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大豆中异黄酮的提取和研究
目录第一章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 (1)1.1乙醇提取法 (1)1.2 酸水解提取法 (2)第二章大豆异黄酮的性质 (2)2.1 溶解性 (3)2.2 紫外最大吸收波长 (3)2.3 水解 (4)第三章大豆异黄酮的作用研究 (5)3. 1 抗癌防癌 (5)3.2 对骨代谢的作用 (6)3.3 预防心血管等其它疾病 (7)第四章总结 (7)参考文献 (8)摘要:大豆异黄酮是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简要介绍了大豆异黄酮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和纯化研究进展。
天然大豆异黄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
大量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在防癌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预防骨质疏松症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对他的提取方法以及性质作用进行分析论证。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提取方法性质作用研究Abstract: soybean isoflavone is a kind of flavonoids, briefly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oybean isoflavone of soybean isoflavone. Natural soy isoflavone. Soy isoflavones are a clas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the growth of soybean.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oybean isoflavone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anti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prevention of osteoporosi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the extraction methods and properties for his.Keywords: nature of extraction methods of soybean isoflavone异黄酮是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主要存在于大豆科植物中,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物。
大豆异黄酮提取与纯化
大豆异黄酮提取与纯化
大豆异黄酮的提取,主要根据被提取物的性质及伴存杂质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提取用溶剂。
总的说来,对大豆异黄酮的甙类成分,一般可用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水或某些极性较大的混合溶剂,甙元用极性较小的溶剂,如乙醚、氯仿、乙乙酸乙酯等来提取。
在综合提取大豆异黄酮时一般采用乙醇水溶液、甲醇水溶液、丙酮酸性溶液和弱碱性水溶液等。
大豆粗提取物含有蛋白质、低聚糖、皂甙、油脂等杂质,其精制纯化一般根据所含杂质的性质,采用多次溶剂萃取、树脂吸附等方法。
由于溶剂萃取精制法存在溶剂残留、收率低、能耗大、溶耗高、不能解决重金属残留等问题,所以树脂吸附法将是今后发展的一个趋势。
提取精制路线一:
豆粕――甲醇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回收甲醇――甲醇膏――加水溶解――树脂吸附――无水乙醇洗脱――洗脱液――回收乙醇――乙醇精制――干燥――成品
提取精制路线二:
豆粕――加β-葡萄糖甙酶,370C温浸――水浸液――700C加热――水浸液――乙酸乙酯逆流萃取――乙酸乙酯液――回收乙酸乙酯――粗大豆异黄酮――酒精精制――回收酒精――干燥――成品
提取精制路线三:
豆粕――甲醇回流提取――回收甲醇――膏状物――加入中性醋酸铅――过滤――滤液――加入碱性醋酸铅――过滤――沉淀――悬浮于醇溶液中并通入硫化氢气体――过滤――滤液浓缩――干燥――成品
提取精制路线四:
豆粕――乙醇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苯脱脂――盐酸(0.1-0.5mol/L)水浴加热回流3小时――过滤――滤液――乙酸乙酯提取――加收乙酸乙酯――乙醇结晶――干燥――成品
注:路线一、三精制成品大豆异黄酮主要以糖甙形式存在,路线二、四主要以甙元形式存在。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方法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药用价值和产品开发应用前景任红丽2009090141摘要:对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用价值、提取工艺、分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在药用价值方面,讨论了其抗抑郁作用、抗氧化与自由基消除活性作用、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抗肿瘤作用、抗骨质疏松作用、抗心肌缺血作用;在提取工艺方面,讨论了溶剂提取法、超声提取法、酶法、微波法等;及其开发应用,为今后黄酮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药用价值黄酮类物质是一类低分子天然植物成分,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酚类物质[14],又称生物黄酮或植物黄酮,属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的各个部位,尤其是花、叶,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唇形科、豆科、伞形科、银杏科与菊科中。
迄今,已有数百种不同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中被发现,人工合成的黄酮类化合物也不断问世。
最初这类物质仅用于染料方面,自20世纪20年代,槲皮素、芦丁等黄酮类物质用于临床后,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显著的生理及药理活性,例如抗氧化、抗病毒、抗炎、调节血管渗透性,改善记忆,抗抑郁、抗焦虑、中枢抑制、神经保护等功能[2,12]诸多生理和药理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
1.提取纯化方法1.1 传统提取方法1.1.1 热水提取法水是最廉价的提取溶剂,是地球最丰富的物质,无色无味无毒,对人体和环境无害,挥发性不大,具有真正的绿色环保意义。
但用水作为提取溶剂时,从中药材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中杂质含量较多,往往因泡沫或粘液很多,给进一步分离带来许多麻烦,而且浓缩也会很困难。
此外,水提取物容易发霉发酵[22]。
1.1.2 碱性水、碱性稀醇浸提法中草药中黄酮类成分多为多酚类化合物,因其结构中具有酚羟基[7],故可用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液来提取中草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母核的多样性主要是由黄酮本身骨架、环系的变化、氧化程度和数量而定,当碱的浓度过高,加热时便破坏黄酮类化合物的母核。
大豆异黄酮提取
