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铁炉亭矿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刘扩龙,孙晓飞,季 春(陕西地矿区研院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2000)摘 要:我国是铅锌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现有铅锌储量1亿多吨,位列世界排名的亚军。

对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矿床成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推动国内铅锌矿产的持续开发利用。

本文首先对目前国内的铅锌矿床分布和成因进行分析,研究了国内铅锌矿产成矿的优势和特点,对现有矿产的类型进行了说明。

之后对铅锌矿产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区域铅锌矿床的主要分布规律和特点。

最后以国内铅锌矿床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流体特征的具体状态特点。

关键词: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成因分析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0-0074-2Characteristics of ore-forming fluid in Pb-Zn deposit and analysis of its genesisLIU Kuo-long, SUN Xiao-fei, JI Chun(Shaanxi Geology and Mi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Xianyang 712000,China)Abstract: China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rich reserves of lead and zinc mineral resources. The 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fluid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lead-zinc deposits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China.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and genesis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China, studies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China, and explains the types of existing minerals. After that,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lead-zinc deposits is studied, and the main distribution law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different regions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origin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China is analyzed and the specific state characteristics of fluid characteristics are put forward.Keywords: lead zinc deposit; mineralization; fluid characteristics; genetic analysis铅锌资源是世界资源领域比较丰富的种类,地球5大洲的50多个国家都蕴含丰富的铅锌资源。

福建省尤溪县谢坑铅锌多金属矿矿床成因再探讨

福建省尤溪县谢坑铅锌多金属矿矿床成因再探讨

结构模型以及找矿的标志体系。分析尤溪县谢坑铅锌矿矿床的前提,能够为该矿床的定位和找矿提供足够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 :福建尤溪 ;铅锌多金属 ;矿床成因
中图分类号 :P61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06scussion on the genesis of the shekeng lead zinc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Youxi County Fujian Province
福建省尤溪县谢坑铅锌多金属矿区处于闽中尤溪县梅 仙镇境内,位居梅仙矿田东部。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众 多单位都在梅仙开展过地质找矿工作。1989 年有色金属华 东地质勘查局进入梅仙地区开展工作,1992 年在丁家山发 现了富厚的铅锌矿体,打开了梅仙找矿的新局面。1998 年至 2006 年,闽西、闽北地质队在峰岩矿区开展工作,发现了规 模较大的铅锌矿体,形成了梅仙矿田东西两翼齐飞的格局。
M 矿产资源 ineral resources
收稿日期 :2018-02 作者简介 :陈振宁,男,生于 1984 年,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 : 矿产地质调查研究,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
(a) (b) 图 1 工作区大地构造示意图(高延光 ,2007)
Bureau, Nanjing 210007,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of the known ore deposits, the causes and conditions of the ore deposits are identified, and the regularity of the mineralization is summed up, the structure model and the marker system for prospecting are constructed. The premise of analyzing the deposit of Youxi shekeng lead-zinc deposit can provide strong evidence for the location and prospecting of the deposit. Keywords: Youxi, Fujian; polymetallic lead and zinc; genesis of ore deposits

福建尤溪垒坪岩矿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远景分析

福建尤溪垒坪岩矿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远景分析

代 变质后 形成 石榴 石矽 卡 岩 ( K7 1 、透 辉石 矽 卡岩 ( K0 ) Z 0) Z 2 、透辉 石 石 榴 石硅 灰 石 矽 卡
岩 ( K7 1 和经热 接触 变质 后 形 成 的大 理 岩 、硅 灰 石 岩 ( K7 1 K4 1 ,与 上 覆 梨 山 Z 0) Z 0 、Z 0 )
强烈 硅化 、绿 泥石化 。
该 区域位 于南平 一尤溪 多 金 属成 矿 带 内 , 目前 已发 现 矿 床 有徐 岭 铁 矿 床 、枣 兜 铜 锌 矿 床 、牛角 顶铅锌 矿床 ,矿 点有黑 钨矿 、铅 锌 、铜矿 、铁 矿 ( ) 化 ,如 林 兜黑 钨 矿 点 、后 山铁
矿 点 。非 金属 矿有石 灰岩 、白云石 、萤石矿 等 。
图 1 垒 坪 岩 矿 区 铅 锌 矿 地 质 略 图
Fi . S he a i e l g c lm a ft e Le pi ya a — nc o e il g 1 c m tcg o o ia p o h i ng n Le d Zi r fed 1 南 园 组 第 三 段 ;2 梨 山 组 ;3 溪 口组 ;4 燕 山 早 期 花 岗 岩 ;5 燕 山早 期 石 英 闪 长 岩 ;6 闪 长 岩 脉 ;7 铅 锌 一 ~ 一 一 ~ 一 一
常范 围 ;1 - 8线 地 质 剖 面位 置 9-
溪 口组 :岩性 为浅 灰色 细粒 砂岩 、钙 质粉砂 岩 、粉砂 质泥 岩 、细粒石 英砂 岩 、条带状 透 辉 石角 岩 ,主要分 布 于矿 区北 侧 石伏 一 带 ,地 层走 向 2 。 6 。 O~ 5 ,倾 向南 东 ,倾 角 1 。 0 , 5 ~3 。 局部 达 5 。 0 。岩石具 黄铁 矿化 、硅化 。在东北 部 见 有泥 晶灰 岩 、泥岩 、细砂 岩 。深 部接 触 交

