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第2章 自动控制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t 1(t ) t
t0 t0
拉氏变换为:
1 S
2
(4) 单位抛物线函数:
0 t 1(t ) t 2 2
2 2
t0 t0
1 拉氏变换为: S
3
注意: (1) 研究系统暂态性能指标时一般采用单位阶跃输入,原因:它是突 变的不连续信号,若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具有很好的暂态响应,则 对于实际输入信号系统都会具有满意的暂态性能。 (2) 研究稳态误差时,必须首先确定系统的输入类型,因为系统的输 入类型不一样,稳态误差也大不一样。
Z, Z , Z 为传递函数零点;

m m D J
e L
1 ( S ) ( M ( S ) M ( S ) D( S )) JS
e L
1 ( S ) ( S ) S
e u i R Li
a a a a a
a
e k m ki
a 1
1 I (S ) (U (S ) E (S ) R I (S ) LS
(3) 绘制每一代数方程的局部方框图,然后把它们互连起来,构成 一个整体,即得全系统方框图。
2)方框图的化简规则 (1) 相邻点的相加与合并。 U
+ — V
+
+
Y W
U
+ W + — V
Y
(2) 串联方框的合并 (3) 并联方框的合并
U
G1 + +
G2
Y
U G G 1 2
Y Y
U G 1 G2
Y
U
统。
现代控制理论:是以微分方程、线性代数及数值计算为主要数学工具,用 时域分析方法(状态空间方法)以描述系统内部状态变量关系的状态 方程为基础,研究系统状态运动的理论。在解决多变量系统、时变系 统及最优控制等问题方面,现代控制理论比较有效。但在处理单变量 线性定常系统问题上,现代控制理论尚不及古典控制理论及方法简便 实用。
a a a a a
e
2 a
E (S ) k (S ) M (S ) k I (S )
a 1
a
e
2
a
注:me:电磁转矩;J、D转动惯量及阻尼系数;k1、k2为比例系数。 ② 绘制方框图
S
U (S )
a
-
E (S )
a
1 LS
a
I (S )
a
R
a
+
( S ) 1
(S )
- M (S ) 1 M (S ) JS L
e
( S )
D
E (S )
a
( S )
k
I (S )
a
k
M (S )
e
1
2
S
U (S ) - E (S )
a
a
整理得:
1 LS
a
I (S )
a
R
1 LS
a
a
-
-
2
R
a
k
1
根据方框图化简规则化简。
+
U (S )
a
I (S )
a
k
Leabharlann Baidu
+
( S ) 1
(S )
M (S ) 1 M (S )
L
e
( S )

二阶系统的暂态响应
高阶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往往可近似为二阶系统进行分析。
1
二阶系统数学模型
2
微分方程: d c(t )
dt
n
2
dc(t ) 2 c(t ) k r (t ) dt
2 2 n n n
:
系统阻尼比
: 系统自然振荡角频率
K K G (S ) 传递函数: T S 2TS 1 S 2 S

