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dd98782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b.png)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类学科的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在生物化
学领域,教学改革是为了深化对学科本质、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介绍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一、教学清晰目标、注重变革
生物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在实施教学改革时,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突
出教学任务。
针对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和自主思考的现状,我们加强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
生的主动性,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探究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精简化和串联
为了增强生物化学课程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简化和串联。
具体有如下两种方法:一是缩短文字叙述和理论分析的篇幅,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二是将
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模块化,将其连接起来,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三、注重课堂互动与情境教学
我们在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注重课堂互动和情境教学。
多种情境教学法可以将学生
置于某种情境之中,增强学习的情感性和体验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表达。
在课堂上,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如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
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四、多元化评价
对于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评价,我们采用多元化评价的方法。
多元化评价能够更全面
地反映出学生的成绩和表现,并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我们的评价方
法包括:笔试测验、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课堂展示和口头问答等方式。
结语:。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359bc1ccc7931b765ce1528.png)
实验教学 的作 用 ,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 、操作 能 力 、创新 能力 和实 践能 力 ,才 能满 足社 会对 理论 和
实 践技 能并重 的全 能合 格人 才 的需 要 。笔者 结合 阿
2 实验教学 内容改革
实验 内容 改革 可 以从 以下 三方 面人 手 。
2 . 1 减少 验 证 性 、演 示 性 实验 ,增 加 设计 性 、综
6 2 3 0 0 2 ) (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 系 ,四川 汶川
摘要 :《 生物化 学实验》 教 学 ,不仅要训 练学生生物化 学方面的基 本操 作技 能 ,而且要 加 强培 养学生观察 、记 录、分析 问题 能力,为后 续的专业课程 的学习奠 定良好 的专业基础 。作者在 生物 化学 实验教 学 实践 中,从 实验教 学条件 、教 学 内容 、实 验 准备 、考核 方法进行 改革 ,并获得 了较好 的教 学效果 。 关 键 词 :生物化 学实验 ;实验教 学;教 学改革 ;探 索
Bi o c h e mi s t r y Ex pe r i me n t
TANG Go ng, REN Ch a o q i n, DAI Xi a n z h i ,XI AN Xi a n me i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C h e mi s t  ̄,C h e m i c a l a n d L i f e S c i e n c e ,C o l l e g e o f A b a T e a c h e r s ,We n c h u a n 6 2 3 0 0 2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B i o c h e mi s t r y e x p e H me n t a l t e a c h i n g d o e s n o t o n l y t r a i n b a s i c o p e r a t i o n s k i l l s ,b u t a l s o c u l t i v a t e s t u d e n t s ’ o b s e r v a t i o n ,r e c o r d a n d a n a l y s i s c a p a c i t y o f s t u d e n t s ,a n d e s t a b l i s h t h e f o u n d a t i o n o f t h e f o l l o w— u p c o u r s e s . We r e f o r me d t h e e x p e i r me n t a l t e a c h i n g c o n d i — t i o n s ,t e a c h i n g c o n t e n t ,e x p e i r me n t p r e p a r a t i o n, e v a l u a t i o n me t h o d, a n d h a s o b t a i n e d t h e g o o d t e a c h i n g e f f e c t . Ke y wo r d s :b i o c h e mi s t r y e x p e ime r n t ;e x p e r i me n t a l t e a c h i n g ;t e a c h i n g r e f o m ;e r x p l o r a t i o n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57dc54ca08a1284ac850431d.png)
内容调整及 时 , 课 程建设 保持科学性 和系统性 。 特 别 注 意 联 系 丰 富 的生 物 化 学 实 践 , 及时补 充前沿理论 , 并 加 强 与 课 程 发 展 有 密 切 联 系 的实 践 和 理 论 热 点 内 容 。 这 样 , 既满 足“ 宽 口径 、 厚基础 、 重 素质” 的现代 教育思想要 求 , 又 为 拓 宽 学 生 就 业领域 , 增 强 学 生 的社 会 适 应 性 、 满 足 人 才 市 场 需 求 打 下
2 . 具 体 的教 改 措 施 2 . 1 调 整 和 优 化 教 学 内容 教 学 内 容 改 革 是 整 个 课 程 建 设 和 教 学 改 革 的 基 础 …。 课 程 组 注 重 教 学 内容 改 革 , 使 生 物 化 学 教 学 与时 俱 进 , 教 学
复杂。 多 年 来 学 生普 遍 反 映这 门课 程 抽 象 、 枯燥 、 难学。 究 其 原 因. 主要 是 传 统 教学 方 法 难 以满 足生 物 化 学教 与学 的要 求 。 几 年 来 我 们 对所 开 设 的 “ 生 物 化学 ”本 科 生 必 修 课 程 在 课 程 体 系、 课 程 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手段 、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的培 养 等 方 面 进 行 了 教学 改 革 的 大胆 尝 试 , 取 得 了一 定 的 成绩 。 下 面 就 教 学 改 革 的情 况 作 介 绍
遵循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框架更新课程内容严格教学管理在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重视教学的整体优化突出生物化学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基础性的特点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de26301ba216147917112824.png)
个 细小 的环节 。在 每个 知识 点 的讲 授过 程 中 , 出一 提 个 学生感 兴趣 并能互 动 的问题 , 可激发学 生学 习的 既 积极性 与主动 性 , 能让学生 对知识 点产生 深刻 的印 又 象, 便于长期记忆 。在静 态生 物化学 部分 的 阐述 中以
Th r c ia x l r n b o h m it y e u a i n lr f r e p a tc le p o e o i c e s r d c t a e o m o WA G Y njn H N S e g N a - ,C E h n u
很清楚的知识都被彻底遗忘 , 因此 , 加强课程 内容的建 设及因势利导 的工作尤 为重要 。近 几年来 , 我校 的生 物化学 教学过程 中主要存 在以下两 大方面 的问题 , 第
一
解决 实际问题 , 直 以来都 是教学 工作者不 断研 究 和 一 探讨 的问题 。教师不再 以让学 生掌握前人 积累 的知识 为满 足 , 而是竭力 地使学生 能够 了解 到科学 发展的最 前沿 , 并在教学中逐渐将人类 探索 、 研究 客观世界 的方
程 复杂繁琐 , 堪称生物学科 中最抽象 、 最难懂 的学科 之
一
1 生 物 化 学 教 学 过 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生物化学 已被列为众多高校生物类专业学生必 修 的基础课 程 , 社会对 高等学校促 进科技发 展 的渴望 越
。
本教学 团队在多年生物化学 专业 的执教 中很遗憾 的发现 , 学生 常常为 了应付考试 而记住一些 表面 的知
个清 晰 的主线 , 重点 和难点 就是这个 主线 上 的每一