铅锌矿的矿床成因分析

铅锌矿的矿床成因分析

成矿物质沉淀:在特定地质条 件下,成矿物质沉淀形成矿床
5 铅锌矿的成矿规律
空间分布规律
铅锌矿床主要分布在地壳的某些层位中 铅锌矿床的分布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有关 铅锌矿床的分布与地下水活动有关 铅锌矿床的分布与区域地质构造有关
时间分布规律
铅锌矿的形 成与地壳运 动密切相关
铅锌矿的形成 与地壳物质循
铅锌矿的矿床成因分 析
,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铅锌矿的矿床 类型
02
铅锌矿的成矿 环境
03
铅锌矿的成矿 物质来源
04
铅锌矿的成矿 过程
05
铅锌矿的成矿 规律
1 铅锌矿的矿床类型
岩浆岩型铅锌矿床
形成原因:岩浆活动导致铅锌 元素富集
矿床特点:矿体规模大,品位 高,易开采
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 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
并形成矿床
岩浆活动的类 型:火山岩浆、 侵入岩浆、喷
出岩浆等
铅锌矿的成矿 条件:温度、 压力、化学成 分、时间等环 境因素的影响
区域构造与铅锌矿成矿
区域构造:板块 构造、褶皱构造、 断裂构造等
铅锌矿成矿:与 区域构造的关系, 如断裂构造对铅 锌矿的形成影响
成矿条件:温度、 压力、流体、时 间等
铅锌矿类型:硫 化物型、氧化物 型、混合型等, 以及各自的成矿 环境特点
成矿物质迁移: 通过地下水、大 气等途径迁移到 矿床中
成矿物质富集: 在矿床中形成富 集区,形成铅锌 矿床
成矿物质转化: 在矿床中发生化 学反应,形成铅 锌矿物
成矿物质迁移阶段
成矿物质来源:地壳岩石、 岩浆、地下水等
迁移方式:扩散、溶解、 沉淀等
迁移路径:地壳裂缝、地 下水通道等

铅锌矿矿床主要类型及其成因分布分析

铅锌矿矿床主要类型及其成因分布分析

铅锌矿矿床主要类型及其成因分布分析我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现在正处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铅锌矿作为紧缺资源在应用方面相当广泛,在全国找矿突破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中,统一了思想,加大了找矿力度,所以进一步了解铅锌矿的成矿分布及类型,对野外找矿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

标签:铅锌矿资源成因类型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186011 我国铅锌矿总体分布及形成我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全国均有铅锌矿产出,重点分布在华南西部及华北北东部,据统计现有储量居世界第4位,国内铅锌五大主产区域。

(1)东北铅锌主产区:东北地区是比较早的开发基地,早在20世纪50年代,其铅锌矿总储量占全国80%,在中国的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2)湖南铅锌主产区:该区域产量丰富,而且都是富矿,大部分都利于开发利用。

(3)两广铅锌主产区:广东以凡口铅锌矿,广东的东北部连平与韶关交接带有与花岗岩有关的花岗岩型,广西有泗顶铅锌矿、大新铅锌矿、河三铅锌矿。

(4)滇川铅锌主产区:云南铅锌矿有很好的前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建超大型铅锌矿床金顶矿山。

四川有会东铅锌矿、会理铅锌矿两个主要矿山以及一批中小型矿山,近年来铅锌精矿产量猛增。

(5)西北铅锌主产区:目前,西北铅锌产量较少,但开发前景可观。

2 铅锌矿矿床的类型及成因2.1 花岗岩型、夕卡岩型、铅锌矿床因为成矿物质来自花岗岩故通常称之与花岗岩型铅锌矿床。

花岗岩在结晶分异的时候产出的气体或者液体所形成,也可能是在地质构造活动中经过地下水的活化和淋滤从而让花岗岩中的成矿物质聚集起来形成花岗岩型的铅锌矿床。

岩体可大可小。

一般情况,如果铅锌矿床是地下热水淋滤成因,它们常赋存于面积较大的岩基中;如果是岩浆气液成因,则常与小岩株、岩瘤有关。

矿床多产于岩体内,或内外接触带,或距岩体一定距离。

矿床围岩蚀变通常较为强烈。

这类矿床矿石物质成分复杂,除铅锌外,还共伴生钨锡钼铋铜等元素。

铅锌矿的矿床成因与成矿地质背景

铅锌矿的矿床成因与成矿地质背景

构造应力:构造应力对铅 锌矿床形成的影响
地温梯度:地温梯度对铅 锌矿床形成的影响
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 条件对铅锌矿床形成的影 响
岩浆岩类型:花岗 岩、玄武岩、安山 岩等
分布区域:全球各 地,主要分布在板 块边界和地幔柱附 近
特征:高温高压下 形成的岩石,具有 高温熔融、快速冷 却的特点
成因:地幔岩浆上 升,冷却凝固形成 岩浆岩

接触交代成矿作 用主要发生在岩 浆侵入体与围岩
的接触带
接触交代成矿作 用可以形成多种 类型的铅锌矿床, 如斑岩型、矽卡
岩型等
接触交代成矿作 用与岩浆侵入体 的性质、围岩的 性质以及地质构 造等因素密切相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热液成矿作用是铅锌矿床形成的主要方式 热液成矿作用包括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和热液交代成矿作用 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是指岩浆活动产生的热液与围岩相互作用,形成矿床 热液交代成矿作用是指热液与围岩相互作用,形成矿床 热液成矿作用形成的铅锌矿床具有较高的品位和规模
成矿条件:氧化还原电位、酸碱度、温度等 成矿过程:氧化物溶解、沉淀、结晶等 成矿类型:氧化物型、硫化物型、碳酸盐型等 成矿特点:表生氧化作用形成的矿床规模大、品位高、易开采
地壳运动:板块构造、地 壳运动对铅锌矿床形成的 影响
地层岩性:地层岩性对铅 锌矿床形成的影响
岩浆活动:岩浆活动对铅 锌矿床形成的影响
汇报人:
岩浆侵入:岩 浆侵入地壳, 形成侵入岩, 如玄武岩、花 岗岩等。
岩浆热液:岩 浆热液活动, 形成热液矿床, 如铅锌矿、铜 矿等。
岩浆分异:岩 浆分异过程中, 形成各种矿物, 如铅锌矿、铁 矿等。
岩浆混合:不 同岩浆混合, 形成混合岩, 如铅锌矿、铜 矿等。

