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轮复习公开课)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苏教版):生物群落的结构

第4课时生物群落的结构课标要求 1.概述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影响因素。
2.简述群落的季相。
1.群落:是特定空间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集合。
提醒(1)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与群落都是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之和=种群,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和=群落。
(2)群落并非是各种生物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各种联系建立起来的有机整体。
2.群落结构概念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具有一定的功能,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类型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模型表现呈现不均匀的片状分布,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镶嵌特征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因素光照的强弱、地形的差异、湿度的不同和动物的活动植物:主要受到阳光的影响;动物:食物和特定的栖息环境原因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3.影响群落结构的其他因素(1)生态位(2)捕食例如,野兔往往捕食竞争力强的植物,这样的捕食提高了草原上草的多样性和草原群落结构的复杂性;反之亦然。
(3)生物群落的空间异质性①阳光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影响池塘中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
②阳光也是影响池塘中动物昼夜分布变化的重要因素。
③不同季节的光照条件不同,也会引起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状况发生变化。
4.群落随时间而改变(1)区分群落的标志群落的外貌是区分不同群落结构及类型的主要标志。
(2)群落结构的特征群落的外貌常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这是群落结构的重要特征。
(3)群落的季相随气候的季节性交替,群落呈现不同的外貌,这就是季相。
延伸应用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分析:(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不是(填“是”或“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原因是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的植物属于不同的生物群落,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属于植物的地带性分布。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轮复习

D、浅海中的鱼类、节肢动物、海藻等生活在一起的
全部生物
.
21
2、特征: 物种的丰富度、_种__间__关__系___、空间结构、
群___落__的__演__替__等。
.
22
考点二、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1、捕食
生
A
物
数
量
B
时间
乙:数量坐标图
思考:乙曲线中怎样判定捕食者与被捕食者?
.
23
2、竞争
概念: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 物相互争 __资__源___和__空__间___等
.
27
4、互利共生 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
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 地衣(真菌和藻类共生 ) 28
互利共生
生 物 数 量
生物A 生物B
时间
数量坐标图
互利共生的特点:
数量上呈现出“同生共死”的__同___步__性_____变化。
.
29
考点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 。
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
6
1.生物技术中常用到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方法,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3H标记核苷酸可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B.用14C标记的CO2追踪光合作用中的C原子,C原子的 转移途经是:C02→C3→(CH20)
C.用18O分别标记H20或CO2中的氧,可以用来证明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大多来自H20
化的情况。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在硬木林阶段找不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 B.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 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
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群落及其演替课件

食大型动物。在我国,貂熊主要分布于寒温带针叶林,以下推测成立的是( B )
A.狼和貂熊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 B.足掌面积大有利于在积雪上奔跑 C.耳小、尾短、毛长不利于适应环境 D.貂熊、猞猁、狼占有相同的生态位
• 影响群落类型的主要因素:水分、温度。
森林分布在湿润或较湿 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 常复杂且相对稳定。
2.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 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群落中的生物也 都有适应其环境的特征。
【连线】具有下列特征的生物最有可能属于哪种类型的群落?
森林群落 草原群落
• 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气孔在夜晚才开放。 • 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 • 骆驼刺才几厘米高,但根可长达15 m。 • 某些植物的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
【思考】如 果两种鸟的 觅食生境一 样,生态位 就完全一样 吗?