系, 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以往 的教学课时为 7 2学 时, 经过 内容的整合 后调 整为 6 4学 时 , 相应 提 高 了实 验课 的学时数 。教学 内容 主要 围绕 糖 、 、 白质 、 脂 蛋 核 酸及其代谢 ; 酶及 酶促反应动力 学为核 心 内容 , 在静态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8b253bb6f121dd36a32d820e.png)
养, 致使不少学生做毕业论 文( 计 ) , 设 时 连一些最基本 的试 剂配制 和仪器设备都没有感性认 识, 最基本 的操作都不会 。 1 学生的基础与学习主动性存在差异 _ 2 近几年 , 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 , 我国高等教育 由精英教育步 使
入 到大众化教育 , 高校招生人数逐年上升。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过 程 中我们发现 , 部分学生 由于学习基础相对较好 , 动手能力较强 , 重 视 自己实验能力 的提高 , 这部分学生常常觉得实验课难以满足他们 的求知欲望。但也有相 当一部分学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弱 , 基础实验 操作不规范 , 复杂实验又难以胜任。他们一般是草草做完 实验而不 考虑实验结果 。 或根本不动手操作 , 做实验 的 目的只是为了完成任 务, 敷衍了事 。 13 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 . 传统 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在整个 实验 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 。常常是教 师从实验 目的 、 原理 、 仪器 的使用 到实验 的方法步骤 “ 一包 到底 ” 。学生 只需按实验讲义或实验教材 上 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操作 , 最后写出一篇模式化的实验报告。 这 样的实验课 , 操作机械, 内容单调 , 激发不 了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欲望。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11实验教学内容 陈旧 . 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完全依 附于理论教学 , 实验内容相对 陈 旧, 绝大多数以验证性实验以主 , 定性实验多 , 定量实 验少 , 实验 内容单一 、 综合性不强。这样的实验教学存在着严重 的弊端 , 导致 学生重理论 、 轻实验 ; 重知识传授、 轻技能掌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灌输 、 主动 ; 轻 重 成绩 、轻能力 , 结果 严重影 响了学生创新意识 和刨新 能力的培 其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586faa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9.png)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是生命科学专业中的重要实践课程,它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思维和科研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科研和生物工程领域的发展打下基础。
传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实验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实验设备缺乏现代化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和教学效果。
在高校生物科学教学中,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理论及实践两个方面探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理论探讨1. 实验内容更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个不断更新的领域,实验内容的更新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实验内容多是以酶功能、蛋白质结构、基因表达等方面为主,而忽视了新兴领域如代谢组学、表观遗传学等的内容。
需要及时更新实验内容,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培养学生对前沿科学的兴趣和探索能力。
2. 教学方法多样化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大多是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实验为辅,这种方式会限制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问题导向教学、团队合作教学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实践能力。
3. 实验设备更新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先进实验设备,而一些高校的实验设备有些陈旧,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需要学校加大对实验设备的更新和投入,以保障实验教学的质量。
二、实践探讨1. 实验内容更新的实践为了改变传统实验内容的陈旧,一些高校通过引入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实验内容。
针对代谢组学的新进展,新近引入了相关实验内容,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2. 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实践为了突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一些高校积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
利用案例教学,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应用,并通过问题导向教学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和动手能力。
食品专业《生物化学》卓越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食品专业《生物化学》卓越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cd53b0db52acfc789ebc925.png)
高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论文
![高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7bf176b9d528ea80c77927.png)
高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论文有关高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论文“生物化学”是生物学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的化学组成及其生命过程的化学变化的一门学科。
该课程教学体系严谨,理论知识较深且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
目前,很多高职学院的生命科学类专业及相关专业均开设了“生物化学”课程,该课程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学生的学习效果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因此,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发现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教学现状(一)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鉴于“生物化学”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课程安排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化学类基础课程之后(通常安排在第3学期),并在教学计划中明确了该课程的核心定位。
课程重点讲授生物大分子、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遗传信息等内容,主要涉及蛋白质、核酸、酶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糖、脂类、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生物氧化、细胞信息转导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二)课程特点1.理论知识多且教学内容抽象。
课程涉及生物大分子结构、性质和功能以及其代谢调控,从分子水平研究和探讨生命现象本质,因此,理论知识体系复杂且学习内容相对抽象。
由于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
2.理论系统性和逻辑性强且互为交叉。
各生物大分子在机体内的合成与代谢并非相对独立,而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生物大系统,代谢交叉非常普遍,因此,代谢调控分支点多,物质转变体系复杂,物质代谢有严格的逻辑关系。
3.实验新方法和研究热点层出不穷。
该课程理论和实验技术更新快,因此,教学内容的更新也相对较快,给课程教学带来了挑战。
(三)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学内容宽泛,教学重点不突出。
由于课程教学内容多,理论课时相对偏少,在照顾学生知识系统性的同时,必然会造成教学内容宽泛而教学重点不突出的现实问题。
《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b5f96dfb9f3f90f76c61b6c.png)
促使教师更深入地钻研教材 , 提高教学水平.