铅锌矿的矿石矿物学特征分析

铅锌矿的矿石矿物学特征分析

颜色与光泽的变化:随着 矿石中金属含量的变化而
变化
颜色与光泽的鉴别:通过 观察矿石的颜色和光泽, 可以初步判断矿石的种类
和成因。
硬度:铅锌矿的 硬度通常在3-4之 间,属于中等硬
度矿物。
解理:铅锌矿具 有明显的解理, 可以沿着一定的 方向裂开,形成
光滑的平面。
解理方向:铅锌 矿的解理方向通 常与晶体结构有 关,常见的解理 方向有{100}、 {010}和{001}等。
结构与构造的变化对铅锌矿的选矿和冶炼 的影响:不同的结构与构造对铅锌矿的选 矿和冶炼工艺有不同的影响,需要根据实 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选矿和冶炼工艺。
铅锌矿的形成 与地壳运动密 切相关
铅锌矿的产出 与地层、岩性 和构造密切相 关
铅锌矿的产出 与地下水活动 密切相关
铅锌矿的产出 与区域地质背 景密切相关
0 3
矿物共生组合 的影响:对铅 锌矿的选矿、 冶炼和利用产 生重要影响
0 4
铅锌矿中铅的含量通常在1%-10%之间 铅的含量受矿床类型、成矿条件等因素影响 铅的含量变化规律与矿床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有关 通过分析铅的含量及变化规律,可以了解矿床的形成条件和演化过程
锌在铅锌矿中的含量:通常 在10%-20%之间
添加 标题
层状构造:铅锌矿呈层状分布,层 间有明显的界限
添加 标题
断裂构造:铅锌矿受地壳运动影响, 形成断裂构造
添加 标题
矿物组成:铅锌矿主要由铅、锌、 铁、铜等矿物组成
添加 标题
褶皱构造:铅锌矿受地壳运动影响, 形成褶皱构造
添加 标题
裂隙构造:铅锌矿受地壳运动影响, 形成裂隙构造
添加 标题
矿石类型:铅锌矿主要有硫化物型、 氧化物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

铅锌矿的矿床成因与矿石成分分析

铅锌矿的矿床成因与矿石成分分析
添加标题
矿床工业类型与工业指标
05
矿床工业类型
矿床类型:包括原生矿床、次生矿床、复合矿床等
添加标题
工业类型:包括露天矿、地下矿、露天-地下联合开采等
添加标题
工业指标:包括矿石品位、矿石储量、矿石开采成本等
添加标题
工业类型选择:根据矿床类型、矿石成分、开采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工业类型
添加标题
工业指标
铅锌矿的矿床成因与矿石成分分析
,
汇报人:
单击此处添加目录项标题
铅锌矿的矿床成因
矿石成分分析
矿石结构与构造
矿床工业类型与工业指标
矿床评价与资源潜力评估
目录
添加章节标题
01
铅锌矿的矿床成因
02
岩浆成矿作用
接触交代成矿作用
成矿过程:岩浆侵入到地壳中,与围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铅锌矿床
成矿作用:接触交代作用是铅锌矿床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实例一:某铅锌矿床资源潜力评估
实例三:某铅锌矿床资源潜力评估
实例四:某铅锌矿床资源潜力评估
实例二:某铅锌矿床资源潜力评估
实例五:某铅锌矿床资源潜力评估
实例六:某铅锌矿床资源潜力评估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成矿条件:需要具备特定的地质条件,如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
成矿类型:接触交代成矿作用可以形成多种类型的铅锌矿床,如斑岩型、矽卡岩型等
成矿特点:接触交代成矿作用形成的铅锌矿床具有较高的品位和规模,是重要的矿产资源
热液成矿作用
热液成矿作用是铅锌矿床形成的主要方式之一
热液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地壳深部,通过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方式形成
05
资源潜力综合评估:综合考虑资源量、矿石品质、开采技术、环境影响等因素,评估矿床的资源潜力。

铅锌矿的矿床成因与构造特征分析

铅锌矿的矿床成因与构造特征分析

Part Four
铅锌矿的矿物组成
主要矿物成分
铅锌矿:主要矿 物成分为铅、锌、
铁、铜、银等
硫化物:主要矿 物成分为硫化铅、
硫化锌、硫化铁 等
氧化物:主要矿 物成分为氧化铅、
氧化锌、氧化铁 等
碳酸盐:主要矿 物成分为碳酸铅、
碳酸锌、碳酸铁 等
硅酸盐:主要矿 物成分为硅酸铅、
硅酸锌、硅酸铁 等
磷化物:主要矿 物成分为磷化铅、
磷化锌、磷化铁 等
伴生矿物成分
铅锌矿的主要矿物 成分:方铅矿、闪 锌矿、黄铁矿、黄 铜矿等
伴生矿物的成分: 硫化物、氧化物、 硅酸盐等
伴生矿物的种类: 黄铁矿、黄铜矿、 方铅矿、闪锌矿等
伴生矿物的含量: 不同矿床中伴生矿 物的含量不同,需 要根据实际情况进 行分析
矿物共生组合
铅锌矿的主要矿 物:方铅矿、闪 锌矿、黄铁矿等
矿物共生组合的 特点:多种矿物 共生,形成复杂
的矿物组合
矿物共生组合的 影响因素:地质 条件、成矿过程、
矿床类型等
矿物共生组合的 研究意义:了解 矿床成因,优化 采矿工艺,提高 矿产资源利用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矿物生成顺序
01
硫化物阶段:主要矿物为黄铁矿、 磁黄铁矿、闪锌矿等
03
碳酸盐阶段:主要矿物为方解石、 白云石、菱铁矿等
Part Three
铅锌矿的构造特征
层状构造
层状构造的定义:铅锌矿床中常见的一种构造特征,表现为矿层与围岩之 间明显的层状分布。
层状构造的形成: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原因,导致铅锌矿床形成过 程中出现层状分布。
层状构造的分类:根据矿层的厚度、形态和分布特点,可以分为水平层状 构造、倾斜层状构造和交错层状构造等类型。

