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研究方法
教育叙事研究法
![教育叙事研究法](https://img.taocdn.com/s3/m/8ecb4c2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2.png)
教育叙事研究法教育叙事研究法是一种常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个体或团体的叙事进行分析,揭示其中的教育意义,探讨其中的教育问题,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经验。
教育叙事研究法强调个体的经验和感受,在研究中注重个体的主观体验和情感表达,通过对叙事文本的分析和解读,揭示其中的教育内涵和价值,对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启示。
教育叙事研究法的核心在于故事的解读和理解。
研究者通过对教育相关的叙事文本进行分析,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和启示,揭示其中的教育问题和困境,为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通过教育叙事研究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体验、情感和思考,为教育实践提供更为丰富和全面的认识基础。
教育叙事研究法的研究对象可以是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等各种参与教育活动的个体或群体。
通过对他们的叙事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教育观念、教育体验等方面的情况,探讨其中的教育问题和挑战,为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教育叙事研究法强调个体的感受和主观体验,在研究中注重对叙事文本的解读和理解,挖掘其中的教育内涵和价值,为教育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教育叙事研究法在当今教育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对教育相关的叙事文本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实践中的种种问题和挑战,探讨其中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为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教育叙事研究法的研究过程不仅可以促进学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还可以促进学术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结合,为教育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持。
综上所述,教育叙事研究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对于深入理解和探讨教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教育相关的叙事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揭示其中的教育内涵和教育问题,为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教育叙事研究法的应用将为教育研究领域带来新的思路和启示,为教育实践的发展和完善贡献力量。
教育叙事研究法
![教育叙事研究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0ee8d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9.png)
教育叙事研究法
教育叙事研究法是一种教育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个人教育经历的叙事来了解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这种研究方法强调个体的视角和经验,将个人的故事作为理解教育过程和结果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介绍该研究法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首先,教育叙事研究法的核心是个体的故事。
研究者通过面对面的访谈、观察和文献查阅等方法,收集个人的教育叙事材料。
这些故事可以是个体的教育经历、教育目标、教育挑战等,通过详细的描述和分析来了解个人对教育的认识、期望和反思。
其次,教育叙事研究法注重个体的主观视角。
研究者通过对个人故事的解读和分析,揭示个体对教育经历的感受、意义和影响。
这种研究方法鼓励个体参与到研究过程中,促进个体的反思和思考,同时也可以促进教育者对自己实践的反思和改进。
然后,教育叙事研究法强调故事的情境和背景。
个人的教育叙事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因此,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需要考虑故事的背景和情境,分析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最后,教育叙事研究法注重个体的发展和变化。
个人的教育叙事并不是静态的,它们会随着时间和经历的变化而发展。
因此,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关注个体故事的变化和发展轨迹,分析教育对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总体而言,教育叙事研究法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个人教育叙
事来了解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这种研究方法强调个体的视角和经验,注重个体的主观视角和背景,同时关注个体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教育叙事研究法,可以深入了解个体对教育的认识、期望和反思,为教育改进和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法模块介绍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法模块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85e4f8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6.png)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法模块介绍教育叙事研究法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它通过个体的叙述和讲述来了解他们的教育经验、教育观念以及教育实践。
这种方法将个体的经验和观点作为研究的核心,注重深入了解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意义构建过程。
以下是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法模块的介绍。
1.研究目的和意义教育叙事研究法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个体的教育经验、观点和实践的意义,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他们对教育的看法和体验。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了解到小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教育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的影响。
这对于制定教育政策、改进教学和提升学生学习成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研究方法和步骤教育叙事研究法主要通过面谈和访谈的方式收集和分析数据。
研究者可以选择以个别学生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访谈,并通过开放式、深度和结构化的提问方式来引导被访者回忆和叙述他们的教育经验。
同时,还可以运用图像、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方式帮助受访者表达其故事和观点。
具体的研究步骤包括:(1)确定研究主题和目标,明确研究问题;(2)选择研究样本,确定受访者的年龄、性别、学习成绩等信息;(3)进行面谈和访谈,以及其他数据收集方法,收集和记录个体的叙述;(4)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读,从中提取有关个体的教育经验和观点;(5)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和呈现。
3.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教育叙事研究法的数据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叙述内容的分析和解读来揭示个体的教育经验和观点。
分析过程可以采用内容分析和主题分析等方法,将叙述内容归类、编码和整理,并在比较和对比中找出共同的主题和模式。
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其他研究成果的对照和对比来验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实践应用和发展趋势未来,教育叙事研究法仍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叙述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提高研究效率和准确性。
另一方面,还可以结合其他研究方法来加强研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例如混合研究方法和跨文化比较研究等。
校本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
![校本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e43922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5.png)
校本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第一篇:校本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校本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1、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
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
2、教育叙事研究的作用:记录与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是记录教师教学生涯和成长历程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
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
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
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
”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育教学反思的重要方式反思,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
杜威指出:“反思是对经验进行重构或重组,使之增加经验的意义并增强指导后续经验方向的能力。