1 3 议疑 .
在 自学 的基 础上 , 学生 分组 , 生之 间进行 商 议 , 相 启 发 , 学 互 以议 促 学 , 中求 知 , 中求 解 , 是 横 议 议 这 向交 流 的过 程 , 是解 释 的深 化 过程 . 生 自学 肯定 存 在着 各 种 差异 , 也 学 通过 学 生 间 的商议 、 讨 , 小 差 探 缩 异 , 一步解 疑 . 生们 自学 时未 解决 好 的问题 向其 他 同学 请 教 , 同讨 论 , 现 新 问题 , 位学 生 各抒 进 学 共 发 每 己见 , 出现 分歧又 不能取 得一 致 时 , 及 时 向教 师询 问 , 师应 有选 择 地加 入学 生 中去 , 问了解 学生对 可 教 询 问题 的解决 程度 , 下一 步讲 解更 有针 对 性. 使 由于学 生之 间是 一种 相互 平 等 的交流 , 有心理 压力 , 氛 没 气 比较宽松 、 活跃 , 容易发 挥 他们 的智 能水平 , 习效果 更 好 . 更 学
质疑主要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探索性 , 教师恰当的“ 质疑” 可以使学生 的思维逐步升级 , 学生大胆地
收 稿 日期 :0 8— 7— 3 20 0 0
作者简介 : 张兰杰 (9 7一) 女 , 15 , 辽宁鞍 山人 , 鞍山师范学院化学系教 授, 主要从事生物化学的教学 与科研
第 6期
张兰杰 , :生 物化学》 等 《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题, 产生 新疑 惑 , 深入思 考 的结果 . 学 患无疑 , 是 为 疑则 有 进 . 生发 现 问 题 、 出 问题 的过 程 , 学 提 就是 对 新 知 识消化 的过 程 , 创造思 维 的过程 , 学有 长进 的表 现. 外学 生对 教 师质 疑也是对 教师 的考 验 , 以 是 是 另 可
高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_游玟娟
![高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_游玟娟](https://img.taocdn.com/s3/m/516a132b4b35eefdc8d333cc.png)
1. 1 整合教学课程内容
整 , 生物化工专业基础课程的课时逐年减少。为避免重复教 学 , 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的 整合势在必行。基于此, 笔者将 生物化学 与 化学基础 整合为 生物化学基础 , 具体做法如下: 课程内整合。将 蛋白质、 核酸、 糖类和脂类等四大生物基础知识融入四大代 谢 , 把它们的结构、 性质讲解贯穿于代谢过程中, 将传统教材 中独立的章节进行重组, 使教学内容有机地衔接起来。 的结构、 性质和反应原理插入到生物化学四大代谢中。
安徽农业科学, Jou r n al ofAnhu iAgr.i Sc. i 2009 , 37( 32): 16115- 16116 , 16118
责任编辑
马树梅
责任校对
卢瑶
高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游玟娟, 温拥军
(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系, 湖南株洲 412004)
摘要 从教学内容整合、 教学方法改进以及实验教学环节优化等方面阐述了高职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尝试。 实践表明, 改革有效地提高 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 2009) 32- 16115- 02 Exp loration and Prac tice in T eaching R efor m of B ioche m istry in H igher V ocational Education YOU W en -juan et al ( D epartm ent of A pplied Chem istry , H unan Che m ica l Industry V ocationa l T echno logy Institute , Zhuzhou , H unan 412004) A bstract Teaching refor m o f bioche m istry in h igher voca tiona l education w as expla ined fro m follo w ing aspects such as confor m ing teaching contents , m i prov ing teaching m ethods and optm i izing experm i entation teach ing . The practice proved that such refor m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teaching e ffec. t K ey w ords H igher vocationa l education ; B iochem istry ; T each ing refor m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d0a71ed1ce2f0066f53322ab.png)
对生物化学 实验教 学 内容、 学模 式及 考核 方式进行 了改革探 索, 教 以求调动 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 培养 学生的动手能 力
和 综 合 创 新 能 力 , 高生 物 化 学 实验教 学质 量 。 提
关键词 : 生物化 学; 实验教 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Q 3 5— 3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10 7 3 (0 2 0 0 7— 7 1 2 1 )5—14一 3 4 O
t d t n x e i n a e c i g o ic e s y a d a t o r ioa epr a i l me tlta h n fb o h mit n u l r h  ̄’o n ta hn rc ie o e r. T e r s l h w d t a e w e c i g p a t fy a s h e u t s o e tt c s h h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f92e38284868762caaed5f3.png)
生 物 化 学 实 验 教 学 改 革 的 实 践 与 探 索 谢书阳, 王萍玉, 王桂兰
(滨 州医 学院 生 物化 学教 研室 , 山东 滨 州 *83++,)
摘要 : 总结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 提出今后的设想, 旨在 提高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增加学生动 手机 会, 充分发挥实验课在培养学生科研技能、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 关键 词: 生物化学; 教学实践; 探索 中图 分类号: 983 * 1 3*,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8 . *584 (*++ 8) . +000 . + * 示个人才华的课堂。但受传统思想的束缚, 大部分医学院校普遍重 视理论课的教学而忽视了实验课, 使得实验课失去其原有意义, 成 为走过场的形式教育。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中已明确指出 “重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际 操作能力” 。因此作为医学院校必须彻底改变不合时 宜的教学观 念, 摆正实验教学地位, 加强实验教学管理, 高度重视实验课。 * 充实实验课教学师资队伍 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必须有一支稳定的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往只对理论课教师要求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在介绍基本理论的同时要结合本学科的发展 动态, 把最前沿的知 识、 技术及时传递给学生。但实验课教学由于受人员、 设备的限制, 多是照搬实验讲义的内容, 由教师讲解、 示教, 学生重复、 验证。在 这样的实验中无法体现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 也限制 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因此, 首先充实实验课教学的师资 队伍, 从教授到讲师全部参与实验教学, 在教学中结合实验课内容, 教师把自己多年的科研成果和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介绍给学生, 使
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71dafb3187c24028915fc36f.png)
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摘要:为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课堂及考核评价方式五个方面对生物化学进行了课堂教学方面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前沿学科,它从分子层面阐述生命体的化学组成、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规律,它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名词繁多,且化学反应过程复杂多变。
生物化学是高等职业院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所必需的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全面素质,为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针对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一、教学内容由于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进行研究,因而一些概念及反应过程就十分抽象,对学生来说难度大,加上理解记忆的内容很多,往往不知从何处下手。
