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艺术中的数学——MC埃舍尔图形创意的数学观研究

合集下载

埃舍尔作品中数学图像运用及其哲学内涵研究

埃舍尔作品中数学图像运用及其哲学内涵研究

埃舍尔作品中数学图像运用及其哲学内涵研究在艺术的长河中,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以其独特而令人惊叹的作品独树一帜。

他巧妙地将数学图像融入艺术创作,赋予作品深刻的哲学内涵,引发了人们对空间、秩序和无限的思考。

埃舍尔的作品常常呈现出复杂而精确的几何结构,这并非偶然。

他对数学的热爱和深刻理解使他能够运用各种数学概念和图像,创造出看似不可能却又令人着迷的视觉效果。

数学中的对称概念在埃舍尔的作品中得到了精彩的展现。

他通过精确的构图和巧妙的线条运用,创造出具有完美对称性的图案。

比如在《反射球》中,球体的反射和对称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对称之美所蕴含的秩序和平衡。

这种对称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更暗示了宇宙中某种潜在的规律和秩序,仿佛在告诉我们,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是遵循着一定的对称原则运行的。

而在数学的镶嵌图案方面,埃舍尔同样有着非凡的表现。

他的作品《蜥蜴》就运用了镶嵌的手法,将不同形状的蜥蜴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无缝的整体。

这种镶嵌图案的运用不仅展示了数学的严谨性和规律性,同时也让我们思考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每一只蜥蜴既是独特的个体,又在整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仿佛在隐喻着人类社会中个体与集体的相互依存。

除了对称和镶嵌,埃舍尔还对拓扑学有着深入的探索和运用。

在作品《莫比乌斯带》中,他通过对这个特殊的拓扑结构的描绘,打破了我们对常规空间的认知。

原本二维的平面似乎在莫比乌斯带上变得模糊,空间的界限被重新定义。

这让我们不禁思考,我们所认为的“真实”空间是否只是一种局限的认知,而在更广阔的维度中,存在着无数超乎想象的可能性。

埃舍尔作品中的数学图像运用,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

他的作品常常让我们对现实与幻觉之间的界限产生疑惑。

比如在《相对性》中,不同角度的楼梯和人物似乎都在合理地存在着,但又相互矛盾。

文化和艺术中的数学——M.C.埃舍尔图形创意的数学观研究

文化和艺术中的数学——M.C.埃舍尔图形创意的数学观研究

文化 和 艺 术 中的数 学
M. . C 埃舍 尔 图形 创 意 的数 学 观研 究
林 迅
( 海 交 通 大 学媒 体 与 设 计 学 院 , 海 2 0 4 ) 上 上 0 2 0
摘 要 :本 文应 用数 学 作 为 方 法 论 , 究 中 西 方传 统 文 化 、 筑 和 艺术 中 所 蕴 含 的 研 建
独 特 的 超 现 实 主 义 艺 术 家 , 晚 年 时 期 作 品 最 在
终 被 人 们 理解 并 受 到 广 泛 的 重 视 , 起 了 艺 术 引
人们 的审 美 愉 悦 和 视 觉享 受 。
1 .M. . 舍 尔 图 形创 意 所 基 于 的数 学 理 论 C埃
界 的 轰 动 。M. . 舍 尔 的 大 多 数 作 品 以非 常 c埃 巧 妙 、 理 、 人 信 服 和 奇 思 妙 想 创 造 了 许 多 合 令
迅 ( 9 0一 , , 海 交通 大 学 媒 体 与 设 计 学 院 副 教授 、 国利 兹 大 学设 计 学 院 博 士 。 16 )男 上 英
3 8
上 海交通大 学学报 ( 何 的 结 构 , 使 他 的作 品 深 刻 这
宇 宙 的 奥秘 、 类 自身 的 奥 秘 等 人 类 文 明 相 关 人
问 题 的 孜孜 不 倦 的探 索 。
美 者 之 中有 许 多 数 学 家 , 们 彼 此 的 思 想 交 流 他
也 是 他 数 学 思 想 和灵 感 来 源 的 另 一 主 要 方 面 。
M. . C 埃舍 尔 是 一 位 具 有 渊 博 的 知 识 并 且
关 键 词 : 文 化 符 号 ; 形 创 意 ; 学 思 维 ; 称 图 数 对
中图分 类 号 :0 J6

埃舍尔的神奇艺术,把数学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骚年

埃舍尔的神奇艺术,把数学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骚年

埃舍尔的神奇艺术,把数学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骚年今天秒总来介绍一个大牛M.C.埃舍尔首先他老人家长这样用一句话形容埃舍尔就是【埃舍尔=艺术+数学】这是他的一幅代表作简~直~吊~炸~天这张图从头到尾撸了一遍之后我默默地献出了膝盖以后都要跪着走路了埃舍尔的这种作品叫做“镶嵌画”也就是镶嵌在地板上或墙壁上的那种拼图进行无缝拼接要知道以前的人只想得到用几何图形做镶嵌画家里钱多的话可能会做得更复杂一些:不过埃舍尔企图绘制出超级无敌宇宙第一复杂的镶嵌画譬如他绘制了这幅“羊驼”看着这些天马行空的画面眼花缭乱惊讶于这种巧妙的拼接居然具象的马的造型也能作为拼图我的小心肝受到一百点的暴击其实埃舍尔运用了最基本的数学原理来产生图像看完之后我狗眼已瞎埃舍尔将简单的正方形经过剪切和平移转变成了一个复杂的镶嵌图形“简单”是“复杂”的基础数学与艺术完美结合其实你可以拿一张普通的正方形便条贴亲手做一个诡异的镶嵌画实在太简单了以下是秒总的绝作个人认为美到爆表!!不服来战!!除此之外埃舍尔还创作了更更更复杂的图形“一群猥琐的蜥蜴”使用了正六边形为基础进行旋转运动埃舍尔!感觉你每一个脑细胞都在跳广场舞自嗨地不要不要哈!!不过老铁的智商还没完呢下面这张是用平行四边形为基础通过某种不可描述的数学运动创作而成别问我要GIF动态图别问我怎么作出来的你猜!!然后留言给我哦亲!!还有更加巧妙的结合天衣无缝的一群鸟哦不一~~坨~~鸟别看这图画得很形象背后都是一整套深奥抽象的数学模型譬如这幅由无数条鱼组成的圆利用的是数学里的“分形学”“微积分”“极限”等数学理论具体解释可以看秒总的另一篇文章这幅画里所要表现的是无数条鱼但是因为越往外围鱼越小所以“无限”被锁定在一个圆圈里了否则如果真有无数条鱼埃舍尔估计早就画得累死了下面这一幅画带了些宗教思想天使与恶魔是相辅相成的正邪对立却又融为一体这一幅涉及种族话题黑人与白人这一幅更流弊天上的鸟和水里的鱼渐变过渡反应了当时的物种演化理论达尔文的死忠粉昼夜更替代表二元论老子阴阳学说的完美图式这幅挤满了各种东西看完之后秒总的脑洞闲不住寂寞将它变成了一个游戏一个埃舍尔版的“俄罗斯方块”觉得真是毫无违和感妥妥的其实埃舍尔的很多作品都可以变成游戏这是真的【总结】————————埃舍尔研究的镶嵌画是平面密铺图形他用精密的图形和构造展示数学的严谨但是却又用另一系列作品展示数学的不严谨也就是悖论的一面下一集秒总接着给大家叨叨~~~先别离开允许我厚颜无耻地求你点赞呗然后再厚颜无耻地求你打个评论尺度太大,我有点hold不住达芬奇名作经历540年的真相揭秘,深刻中我被逗乐了。

