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分优化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室专项优化思路、流程及方法

室专项优化思路、流程及方法

-9-
室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HSPA速率(续)
因素一
HSUPA 速率问题
无线环境、传输资源问题
室分小区RRU级连底噪叠加导致小区底噪抬升
因素二
因素三
问题分析:
干扰:内部干扰、外部干扰
除HSDPA所说的无线环境、传输资源等问题会导致HSUPA速率低以外,常见还有以下两方面会导致 HSUPA速率偏低: (1)室内多RRU级联会造成各RRU的底噪叠加,引起室内小区的底噪抬升,进而 引起HSUPA速率降低。表 现为级联时HSUPA速率偏低,断开级联的RRU后, 第一级RRU的覆盖区域HSUPA速率正常。 (2)干扰导致RTWP偏高也会引起HSUPA速率降低。存在内部干扰(多为器件性能不理想或干放等引起) 和外部干扰两种。
设计覆盖楼层在5层(含5层)以下全测 设计覆盖楼层在5层以上,10层(含10层)以下的测试间隔为1层 设计覆盖楼层在10层以上,20层(含20层)以下的,测试间隔为3层 设计覆盖楼层20层以上的测试间隔为5层 具体测试中测试次数的密集度向高层适当倾斜
室外路线选取
室外测试:选择建筑的室外部分进行测试。在室外靠近楼宇的人行道上围绕 楼宇一圈进行测试(仅语音业务测试)。主要检查室内信号是否过多地泄漏 到室外(距建筑物外墙10m以内) 在打点记录测试路径轨迹时,应严格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对应记 录测试位置的真实方向,记录路径的长度应按照比例进行对等均衡分配,对 于可以导入楼层平面图的,应该导入楼层平面图
问题,通过现场调整解决;而对于天线点位于设计不符的问题,通过调整天线点位等手段解决
覆盖问题; ★ 设计方案本身问题:通过天线分裂、点位调整;或重新划分覆盖区域等手段解决因设计问题存 在的弱覆盖问题; ★ 物业问题导致弱覆盖:因物业导致的部分天馈未安装的情况,建议采用室内外协同的方法解决 ,保证各项业务正常。 -6-

移动室分工程技术方案

移动室分工程技术方案

移动室分工程技术方案一、技术需求分析1. 室分覆盖需求随着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传统室外宏站难以满足高密度、高覆盖的室内通信需求。

而且在一些特殊场所,如地下车库、商场、医院等,室外信号很难到达,因此需要使用室分系统来覆盖这些区域。

2. 室分支持的技术室内分布系统支持2G、3G、4G、5G等多种移动通信技术标准,需要覆盖不同运营商和不同制式的网络。

此外,为了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室分系统需要支持蜂窝网络、Wi-Fi等多种连接方式。

3. 自动化管理由于室分系统涉及到大量的设备和信号,因此需要具备自动化管理功能,包括故障监测、信号优化、资源分配等功能。

4. 成本控制尽管室分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成本控制一直是运营商关注的焦点。

因此,室分系统需要在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同时,控制建设和维护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

二、技术方案设计1. 系统规划针对室分系统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覆盖范围、覆盖密度、设备类型等因素。

根据场所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覆盖策略,包括天线布局、功率控制、信号分布等方面,以确保高质量的室内通信。

2. 设备选择室分系统的设备包括分布式天线系统(DAS)、射频分发系统(RFD)、室内小基站等多种设备。

在设备选择上,需要考虑支持的技术标准、设备性能、能耗等方面,同时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兼容性和整体成本。

3. 调试优化室内分布系统的调试优化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通过现场功率扫描、信道测试、信号优化等手段,调整参数,提高信号质量和覆盖范围,确保用户能够获得稳定的通信服务。

4. 管理系统为了实现室分系统的自动化管理,需要部署监控系统、故障诊断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等管理软件。

通过这些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况,提高运维效率,减少故障处理时间,降低运维成本。

5. 安全保障在室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包括信息安全、人身安全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6. 成本控制室分系统的建设维护需要巨大的投入,因此在方案设计阶段就需要对成本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控制。

室分优化解决方案

室分优化解决方案

WCDMA室分优化解决方案1 概述室内站点开通后,为了保障开通后的网络质量效果,前期完成了室分站点基本业务的验证测试。

为了更好的做好室内外协同覆盖,提高WCDMA用户的通信感受和服务质量,后续的深度优化至关重要。

依据建筑物的特点,共分为4个场景,结合实际的场景分类,选择适合场景的专题。

1)场景一:中层建筑物(10层以下)场景描述:✓建筑物特点:建筑物相对不高,房间面积一般不大,内部结构简单,建筑材料穿透损耗较小,内部纵深较浅,不容易产生死角。

✓用户和业务特点:主要以语音和低速的数据业务为主,人员流动较为频繁。

✓典型建筑物:一般酒店/宾馆、小型办公楼。

关注专题:✓覆盖干扰专题✓切换专题2)场景二:高层的写字楼或者高层办公楼(10层以上)场景描述:✓建筑物特点:办公楼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较高,隔间较多,多大窗,楼层间穿透损耗较大。

✓用户和业务特点:高端客户较多,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均有较高的要求✓典型建筑物:高层的政府办公楼、运营商高层办公楼、高层住宅小区关注专题:✓切换专题✓HSPA速率专题3)场景三:大型综合场所(餐饮,娱乐,购物)或者大型服务宾馆场景描述:✓建筑物特点:楼层建筑物一般较高,多为厚砖墙;如果有间隔存在,则较为集中并且具有结构类似的特点,比如餐饮或者娱乐的包间✓用户和业务特点:不同楼层的服务不同,导致人员变化急剧,业务也呈现随楼层变化的趋势,需要划区域来保证各楼层的业务✓典型建筑物:星级酒店、大型超市关注专题:✓覆盖干扰专题✓切换专题✓HSPA速率专题4)场景四:交通枢纽场景描述:✓建筑物特点:内部面积较大,相对空旷,少窗✓用户和业务特点:人员流动密集,业务呈现多样化无序性,业务主要集中在候车区域。