针对课程特点,结合专业及其后续课程对生物化学的要求,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删繁就简,浓缩基础内容,突出主线。
此外,教师要在有限的学时内把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当今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介绍给学生,强调重点、难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突出实用性和先进性,打破只重视基础内容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方法长期以来,生物化学的课堂教学大多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是学生对知识被动地接受,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需要彻底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注意避免学生的畏难情绪。
1.探究式教学为主。
探究式教学即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自行解决实际问题。
生物化学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索生物化学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训练,运用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形成求学所必需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0811d08de80d4d8d15a4fde.png)
生物化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研究探 索生命 奥秘的科学 , 高等职 是 业院校生物化工工艺 、 品专业 、 食 发酵专业 、 物技术及应用等专业 的 生 专业基础课 ,学生对 该课程 掌握 的程度 ,会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 的学 习. 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 。 由于生物化学 内容十分广泛 、 但 概念抽象 、 代谢途径错综复杂 , 使学 生感到难懂 、 难学 。如何在有 限的时 间内使学 生掌握足够深度和广度的生化知识 , 是生化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作者 根据 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经验 ,对传统 的教学方法进行 了教学改革 的 探索与实践 , 将抽象 问题形象 化 , 复杂问题简单化 , 发了学生的学 习 激 兴趣 , 提高 了生物化学 的教学质量 , 为培养高素质 的人才奠定了基 础。 1生物化学课程教学 内容的改革 . 1I了解学生知识水平 , . 优化教学内容 近年来 ,随着高职教学计划 的调整 ,专业基础课程 的课时逐年减 少, 而职业院校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不高 , 在有限 的教学学时 内要讲授 完所有 的课本内容 , 可能性不大 , 而且容易造成学生对所学 内容似懂非 懂 的局面。 为此在课程教学之前, 必须对教材的内容进 行选择 、 优化 。 在 组织教学内容时以生物大分子—糖 类 、 脂类 、 白质 、 蛋 核酸为主线 , 突出 静态生物化学和动态生物化学两部分 内容 ,详细介绍生物大分子的结 构、 功能和代谢调控 。对维生素与辅酶 、 激素等和生活紧密联系且容易 理解 的内容以学生 自学为主 。另外 , 生物化学的知识体系更新较快 , 教 材很难设计到当前 的前沿热点和生产实践的最新应用 , 因此 , 教师有必 要补充本学科最新 的研究成果 ,同时介绍这些成果在科学领域 中的重 要意义和国民经济 中的重要价值 ,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可 提高教学 质量 。
基于OBE理念的环境工程类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OBE理念的环境工程类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9aa4f5e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9.png)
基于OBE理念的环境工程类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高小叶 张明意(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摘 要:《生物化学》是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性较强课程。
因其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庞杂,传统课堂讲授教学理念与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吸收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为解决课程教学中存在理论教学抽象难懂等问题,本研究基于OBE学习成果导向理念,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融合,利用线上资源,弥补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性,从理论课教学、实验课教学、考核三方面探索环境工程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内容,以期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达到培养环境工程类综合实践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OBE;环境工程;生物化学;实践教学一、引言《生物化学》作为生物、医学、农林、环境类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理论涉及生物学与化学相关知识,是现代生态环境修复、污染治理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目前生物学与化学交叉的研究前沿。
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可掌握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性质以及分离、纯化和测定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生物氧化和物质代谢调节;了解DNA的生物合成、RNA 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
环境工程专业学生通过《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能够掌握环境治理前沿手段的基本原理,如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在治理污染、环境生物监测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而这些技术手段是以酶和遗传信息等理论知识为基础。
《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学知识,内容庞杂、概念抽象,前沿性较强,该课程微观、抽象、枯燥,导致老师难教,学生难懂、难学[1]。
环境工程类专业《生物化学》通常采用教师满堂灌输的形式授课,教学速度快、信息量庞大,往往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内容上以四大物质结构特征以及循环代谢途径为重点,而忽略其在实际环境领域的应用分析,导致理论性太强,枯燥乏味。
高校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临沂大学为例
![高校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临沂大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3dc497602d276a201292ee3.png)
高校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摘要: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而核心的课程,涉及概念多且知识抽象,“教”和“学”相对较难。
文章以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改革实践教学、增加教学评价渠道以及设置“N+1+1”考核模式,对高校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进行探索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0-0182-02收稿日期:2019-12-11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8PC003);临沂大学科研启动项目(40618158)通讯作者:杨傲傲(1989-),女,山东临沂人,讲师,从事高校生物化学教育研究。
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和化学变化规律的课程,是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共同的基础。
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点、攻克重难点并有所创新,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目标。