5、生态位
①定义: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 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 位。
• 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 的关系等。
• 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 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
A.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 B.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乙藻>甲藻>丙藻 C.图示 L 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竞争 D.甲、乙、丙藻和螺构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
群落及其演替(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第2讲群落及其演替[课标要求] 1.描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并可随时间而改变2.阐明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演替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3.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核心素养] (教师用书独具) 1.群落属于生命系统,具有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等特征,群落可以发生演替。
(生命观念)2.比较各种种间关系的不同特点,并用数学模型表示。
(科学思维)3.制订并实施方案: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科学探究)4.通过总结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
考点1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概念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强调该区域中全部生物,包括全部植物、动物、微生物。
2.群落的特征(1)群落的物种组成①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②衡量指标:物种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的数目的多少。
③规律a.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b.在群落中,有些物种数量很多,对其他物种影响很大,往往占据优势;有些物种比较常见,但对其他物种影响不大,不占优势。
c .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
(2)群落的种间关系(连线)提示:①—c—Ⅲ②—b—Ⅳ③—d—Ⅰ④—a—Ⅱ⑤—e—Ⅴ(3)群落的空间结构概念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类型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决定因素动物: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植物分层决定动物分层环境因素: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以及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因素:生物自身生长的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原因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5)生态位①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必修3 4.3、4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各种生物种群
群落的演替 (2)物种数目 目测估计
2.(1)物种组成
二、1.另一种生物 3.寄主的养分
2.两种或两种以上
4.有利
三、1.垂直结构 2.阳光 光照强度 四、1.另一个群落 3.地衣 苔藓
水平结构 土壤湿度 盐碱度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灌木
4.(1)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2)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1.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 A图:________。B图:________。
2.根据上图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A图:(1)植物分层:________。 (2)动物分层:________。 B图:地形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 ________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 的影响等。
疑难突破 群落中生物种间关系分析
误区剖析 几种难辨别的种间关系 (1)要正确区别竞争和捕食的关系: ①竞争是不同种生物为了争夺资源、空间等生活条件 而发生斗争,并不以直接获得食物为目的。
②捕食则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 食物与能量,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以下情况不属于捕 食:a.一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如牛饮水;b.一种生物以同 种的幼体为食,如鲈鱼以本种的幼鱼为食,这属于种内斗 争。
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 直分布主要是受温度的制约。
四、群落的演替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________代替 的过程。 2.类型: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群落演替的一般过程 裸岩阶段→________阶段→________阶段→草本植物 阶段→________阶段→森林阶段。
全国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

[理解—深化探究] 1.下图所示的现象是不是一个群落中的垂直结构?请说明理由。
【提示】 不是。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高度升高,温度下降明 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分布不同,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高原 草甸→苔原。这种状况与地球南(北)半球随纬度升高植被分布的原理相同, 属于植物的地带性分布,不是群落垂直结构中的分层现象。
考点二| 群落的演替
(对应学生用书第 204 页) [识记—基础梳理]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_另__一__个__群__落__代替的过程。 2.演替过程(以裸岩上的演替为例)
3.演替的类型
类型 项目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一个从来没有_植__被__覆__盖_的地面, 在_原__有__植__被__虽已不存在,但原
(√ )
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
物具有分层现象。 【提示】 这两个群落中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 )
5.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 ) 6.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 )
