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局部冒顶事故的安全措施详细版
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

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㈠巷道冒顶事故的预防1. 合理布置巷道。
矿井主要巷道应布置在稳定的煤层或底板岩层中。
工作面进、回风巷道应根据矿山压力特点,布置在免压区内,尽量采用沿空掘巷和沿空留巷。
2. 选择合理的断面形状和断面尺寸以及支护方式。
对于锚杆支护巷道,应根据断面大小及巷道矿压显现程度,合理布置锚杆的间排距和规格尺寸。
3. 巷道支架(或支设的锚杆)应有足够的支护强度。
巷道支架(或锚杆支护拱)应有足够的支护强度以抗衡围岩压力;巷道支架所能承受的变形量,应与巷道使用期间围岩可能的变形量相适应;尽可能做到支架与围岩共同承载。
并特别注意顶与帮的背严背实问题,杜绝支架与围岩间的空顶与空帮现象。
4. 坚持敲帮问顶制度,加强掘进迎头的临时支护。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格控制空顶距,对于防止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非常重要。
当掘进头遇到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破坏带或层理裂隙发育的岩层时,棚子应紧靠掘进头。
危石必须挑下,无法挑下时应采取临时支撑措施,严禁空顶作业。
在地质破坏带或层理裂隙发育区掘进巷道时要缩小棚距。
㈡采煤工作面冒顶事故的预防采煤工作面应根据冒顶事故的类型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1. 局部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⑴靠近煤壁附近的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不论是炮采工作面还是综采工作面,靠煤壁附近局部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第一,及时支护新暴露顶帮;第二,严禁人员在无支护空顶区进行操作。
⑵工作面两端的局部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为预防工作面两端发生漏顶,可在机头机尾处各用四对一梁三柱的钢梁抬棚支护(即四对八梁支护),或采用端头液压支架支护,抬棚或支架随机头机尾的推移迈步及时前移;在工作面与巷道相连处,宜用一对抬棚,迈步前移,托住原巷道支架的棚梁。
此外,在工作面两端还可以采用十字铰接顶梁支护系统以防漏冒;⑶放顶线附近局部冒顶预防措施此类冒顶事故大多发生在单体支柱工作面。
为此,主要措施有:加强地质及观察工作,确定大岩块的位置及尺寸;在大岩块范围内用木垛等加强支护;当大岩块沿工作面推进方向的长度超过一次放顶步距时,在大岩块的范围内要延长控顶距;待大岩块全部都处在放顶线以外的采空区时,再用绞车回木支架。
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1、老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预防压垮型冒顶是指因工作面支护强度不足和顶板来压引起支架大量压坏而造成的冒顶事故。
预防方法如下:(1)采煤工作面支架的初撑力应能平衡垮落带直接顶及老岩层的重量。
(2)采煤工作面的初撑力应能保证直接顶与老顶之间不离层。
(3)采煤工作面支架的可缩量应能满意裂隙带老顶下沉的要求。
2、破裂顶板大面积漏垮型冒顶预防由于煤层倾角大,直接顶又特别破裂,工作面支护不准时,在某个局部地点发生冒漏,破裂顶板就可能从这个地方开头沿工作面往上全部漏空,造成支架失稳,导致漏垮型工作面冒顶。
预防漏垮型冒顶的措施有:(1)先用合适的支柱,使工作面支护系统有足够的支撑力和可缩量。
(2)顶板必需背严背实(3)严禁放炮、移溜等工序弄倒支架,防止消失局部冒顶。
3、采煤工作面局部冒顶事故预防局部冒顶多发生在工作面上下端头、煤壁区、放顶区等地点,很多垮面事故是由局部冒顶进展而成的,一般预防措施如下:(1)预防彩煤工作面冒顶的一般措施。
①支护方式需和顶板岩性相适应,不同岩性的顶板要采纳不同的支护方式。
②采煤后要准时支护。
一般要采纳超前挂金属探梁或打临时支柱的方法准时支护,防止局部冒顶。
③工作面上下出口要有特种支架。
一般要在上下出口范围内加设抬棚或木垛等,加强支护。
④防止放炮崩倒棚子,一是炮眼的布置必需合理,装药量要适当。
二是支护质量必需合格,要坚固有劲,不能打在浮煤浮矸上,三是留出炮道。
假如放炮崩倒柱子,必需准时架设,不充许空顶。
⑤坚持执行必要的制度。
例如,敲帮问顶制度、验收支架制度、岗位责任制、顶板分析制度和交接班制度等。
应严格遵守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2)预防镶嵌形顶板局部冒顶的措施。
①从地质方面要尽量可能查明是否有镶嵌形(俗称锅顶)顶板结构,以便在制定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以及选择支架型式时,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和作出有针对性的设计。
②选择支架型式时,必需选定能准时支护,超前支护的支架型式。
防止工作面冒顶措施正式版

防止工作面冒顶措施正式版为了防止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个正式版的方案,共计1200字以上。
一、安全生产培训1.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确保每位工人都具备相关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危害性、防控措施及应急预案、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等。
2.对新员工进行专门的入职培训,让其了解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原因和常见迹象,以及如何做好安全防范。
二、工作面监测与预警1.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对工作面的地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包括地质雷达、应力监测仪等,提前发现异常迹象。
