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应工程复习资料
生物反应工程试题答案高中
![生物反应工程试题答案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096adbe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5.png)
生物反应工程试题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生物反应工程主要研究的是:A. 生物物质的物理性质B. 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过程C. 生物过程的工程控制与优化D. 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答案:C2. 下列哪个不是生物反应器的类型?A. 批次反应器B. 连续搅拌反应器C. 固定床反应器D. 热交换器答案:D3. 在生物反应过程中,细胞生长的最适pH值通常是多少?A. 4.0-6.0B. 6.0-7.0C. 7.0-8.0D. 8.0-10.0答案:C4. 以下哪种微生物是好氧型的?A. 乳酸菌B. 酵母菌C. 硫酸盐还原菌D. 硝化细菌答案:D5. 在生物反应工程中,通常用来表示细胞生长速率的参数是:A. 底物浓度B. 产物浓度C. 细胞密度D. 比生长速率答案:D二、填空题1. 生物反应工程的核心是利用__________原理来设计和控制生物过程,以达到提高生物产品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答案:生物化学2. 在生物反应过程中,__________是影响细胞生长和产物形成的重要因素,需要严格控制。
答案:环境条件3. 生物反应器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温度、pH值、氧气供应、搅拌速度等,以确保生物过程的__________和效率。
答案:稳定性4. 通过__________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产物的浓度,这是现代生物反应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答案:分离纯化5. 微生物代谢工程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变微生物的__________,从而提高特定产物的产量。
答案:代谢途径三、简答题1. 简述生物反应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答:生物反应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酒类、啤酒、酸奶等传统食品,以及通过生物转化过程生产食品添加剂、酶制剂等。
此外,生物反应工程还用于开发新型食品和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2. 描述生物反应过程中底物抑制现象,并举例说明。
答:底物抑制是指在生物反应过程中,底物浓度过高时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生物反应工程复习资料
![生物反应工程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3586f14d5bbfd0a78567373.png)
生物反应工程复习资料(总7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生物反应工程原理复习资料生物反应过程与化学反应过程的本质区别在于有生物催化剂参与反应。
生物反应工程是指将实验室的成果经放大而成为可提供工业化生产的工艺工程。
酶和酶的反应特征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蛋白质的一切属性;具有催化剂的所有特征;具有其特有的催化特征。
酶的来源: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酶的分类: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裂合酶、转移酶、连接酶和异构酶酶的性质:1)催化共性:①降低反应的活化能②加快反应速率③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2)催化特性:①较高的催化效率 ②很强的专一性 ③温和的反应条件 易变性和失活3)调节功能:浓度、激素、共价修饰、抑制剂、反馈调节等固定化酶的性质固定化酶:在一定空间呈封闭状态的酶,能够进行连续反应,反应后可以回收利用。
与游离酶的区别:游离酶----一般一次性使用(近来借助于膜分离技术可实现反复使用)固定化酶--能长期、连续使用(底物产物的扩散过程对反应速率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稳定性有所提高;以离子键、物理吸附、疏水结合等法固定的酶在活性降低后,可添加新鲜酶溶液,使有活性的酶再次固定,“再生”活性)固定化对酶性质的影响:底物专一性的改变 、稳定性增强 、最适pH 值和最适温度变化、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单底物均相酶反应动力学米氏方程快速平衡法假设:(1)CS>>CE ,中间复合物ES 的形成不会降低CS (2)不考虑这个可逆反应(3) 为快速平衡, 为整个反应的限速阶段,因此ES 分解成产物不足以破坏这个平衡稳态法假设:(1)CS>>CE ,中间复合物ES 的形成不P E ES +←ES S E ⇔+P E ES +→0=dtdC ES会降低CS (2)不考虑 这个可逆反应(3)中间复合物ES 一经分解,产生的游离酶立即与底物结合,使中间复合物ES 浓度保持衡定,即双倒数法(Linewear Burk ): 对米氏方程两侧取倒数得 以 作图 得一直线,直线斜率为 ,截距为根据直线斜率和截距可计算出Km 和rmax抑制剂对酶反应的影响:失活作用(不可逆抑制)抑制作用(可逆抑制 ):竞争抑制 、反竞争抑制 、非竞争抑制 、 混合型抑制竞争抑制反应机理:非竞争抑制反应机理:可逆抑制各自的特点:P37多底物均相酶反应动力学 (这里讨论:双底物双产物情况)强制有序机制顺序机制 西-钱氏机制 双底物双产物反应机制:随即有序机制乒乓机制注意在工业级反应中, 反应速度一般是由改变所用酶浓度和(或)反应时间,而不是改变底物浓度来控制的,并且要测定的最重要参数是可测的转化率,而不是反应速度酶失活的因素有哪些?酶会由于种种因素发生失活。
生物反应工程原理复习题答案
![生物反应工程原理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6d109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4.png)
生物反应工程原理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生物反应器的基本类型包括:A. 搅拌槽式B. 填充床式C. 流化床式D. 所有以上选项2. 微生物生长的四个阶段包括:A. 滞后期B. 对数生长期C. 稳定期D. 衰减期E. 所有以上选项3.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反应器操作模式?A. 批式操作B. 连续操作C. 半连续操作D. 周期性操作二、填空题1. 生物反应器的设计通常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主要因素。
2. 在生物反应器中,_________是用来描述微生物生长速率的参数。
3. 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可以分为_________代谢和_________代谢。