【提示】 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自上而下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解析] (1)雪兔增多,植物嫩枝随后减少,而食物的减少又会导致雪兔 数量减少,这种调节方式为反馈调节,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雪兔数量 的变化除了与食物变化有关外,还与其天敌猞猁的数量变化有关。(2)猞 猁喜食雪兔,但也以榛鸡为食,当第 3 年雪兔数量下降时,猞猁对榛鸡 的捕食机会就会增加。(3)食物和天敌的数量变化会影响雪兔的出生率和 死亡率,进而影响雪兔的种群数量。(4)气味作为化学信息可以为雪兔和 猞猁的“食”与“被食”提供信息,进而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 [答案] (1)下降 (负)反馈调节 猞猁数量变化 (2)雪兔减少,导致猞猁 对榛鸡的捕食增多 (3)出生率 死亡率 (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群落及其演替

b.影响因素:P26最后5行 例如中5方面
7、什么是群落的季节性?P27前2行
8、生态位的概念、动物生态位、植物的生态位如何描述? 生物占据生态位的原因和意义 P28
9、什么是立体农业?P32第一段
10.群落类型的影响因素,群落适应性的两个方面--P35第二段,②为什么说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
下的天然群聚?P36
1.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 2.①当资源短缺时,竞争优势较大的物种就会把另一物种完全排除掉(即竞争排除原理):例高斯实验 ②当资源丰富时,两种生物可以共同利用同一种资源而彼此不给对方造成损害。例蜜蜂采蜜 3.每个物种都会占有一部分无竞争的生态位空间,因此两个物种可以共存。并且重叠的生态位空间最终会 被有竞争的物种占有 4.①食物特化:
“你死我活” “此消彼长”“相互抑制”
生存能力相当 (4)特点: 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越相近的物种间斗争越激烈。
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 食物重叠的范围
生存能力差别大
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同一培养液中的大小两种草履虫。在自然 生态系统中,竞争的结果并不是,一方生存,另一方消亡,而是尽量 减少资源和空间的重叠,避免竞争,从而增加物种多样性。
(4)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
个
B
体
数
A
菟丝子
主的个体数不会变为零。
现学现用
说出以下图形分别对应的种间关系
种间竞争
(体表)寄生
捕食
(体内)寄生
互利共生
原始合作
种间竞争
种间竞争
捕食
互利共生或 原始合作
寄生
寄生
小结: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判断:人工密植的某种纯乔木林长得细高,利于争光
群落的结构(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二、群落的空间结构
不同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空间,所以群落存在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
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直
方
向
上
,汉 水 丑 生 侯
不
同
物
种
具
有
分
层
的
现
象
。
伟
作
品
类型:
植物分层:主要是受光照强度的影响 动物分层:受食物和栖息场所的影响
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湿度、盐碱度、光照等 在水平方向出现镶嵌分布的现象
二、群落的空间结构
不同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空间,所以群落存在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 垂直方向上,不同物种具有分层的现象。
类型:
植物分层:主要是受光照强度的影响
动物分层:受食物和栖息场所的影响
水
平
结
构
:由
于
地
形
的
变
化
、
湿
度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盐
碱
度
、
光
照
等
在水平方向出现镶嵌分布的现象
三.群落的种间关系
(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 间等。 (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 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 存、彼此有利。
寄 ——
生
对寄主有害 ,对寄生生物
蛔虫与 有利。如果分
人,噬菌体 开,则寄生生 与被侵染 物难以单独生
的细菌 存,寄主会生 活得更好
互利 共生
相互依存,彼此 有利。若彼此分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二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第二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考点一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集合”不是简单机械聚集,而是通过生物之间相互影响,互相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在长期自然选择与进化中形成稳定的,彼此相适应的有机体】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2)特征:物种组成、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优势种、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等。
2.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群落物种的组成不同(2)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的数目越多,群落的结构也越复杂】(3)丰富度变化情况:从赤道到两极丰富度下降、随海拔高度的增加丰富度减少、随水深度的增加丰富度减少(4)丰富度大小比较:平原<山地草地<林地远离大陆的岛屿<大陆附近的岛屿群落间的过渡地带>非过渡地带拓展: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常比相邻群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5)影响群落物种丰富度的生态因素有多种,如光、温度、水、无机盐等,在某些条件下通常有一种因素起主导作用(6)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不同。
优势种:指对群落影响最大的种群3.群落的种间关系(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身体或器官)为食的现象。
注意:同种生物的成体以幼体为食,不是捕食关系,而是种内斗争。
捕食不只是动物之间,动物以草为食,亦是捕食关系。
特点: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不同步变化“此消彼长”,相互制约双方的数量,被捕食者不会被(捕食者)淘汰,即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
捕食关系曲线:数量上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被捕食者】,后增加者后减少【捕食者】”的不同步性变化(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如图①)。
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①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②从变化趋势看,先达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29讲-群落及其演替可编辑全文

(4)使用除草剂清除荔枝园A的杂草是为了避免杂草竞争土壤养分,但形成了单层群落结构,使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
降低。试根据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原理,设计一个生态荔枝园简单种植方案(要求:不用氮肥和除草剂、少用杀虫 林下种植大豆等固氮作物,通过竞争关系可减少杂草的数量,同时为果树提供氮
剂,具有复层群落结构),并简要说明设计依据_____________。 肥;通过种植良性杂草或牧草,繁殖天敌来治虫,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第9单元 第29讲 群落及其演替
素养目标
一.群落的结构
两同一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全部生物
1.群落及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1)群落的概念:群落是指在 相同时间 聚集在 一定地域
种群 的集合。
(2)群落水平上 物种
种间
研究的问题
中各种生物 空间
演替
范围
2.群落的物种组成
个体数越多物种丰富度越高?