尤溪县铅锌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对策

尤溪县铅锌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对策

・环境管理・尤溪县铅锌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对策T he D evelopm ent of L ead2zinc M ine R esource in Youxi Country ad its Environm ental P ro tection Counterm easures谢东兵(尤溪县环境监测站,尤溪365100)摘要 该文分析了尤溪县铅锌矿资源开发中引发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关键词:铅锌矿开发;环境保护;对策Abstract T he paper analyses the environm en tal p rob lem s of develop ing the lead2zinc m ine resou rce in Youx i coun try, and then pu ts fo rw ard the relative environm en tal p ro tecti on coun term easu res.Key words:D evelop m en t of lead-z i nc m i ne;Env ironm en ta l protection;Coun ter m ea sure 近年来,特别是1996年以来,铅锌矿资源开发利用已成为尤溪县支柱产业。

矿业的开发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也给环境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对尤溪河水环境以及矿区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分析尤溪县铅锌矿资源开发的现状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时探讨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对于促进尤溪县铅锌矿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尤溪县铅锌矿产资源开发概况尤溪县地处福建省中部,境内初步查明的铅锌D+E级地质储存金属量达200万吨以上,居华东地区之首。

铅锌矿主要分布于梅仙镇、新阳镇、台溪乡、中仙乡等地,特别是梅仙镇矿区面积约50平方公里,具有较高的工业开采价值。

尤溪县铁炉亭矿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分析

尤溪县铁炉亭矿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分析

尤溪县铁炉亭矿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分析摘要:文章通过对铁炉亭矿区地层、区域构造、成矿特征的介绍,阐述该区铅锌矿找矿的思路,总结出区内的找矿标志及成矿类型,并分析该区矿床的成因,对其它铅锌矿区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区域成矿;铁炉亭矿区1 区域地质概况矿区位于尤溪县县城方位261°直距约15.4 km,行政区划隶属尤溪县西城镇北宅村管辖。

矿区面积约0.0879 km2。

铁炉亭矿区铅锌矿位于闽中铅锌银多金属成矿集中区北西部边缘,位于区内白岩旗山~北宅南北向大断裂的北端,区域内地质条件复杂,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矿床(点)较多,具有一定的成矿地质背景(如图1)。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前震旦系、二叠系、侏罗系。

2 矿区地质概况铁炉亭矿区铅锌矿地形地质暨井上下对照图如图2所示。

2.1 地层矿区出露地层较简单,从老到新主要为侏罗系下统梨山组第二段(J1l2)、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

分述如下:①梨山组第二段(J1l2):厚度大于83 m。

主要分布在矿区的西侧,岩性为一套湖泊相沉积的灰~灰白色中细粒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粗砂岩、粉砂岩夹细砂岩及泥岩。

岩层产状走向23°,倾向北西,倾角约45°②栖霞组(P1q):厚度大于97.4 m。

主要出露矿区的中部,为一套浅海~潮坪相细碎屑岩建造,其上界与双坑单元(J3S)中细粒石英二长闪长岩接触,下界总体上与侏罗系梨山组第二段(J1l2)地层呈断层接触关系。

岩性主要为灰白色~深灰色中、厚层状含白云质灰岩、白云质灰岩和含硅质灰岩,大理岩化明显,含蜒类化石。

岩层产状走向8~18°,倾向南东东,倾角约65°。

2.2 构造区域位于政和——大埔深大断裂南侧,南北向白岩旗山——北宅大断裂的北端,断裂构造发育,在空间上断裂分散展布,形成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断裂带。

其中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对区域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具有控制作用。

铅锌矿的地质特征与成矿机制

铅锌矿的地质特征与成矿机制

铅锌矿的市场需 求与趋势分析
全球铅锌市场需求
铅锌矿在全球范围 内的应用广泛,包 括电池、建筑、汽 车、电子等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的增 长,铅锌矿的需求 量也在不断增加
预计未来几年,全 球铅锌矿市场需求 将继续保持增长趋 势
亚洲地区,特别是中 国,是全球最大的铅 锌矿消费市场之一, 未来需求量将继续增 加
资源量与储量
铅锌矿资源量: 全球铅锌矿资源 丰富,主要分布 在澳大利亚、中 国、秘鲁等国家。
储量:全球铅锌 矿储量巨大,但 分布不均,主要 集中在澳大利亚、 中国、秘鲁等国
家。
资源评价:根据 资源量和储量, 对铅锌矿进行综 合评价,为开采 和利用提供依据。
资源潜力:根据 资源量和储量, 分析铅锌矿的资 源潜力,为未来 开采和利用提供
蚀变带:蚀变作 用形成的带状区 域,通常富含铅 锌矿
蚀变机理:热液 活动、地下水活 动等导致围岩发 生化学变化,形 成蚀变带
铅锌矿的成矿机 制
成矿物质来源
地壳中的铅锌元素 岩浆活动带来的铅锌元素 热液活动带来的铅锌元素
生物作用带来的铅锌元素 风化作用带来的铅锌元素 地表水带来的铅锌元素
成矿流体性质
成矿模式与成矿系统
成矿系统:包括矿源、运移、 沉淀、成矿等环节
成矿模式:交代型、热液型、 沉积型、变质型等
成矿过程:包括岩浆活动、地 壳运动、风化作用、生物作用

成矿规律:不同成矿模式与 成矿系统的形成与演化规律
铅锌矿的分布与 资源评价
全球铅锌矿分布
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 国、秘鲁、墨西哥、印度 等国家
环保政策对铅锌矿市场的影 响
铅锌矿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对铅锌矿市场的推 动

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勘查类型确定

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勘查类型确定

地质勘探G eological prospecting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勘查类型确定马晓红(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二队,江西 赣州 341000)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对应的矿床勘查类型,提出一种从地层中岩石类型和常见蚀变组合地质特征入手,勘查铅锌矿床位置并判定矿床勘查类型的方法,以此为试点在实际勘查中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能够增加勘查精准度,具有实际应用性。