三、简答题1. 简述批式操作和连续操作的区别。
2. 描述生物反应器中氧气传递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
四、计算题1. 假设一个生物反应器的体积为1000升,其中微生物的浓度为5克/升。
如果微生物的比生长速率为0.2/小时,计算1小时内生物量的增长量。
2. 给定一个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其气体流量为1000升/分钟,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如果反应器的体积为5立方米,计算在30分钟内氧气的总传递量。
五、论述题1. 论述生物反应器中混合和传质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如何优化这些过程。
2. 分析在工业生产中,为什么需要对生物反应器进行规模放大,并讨论规模放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六、案例分析题1. 某制药公司使用生物反应器生产抗生素。
在生产过程中,他们发现微生物的生长速率突然下降。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2. 一个废水处理厂使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工业废水。
请根据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分析废水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七、实验设计题1. 设计一个实验来评估不同搅拌速度对微生物生长速率的影响。
2.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定生物反应器中氧气的溶解度。
八、结束语通过本复习题的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反应工程的原理,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物反应工程试题答案解析
![生物反应工程试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c1903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c.png)
生物反应工程试题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生物反应器中,通常用于好氧微生物培养的是哪种气体?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氩气答案:A解析:在生物反应器中,好氧微生物需要氧气来进行呼吸作用,因此通常使用的气体是氧气。
氮气、二氧化碳和氩气在好氧微生物培养中不是必需的。
2. 下列哪种微生物代谢方式属于厌氧代谢?A. 硝化作用B. 反硝化作用C. 光合作用D. 有氧呼吸答案:B解析:反硝化作用是一种厌氧代谢过程,其中微生物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硝化作用是好氧微生物将氨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能量获取过程。
3. 在生物反应工程中,哪个参数是影响细胞生长和产物形成的关键因素?A. 温度B. pH值C. 氧气供应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解析:在生物反应工程中,温度、pH值和氧气供应都是影响细胞生长和产物形成的关键因素。
适宜的温度可以保证酶的活性和细胞的代谢活动,pH值影响酶的活性和微生物的生长环境,氧气供应对于好氧微生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4. 以下哪种培养基成分不适合用于培养大肠杆菌?A. 蛋白胨B. 酵母提取物C. 氯化钠D. 葡萄糖答案:C解析:氯化钠通常用于培养基中以调节渗透压,但高浓度的氯化钠对大肠杆菌等许多微生物是有毒的,因此不适合用于培养大肠杆菌。
蛋白胨、酵母提取物和葡萄糖是常用的营养物质,可以提供碳源和氮源,促进大肠杆菌的生长。
二、填空题1. 在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中,通常需要考虑的三个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温度、pH值、氧气供应解析:生物反应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其中温度、pH值和氧气供应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形成的三个主要因素。
2. 微生物代谢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类型。
答案:好氧代谢、厌氧代谢解析:微生物代谢根据氧气的需求可以分为好氧代谢和厌氧代谢两种类型。
生物反应工程原理总复习
![生物反应工程原理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5f733eb856a561252d36fd7.png)
扩散效应 传质机理仅为
常数 扩散系数视为
5、底物分配系数是1。
6、固定化酶颗粒处于稳态之下。
7、底物和产物的浓度仅沿r方向而变化。 数学模型简化
第四章 细胞反应过程动力学
4.1 细胞反应的主要特征
1. 细胞是反应的主体。 2. 细胞反应过程的本质是复杂的酶催化反应体系。 3. 细胞反应与酶催化反应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生物反应工程的研究方法
用数学模型方法进行研究: 机理模型:或称结构模型,从过程机理出发推导得到的。 半经验模型:对过程机理有一定了解基础上结合经验数据 得到 经验模型:在完全不了解或不考虑过程机理的情况下,仅 根据一定条件下的实验数据进行的数学关联。
2.1.1 酶的催化共性
它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生化反应的速率;但它不能 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而只能加快反应达到平衡的速率。 酶在反应过程中,其立体结构和离子价态可以发生某种变 化,但在反应结束时,一般酶本身不消耗,并恢复到原来状 态。
2.2 简单的酶催化反应动力学
1、什么是简单的酶催化反应动力学 2、活性中间复合物学说 3、简单的酶催化反应机理 4、推导方程的假设条件 5、“平衡”假设、“拟稳态”假设 6、米氏方程的参数及其物理意义
k +1 + E+S ⎯2 ES ⎯ k⎯→ E + P k −1
1 dns rs = − v dt
4.3.2 分批培养时细胞生长动力学
1、生长历程 2、Monod方程
目前,常使用确定论的 非结构模型是 Monod 方程 µ max ⋅C S µ= ( 3 − 34 ) K S + CS
第五章 生化反应器的设计与分析
间歇操作搅拌槽式反应器 Batch Stir Tank Reactor (BSTR) 连续操作的搅拌槽式反应器 Continuous Stir Tank Reactor (CSTR) 连续操作的管式反应器 continuous plug Flow Reactor (CPFR)
《生物反应》复习资料
![《生物反应》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8fadde49b89680203d82563.png)
绪论生物技术是指应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依靠生物催化剂的作用将物料加工以提供产品成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将生物技术的实验室成果经工艺及工程开发而成为可供工业生产的工艺过程称为生物反应过程。