大豆异黄酮提取大豆异黄酮提取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工程技术,它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大豆异黄酮的来源、提取方法、生理功能和潜在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大豆异黄酮的来源大豆异黄酮是一类天然植物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大豆中。
大豆作为重要的农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
大豆中的异黄酮含量较高,尤其是在大豆的皮和种子中含量最为丰富。
通过对大豆进行提取和纯化,可以得到高纯度的大豆异黄酮。
二、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等。
其中,溶剂提取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将大豆中的异黄酮溶解出来,然后经过蒸馏和浓缩等步骤,最终得到纯度较高的大豆异黄酮。
三、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大豆异黄酮在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首先,它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
其次,大豆异黄酮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
此外,它还具有调节雌激素水平的功能,对于调节女性内分泌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还表明,大豆异黄酮对心血管系统和骨骼健康也有积极影响。
四、大豆异黄酮的潜在应用由于大豆异黄酮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因此在医药和保健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大豆异黄酮可以作为抗氧化剂和抗炎剂,用于预防和治疗一些炎症性疾病。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改善女性更年期症状,如潮热、失眠等。
研究还发现,大豆异黄酮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等疾病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大豆异黄酮提取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工程技术,它具有丰富的生理功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合适的提取方法,可以得到高纯度的大豆异黄酮,从而满足人们对于健康和保健品的需求。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豆异黄酮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拓展,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香豆素提取分离纯化的原理
香豆素提取分离纯化的原理香豆素是从大豆种子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药理活性。
其提取分离纯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预处理将大豆种子进行粉碎、脱脂等预处理,去除脂肪后得到大豆粉,增大接触面,有利于提高提取率。
二、提取常用的提取方法有乙醇提取、乙酸乙酯提取等。
将预处理后的大豆粉与提取溶剂混合,保证溶剂量足以溶解样本中目的成分。
常在50-70C条件下回流提取1-3小时,重复2-3次,即可从大豆粉中有效提取出香豆素。
三、粗提与除脂将提取液用减压浓缩的方法除去大部分溶剂,得到浓缩提取液。
然后进行液-液萃取,以正己烷等脱脂溶剂除去提取液中的脂肪成分,洗去杂质。
四、色谱分离提纯常用的色谱方法有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明胶层析等。
根据不同化合物在两相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分离,通过洗脱收集含香豆素的部位,即可得到香豆素的粗提物。
五、再结晶将粗提物溶解于适宜的溶剂后,调整溶液浓度,降低溶液温度,使香豆素析出并结晶。
经过滤、干燥后,即可得到纯度较高的香豆素晶体。
可重复再结晶,提高纯度。
六、列chromatography采用各种COLUMN chromatography 的方法,如硅胶、反相C18等,可进一步除去香豆素中的杂质,得到更高纯度的香豆素。
七、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选用合适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可实现对香豆素样品中各成分的有效分离,检测不同时间段流出的香豆素,收集得到高纯度香豆素。
综上所述,香豆素的提取分离纯化主要通过物理方法的粉碎和溶剂提取,以及色谱技术等进行分离提纯,经过层层处理,可从复杂的大豆样品中分离提取出高纯度的香豆素化合物,用于功能性研究与应用。
这一过程融合了提取技术、分离技术与检测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过程。
大豆中总黄酮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大豆中总黄酮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大豆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总黄酮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
总黄酮是指在植物中广泛分布的一类黄色化合物,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能够保护人体免受游离基的损害,具有抗衰老、抗肿瘤、降低血脂等多种保健功效。
因此,测定大豆中总黄酮的含量对于评价大豆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测定大豆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和分光光度法等。
其中,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简便、经济、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的方法,因此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大豆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下面,将对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一、原理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的吸收光谱特征来测定物质的含量的一种方法。
黄酮类化合物在紫外光区域有吸收峰,其波长范围在200~400nm,且波长在270nm处具有最大吸收峰。
因此,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得样品在270nm处的吸光度值,从而推算出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二、操作步骤1.准备样品将大豆样品加入适量的乙醇中,并放入超声器中超声提取30min,然后用离心机离心10min,取上部透明液体即可。
2.制备标准曲线将标准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取1.0ml,加入10ml的乙醇中,摇匀后,用超声波清洗30s。
然后用1ml移液管取出每个浓度的标准物质溶液置于1cm的光程比色皿中,加入足量的乙醇至刻度。
然后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70nm处进行测定,记录吸光度值,制成标准曲线。