✓典型建筑物:火车站、汽车站关注专题:✓覆盖干扰专题✓切换专题针对以上4个场景,后续深度优化主要围绕以下几个专题展开:1、覆盖干扰专题2、切换专题3、23G互操作专题4、HSPA速率专题2 覆盖干扰专题优化2.1 覆盖问题分析覆盖类问题目前主要是下行覆盖不足,主要由以下几种类型:➢站点设计问题:天线布点稀疏,天线口设计功率低,天线安装位置不当➢施工工艺质量差:接口未拧紧、接头虚接、接头进水、天线暗装、天线安装位置有金属物阻挡、耦合器接反、天馈驻波比大➢业主原因:由于业主不同意安装,造成局部信号覆盖弱➢信源设备问题:直放站、RRU输出口功率低,使天线口输出口信号低分析测试数据发现覆盖不达标的区域,需要对问题进一步定位,配合室分厂家、定位到具体的元器件或线路,并提出整改方案;由于业务原因导致引起的弱覆盖,需要向局方拿到变更表,并填写工程备忘录;对于天线移位导致的弱覆盖需要拿到相应的竣工文档,确定移位原因并有相关人员确认。

WCDMA室分优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范文

WCDMA室分优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范文

WCDMA室分优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范文1概述室分的优化与宏网优化的方法基本相同,问题的分析思路也基本一致,但是由于场景和产品的差异,导致两者在优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优化手段存在一些差异。

1.1室分场景分类1.1.1按业务角度1.1.2从优化角度对于室分全覆盖场景,通过工程优化和参数优化,一般是能达到优化目标的;对于室分部分覆盖场景,由于站点存在覆盖空洞,由于靠宏网覆盖的区域覆盖难以保障(往往都是高层比较杂乱的信号),且由于物业、施工走线等问题无法优化的。

一般只能做到尽力优化(bet-effort优化)。

2室分常见问题室分常见问题有以下:3常见问题的优化方案3.1弱覆盖3.1.1优化思路:一般来讲,室分的弱覆盖绝大多数都是工程问题。

需要在定位问题后,通过工程整改来完成。

弱覆盖问题主要是通过逐段排查和定位。

排查定位可能出现问题的区域,然后指导室分厂家进行整改。

排查的原则为:“从整体到局部,从主干到支路,从支路到节点”引起弱覆盖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a)规划设计问题由于规划阶段建筑物勘查的不到位、部分楼宇的内部格局用途发生变化,造成设计方案与现场对应存在问题,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不合理;由于建筑物的结构、业主原因、工程施工质量等原因,导致施工时安装的天线顶位与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不一致;b)施工问题施工工艺不合格,导致线路存在驻波比,线路存在问题;建筑物进行翻修导致天线被移动或者损坏以及其他硬件被损坏;c)老室分系统改造问题在实际的2/3G室分系统共用改造中,直接将3G合路在原有的2G室分系统上,或者部分2G分布系统受限于物业,改造困难,造成3G室内小区信号稍弱;d)室分器件质量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布系统和信源设备老化等原因引起的器件故障;无源器件质量差,如互调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等问题;e)后台参数设置问题(功率未按设计方案设置等)小区导频功率未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合理设置;或者直放站增益设置不当,导致输出功率不足等。

室分整改实施方案

室分整改实施方案

室分整改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室分(Indoor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IDAS)是一种通过室内分布的天线系统来提供无线通信服务的技术。

它能够解决室内信号覆盖不足、呼叫质量低等问题,提高用户的通信体验。

然而,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对高速、高质量通信的需求增长,现有室分系统可能出现信号干扰、容量不足等问题,需要进行整改。

二、整改目标1.提高室内信号覆盖率,保证用户接收到稳定、高质量的信号。

2.提高室内网络容量,满足用户对高速通信的需求。

3.减少信号干扰,提高通信质量。

三、整改方案1.现场调查首先,要对室分系统进行现场调查。

包括对现有设备进行评估:天线、信号源、信号传输线路等。

了解系统的结构和设备接入方式,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2.信号覆盖改进基于现场调查情况,进行信号覆盖改进。

包括选用适当的天线类型、天线数量和分布方式。

采用定向天线或宽带天线以提高信号接收的灵敏度和增益,在关键位置增加天线以增强信号覆盖。

同时,根据信号传播的特性,优化天线的方向和倾斜角度,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信号覆盖范围。

3.容量提升针对室分网络容量不足的问题,可以考虑以下措施:(1)增加基站数量:加强信号源,增加基站数量提高网络容量。

(2)引入小基站(Small Cell):在容量瓶颈区域引入小基站,以增加网络容量。

小基站可以使用Cat5e或Cat6以太网等传输媒介,通过光纤与主基站相连,提供更高的容量和速度。

(3)升级网络设备:对传输线路、传输设备进行升级,以提高网络容量和传输速度。

4.信号干扰处理为了减少信号干扰,可采取以下措施:(1)频率规划:对室内无线频率进行规划,避免频带重叠和相邻频率干扰。

(2)滤波器使用:在信号传输线路上安装合适的滤波器,排除杂散干扰信号,保证信号质量。

(3)功率控制:根据信号传播的距离和信道质量,进行功率控制,避免过大或过小的信号干扰。

四、实施步骤1.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整改的时间节点和目标。

室分整改实施计划方案

室分整改实施计划方案

室分整改实施计划方案一、前言室内分布系统(DAS)是一种在大型建筑物或地下空间中,将无线电频率信号分发到各个区域的通信解决方案。

室内分布系统的整改是为了优化现有的室分系统,提高室分系统的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