典型的生物反应过程:(1)原材料的预处理。
(2)生物催化剂的制备。
(3)生化反应器及反应条件的选择与监控。
(4)产物的分离纯化整个生物反应过程以生物反应器为核心。
生物反应工程(BioreactionEngineering):是生物反应过程的一个部分,主要围绕生物反应器进行研究,研究生物反应过程中有关反应器设计放大等具有共性的工程技术问题,以达到在工业规模的反应器中给生物反应提供一个最佳的反应环境。
生物反应工程的研究内容:1.生物反应动力学2.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内容(1)生物反应器中的传递特性。
(2)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放大。
(3)生物反应器的优化与控制。
第一章酶催化反应动力学酶的催化反应特性1.高效的的催化活性2.高度的专一性3.辅因子的参与4.酶的催化活性可被调控5.酶易变性和失活1.优点⏹在常温、常压、中性范围条件下进行;⏹由于酶促反应的专一性,副产物较少;⏹与微生物相反应相比,体系简单,易控制最适条件2.不足⏹酶促反应多限于一步或几步较简单的生化反应,与微生物体系相比,在经济上有时并不理想;⏹ 酶促反应条件温和,但一般周期较长,有发生染菌可能;⏹ 固定化酶反应体系有许多有利于酶反应体系的优点,但并非是最佳的生物催化剂。
1.米氏方程[快速平衡说]P E ES S E k k k k +−−←−→−−−←−→−+-+-+2211 4点假设:1. 在反应过程中,酶的浓度保持恒定,即[E]tot =[E]free + [ES]2. 与底物浓度[S]相比,酶的浓度是很小的,因而可以忽略由于生成中间复合物而消耗的底物。
3. 产物的浓度是很低的,因而产物的抑制作用可以忽略,即不必考虑逆反应的存在。
换言之,据此假设所确定的方程仅适用于反应初始状态。
生物反应工程试题及答案
![生物反应工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7ba60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9.png)
生物反应工程试题及答案试题一:生物反应工程概述在生物反应工程中,我们利用生物体的代谢能力来合成化合物、转化物质或产生能量。
以下是对生物反应工程的一些基本概念的题目,请选择正确答案。
1. 生物反应工程是利用()的能力实现生产和转化化合物的过程。
a) 生物体b) 化学物质c) 物理装置d) 电子设备2. 生物反应工程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
a) 药物生产b) 石油化工c) 电子制造d) 金属冶炼3. 生物反应工程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是(),通过它,可以以较低的能耗和环境影响生产大量化合物。
a) 化学合成b) 高压工艺c) 傅里叶变换d) 发酵4. 生物反应工程所处理的化工过程是()。
a) 纯物理过程b) 纯化学反应c) 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过程d) 电子和光学相结合的过程5. 生物反应工程中,所使用的生物体通常是()。
a) 细胞b) 分子c) 元素d) 蛋白质答案:1. a) 生物体2. a) 药物生产3. d) 发酵4. c) 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过程5. a) 细胞试题二:生物反应器设计生物反应器是生物反应工程中最关键的设备之一。
以下是关于生物反应器设计的问题,请回答问题并填写正确答案。
1. 生物反应器设计的目的是()。
2. 生物反应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3. 生物反应器的操作条件包括()4. 生物反应器的分类方式有()5. 生物反应器的性能评价指标有()答案:1. 实现生物过程的控制和优化2. 反应器本体、搅拌装置、进料和排出装置、温度和pH控制装置等3. 温度、pH值、压力、氧气含量、营养物质浓度等4. 根据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可以分类为批式反应器、连续流动反应器、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等5. 反应物转化率、产物收率、反应速率、混合程度等试题三:生物反应工程中的微生物应用微生物在生物反应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请根据问题选择正确答案。
1. 微生物在生物反应中的作用是()。
2. 哪种微生物常用于生物反应生产中的蛋白质?3. 哪种微生物常用于生物反应生产中的酒精?4. 哪种微生物常用于生物反应生产中的纤维素酶?5. 微生物工程常用的培养基包括()。
生物反应工程复习重点(无习题)
![生物反应工程复习重点(无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3529e5a011ca300a6c39096.png)
1.生物反应工程的定义:一生物反应动力学为基础,将传质过程原理、设备工程学、过程动态学及最优化原理等化学方法生物过程方面的知识相结合,进行生物反应过程分析与开发,以及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操作和控制。
2.生物反应动力学:主要研究生物反应速率和各种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内容:(1)生物反应器中的传递特质即传质、传热及动量;(2)生物器的设计与放大;(3)生物反应器的优化与控制,包括优化操作与优化设计。
3.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内容(1-34)(1)生物反应器中的传递特性。
(2)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放大。
(3)生物反应器的优化与控制。
3.酶促反应中竞争性抑制动力学方程4.酶促反应中非竞争性抑制动力学方程5.酶促反应中反竞争性抑制动力学方程6.判断酶促反应中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曲线竞争型非竞争型反竞争型7.比较酶促反应中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Km、rmax的变化8.双底物酶催化反应的机理有哪些?随机机制:两个底物S1和S2随机地与酶相结合,产物P1和P2也随机地释放出来。
许多激酶类的催化机制属于此种。
顺序机制:两个底物S1和S2与酶结合形成复合物是有顺序的,酶先与底物S1结合形成ES1复合物,然后ES1再与S2结合形成具有催化活性的ES1S2。
乒乓机制:最主要的特点是底物S1和S2始终不同时与酶结合,其机理式。
转氨酶9.固定化酶的优点:(1) 可连续稳定地生产产物;(2) 反应产物地纯度高、质量好;(3) 生产的副产物少;(4) 反应的动力学常数、反应的最佳pH和反应温度可能按意愿经固定化调整;(5) 固定化酶、细胞在使用时可以再生或回收,可反复使用;(6) 容易实现连续自动控制,节约劳动力;(7) 可大大提高酶、细胞的比生产能力10.酶固定化的方法:(1)载体结合法:将酶或细胞利用共价键或离子键、物理吸附等方法结合于水不溶性载体上的一种固定化方法。
水不溶性载体:纤维素、琼脂糖等多糖类或多孔玻璃、离子交换树脂等。
生物反应工程复习
![生物反应工程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eb020725acfa1c7ab00cc09.png)