一阶系统暂态性能
微分方程为:
T
C (S ) K 传递函数为: G ( S ) R( S ) TS 1
C
dc(t ) c(t ) Kr (t ) dt
R(S) — R u1(t)
K C(S) TS
实例:如右图所示的电路图,微分方程 为:
2 2 1
du (t ) RC u (t ) u (t ) dt U (S ) 1 传递函数为: G (S ) U ( S ) RCS 1
0
0
2
由方框图、信号流图求取(参阅有关自动控制书籍)。 下面以方框图求取传递函数为例加以讲解。
1) 方框图的建立
(1) 列写描述实际控制系统中每个物理部件动态特性的方程式,并且 表示成线性方程的形式。
注意:所得系统方程个数应与这些方程中所含未知变量(输出变量 及中间变量,不含输入变量)的个数相等。 (2) 在零状态下,对所得时域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并将结果整理成 频域中线性代数方程组形式。
Y
输出响应 Mp ±5%
Y
输出响应
输入 tr ts (a) 时间t 输入 时间t
(b)
图2.1-2 阶跃输入时系统输出响应示意图
§2.2
分类: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3月2日)
定义:凡揭示控制系统各变量内在联系及关系的解析式或图形表示。 静态模型:在静态条件下描述各变量间关系的数学方程。 动态模型:用微分(或差分)方程描述的各变量动态过程中的关系。 表示形式: 图形表示:信号流图、方块图及频率特性图。 数学表示:微分(差分)方程、传递函数或频率特性、状态空间。 数字计算机上的程序综合。 建模方法: 分析方法:从物理化学规律出发,通过分析和推导,建立数学模型。 实验法:
闭环控制:是一种反馈控制,在控制过程中对被控制量(输 出量)不断检测,并将其反馈到输入端与给定值(参考输 入)进行比较,利用放大后的偏差信号产生控制作用 特点: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在很大程度上由形成反馈的测量 元、器件的精度决定。
比较环节 参考输入 控制量 控制环节GC 被控对象 输出
偏差
比较环节 参考输入 偏差
2 性能指标与闭环极点位置之间的关系
闭环传递函数除了前述的表示方式以外,还可以将分子、分母进 一步分解为如下式子:
K (S Z )(S Z )(S Z ) G (S ) S (S P )(S P )(S P )
r 1 2 m C

1
2
n
K 称为增益因子;
r
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最优控制、模糊控制及神经网络控
制等称为高等过程控制,模糊控制及神经网络控制等特别适合于非线 性系统的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需要分析的问题
稳定是指系统受干扰,当干扰消除以后系统能回到原
来的状态或达到一个新的稳定状态,就称系统是稳定的。 稳定是任意一个自动控制系统能否实际应用的必要条件,自动 控制理论可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2 C 1
1 2
C
u2(t)
1 1 1 1 RC 当u (t )为单位阶跃时,U ( S ) ( ) S RCS 1 RC S RCS 1
1 反拉氏变换得: u (t ) (1 e ) RC
t RC 2
若取误差限为5%,调整时间:ts=3RC;若取误差限为2%,ts=4RC
图 (a)
控制量 控制环节GC 反馈环节 图 (b) 图2.1-1 自动控制系统示意图 被控对象 输出
二 古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
古典控制理论:以积分变换为主要数学工具,用频域方法(包括频率特性
法和根轨迹法)以描述输入与输出外部关系的传递函数为基础,研究 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的理论。适合于单变量集中参数线性定常确定系
开环传递函数(G0(S)):反馈信号B(S)与误差信号E(S)之比。
B( S ) G (S ) G( S ) H ( S ) E (S )
0
闭环传递函数(GC(S)):输出信号Y(S)与输入信号U(S)之比。
Y (S ) G(S ) G (S ) U (S ) 1 G(S ) H (S )
(7) 单环反馈的化简
U E(S) — B(S) _ G H Y U
G 1 GH
Y
3)有关概念 前馈通路:从系统输入端U(S)沿箭头到输出端Y(S)的通路。 前馈传递函数:G(S)。
反馈通路:输出Y(S)经中间环节反馈到输入端相加点为止的通路。
反馈传递函数:H(S)。 误差信号:输入信号U(S)与反馈信号B(S)之差。
n n 1 n n n 1 n 1 1 0 m m 1 m m m 1 m 1 1 0
当初始条件全为零时,两边进行拉氏变换,可得传递函数为:
C (S ) b S b S b S b G( S ) R( S ) a S a S a S a
m m 1 m m 1 1 n n 1 n n 1 1
C
4) 例 如下图所示电枢电压控制式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其中,各符号 含义如下,求输出为电机转角、输入为电枢电压的系统传递函数。
+ ua -
Ra ia
La
ea mL
ω
ua:电枢控制电压(V);θ:旋转角位移;ω:角速度;mL:负载转矩; ea:电枢反电动势;ia:电枢电流;Ra、La:电枢回路等效电阻及等 效电感。 解:① 由物理定律可得: 经拉氏变换后如下:
经典控制理论中常用数学模型: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定义:在线性定常系统中,初始条件全为零时,系统或部 件输出的拉氏变换与输入的拉氏变换之比。
传递函数的求取方法:
1 由微分方程经拉氏变换求取。 线性定常系统可由微分方程描述:
d c(t ) d c(t ) d c(t ) a a a a c(t ) dt dt dt d r (t ) d r (t ) d r (t ) b b b b r (t ) dt dt dt
一 自动控制系统的两种基本形式
开环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其控制系统示意图如图2.11中图(a)所示。 特点:在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正向控制作用而无反馈控制 作用,即系统的输出量对控制量没有影响;系统的精度取决于 元、器件的精度和特性调整的精度;当系统的内扰和外扰不大, 并且控制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开环控制。
( S )
JS
D
k
E (S )
a
I (S )
a
k
M (S )
e
1
2
- M (S ) 1 M (S )
L
e
-
JS
( S ) 1 ( S ) S
D
§2. 3
控制系统时域分析
系统性能与系统微分方程之间的联系:任何一个物理系统其微分方程的解 分为两个部分:动态解(特解)和稳态解(通解)。动态解(特解) 反应了系统在响应的过渡期间输出量偏离输入量的程度、系统响应 达到稳态所需要的时间等;稳态解(通解)反应了稳态误差。 系统性能与系统传递函数之间的联系:传递函数能反应系统的所有性能。
G1 +G2
(4) 方框与相加点前后交换
U G 1 Y + V G1 Y U + 1/G1 U G1 V G1 Y V Y + G1
U + V
(5) 方框与分支点前后交换
U G 1 Y Y U G1 G1 Y Y
U G 1 U
Y
U
G1
Y 1/G1 U
(6) 相加点与分支点前后交换
U
+ + V Y Y U + + + V + V Y Y
§2.3.1
一 1 典型输入函数
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
性能与输入信号类型之间的关系
0 (1) 单位阶跃函数: 1(t ) 1
(2 ) 单位冲击函数:
t0 t0
拉氏变换为:
1 S
0 (t )
t0
t 0
且 (t )dt 1