本方案旨在提供室内分布系统整改的实施计划。

二、整改目标1.提高室分系统的信号强度和覆盖范围,确保在各个区域都有良好的通信信号。

2.优化室分系统的信号质量,降低通信中断和丢包的问题。

3.节约能源,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三、整改步骤和计划1.现状评估对室内分布系统的现状进行评估,包括信号强度、覆盖范围、信号质量等方面的检查和测量。

通过分析现状评估报告,确定整改的重点和关注的问题。

2.设计方案根据现状评估报告和项目需求,制定整改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更新或增加室分系统的天线数量和位置,提高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

-针对信号质量较差的区域,增加信号放大器和补偿器,提高信号质量。

-优化室分系统的布线方案,降低信号干扰和损耗。

-优化室分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案,节约能源。

-提供详细的设备清单和材料清单,保证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3.施工准备在开始整改前,需要准备以下工作:-与室分系统供应商和承包商进行沟通和协调,确定整改的时间和施工流程。

-准备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天线、信号放大器、补偿器、光纤等。

-制定施工计划,确保整改工作不会对日常业务造成干扰。

-确定施工队伍和负责人,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4.整改实施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计划进行整改工作。

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安装和布置新的天线和设备。

-更新室分系统的布线,优化信号传输路径。

-设计和安装信号放大器和补偿器,提高信号质量。

-测试和调试整改后的室分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5.整改验收在整改完成后,进行整改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对整改后的室分系统进行信号测量和质量评估,与设计目标进行比对。

-检查系统的布线和设备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室分优化流程

室分优化流程

室分优化:语音
另1:占用MS与机房人员通话,观察上下行电平及上行质量。

如上下行电平相差大于15dB或上行质量一直较差,确定为室分故障。

2:选频直放站:占用信源小区起呼,发现电平迅速升高或下降;
室分或直放站:占用信源小区起呼,发现测试手机或软件显示通话质量很好,却切向其他小区,怀疑为室分上行质量差或下行电平较上行电平低很多;
以上情况均为室分或直放站故障导致。

3:如遇到电平高的室分小区向电平低的室外小区重选,需检查CRO、PT、小区禁止接入、小区禁止允许等基础参数。

数据
1:MS占用室分小区信号时重选到室外小区:观察重选时的两小区电平差,通过电平差修改室分小区CRO。

2:FTP下载时占用时隙不够四个:检查小区是否拥塞及是否有足够的空闲时隙。

3:C/I值较低,BEP波动较大,检查邻区中是否有频点干扰,修改频点。

室分优化专项实施方案V2.0

室分优化专项实施方案V2.0

室分优化专项实施方案北京同友创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5-4目录一、室内覆盖概述 (4)二、室内覆盖技术特性 (4)1. 空间损耗分析和遮挡损耗 (5)2. 天馈系统的损耗 (6)3. 目前LTE室分建设模式 (7)三、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7)四、室内覆盖网络优化分析 (8)1.室分系统问题定位 (9)2. 典型故障分析 (9)3.室内外小区切换问题分析 (10)①高层小区的室外邻区设置 (10)②电梯间切换带设置 (11)③低层小区的室内外切换设置 (12)4.室内小区外泄控制 (12)①外泄案例 (12)②外泄具体分析 (14)③信号泄露问题定位及解决方案 (14)五、同友室内覆盖优化项目实施方案 (15)1、室内覆盖优化项目流程 (15)2、商务洽谈的注意事项 (17)2.1非优化原因导致的项目延期和无法验收 (17)2.2工作量评估 (17)2.3结算和验收模式 (17)3、室内单站优化流程 (18)3.1室内单站优化的前提 (18)3.2室内单站优化阶段 (18)4、室内单站优化工具 (19)5、项目人员组织方案 (20)①最佳人员组织方案(成本高) (20)②分阶段人员组织方案(成本低) (21)6、项目人员具体的工作职责 (22)7、项目管理与人员培养 (24)①项目管理 (24)②人员培养 (25)8、优化问题处理明白卡 (26)9、KPI指标稳固与提升 (27)10、LTE室分问题点定位及处理案例 (27)10.1分析思路 (27)10.2覆盖类问题 (27)10.2.1RSRP过高问题 (27)10.2.1.1案例1福营WE RSRP过高导致速率波动 (28)10.2.1.2案例2翠竹服营厅RSRP过高导致速率波动 (29)10.2.2RSRP过低问题 (30)。

联通室分整改和优化项目技术规划书

联通室分整改和优化项目技术规划书

技术及商务规范1.工作内容明细1.1覆盖测试1.1.1服务目的以分布系统设计方案为基础,对室内信号网络的覆盖、掉话、话音质量进行测试。

1.1.2服务内容覆盖测试:以步测的形式对室分站点典型楼层(非逐层测试)的网络性能进行覆盖测试,收集网络性能参数并提交《室内覆盖步测报告》。

华为的室内覆盖所有的验证测试都可以在加载的情况下,模拟高话务情况下的测试,更符合室内覆盖商用后的情况。

内容包括:1、测量方法和使用工具的说明;2、站点信息;3、路测和覆盖信息总体统计:包括接收等级电平、接收质量电平、切换成功率。

4、信号覆盖性能参数:频点信息、各楼层测量报告、覆盖信息、空闲信道测量等。

5、切换测试:3G/2G切换测试、室内外信号切换;6、电梯测试;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属于室内分布的问题,室内分布集成厂商不及时整改,由于室内分布系统本身的缺陷、故障、设计不合理造成的网络质量下降,优化方不承担责任。