21. 莫诺方程的双倒数作图,得到的直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______ , 纵轴上的截距为______ 。 22. 在分批培养中,根据微生物生长速率的不同,可将其生长曲线 划分为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五个阶段。
23. 在传氧阻力中,____阻力是控制因素。 24. 双底物酶反应按动力学机制可分为___ 、 ___和 ___ 。 25. pH值影响酶活力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影响 ____ ,影响____ ,影响____ ,影响____ 。 26. 固定化酶的优点包括____ , ____ , ____等。 27. 影响培养基灭菌的因素有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28. 单级恒化器连续培养细胞的稳态操作条件____。 29. 生化工程模型可分为 ____ 、____。 30. 固定化酶(细胞)反应器____ 、 ____、 ____。
86. 单级恒化器连续培养某种酵母达一稳态后,流出液中菌体浓度 是培养时间的函数。 87. 动态法测量Kla不能用于有菌体繁殖的发酵液。 88. 控制好氧发酵的溶氧浓度一定小于微生物的临界溶氧值。 89. 微生物的比生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菌体的增量。 90. 在单级连续培养中,一般由于[S0]>>Ks,所以根据Monod方程 可以认为Dcri≈μmax。 91. 分配效应是由于固定化载体与底物或效应物之间的的亲水性、 疏水性及静电作用引起微环境和宏观环境之间物质的不等分配, 改变了酶反应系统的组成平衡,从而影响反应速率的一种效应。 92. .固定化酶的表观速率是假定底物和产物在酶的微环境和宏观环 境之间的传递是无限迅速,也就是在没有扩散阻力情况下的反 应速率。 93. 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有可能存在多种限制性底物。 94、 间歇培养微生物的减速生长期,微生物的比生长速率小于零。 95、微生物营养细胞易于受热死灭,其比热死亡速率常数K值很高。
生物反应工程知识点总结
![生物反应工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f6511b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a.png)
生物反应工程知识点总结生物反应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结合了生物学、化学工程和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利用微生物、酶和其他生物体系进行生产、治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程应用。
生物反应工程在农业、食品工业、医药、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围绕生物反应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基本概念1.生物反应生物反应是生物体在特定条件下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系列生化反应的总称。
生物反应包括呼吸、发酵、光合作用等,这些反应都是生物体为了维持生命活动而进行的基本生化过程。
2.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反应工程是利用生物体系进行生产、治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程应用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生物反应的基本原理、工程方法和技术手段,旨在发展出高效、经济、环保的生化工艺和技术。
3.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藻类等。
它们在生物反应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用于生产酶、抗生素、酒精等化学品,也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4.酶酶是生物反应中的一种催化剂,可以促进生化反应的进行,具有高效、特异性和温和的特点。
在生物反应工程中,酶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制糖、酿酒、生物柴油生产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
二、发展历程生物反应工程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其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早期阶段生物反应工程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开始尝试利用微生物制备酒精、乳酸和醋等产品。
2.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反应工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手段。
在这一阶段,人们开发了大量的酶工程和发酵工程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制药、食品、农业等领域。
3.成熟阶段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蛋白工程等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反应工程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人们可以通过改变微生物菌种的遗传信息,使其具有更高的产酶性能,从而实现高效生产。
生物反应工程 重点
![生物反应工程 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eb35879804d2b160b4ec0c7.png)
生物反应工程重点1.生物反应研究的内容?A. 生物反应动力学动力学——研究工业生产中生物反应速率问题;影响生物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以及如何获得最优的反应结果。
本征动力学(微观动力学)反应器动力学(宏观动力系学)B. 生物反应器传递特性——传质、传热和动量传递设计与放大——选型、操作方式、计算优化与控制——优化操作与优化设计、反应参数测定与控制2.均相酶促反应动力学见打印(均相酶促反应动力学)ppt3. 固定化酶催化反应过程动力学A.本征动力学概念:本征动力学:又称微观动力学,它是指没有传递等工程因素影响时,生物反应固有的速率。
该速率除反应本身的特性外,只与反应组分的浓度、温度、催化剂及溶剂性质有关,而与传递因素无关。
B.外扩散因子、内扩散因子见打印(外扩散因子、内扩散因子)pptC.分子扩散、努森扩散分子扩散:气体在多孔固体中扩散,当固体的孔径较大时,分子的扩散阻力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碰撞所致,这种扩散就是通常所说的分子扩散或容积扩散。
努森扩散:气体在多孔固体中扩散时,如果孔径小于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约0.1um),则气体分子对孔壁的碰撞,较之气体分子间的碰撞要频繁得多,这种扩散,称为Knudsen扩散。