数学与艺术的奇妙融合

数学与艺术的奇妙融合

数学与艺术的奇妙融合数学和艺术,看似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域,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奇妙的融合。

数学以逻辑和推理为基础,而艺术则依赖于创造力和想象力,然而,在某些方面,二者的结合却能够创造出独特而美妙的作品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探讨数学与艺术的交叉点,并举例说明它们融合的魅力。

一. 几何艺术几何学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形状、大小、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而几何艺术则是将几何的概念和原理应用于艺术作品的创作中。

例如,著名的荷兰画家埃舍尔(M.C. Escher)就利用几何的对称性和透视关系创造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

他的作品常常通过错觉和幻觉来迷惑观众的眼睛,使观者在形象之间产生错觉和矛盾感,同时也展示了数学的美妙之处。

二. 黄金分割与比例美黄金分割是一种比例关系,即整体与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部分中较大一部分与较小一部分之比。

这一比例关系在许多艺术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黄金分割被用于平衡建筑物的比例和形态,使之更加优美和谐。

在绘画中,艺术家们也常常运用黄金分割来构图,突出画面的重点,并营造出一种美感。

黄金分割的数学原理为艺术作品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美学价值。

三. 音乐与数学的和谐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数学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

音乐中的节奏、音高和音程等元素都与数学密切相关。

例如,音乐中的节拍可以用分数来表示,音高可以用频率来衡量,音程则与数学中的比例关系息息相关。

著名的德国作曲家巴赫(J.S. Bach)就善于运用数学规律在音乐中创造和谐。

他的音乐作品常常具有复杂的对位法和旋律的变化,其中蕴含着严格的数学结构和音乐的美感。

四. 数学与艺术的启发数学与艺术之间的融合不仅仅局限于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相互的启发和交流。

艺术家们常常从数学中汲取灵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而数学家们则通过艺术来发现和理解数学的美妙之处,深入体会数学的抽象和逻辑思维的乐趣。

两者之间的互动不仅促进了创新,也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内涵。

蕴含着数学智慧的图形

蕴含着数学智慧的图形

《骑士》 互嵌图形
不 可 能 的 楼 梯
在这个楼梯中,你能分清哪个是最高或最低的楼梯吗? 当你沿顺时针方向走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如果是逆时针,情况又会怎样呢?
不可能的三叉戟
寄语: 数学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文
化力量,同时人类文化的发展又极大地 影响了数学的进步;而且,数学还是一 种艺术,因此,数学不但具有科学价值, 还具有文化和艺术的价值。
在数学方面,他的作品主要涉及了空间几何学"和我们 或许可以叫做的"空间逻辑学"
30年代末 埃舍尔游览西班牙时,被摩尔人建筑上的装
饰图案所吸引,那些规则的互为背景的彩色图案, 看上去简洁明了,甚至略显得单调。但它在埃舍 尔的脑子里却打开了具有无穷变换空间的版画世 界的大门。他说,仅仅是几何图形是枯燥的,只 要赋予他生命就其乐无穷。于是,在规整的三角 形、四边形或六边形中,鱼、鸟和爬行动物们互 为背景,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相互变换,成为 他一个时期热中的创作主题,并成为他终身百玩 不厌的游戏。
《瀑布》 依据彭罗斯的三角原理
90年代后期,人们发现,埃舍 尔30年前作品中的视觉模拟和今天 的虚拟三维视像与数字方法是如此 相像。因此,有人把他称为三维空 间图画的鼻祖。
麦比乌斯带 埃带被扭曲后, 将两端连在一起,则丝带的正面和 反面是相间地连接起来的。
《昼与夜》(木板画)是埃舍尔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画面表现的是田野、小镇、 河流、飞鸟等自然景色。通过黑、白、灰色块组合画面。画面左边白色的天空 向右推移演变为白鸟,右边黑色的天空向左推移演变为黑鸟,黑鸟、白鸟在演 变中相互衔接,同时从下到上,通过灰色的渐变,大地的灰、黑色块各变成了 天空中黑鸟、白鸟。。
《天与水》异次元空间
鸟儿在不断的变化中不知什 么时候却突然变成了鱼儿, 这些图画就是埃舍尔所描绘 的幻想的异次元空间,它具 有不可思议的魔力,征服着 人们的心灵。

埃舍尔——融数学思想于艺术设计的大师

埃舍尔——融数学思想于艺术设计的大师

埃舍尔——融数学思想于艺术设计的大师打开文本图片集埃舍尔1898年出生在荷兰的一个水利工程师家庭.在中學时代,他的成绩一般,只有绘画成绩相对好一点.1919年进入哈勒姆建筑与美术学院,在此期间他得到美术老师的鼓励,从此对平版画、木刻版画和雕版画产生了浓厚兴趣.正是出于对绘画的偏爱,最终埃舍尔走上了图形艺术设计的道路,埃舍尔的作品之所以引起数学家的兴趣是源于1954年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数学家彭罗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参观了会场附近展出的埃舍尔画作,回到会场就成了埃舍尔作品的超级粉丝,在他的影响下,埃舍尔的作品首先在这群数学家中传播开来.彭罗斯在他花了整整八年才写成的数学物理学巨著《通往实在之路——宇宙法则的完全指南》中,就是用埃舍尔的画作来解释罗巴切夫空间的.无独有偶,杨振宁的《基本粒子发现简史》也用了埃舍尔的作品《骑士》作为封面(如图1).虽然埃舍尔没有接受过中学数学以外的正式的数学训练,但他的创作中数学与艺术得到了完美的结合,数学的思想得到了非同寻常的形象化,他在数学的匀称、精准、规则、连续、循环等抽象的特性中发现了难以言喻的美,并结合了他那娴熟的技巧、天才的想象,创作出了广受欢迎、带着数学意味的作品,镶嵌是埃舍尔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在镶嵌中,埃舍尔找到了在有限的平面中表达极限的方法,作品《蝴蝶》中我们看到一个大而有限的圆周之中有无数多的蝴蝶正在不断地沿着边缘逐渐靠近圆中心,当蝴蝶越来越靠近圆中心时它们的数量会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它们会变得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我们的眼际,令我们感到惊奇的是,虽然蝴蝶最终没能到达圆中心,但无限多消失的蝴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神奇而又充满想象的小圈,图的中央究竟是什么呢?埃舍尔汲取来自数学对称理论、射影几何、拓扑学等数学理论的灵感,创作了许多以极限、变换、易维、镶嵌等为主题风格独特的作品,这使得埃舍尔在艺术界特立独行.作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埃舍尔对世界各地的众多艺术家和设计师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福田繁雄就是其中的典型.当代的艺术设计作品中也经常可以捕捉到埃舍尔元素,比如手表表盘设计、广告设计等等.从以上图形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埃舍尔的图形思想已经渗透到了设计的方方面面.埃舍尔图形设计中的数学美还将继续影响后世.。

