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盐的概念,知道盐的组成和性质。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如食盐、白糖、味精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盐的概念和组成。

2. 盐的性质。

3. 常见盐的识别和了解。

三、教学难点:1. 盐的组成和性质的深入理解。

2. 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生活实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酸、碱、盐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盐的概念和组成:通过PPT展示,讲解盐的定义、组成及分类。

3. 讲解盐的性质:介绍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4. 了解常见盐:讲解食盐、白糖、味精等生活中常见的盐的来源、用途和性质。

5.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食盐、白糖、味精等盐的样品,观察其外观和味道。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盐的重要性和在生活中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调查和了解其他常见的盐及其用途。

8. 板书设计:盐的概念和组成定义: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盐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味道等。

化学性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常见盐食盐:来源海水、矿石,用途调味、保存食物。

白糖:来源甘蔗、甜菜,用途调味、甜品制作。

味精:来源谷物,用途增强食物鲜味。

9.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使学生了解了盐的概念、组成和性质,能够识别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

在实践操作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但在讲解盐的组成和性质时,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巩固。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盐的概念、组成和性质的掌握程度。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理解盐的概念;•能够简述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和用途;•掌握盐的制备和性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盐的概念和种类;•盐的制备方法及相关反应。

教学难点•理解盐的反应特点;•掌握盐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3.1 教学内容1.盐的概念2.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和用途3.盐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4.盐的化学性质3.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老师课堂讲授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盐的概念、种类、用途以及制备方法,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实验法: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盐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

3.讨论法: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观点和见解,加深对盐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1.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盐制作一些小玩具或者工艺品,让学生猜测这些小玩具或者工艺品的材料,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4.2 讲解盐的概念1.通过现象引出问题:这里的材料是什么?它们为什么会被制成小玩具或者工艺品?2.通过讲解盐的概念,让学生对它们做出解释。

4.3 分类与举例1.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对常见的盐进行分类,举例并让学生了解盐的具体种类和用途。

4.4 盐的制备方法与反应特点4.4.1 盐的制备方法1.按部就班讲解盐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盐的制备方法和特点。

4.4.2 盐的反应特点1.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盐的反应特点。

4.5 盐的化学性质1.教学如何检验盐的化学性质。

4.6 典型实验1.分组进行盐的实验,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4.7 课堂讨论1.整个课堂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结束,让学生彼此分享所学知识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盐的概念、种类、用途、制备方法以及化学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实验法和讨论法,通过这些不同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的定义和性质,知道盐是由酸根和金属阳离子(或铵根)构成的化合物。

2. 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及其用途,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盐的定义和性质。

2. 常见盐的名称、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难点:1. 盐的分类和性质。

2. 常见盐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盐的性质和用途。

2.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常见盐的作用。

3. 利用实验、讨论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内容:1. 盐的定义和性质a. 盐的定义b. 盐的性质(如溶解性、酸碱性等)2. 常见盐的名称、性质和用途a. 氯化钠(食盐)b. 碳酸钠(纯碱)c. 硫酸铜(无水硫酸铜)d. 硝酸钾(硝石)3. 盐的制备方法和应用a. 制备方法(如蒸发、结晶等)b. 应用(如日用化学品、农业等)4. 生活中的盐现象分析a. 分析生活中的盐现象,如食盐的调味作用、纯碱的去污作用等。

b. 探讨盐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5. 盐的化学反应a. 盐的溶解性反应b. 盐的置换反应c. 盐的复分解反应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盐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盐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作用?”2. 探究盐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讨论,总结盐的定义和性质,如溶解性、酸碱性等。

3. 学习常见盐的名称、性质和用途:分组讨论常见盐的名称、性质和用途,各组汇报成果,进行交流。

4. 分析生活中的盐现象: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盐现象,如食盐的调味作用、纯碱的去污作用等,探讨盐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5. 盐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或讨论,了解盐的化学反应,如溶解性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6.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问学生对盐的理解和认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案

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学习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学习难点】学习蒸发操作技能。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复习过滤操作的要点有哪些?2.粗盐中有难溶的杂质,如何除掉?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提出问题:1.粗盐初步提纯需要哪些步骤?2.过滤时需要哪些实验用品?3.整个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有哪些?4.在蒸发时,何时停止加热?阅读教材讨论归纳探究实验:【实验步骤】1.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