D.曲节因子没找到4.细胞反应动力学A.细胞的生长曲线见书86页B.各种比速率见书81页C.细胞生长速率及各种比速率Monod方程与米氏方程的区别是什么?答:monod方程与米氏方程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Monod方程:米氏方程:描述微生物生长描述酶促反应经验方程理论推导的机理方程方程中各项含义:μ:生长比速(h-1)μmax:最大生长比速(h-1)S: 单一限制性底物浓度(mol/L)K S:半饱和常数(mol/L)方程中各项含义:r:反应速率(mol/L.h)r max:最大反应速率(mol/L.h)S:底物浓度(mol/L)K m:米氏常数(mol/L)适用于单一限制性底物、不存在抑制的情况适用于单底物酶促反应不存在抑制的情况D.得率系数菌体得率常数:F.呼吸商呼吸商:G.产物生成与细胞生长的相关模型相关模型:产物的生成与细胞的生长相关,产物是细胞能量代谢的结果,产物的生成和细胞生长同步。
生物反应工程复习题答案
![生物反应工程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aecce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0.png)
生物反应工程复习题答案1. 什么是生物反应器?请简述其基本组成。
答: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用于生物过程的设备,它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使生物催化剂(如细胞、酶等)能在其中进行生物转化反应。
其基本组成包括反应容器、搅拌器、温度控制系统、pH控制系统、气体交换系统和监测系统。
2. 描述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两种主要生长阶段,并解释它们的特点。
答: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两种主要生长阶段是滞后阶段和指数生长阶段。
滞后阶段是指微生物接种到培养基后,由于需要适应新环境和合成生长所需的酶,生长速率较慢。
指数生长阶段是指微生物适应环境后,以恒定的速率快速繁殖,细胞数量呈指数增长。
3. 简述酶催化反应的特点。
答:酶催化反应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特定的底物反应;酶催化反应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高于非生物催化剂;酶催化反应具有温和的反应条件,通常在常温、常压和中性pH下进行;酶催化反应具有可逆性,酶可以反复使用,直到失活。
4. 什么是发酵过程?请列举发酵过程中常用的几种微生物。
答:发酵过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原料转化为有用产物的过程。
常用的微生物包括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和霉菌等。
5. 描述细胞培养中常用的两种培养基,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答:细胞培养中常用的两种培养基是基础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提供了细胞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成分,如氨基酸、维生素和无机盐等。
完全培养基则在基础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了血清、生长因子等成分,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6. 什么是生物反应工程中的搅拌?它在生物反应器中起什么作用?答:搅拌是生物反应工程中的一种操作,通过机械搅拌器在反应器内产生流体的循环流动。
搅拌的作用包括促进气体交换、提高传热效率、防止细胞沉淀和提高反应器的混合均匀性。
7. 简述生物反应器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
答:温度控制对于生物反应器中的生物过程至关重要,因为生物催化剂(如酶和细胞)的活性和稳定性受温度影响。
适宜的温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产量,而不适宜的温度可能导致生物催化剂失活或产生副产物。
生物反应工程(知识点参考)
![生物反应工程(知识点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14f081c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2.png)
⽣物反应⼯程(知识点参考)名词解释1,返混:不同停留时间的物料的混合。
2,双膜理论:作为界⾯传质动⼒学的理论,该理论较好地解释了液体吸收剂对⽓体吸收质吸收的过程。
⼀种关于两个流体相在界⾯传质动⼒学的理论3,构象改变:在分⼦⽣物学⾥,⼀个蛋⽩质可能为了执⾏新的功能⽽改变去形状;每⼀种可能的形状被称为构象,⽽在其之间的转变即称为构象改变。
4,分配效应:分配的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种现象。
5,酶的固定化技术:酶固定化技术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法将酶连接在⼀定的固相载体上成为固定化酶,从⽽发挥催化作⽤。
固定化后的酶在保持原有催化活性的同时,⼜可以同⼀般催化剂⼀样能回收和反复使⽤,可在⽣产⼯艺上实现连续化和⾃动化,更适应⼯业化⽣产的需要。
6,结构模型:就是应⽤有向连接图来描述系统各要素间的关系,以表⽰⼀个作为要素集合体的系统的模型.7,固定化酶:⽔溶性酶经物理或化学⽅法处理后,成为不溶于⽔的但仍具有酶活性的⼀种酶的衍⽣物。
在催化反应中以固相状态作⽤于底物。
8,停留时间:⼜称寄宿时间,是指在稳定态时,某个元素或某种物质从进⼊某物到离开该物所度过的平均时间。
9,恒化器:⼀种微⽣物连续培养器。
它以恒定的速度流出培养液,使容器中的微⽣物⽣长繁殖始终低于最快⽣长速度。
这种容器反映的是培养基的化学环境恒定。
⽽恒浊器反映的是细胞浊度(浓度)的恒定。
10,恒浊器:⼀种连续培养微⽣物的装置。
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微⽣物的浓度,通过光电系统观控制培养液的流速,从⽽使微⽣物⾼密度的以恒定的速度⽣长。
11,⽣物反应⼯程:⼀个由⽣物反应动⼒学与化学反应⼯程结合的交叉分⽀学科。
着重解决不同性质的⽣物反应在不同型式的⽣物反应器中以不同的操作⽅式操作时的优化条件12,连续灭菌:就是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在通⼊发酵罐时进⾏加热,保温,降温的灭菌过程,也称连消。
13,间歇灭菌:在100℃条件下,灭菌30分钟,间隔24⼩时再重复操作三次。
生化反应工程原理知识点
![生化反应工程原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d9055a1312b3169a551a441.png)
生物反应工程原理复习资料1 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反应工程是一门以研究生物反应过程中带有共性的工程技术问题的学科。
是以生物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为基础的交叉学科。
2 生物反应过程:是指将实验室的成果经放大而成为可供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过程,包括实现工业化生产过程的高效率运转,或者说提高生产过程效率。
4 生物反应器:是指以活细胞或酶为生物催化剂进行细胞增殖或生化反应提供适宜环境的设备或者场所。