关键词: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勘查类型;地质学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15-0094-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ead-zinc deposit and determination of its exploration typeMA Xiao-hong(team 2, Non-ferrous Metal Geological Survey, Jiangxi, Ganzhou 341000,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ad-zinc deposi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exploration types of the deposi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type of lead-zinc deposits The method of prospecting the position of lead-zinc deposit and determining the type of deposit prospecting has been proved to be effective and can increase the precision of prospecting.Keywords: lead-zinc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eposit Exploration Type; Geology铅(Pb)锌(Zn)共生的矿床中,通常具有厚度大,品级高,开采容易的特点,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1]。

铅锌矿的矿床构造特征与成因分析

铅锌矿的矿床构造特征与成因分析

复合矿床:铅锌矿床的次要类型,矿体呈复合分布
矿石结构与构造
01
矿石类型:硫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等
04
02
03
矿石结构:粒状、块状、片状、纤维状等
矿石构造:层状、块状、网状、脉状等
矿石颜色:黑色、灰色、白色、黄色等
05
矿石硬度:软、硬、中等硬度等
06
矿石密度:高、中、低密度等
矿物共生组合
01
铅锌矿床中常见的矿物组合包括: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赤铁矿等。
铅锌矿的矿床构造特征与成因分析
汇报人:
目录
01Biblioteka 添加目录项标题02铅锌矿的矿床构造特征
03
铅锌矿的成因分析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01
铅锌矿的矿床构造特征
PART 02
矿床类型
层状矿床:铅锌矿床的主要类型,矿体呈层状分布
脉状矿床:铅锌矿床的次要类型,矿体呈脉状分布
块状矿床:铅锌矿床的次要类型,矿体呈块状分布
02
这些矿物组合在铅锌矿床中具有不同的分布和形态特征,反映了矿床的形成条件和过程。
03
矿物共生组合的研究对于了解铅锌矿床的成因、资源潜力和开采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矿体形态及产状
矿体形态:铅锌矿的矿体形态多样,包括层状、脉状、块状等
01
02
产状:铅锌矿的产状与地层、构造、岩性等因素有关,常见的有倾斜、直立、水平等
演化过程:从岩浆活动到热液活动,再到沉积和变质作用
成矿条件:地质构造、岩性、水文地质等
THANK YOU
汇报人:
04
02
03
期次: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成矿类型:沉积型、岩浆型、变质型、热液型

福建省尤溪县丁家山铅锌矿成矿规律及深部找矿研究

福建省尤溪县丁家山铅锌矿成矿规律及深部找矿研究
龚孔成 , 车 中 , 张光 梁, 吴冬琴 , 秦 岭
( 有色 金属 华 东地质 勘查 局 , 南京 2 1 0 0 0 7 )
摘 要: 丁 家 山铅 锌 矿 区 总体 构造 为 北 北 东 向 的线 性 构 造 , 矿 体 走 向 与 构 造 方 向 一 致 。 矿 体 主要 赋 存 于 中元
Ab s t r a c t : T h e m a i n c o n t r o l l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s o f D i n g j i a s h a n P b — Z n De p o s i t a r e t h e NNE t r e n d i n g l i n e a r s t r u c —
K e y w o r d s : d e e p mi n e r a l i z a t i o n ; me t a l l o g e n i c l a ws ; D i n g j i a s h a n P b — Z n D e p o s i t
GONG Ko n g c h e n g,CHE S h e n ,Z HANG Gu a n g l i a n g,W U Do n g q i n,QI N Li n g
( E a s t Ch i n a Mi n e r a l E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e v e l o p me n t B u r e a u,Na n j i n g 2 1 0 0 0 7 ,C h i n a )
关键词 : 深部成 矿 ; 成矿规律 ; 丁 家 山 铅 锌 矿 中图分类号 : TD 1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4 1 7 2 ( 2 0 1 3 ) 0 4 - 0 0 3 7 — 0 6

福建尤溪沉积_改造型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_邵其东

福建尤溪沉积_改造型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_邵其东

225—229,2013地质学刊第37卷第2期doi :10.3969/j.issn.1674-3636.2013.02.225福建尤溪沉积-改造型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邵其东,钱元明,吴登晨(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南京210007)摘要:主要讨论了福建尤溪县沉积-改造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出3种矿床模式:梅仙式层状铅锌(银)多金属矿床、肖坂式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和龙门场式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

结合元素特征,论述其构造演化特征和成矿机理,提出了尤溪县沉积-改造型矿床的找矿方向。

关键词:沉积-改造型;矿床模式;找矿方向;福建尤溪中图分类号:P5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636(2013)02-0225-05收稿日期:2012-05-18;修回日期:2012-05-31;编辑:侯鹏飞作者简介:邵其东(1962—),男,工程师,地质找矿专业,主要从事地质找矿工作,E-mail :704222392@qq.com 0引言涂光炽首先提出了沉积-改造型矿床的概念并论证了这种矿床类型的地质特征(赵振华,1983)。

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沉积-改造矿床,系指某些沉积矿床或矿化地层于沉积形成后,在另一次或多次地质作用中处于不到绿片岩相变质程度的温度压力范围(即温度低于300 400ħ,压力小于100MPa ),不均一围压和宏观破裂中的各种改变……与此同时或稍后,部分或全部成矿物质发生重结晶、溶解,重新沉淀和富集成矿。

”尤溪县区内变质岩主要为中晚元古界、震旦系的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中—低变质岩系,笔者对上述定义中的温度、压力范围适度放宽,即后期改造为中—低变质程度的岩石也划归沉积-改造型矿床。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戴云山山系的西北麓,地处玳瑁山脉北段。

东、西山高,一般海拔高度为800m ,属中等山地丘陵地貌,最高峰为汤川乡大模山,海拔高度为1472m 。

中部较低,一般海拔高度为500 600m ,属低山丘陵地貌;山体走向近NE —SW 向,切割深度200 500m ,多呈“V ”形谷,少数河床形成冲积阶地。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以福建尤溪丁家山矿区铅锌矿为例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以福建尤溪丁家山矿区铅锌矿为例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以福建尤溪丁家山矿区铅锌矿为例1 矿床地质概况区内中-新元古代马面山群龙北溪组中、上段和大岭组地层被大范围分布的侏罗系长林组地层覆盖,仅以“天窗”形式出露于矿区东南部。