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 m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2.过滤:过滤食盐水,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

过滤操作要点归纳: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要紧贴在漏斗内壁,中间不留气泡。

二低: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滤纸低于漏斗的边缘。

过滤时要始终注意滤液的液面需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盛待过滤液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上;玻璃棒紧靠在三层滤纸处;漏斗的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3.蒸发: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

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观察蒸发皿中食盐的外观。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中。

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若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造成滤液浑浊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仪器不干净;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等。

2.提取粗盐时,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提示:从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考虑。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分类、性质和用途。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常见盐的分类、性质和用途。

难点:盐的化学性质及实验操作。

三、教学准备1.教具:PPT、实验器材、实验药品。

2.学具:笔记本、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盐吗?它们有什么用途?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常见盐的分类、性质和用途。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效果。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常见盐的分类,如:食盐、碳酸钙、碳酸钠等。

2.教师讲解常见盐的性质,如:溶解性、稳定性、反应性等。

3.教师讲解常见盐的用途,如:烹饪、洗涤、建筑材料等。

四、课堂实验1.实验一:食盐溶解实验目的:观察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

步骤:取适量食盐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溶解情况。

2.实验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实验目的:观察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现象。

步骤:取适量碳酸钙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观察反应现象。

五、课堂小结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盐的化学性质,如:酸碱反应、沉淀反应等。

2.教师讲解盐的实验操作,如:称量、溶解、过滤等。

三、课堂实验1.实验三:碳酸钠与硫酸反应实验目的:观察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的现象。

步骤:取适量碳酸钠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硫酸,观察反应现象。

2.实验四: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实验目的:观察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的现象。

步骤:取适量氯化钡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硫酸钠,观察反应现象。

四、课堂小结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五、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分类、性质、用途及化学性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新)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新)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第十一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内容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加深了解“盐”的概念。

2.了解氯化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组成、性质、用途以及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

3. 复习过滤操作的要点,学习蒸发操作的技能。

掌握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过滤、蒸发操作的技能培养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1、学生多渠道收集四方面的资料:①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氯化钠实物。

②食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③氯化钠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

④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存在情况,人们是怎样从自然界中获取氯化钠的?2、(1)常见的金属离子:(2)常见的酸根离子:(3)请说出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两低、三靠”指的是二情境引入下面是2008年2月24日网易的一篇新闻报道的一部分,阅读有关资料回答相关问题:中毒事件发生于二十三日上午,深圳比亚迪公司的部分员工到工厂门口的一间无牌证小食店吃早餐,出现疑似食品中毒症状。

共涉及六十三名员工,其中两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住院治疗十九人,医学观察四十二人。

在深圳比亚迪公司厂区外,警方在一些小食店的外围拉上了红色的封锁线,禁止人员入内。

据了解,比亚迪公司后门有二十多家无牌证小食店,春节前有关部门曾将小食店关停,但到春节后,小食店又陆续开门营业。

事情发生后,深圳有关部门领导已赶赴现场,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开展防控与救治工作,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情况综合分析,并根据此次事件的相关特点,深圳警方确定此次事件是由于部分食品或水受到亚硝酸盐污染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问题:1.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里的“盐”指的是什么物质?2.通过以上资料,你对盐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三自主学习一1、学生多渠道收集四方面的资料:①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氯化钠实物。

②食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③氯化钠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

④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存在情况,人们是怎样从自然界中获取氯化钠的?2、(1)常见的金属离子:(2)常见的酸根离子:(3)请说出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两低、三靠”指的是3.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里的“盐”指的是什么物质?4.通过以上资料,你对盐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四自主学习二一、氯化钠的用途、分布通过阅读课本68页——69页掌握下列内容:1、化学中的盐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离子和离子的化合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2.简答题:设计一些关于盐的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简答题,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应用题: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应用题,如计算食盐的含量、设计制盐工艺等,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盐的种类、性质、用途等,并强调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盐的知识,如查阅资料了解制盐工艺的发展历程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1.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调查报告:要求学生调查生活中盐的应用,了解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课后阅读: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制盐工艺的发展历程、盐的生理作用等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此外,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设计实验验证盐的水溶液的酸碱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调查生活中盐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情境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盐的来源、性质和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在讲解盐的种类、性质、用途时,结合相关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化学的魅力。