我国于2015年提倡大众创新创业,各地积极推进教学改革[1,2],临沂大学于当年9月提出创建“全国知名区域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其内涵就是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和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期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1.系统性和条理性。
根据教材内容,笔者调整了课程讲授顺序,依次为蛋白质、核酸、酶和维生素、糖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这样课程后期学生既能回顾基础知识,又能学习新知识。
本院学生大二才开始接触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繁多和抽象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
笔者在授课时整合教学内容,使之更具系统性和条理性。
如糖酵解过程,从葡萄糖开始的十步酶促反应,每步反应内物质的变化、酶、能量传递用路线图进行展示,针对每步反应分子式进行讲解,逐层分析难点内容,其间采用动画详解反应过程、物质变化、电子传递。
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大学生上生物化学实验课心得体会
![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大学生上生物化学实验课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4bebc00998fcc22bdd10d83.png)
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大学生上生物化学实验课心得体会生物化学是大学本科生物专业的基础课程,它与许多学科交叉渗透,其内容十分丰富,涵盖的知识非常广泛,从基础代谢到分子方面无所不包。
生物化学实验也同样重要,很多学校已经将实验课列为单独课程。
传统的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机械单一,学生对实验课程只是简单重复,没有认真学习和思考。
因此,关于实验课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改革,探索有意义的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 改革教学内容——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首先,生化实验应该多增加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以往的实验课大多是演示性、验证性实验,教师讲解原理和具体的操作步骤,学生随着演示一遍就可以了,因此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难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的学生还没搞清楚实验的原理,只是机械地跟随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做完一遍,有时结果是否正确都不清楚,做完实验,学生的印象也不深刻。
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根据选题的需要,将各个相关的实验贯穿起来组织与安排,加深对知识的系统理解,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
学生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题目、实验任务,独立完成确定实验方案、拟定实验程序,选择实验仪器、设备并进行安装、调试,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进行数据处理,写出实验报告。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一定的难度,要圆满完成,不仅需要一定的较宽的理论知识,还需要灵活多样的实验技能。
为此,要求学生要有学习的主动性和高度的自觉性,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自行处理实验过程中的一切问题。
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进一步开发智力,全面培养和发挥实验能力。
因此,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努力进取精神,最大限度地培养和造就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的本领。
具体方法:可以提前2周就通知学生具体的实验要求或题目,让学生自己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网上资料自己设计实验步骤,探索新的实验方法。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a45e6e8ad4d8d15abe234e63.png)
第30卷第3期高师理科学刊Vol.30No.32010年5月Journal of Science of Teachers ′College and University May 2010文章编号:1007-9831(2010)03-0118-03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王云1,段玉清1,朱帜1,周越1,蔡健荣2(1.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江苏镇江212013;2.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实验中心,江苏镇江212013)摘要: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建立开放式实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Q5∶G642.0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7-9831.2010.03.037高等院校实验教学的目标,不仅是知识的传承和实验技能的训练,更要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科研技能和创新能力[1].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验教学新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生物化学课作为生物学的基础前导课程,是所有涉猎生命科学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又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2].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验证理论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普遍存在着实验内容简单、实验教学形式单一,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性欠缺以及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创新欲望缺乏等问题.因此,深化高等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是当前高等院校实验教学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3]的理念,对生物技术专业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改革实验考核方式,提升实验教学地位为打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实验教学依附理论教学的观念,提高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动性,首先对实验教学的考核模式进行了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考核完全依附于理论教学考核,是一种形式考核.改革后,将生物化学实验单列成一门课程,将其上升到与理论教学等同的地位.此外,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报告难以客观地反应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在考核体系中引入期终面对面操作技能考试,结合学生平时实验表现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权重的70%(预习10%、实验操作表现40%、实验报告20%),期末成绩(操作20%和回答问题10%)占总权重的30%.由于突出了实验教学的地位、改进了实验考核办法,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得到根本扭转.2创新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实验内容的创新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4].在实验教学内容上,增设综合性、研究型实验,加强实验技术和方法的合理综合,注重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实验教学方法上,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实验教学与创新项目和本科生毕业论文研究相结合[5].