2.设立预警系统,当监测仪器检测到地质异常时,自动发出警报,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三、加强管理措施1.制定详细的工作面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要求每个工人都要遵守规章制度,不得违法操作。
2.加强对上岗人员的监管,进行定期考核。
对不合格或违规操作的人员,要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罚。
3.建立工作面冒顶事故的隐患排查制度,每天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四、提高员工自救能力1.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救意识和自救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逃离火灾、避免中毒、正确使用救生设备等方面的知识。
2.建立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定期组织演练,让员工熟悉应急流程和操作方法。
五、强化安全设施建设1.安装瓦斯抽放系统,保证巷道内瓦斯浓度的有效控制。
2.安装通风设备,保证工作面空气流通畅通,避免积压瓦斯和粉尘引起爆炸。
3.加强巷道支护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方式,确保工作面的稳定性。
六、加强监督检查1.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工作面进行专项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2.对不合格的工作面进行整改,限期完成,并进行跟踪督办,确保问题彻底解决。
七、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1.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引导工人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并组织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
2.建立激励机制,对安全生产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表彰奖励,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感和荣誉感。
预防局部冒顶的安全技术管理

预防局部冒顶的安全技术管理一)煤壁区的平安管理煤壁区是指采煤工作面靠煤壁的第一排支柱到煤壁之间的范围煤壁区常常因镶嵌型或破裂顶板面发生局部冒顶。
尤其当煤壁留有伞檐发生片帮加大空顶后,更简单引起局部冒顶。
煤层的直接顶中,经常存在多组相交裂隙,这很简单将直接顶分割成游离岩块,极易发生脱落。
在采煤机采煤或爆破落煤后,假如支护不准时,这类游离岩块简单突然冒落,造成局部冒顶事故。
预防煤壁区局部冒顶应实行的措施主要包括:(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在开工前,(组)长必需对工作面平安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认无危急时,才准工人进人工作面。
每个工作人员必需常常仔细地检查工作地点的顶板、煤壁、支架等状况,必需根据作业规程的规定准时支架,全部支架都必需架设坚固,严禁在浮煤成浮现架设支架。
(2)严禁空顶作业。
炮采工作面要准时挂梁,不得在悬壁上再挂悬臂梁,破裂顶板要掏梁窝超前挂梁或支设超前托梁;机采工作面挂梁不得落后机组10m,停机后要准时紧跟挂梁,要求端面距≤300mm,机道梁端至煤壁间冒顶高度不超过200mm;综采面采煤机过后应准时伸出伸缩梁,准时擦顶带压移架,顶梁的俯视角不得超过7°,端面距≤340mm,机道梁端至煤壁顶板冒落高度不大于300mm,上述冒顶要插严背实和接顶。
当冒落高度较大,有漏顶空洞时,应准时用旧木料填严、架设小木垛接顶或实行化学泡沫材料如注人树脂类粘结剂使其固化,以防止冒顶。
(3)炮采工作面应采纳对顶板震惊较小的毫秒雷管爆破,同时合理布置炮眼,适当掌握装药量,缩小分段爆破距离,坚固架设支架严防崩倒支柱,崩倒支柱要马上重新架设好。
在正常状况下,贴帮柱的柱距不得大于基本柱柱距的1倍,顶板破裂时要加密贴帮柱。
翻打贴帮柱时,要严格根据先打后翻的原则进行,确保煤人员在支柱爱护下进行作业。
初次放顶及周期来压期间等状况下,贴帮柱应比正常状况加密。
(4)机采工作面支护形式宜采纳交叉梁直线柱布置,提高端面支护阻力,缩小梁端距宽度,必要时支设贴帮柱。
局部冒顶事故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局部冒顶事故的成因及防治措施一、引言在建筑工地中,局部冒顶事故是十分常见的。
为了保障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加强安全防范措施,深刻探讨局部冒顶事故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二、局部冒顶事故的成因1.基础不牢局部冒顶事故的成因之一就是基础不牢,这将导致建筑物的支撑能力不足,容易造成局部倒塌。
如果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出现偏差、疏漏,那么造成局部冒顶的风险就会增大。
2.强度不足建筑结构强度不足也是局部冒顶事故的成因之一。
如果工程建设单位在选择材料时,或者施工时没有按照国家现有标准要求进行,就会导致结构的强度不达标,局部被冒顶的概率便会增加。
3.安全意识不强在实际施工中,部分工友安全意识不强,没有按照安全规范操作,或者是在危险地点停留时间过长等都可能导致局部冒顶事故的发生。
4.自身质量差属上建筑材料、人事、设备等影响要因范畴,即是所调度材料、人员、设备数量超出规定的要求,违反国家相关标准规定,或者是自身质量不达标的材料、人员等等,都会影响工程建设品质,增加冒顶事故的发生几率。
5.不可预测的自然因素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等不可预测的自然因素也是局部冒顶事故的成因之一。
例如,长时间的暴雨会对土壤质量造成影响,导致工程建设程序中不可预测的垮塌,极大地增加冒顶的风险。