1.2泄漏测试1.2.1服务目的室内信号覆盖范围应该严格控制在室内和必要的切换带上,如果室内信号外泄,会造成乒乓切换和重选及对室外信号的干扰。

通过测试评估室内信号在室外泄漏的情况,为控制外泄提供参考。

1.2.2服务内容一般要求室内小区泄漏至室外10米处的导频信号强度应低于室外最强小区10dB或者低于-90dBm。

华为室内覆盖泄漏的查找可以通过步测结合话统来进行判断,更加快速、准确。

信号泄漏测试:以步测的形式对室内覆盖大楼外侧10米处的信号电平进行测量。

测试完成后,收集网络性能参数并提交《室内覆盖外泄测试报告》。

内容包括:1、测量方法和使用工具的说明;2、站点信息;3、测试和覆盖信息总体统计:包括接收等级电平、接收质量电平。

4、信号覆盖性能参数:频点信息、覆盖信息、空闲信道测量等。

5、门厅外侧、电梯口的测试;1.3 切换测试1.3.1服务目的良好的切换才能确保覆盖的连续,确保小区的系统资源利用率,杜绝切换出现掉话等等。

1.1.3服务内容现场测试时收集附近邻区,结合整网邻区层级,与后台确认好需要添加的邻区,设置好参数,一线验证切换通过。

中国联通室分优化技术方案书

中国联通室分优化技术方案书

中国联通3G室分专项优化技术方案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2010年7目录目录 (2)1概述 (3)1.1背景 (3)1.2室分优化场景 (4)1.3室分优化问题 (5)2室分分场景优化方案及优化流程 (5)2.1室分分场景优化方案 (5)2.1.1结构简单的中层建筑物 (5)2.1.2高层的写字楼或者高层办公楼(10层以上) (6)2.1.3运营商重要营业厅或者展示厅 (15)2.1.4大型综合场所 (21)2.1.5会展中心,会议中心,体育场馆 (27)2.1.6交通枢纽 (29)2.2室分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31)2.2.1覆盖干扰问题 (31)2.2.2HSDPA速率问题 (34)2.2.3HSUPA速率问题 (36)2.2.4切换问题 (37)2.2.5室内信号外泄问题 (39)2.2.6室外信号入侵问题 (41)3室分优化其他技术问题 (41)3.1异频组网方案的应用 (41)3.1.1异频组网应用原则 (41)3.1.2室内单频点组网方案 (42)3.1.3室内多频点组网方案 (44)3.2背景噪声与RTWP的关系 (47)3.3多路信号合路 (50)3.3.1信号合路使用的背景和目的 (50)3.3.2多信号合路方法 (51)3.3.3信号合路使用情况 (51)4室分优化工作整体流程 (53)4.1工程验收前优化人员工作 (53)4.2工程验收后优化人员工作 (55)1 概述1.1 背景室分信号质量直接影响多数用户的体验。

提高室内覆盖能力,不仅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业务使用体验,还可以分散过密地区的网络压力,室内网络质量的优化是联通WCDMA 的重点工作。

目前联通各个城市室分建设和优化进度不一致,各个省份的室分系统存在较多问题,随着联通3G 业务的快速发展,用户数持续增加,室分优化重要性和迫切性已非常突出,但是在整个室分优化工作中,特别是工程验收前和验收后,各个城市网优人员进行的工作内容不一致,认识存在模糊。

室分优化技术方案

室分优化技术方案

室分优化技术方案概述室分网络深度覆盖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讲求的是方法,因此从宏观上来说,一套行之有效的优化流程必不可少。

◈系统性:自上而下,从整体到局部,有重有次◈整体性:施工图,KPI指标,分区域,分阶段实施优化◈相关性:多个单位合作,现场测试,结合话务统计指标之间的联系,地理信息,道路覆盖情况,边制定方案,边实施优化。

从微观上来说,点线面结合全网铺开,不同场景不同方式现场高密度普查测试,现场整改,后台系统优化实施结合。

基础信息收集->场景分类->分场景进行现场测试->优化方案制定整改实施->复测->效果评估实施过程测试优化方案制定->优化整改实施->效果评估->保障优化->质保测试优化方案制定(一)基础数据收集投诉信息,室分施工设计图,工参信息(包括BSC号、LAC 号、基站号、Cell_id、载频数、硬件配置、经纬度),物业,地理环境等相关信息;同时将这些信息集中在一个数据库文档中。

这份数据库文档为后续性能指标分析、最差小区分析,投诉解决等工作提供分析依据。

(二)室分优化场景分类室分优化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以建筑物类型为导向和以室分实际存在问题为导向。

由于一般情况下室分存在的问题都是通过实际测试才能发现,并考虑到室分优化工作的可执行性和后续工作的持续性,室分优化工作以建筑物类型作为场景划分的依据,这里所说的场景即为建筑物类型。

测试场景总体分6大类,见表1:表1- 室分场景类型表2- 室分测试区域分类(三)现场测试方法原则结合客户投诉情况,按照重要区域、热点区域、一般区域的原则及次序➢党政机关、三星级以上酒店、高档住宅区、重要公共场所及其他高业务量等重要热点区域➢保障居民住宅、写字楼、商场等较低业务量区域➢无室分信号分布站点(四)重要区域室分测试内容、方法:✓测试内容:✓覆盖测试:注:GSM/TD测试语音覆盖,语音mos。

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属于室内分布的问题,结合设计图纸情况,特别对影响室内覆盖质量的干放、电桥、合路器、室分天线、耦合器、功分器、负载、馈缆、接头等器件质量进行测试、排查,优化方提供方案整改建议。