了的地方
地方
过程
时间 趋势 实例
(以裸岩上的演替为例)
经历的时间比较_长__ 形成_新__群__落___
沙丘、火山岩、冰川泥地
(以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例)
经历的时间比较__短__ 恢复_原__来__的__群__落_
火灾过后的草原、弃耕农田
3.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
(2)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速__度__和 _方__向__进行。
训练7.(2021年河北卷)为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者将20个人工淡水池塘均分成两组, 对照组保持环境温度,实验组始终比对照组高4℃(利用温控装置),并从附近淡水栖息地搜集水生生物投 入池塘。连续多年观测发现,池塘逐渐形成主要由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组成的群落。第15年时,池塘中浮游 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单位体积水体中生物体的质量)的检测结果如图。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28讲群落及其演替

拓展2:生态位重叠
当两个或更多的物种共同利用某些资源时,即出现了生态位重叠。 每个物种都会有一部分无竞争的生态位空间,因此可以实现共存。且具 有竞争优势的物种最终还会占有更多的生态位空间;生态位重叠本身并 不一定伴随着竞争,只有当资源短缺时才会发生竞争;如果竞争激烈, 种群对资源的利用就会发生改变,可能出现(a)生态位移动或(b)一 个物种绝灭。
请说出你的理由。__能__。__群__落__演__替__是__指__群__落__中__占__优__势__的__一__些__种__群__被__另__一__些___ _更__占__优__势__的__种__群__取__代__,__而__不__是__完__全__消__亡__,__即__群__落__演__替__是__优__势__取__代__,__而__不_____ _是__“__取__而__代__之__”_____。
2 群落的主要类型及 群落的演替
1.群落的主要类型
分类依据:外貌和物种组成
荒漠生物群落
草原生物群落
森林生物群落
分布环境? 群落结构? 生物特点?
2.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3.群落的演替
(1)演替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___另__一__个__群__落__代__替____的过程。
初生演替 起点: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
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属于垂直 结构吗?
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取决于温度, 从山顶到山脚下,分布着不同的植物 类群,属于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 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如图a、b、c分别代表在-200 m~3800 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 、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分析: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轮复习

②群落演替存在顶极群落(演替所达到的最终平衡状态叫顶极群落 )。
顶极群落主要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所决定的,并不一定都能演替
到森林阶段。如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顶极群落是热带雨林; 在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顶极群落是北方针叶林;在中温中湿的 条件下,顶极群落是温带草原;在低温低湿条件下,顶极群落是苔 原;在极端缺水的条件下,顶极群落是沙漠。 ④环境条件改变可使得原本的顶级群落发生改变。
(2014· 广东高三调研)我国某些地区常发生蝗灾 ,当地农牧民 常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杀灭蝗虫 ,结果使蝗虫更加猖獗。新 疆某地发生蝗灾时,特地邀请来一批养鸭户,把几十万只 鸭子放养到虫害严重的草原上,获得很好的效果。下列有 关叙述中,错误的是(双选)( CD ) A .利用农药消灭蝗虫,农药对蝗虫起定向选择作用,生 存下来的蝗虫抗药能力较强 B.利用鸭子消灭蝗虫,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 且还能减轻污染,保护环境 C.利用鸭子消灭蝗虫,从种间关系看 , 鸭子与草原上的牛 羊的关系是竞争 D .利用鸭子消灭蝗虫,其根本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 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鸭子
空间结构 、群落演替等。 (2)特征: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 __________
2.物种组成 物种组成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1)群落的__________ (2)丰富度: 物种数目 的多少。 ①概念:群落中__________ 目测估计 法。 ②常用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__________ 二、群落的种间关系 [连一连]
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调查校园附近农田土壤中小 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双选)( CD) A.许多土壤动物不适于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群落的主要类型及演替(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课时群落的主要类型及演替课标要求 1.阐明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2.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