三、局部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1.提高安全意识对于施工现场工友,必须要进行口头讲解或者幅示图形讲解,并粘贴在施工现场显眼位置,讲解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同时强调每位工友的注意事项,提高安全意识。
2.加强工程质量施工现场应按照国家建筑标准进行,加强施工质量的保障,及时排除危险因素,保证施工过程和材料的可控性。
3.整合优质资源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资源的整合对冒顶事故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对优质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够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之中的安全性,降低冒顶事故的发生可能性。
4.增强工程建设透明度建筑施工单位应对工程进展情况进行定期的公开,包括工程质量监管机构对质量检查、安全监管等的公开,全民监督能够有效地减少不可预期的危险因素,保证安全施工。
煤矿局部冒顶的预兆及预防措施

采取紧急措施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如加固支撑、清理堵塞物等,以 防止事故扩大和减少损失。
THANKS
顶板下沉速度变化预兆
3
在顶板即将断裂时,顶板下沉速度可能会加快 或变慢。
顶板离层预兆
离层声响预兆
顶板离层时往往发出声响,这种声音在巷道中可以听到。
离层板面变化预兆
顶板离层后,板面出现凹凸不平,板面平整度发生变化。
离层下沉速度变化预兆
在顶板离层时,下沉速度可能会加快或变慢。
瓦斯涌出异常预兆
01
瓦斯浓度异常预兆
《煤矿局部冒顶的预兆及预防措施 》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煤矿局部冒顶的预兆 • 煤矿局部冒顶的预防措施 • 煤矿局部冒顶的监测预警 • 煤矿局部冒顶的应急处理
01
煤矿局部冒顶的预兆
顶板断裂预兆
1 2
断裂声预兆
顶板在断裂前往往发出轻微的断裂声,这种声 音在巷道中可以听到。
顶板裂缝预兆
顶板出现裂缝,裂缝大小、形状、长度等都会 发生变化。
要点三
演练评估
对演练过程进行全面评估,发现存在 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以便在实际应急中更好地应对局部 冒顶事故。
应急处置措施
立即停车
一旦发现局部冒顶的征兆,应立即 停车并进行人员撤离。
成立指挥部
成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应急指挥部 ,负责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救援人员到位
通知专业救援人员迅速到达事故现 场,展开抢险救援工作。
总结词
定期检查顶板状态是预防煤矿局部冒顶的重要措施。
详细描述
定期检查顶板状态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冒顶危险,包括顶板的下沉、裂缝、 离层等情况。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防止冒顶和处理冒顶的安全措施

临时支护可以采用木板、木杆、竹竿等材料,对顶 板进行支撑和固定。
03
临时支护应设置专人监护,随时观察顶板变化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及时进行永久支护
01
在确保危险区域人员安全撤离后,应及时进行永久支护,对冒 顶区域进行加固处理。
02
永久支护可以采用锚杆、钢梁、混凝土等材料,根据实际情况
强化支护措施
根据采场围岩的稳定性,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如木支护、 钢筋混凝土支护等。
加强支护质量监测,定期检查支护结构是否有损坏、变形, 及时进行维修和加固。
及时处理采空区
采空区应及时进行处理,可以采用充填、崩落等方法,降低采空区顶板岩石的悬 空高度。
采空区处理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 安全。
加强地质勘察工作
详细了解矿区地质构造、岩性、岩层 厚度及分布、节理裂隙发育情况等, 为采场布置和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定期进行地质勘察,及时发现并处理 潜在的地质灾害,预防因地质条件变 化引起的冒顶事故。
合理布置采场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合理规划采场布 局,避免在不稳定区域进行开采。
采场布置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 ,避免上下层矿体同时开采,以降低 地压活动强度。
地质条件变化
岩层结构变化
在采矿过程中,岩层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顶板稳定性降低,容易发生冒顶事故 。
地下水活动
地下水对岩层的作用可能导致顶板软化、松动,增加冒顶的风险。
采场管理不当
采场布置不合理
采场布置不当可能导致顶板暴露面积过大,增加冒顶的风险。
采场作业不规范
采场作业不规范可能导致顶板破坏、松动,引发冒顶事故。
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预防冒顶的措施

预防冒顶的措施煤矿冒顶是矿井生产中的一种重大安全事故,不仅损失巨大,而且可能导致工人重伤或死亡。
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本文介绍了几种预防冒顶的常见措施。
1. 在矿山开采前进行充分探测和评估在矿山开采前,应密切关注矿体的结构和岩层情况,进行充分的勘探和探测工作,以了解矿体形态、厚度、地形地貌、结构构造等信息,确定矿区内存在的地质构造,对可能发生冒顶的区段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估。
据此,制定合理、科学的开采方案和支护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冒顶的风险。
2. 加强采掘面支护采掘面支护是减小冒顶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采掘过程中,应加强采区支护系统的建设,提高采煤机质量,确保采掘合理,支护良好。