3.测定样品将经过提取的大豆样品取适量,按2中方法进行测定,在270nm处记录吸光度值。
4.计算结果根据标准曲线的结果计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三、注意事项1.制备标准曲线时,应尽量选择与样品同一提取方法的标准物质进行测定。
2.制备样品时应充分超声,并注意结果的重现性,避免出现因提取不彻底或过度提取等问题导致的误差。
3.操作时应注意仪器的正确使用和光路的清洁与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大豆中异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探析
大豆 中异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探析
张运 运 刘 一 鸣 刘 金玉
( 长春农业 学校 吉林长春 1 3 0 0 0 0 ) 摘要: 大豆是最为常见的豆制品食物, 是人体营养摄入的保障之一。 大豆中含有革富的营养物质如糖类、 维生素等 , 另外
异黄酮在 大豆 中的含量也较为丰富。 从生物特性上来看大豆具有 降血糖、 降低 血脂并能够预防心脑血 管疾病 , 因此近年 来对 于大
2大 豆 中异 黄酮 类化合 物 提取 工艺 分析
2 . 1实验试 剂 与 实验 器材 实验试剂 : c , H OH( 9 5 %乙醇 ) , 异 黄酮标准 品( 纯
度超过9 9 %) , 豆粕 , 盐酸 、 氯化 钙 、 氯化镁 以及G D L( 分
析纯 ) 等。 实验 仪器 : 分 光 光度 计 、 粉碎机、 分样筛、 电子 天 平、 恒 温水 浴锅 。 2 . 2实验 方 法 样 品处理 : 用粉碎 机将豆粕 粉碎并 干燥 , 用 分样筛 进行分 样 ( 4 0目筛 ) , 加 热回流 1 小时进 行脱 脂 , 完成 后 对 其进 行 真空 干燥 。 提取 : 将上述样 本溶于 乙醇 中并加 热 , 加 热过程 中 采取真空泵进行 抽滤 , 然后将滤 液进行浓缩 。 其 主要流 程如下 , 豆粕 在粉碎 以后通过分 样筛 , 然后进行 称量取 样。 对样本进行 回流浸提 , 在 加热条件下对样 本进行抽 滤。 收集 滤液 加入盐 酸 , 以P H试 纸作为鉴 定标 准将溶 液调为 中性 , 在水浴条件 下蒸发滤液 , 在都得 到浸膏后 对其样 本进 行定容 , 最 后对所 得样本 进行 定量 分析 。 样 品异黄酮的测定 : 对样品采用5 0 ml 容量瓶进行定 容, 并准确测量提取液 1 . 0 ml 置于 比色管 ( 1 0 m1 ) 中, 向其 中加入 乙醇 , 以标 准 曲线为参 考来得 到异黄 酮的量 。 2 . 3实验 分析 及 结论 在试 验过 程 中进行 了分 析来判 断相关 因 素影 响 。 2 . 3 . 1 乙醇 浓 度 在对 乙醇浓度进行 配置 时事实上 是与大豆 异黄酮 的分子极 性存在 关联性 。 大豆 异黄酮 是一种 极性化 合 物那 么 以 乙醇作 为 溶剂 便 能够将 大豆 异 黄酮 充分 溶 解。 经过 分析 得 出在 乙醇浓 度 不断 上升 的情 况下 , 异 黄酮 的量 也 在不断 升高 , 在 乙醇浓度 为7 5 %左 右时异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姓名常姣专业微生物学摘要文章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
旨在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以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酮;提取;分离纯化;生物活性民以黄酮类化合物也称黄碱素, 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 在植物体内大多与糖结合成甙的形式存在, 也有部分以游离状态的甙元存在。
由于最先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都具有一个酮式羰基结构, 又呈黄色或淡黄色, 故称黄酮[ 1]。
目前对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较多,如溶剂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酶解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双水相萃取分离法及半仿生提取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它各自的优点和点。
用上述方法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仍然是一个混合物, 不仅是含有其它杂质的粗品, 而且是几种黄酮类成分的混合物, 需进一步分离纯化, 常用的方法有柱层析法、重结晶法、铅盐沉淀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的通透性、降血脂、降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抗肝脏病毒、抗炎、抗菌、解栓、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癌、防癌、降血糖、镇痛和免疫等生理活性[ 2-5]。
这些生理活性已被关注,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成为医药界的热门课题。
人体自身不能合成黄酮类化合物而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因此多年来科学家都在积极研究探讨从植物体中分离纯度高、活性强的黄酮类化合物[6]。
1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黄酮类化合物是以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而衍生的一类通过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大多具有基本碳架的一系列化合物,且母核上常有羟基、甲氧基、甲基、异戊烯基等助色取代基团。
黄酮类化合物多为晶体固体,多数具有颜色,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旋光性外,其余则无旋光性) 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因结构及存在状态(苷或苷元、单糖苷、双糖苷或三糖苷)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一般游离态苷元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 其中,黄酮、黄酮醇、查儿酮等平面型分子,因堆砌较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大,故更难溶于水;而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因系非平面型分子,故排列不紧密,分子间引力降低,有利于水分子进入,水中溶解度稍大。
食品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与纯化研究
食品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与纯化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饮食结构的反思,关于食品中天然活性成分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大豆异黄酮作为一种植物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大豆及其制品中,不仅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等多种功能,还对人体内分泌功能的调控有着显著的作用。
因此,大豆异黄酮的提取与纯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一、大豆异黄酮提取的方法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