解读埃舍尔镶嵌图形

解读埃舍尔镶嵌图形

Word文档可进行编辑解读埃舍尔镶嵌图形埃舍尔,全名毛里茨·科内流斯·埃舍尔(mauritscorneliusescher),一名对现代艺术妨碍深远,却被史学家遗忘得、世界艺术史上“绝无仅有得”艺术家.和其他依靠感性进行创作得艺术家不同,埃舍尔得作品是通过复杂得理性思维得产物.他从事物得精确、规则、秩序等特性中发觉了美,制造了美.一、埃舍尔得镶嵌图形关于平面规则分割(平面镶嵌图形),埃舍尔写到:“在数学领域,平面规则分割差不多从理论上获得了充分得研究……数学家打开了一扇通向无限可能性得大门,然而他们自身并没有进入其中看看.他们特别得禀赋使他们对如何打开这扇门得方式更感兴趣,而对隐藏在其后得花园不感兴趣.”埃舍尔正是从一个艺术家得角度,利用数学家得发觉,发掘了美,制造了美.他得平面规则分割作品令许多数学家吃惊.他在已知得17种抽象平面分割群组形式上制造了许多具象镶嵌图案.这种把抽象得几何形状给予具象得形象事实上是一种复杂得图形思维过程.要完成具象镶嵌图案得创作,对各个图形得考虑必须要特别严谨,每个镶嵌图形既要考虑它得镶嵌可能性,又要给予具体得形象,而且这种镶嵌是四面无限延伸得,这就必须要具备非常强得图形(图像)联想能力.埃舍尔得图形镶嵌作品,能够将其分为单体镶嵌、双体镶嵌、多体镶嵌和渐变镶嵌四种形式.二、镶嵌图形得构思过程1.几何形状得演变通过对埃舍尔得镶嵌图形得研究发觉,其作品基本上通过对简单得几何形状得具象思维而逐渐演绎而来得.WwwC假如将其作品中得镶嵌图形作逆向思维,即向简单得几何形状演化,我们会发觉——到最后只是一个简单得正方形而已.由此可见,正方形是镶嵌得最差不多图形,一切复杂得能够用作镶嵌得图形基本上由其演化而来得(如图1).通过对正方形作可镶嵌式分割,会得到非常多几何形,假如把这些几何形再作进一步细化分割,就会形成具象得可用于镶嵌得图形.如此看起来大概特别简单,事实上不然,由简单得几何形状到演化为具象得图形得过程,事实上是非常复杂得一种思维过程,需要具备专门强得图形思维及联想能力才可能做到.2.几何群组得运用除了几何形状得演化外,为了便于从整体上把握镶嵌图形镶嵌得可能性,运用几何群组得形式是非常有必要得.迄今为止,数学家共寻到17种可用于镶嵌得几何群组,令数学家吃惊得是,埃舍尔得镶嵌图形作品恰巧有目得或无目得地运用了这些几何群组.如埃舍尔得鱼得镶嵌作品确实是采纳得几何群组形式而创作得(如图2).无疑,这些几何群组得运用加大了镶嵌图形得可行性,也能够更好地从整体上去把握它,但这些同样需要具备一定得图形思维能力,否则,非常难做到.3.形状得多重思维即空域形状得多重性具象思维(如图3).关于空域形状能够联想到大雁,也能够联想到飞鱼.4.在镶嵌图形基础上得渐变在镶嵌图形得基础上作渐变,看起来要比创作镶嵌图形容易得多,但事实上这一过程也异常复杂.我们明白,镶嵌图形是给简单得几何形状给予复杂得具象图形得一种空域思维,那个空域是固定得,因此是静态得.而把镶嵌图形作进一步得渐变处理则是动态得,这种动态性表现在对不同空域得连续性思维,它要求我们具备一定得动态性思维才有可能完成.也确实是讲,当我们得眼睛盯着一个空域时,要求我们头脑中还要去考虑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等等.因此,不具备动态性思维是不可能制造出渐变镶嵌图形得.三、埃舍尔镶嵌图形关于图形思维能力得培养通过研究埃舍尔镶嵌图形得构思过程,我们不难发觉,要使图形得镶嵌成为可能,需要具有超强得空域图形思维、联想,图形整体把握及图形得动态思维能力.这些能力是图形思维必须具备得能力,而镶嵌图形得创作过程关于这些能力得培养是非常有关心得.假如拿一张画面中心画有一个黑点得白纸让学生看,就会发觉,几乎100%得同学都会盯住那个黑点,而对黑点周围得大面积白则熟视无睹、视而不见.这种现象被称为“黑点式黑暗性思维”.笔者也曾做过一个测验,让学生通过六楼得窗户看楼下得甬道,结果同样,几乎所有人都在注意交错得甬道及甬道上得行人,没有一个人去留意甬道之间形成得空隙得形状.这种思维得局限性是非常可悲得.而埃舍尔得镶嵌图形恰是训练这些平常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得思维空白区域.在把那个空白区域给予具象得形象得同时,既要考虑其镶嵌得可能性,又要给予其具象得形象,而且,每个具象形象得边缘线基本上两个形状得共用线.因此,要时刻注意“一线两形”得咨询题,这就拓展了思维,增强了思维得能动性.这种思维过程是一种复杂得图形思维过程,它对图形得联想能力、图形得整体把握能力以及图形得动态思维能力得培养是特别有关心得.参考文献:[1]埃舍尔大师图典(紫图大师图典丛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2]布鲁诺·恩斯特著王蓓,王松译魔镜:埃舍尔得不可能世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埃舍尔:艺术世界里的数学家,数学家中的艺术天才

埃舍尔:艺术世界里的数学家,数学家中的艺术天才

埃舍尔:艺术世界里的数学家,数学家中的艺术天才“I’m always wandering around inenigmas.”(我永远都在神秘中徘徊)——毛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想象中的世界、不可能的楼梯、荒谬的走廊、神秘的图案等等都是用来形容荷兰艺术家毛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Maurits Cornelia Escher,1898—1972)的标志性语句。