马面山群龙北溪组上段主要岩性为石榴子石透辉石绿帘石岩夹大理岩残留体,该层为区内的主要赋矿层,可见矿体与顶、底板岩性和层位的明显变化,常见其顶底板从大理岩突变到云母石英片岩的现象,显示矿体的切层特征。

而侏罗系地层中存在很不均匀的蚀变和矿化现象,靠近马面山群与侏罗系不整合接触面遭受比较强烈的绿泥石化、透辉石化、绿帘石化、硅化及碳酸盐化,部分地段具有较强的黄铁矿化和磁黄铁矿化,偶见铅锌矿化现象。

矿区主要构造包括轴向NE的背斜、向斜和NE向、NW向断层。

沿关兜-岩兜背斜(部分被侏罗系地层覆盖)轴部分布多个矿床(点)。

NE向断层和部分规模较小的NW向断层多已被矿脉充填,部分规模较大的晚期NW向断层则明显错动矿体及侏罗系与中-新元古代地层之间整体向西倾斜的不整合接触界线(图1)。

因此轴向NE的背斜、断层及部分小规模NW向断层是矿区主要控矿构造,对成矿作用及矿体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区内燕山期花岗质岩浆侵入活动强烈,受区域性NE向断层控制,花岗岩主要呈岩株体NE向串珠状分布,而铅锌硫化物矿化主要限制在侵入岩带夹持地段。

东侧酸性侵入岩带的岩体主要沿NE向断裂侵入,呈岩脉及岩墙产出。

西侧酸性侵入岩体主要出现在祭柄坑-岭后-龙石墓顶一线以西,该带岩体规模相对较大,单个岩体呈NE向或近EW向的长轴透镜状岩株体。

2 矿体特征区内矿体主要赋存在龙北溪组上段石榴子石透辉石绿帘石岩夹大理岩地层、侏罗系长林组火山岩层和角度不整合界面3个部位。

除侏罗系长林组中的矿体呈不规则的长勺状之外,其他矿体主要呈似层状,但矿化富集程度较高的矿体则主要呈透镜状、豆荚状(如Ⅲ-1号矿体),部分小矿体呈囊状或巢状,显示出矽卡岩型矿床的矿体形态特征。

位于马面山群地层内各类岩石层间界面和构造裂隙内的矿体主要呈似层状产出,而侏罗系地层中的则显示与围岩呈切割关系(图2)。

福建浦城—尤溪地区铅锌矿床找矿模型与成矿预测

福建浦城—尤溪地区铅锌矿床找矿模型与成矿预测

福建浦城—尤溪地区铅锌矿床找矿模型与成矿预测黄昌旗【摘要】文章通过对浦城—尤溪地区典型矿床的地物化遥资料综合分析,从构造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方面阐述了铅锌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从构造演化的角度分析了铅锌多金属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建立了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模型,初步提出了铅锌矿成矿远景区的划分.【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年(卷),期】2014(029)004【总页数】9页(P480-488)【关键词】铅锌矿床;典型矿床特征;找矿模型;成矿预测;浦城—尤溪地区;福建省【作者】黄昌旗【作者单位】福建省煤田地质局,福州3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P6120 引言浦城—尤溪地区属于浙西南—闽中裂谷铅锌多金属成矿亚带的一部分,该区元古宙裂谷环境的火山-沉积变质岩广泛分布,后叠加有NW向中生代构造-岩浆岩带(陆相火山-次火山岩及浅成侵入岩),矿床类型主要为海底火山-沉积(改造)型和火山-次火山浅成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

据不完全统计,已发现铜、铅、锌、银、金、钼矿产地163个处,其中铅锌多金属矿产地约占50%,铜多金属矿产地约占34%;其中大中型铜、铅、锌、金多金属矿床有10多处(尤溪丁家山、峰岩,政和夏山,建瓯东岩、钟山,顺昌山后,建阳水吉,浦城管查等)。

近年来浦城—尤溪地区找矿工作一直未有大的突破,除地质构造复杂、后期构造浆热液叠加改造影响找矿外,专项的矿床地质研究和成矿预测工作相对偏少[1-2]。

本文将以浦城—尤溪地区铅锌矿产为研究对象,在对区内典型铅锌矿床的地物化遥资料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力图构建区内的铅锌矿床找矿模型,并进行成矿预测,以期对找矿工作有所帮助。

1 成矿地质背景1.1 地质背景浦城—尤溪地区位于福建北部,地处政和—大埔NE向断裂带两侧,主体属于闽中裂谷(闽中结合带)的范围。

(1)地层。

本区地层自古元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分布(图1),其中以元古宇和中生界出露最为广泛,其他时代地层零星出露。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对策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对策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对策发表时间:2019-08-06T10:29:42.59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9期作者:王桂峰钟锦清[导读] 本文主要分析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标志,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广西三一〇核地质大队广西桂林 541213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地对于铅锌矿矿区矿床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但是原有的铅锌矿矿床矿区资源储量逐渐降低,因此如何有效提升铅锌矿矿区矿床找矿质量以及效率成为了地勘机构和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在铅锌矿矿区矿床勘测方面获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相应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

本文主要分析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标志,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0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铅锌矿矿区矿床资源储量在不断降低,寻找全新的铅锌矿矿区矿床已经成为了非常紧急的任务。

所以,对于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标志进行充分分析了解,其对于今后进一步深化找矿工作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1 案例基本情况介绍某铅锌矿所在区域构造较为特殊和复杂,具有强烈的岩浆活动,多期构造以及岩浆活动叠加造成了区内铅锌元素的大量迁移和富集,这就为形成具有较高价值的铅锌金属矿床提供了良好条件。

该区域的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古生界奥陶系、志留系以及少量上古生界泥盆系,同时白垩系分布在隆起边缘的坳陷区内部。

区内具有比较频繁的岩浆活动,通过相应研究可知,区内的中—酸性岩浆岩的生成时代主要是海西末期以及燕山期。

2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以及成矿条件2.1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分析(1)铅锌矿矿区的矿层特征总的来说,矿层按照部位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上矿化集中区域、中矿化集中区域以及下矿化集中区域等等,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特征。

其中上矿化区的岩层破碎比相对较弱,不存在较为大量的黄铁矿以及铅锌矿。

但是中矿化区的岩层间破碎比相对较强,具有非常多的方解石脉,具有大量的铅锌矿,还是不存在比较多的黄铁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
1 O0 O
2 矿区地质概况
铁炉亭矿区铅锌矿地形地质 暨井上下对照图如 图 2
所示 。
21 地 .