5 生物反应过程的缩小:根据生产实际,在实验室中使用小型反应器来模拟生产过程,以进行深入研究。
6 转化率:某反应物的转化浓度与该反应物起始比值的百分比7 收率:指按反应物进行量计算,生成目的产物的百分数。
用质量百分数或者体积百分数表示8 流加操作:是指先将一定量基质加入反应器内,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微生物菌种接入反应器中,反应开始,反应过程中将特定的限制性基质按照一定要求加入到反应器中,以控制限制性基质浓度保持一定,当反应结束时取出反应物料的操作方式。
9 指数流加操作:通过采用随时间呈指数变化的方式流加基质,维持微生物细胞对数生长的操作方式。
10 非结构模型:在确定论模型的基础上,不考虑细胞内部结构的不同,即认为细胞为单一组分,在这种理想状态下建立起来的动力学模型。
13Da准数:最大反应速率和最大传质速率之比。
14 分批发酵:是指将新鲜的培养基一次性加入发酵罐中,在适宜的条件下接种后开始培养,培养结束后,将全部发酵液取出的培养方法。
15 连续培养发酵连续式操作(continuousoperation):是指以一定的速率不断向发酵罐中供给新鲜的培养基,同时等量地排出发酵液,维持发酵罐中液量一定的培养方法。
16 稀释率:培养液流入速度和反应器内培养液的体积之比,他表示连续反应器中物料的更新快慢程度。
17 得率系数;是对碳元素等物质生成细胞或是其他产物的潜力进行定量评价的重要参数。
18 细胞得率:消耗1克基质生成细胞的克数称为细胞得率或是生长得率。
生物反应工程重点
![生物反应工程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fcf4857ad02de80d4d84089.png)
A.物料衡算方程 基本方程: 输入=输出+变化+积累 。对于不同的组分和能量均可以采用此基本方程。 如物料衡算方程: 进入体积单元的物质量=流出体积单元的物质量+体积单元转化的物质量+体积单元的积 累物质量 B.μ和 d 的关系 流加培养优化是指控制适当的稀释率 D 或菌体生长比速μ,是生产强度和得率尽可能最大。 大量的菌体时产生产物的前提,因此在菌体生长阶段,应控制较高的生长比速,使菌体量快 速增长。 进入产物生成阶段后, 应控制较低的菌体生长比速, 以减少基质的消耗, 并保证 “壮 龄”细胞在细胞群体中占绝大多数。进行流加培养优化时,还应考虑以下边界条件: 1)最大比生长速率 2)临界比生长速率
Monod 方程与米氏方程的区别是什么? 答:monod 方程与米氏方程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Monod 方程: µ = 描述微生物生长 经验方程 方程中各项含义:
µ max S KS + S
米氏方程: r = 描述酶促反应
rmax S Km + S
理论推导的机理方程 方程中各项含义:
1
μ:生长比速(h ) μmax:最大生长比速(h ) S: 单 一 限 制 性 底 物 浓 度 (mol/L) KS:半饱和常数(mol/L) 适用于单一限制性底物、不存在 抑制的情况 D.得率系数
μ
X ,DX X
μm
DX 0.5μm
图3
Dcrit
Dm
KS
图4
Scrit
S
Scrit 如图所示。 若 S<Scrit,此基质为限制性基质
H.灭菌动力学(能够计算) I.monod 方程的应用(能够计算) 例 1. 某微生物的生长可用 Monod 方程来描述,并且µm=0.5/h,KS=2g/L。连续培养中,流 加基质浓度 So=48g/L,YX/S=0.45g/g,在稳定状态下,菌体的最大生产强度为多少? 解:Dm=µm[1-KS1/2/(KS+S0)1/2]=0.4(1/h) (DX)m=DmYX/S(S0-S)= DmYX/S[S0-KSDm/(µm-Dm)]=7.2(g/L.h) 因此在稳定状态下菌体的最大生产强度为 7.2g/L.h 例 2. 一种细菌连续(恒化器)培养中获得如下结果: µ(=D) (h-1) [S](g/l) 0.080 0.05 0.20 0.3 0.25 1.0 0.26 2.0 0.27 3.0
生物反应工程试题及答案
![生物反应工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290b0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7.png)
生物反应工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生物反应器中,搅拌桨的主要作用是:A. 提供氧气B. 混合均匀C. 维持pH值D. 控制温度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生物反应器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A. 反应器的体积B. 反应器的材质C. 反应器的形状D. 反应器的颜色答案:D3. 在生物反应过程中,细胞的代谢途径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进行调控?A. 基因工程B. 物理刺激C. 化学刺激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种培养方式不属于好氧培养?A. 深层培养B. 表面培养C. 静态培养D. 通气培养答案:C5. 在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氧的浓度通常用以下哪个参数表示?A. DOB. ODC. OD600D. pH答案:A6. 以下哪种微生物适合于在厌氧条件下生长?A. 酵母菌B. 乳酸菌C. 放线菌D. 以上都是答案:B7. 在生物反应器的操作中,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操作模式?A. 批式操作B. 连续操作C. 半连续操作D. 间歇操作答案:D8. 以下哪种营养物质不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A. 碳源B. 氮源C. 维生素D. 重金属答案:D9. 在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中,以下哪种类型的反应器不适合于大规模生产?A. 搅拌罐式反应器B. 气升式反应器C. 塔式反应器D. 实验室规模反应器答案:D10. 在生物反应过程中,以下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细胞的生长速率?A. 温度B. pH值C. 氧气供应D. 重力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生物反应器中,搅拌桨的转速通常会影响______的分布,进而影响细胞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
答案:氧气2. 在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中,通常需要考虑______和______的平衡,以保证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
答案:氧气供应;营养物质3. 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可以通过______的方式进行调控,以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
答案:基因工程4. 在生物反应器的操作中,______操作模式适合于连续生产,而______操作模式适合于小规模或间歇性生产。
生物反应工程复习重点无习题
![生物反应工程复习重点无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a74b4efa26925c52dc5bf5b.png)
1.生物反应工程的定义:一生物反应动力学为基础,将传质过程原理、设备工程学、过程动态学及最优化原理等化学方法生物过程方面的知识相结合,进行生物反应过程分析与开发,以及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操作和控制。