改革后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2.1基础实验收稿日期:35基金项目:江苏大学教改研究重点项目(G ZD )作者简介:王云(),男,江苏高淳人,副教授,博士,从事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y @j 2010-0-0J 20090291974-E-mail:wang 1974u s 第3期王云,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119这是一类验证性实验,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强调技术要领,学生独立操作完成的方式开展.对验证性实验进行筛选整合,重点突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如色谱、电泳等)的训练,熟练掌握生物化学实验中常规仪器(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的使用,巩固课堂教学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蛋白质、酶的性质等).2.2综合性实验将单一的、分散的实验,按其内在联系组合为综合性实验,不但使学生学到了基本实验技术,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同时,对基本技术和方法综合运用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6].在完成基础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开设了30学时的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酵母蔗糖酶的分离纯化与性质鉴定”[7],该实验项目采用氨解法破碎酵母细胞后,用乙醇分级沉淀对蔗糖酶进行初步分离纯化,粗酶经Sephadex 凝胶过滤层析、DEA 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进一步纯化,计算各步纯化倍数、回收率的同时,分别用SDS-PAGE 和等电聚焦对酵母蔗糖酶的分子量和等电点进行测定.这些实验项目涵盖了细胞破碎、沉淀分离、层析、电泳、酶比活的测定、纯化倍数及回收率的计算等生化研究中的主要实验技术与方法,并且各实验项目前后相连,每一个前期的实验结果都会直接影响到后一个实验的进行,因此每次做实验时学生就会很认真仔细地完成.整个实验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自主的完成,既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与研究方法[8].2.3研究型实验为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将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和应用实践相结合.以“江苏省食品与生物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以本科毕业论文、校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和本科生科研立项为平台,利用教师的科研优势,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2007年以来,共有5个学生课题组(近20名本科生)在校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的资助下开展自主科研实验,成绩突出.3开放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传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弊端是要求学生必须在较短的课时内完成预定的实验内容.由于时间限制,自然就把实验内容的选择禁锢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从而流入验证性的实验内容范畴.为实现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主体地位而开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实验周期长,学生无法在预定的学时内完成实验内容,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来连续进行,这就对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9].为此,以“江苏省食品与生物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对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3.1强化实验室管理实行实验室责任到人,各室负责人参与指导学生对该室实验设备的使用,保证学生的安全和仪器的正常使用.3.2构建实验资源的网络服务平台在“江苏省食品与生物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的资助下,构建了实验中心网络服务平台(http ://foodsfzx ).借助该平台将实验教学讲义、课件、创新性研究型实验教学成果等连接到网络上,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该网站预习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学习研究型实验的成果,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实验技能的掌握.通过几年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实验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长期任务.参考文献:[1]张学军,王锁萍.全面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4-6.[2]李登文,赵立青.提高基础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实践和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8(1):39-40.[3]刘幸福,吴元喜.在实验教学中试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19(3):114-116.[]李遂焰,刘艳秋,熊莉丽完善教学内容,促进生化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教育理论与实践,(S ):56[5]郑金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中国教育学刊,():364.J.2007118-10..J .200011-1.120高师理科学刊第30卷[6]李亚娟,郭海滨,刘向东.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试验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255-258.[7]田亚平.生化分离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08-318.[8]巫光宏,黄卓烈,詹福建,等.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的成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145-148.[9]刘梅芳.生物学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初探[J].实验室科学,2008(3):122-124.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ref orm in bio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WANG Yun1,DUAN Yu-qing1,ZHU Zhi1,ZHOU Yue1,CAI Jian-rong2(1.Department of Biotechnology,School ofFood and Bioengineeri ng,Jiangsu Uni versity,Zhenjiang212013,China;2.C entral Laboratory of Food and Bioengineering,Jiangsu Univers it y,Zhenjiang212013,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the curriculum ref orm of biochemistry experiment has been carried o ut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esting method,co ntent and fo rm o f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the manag ement of labo ratory.Teaching practice show s that better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Key w ords:biochemistry;experimental teaching;educational reform(上接第114页)参考文献:[1]范仰才,方允,胡义华.新形势下大学物理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改革探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64-167.[2]赵达,王乐新,张欣艳,等.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08,28(4):108-111.[3]王乐新,赵志敏.高等农林院校物理学教学改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5-97.[4]金鼎林.大学物理中应适当介绍现代科技知识[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24(2):40-41.[5]王乐新,李天和,贺传琴.