如科学家一般的思考方式、作品中浓厚的数学特质,使其作品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 埃舍尔,1963年。

埃舍尔出生在一个科学之家,父亲是工程师,四个兄弟都是科学家,包括一名晶体学家,全家只有他一人从事艺术工作。

如今,极富盛名的埃舍尔,他的作品很长一段时间并不被艺术界看好,大部分批评家无法理解他的作品,或者再直白些说,他没有被当作艺术家。

不过由于独特的创作方式,吸引了很多数学家、晶体学家和物理学家的关注。

为埃舍尔写传记的布鲁诺·恩斯特(Bruno Ernst)就是位数学家。

许多艺术家觉得他的作品太过理性,少了艺术该有的感性。

连埃舍尔本人也说:我是要更多地去思考而不是去感受。

○ 《海豚》(Dolphins),1923年埃舍尔早年作品大量来自旅行见闻,还看不到太多数学的影子,主要体现了他扎实的版画功底。

○ 《巴别塔》(Tower of Babel),1928年埃舍尔的矛盾空间在这幅作品中初现雏形。

○ 欧洲旅行途中某地(Fiumara,Calabria),1930年埃舍尔第一次的作品回顾展直到70岁时才在荷兰举办。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资深策展人Baer曾说:“即使你没有在纯艺术的范畴内了解埃舍尔,仍可以很好地欣赏他的作品,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艺术界很难意识到他的才华。

”制造“不可能的世界”在计算机三维图形出现之前,埃舍尔就已经在二维的纸面上,建立了自己一套与三维空间的联系方式。

畅你所见——埃舍尔艺术作品的数学美

畅你所见——埃舍尔艺术作品的数学美

畅你所见——埃舍尔艺术作品的数学美
阮征
【期刊名称】《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版)》
【年(卷),期】2017(000)008
【摘要】埃舍尔是将理性思维和艺术表现发挥到极致的艺术家和思想家.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往往能够体现数学思维融入绘画艺术创作,为绘画艺术增添了数学之美,其作品被科学家认可.如果说数学家开启了通往宇宙之门的钥匙,那么埃舍尔就是那个将理性思维和艺术表现发挥到极致、把情感和生灵给予这个空旷的世界的艺术家.他的作品的成功之处不仅来源于他精湛的绘画能力,而且在于他将数学美融入艺术创造中.本文通过介绍数学美的内容和最数学的画家埃舍尔,从平面镶嵌、多面体、空间形状、拓扑学效果和自我复制五个方面走进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剖析埃舍尔艺术作品中所能看见的数学美,领略埃舍尔赋予这些抽象的数学美以具体的表象.【总页数】4页(P4-7)
【作者】阮征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在美国学习数学教育所见所感
2.浅析埃舍尔艺术作品的数学之美
3.数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埃舍尔绘画欣赏
4.我所见到的美国数学教育
5.一组美国数学题测试所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埃舍尔画作赏析

埃舍尔画作赏析

埃舍尔画作的数学思想数学定律仅是人类的发明或创造,它们本来就是如此,它们的存在完全不依赖于人类的智慧,具有敏锐领悟能力的任何人所能做的事至多是发现它们的存在并认识它们而已。

──荷兰版画大师M.C.埃舍尔埃舍尔在世界艺术中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

他的作品,主要是带有数学意味的作品无法归属于任何一家流派。

在他之前,从未有艺术家创作出同类的作品,在他之后,迄今为止也没有艺术家追随他发现的道路。

接下来主要谈谈埃舍尔艺术作品中的数学特征。

埃舍尔把自己称为一个"图形艺术家",他专门从事于木版画和平版画。

1898年他出生在荷兰的Leeuwarden。

他的家庭设想他将来能跟随他的父亲从事建筑事业,但是他在学校里那可怜的成绩以及对于绘画和设计的偏爱最终使得他从事图形艺术的职业。

他的工作成果直到五十年代才被注意,1956年他举办了他的第一次重要的画展, 这个画展得到了《时代》杂志的好评, 并且获得了世界范围的名望。

在他的最热情的赞美者之中不乏许多数学家, 他们认为在他的作品中数学的原则和思想得到了非同寻常的形象化。

因为这个荷兰的艺术家没有受过中学以外的正式的数学训练,因而这一点尤其令人赞叹。

随着他的创作的发展,他从他读到的数学的思想中获得了巨大灵感,他工作中经常直接用平面几何和射影几何的结构,这使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非欧几里德几何学的精髓,下面我们将看到这一点。

他也被悖论和"不可能"的图形结构所迷住,并且使用了罗杰·彭罗斯的一个想法发展了许多吸引人的艺术成果。

这样, 对于学数学的学生,埃舍尔的工作围绕了两个广阔的区域:"空间几何学"和我们或许可以叫做的"空间逻辑学"。

埃舍尔作品赏心悦目、数学趣味无穷,可以说是数学艺术的奇杷,在他的构思和创作中,他是一个思维的人,其作品具有几何学特性。

下面结合有关数学知识介绍他的作品。

1、平面镶嵌用若干类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形)无间隙且不重叠地覆盖平面的一部分,叫做这几类图形能镶嵌(覆盖、铺砌)平面。

埃舍尔的数学艺术 埃舍尔画作

埃舍尔的数学艺术  埃舍尔画作

埃舍尔的数学艺术20世纪的伟大艺术家埃舍尔(Escher)是个与众不同的画家,是个和我差不多的数学Geek。

他的所有艺术品都不是通常的画作,而是充满数学气息或者是现实中不可能的视觉错觉作品。

在所有艺术家中,我最欣赏的就是埃舍尔,甚至甚于达芬奇。

虽然埃舍尔的作品初期被当作异类来排斥,但是随着岁月流逝,越来越多的人狂热的喜爱起了他的作品,尤其是对数学有癖好的人。

这篇文章将带着大家看看埃舍尔是如何将数学与艺术完美结合。

给大家展示的第一幅画叫《天使与魔鬼》,是我见过的最强的艺术品。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圆,而是一个非欧几何空间,最早是由庞加莱(Poincaré)(又被翻译成彭加勒)提出了这个模型。

而填充整个非欧几何空间的,居然是有着强烈反差的白色天使和黑色魔鬼,真是绝了!下面这张仍然是借用非欧几何的图案:下面这张更绝,在另一种非欧几何空间中,蝴蝶们身上的颜色居然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圆!不得不说,没有任何其他人能够让非欧几何如此直观而又艺术。

旋转的楼梯,永远也走不到顶峰:循环的瀑布,水流无止境:错位的楼梯,这梯子是怎么放的?这柱子是怎么放的?以上三幅画,无一例外的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情景。

画中的每一个小部分却都是合情合理,组合起来就逾越了现实。

这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其实凡人所为?正是这样,他的画才前期遭排斥,后世受追捧。