人教版九年级下化学11.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化学11.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化学11.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和用途;3.掌握盐的命名方法;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5.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件、投影仪;2.实验材料:盐、试管、烧杯、酒精灯等;3.盐的样本: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铁、硫酸亚铁等;4.盐的室内外实物图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导(5分钟)•展示室内外盐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盐的认知;•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盐?”让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回答。

2. 盐的基本概念与性质(1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样本,介绍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强调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晶体,可以溶于水,具有味道咸等性质。

3. 盐的种类和用途(15分钟)•呈现盐的分类图表,介绍不同种类盐的名称和用途;•通过例子解释:氯化钠用于调味,硫酸铜用于杀菌,硝酸铁用于染色等。

4. 盐的命名方法(20分钟)•介绍盐的命名方法,以氯化钠为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根据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名称,运用交换法则命名其他盐。

5. 实验探究(30分钟)•安排实验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不同盐的样本,进行简单实验并记录结果;•实验内容包括:溶于水的程度、颜色、气味等;•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盐的性质,进一步巩固对盐的理解。

6. 实验总结与交流(15分钟)•学生小组依次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总结各种盐的特点与共同之处;•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盐的性质和命名规律,帮助学生加深对盐的认识。

7. 课堂延伸(10分钟)•提出问题:“为什么人体需要盐?”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如何正确使用盐,避免过量或不足的问题。

四、作业布置1.预习下一课时内容:盐的提纯与应用;2.撰写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与结果;3.思考并写下自己对盐的新认识。

五、教学反思我的设计中,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九年级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第一章:盐的定义与分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的定义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盐的分类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盐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盐的定义: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 盐的分类:根据组成盐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不同,盐可分为无机盐和有机盐。

3. 常见盐的例子:氯化钠(食盐)、硫酸铜、碳酸钙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盐的定义和分类。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的共同特点。

2. 讲解盐的定义:解释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3. 讲解盐的分类:介绍无机盐和有机盐的概念,举例说明。

4. 课堂练习: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盐,并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类盐。

五、课后作业1. 总结盐的定义和分类,写在日记本上。

2. 观察家里或学校的厨房中使用的盐,了解其化学成分。

第二章:生活中常见的盐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及其用途。

2. 使学生掌握这些盐的化学性质。

3.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食盐(氯化钠):调味品,维持人体电解质平衡。

2. 白糖(蔗糖):甜味剂,提供能量。

3. 纯碱(碳酸钠):面食加工,去污剂。

4. 醋酸钠(醋酸盐):食品添加剂,防腐剂。

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及其用途。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盐的用途。

2. 讲解食盐(氯化钠):解释其在烹饪中的作用,维持人体电解质平衡。

3. 讲解白糖(蔗糖):介绍其作为甜味剂和能量来源的用途。

4. 讲解纯碱(碳酸钠):阐述其在面食加工和去污剂中的应用。

5. 讲解醋酸钠(醋酸盐):介绍其在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中的作用。

五、课后作业1. 总结生活中常见的盐及其用途,写在日记本上。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1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1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盐的定义、分类、性质和用途,掌握常见的盐类化合物如氯化钠、硫酸铜等的化学式和性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盐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不是很清晰,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验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有很高的兴趣,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2.掌握常见的盐类化合物如氯化钠、硫酸铜等的化学式和性质。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盐的定义和分类。

2.盐的性质和用途。

3.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盐的性质。

2.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盐的结构和性质。

3.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

2.实验器材和试剂:氯化钠、硫酸铜等。

3.学生分组和实验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通过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盐的结构和性质。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盐的溶解、熔点和导电性等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所学知识,回答盐的性质和用途相关问题。

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食盐的调味作用、硫酸铜的防腐作用等。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盐的基本性质和分类;2.掌握生活中常见盐的命名和制备方法;3.掌握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常见盐的命名和制备方法;2.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盐的制备方法;2.盐的应用领域。

四、教学准备1.电脑和投影仪;2.教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3.实验器材:试管、烧杯、酒精灯等。