矿区出露地层较简单 ,从老到新 主要为侏 罗系下统

梨山组第二段 ( 1 、 J2 二叠系下统栖霞N( )分述如下 : ) p 。 q ①梨 山组第二段 ( l : Jz 厚度 大于 8 主要分 布在 ) 3m。 矿区的西侧 ,岩性为一套湖泊相沉积 的灰 ~灰白色 中细 粒石英砂岩 、 长石石英砂岩 、 粗砂 岩 、 粉砂岩夹细砂 岩及 泥岩。 岩层产状走 向 2 。 , 向北西 , 角 3 倾 倾
18 6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21年 1月 01 1
2 岩 浆 岩 . 3 岩浆岩 主要 分布在 矿 区 的东 部 、北 西 部 及 其外 围地 区 。侵入岩有
晚侏罗世 梁坑序列双坑
单 元fs中细粒 石 英 闪 J) 长岩 , ~深灰色 , 灰 块状 构造 , 自形粒 状结构 , 半 主 要成 份 为斜 长 石 、 钾 长石 、 石英 等 , 偶见有少 量 的暗色矿物 。岩体 与
41 地 层 岩 性 . 触带 ( 矽卡岩带 ) 及北西 、 北东向断裂是主要的控矿构造 , 矿 区二叠系栖霞组地层 中微量元 素铅 、锌等含量远 也是成矿的重要部位。
高于地壳背景值及地 区同类岩层值 , 以断定 , 可 该地层是 铁( ) 锰 帽标志 : 区内的多金属矿石主要含有方铅矿 、 矿体的富集层位。 矽卡岩矿体受 围岩岩性控制 , 以硅质灰 闪锌矿 、 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矿物 和石英 、 透辉石为主的 岩和富含钙质 、 炭质 薄层的灰岩最利于矿液的交代 , 因为 非金属矿物 ,在地表经氧化作用分别形成 了以褐铁矿为 钙质和炭质化学性质活泼而硅质性脆易碎 ,便于矿液 的 主的铁 帽 , 以褐铁矿 、 ( ) 硬 软 锰矿为 主的铁锰 帽, ( ) 铁 锰 帽是多金 属矿 ( ) 化 体在地表 出露的最 直接标 志。 因此 区 进入。 内褐铁矿石 、 铁锰矿石分布地段 , 是找矿的重要标志。 4 构 造 . 2 构造是控制区内矿体诸多因素中的主要 因素 ,构造 矽卡岩标志 : 区内的透辉石 ( 绿帘石 ) 矽卡岩 , 是多金 运动及其形态 ,不仅可为 P 、n多金属矿 的形成提供运 属矿 的主要容矿岩石 。 hZ 野外识别矽 卡岩 的两个 明显标志 : 矿、 导矿和容矿空间 , 而且又是矿液运移直接或间接的驱 是颜色 , 呈深绿或深灰色 ; 二是粒径 , 围岩相 比, 与 矿物 动力 。 矿区 内 F 北北东 向断 裂切割深 , 区域北北东 向 粒径较大 。深的颜色 和较大的矿物粒径是野外识别矽卡 2 属 断裂带组成部分 , 是矿 区内岩浆和矿液运移 的主通道。 区 岩 , 进而寻找多金属矿的直接标志。 内次一级断裂 、 裂隙及层间破碎带 , 可为 P 、n多金属提 bz 地层标志 :区内二叠系栖霞组硅质岩作 为通常为矿 供有利的容矿场所。 体的顶 、 底板 , 只要发现 硅质岩 , 其附近一般就有多金属 矿( ) 化 体存在 , 是寻找多金属矿的间接标志。 43 岩 浆岩 . 本矿床 的形成与石英 闪长岩有成因关 系。从区域地 地球化学异常标志 :区 内水系沉积物元素 主要组合 uP—n A— s uP—nA — i , S 己 质 条件分析 , 岩体 的接触 带上 , 在 分布着许多矿点 , 如皇 为 C — b Z — gA 和 C — b z — gB— n 以 中 温 歹 据异常 区资料 , 异常 内带一般可指示地表矿( ) 化 山、 北宅等铅锌矿床 , 明了这些矿点与此岩体有成因联 素为主。 说 系。 从矿 区的实 际资料 , 石英闪长岩与钙质层( 石灰岩 、 钙 体存在 。 质粉砂 岩 ) 直接接触或相距 较近 , 矽卡岩化和铅 、 锌矿化 6 矿床成因分析 较强, 形成 比较 集中 、 品位较富 的铅锌矿体 。 这反 映了本
区内构造较为简单 , 地层 总体上为一单
坑 序列双坑单元 ;. 留纪 领头序列府 竹单元 ;0志留纪领头序 列彭山单元 ; 1 9志 1 1 石英脉 ;2花岗斑 岩脉 ;3二 1. l. 长花 岗岩咏 ;4地质界线 ;5断层 ;6工作区 1. l. 1.
F 正断层 : 于铁炉 亭的南 西侧 。 位 断层 性质为正断层 ,走 向为北西 向、倾 向南西 、 倾角 约 6 。。 0 破碎带宽约 5m, 地表 出露 长
场 和 12 3 5号 硐 控 、、 、 制 ,呈脉状 、透镜状 展
图 2福建省龙溪县 西城镇铁炉亭矿 区铅锌矿地形地质暨井上下对照图