考点一群落的主要类型1.2.陆地生物群落的比较群落类型荒漠生物群落草原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生存环境极度干旱;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匀半干旱;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湿润或较湿润群落结构物种少;结构非常简单物种较少;结构相对简单物种繁多;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生存生物特点动植物具有耐旱特性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动物善于挖洞或快速奔跑阳生植物多居上层,阴生植物利用光能较强,动物善于树栖和攀缘3.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所以说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
考向群落的主要类型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A.导致群落类型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地形以及其他环境条件B.热带雨林和温带阔叶林的物种组成不同,占据优势的物种也不同C.荒漠植物的根系很发达,是适应自然的结果D.苔原中生物数量少,各种生物之间不存在种间竞争现象答案 D解析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不同类型生物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有明显不同,占据优势的物种类型也不同;荒漠地带由于缺少水分,植物的根系都很发达;苔原虽然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但是各种生物之间依然存在争夺资源的种间竞争关系。
2.荒漠中生物适应缺水环境,具有耐旱特性的表现为()①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②骆驼刺植株可高达15 m,但根才几厘米长③蜥蜴和蛇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④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形式排泄含氮废物,减少了水分排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C考点二群落的演替1.群落演替的概念和过程(1)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考点二 群落的种间关系
(1)区分种内斗争、竞争和生存斗争: 种内斗争为种内关系; 竞争(不同种生物争夺同种食物或生活空
间的现象)为种间关系; 生存斗争内容更丰富,既包括生物与生物 之间的斗争,又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
例如:繁殖季节里,雄鹿为争夺雌鹿而发生 争斗属于种内斗争;草原上角马和野牛为争 夺水源而争斗属于竞争。
在过植被,但被 _彻__底__消__灭__了____
保留,甚至还保留了 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
的地方
殖体的地方
环境条 无有机质和生命胚 有大量有机质和生命
件种
胚种
时间 经历的时间_长__
经历的时间_短___
速度
缓慢
较快
例6.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 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 B.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群落均可演替成森林
土壤小动物采集、调查方法:
有较强的活动能力 样方法 取样器取样法
身体微小
标志重捕法
记名计算法 常用统计方法:
目测估计法
例2.跳虫、甲螨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植 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
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__B__,理由是_该_吸__虫__器__中__的__湿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考纲要求
知识内容
(1)群落的 结构特征 (2)群落的 演替
要求 考点细化―――关键词
(1)群落水平研究的
Ⅰ
内容,丰富度、种间关 系、群落的垂直结构、
Ⅰ
水平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演替的类型及条
件,人类活动对演替的
影响。
(2014)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 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 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光裸岩石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 从森林 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易错提醒
1.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 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 能预见的或可测的,一般都可以演替到森林这 一最高阶段。 2.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必然结果。 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 有负面的,如:
思考:有人根据生物群落的概念说“只有群落
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 替”,你认为他的这种说法正确吗?
同种 种内关系
种群 种不间同关种系生物群落
特征
特征
特征
出 死 性 年 种 年 性 出 迁 物 优空 演 范
生 亡 别 龄 群 龄 别 生 入 种 势间 替 围
密 组 比 率 率 组 种结
和
度 成例 、、成 构
边
死迁
界
亡出
率率
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谢谢大家!