物理方法包括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和高压提取等,这些方法具有提取效果好、操作简便等特点。
化学方法则包括溶剂提取、酶解提取和浸提法等,这些方法适用于提取大豆异黄酮并同时去除其他杂质。
二、大豆异黄酮提取液的处理大豆异黄酮提取液在经过初步提取之后,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才能得到纯度较高的异黄酮产品。
常用的方法包括酸碱沉淀法、吸附法、结晶法和色谱法等。
酸碱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调整pH值可以使异黄酮沉淀下来,然后将沉淀物进行洗涤、干燥、粉碎等工艺处理,最终得到纯度较高的大豆异黄酮产品。
三、大豆异黄酮的纯化研究大豆异黄酮的纯化研究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逆流色谱法和超滤法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分离技术之一,它通过溶剂的不同极性和流动速度的调节,实现对不同成分的分离和纯化。
逆流色谱法是一种有效的大豆异黄酮纯化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反向流动,实现对异黄酮的分离纯化。
超滤法则是通过膜过滤的方式,将大豆异黄酮从其他杂质中分离出来,达到纯化的目的。
四、大豆异黄酮产品的应用经过提取和纯化后的大豆异黄酮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保健品等领域。
在食品领域,大豆异黄酮可以被添加到豆制品、饼干、奶粉等产品中,使其更具营养和功能性。
在医药领域,大豆异黄酮可以用于治疗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各类癌症。
在保健品领域,大豆异黄酮可以用于调节女性内分泌功能、改善更年期综合症状等。
综上所述,食品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与纯化研究对于发挥大豆异黄酮的功能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豆茎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黑龙江医药科学
2 1年 1月 第 3 卷 第 5 01 O 4 期
大 豆茎 中黄 酮类 化合 物 的提取 及抗 氧化 作用 研究
刘立 新 , 郑春 辉 , 徐 成, 王 雪
( 木斯大学药学院, 龙江 佳木斯 140) 佳 黑 5 0 7
摘要: 目的 : 究 大 豆 茎 中黄 酮 类 化 合 物 的 最 佳 提 取 工 艺及 其 抗 氧 化 作 用 。 法 : 取 工 艺采 用超 声 辅 助 法 , 研 方 提 以黄 酮提 取 率 为 考 察 指 标 , 用 L (‘表 进 行 正 交试 验 ; 氧 化 试 验 采 用 清 除 羟基 自由基 法和 烘 箱储 藏 法 , 过 比较 吸 光度 和 P V 值 研 选 93) 抗 通 O 究 其 抗 氧 化 活 性 。 果 : 佳 的 提 取 条 件 为 乙醇 浓 度 7 % , 取 时 间 3mi, 结 最 O 提 0 n 固液 比1 1 , 声 频 率 5 H , 取 率 可 达 0 8 9 ; :5 超 O z提 .1 %
列腺 癌和结、 直肠 癌 显 著 有 效 , 且 对 胃癌 、 癌 和 白血 病 及 而 肝 其 它 一些 癌 细 胞 系 的生 长 、 殖 具 有 抑 制 作 用 。 增 目前 , 于 大 对
提 取 率 , 定 最 佳 的 提 取 条 件 。 验 确 定 的 因素 水 平 见 表 l 确 试 。 表 1 试 验 因素 水 平 表
乙醇溶 解并 加 至 刻度 。 密 吸 取2 0 40 6 08 0 1. , 精 . , . ,. , . , 0 0 1. ,4 0 1 .rL 分 置 于5 mL量 瓶 中 。 别 加 5 亚 硝 酸 20 1. ,6 O a 0 分 钠 溶 液 15 . mL, 匀 , 置 6 n 再 加 1 硝 酸 铝 溶 液 混 放 mi, O
一种从大豆胚芽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265124.1(22)申请日 2019.12.11(71)申请人 东北农业大学地址 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长江路600号(72)发明人 齐宝坤 李杨 张小影 韩璐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代理人 朱玲艳(51)Int.Cl.C07D 311/36(2006.01)C07D 311/4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从大豆胚芽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大豆胚芽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方法,属于食品功能活性物质提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胚芽超微粉碎获得大豆胚芽粉;2)将所述大豆胚芽粉与水混合、乳化获得大豆胚芽乳化液;3)将所述大豆胚芽乳化液与溶剂混合进行射流空化获得溶剂提取液;4)将所述溶剂提取液、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混合均质后,进行高效逆流色谱分离获得大豆异黄酮。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大豆异黄酮提取率显著增高,提取率能够达2.1%~2.3%;纯度高达95.59%~98.32%。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CN 111039911 A 2020.04.21C N 111039911A1.一种从大豆胚芽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胚芽超微粉碎获得大豆胚芽粉;2)将所述大豆胚芽粉与水混合、乳化获得大豆胚芽乳化液;3)将所述大豆胚芽乳化液与溶剂混合进行射流空化获得溶剂提取液;4)将所述溶剂提取液、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混合均质后,进行高效逆流色谱分离获得大豆异黄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大豆胚芽粉的粒径为10~12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大豆胚芽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4~6);所述水的温度为32~40℃。
大豆提取黄酮实验报告
大豆提取黄酮实验报告1. 引言黄酮是一类天然的营养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尤其丰富于大豆中。
黄酮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从大豆中提取黄酮,并验证提取方法的有效性。
2. 实验目的1. 掌握大豆黄酮提取的方法;2. 验证所采用黄酮提取方法的有效性。
3. 实验步骤3.1 材料准备- 大豆100g- 乙醇绝对乙醇200mL- 水200mL- 无水氯化钠10g3.2 大豆磨碎将大豆放入研钵中,用研钵和杵将其磨碎,直到得到细小的大豆颗粒。
3.3 提取黄酮1. 将磨碎后的大豆颗粒放入一个容器中,加入绝对乙醇,并充分搅拌混合。
2. 将容器密封,室温下静置24小时,使大豆中的黄酮溶解于乙醇中。
3.4 分离黄酮1. 将混合液过滤,将固体残渣分离出来。
2. 将过滤后的液体加入适量的水,并加入无水氯化钠搅拌混合。
3. 再次过滤液体,将沉淀留取。
3.5 干燥和称重将取得的黄酮沉淀放入干燥器中,风扇吹干,直至得到固体状的黄酮。
4. 结果经过提取和分离,得到了黄酮的沉淀物。
将沉淀物取出后放入干燥器中,干燥后得到了黄酮样品。
5. 讨论与分析我们成功地从大豆中提取到了黄酮,证明了所采用的提取方法有效。
然而,实验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可能会有部分黄酮未被提取到,导致损失。
此外,所提取得到的黄酮应经过进一步的分离和纯化,以确保其纯度和质量。
为了提高黄酮的纯度,可以使用比本实验中使用的方法更多样化的提取反应,如超声波法、溶剂萃取法等,以增加黄酮的提取效率。