五、教学过程五.1 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引入盐的生活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我们吃的食盐、腌制食品中的盐和海盐等;2.学生就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盐展开讨论,谈谈盐的用途和重要性。

五.2 盐的基本性质和分类(15分钟)1.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盐的基本性质和分类的PPT,向学生介绍盐的定义和组成;2.学生跟随PPT学习盐的分类,包括正盐、酸盐和复盐,并做相应的笔记。

五.3 常见盐的命名和制备方法(30分钟)1.教师列举常见盐的名称和化学式,如氯化钠、硫酸铜等,然后解释它们的命名规则;2.教师通过实验和投影仪展示盐的制备方法,如通过中和反应、置换反应等;3.学生在实验中参与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盐的制备方法。

五.4 盐的应用领域(2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食盐的使用、农业中的肥料使用、工业中的脱硫剂使用等;2.学生就盐的应用领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盐在每个领域的作用和重要性。

五.5 总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盐的基本性质、分类、命名和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寻找一个日常生活或工业中应用盐的案例,并写一篇200字的作文进行描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知识点讲解、实验演示和应用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盐的基本性质和分类,掌握了常见盐的命名和制备方法,并认识到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九年级《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提高作业效果。
4.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盐的性质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5.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以致用意识。
6.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突破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7.整合跨学科知识,如历史、地理等,让学生了解我国盐文化的发展,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盐的性质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何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记录讨论结果,分享各组的观点。
3.教师点评各组的讨论成果,总结盐的性质与生活应用之间的关系。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发放练习题,内容涵盖盐的性质、分类、应用等方面,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1.学生对盐的概念、分类和性质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知识盲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学生在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方面的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在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面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4.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生动的实例、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强化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在家中开展小实验,观察盐的性质,并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9.定期进行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难,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10.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4.学会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盐的性质变化,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常见的盐的种类、性质和用途;–掌握盐的命名方法和化学式的写法;–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和沟通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实验科学精神和实验规范意识。

2. 教学重点•盐的种类、性质和用途;•盐的命名方法和化学式的写法。

3. 教学难点•盐的命名方法和化学式的写法。

4. 教学准备•实验装置:试管、试管夹、玻璃棒、酒精灯等;•实验材料:氯化铁、硫酸铜、硝酸铜、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等;•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5. 教学过程步骤1:引入•引用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的盐的例子,如食盐、食醋等,并引发学生对盐的好奇心。

步骤2:展示盐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展示盐的一些典型性质和反应现象,理解盐的化学本质。

实验1:氯化铁与硫酸钠的反应•将氯化铁溶液与硫酸钠溶液混合,观察产生的现象。

解释产生的物质是什么,如何得出结论。

实验2: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将碳酸钠溶液与盐酸溶液混合,观察产生的现象。

解释产生的物质是什么,如何得出结论。

实验3:硫酸铜与氯化铵的反应•将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铵溶液混合,观察产生的现象。

解释产生的物质是什么,如何得出结论。

步骤3:讲解盐的种类、性质和用途•介绍常见的盐的种类,如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讲解盐的性质和用途,如氯化钠用于食品加工、硫酸铜用于农业等。

步骤4:讲解盐的命名方法和化学式的写法•介绍盐的命名方法,如一元盐的命名、二元盐的命名等;•讲解盐的化学式的写法,如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

步骤5:小结与展望•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展望下节课的内容,引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兴趣。