2.生物反应动力学:主要研究生物反应速率和各种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内容:(1)生物反应器中的传递特质即传质、传热及动量;(2)生物器的设计与放大;(3)生物反应器的优化与控制,包括优化操作与优化设计。
3.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内容(1-34)(1)生物反应器中的传递特性。
(2)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放大。
(3)生物反应器的优化与控制。
3.酶促反应中竞争性抑制动力学方程4.酶促反应中非竞争性抑制动力学方程5.酶促反应中反竞争性抑制动力学方程6.判断酶促反应中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曲线竞争型非竞争型反竞争型7.比较酶促反应中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Km、rmax的变化8.双底物酶催化反应的机理有哪些?随机机制:两个底物S1和S2随机地与酶相结合,产物P1和P2也随机地释放出来。
许多激酶类的催化机制属于此种。
顺序机制:两个底物S1和S2与酶结合形成复合物是有顺序的,酶先与底物S1结合形成ES1复合物,然后ES1再与S2结合形成具有催化活性的ES1S2。
乒乓机制:最主要的特点是底物S1和S2始终不同时与酶结合,其机理式。
转氨酶9.固定化酶的优点:(1) 可连续稳定地生产产物;(2) 反应产物地纯度高、质量好;(3) 生产的副产物少;(4) 反应的动力学常数、反应的最佳pH和反应温度可能按意愿经固定化调整;(5) 固定化酶、细胞在使用时可以再生或回收,可反复使用;(6) 容易实现连续自动控制,节约劳动力;(7) 可大大提高酶、细胞的比生产能力10.酶固定化的方法:(1)载体结合法:将酶或细胞利用共价键或离子键、物理吸附等方法结合于水不溶性载体上的一种固定化方法。
水不溶性载体:纤维素、琼脂糖等多糖类或多孔玻璃、离子交换树脂等。
生化工程知识点
![生化工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88cbeaabe23482fb5da4c41.png)
生物反应工程知识点第一章绪论*生物反应过程:将生物技术的实验室成果经工艺及工程开发而成为可供工业生产的工艺过程。
技术产品的生产过程。
生物反应过程最重要特征:有生物催化剂的参与*由四部分组成:原材料的预处理---生物催化剂的制备---生物反应器及反应条件的选择与监控---产品的分离纯化。
整个生物反应过程以生物反应器为核心把反应前与后称为上游加工和下游加工。
重点内容:1)建立生物反应过程动力学,以确定包括传质因素影响在内的生物反应过程的宏观速率;2)建立与设计生物反应器,以保证为生物反应过程提供适宜的物理和化学环境,实现反应过程的优化。
反应过程的特点:1)采用可再生资源为主要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原料成分难以控制。
2)反应条件温和。
3)生物催化剂易失活,难以长期使用。
4)生产设备较简单、能耗较低。
5)反应基质与产物浓度不能太高,生产效率较低。
6)反应机理复杂,较难检测与控制。
7)反应液杂质多,分离提纯困难1.2.2.1生物反应动力学①本征动力学:(微观动力学)它是指没有传递等工程因素影响时,生物反应固有的速率。
该速率除反应本身的特性外,只与反应组分的浓度、温度、催化剂及溶剂性质有关,而与传递因素无关。
②宏观动力学:(反应器动力学)它是指在一反应器内所观测得到的总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包括反应器的形式和结构、操作方式、物料的流动与混合、传质与传热等。
研究方法(细胞反应动力学模型--数学模型方法):机理模型(结构模型)、半经验模型、经验模型生物技术的最终目的:建立工业生产过程,并且又以生化反应过程为核心。
第二章均相酶催化反应动力学酶催化作用的特点:高效的催化活性;高度的专一性;催化作用条件温和;酶活性的不稳定性(易变性失活);常需要辅因子的参与(金属离子、辅酶、辅底物);酶活性的可调节性(酶浓度调节、共价修饰调节、抑制调节、反馈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别构调节)酶催化反应类型: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类;异构酶类;合成酶类(连接酶类)酶的转化数Kcat:每个酶分子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化的分子数,是酶催化效率的一个指标催化周期T=1/KcatKm 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一般只与酶的性质有关,而与酶的浓度无关,可用于鉴定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反应工程原理复习资料生物反应过程与化学反应过程的本质区别在于有生物催化剂参与反应。
生物反应工程是指将实验室的成果经放大而成为可提供工业化生产的工艺工程。
酶和酶的反应特征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蛋白质的一切属性;具有催化剂的所有特征;具有其特有的催化特征。
酶的来源: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酶的分类: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裂合酶、转移酶、连接酶和异构酶酶的性质:1)催化共性:①降低反应的活化能②加快反应速率③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2)催化特性:①较高的催化效率 ②很强的专一性 ③温和的反应条件 易变性和失活 3)调节功能:浓度、激素、共价修饰、抑制剂、反馈调节等固定化酶的性质固定化酶:在一定空间呈封闭状态的酶,能够进行连续反应,反应后可以回收利用。
与游离酶的区别:游离酶----一般一次性使用(近来借助于膜分离技术可实现反复使用)固定化酶--能长期、连续使用(底物产物的扩散过程对反应速率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稳定性有所提高;以离子键、物理吸附、疏水结合等法固定的酶在活性降低后,可添加新鲜酶溶液,使有活性的酶再次固定,“再生”活性)固定化对酶性质的影响:底物专一性的改变 、稳定性增强 、最适pH 值和最适温度变化、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单底物均相酶反应动力学米氏方程快速平衡法假设:(1)CS>>CE ,中间复合物ES 的形成不会降低CS (2)不考虑这个可逆反应(3) 为快速平衡, 为整个反应的限速阶段,因此ES 分解成产物不足以破坏这个平衡稳态法假设:(1)CS>>CE ,中间复合物ES 的形成不会降低CS (2)不考虑这个可逆反应(3)中间复合物ES 一经分解,产生的游离酶立即与底物结合,使中间复合物ES 浓度保持衡定,即P E ES S E k k k +→+⇔-211P E ES +←ES S E ⇔+P E ES +→P E ES +←0=dt dC ES双倒数法(Linewear Burk):对米氏方程两侧取倒数得以作图得一直线,直线斜率为,截距为根据直线斜率和截距可计算出Km和rmax抑制剂对酶反应的影响:失活作用(不可逆抑制)抑制作用(可逆抑制):竞争抑制、反竞争抑制、非竞争抑制、混合型抑制竞争抑制反应机理:非竞争抑制反应机理:SmCrKrr111maxmax+=SCr1~1maxrKmmax1rPEESSEkkk+→+⇔-211EIIE IK⇔+PEESSEkkk+→+⇔-211EIIE IK⇔+ESIIES IK⇔+可逆抑制各自的特点:P37多底物均相酶反应动力学 (这里讨论:双底物双产物情况)强制有序机制顺序机制西-钱氏机制双底物双产物反应机制:随即有序机制乒乓机制注意在工业级反应中,反应速度一般是由改变所用酶浓度和(或)反应时间,而不是改变底物浓度来控制的,并且要测定的最重要参数是可测的转化率,而不是反应速度酶失活的因素有哪些?酶会由于种种因素发生失活。