同时,在提取过程中,还可以对提取温度、时间、酶解条件等因素进行优化,以提高提取效果。
6.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从大豆中提取到了黄酮,并初步验证了所采用的提取方法的有效性。
实验结果表明,大豆含有丰富的黄酮,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大豆黄酮提供了可能性。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黄酮的生理功能和应用价值,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1. 李光正. 大豆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农产品加工(学术版), 2014(3): 32-34.2. 张小龙. 大豆黄酮对人体健康的保健作用[J]. 中国农民, 2017(18): 89-90.3. 王小娜, 王勇. 大豆黄酮的提取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5, 42(6): 64-66.。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与功能应用研究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是具有色酮环与苯环为基本结构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其数量列为天然酚类化合物之首,大多数具有颜色[1]。
在高等植物体中常以游离态或与糖成苷的形式存在,在花、叶、果实等组织中多为苷类,而在木质部组织中则多为游离的苷元[2]。
可以分类为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黄烷酮类等。
广义的范围还包括查耳酮、嗅酮、异黄烷酮及茶多酚,是一类生物活性很强的化合物,具有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治血管硬化等作用;同时也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癌防癌的功效,在医药、食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与生理功能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合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基本结构中的两个芳香环(C6)由1个C3单位联结成15碳化合物。
在自然界中,黄酮类化合物大多数以苷类的形式存在,由于糖的种类、连接位置、苷元等不同,可形成各种各样的黄酮苷。
种类不同的黄酮苷在基团上被进一步修饰后产生了自然界中种类繁多的黄酮类化合物[3]。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多种多样。
黄酮类化合物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耳鸣等症状有明显的疗效,尤以缓解头痛为显著。
黄杞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降血脂、降血糖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山楂叶总黄酮可有效防治心血疾病、清除氧自由基、降脂、利尿和增强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与功能应用研究张晓荣 杨 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测试中心 陕西 杨凌 712100)摘 要: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生理功能及在医药、保健食品等方面的应用研究,预测了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应用前景,旨在为黄酮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方法 生理功能作者简介:张晓荣(1976-),女,陕西富平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食品营养与安全研究与教学工作。
E-mail:******************。
耐缺氧能力等。
大豆(Glycine max)异黄酮有类雌激素及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并对多种肿瘤具有抗癌作用[4-5]。
大豆提取物中异黄酮成分的分离与纯化的开题报告
大豆提取物中异黄酮成分的分离与纯化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天然植物提取物成为了越来越受人们追捧的保健品和药物。
其中,大豆异黄酮作为一种干扰素样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抗菌,抗肿瘤,调节内分泌等生理活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因此,大豆异黄酮的提取以及纯化工作备受关注。
在目前的文献中,对大豆提取物中异黄酮成分的分离与纯化也已经有了很多报道。
但是由于大豆异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提取物中极小的含量,使得分离纯化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分离方法的比较,选取出一种最为适合的工艺条件,以提高大豆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效率。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研究大豆提取物中异黄酮成分的分离与纯化工艺;2.比较不同的分离方法,选择出一种最为适合的工艺条件,以提高大豆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化效率;3.对纯化后的大豆异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和活性评价。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大豆提取物的制备:选择起始材料,采用适当的提取方法,制备出大豆提取物。
2.大豆提取物的分离: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如液-固色谱,硅胶柱层析等,对大豆提取物中的异黄酮成分进行分离。
3.大豆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化:选取具有综合优势的分离方法,对异黄酮类成分进行进一步的纯化,得到高纯度的大豆异黄酮类化合物。
4.结构鉴定与活性评价:对纯化后的大豆异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和活性评价,探究其生物活性。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具体如下:1.为大豆异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2.探究了不同分离方法对大豆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为大豆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纯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3.进一步挖掘了大豆异黄酮类化合物在保健品和药物领域的应用潜力。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实验方法包括:1.大豆提取物制备:选定起始材料,采用具体的提取方法,提取大豆异黄酮类化合物。
2.分离方法比较:分别采用液-固色谱、硅胶柱层析等方法,对大豆提取物中异黄酮成分进行分离,选择出最为适合的分离方法。
化合物黄酮提取以及检测方法研究报告