运营商室分网络的设计及优化

运营商室分网络的设计及优化

运营商室分网络的设计及优化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对于通信网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运营商室分网络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围绕运营商室分网络的设计和优化展开讨论。

1. 室分网络概述室分,即室内覆盖。

室分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在楼宇内部、室内布设一定数量的分布式天线系统(DAS,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大幅提高网络的覆盖能力,满足用户对于无线网络质量的要求。

与传统的室外基站接收天线相比,室分系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室分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信号的覆盖率和穿透力。

在室内,无线信号很容易受到阻挡和反射,从而导致信号衰减严重,而室分系统则通过在室内布设分布式天线,使信号能够在室内得到更广泛、更均匀的分布,从而提供更优质的通信质量。

其次,室分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基站负荷压力。

在高用户密度区域,如果采用传统的室外基站,可能会对其造成极大压力,这不仅会导致基站性能下降,也会影响周围的通信质量。

而室分系统则可以将用户集中到室内,提高基站的利用效率。

最后,室分系统还具有灵活性高,覆盖范围广等优点。

2. 室分网络的设计设计一个高效、稳定的室分网络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下面是室分网络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2.1 建筑物特征建筑物是室分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了解建筑物的特征是非常有必要的。

主要包括建筑物的结构材料、层数、房间数量、建筑物的使用集中度等。

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到室分系统的部署方式和覆盖的范围。

2.2 设备选择在选择室分系统设备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如建筑物内部的布局、覆盖范围、信号强度等因素。

如果室内出现了信号盲区,可以通过增加室分的场强来解决,但同时应该尽量避免信号过强造成的干扰。

2.3 布局方案建立一个合适的布局方案是保证室分网络质量稳定的关键之一。

针对不同的建筑物特点和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布局方案,包括线性布局、星型布局、环形布局等方式。

4G-5G室分优化服务方案

4G-5G室分优化服务方案

排查原则:现场排查的基 本原则是再次验证先是否 存在外部干扰,如私装放 大器、无线直放站、 CDMA杂散干扰、再进行 故障器件(互调干扰)的 定位,主要测试主集和分 集天馈系统的接收频谱( 上行平均噪声<-100dBm) ,以及无源器件5阶反射互 调性能(5阶反射互调要求 <-97dBm)。
三阶互调干扰排查
具体场景应用
窗口切换;出入口切换;电梯切换
邻区/切换优化
室分和室外协同优化邻区设置原则:
•室分小区应添加建筑底层的出、入口主要室外邻区为双向邻区; •对于多信源(室分由多个小区覆盖)物理分层的底层小区,需要增加建 筑出入口的几个主要室外邻区为双向 小区,外还需要增加底层小区和高 层小区之间的双向邻区,保证室内切换; •增加中、高层窗边的部分最强室外宏小区为双向邻区,以保证窗边发生 质差、干扰时能正常切出;切出到室外宏小区并在宏小区间发生切换后, 能够切回室分小区; •除多信源小区的室分系统外,单信源小区室分小区不增加其他室分小区 为邻区,避免临近的单信源室分小区之间发生直接的切换,而是借助室 外宏小区作为过渡小区,通过2次及以上切换完成;因为室分小区间若发 生直接切换,则切换带必然在室外区域,避免室分小区间的同、邻频干 扰导致质差和切换失败。
如果不具备频谱仪、双工器或驻波测试 仪、互调仪设备,可以通过更换主信源 设备后端的前三级无源器件或主干线无 源器件解决问题。
检测驻波问题可以遵循:由整体到局部、主干到分支
天馈系统驻波检测
导致驻波测试不合格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不限于这几点),
(1)分布系统馈线接头进水 (2)分布系统天线出现开路状态 (3)分布系统无缘器件损坏 (4)分布系统无缘器件连接错误
邻区/切换优化
频 繁 切 换

室分工程 技术方案建议书

室分工程 技术方案建议书

室分工程技术方案建议书一、背景介绍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通信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室内环境中,传统的室外基站无法满足用户对高速、高质量数据传输的需求,因此,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DAS)应运而生。

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是一种基于射频无线传输技术,用于在室内提供覆盖和容量支持的解决方案,主要用于室内大型公共场所,如商场、医院、地铁站等。

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室内覆盖(In-Building Coverage,IBC),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室内的无线信号覆盖,提高通信质量和容量。

二、技术方案1. 系统设计室分工程采用分布式天线系统的设计,旨在提供全方位的室内无线覆盖,覆盖区域包括大型商场、酒店、医院等大型公共场所。

系统需要满足大量用户同时接入的需求,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覆盖方案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设计不同类型的室内覆盖方案,包括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室内微型基站系统等,在覆盖效果和成本之间做出平衡。

采用分布式天线系统,以保证室内各个区域都能够获得良好的信号覆盖。

3. 网络规划通过对室内环境的调研和分析,确定安装天线的位置和数量,确保覆盖区域的全面性和一致性,避免信号盲区和覆盖漏洞。

同时,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网络负载,进行容量规划,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

4. 系统集成室分工程需要统一管理和监控,因此,在系统设计时要考虑系统的集成性,采用统一的监控平台和管理系统,实现对室分系统的统一监管和管理。

同时,要考虑与现有网络的兼容性,确保新系统能够与已有网络系统无缝衔接,避免因系统升级而导致的网络中断和质量下降。

5. 技术选型在室分工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技术,以满足各种覆盖需求和场景的要求。

包括天线、室内分布式系统、基站设备等,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技术优势1. 提高室内覆盖质量通过室分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可以大大提高室内的无线信号覆盖质量,避免信号盲区和覆盖漏洞,提高通信质量和用户体验。