其中热失活最重要。
酶的热失活随温度升高而失活程度加剧。
物理因素有:加热、冷却、机械力化学因素有:酸、碱、盐、溶剂、表面活性剂、重金属、蛋白酶。
酶失活过程的动力学未反应时的失活动力学表征方法(数学模型):一级失活模型注: E--具有活性的酶D--失活的酶kd--衰变常数模型中:QPBA+→+DE dk→0<d<1时,底物对酶有部分保护作用d>1时,底物加速酶的失活因此,称d为底物对酶稳定性影响系数影响固定化酶促反应的主要因素:子构象的改变、位阻效应、微扰效应、分配效应(可用Kp 定量描述)、扩散效应(可定量描述)评价酶反应器指标:转化率、产率、选择性、停留时间均相酶反应器的分类:批式反应器(间歇反应器)按操作方式连续反应器半间歇反应器批式反应器将底物一次加入反应器内,在反应的过程中无底物和产物的输入和输出,底物和产物的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连续反应器底物等连续输入反应器,产物连续从反应器输出,反应器的任何部位的各组分均不随反应时间变化(稳定态)半连续反应器在一次反应的过程中,底物分次补入批式全混型反应器(间歇式搅拌罐反应器)(batch stirred-tank reactor, BSTR)连续全混型反应器(连续式搅拌罐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tank reactor,CSTR )活塞流反应器(plug flow reactor,PFR)全混流——流入的液体在装置内瞬间完全混合。
也就是说,各组分的浓度及粒子的分散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完全相同。
活塞流——反应器内反应液象活塞样的流动。
通过装置的液体在垂直于从入口到出口的流向的方向上的速率完全相同,在流动方向上既没有混合也没有扩散。
非均相酶反应器用于由固定化酶催化的非均相反应的反应器非均相酶反应器的类型及结构设计要考虑:固定化酶更换操作难易底物性质反应体系粘度 PH值范围控制等因素非均相酶反应器有:搅拌罐反应器可以是:批式的BSTR(一般只适用于实验室研究,如用于工业生产,则每批反应结束都要进行固液分离)缺点:对固定化酶颗粒的强度要求高;液相的连续流动致温度和PH 控制难。
优点:连续操作、负载力大、效率高、生产能力大等操作:液相的流速和Re 数都采用较小值、延长停留时间将有利于达到一定的转化率 流化床反应器 流化流速范围窄,不易工业应用。
缺点:流化态要求流体流速必须提高到一定程度致停留时间不足、转化率不能足够高(克服办法:部分反应液回补再循环)优点:1液相和固相的微环境较易控制2传热、传质性能好3不会堵塞4 能处理微小粉末状底物 5固定化酶颗粒可以做得足够小( 可以足够高)细胞反应工程细胞的基本特征:菌体成分:由80%左右的水分,以及蛋白质、糖、脂类、核酸、维生素和无机物等构成。
物理性质:密度:单细胞微生物的密度会因培养条件而异;菌体絮凝物及菌丝团的湿密度近似于水(流化速率低);低浓度单细胞菌体悬浮液为牛顿流体;一般,含菌丝的培养液显示非牛顿流体特性;分泌了大量高分子化合物的菌体悬浮液为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的搅拌和通气效果很差) 微生物反应的特征:特点:常温常压不爆炸、主要原料碳源价廉源广、反应过程受生物的自控 、产高分子和特异反应易进行、细胞本身也是产品、遗传改变可大幅度改良性能或获得新性能但是 :1底物相当多地用于繁殖;2副产物较多、反应条件影响产品品质;3容易发生遗传变异,有利于维持性能稳定的固定化技术不成熟细胞反应的计量得率系数细胞(菌体)得率:YX/S=生成菌体的干重 / 消耗底物的质量=微生物生长速率 / 底物消耗速率 产物得率:YP/S=代谢产物的生成量 / 底物消耗量 碳得率(碳转化率):YC=生成物含碳量/消耗的碳量=生成的菌体量×菌体含碳量/消耗的碳源量×碳源的含碳量 细胞反应的化学平衡通式对忽略产物生成的细胞生长过程的计量关系可表示为 C m H n O l +a O2+b NH3 c C a H b O d N g +d CO2+e H2O 底物碳源 氮源 细胞对C 元素: (1) 对H 元素: (2) 对O 元素: (3) 对N 元素: (4) 上述4个细胞反应的计量方程,不足以计算a 、b 、c 、d 、e 等5个未知量,因而再寻找1个方程 如在好氧型培养时,可定义呼吸商(仪器测定)作为第5个方程; (5) 或采用还原度平衡的方法(C=4,H=1,N=-3,O=-2,P=5,S=6)联立1~5式,有解得细胞反应方程的a 、b 、c 、d 、e 等5个系数例:某以葡萄糖为底物的微生物细胞培养过程,有2/3的碳转化为细胞。
其细胞培养的反应方程为 d c m +⋅=αec b n 23+⋅=⋅+βed c a l ++⋅=+22δcb ⋅=γad RQ /=⎪⎪⎪⎪⎪⎪⎭⎫ ⎝⎛=⎪⎪⎪⎪⎪⎪⎭⎫ ⎝⎛⋅⎪⎪⎪⎪⎪⎪⎭⎫ ⎝⎛----0001000010120220300100l n m e d c b a RQ γδβα(1)试确定计量系数a 、b 、c 、d 、e ; (2)试计算其细胞对底物的得率YX / S ; (3)试计算呼吸商RQ 。
解:(1)细胞反应的方程式系数的计算1mol 葡萄糖所含有的C 元素为72g ,根据题意1mol 葡萄糖转化为微生物细胞的C 元素为: g 则有:转化为CO2的C 元素为: g则: ,对N 元素平衡,有:对H 元素平衡,有:对O 元素平衡,有: ,所以:a = 0.782,b =1.473,c=0.909,d =3.855,e =2即:C6H12O6+0.782NH3+1.473O2=0.909C4.4H7.3O1.2N0.86+3.855H2O+2CO2 (2)细胞对底物的得率YX / S 的计算(3) 呼吸商RQ 的计算呼吸商的计算比消耗速率比生成速率微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分类:有,按是否对细胞的生长进行平衡生长化假设,分的类型:结构模型、非结构模型(非平衡生长时,采用结构()483/272=⨯909.0124.448=⨯=c 244872=-e 1224=2=e 782.086.0==c a d c a 23.7312+=+855.32909.03.7782.031223.7312=⨯-⨯+=-+=ca d e d cb 22.126++=⨯+473.12622855.3909.02.12622.1=-⨯++⨯=-++=e d c b 葡萄糖细胞葡萄糖细胞)(g /g 461.0180028.83/mol g 028.83134.91909.011486.0162.113.7124.4909.0/===⨯=⨯+⨯+⨯+⨯=S X Y 358.1473.12O CO 22====b e RQ 的消耗速率的生成速率104个/ml以下时,需足够重视个体的影响,采用随机性模型如,灭菌动力学;发酵过程中,细胞浓度经常在107~1010个/ml范围内,可忽略个体的影响,采用确定性模型)平衡生长条件下微生物细胞的生长速率rx 的定义式为 式中X 为微生物的浓度,μ为微生物的比生长速率,其除受细胞自身遗传信息支配外,还受环境因素所影响。
由上式可知,μ与倍增时间(doubling time) td 的关系为:定义,比生长速率 (1/h ): 为细胞的生长速率(g.DCW/L.h ); 为细胞的质量浓度(g.DCW/L )Monod 方程注: --------比生长速率(h-1) --------最大比生长速率(h-1) --------饱和常数(g/L )--------限制性底物浓度(g/L )代谢产物的生成动力学根据产物生成速率与细胞生成速率之间的关系,将其分成三种类型。
相关模型,是指产物生成与细胞生长呈相关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