化合物黄酮提取以及检测方法的研究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 在银杏叶、山楂、杜仲、山香圆叶、水芹、竹叶、黄芪、丹参等植物中均有检出。
到目前为止, 已经发现有5000 多种植物中含有黄酮类和异黄酮类化合物[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是具有C6- C3- C6 的基本骨架, 根据中间三碳链的氧化程度、 B 环( 苯基> 连接位置( 2- 或3- 位> 以及三碳链是否呈环状等特点, 分为许多不同类型: 包括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二氢异黄酮、查尔酮等化合物[2]。
现代研究证明黄酮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抗氧化剂, 其生理作用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芦丁、槲皮素等能够增强心脏收缩。
杜鹃素具有止咳祛痰作用。
黄芩苷具有抗菌消炎、抑制肿瘤细胞作用。
水飞蓟素具有保肝作用等[3]。
此外, 黄酮类化合物还有降血脂、止血、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多种药理作用。
正是其上述生物活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 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医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 是一类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天然药物[4]。
黄酮类化合物在人体不能直接合成, 只能从食品中获得。
主要是作为食品添加剂或直接应用于食品中增加其保健作用。
例如茶多酚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主要是以茶叶及其提取物的形式添加到食品中。
茶多酚具有抗疲劳、抗辐射、抗衰老等功能特性, 茶叶具有独特的色、香、味、形, 能使食品增香、调味、着色, 因此茶多酚以茶叶的形式在食品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近年来科学家都积极关注从植物体中提取纯度高、活性强的天然黄酮成分, 并进一步将其加工成有特异功能的保健食品和药品等产品。
1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1.1 有机溶剂提取法甲醇和乙醇是最常用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溶剂, 高浓度的醇( 如90 %左右> 适宜于提取苷元, 60 %左右浓度的乙醇或甲醇水溶液适宜于提取苷类。
田呈瑞[5]采用索氏提取法, 利用乙醇提取银杏叶黄酮,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 确定乙醇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 银杏叶粉碎至50 目~60 目, 以70 %乙醇按照液固比6∶ 1 的比例, 于80 ℃条件下提取2 次, 每次 1 h, 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率可达87.6 %。
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纯化研究综述
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纯化研究综述34第2期(总第54期)重庆中草药研究二oo六年十二月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纯化研究综述高太平罗维早(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400065)摘要:简要介绍了大豆异黄酮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和纯化研究进展.天然大豆异黄酮多以苷的形式存在,提取方法一般采用乙醇提取法和酸水解法.由于提取液中含有各种杂质,通常采用柱色谱法,溶剂萃取法,沉淀法,超滤法等技术进行纯化.关键词:大豆异黄酮提取纯化大豆异黄酮是存在于大豆等豆科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它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早在1940年,研究者就注意到澳大利亚某些牧场中的绵羊生殖能力很强,通过研究发现这是因为牧场中含有一种特殊的三叶草植物,其富含的芒柄花索可在绵羊的胃中酵解为一种大豆异黄酮一黄豆苷元.从那个时候起,研究者就开始逐渐去关注异黄酮对于健康的作用,最后掀起了研究异黄酮的热潮.近来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具有抗癌,防治动脉硬化,防治骨质疏松,抗氧化和抗真菌活性等多种药理作用].从大豆异黄酮中分离得到的染料木黄酮,其结构与l7—9雌二醇的结构相似,能与内源性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雌激素效应,同时又没有药物雌二醇的副作用,被人们称为植物雌激素.1大豆异黄酮的化学组成【2J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混合物,其结构主要有三种:葡萄糖苷配基(aglucone),葡萄糖苷(glucone )和结合葡萄糖苷(conjugatedglucone),葡萄糖苷配基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大豆中,主要有染料木黄酮(genistein),黄豆苷元(daidzein)和大豆黄索(glycintein),这三种异黄酮在大豆籽粒中含量甚少,约占异黄酮含量的2—3%.大豆籽粒中有9r7 -98%的异黄酮是以葡萄糖苷和结合葡萄糖苷(conjugatedglucone)的形式存在.2大豆异黄酮的性质天然植物中存在的异黄酮以游离型苷元和结合型糖苷两种形式存在,大部分以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大豆异黄酮在通常情况下为固体,熔点大都在100oc以上,常温下性质稳定,呈黄白色,粉末状,无毒,有轻微苦涩味,在醇类,酯类和酮类溶剂中有一定溶解度,不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难溶于石油醚,正己烷等.大豆异黄酮在水中的溶解度在40—50℃没有明显变化,在70—90℃时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着增加.大豆异黄酮中的结合葡萄糖苷(conjugatedglucone)在加热和碱性条件下可以水解去掉丙二酰基和乙酰基而转化成葡萄糖苷.碱水解条件pH值为8一l3,水解程度随pH值及温度的升高而加大.而大豆异黄酮葡萄糖苷在强酸高温或酶存在的条件下可水解去掉葡萄糖基而转变成葡萄糖苷配基形式.3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在自然界中大豆异黄酮的资源十分有限,作为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如何高效率地提取大豆异黄酮,确定最佳的提取纯化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将其主要研究进展做一简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资料J.3.1乙醇提取法:-'Oo六年十二月重庆中草药研究第2期(总第54期)35 豆粕中蛋白质含量很高,用醇提取异黄酮时,一方面要求异黄酮的提取率要高;另一方面要求蛋白质的提取量低.因为蛋白质的存在不利于提取液的浓缩和异黄酮的分离操作,因此需要对醇提工艺条件进行优选.江英等H对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了单因素考察.大豆粕粉碎后过40目筛,先用乙醚回流脱脂至乙醚液无色,分别采用不同乙醇浓度,物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提取.