布 , 产 状 5~2。 / E 8 S E 6 一 7 。矿体规模沿走 向长约 3 5 l 6。 0 m,

沿倾 向延深长度一般在 7 0~10m之间。 7 矿 体厚度在 29 3 51之间 ,平均 2 8 . 2~ . I 0 T . 9 m,
5 0‘ ,’
5 ” 6 7
L .J — . —


第 3 卷第 2 期 0 2
傅 林聪 : 溪县铁炉亭矿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 其矿床成 因分析 尤
19 6
T 4 3T 53 T 6 3T 7 3 3 4 C 0 、C 0 、C 0 、C 0 和 、 号硐控制 , 呈脉状 、 透 镜 状展 布 , 产状 3 1 6 S E 6 6 。 。 5 ~1。/E 4~ 5 矿体规模 沿 走 向长约 3 0 沿倾 向延深长度一般在 3 一8m之间 。 0 m, O 7 矿体厚度在 1 7 21 之间 ,平均 2 2 . ~ . m 9 8 . 0 m,向深部逐 渐 变小 , 尖灭 。 本矿层直接顶底板均为矽卡岩 。 本矿体未
[1 7 ~ 7 团 一
回 一… 回 r 圈 固 …一
回 …一

一 “
团 … 囫 日 …
圈 -r 捧一 _ _

岩 裂 隙 中 。 由 T 11 C0、
T 4 1T 5 1T 6 1采 C 0 、C 0 、C 0 、
囤 …。 鹳
团 t
圉 一 ~ 圈 …
关键 词 : 层 ; 造 ; 浆 岩 ; 地 构 岩 围岩 蚀 变 ; 区域成 矿 ; 炉 亭矿 区 铁
中图 分 类 号 : 684 P1.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号 :06 83 (0 12 — 17 0 10 — 97 2 1)2 0 6 — 4
1 区域地质概况
矿 区位于尤溪县县城方位 2 l 6 。直距约 1. k 行 5 m, 4 政 区划 隶 属 尤溪 县 西 城镇 北 宅村 管 辖 。矿 区面 积约 0 89k 2铁炉亭矿 区铅锌矿位于闽中铅锌银多金属成 . 7 o 0 m 矿集 中区北西部边缘 ,位于区 内白岩旗 山 ~北宅南北 向 大断裂的北端 , 区域内地 质条件 复杂 , 断裂构造发育 , 岩 浆活动强烈 , 矿床 ( ) 点 较多 , 具有一定 的成矿地 质背景 ( 图 1。 如 ) 区域 出露地层主要有前震 旦系 、 二叠 系 、 侏罗
度 大 于 20m。 8
图 1龙溪县铁炉亭矿 区铅锌矿区域地质 图
作者简介 : 傅林聪(94 , 福建上杭人 , 17一) 男, 大学本科 , 高级 工程
师, 主要 研 究方 向 : 地质 矿产 。
正断层 : 位于矿 区西侧 。 断层性质为 正断层 ,走向为北北东向、倾 向北东东 、 倾 角约 6 。。 6 地表出露长度 大于 4 0 0 m。
东 向 和 北 西 向断 裂 对 区域 铅 锌 银 多 金 属 成 矿具有控制作用 。
回 , 回 s e e - 园 - 斜构造 , 回 回 回 回 回 固 曰 日 。 园 z 断裂发现 2条断层 : 北西 向正断层 园 - s t 圆 e
( 和北北东 向正断层 (:。 F) F)
开采 。
4 控矿因素分析
区域 地层 划 分 如 表 1 所示 。
表 1 区域 地 层 划分 简 表
地 层单位 代号 厚 度f 1 岩性 m
区内陡倾 角断层走向为北西向 , 向西南或北东东 , 倾 倾角一般 6 ~6 断层带里 常见碎裂 岩 , 0 6 。。 少见 角砾岩 。 碎块和角砾主要呈棱 角状 , 个别具钝化现象 , 显示断裂具 压扭性特征 。破碎带普遍具有硅化 ,硅化分布方式有两 种, 一种为 团块状分 布 ; 另一种呈细脉状 , 细脉走 向与断 裂方向一致 ,在破碎 带膨大部位见有与岩浆热液有关 的 铅、 锌多金属矿化 。 产在 陡倾角 断层 中的矿体形 状 多为透镜 状 ,长度 3~ 7 宽度 1 7 21 如 图 2中的 I、 Ⅲ号矿 0 10m, . ~ . m( 9 8 Ⅱ、 体 )该类型矿体变化不大 , 。 矿体规模也较大。
/ J2 l 1
d ,2 J — O e ^0 \. \ / g 0

/ /
9. 8 0



/ 9 /Y. (8 J0 ,
2 8 9. 60
英二长闪长岩接触 , 下界总体上与侏罗系梨 山组 第二段 ( l 地层呈断层 接触关 系。 J2 ) 岩 性主要为灰 白色 深灰色中、 厚层状含 白云 质灰岩 、 白云质灰岩和含硅质灰岩 , 大理岩 化 明 显 ,含 蜒 类 化 石 。岩 层 产 状 走 向 8 1。 , 向南东东 , ~8 倾 倾角约 6 。 。 5
1 侏罗 系下统梨 山组 第二段; 2侏罗系下统 梨山组第一段 ; . 3二叠 系下统栖霞组 ;. 4 前震 旦系龙 北溪组 第二段 ;
5晚 侏 罗 世 角 山 序 列 田 山 单 元 ;. 侏 罗 世 涪 头 序 列 涪 下 单 元 : 侏 罗 世 涪 头 序 列 洋 尾 单 元 ; 侏 罗 世 粱 6晚 7晚 8晚
T 4 2、 C 0 、 C 0 、 C 0 C 0 T 5 2 T 6 2 T 7 1和 3 4号 硐 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