室分整改实施方案

室分整改实施方案

室分整改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室内分布系统(DAS)在建筑物内部的无线覆盖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建筑结构、材料、布局等因素的影响,室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信号覆盖不足、信号干扰、通信质量差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整改和优化。

二、整改目标。

1. 提高室内无线覆盖的质量和稳定性,确保用户通信质量;2. 降低室内无线网络的干扰和信号衰减,提高网络性能;3. 优化室内分布系统的布局和参数配置,提高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

三、整改方案。

1. 巡检和调研。

首先,需要对室内分布系统进行全面的巡检和调研,了解各个区域的信号覆盖情况、干扰源、信道利用率等情况,为整改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网络规划和优化。

根据巡检和调研结果,对室内分布系统进行网络规划和优化,包括信号覆盖范围的调整、天线方向和倾角的优化、功率控制和信道分配的优化等,以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

3. 设备更新和升级。

针对老旧设备和技术落后的情况,需要进行设备的更新和升级,采用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4. 参数调整和优化。

对现有设备的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包括功率、信道、天线参数等,以提高系统的覆盖范围和容量。

5. 故障修复和维护。

对已经发现的故障和问题进行及时修复和维护,确保整个室分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整改计划和时间表,明确整改目标和责任人;2. 开展巡检和调研工作,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3. 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网络规划和优化方案;4. 更新和升级设备,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5. 对已发现的故障和问题进行修复和维护;6. 对整改后的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整改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五、整改效果评估。

1. 对整改后的室分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和评估,包括信号覆盖范围、通信质量、干扰情况等;2. 根据测试结果,评估整改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六、总结和展望。

室分整改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的规划和实施,只有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才能达到整改的预期效果。

室内分布优化方案的设计思路

室内分布优化方案的设计思路

随着通信行业快速发展,通常大部分话务量是数据话务量产生于室内,为增强室内的信号的深度覆盖,同时分担室外大网的话务量负荷,联通运营商进行了大规模的室内分布建设,室内分布站点的覆盖优化及性能提升逐渐成为全网优化的重中之重。

下面是室内分布优化方案的设计思路,欢迎阅读了解。

1.室分优化思路内分布系统结构相对复杂,产生故障的节点较多,因此室内分布系统的KPI指标会比大网系统差,严重影响了全网指标的考核。

室内分布问题主要集中在信号覆盖、干扰、设备故障等方面。

1.1室内分布问题点收集及分析1.2干扰问题优化因室内分布系统的天馈系统较为复杂,有的分布系统夹杂干放、直放站等有源器件,因此很容因引起RSRP偏高的问题;又因为室内系统无分集接收,因此RSRP偏高更影响无线信号的反向性能,造成话务的接入、切换、保持性能指标偏差。

所以对室内分布系统的RSRP偏高的优化理所当然应优先解决。

常见的引起RSRP偏高的原因和解决思路如下。

(1)信号同频干扰这种问题在室内分布系统中较为少见,通常通过断开平层天馈来确定问题范围,然后通过扫频测试来解决。

(2)天馈工艺差通常室内分布天馈系统,特别是信源侧的第一级天馈系统工艺对RSRP影响较大,在制作馈线头过程中毛刺过多或受潮进水等,在大功率输入时容易引起局部微放电造成频谱扩张,最终导致RSRP过高现象。

因此需对天馈系统进行工艺检查,杜绝不合格工艺现象。

(3)有源器件底噪过高室内天馈系统中作为信源信号的中继放大的有源器件会对系统引入新的噪声。

因此在优化时应杜绝有源系统的串接行为以减少反向噪声;同时要控制有源器件数量;还要控制和调节好反向增益,使得前反向保持平衡的同时,反向噪声抬升最小。

(4)无源器件性能劣化较差的无源器件经不住功放较高的峰值功率冲击容易损坏,其互调、隔离度、带外抑制性能均不能达到多载波系统的要求,从而导致反向RSRP抬升。

建议对室内分布系统的天馈主干部分采用大功率高品质无源器件。

室分整改实施计划方案

室分整改实施计划方案

室分整改实施计划方案一、背景介绍室内分布系统(室分)是一种为了满足室内通信覆盖需求而设计的通信网络系统。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一些室内环境中,如商场、医院、写字楼等场所,由于建筑结构、电磁屏蔽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移动信号的衰减,使用户在室内无法稳定地接收到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

为了解决室内通信覆盖问题,室分系统的部署成为了必要的解决方案之一、然而,在实际部署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如信号覆盖不均匀、利用率低等,这就需要对现有的室分系统进行整改,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用户的体验。

二、整改目标1.提高室内通信信号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2.优化室分系统的网络结构,提高信号利用率和系统容量。

3.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4.降低整改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

三、整改方法1.现场勘察和测量:通过调查和测量,分析现有室分系统的覆盖范围、信号强度、信号干扰等情况,为后续的整改工作提供依据。

2.系统规划和设计:根据现场测量结果,对室分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包括信号源的布置、天线的安装位置和角度调整等。

同时,需考虑到建筑物结构、电磁屏蔽等因素,合理确定系统中设备的位置和布线方案。

3.设备更新和更换:根据系统规划和设计方案,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更新和更换。

对于老化或性能不佳的设备,应及时更换;对于性能较好但不适合该场所的设备,也应进行相应调整。

4.系统优化和调整:在设备更新和更换后,需要对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整,包括天线的角度调整、功率控制、干扰消除等。

根据现场情况,对系统参数和配置进行调整,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覆盖范围。

5.故障排除和维护:整改后的室分系统需要进行故障排除和维护工作,包括平时巡检、设备检测、故障隐患排查等。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实施计划1.第一阶段(时间:1周)进行现场勘察和测量工作,获取现有室分系统的详细情况,并初步分析问题。