具体措施包括:定期检查支护架、壁板的质量和强度,加固煤壁、煤柱以及采空区的支护,及时更换和补充支护材料,增强采煤机工作面切割力度,防止顶板突然破裂。
3. 调整采矿参数调整采矿参数也是减小冒顶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
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采矿方式,采取合适的采矿技术,尽可能地减轻采煤机的负荷,减少压力。
同时,合理调整采煤机的速度、提升速度、采煤深度等参数,遵守工作面的最大推进和采高标准,避免过度冲采和强行压制顶板。
4. 监测预警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应配备专业的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采煤机的工作状态和矿山地质变化。
利用工程地质雷达、声波监测系统、激光雷达等设备,对煤层进行重点监测,并实时收集、分析、研判数据。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通知采煤现场人员采取措施,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5. 高质量的人员培训人员培训是预防冒顶措施中同样重要的一环。
应对煤矿职工进行高质量的业务培训,让其熟悉工作面的工作条件和技术规范,掌握采煤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
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和心理疏导,让职工在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遇险时能够迅速、果断地做出应对措施。
结论冒顶事故对煤矿生产造成的危害极大,因此,采取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冒顶事故一般的预防措施

冒顶事故一般的预防措施冒顶事故是指在矿井或隧道等地下工程中,地质结构强度不足或超负荷作业等原因导致的上部岩土体突然失稳、倒塌或坍塌,使工作人员被压埋或受伤的事故。
为了预防冒顶事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
1.岩体稳定性评价:在地下工程前进行岩体稳定性评价,包括地质勘探、岩体力学参数测试和分析、岩体结构稳定性分析等,以评估岩体的变形、破坏和滑移倾向。
2.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在地下工程设计和规划中,应考虑岩层的力学性质和地质构造特征,合理设置支护、疏通和排水设施,以确保工作面及时、有效地排除岩层的松散和渗水。
3.改进采矿工艺:采取合理、科学的采矿方法和工艺,避免采矿过程中出现超负荷、连续工作等情况,控制和减少岩体受力、变形和破坏的可能性。
减少露天采矿和爆破对周围岩层的影响。
4.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在地下工程中设置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包括地质构造、岩层变形、地应力变化和地下水位等的监测与预警。
及时掌握地质变化和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5.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并强制执行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岩爆警戒与应对、支护设施的安装与维护、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等。
确保作业人员熟悉工作场所的特点和潜在的安全风险,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6.定期维护和加强支护:加强工作面和通风巷的支护,及时修复和更换老化、破损或失效的支护设施。
定期进行支护系统的检查和维护,保持支护设施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7.培训和教育: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冒顶事故的识别和预防意识。
培养员工遵守安全规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提高应对事故的紧急逃生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8.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相关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及时发现和整治存在的安全隐患。
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地下工程施工单位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到位。
9.经验交流和技术创新:开展经验交流和技术创新,吸取国内外类似事故的教训和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
局部冒顶的预兆及预防措施

局部冒顶的预兆及预防措施近年来,局部冒顶事故在煤矿生产中屡屡发生。
这种事故的发生,不仅给矿山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而且也对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在煤矿生产中,如何防范局部冒顶事故,成为了我们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局部冒顶是指煤层顶板在单一地段因压力释放而失稳,导致煤层顶板局部下沉或冒顶的现象。
局部冒顶发生之前,煤层顶板往往会有一些预兆,因此只要我们对这些预兆保持警觉,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就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局部冒顶事故的发生。
一、局部冒顶的预兆1.煤层顶板出现变形破裂当煤层顶板所承受的压力超过了它的强度或煤岩结合力瞬间失效,煤层顶板就会出现明显的变形和破裂现象。
这是局部冒顶事故的前兆之一,应引起矿工的重视。