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黄酮含量.以60%乙醇提取,物料比18:1,温度60℃,提取时间2h为最佳.朱仕房等用正交实验筛选了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以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元和大豆黄素混合对照为指标,用HPLC法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最佳条件为:80%的乙醇,不小于18:1的物料比(溶剂:原料),时间1h,温度不超过50℃;如以染料木黄酮作为目的产物,则温度宜升高至70℃.鞠兴荣等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中提取溶剂,料液比,温度,时间等因素进行了探讨,以大豆异黄酮提取回收率及干扰物质量为指标,确立最佳提取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70%的乙醇溶液为提取剂,固液比1:5,在50℃温度下浸提二次,每次lh总转移率可达95%以上,且干扰物质量较低.袁龙等用正交实验进行了提取条件筛选,结果70%的乙醇,50℃下对豆粕重复提取3次,每次1.0h,异黄酮的提取率达到最高,而蛋白质的提取量最低.并认为,要得到纯度较高,与天然大豆成分一致的异黄酮产品,在提取液中必须用HE1等强酸进行异黄酮与糖和蛋白质的分解和分离.胡卫新等同样采用正交实验进行了提取条件的研究,以70% 的乙醇,固液比(豆粕:溶剂)l:10,70℃提取豆粕3次,每次1.5h,可使总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最高,而蛋白质的提取率较低.且提出采用盐析和等电点沉淀工艺分离除去提取液中的大豆蛋白质,pH值在4.1±0.1下,加入3.0(m/v)的ZnC1,大豆蛋白质的分离除去率最高. 3.2酸水解提取法:大豆异黄酮绝大部分是以苷的形式存在的,药理研究表明苷元形式的异黄酮比糖苷形式的异黄酮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大豆异黄酮苷能被稀酸催化水解成为苷元.用醋酸,硫酸等均可发生水解.但从实际生产和经济实用角度考虑,一般选用盐酸.汪海波等以脱脂大豆粕为原料,采用酸水解后用无水乙醚萃取的方法提取游离型异黄酮成分.实验结果表明,酸水解异黄酮的提取率和产品纯度均高于醇浸提法;张炳文等u通过正交实验确立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的最佳酸水解工艺条件:盐酸甲醇溶液的浓度为2mol/L,水解温度为80℃, 水解时间为60rain,水解前后大豆素的含量由0.22%增加至14.01%,染料木素的含量由0. 02%增加至23.45%.3.3其他:酶法提取大豆异黄酮反应条件温和,提取率高,提取物不易变性.一般最适酶解反应温度为40~C,最适pH值为5.0,目前酶法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应用;超声波提取法利用超声波空化,粉碎,搅拌等特殊作用,对植物药材的细胞进行破坏,使其有效成分快速溶于溶媒之中, 以利于提取.谢明杰等u利用超声提取大豆异黄酮,并与加热回流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超声提取超声频率为25kHz,超声功率为160W,60℃超声处理60min时,大豆异黄酮的得率和含量与醇提法相比分别提高了3.93%和7.87%,说明超声波提取法也不失为一种提取异黄酮的新的有效方法;另外,国外一些学者还将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技术等方法应用到大豆异黄酮的提取.4大豆异黄酮的纯化大豆异黄酮粗提液中含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等多种杂质.为了得到高纯度的异黄酮和异黄酮相关单体化合物,有必要对其粗提物进一步分离纯化.目前大豆异黄酮的纯化方法主要36第2期(总第54期)重庆中草药研究二oo六年十二月有柱色谱法,溶剂萃取法,沉淀法,超滤法等.4.1柱色谱法:目前广泛应用的主要有聚酰胺吸附法和大孔树脂吸附法引.袁建等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采用聚酰胺作为吸附剂时可以将大豆异黄酮与低聚糖等干扰物质分开,2O一50%乙醇洗脱液中大豆异黄酮回收率可达87.O%,存在的问题是吸附柱很易过载,洗脱速度较慢,聚酰胺易霉变等.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也可以有效地将大豆异黄酮与干扰物质进行分离.20—50%的乙醇洗脱液中回收率可达94.5%.比较二种吸附剂的性能,认为采用大孔树脂作为吸附剂效果较好.潘廖明等l1比较了9种不同型号的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对大豆异黄酮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LSA一8型树脂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解吸能力,该树脂在35cI=时,对大豆异黄酮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其动态最大吸附量为204.6mg/g千树脂,采用70%乙醇解吸5h,大豆异黄酮的含量达到57.O%.4.2溶剂萃取法:运用溶剂法既可以为粗提取液脱酯,也可以萃取异黄酮.低极性溶剂石油醚可以用来脱酯,而乙酸乙酯等中等极性溶剂可以提取异黄酮.袁建等u试验了乙酸乙酯,乙醚,正丁醇,氯仿,苯等有机试剂对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效果,吸取一定量的大豆异黄酮提取浓缩液,加水适当稀释,加入等体积的有机溶剂后振摇2min,静置分层,分别取有机相和水相进行分析,测定其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计算萃取效率.结果发现以氯仿,苯,乙醚作为萃取剂时萃取效率较低;正丁醇三次萃取效率可达92.5%,但正丁醇沸点较高,萃取液不易浓缩,且萃取液中杂质较多;而乙酸乙酯三次萃取效率可达85.4%,萃取液易处理,所以认为用溶剂法时宜采用乙酸乙酯作为萃取剂.4.3沉淀法:大豆异黄酮的粗提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其对浓缩,分离操作影响极大.浓缩时大量的蛋白质易起泡溢出;进行柱分离精制时,蛋白质的絮凝引起上柱速度慢,并容易引起柱吸附性能降低和柱阻塞现象,因此必须对提取液进行脱蛋白质处理.采用沉淀的方法可以除去蛋白质而达到精制目的.乙醇沉淀法去除蛋白的效率较低,进一步分离精制时,往往还需进行脱醇处理过程,增加了操作步骤和生产成本;等电点沉淀法去蛋白质能力中等,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等电点沉淀法较为可行.其他沉淀方法还有盐析沉淀法,有机溶液沉淀法,重金属沉淀法等.4.4超滤法:超滤法往往作为辅助手段与其他方法一起运用,以达到精制目的.如等电点沉淀法结合超滤法脱蛋白,可提高超滤速度及大豆异黄酮制品的纯度,异黄酮截留率为7.2%,蛋白质截留率达91. 1%.超滤膜与大孔树脂吸附法相结合ll'】,采用: 浸提液一超滤膜一吸附——解吸——干燥的工艺,用超滤膜去除部分杂质,减轻了吸附树脂的负担,较适合工业大生产.4.5其他方法:随着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技术新方法也在大豆异黄酮的分离纯化中得到了运用.如高速逆流色谱法,膜分离技术,固相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5讨论目前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主要是乙醇提取法和酸水解提取法.乙醇提取法相对简便,成本较低,对设备要求不高,因此被广泛采用,但其提取率不高,后处理和精制较为烦琐.酸水解提取法较传统的醇提法提取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酸水解一般时间较长,产物是否稳定,或是否已发生变化,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超声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新技术的出现,为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提供了新的方法,目前这些方法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很难得到大生产的推广.