科技摄影教学改革谈[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2.[6]关晓燕,王乐新,温静,等.以实验为主线的大学物理教学过程设计[J].高师理科学刊,2009,29(4):110.On connotation-based teaching design of university physics courseWANG Le-xin,GUAN Xiao-yan,WANG Chang,WANG Chun-x iang,CHEN Li-mei(S chool of Art and Science,Heilongjiang B ayi Agricult ural University,Daqing163319,China)Abstract: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he phy sics teaching pattern of dual—dimensions o n diff erent levels and experiments w as adopted,the teaching means was reformed,the content w as w idened and o ptional course w as taken.Thus,the physics co urse effectiv ely put know ledge teaching,ability dev elo pment and aptitude fo rmatio n together.The pattern is in accordance w ith the brain requirements o f new era and firstly set up the course sy stem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Key w ords:teaching pattern;teaching process;elective courses;university phy sics。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85a29543b3567ec102d8a1c.png)
Z h n qn ( ol e o i cec ,Suh WetU i ri ,C o gig 4 0 1 ) HU S u - i C l g fLf Sine o t s n es y hn qn 0 7 5 e e v t
Ab t a t T e c re t t ts o ic e c l e p r n s ta hn t d s we e n l z d, a d t e mp o e n t tg e sr c h u r n s u f bo h mi a x e i a me t e c i g me h d r a a y e n h i r v me t sr e i s a
知识 , 提高 学生 基本 实验 操作 技 能 , 培养 学生 的科 技创 新 和 探 究能力 。现 今西 南 大学 生命 科学 学 院开设 的 生物 化学 实 验 教 学 内容 大部 分 为 验证 性 实 验 , 内容 单调 , 术 陈 旧 , 技 与 现代 生化 技术 发展 脱 节 , 学生 在学 习 过程 中缺 乏热 情 , 且 而 教学 方法 是单 一 的灌 输式 教学 ,抑 制 了学生 主动 参 与实 验 的 积极性 , 不利 于学 生创 新 能力 的培 养I l 校及 学 院也 多 1 。学 次 强调要 建 立设 计性 、 合 性实 验课 程 , 强学 生综 合 素 综 以增 质 的培 养与 科学 精神 的塑 造 。 对 这些 问题 , 学 团队从 实 针 教 验 内 容 、 验方 法 、 学形 式 等方 面 做 了 一些 改 革 尝试 , 实 教 旨 在 提高 学 生的 实验 动手 能力 和创 新能 力[ 2 1 。因此 , 者 提 出 笔
16 0
宁 夏农 林 科技 ,Nn x ora o .ad F rs c.T c.2 1 ,5 ( 0 :0 — 0 igi Junl fA a n oe.Si eh 0 1 2 1 )16 17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摘要]教学有法无定法,教无定法为至法。
鉴于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特点、不同的教学要求灵活采用、而不必拘泥于某种方式方法。
在保证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将易教易学成为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和教法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生物化学课程改革实践探索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旨在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鼓励教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设计、活化教学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的实践性教学创新活动。
该项改革活动我校自2010年开展以来,在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生物化学作为第二批立项课程,课题组几位成员在本项工作中投入大量精力,校督导组和公开课示范课听课教师都给与较高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现将我们的经验介绍如下。
改革总体思路在目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模式的大环境推动下,越来越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无形中要压缩课堂理论课时,几乎很多课程面临这样难题,即理论内容多而课时少。
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使得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是摆在每个任课老师面前的课题。
许多老师为此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1]。
我们在参考同行的基础上采取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学习和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见图1),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优化课程内容生物化学课程知识分静态、动态和功能生化3个主要部分,且前沿知识量在日益增加。
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掌握更多更高层次的知识。
为此,要结合学生、专业实际来优化教学内容,要有目的地选择教学内容并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内容要体现完整性、适时、量力性原则[2]。
首先,我们将所用教材与该专业其他教材进行比较,尽量讲授生物化学中重要、特异、专属性教学内容。
其次,将课程知识分成3个层次:一是重点内容,是生物化学的精髓,必须理解和掌握;二是需要理解的内容;三是需要了解的内容。
在教授重点内容时,详细讲解重要知识点,强调学习思路、方法和技巧。
同时,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增加该知识在本专业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处理需要理解的内容,我们在平台上让学生按照前述的学习思路和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此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于各章节其它知识内容,我们让学生在其他相关课程中学习,同时可利用bb平台将教学课件、大纲、重要习题(尤其是与研究生入学考试难度相当的习题)、学习要领等展示给学生,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即可,为保证学习效果,通过布置作业、课堂学生讲解等途径进行督促。
总之,完整的、特异性的生化知识体系和突出的重点内容,有利于立志考研学生的深造;与实践结合的内容,满足了立志基层就业的学生的学习要求。
同时我们深知,教学者的重要责任是育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相关知识(如诺贝尔奖等)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3,4],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改革教学方法在目前,充分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特质和专业要求,进一步探索课程的教学规律,构建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对于保证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在生物化学教学伊始,我们全面系统地介绍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目的及应用,让学生对生物化学有一个完整的基本了解,以便于学生针对生物化学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选择性学习,因此绪论课程的讲解至关重要[5]。
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效果更具有吸引力。
(一)pbl-bb网络平台的使用课题组基于课堂上直接采用pbl教学模式的局限性[6](1、低时效性;2、学习社群狭窄,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同学,思维同质性偏高;3、反馈与评价效果不佳)及bb平台存在的弊端(如“虚拟环境”缺乏真实性,限制了学生动口、动手能力的培养等),建立一种问题式学习和网络教学整合形成的新型辅助教学模式。