拉氏变换为: 1
(3) 单位斜坡函数:
第2章 传统控制方法简介
§2. 1
§2. 2
自动控制理论概要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2. 3
§2. 4
控制系统时域分析
离散系统简介
§2.1
自动控制理论概要
自动控制:采用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如机械设备的运行或生产 过程的进行)自动按照给定的规律运行,使被控对象的一个或 几个物理量(如电压、电流、速度、位置、温度、流量、浓度、 化学成分等)能够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按照给定的规律变化。
(1)稳定性
(2)稳态响应
用以反映系统稳态响应的参数是稳态误差。在稳态
的情况下,系统的实际输出与希望值之间的差异称为稳态误差。 自动控制理论能够给出计算控制系统稳态误差的方法。 (3)暂态响应 系统的暂态响应由系统的暂态性能参数来反应,包 括过调量(MP)、调整时间(tS)、上升时间(tr)等。 (4)对参数变化的不敏感性:当系统中结构参数变化时,系统对这 种变化的反应应具有足够的不敏感性。 (5)抗噪声的能力:系统的有效输入不被噪声所污染。
2 n C 2 2 2 n
2
n
特征方程: S 2 S 0
2 2 n n
特征根:
S 1
2 1, 2 n n
当输入c(t ) 1 时 ( 1 ) 1 (2) 过阻尼,无超调,但t 长。
S S
1 临界阻尼,无超调,但 t 比 1短。 (3) 0 1 欠阻尼,振荡,振幅按 指数曲线衰减 (4) 0 等幅振荡。 (5) 0 1 发散振荡,系统不稳定 (6) 1 单调上升,不断增长直 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