下面一幅画,是两只手互相画:为了纪念埃舍尔,Google主页上甚至曾经出现了这样一个Logo:平面密铺及其变性也是埃舍尔的拿手好戏。

平面密铺是直到20世纪才引起数学家关注的,它与群论有密切关系,实际应用也挺多,比如研究晶体材料。

下面三幅画都是埃舍尔在平面密铺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神奇的想象力绘制出来的:埃舍尔甚至对拓扑学也有所涉及,下面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个青年站在走廊上欣赏画作,而他本身其实就在画作之中。

埃舍尔对画作进行了拓扑变换,就像在橡皮膜上画的画拉伸过了一样,就形成了视觉冲击力巨大的此画:最后展示一个拓扑学上的莫比乌斯带,这些可怜的蚂蚁正为人们阐释单侧曲面到底长什么模样:如果我们画的画能像埃舍尔那么漂亮该多好!。

数学与艺术的结合如何用数学创作艺术品

数学与艺术的结合如何用数学创作艺术品

数学与艺术的结合如何用数学创作艺术品数学与艺术的结合:如何用数学创作艺术品数学与艺术常被认为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前者冷酷理性,后者则富有想象和创造力。

然而,数学与艺术的结合能够产生出令人惊叹的艺术品,给人们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

本文将探讨数学与艺术的结合,并介绍几种利用数学创作艺术品的方法。

一、黄金分割与美学黄金分割是一种在数学中广泛应用的比例关系,常用符号“φ”(phi)表示,其近似值约为1.618。

这个比例被认为是最具美学意义的比例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绘画、摄影和建筑设计中。

黄金分割比例的应用能够使画面或结构更加和谐、美观,给人以愉悦的视觉感受。

例如,著名画家达·芬奇在创作《蒙娜丽莎》时运用了黄金分割,使得画面中的各个元素的大小和位置都符合黄金分割比例,呈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美感。

另外,许多建筑设计中也运用了黄金分割,如古代希腊神庙的柱子间距和高度比例、巴赫的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和和弦结构等等。

二、对称性与几何艺术对称性是数学和几何学中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某种运算下,物体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具有相似或相同的特征。

对称性在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能够使作品呈现出平衡和谐的美感。

著名艺术家艾舍尔(M.C.Escher)的作品就充满了对称性的元素。

他通过精确的几何构造,创造出了令人迷幻的图案和视觉效果。

例如,他的无限透视图作品中,通过使用对称的放大缩小效果,让观者感受到一种奇妙的空间错觉。

同样,建筑领域也经常运用对称性来创造出具有震撼力的建筑作品。

例如世界上著名的8字形建筑——悉尼歌剧院,其外观就具有明显的对称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三、分形艺术与自相似性分形是一种具有自相似性的几何形状,即整体的局部部分与其整体具有相似的形状。

分形艺术是一种通过递归算法来生成艺术形式的创作方式,它的美学特征在于呈现出复杂、无限延伸和奇妙的几何形状。

著名的分形艺术家曼德尔布罗特(Benoit Mandelbrot)以其发现的“曼德尔布罗特集合”而闻名。

埃舍尔数学启发

埃舍尔数学启发

埃舍尔数学启发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是荷兰的一位著名的画家、图像艺术家,他以非常出色的数学图像艺术作品而著名,他不仅善于画出“视觉谬误”和平面几何图形的组合,也能成功地把一个幻想世界的三维物体画在平面上。

他的作品被广泛地用于艺术、设计、科学、教育等领域,成为各行各业中的人们的灵感来源。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埃舍尔数学启发的艺术思想。

一、埃舍尔数学启发的艺术思想的基础1、艺术和数学的和谐配合。

许多艺术家和数学家通过各种途径来创建新的艺术形式。

埃舍尔作为一名数学家和艺术家,他创作的艺术作品中具有数学元素。

他利用几何形式、点、线、面、体等几何图形和数学公理、规则、性质等数学元素构建出很多美妙的杰作。

他的作品成为数学教育中一个生动的教材,也受到艺术迷的喜爱。

2、科学哲学的启示。

知觉、认知、思想和文化等主题,是埃舍尔探究世界的核心部分,他运用不同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观念。

他的艺术作品十分富有哲学、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文化背景。

二、埃舍尔数学启发的艺术思想的表现1、绘画艺术。

埃舍尔的绘画艺术的最大特点是视觉谬误和透视观念的运用。

他对几何形式和色彩运用独出心裁,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

2、图像艺术。

埃舍尔的图像艺术主要是以几何形式为基础的,绘画构图的几何原理和规则都在其中。

他把平面上的几何图形组合,创造出异想天开的三维世界。

三、埃舍尔数学启发的艺术思想的应用1、科学和技术。

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埃舍尔的数学思维和艺术作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计算机绘图、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等领域,埃舍尔的数学艺术帮助设计师快速地构建各种几何形状,并实现三维图像上的变换和模拟。

2、教育。

数学启发艺术思维,数学和艺术相互促进,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埃舍尔数学艺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领域。

在这种方法下,学生们可以使用艺术作品来理解数学概念和规则,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埃舍尔的魔幻图形及其数学原理

埃舍尔的魔幻图形及其数学原理

埃舍尔的魔幻图形及其数学原理论文导读:摩里茨·科奈里斯·埃舍尔(M.C.Escher)。

从事图形艺术的创作。

他们的世界都是这幅作品中的全部空间。

空间,埃舍尔的魔幻图形及其数学原理。

关键词:埃舍尔,图形,空间,数学原理摩里茨·科奈里斯·埃舍尔(M.C.Escher),于1898年出生在荷兰,从事图形艺术的创作。

硕士论文,空间。

许多数学家热情赞美埃舍尔的作品, 他们认为在他的作品中数学的原则和思想得到了非同寻常的形象化。

1951年2月,马可·塞韦林在期刊《工作室》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埃舍尔作品的文章,他认为埃舍尔是一位有独创性的艺术家,埃舍尔能够以一种最震撼人心的方式描绘事物的数学特性。

埃舍尔被众多的科学家视为知己。

杨振宁的《基本粒子发现简史》就是以埃舍尔的《骑士》作为封面的。

1954年的“国际数学协会”在阿姆斯特丹专门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这是现代艺术史和数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一、不可能存在的世界埃舍尔曾坦率地声明,就数学而言,他完全是个门外汉。

埃舍尔不喜欢抽象的概念,不过,只要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现实能够有一点联系,他就能够迅速地将概念以某种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

50年代至60年代,埃舍尔开始利用人的视觉错误,利用灭点的相对性,让他的作品在三维空间里展现出来。

他的作品骤看起来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但其实当中蕴藏的幻觉事物是最引人入胜的。