2.煤墙周围出现开裂现象煤墙周围出现开裂现象,说明煤层顶板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压力。
如果这种开裂现象越来越明显,就需要采取措施预防局部冒顶事故的发生。
3.煤层顶板下沉面积扩大一旦煤层顶板下沉的面积开始扩大,就意味着释放的压力越来越大。
此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避免局部冒顶事故的发生。
二、局部冒顶的预防措施1. 发掘合理在矿井开采时,必须根据煤层结构和性质,确定合理的开采方式。
要避免大面积周边放顶,避免过度开采煤墙。
2. 强化支护对于在煤墙开采过程中,发现煤层顶板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应该加强支护,确保煤岩体的稳固性。
3. 加强监测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配备合适的监测设备,及时掌握煤层顶板的变化情况。
只有及时发现局部冒顶的预兆,才能够采取及时预防措施。
4. 加强安全培训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要求矿工掌握局部冒顶的识别方法和应对措施,减少工人操作不当造成的局部冒顶。
总之,预防局部冒顶事故不仅需要煤矿生产企业的关注和积极推进,更需要行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的基础上,才能够不断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冒顶的预防措施

预防冒顶、片帮安全技术措施内蒙古神陶煤炭有限公司营沙壕煤矿2012年度冒顶的预防措施一、采煤工作面局部冒顶的预防(1)预防单体支柱工作面靠近煤壁附近局部冒顶的措施如下:①采用能及时支护悬露顶板的支架,如正悬臂交错顶梁支架、正倒悬臂错梁直线柱支架等:提高支架的初撑力,在金属网下,可以采用长钢梁对棚迈步支架。
②炮采时,炮眼布置及装药量应合理,尽量避免崩到支架。
③尽量使工作面与煤层的主要节理方向垂直或斜交,避免煤层片帮。
煤层一旦片帮,应掏梁窝超前支护,防止冒顶。
(2)综采工作面的局部冒顶,主要是发生在靠近煤壁附近的漏冒型冒顶。
其预防措施如下:①支架设计上,采用长侧护板,整体顶梁及内伸缩式前梁,增大支架向煤壁的方向的水平推力,提高支架的初撑力。
②工艺操作上,采煤机过后,及时伸出伸缩梁,及时擦顶带压移架,顶梁的俯视角不超过7度。
③当碎顶范围较大时(比如过断层破碎带等),则应对破碎直接顶注入树脂类黏结剂使其固化,以防止冒顶。
(3)预防放顶线附近局部冒顶的措施如下:①加强地质及观察工作,记载大岩块的位置及尺寸。
②在大岩块范围内用木垛等加强支护。
④当大岩块沿工作面推进方向的长度超过一次放顶步距时,在大岩块的范围内要延长空顶距。
⑤待大岩块全部处在放顶线以外的采空区时,再用绞车回木支柱。
(4)预防采场两端局部冒顶的措施如下:①为预防采区两端发生漏冒,可在机头机尾处各应用四对一梁三柱的钢梁抬棚支护,每对抬棚随机头机尾的推移迈步前移:托住原巷道支架的棚梁。
此外,在采场两端还可以采用十字铰接顶梁支护系统以防漏冒。
②在超前工作面10米以内巷道支架应加中心柱:超前工作面10—20米,巷道支架应加单中心柱,以预防冒顶。
④综采时,如果工作面两端没有应用端头支架,则在工作面雨巷道相连处,需用一对迈步抬棚。
此外,超前工作面20米巷道支架也应用中心柱加强。
(5)预防地质破坏带附近局部冒顶措施如下①为预防这类顶板事故,应在断层两侧加设木架,并迎沿块可能滑下的方向支设戗棚或戗柱。
预防局部冒顶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地质构造原因
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
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容易破坏煤岩层的稳定性,增加局部 冒顶的风险。
煤岩层厚度变化
煤岩层厚度的变化可能导致局部应力集中,增加冒顶的可能 性。
采煤方法原因
采煤方法选择不当
采煤方法选择不当可能导致煤壁支撑 不足,增加冒顶的风险。
采高控制不当
采高控制不当可能导致煤壁应力集中 ,增加冒顶的可能性。
局部冒顶事故的危害
人员伤亡
局部冒顶事故可能导致 矿工被困或受伤,甚至
死亡。
财产损失
局部冒顶事故可能导致 设备损坏、巷道垮塌等 ,给煤矿生产带来经济
损失。
影响生产
局部冒顶事故可能导致 生产中断,影响煤矿的
正常生产。
声誉损害
局部冒顶事故可能给煤 矿带来声誉损害,影响
企业的形象和信誉。Βιβλιοθήκη 02局部冒顶事故原因分析
预防局部冒顶事故的安全技 术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局部冒顶事故原因分析 • 安全技术措施制定 • 安全技术措施实施与监督 • 局部冒顶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预防局部冒顶事故的发生,保障 煤矿生产的安全。
背景
煤矿生产过程中,局部冒顶事故 时有发生,给矿工生命和财产安 全带来严重威胁。
预防局部冒顶事故的安全措施

预防局部冒顶事故的安全措施
1.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
不同岩石性质的顶板,要采用不同的支护方式,如坚硬顶板可采用点柱或带帽点柱,破碎的顶板需要用连锁棚、套棚,在梁上还要插入背板。
使用金属支柱时,必须注意选型适当,急增阻式支柱适用于顶板稳定,下沉量小的薄煤层工作面。
2.采煤机采过后要及时支柱
采用浅截式采煤机和可弯曲输送机的工作面,采过后,受输送机允许曲率的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打柱,顶板悬露面积较大,因此要采用超前柱金属顶梁或打临时支柱的办法及时支护。
3.输送机的移置要采用安全措施
可弯曲输送机在整体移动时,容易破碎的顶板,可能造成冒顶,因此在整体移动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一是要按照常规操作顺序移动,二是实行边移机边回临时支柱边支基本支柱,把空顶时间缩小到最小限度,在顶板破碎处先打上托板后移机。
4.工作面的上、下出口要有特种支架
工作面的上、下出口控顶面积较大,裸露时间长,在超前支承压力作用下,顶板下沉量大,在设备移动时反复支撤,因此,这些地段顶板容易破碎,一般采取上、下顺槽中超前工作面架抬棚,有时要加
打密集支柱或木垛加以支护。
5.回柱放顶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作业程序进行,不得违章