6. 课堂活动•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学生分组讨论盐的种类和用途,并进行展示。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优秀教学案例
2.设计小组实验,让学生共同完成实验操作和观察。例如,小组合作进行盐的溶解实验,观察不同温度下盐的溶解情况,并共同分析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
3.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例如,在小组合作结束后,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贡献和表现,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培养他们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能力。例如,在课堂结束后,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目标和达成情况,并记录在反思日记中。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讲解盐的概念,介绍盐的分类方法,如根据来源分为天然盐和合成盐,根据化学成分分为无机盐和有机盐等。讲解盐的性质,如溶解性、熔点、沸点等。
2.教师通过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用途,如食盐用于调味,白糖用于甜味,味精用于增鲜等。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如食盐的溶解实验,白糖的燃烧实验等,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总结盐的性质和变化。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生活中常见的盐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见解。
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总结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特点和用途。
(五)作业小结
1.学生展示作业成果,分享自己的调查和了解结果。
2.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学习和作业完成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盐作为切入点,通过展示各种盐的图片和实物,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盐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教学设计
3.分层次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和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4.情感教育:结合盐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掌握生活中常见盐的定义、分类、性质和用途。
2.学会使用化学式表示盐,并能正确书写生活中常见盐的化学式。
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并)讲授新知
1.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盐及其化学名称,如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铜等,并讲解它们的性质、用途和化学式。
2.以食盐(氯化钠)为例,详细讲解化学式的书写规则,以及如何根据离子的价数确定化学式。
3.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操作过程,讲解盐的溶解性、酸碱性等性质,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性质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实验、分类、归纳等方法,深入探究生活中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2.注重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盐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解盐的溶解性、酸碱性等基本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1.盐的性质与分类的深入理解,尤其是不同盐的性质差异及其原因。
2.化学式的书写规则,以及如何将化学式与实际物质联系起来。
3.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规范、实验技巧等。
4.强调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规范、实验技巧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一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一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优秀教学案例
3.通过对盐的学习,培养学生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环保意识,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一代。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盐的概念、分类和性质,能正确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盐,并掌握它们的用途。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分析生活中与盐相关的现象,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盐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中,我将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盐的种类,如食盐、纯碱等,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盐的溶解性、酸碱性等性质。此外,我还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与盐相关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盐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2.采用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盐的性质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情感态度,使他们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关爱生活,关注健康,懂得运用化学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
5.教学评价:本节课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既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关注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的概念,掌握盐的性质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盐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盐的概念: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 盐的分类:根据组成盐的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不同,盐可分为不同类型,如钠盐、钾盐、钙盐等。

3. 常见盐的性质: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铵等常见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 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盐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盐的概念、分类、性质及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2. 教学难点:盐的分类及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盐的性质和分类。

2. 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对盐的认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盐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盐,盐有哪些种类。

2. 讲解盐的概念:介绍盐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3. 学习盐的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盐,让学生了解盐的分类及特点。

4. 探究常见盐的性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铵等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5. 总结盐的性质和分类: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明确盐的性质和分类。

6. 讲解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介绍盐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盐的认识。

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盐的知识掌握。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盐的性质和用途,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4.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5.预习作业:
(1)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特点。
(2)思考如何通过实验验证酸、碱、盐的中和反应。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要认真完成作业,做到书写工整、条理清晰。
2.实践作业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
3.拓展作业要注重资料收集和整理,力求内容丰富、观点明确。
4.小组合作作业要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确保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梳理知识结构。
3.教学目标: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图片,如食盐、纯碱、小苏打等,引导学生关注盐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提出问题:这些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它们是如何制备的?性质上有何特点?
3.引发思考:通过对生活中盐的观察,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兴趣,为新课的讲授做好铺垫。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本章节《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1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1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1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盐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常见盐的命名和性质。

3.加强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科学观察、实验记录和实验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盐的概念和性质。

2.常见盐的命名和性质。

三、教学难点1.盐的性质与实验现象的联系。

2.盐的命名规则。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及试剂。

2.学生准备:学习笔记和实验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与引入(5分钟)1.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盐的例子,激发学生对盐的兴趣和好奇心。

•食盐:我们每天吃的食盐就是一种盐。

•硫酸铜:蓝绿色的晶体状固体,常用于实验室中。

•法制白花蛇:一种常用的灭鼠药。

2.引入盐的概念和性质,提出学习的目标和重点。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1.盐的概念:盐是由酸和碱中和反应得到的产物,具有晶体结构和一定熔点的物质。

2.盐的性质:–固体盐晶体呈现结晶状,可溶于水。

–盐在溶液中能导电。

–盐晶体在加热时会熔化,形成熔融盐。

–盐晶体在溶液中可呈现明亮的颜色。

第三步:实验操作(30分钟)1.实验一:盐的导电性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准备一段盐水电导试验装置并连接好电线。

–将两根电极浸入盐水中,接通电源。

–观察电灯是否亮起,说明盐水可以导电。

2.实验二:盐的溶解性实验–向不同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观察盐的溶解情况。

–记录盐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

第四步:知识总结与拓展(15分钟)1.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回答以下问题:–盐在溶液中能导电的原因是什么?–盐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有什么规律?2.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推导盐的性质,并拓展到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步:课堂练习(15分钟)1.对盐的命名规则进行讲解和梳理。