参观者常常把他们认识的真实世界与埃舍尔的虚构幻象相混淆,而产生迷惑。

画一组直线交与一点,这个点可以代表很多东西包括天顶天底和地平点等等,而究竟是什么点,则完全取决于观者看问题的角度。

在埃舍尔1953年制作的石版画《相对性》中,在作品的外围有三个灭点,它们形成了一个边长为两米的等腰三角形,每个灭点都承担着三个不同的功能。

在这幅作品中,三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作品中出现的十六个小人可以分成三组,每组小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埃舍尔分形

埃舍尔分形

埃舍尔分形
埃舍尔分形:无穷细节与复杂性的数学艺术
毛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一位才华横溢的荷兰艺术家,创造了一种名为“埃舍尔分形”的独特数学图形。

这种分形图形神秘而美丽,其独特之处在于通过不断重复一个图案的自相似性变换而生成。

在埃舍尔分形中,无论我们放大或缩小任何一个部分,都会发现相同的模式不断涌现。

这种特性使得埃舍尔分形充满了无穷细节和复杂性,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埃舍尔分形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计算机图形学、艺术和设计等领域广泛应用了埃舍尔分形。

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复杂性使得它成为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的灵感来源。

通过模仿埃舍尔分形的自相似性和无穷细节,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呈现出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美感。

此外,埃舍尔分形还具有启发性,引导人们在自然界中探索复杂结构和模式。

自然界的复杂性及其与埃舍尔分形的联系
由于其自相似性和无穷细节,埃舍尔分形成为了研究和探索自然界中复杂结构和
模式的有力工具。

例如,山脉、河流、云朵等自然景观都可以在埃舍尔分形中找到相似之处。

这种数学图形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自然界中的美丽和复杂。

通过研究埃舍尔分形,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然界中的相似性和规律。

结语
埃舍尔分形是一种极具魅力和价值的数学艺术形式。

它不仅展示了数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还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和探索自然界中复杂结构和模式的有力工具。

作为一种具有无穷细节和复杂性的图形,埃舍尔分形将继续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为人们带来更多关于美的感悟和智慧的启示。

艺术中的数学

艺术中的数学

艺术中的数学【摘要】数学思想在艺术创作中的渗透,艺术作品与数学知识的相互结合。

【关键字】数学、美术、建筑、音乐【正文】谈起数学与艺术,我们会觉得它们二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然而数学与艺术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们常常在一些艺术作品中看到数学的影子,而数学上的许多的定理和规律也往往能创造出各种艺术之美。

无论是在美术、建筑还是音乐领域,数学都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看数学在美术领域的应用。

20世纪的荷兰“图形艺术家”埃舍尔(Merits Cornelius Escher)就是这一领域将艺术与数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我们知道镶嵌图形是平面几何图形的一种,规则的平面分割叫做镶嵌,镶嵌图形是完全没有重叠并且没有空隙的封闭图形的排列。

一般来说, 构成一个镶嵌图形的基本单元是多边形或类似的常规形状,如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圆等,这些图案常在铺设地面的砖、和墙体装饰画上出现。

但许多其他不规则多边形平铺后也能形成镶嵌图形。

埃舍尔在他的镶嵌图形中利用了这些不规则的基本图案,用几何学中的反射、平滑反射、变换和旋转来获得更多的变化图案。

通过精心设计使这些基本图案扭曲变形为动物、花、鸟和其他的形状。

这些通过三次、四次甚至六次的对称得到镶嵌图形。

其艺术效果既是惊人的,又是美丽的。

不仅如此,埃舍尔还通过对一幅数学文章中的对称插图的研究,产生了灵感,创造出了四件艺术作品:“圆极限”的系列装饰画。

数学在建筑上的体现也比比皆是。

以黄金分割为例,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物中几乎都有“黄金分割率”,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印度泰姬陵、中国故宫、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等。

像巴黎圣母院,它的正面高度和宽度比是8:5,它的每一扇窗户的长宽比例也是如此。

而对称的应用在这些建筑物中就更是普遍了。

中国古代的轴对称建筑就特别多,紫禁城就是规规矩矩的轴对称建筑,然后比较广泛的就是“塔”了,大雁塔、小雁塔等;还有“亭”,醉翁亭、兰亭等;“楼”,黄鹤楼、岳阳楼等等。

试议埃舍尔绘画艺术中的数学之美

试议埃舍尔绘画艺术中的数学之美

试议埃舍尔绘画艺术中的数学之美
朱敏
【期刊名称】《美术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6(0)9
【摘要】埃舍尔是将理性思维和艺术表现发挥到极致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将数学思维融入了绘画艺术创作,为绘画艺术增添了数学之美,其作品被科学家认可.研究埃舍尔绘画艺术中的数学之美,对于将绘画艺术和数学进行融合,为后人创造出更多充满数学之美的绘画作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页数】1页(P24)
【作者】朱敏
【作者单位】南京市宁海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正确观察是通往绘画艺术之路的桥梁——试谈高中美术素描教学中的观察方法[J], 王修雷
2.试议当前依申请行政行为救济中存在的不公正性及其克服--兼议行政法上善意行政主体概念的确立 [J], 蒋杰
3.试议"伊存受经"与"夜梦金人"二事在古籍记载中的演变 [J], 卢克寒
4.试议麻醉科医患沟通中的问题及其改善 [J], 李希琳;苗琳;张钰崎;王毓倩
5.试议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J], 魏嘉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埃舍尔作品中的数学

埃舍尔作品中的数学

埃舍尔作品中的数学埃舍尔作品中的数学埃舍尔(M.C. Escher)是20世纪最具创意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迷人的图画闻名于世。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埃舍尔的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数学元素。

这些数学概念和几何原理给他的艺术创作增添了深度和观赏价值。

埃舍尔将艺术和数学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他熟练运用了几何学中许多概念,例如对称性、无限循环和透视。

这些数学原理不仅赋予了他的作品以视觉上的吸引力,同时也使得观者在欣赏之余能够感受到一种美妙的智力刺激。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埃舍尔的《无尽楼梯》。

这幅画显示了一组楼梯,看起来像是在倒着走,不论上下走了多少步,都无法到达终点。

这种视觉效果被称为“无限循环”,正是数学中著名的“无限递归”概念的应用。

这不仅仅是艺术上的奇思妙想,更是埃舍尔对无限概念的深入表达。

另一个令人着迷的作品是《蜥蜴画廊》。

在这个画廊里,蜥蜴们爬到了墙上,却发现墙上的画中也有蜥蜴在爬行。

这种视觉效果被称为“自指”,可以追溯到数学中的“自引用”概念。

埃舍尔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了一种无限反射的视觉效果,使观者产生了一种奇妙的错觉。