回柱放顶要及时,要观察周围顶板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回柱后顶板仍不得冒落,超过规定悬顶距离时,必须采取措施强制放顶,在最后几根支柱受力大,不易回出时,应先打上牢固的临时支柱,然后再回柱。
6.坚持生产循环作业规范化
由于正规循环作业,控顶及支柱回柱都在有规律地进行,因此顶板悬露时间短,压力小,支柱不易折损,可控制顶板。
局部冒顶事故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爆破作业时,如果药量控制不当,或者炮眼布置 不合理,容易造成岩层破坏,引发局部冒顶。
空顶面积过大
在采矿或爆破后,如果空顶面积过大,没有及时 采取支护措施,容易发生局部冒顶。
生产管理因素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01
如果矿山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执行不到位,容易引发局
部冒顶事故。
缺乏有效的监测和预警
案例二:某矿井下硐室局部冒顶事故
事故经过
2019年,某矿井下硐室发生局部冒顶事故,导致2名矿工受伤 。
事故原因
事故调查发现,该事故主要是由于硐室支护不牢固,局部岩石 松动导致冒顶。
防治措施
加强硐室支护管理,采用更加可靠的支护方式,避免岩石松动 和垮塌。
案例三:某矿井下巷道局部冒顶事故
事故经过
2020年,某矿井下巷道发生局部冒顶事故,导致1名矿工死亡。
开发新型监测技术
针对局部冒顶事故的监测需求, 开发新型监测技术,实现更加准 确、实时地监测矿山压力和顶板 状态。
强化信息化与智能 化管理
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建立 局部冒顶事故预测预警系统,实 现事故的提前预防和控制。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 流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局部冒 顶事故防治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引进先进的防治技术和理念,推 动我国矿山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 。
局部冒顶事故的成因及防治 措施
2023-11-07
目 录
• 局部冒顶事故概述 • 局部冒顶事故成因 • 局部冒顶事故防治措施 • 局部冒顶事故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局部冒顶事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局部冒顶事故是指采矿或巷道支护过程中,因顶板局部岩层突然断裂而发生的冒 顶事故。
按照发生的地点和特征,局部冒顶事故可分为以下几类:采煤工作面局部冒顶、 巷道支护局部冒顶、掘进工作面局部冒顶等。
预防局部冒顶的安全技术管理

预防局部冒顶的安全技术管理在矿山行业,局部冒顶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
由于长期以来地下采矿强度不断增大,地质条件变化,加之人力、物力等各方面限制因素的影响,导致局部冒顶事故时有发生。
这种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矿山企业的安全和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预防局部冒顶成为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安全技术管理措施1. 加强巡查力度建立健全巡查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大巡查力度,特别是对易发局部冒顶区域进行重点检查、重点排查。
发现隐患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切实防止事故的发生。
2. 强化预警机制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起局部冒顶自动监控预警系统,对矿山全域进行实时监测,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减少误报和漏报情况的发生。
同时建立预警信息发布机制,让矿工们能够第一时间知晓相关情况。
3. 严格安全生产作业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作业制度,全面加强对关键环节的控制。
对局部冒顶区域实施“三程”管理,即事前安排、事中协调和事后评估,确保在开采过程中始终保持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建立安全文化加强安全教育,向全体员工传递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文化的建设。
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发现隐患和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想法和建议,促进全员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中来。
安全技术管理的优势1. 能够提高矿山企业的安全性通过加强巡查、强化预警、严格安全生产作业制度和建立安全文化等一系列安全技术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矿山局部冒顶事故发生的概率,在保障矿山企业生产的同时,也提高了其安全性。
2. 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安全技术管理措施的实施,可以使矿山企业的生产过程更加规范,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确保矿工的工作环境安全舒适,也可以更好地发挥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效用,提高生产效率。
3. 能够提高企业形象通过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在形成企业安全感的同时,也为企业争取到了社会认可,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品牌价值。