pbl-bb 网络辅助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研习为辅的教学模式,展现了多层次“互补”的教学特色和优势,不仅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广泛的“网络”学习社群,而且有利于学习资源的充分共享和适时更新。
目前,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主要突破三个方面的难题:一是为考研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二是解决非生物、生物专业的学生学习该门课程课时限制的问题;同时通过互相学习和观摩,使每位参加课改团队老师的知识面、教学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地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或章节顺序的调整,一本教材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加强网络课程建设,便于学生自学。
同时,网络平台能促进师生交流,使教师及时地了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实现师生互动式教学是现代教育理念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把激发学生主动性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评价的核心。
在课堂上,我们鼓励学生相互点评,各抒己见,特地强调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解释所学的知识,对一些不明白的问题进行提问。
赏识和关爱学生,引导学生敢想、敢说、敢问,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哪怕学生只回答一点,或者回答有关联等都要给与表扬,在本次的教学中,有一个专升本班级,他们的基础不是化工专业,学习起来很困难,但一定要鼓励和重复讲解,使学生受到鼓舞,获得动力,让学习成为一种良性循环[7]。
课后,利用现代通讯手段(电话、电邮、qq、个人及群交流),鼓励学生主动发帖,积极讨论。
有时这种讨论涉及到外校的学生和老师(专家)也进来参与,大大扩展了知识面。
这种互动式教学的方式提供了师生交流的机会,拉近了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8]。
(三)强调规律的查找、预习、比喻的重要性生物化学内容丰富、系统性较强。
在讲授前可将一些章节的内容,归纳出一条明确的主线,并在主线上标明教学的“重点”环节。
比如在讲解蛋白质一章时,归纳出这样一条主线:?(元素)-?(结构单元)-?(如何连接成蛋白质)-蛋白质-?(结构)-?(功能)-?(性质),通过一系列问号的解决,讲完了本章的重点知识,其他大分子化学章节的讲解采用相同的方法非常成功。
目前有些同学课前不预习,上课时非常盲目,往往稀里糊涂听课和做实验,不能与已学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达不到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
我们的做法是在平台或网站上公布每节课的讲授内容,使学生知道下节课要进行的内容,同时在每节课的最后除了总结本次课程的总结外,适时提出下节课的内容,使他们带着思考去预习。
教学中运用一些恰当的比喻,使深奥的理论浅显化、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往往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比喻一种高级的认知方式。
利用学生已知事物与新知识之间相似的特征作比,解释说明新知识的疑难之处,实现教学目的。
比如构象与构型的比喻(大风和台风对一棵树的影响等);蛋白质结构的比喻(一根铁丝等);呼吸链产能的比喻(水力发电等);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需要我们教师长期钻研和不断总结思考。
运用趣味引导式教学,既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化解生物化学教学中的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上述一些方法应该浑然一体,在一节课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机使用,要根据课程内容、学生的反应(眼神)而选择使用,要自然而不是生硬。
总之,这些方法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课堂把握能力和强大的课后备课知识库。
三、改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教学融入了图、文、影、声、动、视等多种方式,有利于突出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感官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率,此外,还使授课方式更为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授课的大量板书时间,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知识量。
但是这种手段天生的不足使得使用者一定要掌握技巧,不能弄巧成拙。
只有将多媒体与板书、教材有机结合,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们根据当前学生特点和学习方式,建立了生物化学优秀课程网站,弥补教材图片呆板、数量不足的缺陷,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体会到肢体语言、情感交流的重要性,我们要做一名优秀的演员(动作、眼神、手势等);一名有魅力的人(谦虚、精神世界、治学态度(专业语言的准确性、普通话、尽量不要读错字等、尤其体现在批改作业,一定要认真,不能随意画个对号或错号)、气质修养等),通过言传身教,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是学生的反馈,这种反馈信息的获得也要求教学者的细心,比如上课前早到10分钟、课间时间等与学生随意的交流中就可以获得,也可以通过学习委员、课代表等获得,笔者倒不赞成问卷调查,觉得有些正式,但不一定能获得真正的结果。
因此如何建立自己独特的检验反馈体系同样也要根据教学者对课堂的把握。
考核标准的制定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也形同一个指挥棒,在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试卷分析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讲究[9,10],我们也在积极探索符合我们实际的考核方式。
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许多专业的研究生招生都选择这门课作为考试科目,根据我们的考研辅导经验,在我们课程考核中移入其考试方式及对综合能力的需要,实施看来,这几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总结我们一直崇敬的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认真专研。
教学有法无定法。
鉴于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不同的学生特点,灵活采用而不必拘泥于某种方式方法。
在保证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将易教易学成为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和教法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嘉兴学院课程改革专项(项目编号:85181116);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1]张雪莲,李坤.多种教学方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9),168-170[2]冯立芳.《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2,6,181[3]王然,刘永,侯筱宇.诺贝尔奖史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西北医学教育[j]. 2010,18(5),985-987[4]郭旭东.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j].南昌高专学报,2011,3,124- 125[5]袁丽丽,赵霞,孙革新.绪论在生物化学中的重要性及其教学方法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7),55-56[6]谢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生物化学辅助教学的探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27(6),51-53[7]石变华,白秀珍.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加强与学生情感交流提高教学质量[j].吉林医学,2010,31(21),3599[8]杨丽萍,郑晓珂.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模式探索[j].中医教育,2010,29(3),36-38[9]曾妍,黄瑾,顾永清,等.生物化学课程考试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农垦医学2010,32(3),285-286[10]赵力,李渝萍,彭家和,等.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卷的分析与评价[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3),231-233(作者单位: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