或流动的 韵律。
12
建筑室内外的空间 通过窗与墙的关系
体现出来。在南面
3
该建筑位于北京远郊怀柔山中,
基地是山脚下废弃的梯田。山 坡的方向是东高西低,南面为 南北向山坡,坡上有数棵白桦 树。建筑部分所覆盖的山坡高 差2m。
4
5
二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建筑坐东朝西,为满足业主眺望山色的要求,将主 要立面设为西立面。
住客厅以及花园有较好朝向,两间主卧室一间朝南,
面向内院有较好视野,一间朝北,私密性较好。卫 生间及厨房等辅助空间位主要于北侧。
6
该流线为树状,即以一条主要交通为 主干向前延伸,分支依次外延。
主人起居与客人起居流线分离,互不 打扰。
7
空间 私密
8
地面高度随坡地地形
层层上升,私密性也逐步 加强。
空间 形式 分析
9
在山语间中,开敞的大空间并未被
分割成小空间,而是被以厚墙形式 出现的家具、储藏间、厕所等小空 间分割。厚墙的高度未达到顶棚, 所以不破坏大空间的完整性,形成
17
作品 比较
18
19
20
1
山语间
——张永和作品分析
2
张永和,中国建筑师,
建筑教育家,非常建
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
美国注册建筑师;美
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
大学建筑系硕士;北
张永 和简

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宅,日本,2003
❖ 《稻宅》已经是 公共艺术语境中 的装置艺术了, 或者可以说它已 经是一个作为空 间和环境研究的 建筑。
稻宅,日本,2003
❖ 外表上最为抽象的 《稻宅》,却是张 永和最富于诗意的 作品。它强化、诗 化了季节的转换, 也表达了对当地农 民和外来游客的关 照。
谢谢!
写在最后
张永和作品简介
,“无论类型规模,非常建筑工作室在 1996年到2002年尝试着建筑了一百一十多 次。其中大多都未能进入真正的建筑阶 段,即未能实施。接近完成的案例,如 本书中的二十一个,是相对的少数”。
--张永和《平常建筑》
席殊书屋,北京,1996
他的第一个“公共” 化的设计,是没有外在 形象的北京席殊书屋。 这是一个不仅需要“拆 修”,而且需要探究和 重释建筑与城市历史的 “小”设计。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中心,北京,1998
❖ 晨兴数学中心的内 容包括了数学家们除了 进餐之外的全部日常活 动,从研究到住宿。狭 小的基地又决定了它只 可能是一幢 建筑物,而 不是一组。为了获得单 体建筑内部的城市性, 数学中心被化解成一组 微型塔楼,各有不同的 功能,各有不同的建筑 质量。把从一间到另一 间房间的经验转化为从 一幢到另一幢建筑的经 验。
❖ 山水间是灵活 多变的:互成 角度的两翼可 依地形的各异 在0°-360° 之间任意变化。
土宅,北京, 2001
土宅,北京, 2001
土宅,北京, 2001
土宅,北京, 2001
❖ 山水间是生态 的:它是由中 国传统的夯土 墙和土框架构 成,对环境的 影响限制将在 最低限度。
土宅,北京, 2001
席殊书屋,北京,1996
席殊书屋,北京
❖ 自行车与书架拼贴杂交 而成的“书车”。 书车虽不能行进但 可原地转动,以支撑夹 层的圆截面钢柱为转轴。 书车的运动是街上车流 在书店中的延续,它们 赋予书店一定的城市性。 书车为背靠背的双层书 架,与原建筑的墙体厚 度相同,因此它们又是 活动的书墙,书店工作 人员可以任意转动它们 变换其位置以获得店内 空间的变化。
山语间别墅,北京,1998
❖ 别墅座落在北 京远郊怀柔山中, 基地是山脚下废弃 的梯田。用一个顺 着地势倾斜的单坡 屋顶限定出一个开 敞的生活空间,反 映的是人到山中来 与自然接近的愿望 。
山语间别墅,北京,1998
山语间别墅,北京,1998
山语间别墅,北京,1998
中国科学院晨兴(MORNINGSIDE)数学
土宅,北京, 2001
土宅,北京, 2001
拓扑景框——柿子林会馆, 北京, 2004
❖ 这个在北京昌平一个柿子林中的项目经过了 四轮的设计,最后聚焦在看与被看这一对关 系上:由于建筑周围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于 是房间或房间组被作为取景器来设计。
拓扑景框——柿子林会馆, 北京, 2004
拓扑景框——柿子林会馆, 北京, 2004
中国科学院晨兴(MORNINGSIDE)数学 中心,北京,1998
中国科学院晨兴(MORNINGSIDE)数学 中心,北京,1998
土宅,北京, 2001
❖ 山水间,或二 分宅,位于12 个别墅的置高 处,依山就势, 一分为二拥抱 着山谷,形成 半自然半建筑 的庭院围合, 将风景尽收宅 内。
土宅,北京, 2001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蛇足,丹麦 ,1998
❖ 因此蛇足的 形式也是线 性的,与原 建筑一致。 蛇足如原建 筑的分支, 从展厅室内 --伸入园林, 强调而不削 弱建筑与景 观的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稻宅,日本,2003
❖ 完全脱离了展示场地, 孤零地坐落在稻田边。 它只是用简单的钢格 栅制造,形式上是单 纯的直角折叠,既暗 示它的雕塑/装置性, 强调它是空间的、建 筑的、现场的(邀请 游客和当地农民休息 和欣赏风景)和与环 境发生关系的复合艺 术。
蛇足,丹麦 ,1998
❖ 1998年丹麦城市哈姆列 贝克举办的主题为 “运动中的城市”的 作品,非常建筑空间 设计――蛇足。 喻意 是指在原有现代美术 馆 线性、透明二种完 美之上又添加的元素, 即为蛇足。
蛇足,丹麦 ,1998
❖ 添加蛇足是 为了放置展 品。 每条蛇足由 一系列每个 长三米的三 只腿的木马 组成。 共十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