2.给学生出示不同化学式的盐化合物,让学生根据命名规则给出它们的名称。

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1.让学生在课后完成教材上的习题。

2.提醒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做好实验报告的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单元盐化学肥料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两课时)第二课时[板书]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引导]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氯化钠的重要用途,那这三种盐又会有什么用途呢?[介绍](播放有关录像)碳酸钠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碳酸钙大量用于建筑业,天然存在的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它们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的许多柱子就是用大理石做的。

碳酸钙还用作补钙剂。

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

[提问]你能写出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说出它们的俗称吗?[回答]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碳酸钙:CaCO3。

[教师]我们知道:纯碱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那我国是不是最早生产纯碱的国家呢?[投影]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纯碱工业始创于18世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碱技术把持在英、法、德、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手中。

1921年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应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之邀毅然回国,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成功地摸索和改进了西方的制碱方法,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

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教师]侯德榜先生凭借自己对科学的一片赤诚,怀着一颗爱国的心,为我国的制碱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发展了我国的民族工业。

希望大家也能利用自己的所学为祖国,为社会做点事情。

[回顾提问]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回答]CaCO3+2HCl====CaCl2+H2CO3CO2↑+H2O[分析解释]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杯底,一会儿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

[讨论][分析原因]当鸡蛋遇到盐酸时会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产生气泡,由于鸡蛋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边冒气泡边下沉。

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CO2气体不断地附着在蛋壳表面,于是它们的总体积就比鸡蛋原来的体积大得多,被它排开的水量不断增多,浮力也就逐渐增大,等到浮力大于鸡蛋重力时,鸡蛋便慢慢上浮。

当鸡蛋浮到接近液面时,附在它上面的气泡破散逸出,这时平衡被破坏,鸡蛋又下沉。

以后,继续重复以上过程,表现为鸡蛋不断地上浮下沉。

[思考]碳酸钙、碳酸钠及碳酸氢钠在化学式组成上有无共同点?[回答]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设问]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CO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学生发言]1.能 2.不能[引导]通过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你就会明白上述问题。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向盛有0.5 g碳酸钠的试管里加入2 mL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进行上述实验,并分析。

碳酸钠+盐酸碳酸氢钠+盐酸现象分析[学生活动][交流]现象:两次实验反应试管内都出现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

[分析]这两组物质反应都生成CO2气体。

[讲解]上述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Na2CO3+2HCl====2NaCl+H2CO3CO2↑+H2ONa2HCO3+HCl====NaCl+H2CO3CO2↑+H2O[提问]通过上述三个反应的学习,你能做何归纳?[总结][板书]1.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追问]你如何检验某物质里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需要哪些试剂?[学生思考回答][板书]2.CO或HCO的检验取少量未知物,加入少量稀盐酸,看能否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过滤]我们再探究一个实验,看有何特殊现象。

[活动与探究]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交流]现象:试管里出现白色沉淀。

分析: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难溶物。

[教师]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如下:Na2CO3+Ca(OH)2====CaCO3↓+2NaOH[设问]分析上述四个反应,从单质、化合物的角度以及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结构关系讨论各反应的共同点。

[学生讨论总结]都是化合物间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讲解并板书]3.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讨论]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为什么?[学生讨论总结]属于复分解反应。

因为这类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例:HCl+NaOH====NaCl+H2O,在这个反应中,H+与OH-结合生成H2O,Cl-与Na+结合生成NaCl。

[讨论]分析归纳上述几个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并板书]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

[比一比,赛一赛](组内互相讨论完成下述练习,组与组之间展开比赛,看谁更快,更准)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若能反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投影:物质溶解性表)(略)1.硫酸和硝酸钠溶液2.氢氧化钾溶液和硝酸3.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4.硝酸和碳酸钾溶液5.硝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教师]紧张的学习之后,我们来轻松一下,大家一起来参观一下溶洞。

[投影][教师]看了此图,或者亲自参观过溶洞后。

你是否会想了解这些石笋和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投影]溶洞部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地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Ca(HCO3)2====CaCO3↓+CO2↑+H2O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发生上述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钟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笋,当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就形成了石柱。