例7.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 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 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 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 该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B)
群落演替中生物种类、生物数量、有机物种类、 土壤中草本植物数量、灌木数量的变化曲线图
棉__花__模__拟__了_土__壤__湿__润__环__境__,_利__于__跳__虫__存__活__。若要采
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D_,
理由是_该__吸__虫__器__中_的__酒__精__可__将__收__集_的__甲__螨__及__时__固__定_, __防_止__腐__烂__。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 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 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次生演替所需时间短原因是原有土壤条件基 本保存,且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 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 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 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 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 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 演替速度 变快(填“未发生改变”、“变慢” 或“变快”),演替的方向
✓ 考点四 群落的演替
1.群落演替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
代替的过程。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 群是指 优势 取代而不是“ 取而代之 ”
2.群落演替的类型比较
类型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 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 的地面,或原来存 ,但 土壤条件 基本
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 (如阳光、空间、营养物质等)的能力。
(2)水平结构 常呈__镶__嵌____分布。
影响因素: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 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 人的影响等。
➢界定“南北半球植物分布”、“高山植被分布” 与“群落垂直结构”
属于植物的地带型分布,不是群落垂直结构
(2)捕食则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以下情况不属于捕食: a.一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如牛饮水; b.一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是种内斗争。
同种鱼 大鱼吃小鱼 不同种鱼
种内斗争 捕食
(3)寄生和互利共生都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 起,主要区别看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寄 生)还是对双方都有利(共生)。
a.热带→两极:物种丰富度减小。 b.海拔高度增加:物种丰富度减小。 c.随水深增加:物种丰富度减小。
7 种
9 种
例1.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
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C )
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 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 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 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
✓ 考点三 群落的结构
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 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具有明显的__分__层____现象。
思考讨论
(1)引起森林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光照强度
(2)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食物、栖息场所等
(3)群落的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现象的意义是什么? 使生物群落在一定空间上能容纳更多的
未发生改变 (填“发生改变”或“未 发生改变”)。
பைடு நூலகம்
✓ 考点一 群落的概念及物种组成
1.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 集合。 (1)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种群和群落的关系
(2)群落的外延:
包括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不含这三个因素 的生物集合体不能称为群落。群落可大可小,只要 满足以上关系即可称作群落。
1、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
2、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3、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只有 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 现象。
例5.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 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 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 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无 分层现象
数量 坐标图
捕食
竞争
①两种生物之间可能有多种种间关系。 ②上述种间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
寄生
数量 坐标
图
互利共生
例3.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生物的种群密 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已知甲和丙之间没有能 量传递,则甲和乙、乙和丙的种间关系分别是
( D)
A.竞争、竞争 C.寄生、竞争
B.捕食、寄生 D.捕食、互利共生
①在一棵倒伏的朽木上,生长着蕨类、苔藓、真菌、 蚂蚁等生物,这些生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②一个菜市场上的鸡、鸭、鱼、白菜等所有生物 是一个群落。
(3)群落是一个有机整体:群落不是一定 区域内所有生物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各 种关系建立的有机整体。
2.群落的物种组成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的数目的多少
【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根据群落演 替的概念,演替应是其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的过程,大火、洪水、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 会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群落,但即使没有这 些灾难,群落也是会发生演替的,演替现象 是一直存在着,它贯穿着整个群落发展的始 终,在自然状态下,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 样性的增加和种群稳定性的提高。
例4.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所示。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
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
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
上述三个种群间的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甲和丙有竞争、捕食关
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有竞争、捕食关
(2)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
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甲装置的花盆壁a和放在 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 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 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 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 习性采集 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 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 的酒精溶液中
图1中的纵坐标可以是生物种类、生物数量、 有机物种类。 图2中的纵坐标可以是草本植物、灌木的数量 变化。
1.池塘中全部的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 2.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 因之一( √ ) 3.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最终能演替成森林。 (× ) 4.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 ) 5.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 ) 6.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外部的环 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