2.第二阶段(时间:1周)根据现场勘察和测量结果,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确定整改方案和设备更新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分优化技术方案概述室分网络深度覆盖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讲求的是方法,因此从宏观上来说,一套行之有效的优化流程必不可少。

◈系统性:自上而下,从整体到局部,有重有次◈整体性:施工图,KPI指标,分区域,分阶段实施优化◈相关性:多个单位合作,现场测试,结合话务统计指标之间的联系,地理信息,道路覆盖情况,边制定方案,边实施优化。

从微观上来说,点线面结合全网铺开,不同场景不同方式现场高密度普查测试,现场整改,后台系统优化实施结合。

基础信息收集->场景分类->分场景进行现场测试->优化方案制定整改实施->复测->效果评估实施过程测试优化方案制定->优化整改实施->效果评估->保障优化->质保测试优化方案制定(一)基础数据收集投诉信息,室分施工设计图,工参信息(包括BSC号、LAC 号、基站号、Cell_id、载频数、硬件配置、经纬度),物业,地理环境等相关信息;同时将这些信息集中在一个数据库文档中。

这份数据库文档为后续性能指标分析、最差小区分析,投诉解决等工作提供分析依据。

(二)室分优化场景分类室分优化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以建筑物类型为导向和以室分实际存在问题为导向。

由于一般情况下室分存在的问题都是通过实际测试才能发现,并考虑到室分优化工作的可执行性和后续工作的持续性,室分优化工作以建筑物类型作为场景划分的依据,这里所说的场景即为建筑物类型。

测试场景总体分6大类,见表1:表1- 室分场景类型表2- 室分测试区域分类(三)现场测试方法原则结合客户投诉情况,按照重要区域、热点区域、一般区域的原则及次序➢党政机关、三星级以上酒店、高档住宅区、重要公共场所及其他高业务量等重要热点区域➢保障居民住宅、写字楼、商场等较低业务量区域➢无室分信号分布站点(四)重要区域室分测试内容、方法:✓测试内容:✓覆盖测试:注:GSM/TD测试语音覆盖,语音mos。

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属于室内分布的问题,结合设计图纸情况,特别对影响室内覆盖质量的干放、电桥、合路器、室分天线、耦合器、功分器、负载、馈缆、接头等器件质量进行测试、排查,优化方提供方案整改建议。

✓泄漏测试室外信号入侵和室内信号外泄测试室内信号外泄测试✓切换测试服务目的良好的切换才能确保覆盖的连续,确保小区的系统资源利用率,杜绝切换出现掉话等等。

服务内容现场测试时收集附近邻区,结合整网邻区层级,与后台确认好需要添加的邻区,设置好参数,一线验证切换通过。

对室内有多小区的情况,除了添加邻区,还要优化切换带,让切换带平滑,处于业务发生较少的区域。

✓干扰测试服务目的通过测试室内外信号和干扰的情况,评估系统内干扰和系统外干扰对室内覆盖质量的影响,为干扰排查提供依据。

干扰处理可以降低上下行干扰,改善掉话、切换、拥塞等问题,以提高网络质量。

服务内容一方面,要控制过多的室外信号进入室内:实际工程中,一般室内小区信号边缘场强要比室外高5dB左右。

另一方面,要控制室内信号泄漏到室外:实际工程中,一般要求室内小区泄漏至室外10米处的主信号强度应低于-90dBm。

控制干扰的主要方法是用发射功率来控制对外干扰;包围式覆盖(室内覆盖中,窗户边使用壁挂天线向内打,压制窗户边飘进来的室外小区信号)确立有室内主小区;而室内外异频覆盖方案能有效的控制干扰和获得良好的覆盖效果。

第三方面,每天线输出功率治理,一般为有源设备的故障和参数设置不合理造成,需要确保每小区输出功率达标。

其他方面,测试中发现系统外干扰源,可给运营商提供排除或规避策略。

干扰处理可以降低上下行干扰,改善掉话、切换、拥塞等问题,以提高网络质量。

逐步做以下的检查与测试:✧干扰测试优化手段●根据KPI指标确定干扰小区。

检查最近是否增加或修改过基站硬件、数据。

如此阶段没有数据调整,则干扰来自于硬件本身或网外干扰。

●检查OMC告警。

有时掉话率高、切换成功率低、拥塞率高可能与设备故障有关,检查OMC告警记录可以节约大量的判断分析时间。

●检查频率规划(GSM)。

怀疑存在干扰的小区,检查该小区及其周围小区的频率规划,弄清基站位置分布以及各小区的方位角,画出拓扑图,并标明BCCH/TCH频点、BSIC;同时把规划的频点与BSIC中实际配置的频点进行比较,检查是否存在出入。

●检查小区参数设置。

某些小区参数设置不合理,会导致干扰。

(CRO、切换门限、邻区关系)●DT/CQT测试。

在空闲模式测试时,测试设备可以测量服务小区和邻区的信号电平,也可以对指定频点或频段进行扫频分析,以便发现越区覆盖信号可能造成的干扰。

专用模式测试时,测试设备可以测试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接受质量、功率控制登记、时间提前量TA等,来判断是否存在干扰。

✓测试规范及用例1)测试后请填写《室分现状调查表》2)记录每个测试点经纬度,主进口需要拍照3)测试前请调查并详细记录《室分测试准备工作表》中的各项准备工作。

4)测试的路径一定要保证全面,保证每个天线覆盖的范围都要测试,不能测试的区域要在报告中说明情况。

5)楼层在10层(含10层)以下的测试间隔为2层,楼层在10层以上20层(含20层)以下的,测试间隔为4层,20层以上的测试间隔为5层,具体测试中测试次数的密集度向高层适当倾斜。