[反思]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三种盐的重要性质和用途,总结出了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的检验方法,并分析得出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反应条件。

[作业]习题1.(2)、2、3。

板书设计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1.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CO或HCO的检验取少量未知物,加入少量稀盐酸,看能否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

考题回顾1.(2003年宁夏)制作松花蛋常用到熟石灰和纯碱等原料。

因此,食用它时常有涩味。

为了减轻涩味,可在食用前添加调味品。

这种调味品最好是( )A.酱油 B.食盐 C.香油 D.食醋2.(2003年福建)做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加入的这种物质是( )A.NaOH B. NaCl C.CaO D.Na2CO33(2003年广西)在水溶液中,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氯化钾 B. 硝酸C.硝酸钾 D. 氢氧化钠4.(2003年河南)下列各组中的物质,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NO3 NaCl NaOHB.KOH Na2CO3 HClC.KNO3 NaOH FeCl3D.AgNO3 BaCl2 HNO35.(2003年福建)某同学做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实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使其反应完全,先往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然后再滴入碳酸钠溶液。

欲根据酚酞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反应是否完全进行,你认为这样做对不对? (填“对”或“不对”),理由是。

答案:1.D 2.D 3.C 4.A 5.Ca(OH)2+Na2CO3====CaCO3↓+2NaOH 不对Ca(OH)2和Na2CO3反应后溶液仍为碱性,溶液始终为红色备课资料1.盐的知识在化学上,凡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所组成的化合物,统称为盐(类),这是一个很广的概念。

氯化钠是盐(类)的一种,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由于很早以来它一直被人们作为生活必需的调味品,化学家们特地把它称为食盐。

科学家认为,最初的生命诞生在海洋。

人类的体液是由和海水类似的盐类所组成,因此盐是生命的源泉。

体重70 kg的人,约有46 kg是水,其中大约含有375 g盐分。

盐能调节细胞活动的渗透压以及消化液的pH,这都是人体正常生理运转的首要条件。

盐是健康的必需品,成分中所含的“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它能维持肌肉及神经的正常功能,并控制与血压有关的激素的分泌。

食盐加碘是为了防治碘缺乏引起的智力低下、甲状腺肿大等疾病。

2.购买和食用碘盐应注意什么?碘盐必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

居民在购买碘盐时,要辨认清楚。

购买的碘盐要妥善保存;(1)盛放碘盐的器皿应为棕色遮光的瓶或陶瓷罐并有盖。

(2)碘盐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日光直射和吸潮,并离开灶台存放,以避免高温影响。

(3)碘盐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应随用随买,适当储备。

为防止碘丢失,食用碘盐时应注意:(1)不能用水淘洗。

(2)炒菜、烧鱼肉和煮汤菜时,不宜过早放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

(3)不要把碘盐放在锅里炒,更不要放在油锅里煎炸。

不宜食碘盐人群: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炎症患者等。

3.我国食盐产地我国食盐的产地分布很广,从东北到海南以及台湾,从新疆、青海、川藏直到内蒙,到处出产着各种各样的盐:海盐、井盐、岩盐、池盐等。

其中长芦、辽宁、山东、两淮各盐场盛产海盐,自古闻名。

井盐则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四川自贡市的自流井最为有名,岩盐产于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新疆、青海等地;在陕西、山西、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很多咸水湖,盛产池盐,其中最大的是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据统计,仅这一盐池开采出来的岩盐,足够我国十二亿人口食用四千多年。

其他如青海茶卡盐池、甘肃吉兰泰盐池、山西解池都是著名的池盐产地。

4.日晒法从海水制盐先选择海滨平坦坚实的地方,做成浅池,叫盐田。

由水沟引海水入储海水池内,静置,使泥沙沉降,再引入二次蒸发池中,利用日光、风力等自然蒸发作用使含盐水浓缩至接近饱和,导入结晶池,水分继续蒸发,溶液浓缩到1.21 g·cm-3左右,即有食盐晶体析出。

此法适用于气温较高、湿度低,雨量少,多风的近海地区,我国东北及河北的一些盐区,都用此法生产。

5.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在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大多是在酸、碱、盐之间进行的,而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离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