埃舍尔的另一个经典作品是《鸟兽花园》。

这幅画展现了一些鸟的形象,它们变形成人的形状并相互交织在一起。

这种几何形变被称为“旋转对称”。

埃舍尔的技巧在于将各种形状和图案以无缝的方式结合起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

除了这些例子之外,埃舍尔的作品中还有很多其他数学原理的应用。

例如,他经常使用平面镶嵌来构建具有平衡和对称的复杂图形。

他还善于使用透视效果来创造空间感,并以精确的比例来强调图形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埃舍尔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上的杰作,更是数学和几何学的奇妙结合。

他的作品向世人展示了数学在艺术中的无限可能性,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数学的美妙和智力的魅力。

通过埃舍尔的作品,我们可以欣赏到数学所带来的无穷乐趣,并对数学产生一种崇高的兴趣。

无论是对艺术还是数学有兴趣的人,欣赏埃舍尔的作品都是一种难忘的体验。

埃舍尔创作理念

埃舍尔创作理念

埃舍尔创作理念埃舍尔的创作理念埃舍尔,全名M.C.埃舍尔,是20世纪的一位独特艺术家,他的作品充满了数学、几何与哲学的深度思考。

对于埃舍尔而言,创作不仅仅是画笔与颜料的交织,更是思维与观念的碰撞。

1. 数学与艺术的融合埃舍尔坚信,数学是宇宙的语言,而艺术则是人类情感的表达。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图形、几何结构与艺术创意的完美结合。

例如,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对称、递归、变换等数学概念,但这些概念又被他巧妙地转化为视觉上的震撼与美感。

2. 空间的探索对于空间的探索也是埃舍尔创作理念中的一个核心部分。

他经常在作品中玩弄视角、深度和空间的关系,使得观者在欣赏时产生错觉和迷惑。

这种对空间的探索不仅展示了他的高超技巧,也引发了观者对于现实与幻觉、对于空间的本质的思考。

3. 哲学思考埃舍尔的作品常常带有哲学的意味。

他通过作品提出了许多有关存在、真实、幻觉等哲学问题,引发人们的深思。

例如,他的《上升与下降》系列作品,通过无尽的楼梯与循环的图案,让人们思考生命的循环、时间的流逝与宇宙的无穷。

4. 对称与递归对称与递归是埃舍尔作品中的两大要素。

他相信,对称代表了平衡与和谐,而递归则是无穷与循环的象征。

这两大要素的结合,不仅为他的作品带来了独特的视觉魅力,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深厚的哲学内涵。

5. 挑战传统艺术界限埃舍尔的作品挑战了传统艺术的界限。

他并不满足于仅仅描绘现实或表达情感,而是希望通过作品引发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他的创作理念跨越了艺术、数学、哲学等多个领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独特的跨学科价值。

综上所述,埃舍尔的创作理念是独特而深远的。

他通过将数学、哲学与艺术巧妙地融合,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思考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视觉上的美感,更可以体验到思维的碰撞与哲学的深度。

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人类思考与创新的结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8卷面几何和射影几何的结构,这使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非欧几里德几何学的精髓,而他自已也被悖论和“不可能”(Theimpossible)的图形结构所迷住。

总体来看,埃舍尔图形创意的数学灵感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数学家罗杰·彭罗斯(RogerPenrose)的三角原理、数学对称理论、几何学中无穷悖论以及射影几何理论等。

基于以上的数学灵感,他创造性地创作了许多吸引人的艺术成果,并且借助可视化的图形创意发展演绎了数学的思想和理论。

2.M.C.埃舍尔创意作品的特征与分类依据M.C.埃舍尔艺术作品的风格和形式特征以及所基于的数学思维和理论,其作品风格特征以及创意所基于的数学原理和理论大概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幻想的空间(Theillusionofspace),基于视错觉及几何学原理。

(2)渗透的世界(Penetrationofworlds),基于视错觉及几何学原理。

(3)有规律的平面分割(Theregulardivi-sionoftheplane),基于数学对称理论。

(4)透视(Perspective),基于射影几何理论。

(5)有规则的晶体和螺旋形的体构(Regu—larsolidsandspirals),基于晶体学理论。

(6)所谓“不可能”(Theimpossible)或称矛盾空间,基于视错觉以及数学家罗杰·彭罗斯的三角原理(RogerPenrose’striangle)。

(7)太空(Theinfinite)或时空无穷极限,基于数学和几何学中无穷悖论理论。

图l是数学家罗杰·彭罗斯的三角原理示图和“疯狂的板条箱”(CrazyCrate)示意图。

图2、图3、图4和图5分别是M.C.埃舍尔基于以上相关数学原理而创作的部分作品(资料来源于“TheMagicMirrorofM.C.Escher”byBrunoErnst)。

如图2所示,这是M.C.埃舍尔根据数学家罗杰·彭罗斯的三角原理(文章发表在1958年2月英国心理学杂志)所创作的一系列探索和研究的作品,称为不可能存在的建筑(Im—possibleBuilding)。

作品中所探索和表现的矛盾空间以及由视错觉所形成的幻觉,其主要原理是基于数学家罗杰·彭罗斯的三角原理和视觉心理学等有关知识。

在作品《上升与下降》中,见图2(a)图2(b)是作品的草图和原理解析说明,如果人们紧跟着画中的那些僧侣向上走,理应每走动一步都会到达更高一层台阶。

但是,走完一圈之后,人们却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点。

反之,如果人们跟着那些僧侣沿着台阶向下走动,同样当人们完成整圈之后又回到了原处。

无穷尽的上升与下降这种循环反复就是这作品的主题。

当然,作品其中还蕴含作者对审美、对生命,对宇宙等种种思考。

显然,数学和视觉心理学等有关原理在图形结构的构造中起有效的辅助作用。

图2(c)是M.C.埃舍尔根据数学家罗杰·彭罗斯的三角原理所创作的另一幅作品。

画面中瀑布流水川流不息,人们初看发现不出任何异样,也就是说,人们的视线如跟随建筑中的细部和Z字型水沟看去,根本无法发现画中所蕴藏的视错觉骗术。

但经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水的流向完全违反地心引力原理,瀑布水的源头与下面的积水沟是同处一个水平面,人们眼睛看到的和物质对象存在差异和错觉。

图2(d)是作品的草图和原理解析示意图。

圈1田2(a)圈2(b)图2It)图2(d)图3(a)是M.C.埃舍尔基于数学几何学中无穷悖论理论为探索太空或时空无穷极限而创作的系列作品之一,作品名为《内部变小无极限》(Theinnerpartofsmallerandsmaller),2010年第5期林迅文化和艺术中的数学39描绘同一母题的向内无穷尽变小和收缩变换。