结语局部冒顶事故对于矿山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产以及对于环境生态的保护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顶板事故预防措施[五篇范文]
![顶板事故预防措施[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078cb4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7.png)
顶板事故预防措施[五篇范文]第一篇:顶板事故预防措施顶板事故的预防措施一、顶板事故预防措施基本要求:1、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顶板管理的规定,矿及区队要成立顶板管理小组,控制顶板事故发生。
2、区队要做好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做到程序化操作、不违章作业,加强生产地区的顶板管理,要明确专人负责落实。
3、井下支护用的各项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及行业要求,矿供应站、成本中心要严格把关,严防不合格产品入井。
4、采掘工作面、硐室施工要切实加强顶板管理,严格按规程措施要求进行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5、掘进工作面及硐室施工要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6、采掘工作面、硐室严格按爆破图表作业,最大限度地控制超挖、欠挖,爆破后成型规整。
生产单位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坚持跟班制度,并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爆破参数,改进支护方式。
6、严格落实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制度及质量控制制度,责任落实到人,监测、处臵、落实形成闭环管理。
(1)回采工作面初采到结束,要进行全过程的矿压观测,观测数据按规定及时处理,回采单位根据实测数据及时对作业规程做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2)锚网带摸顶掘进工作面要严格进行矿压观测,按规程要求安设顶板离层仪,并明确专人进行观测,每月要有顶板离层分析记录。
(3)锚网喷掘进工作面要按规定对喷砼厚度进行监控,对喷砼材质制成试块定期进行强度测试。
7、井下各生产地区,各采掘工作面,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确认工作,安全无隐患后方可进行作业。
施工前及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审帮问顶制度,找掉顶帮活矸危岩,防止顶板掉砟伤人事故。
8、各采掘工作面要严格实行工序质量控制,严禁不合格品进入下道工序,本着谁施工,谁负责的精神,认真落实好质量负责制。
9、常见冒顶事故的预兆(1)局部冒顶的预兆①工作面遇有小地质构造,由于构造破坏了岩层的完整性,容易发生局部冒顶。
②顶板裂隙张开、裂隙增多,敲帮问顶时,声音不正常。
③顶板裂隙内卡有活矸,存在掉碴、掉矸现象,掉大块前往往先落小块矸石。
预防冒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预防冒顶的安全技术措施预防冒顶的安全技术措施一)、预防冒顶的安全技术措施:1、严禁空顶作业。
必须严格执行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移架控顶,支架升平升紧,前梁接顶严密。
2、风、胶带运输巷超前及上端头顶板维护时,支设支柱必须严格按照先支后回的原则进行,严禁提前摘掉支柱。
碰倒或损坏、失效的支柱必须立即更换。
3、回采过程中若顶板破碎时,应减少支架的降架高度,严格执行带压移架、超前移架的方法。
距离采煤机左滚筒3m 及时收回伸缩梁,采煤机割过煤壁后,距离有右滚筒2~3m 及时追机移架,及时控制顶板。
4、在经过顶板破碎段时,必须降低采煤机的速度,减少对顶板的采动的影响,并及时移架支护。
5、若遇到顶板垮落高度大于300mm时必须停机,按照作业规程中冒顶处理措施及时处理。
顶板控制好后,方可正常回采。
6、加强顶板管理,确保工作面控顶范围内,顶底板移进量100mm/m。
保证泵站的压力必须为30MPa,加强液压支架的维修和管理,以有效控制顶板。
7、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作面煤壁和支架都保持直线,防止局部压力集中造成冒顶。
8、泵站压力必须按照作业规程的要求执行,达到30MPa,保证支架的初撑力。
9、必须及时维护支架,经常检查支架上的螺栓、阀组和其他附件,如果有松动必须及时拧紧。
10、必须及时调整支架的、架间距,保证架间距均匀,防止架间间隙过大,空顶时间过长造成冒顶。
11、工作面必须备有一定数量的单体支柱、枕木、金属网和小杆等支护材料。
12、严格控制工作面采高,严禁超高开采,对歪架、挤架、倒架等现象必须及时处理。
13、根据工作面上覆岩层运动规律及矿压统计资料,搞好工作面的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加强工作面矿压观测工作以及前期预报工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搞好顶板管理。
二)、处理冒顶的安全技术措施:1)如工作面发生冒顶,首先向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汇报。
2)仔细观察冒顶区周围的情况,组织人员预备好足够的木料和工具.当班班长指派专人负责观察顶板,煤帮的变化情况。
顶板事故防范措施

顶板事故防范措施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顶板事故防范措施一、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防范措施1、巷道尽可能布置在稳定的煤岩中。
2、根据掘进巷道(煤)岩石性质,选择合理的支护形式。
3、掘进头有空顶区和破碎带,严禁空顶作业,紧跟掘进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并且必须背严接顶。