因此,如何更为有效的从大豆中提取异黄酮,找到一种高效,简便,适用的方法尤为重要.(下转第45页)二oo六年十二月重庆中草药研究第2期(总第54期)45 学,1979:(9):431[28]梁侨丽等.垂盆草的化学成分研究.中草药,2001:32(4):503[29]何爱民等.垂盆草中的甾醇化合物.中国药科大学,1997:28(5):271[30]何爱民等.垂盆草中的黄酮类成分.中草药,1997:28(9):517[31]杨金龙等.阿昔洛韦与垂盆草治疗乙型肝炎的比较.新药与临床,1994:13(3):175[32]凌一揆等.中药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55~6[33]戴岳等.垂盆草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5):30[34]林以宁等.垂盆草制剂中水溶性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2000:16(6):19[35]张邦祝.垂盆草水溶性成分的免疫活性研究.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1:12(6):430[36]王鹏等.中药水芹降血脂的实验研究.河北中医, 1994:17(1):38[37]张红英等.水芹甲醇提取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国中药杂志,1995:120 (1):44[38]陈红艳等.水芹酸碱提取物对小鼠Call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解放军药学.2001:22[39]黄正明等.水芹水提物在鸭原代肝细胞培养中对DHBV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中国药学杂志, 1997:32(11):720[4|D]杨旭等.香菇多糖对慢性乙肝患者T细胞亚群和IL一2受体表达的影响.临床内科杂志,1994:11 (4):47[41]郝淑兰.香菇多糖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寨.临床内科杂志,1994:11(4):48[42]李荷花等.猪苓多糖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6 (1):89[43]梁侨丽等.云芝多糖对慢性乙肝的疗效观察.辽宁药物与临床,1999:2(3):19(上接第36页)参考文献:[1]刘苹苹等.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J].辽宁化工, 2004,33(1):27[2]井乐刚等.大豆异黄酮的物理化学性质[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85[3]曲丽萍等.大豆异黄酮提取与纯化方法研究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06,24(2):69-72[4]江英等.大豆异黄酮提取条件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3):67[5]朱仕房等.大豆异黄酮提取条件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1,22(3):54[6]鞠兴荣等.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注[J].中国粮油,2001,16(6):17[7]袁龙等.大豆中异黄酮提取条件及其在提取液中的存在形式[J].徐州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2004,22(3):55[8]胡卫新等.大豆异黄酮提取条件和大豆蛋白质分离工艺研究[J],大豆科学,2005,24(1):26[9]汪海波等.酸水解法提取人豆异黄酮甙元工艺研究[J].食品科学,2003,24(4):98[10]张炳文等.大豆异黄酮水解工艺的研究探讨[J]. 中同粮油,2003,18(3):44[11]谢明杰等.超声波提取大豆异黄酮[J].大豆科学, 2004,23(1):75[12]郭文勇等.大孔树脂吸附层析法提取淡豆豉中总异黄酮的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2004,25(9):1033[13]罗少洪等.大豆总异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 广东药学,2005,15(4):7[14]冯建光等.大孔吸附树脂对大豆异黄酮的吸附与洗脱性能[J].无锡轻工大学,2003,22(1):82[15]袁建等.大豆异黄酮分离与精制工艺研究[J].食品科学,2002,23(8):118[16]潘廖明等.大孔树脂吸附大豆异黄酮特性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29(5):15[17]史宣明等.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及精制[J].中国油脂,2001,26(2):3。
南昌大学科技成果——大豆荚壳中提取大豆类黄酮
南昌大学科技成果——大豆荚壳中提取大豆类黄酮
技术原理
本项目采用溶剂萃取和膜分离方法,从大豆荚壳中提取大豆类黄酮(含大豆异黄酮和黄酮类化合物),所得提取物既可作为药品、保健食品和营养食品的基料直接用于加工,也可作为“中间产品”,从中分离出高纯度的大豆异黄酮和黄酮类化合物制品,再用于加工药品、保健食品和营养食品。
技术特点
国内首先从废弃的大豆荚壳中提取高活性的大豆类黄酮,废物利用,生产成本低,产品附加值高,具有独创性。
国内首次溶剂萃取和膜分离方法,从大豆荚壳中同时提取大豆异黄酮和黄酮类化合物这两类活性物质,工艺简捷,合理可行,提取率效高,设备投资相对较小。
应用范围适宜于生产医药、保健食品和农副产品精加工的企业。
市场前景
我国每年废弃的大豆荚壳高达1千万吨以上,不少产豆地区便于集中大量豆壳。
大豆荚壳价格低廉,易运输,耐贮藏,不易败坏和变质,生产成本低。
大豆荚壳含有的大豆异黄酮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预防脑血管疾病,免疫调节,缓解和减轻女性更年期综合症,防癌抗癌等多种生理活性和功能作用。
因此,该提取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初步估算,每加工1吨大豆荚壳提取物,利税可达5万元以上。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简介
•黄酮类化合物是在植物中分布最广的一类物质,几乎每种植物体内都有,它们常以游离态或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抵御异物的侵入起到重要的作用。
•它们在大豆中生长形成一类次级代谢产物。
由于是从植物中提取雌激素有相似结构,因此又称为植物雌激素,具有调节人体多种生理功能作用。
•分类
大豆中的黄酮为大豆异黄酮共有12种,可分为三类:黄豆苷类、染料木苷类、黄豆黄素苷类,以游离型、葡萄糖苷型、乙酰基葡萄糖苷型、丙二酰基葡萄糖苷型等四种形式存在。
化学
结构式
大豆异黄酮苷
元结构式
大豆异黄酮葡萄苷结构式
提取
•常规浸渍提取法
最佳条件:70%乙醇水溶液、温度50度、时间5h、料比液1:6浸提物中大豆异黄酮含量为2.54%
超声波浸渍法
最佳条件:50%乙醇水溶液、温度70度、时间1h、料比液1:8浸提物中大豆异黄酮含量为2.74%
(1)溶剂萃取法
纯化
浸提物
杂质(皂苷、单糖小分子蛋
白质)大豆异黄酮
乙酸乙酯(25度)
(2)大孔吸附树脂(70%的乙醇洗脱LSA8型)
硅胶柱
大豆苷元染料木苷
染料木黄
酮大豆苷单体分离
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5:1)乙酸乙酯-甲醇(10:1)
生物活性及应用
•抗氧化作用
•雌激素作用
•降低胆固醇及保护心脑血管作用•明显预防骨质酥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