图3(b)是根据几何学中无穷悖论理论而创作的另一幅作品,相同母题在无穷尽变小和收缩变换同时形成有规律性的空间填补。

图4是M.C.埃舍尔以探索宇宙、自然、生命和数学为主题和灵感而创作的系列作品之一,作品名为《四面体小行星》(Tetrahedralplanetoid),描绘有人类居住的小行星,是一个环绕星球表面的正四面体(Regulartetrahedron),共由四个三角形表面构成,其中二个三角形的面为可视面(朝正面),画面中间垂直的边锋将正四面体的两个面分离。

所有垂直于可视三角形面的直线:围墙、房子、居住人群、树等,向球体的中心方向,直线的透视消失点聚焦在球体的中心,即球的地心引力中心,所有水平于可视三角形面的表面:花园、道路、弯曲伸展的运河水的表面均是构成球体外壳的组成部分。

作品的数学灵感来源于晶体学、射影几何及柏拉图宇宙天体模型原理等。

图5(a)为M.C.埃舍尔的自画像《手持反射球体》(HandwithReflectingSphere),球中反射影像就是M.C.埃舍尔本人,作品是根据几何学中射影几何理论而创作。

图5(b)为M.C.埃舍尔形究球体上射影几何原理的示图。

图3【a)图3(b)图4图5(a)图5(b)二、数学对称理论的释义1.数学对称理论在科学中,对称性指的是研究对象在某种变换或操作下保持不变的性质,因而具有根本性意义。

所谓对称变换(symmetrytransfor—mation)是对称操作(Symmetryoperation)的结果。

在平面中,对称操作只影响对象的几何学性质的变换,对称变换仅涉及设计的结构。

同时,允许反演对称操作并使对象重新回到原点。

在艺术中,对称性常与平衡、形状、形式、空间等相联系。

历史上最早意识到“对称”在二维平面设计中(尤其是纺织品图案设计及平面图形装饰设计)具有辅助作用,并努力使“对称”原理非神秘化地应用于设计实践的人是H.J.Woods。

他是英国利兹大学纺织系的一名物理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他连续发表了4篇研究论文,[1]试图通过简易通俗的数学语言解析数学对称原理,并通过可视化的图形符号解析对称在构建图形结构与设计过程中的辅助作用。

Woods的最初动机是鼓励和启发那些从事纺织品图案设计的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对称原理,在二维重复的有规律性的图形结构的设汁过程中得到帮助。

这些最初的理论探索和尝试在以后的晶体学领域得到发展并被用于解释三维空间的晶体结构。

从非数学研究的角度看,OwenJones的著作《装饰原理》(TheGrammarofOrnament。

出版于19世纪初)似乎最具影响力。

该书分析介绍了大量的图案与装饰,并根据不同的时期、民族区域和风格对其分类。

该书在以后的20世纪,直至近年还在继续再版,同时印有法文2010年第5期林迅文化和艺术中的数学43AncientWorld”byFlindersPetrie)这是基于数学对称原理而构成的各种编织纹样装饰,来自不同区域、民族和文化的与图案相关的原始手工艺品。

在中西方传统的建筑和圣殿的建造过程中,在布局和结构中都有发现其中蕴含着数学对称原理,当然这其中也蕴涵着文化、宗教、美学等内容的考量。

在传统文化符号中,对称常应用于有规律的、持续的、带有周期性的排列和装饰的文化符号。

对称不仅对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有吸引力,生物学家、画家、建筑师、心理学家、考古和史学家乃至音乐家都在思考和讨论它的普遍意义和影响力。

图12数学对称在图形创意中应用的历史十分久远,可追溯到人类的史前文化。

所谓图形创意,即人类在原始岩石及山洞墙壁上涂鸦时就已开始的一项文化启蒙活动,在世界上发现的大量岩壁上均有记录。

现今考古发现的那些古代原始岩画或山洞中的壁画,绘画的主题基本上都是动物、人物、狩猎等与生活和劳动有关的内容。

描绘生动,形象简练,具有强烈的符号特征。

图13为我国西南地区位于云南中南部沧源岩画。

(资料来源于《对称与图形创意》林迅著)从对称的图形创意角度看,在现已发现的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手工陶艺及夏商周的青铜制品中,其纹样和各种装饰与原始岩画作比较,图形的“繁”(复杂性)“复”(重复和周期性)程度、图案的故意编排及创意设计的特征也较为突出,网案装饰的规律性和周期性特征十分明显,图案中相同母题的重复和排列显然是根据某种编排的“法则”和规律进行的,所谓法则,即基于人类最原始几何学的思考和原理.对研究图形设计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

图14(a)和12(b)(资料来源于Google-图片搜索)分别为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和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父丁卣”(装饰纹样局部)。

图13图14(a)圈14【b)数学对称理论,是人类在劳动和生活中的某种需要和兴起所激发的一种数学思维和活动的灵感。

从人类懂得选择适当的石头和砖瓦用来构筑自已的藏身和住宿时起,人类已经开始接触图形和图案并同时引入了数学几何对称的思考和概念。

人类这种原始的数学活动的灵感所体现出的规律性、周期性以及循环反复的特征,与数学几何对称的基本原则是吻合的,对数学几何对称理论的逐步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图15是中国新疆高昌古城遗址。

(图片由作者本人拍摄于古城遗址)44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8卷图15三、数学对称理论在M.C.埃舍尔图形创意中的具体应用埃舍尔图形创意的数学灵感和理论来源于很多方面,就有规律的平面分割创意(或称有规律地重复的平面图形创意)而言,其创意中的数学思维与原理主要基于数学对称理论。

虽说埃舍尔图形创意研究中所使用的符号标示与国际晶体学领域广泛通用的符号标示体系有所不同,但他们共同所基于的对称理论和原理是完全一致的。

以下对埃舍尔图形创意中所具体应用的相关数学对称理论、原理及符号标示作进一步详细解释。

图16是埃舍尔基于classp3类对称特征及原理所创作的作品(资料来源于“TheMagicMirrorofM.C.Esther”byBrunoErnst),是一幅以人物为主题的有规律的平面分割创意。

根据平面对称操作原理,人物图形的排列与变形巧妙地将整个平面填满,人物的形与形之间不存在形的重叠以及被遗漏覆盖的空间出现。

classp3类对称特征的图形创意,基于一个六边形点阵的单位胞体和一个等于3的最高旋转阶。

存在三个不同的三次旋转中心。

基础区域(generatingregion)的面积是单位胞体面积的三分之一。

图形结构中存在三种不同的三次旋转中心(120。

旋转中心),即头部、脚以及膝盖相接点。

如选择任何其中一个点作为三次旋转中心,并将整个人物图形围绕该点旋转120。

,从而能使整个人物的图形与自身完全重合,根据对称操作只影响到对象的几何学性质的变换原则,在示图中对称变换仅涉及设计的结构,即对称操作可循环反复地使人物与自身重合。

完整的图案构成也可以通过平移和重复排列基本平移单位朝两个不同的方向移动。

在图案的生成和构成过程中共运用了两种几何变换,即平移和旋转对称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