需要时,一是应挂网,防止漏空;二是用拉杆等将支架连成一体,防止推垮。
4、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作业规程及操作规程的要求,支架质量及支护形式要合理。
5、炮眼布置和装药量要合理,以防爆破崩倒支架。
6、采用锚杆支护时,要合理确定锚杆的深度及密度,必要时采用锚喷网联合支护。
二、采煤工作面冒顶事故的防范措施一)、局部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1、地质构造带附近局部冒顶的防治措施1)断层,向斜、背斜轴部,如果工作面与构造带轴线部平行应斜交通过。
2)断层两侧加木垛,并尽可能迎着岩块可能下滑方向支架戗棚或戗柱。
3)加强破碎带的支护。
2、上下出口附近局部冒顶的防治措施1)工作面上下出口处要架设特种支架。
2)支架必须稳定性高、支撑力足够,以防老顶来压时摧垮支架。
3、煤壁附近局部冒顶的防治措施1)根据实际情况,工作面落煤后采用前探支架式贴帮点柱及时支护。
2)工作面的支护形式要和顶板岩性相适应,如松软、破碎顶板应采用快速移支支架并用背板背实。
3)对于炮采作业,必须明确炮眼距顶板的最小距离、爆破作业和支架错开的间距,以及最大的装药量和一次爆破量,防止崩到支架,造成过大空顶及空距。
4)严禁空顶作业。
4、放顶线附近局部冒顶的防治措施1)严格执行作业规程,采用正确的移支架方法,尽量避免顶板压力集中在个别支架上。
2)单体柱切顶处,应先回立支柱,再回戗柱。
3)及时处理采空悬顶,待大块岩石全部处于放顶线以外,在开始回柱。
二)、大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1、推垮型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1)进行顶板动态监测,发现顶板离层,应采取形影的措施。
局部冒顶事故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局部冒顶事故的成因及防治措施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安全事故。
其中,局部冒顶事故是煤矿生产中经常发生的一种事故。
相信对于煤矿工人来说,局部冒顶是非常危险和恐怖的,因此,科学合理地防治局部冒顶是煤矿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将梳理局部冒顶事故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一、局部冒顶事故的成因1. 煤层变形和煤质差异木材有树心、树皮之分,煤炭也有软硬之分。
煤炭的硬度与其含杂率、厚度、含泥率有关。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采矿过程,煤层内部往往会存在挤压和位移,以及地质构造影响,导致煤体的变形。
当局部煤体硬度变大,原有支撑力不足以承受变形的应力之后,就会发生局部冒顶事故。
2. 区域地质构造煤层的沉降和掌子节构造的存在会导致煤层产生裂隙。
裂隙的产生增加了煤层内部的应力,导致煤体聚拢,支撑力不足以承受应力,形成局部冒顶。
3. 煤岩相互作用煤岩相互作用是指岩石在力学条件下对煤层的影响。
因为煤层被煤岩夹层包围,所以地面的荷载和下垂的力会对煤层发生影响。
单独的煤层与叠加在一起的煤岩会导致煤层的上翘或下沉,从而导致煤体失去支撑力,出现局部冒顶的情况。
二、局部冒顶的防治措施1.科学合理地开采煤矿科学合理地开采煤矿是防治局部冒顶事故的首要措施。
采矿不仅要从技术上保证每低俗动作的安全,同时也需要避免煤矿采矿造成的地形变化和煤质变化等因素影响到煤层,从而减少发生局部冒顶的概率。
2.加强煤矿地质监测将地质监测技术应用于煤矿生产中,行业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对煤层进行全面、细致、时序的监测,及时发现地质冒险和危险,预测和掌握冒顶灾害的发展动态,进一步指导采矿的安全、高效、环保方向。
3.完善煤矿支护体系煤矿支护体系是防治局部冒顶事故的必要措施,可根据煤层特点及顶底板条件采用不同的支架。
以确保采煤机的顺畅、煤管管道畅通,同时防止局部冒顶事件的发生。
总之,局部冒顶事故一直是煤矿生产中最为严重的事故之一,其发生对采煤工人的生命安全与煤矿的稳定经营都会造成极大的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GD/FS-9303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预防局部冒顶事故的安全
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预防局部冒顶事故的安全措施详细
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
不同岩石性质的顶板,要采用不同的支护方式,如坚硬顶板可采用点柱或带帽点柱,破碎的顶板需要用连锁棚、套棚,在梁上还要插入背板。
使用金属支柱时,必须注意选型适当,急增阻式支柱适用于顶板稳定,下沉量小的薄煤层工作面。
2.采煤机采过后要及时支柱
采用浅截式采煤机和可弯曲输送机的工作面,采过后,受输送机允许曲率的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打柱,顶板悬露面积较大,因此要采用超前柱金属顶梁或打临时支柱的办法及时支护。
3.输送机的移置要采用安全措施
可弯曲输送机在整体移动时,容易破碎的顶板,可能造成冒顶,因此在整体移动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一是要按照常规操作顺序移动,二是实行边移机边回临时支柱边支基本支柱,把空顶时间缩小到最小限度,在顶板破碎处先打上托板后移机。
4.工作面的上、下出口要有特种支架
工作面的上、下出口控顶面积较大,裸露时间长,在超前支承压力作用下,顶板下沉量大,在设备移动时反复支撤,因此,这些地段顶板容易破碎,一般采取上、下顺槽中超前工作面架抬棚,有时要加打密集支柱或木垛加以支护。
5.回柱放顶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作业程序进行,不得违章
回柱放顶要及时,要观察周围顶板情况,发现异
常要及时采取措施,回柱后顶板仍不得冒落,超过规定悬顶距离时,必须采取措施强制放顶,在最后几根支柱受力大,不易回出时,应先打上牢固的临时支柱,然后再回柱。
6.坚持生产循环作业规范化
由于正规循环作业,控顶及支柱回柱都在有规律地进行,因此顶板悬露时间短,压力小,支柱不易折损,可控制顶板。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