6)地下车库如有4层,选2层测;如有3或2层,选1层测;B1F到外面的每个出入口需做切换测试。

7)1F及每个电梯均需全测。

8)在打点记录测试路径轨迹时,应严格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对应记录测试位置的真实方向,记录路径的长度应按照比例进行对等均衡分配,对于可以导入楼层平面图的,应该导入楼层平面图。

9)电梯进出、大堂进出、高层窗边为测试的重点所在,应加大这些位置区的测试频度,在开展对这些区域的测试时,应更加小心谨慎,保证测试质量。

10)对于测试log数据应进行统一规范的编号,以保证后续数据处理方便,编号统一采用如下:场景名称 + 测试建筑物名称 + 楼层号(如果有楼层)+ 业务 + 测试次数。

测试结束,原始测试log必须进行保存,如果因调查需要,可以随时提交总部查阅。

✓WLAN测试无线覆盖强度测试:方法:1、笔记本电脑上运行CDS WLAN测试软件,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进行覆盖电平测试;2、每层楼测试地点不应少于 3 个,测试点的选取应均匀分布,并且能够反映该区域的覆盖情况。

指标要求: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 95%以上位置,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等于 -75dBm载干比测试1、笔记本电脑上运行CDS WLAN测试软件,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进行载干比的测试;2、每层楼测试地点不应少于 3 个,测试点的选取应均匀分布,并且能够反映该区域的覆盖情况。

2、指标要求: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 95%以上位置,无线网卡接收到的载干比大于等于24dBAP业务测试测试方法步骤1、对热点进行覆盖测试和载干比测试,打开CDS WLAN选取测试点记录log,每层楼至少选择3个测试点;2、覆盖测试通过后才对热点AP进行业务测试,业务测试原则是52所精品校园测试AP比例不能低于该热点AP总量的60%,139高校测试AP比例不能低于该热点AP总量的50%,普通热点测试AP比例不能低于该热点AP总量的40%,每个POE交换机下挂AP至少选测一个;3、业务测试方法为某AP的覆盖区域内打开CDS WLAN测试软件进行业务测试:➢AP Association (AP关联):设为一次,默认参数不改。

➢Web Authenticator(Web 认证):设为一次,默认参数不改;如果采用10次,建议将“超时时间”从60s改为30s。

➢Ping:次数为100次,包大小为1400byge大小的包,建议修改“测试间隔”和“超时时间”,将值都修改为1s;在网络质量差的情况下,建议“测试间隔”1s,“超时时间”2s。

➢http(网页展现):建议仅测试中国移动官方网站(),而不测试主流网站()。

测试10次,超时时间修改为30s。

:建议下载不要超过10MB的文件(5MB合适),上传不要超过3MB的文件,以减少测试时间(五)一般区域场所测试测试内容:覆盖测试测试规范a. 每物理点CQT高密度测试, 测试步行速度应该适中、迈步应均匀(一般步速控制在每分钟50小步以内比较合适),语音拨打测试,每点拨打10次,每次呼叫60秒记录主服务小区电平和质量,邻区电平,掉话次数,单通,断续情况,如有影响质差的情况及时和后台系统优化人员联系,现场进行调整b 楼层在10层(含10层)以下的测试间隔为2层,楼层在10层以上20层(含20层)以下的,测试间隔为4层,20层以上的测试间隔为5层,具体测试中测试次数的密集度向高层适当倾斜c 记录每个测试物理点经纬度,主入口拍照测试记录整理、跟踪:一般场所扫点测试跟踪表.xls(六)热点区域场所测试测试内容结合重要场所和一般场所测试来进行优化方案制定和整改实施目前室分突出的四大问题:覆盖,切换,泄露,宏站信号入侵,宏站信号覆盖室内等严重影响用户感知本次专项优化针对室分存在的4大类问题进行优化和整改实施:1)室内覆盖问题分析及优化整改方案:室内覆盖干扰问题:主要包含弱覆盖、无覆盖、干扰等,分析该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接收电平,参数设置等指标进行分析;室内有覆盖的弱覆盖,需要根据测试结果和施工来确定是否补点,外边宏站信号天馈调整或者器件整改;无覆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靠新建站点或者调整外边宏站信号来增加覆盖;干扰需要实际情况调整频点或者输出功率,器件整改来优化 覆盖常见问题排查分析:流程图1.BTS硬件故障需要在后台首先排查。

如BTS功放输出功率过低,接收机灵敏度下降,合路器出现驻波比严重告警致使信号损耗大,射频连线错误等各种现象影响覆盖;2. 排查完基站硬件故障问题,要在后台排查无线配置参数设置是否有误。

无线参数设置不合理:如TRX功率等级设置不一致,BTS发射功率设置不合理,小区最小接入电平过大等。

3. 天线布放不合理问题:现场排查时,首先需要排除弱覆盖是否由天线布放不合理问题引起,如果天线口功率满足设计要求但还是存在弱覆盖的情况,则说明天线布放不合理,如果天线口功率不满足设计要求则应该重点检查有源设备及分布系统的问题。

●天线布放问题造成弱覆盖常见原因见下:A)设计方案不合理部分站点可能存在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存在弱覆盖区域。

如天线布放过远,使得天线与天线的交叠覆盖处存在弱覆盖区;地下层与标准层或出口处,天线的布放没有充分考虑信号的连续性,使得交叠处存在弱覆盖;另外电梯、电梯厅、拐角处等区域,由于信号会陡降,信号的接续和切换存在问题,需要特别的考虑,卫生间、拐角房间、消防通道等特殊区域,容易出现弱覆盖或盲区。

B)物业协调难同时可能由于物业无法协调,导致天线设计或安装时无法装在房间内,只能布放在走廊等公共区域,造成房间内或窗边区域弱覆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