”教学经验并不会自然地成为学习资源,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是教师的自我财富。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高级思维能力,处于教师发展中心位置。
3、教育叙事示例■例1:意外的观察课(根据湖北黄石市广场路小学教师论文改写)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可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从而挖掘他们潜在的创造力。
今天依然天气炎热。
我正在上第二节语文课,向学生提出“秋风吹黄了什么” 的问题,想由此引导孩子们去观察秋天的树叶。
突然有一个学生小声叫了一声:“小鸟!”这一叫可让教室里炸开了锅,同学们议论纷纷,目光不住地搜索小鸟的行踪。
如何进行教育叙事研究
![如何进行教育叙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ff93f8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8.png)
如何进行教育叙事研究一、简述首先教育叙事研究的核心在于对教育事件的叙述和分析,通过对教育过程中发生的真实事件进行细致的描述和深入分析,研究者可以揭示出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教育理念、教育策略和教育行为等关键因素。
因此教育叙事研究的第一步就是深入教育实践,发现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教育事件。
其次进行教育叙事研究需要掌握一定的叙述技巧和分析方法,叙述技巧包括如何选取叙述角度、如何构建故事情节、如何运用语言描述等。
分析方法则包括如何对叙述内容进行分类、如何提炼主题、如何进行分析和解释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和方法,才能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再次进行教育叙事研究需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教育叙事研究不仅要求对教育实践进行描述,还需要对教育实践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解读。
因此研究者需要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实践进行分析和解读。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深入了解教育的实际情况,确保研究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进行教育叙事研究需要注重研究的反思和迭代,教育研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反思和迭代的过程,教育叙事研究也不例外。
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的修正和改进。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研究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1. 介绍教育叙事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深入探究教育领域的方法和工具,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与理论发展中,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和重要性。
其背景主要源于教育领域对于真实、生动、具体的教育现象的深度需求,以及对于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的迫切关注。
随着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化,单一的量化研究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的需求,于是融合了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优势的教育叙事研究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教育叙事研究的意义体现在多个层面,首先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育研究的不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去理解和解读教育现象。
教育研究方法第九章教育叙事研究法
![教育研究方法第九章教育叙事研究法](https://img.taocdn.com/s3/m/4601c0f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f.png)
教育研究方法第九章教育叙事研究法教育叙事研究法是一种以叙事方式来探索、理解和解释教育现象的研究方法。
通过收集教育参与者的叙述,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个体和群体的经验、观点和意义构建过程,从而揭示教育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本文将介绍教育叙事研究法的定义、特点、研究过程和应用。
教育叙事研究法是一种“基于人的”研究方法,关注个体的经验、观点和故事。
这种方法通过收集教育参与者的叙述,如口述、书面文本或多媒体材料,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个体在教育中的经历、观点和意义构建过程。
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强调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聚焦于个体经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此揭示教育现象的多样性和动态性。
教育叙事研究法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它强调研究者与教育参与者的合作关系。
研究者与参与者之间的合作是研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研究者需要建立信任和共享权力的关系,以便获得参与者真实的叙述。
其次,它注重个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每个个体都有独特的生活经历和观点,通过收集不同个体的叙述,可以展现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三,教育叙事研究法强调表达和解释的过程。
研究者需要理解并解释个体叙述背后的意义和主张,以揭示更深层次的教育现象。
教育叙事研究法的研究过程包括准备、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四个阶段。
首先,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目的、问题和参与者选择标准,并制定研究计划。
其次,研究者通过采访、观察、文本分析等方法收集教育参与者的叙述。
采访可以是结构化、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取决于研究目的和参与者特点。
然后,研究者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编码和分析。
分析的方式可以是内容分析、故事分析、主题分析等,以揭示故事中的模式、主题和意义。
最后,研究者将分析结果进行整合和解释,并将研究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出来,如书面报告、呈现会议或多媒体展示。
教育叙事研究法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和研究目的。
它可以用于研究个体的成长、发展和学习经历,揭示个体在教育中的主观体验和意义构建过程。
同时,它可以用于研究群体的认同、文化和社会互动,展示群体的特点和意义生成机制。
人民大202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二版)教学课件013第十三章 教育叙事研究
![人民大202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二版)教学课件013第十三章 教育叙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a40654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5.png)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典型叙事方式
(一)教育自传 (二)反思日记 (三)阅读日志
二、教育叙事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好的教育叙事研究至少符合两个标准:一是讲述教育故事,而是教 育故事隐含教育道理。 (一)教育叙事的情节是真实的、非完满的 (二)教育叙事的结构是多元开放的、非模式化的 (三)教育叙事的理论视角
从2003年开始,教育叙事研究逐步受到广泛关注。众多学者在理论 构建和实践操作等方面展开讨论。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教育叙事研究与校本 行动研究、校本教学研究融合,成为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研究、改进教 育实践的重要方式。
近20年来,教育叙事研究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承载着众多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情怀和教育理想,教育叙事研究推进中小 学教师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实践者。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胡中锋主编
第十三章 教育叙事研究
关键词: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 重点问题: 1.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 2.教育叙事研究的构成要素 3.教育叙事研究的原则 4.教育叙事研究应该处理好哪几对关系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概述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由来
叙事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教育调查研究报告、历史研究报告以及教 育经验总结历来重视教育事件及其讲述的方法。或者说,早期的教育调 查研究报告、历史研究报告以及教育经验总结几乎都呈现为教育叙事研 究。教育叙事研究虽然也重视教育道理,但更重视微小的教育事件,通 过某个或某些微小的教育事件来讲述相关的教育道理。也因此,教育叙 事研究被视为 “微型叙事”或 “微小叙事”。
理论视角主要是指从某个理论框架去观看和解释研究对象。理论视 角主要包括理论基础、学科视角和学派视角。
思考题
一、简答题 1.简述叙事研究的特征。 2.教育叙事研究的原则有哪些。 二、论述题 1.教育叙事研究的步骤有哪些? 2.教育叙事研究的评价有哪些?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f18d4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d.png)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旨在探索和理解个体或群体在教育过程中的经历和故事的方法。
通过以叙事为基础,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和解释教育现象的本质,它涉及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如学生学习经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文化和教育政策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包括自传体教育研究、口述历史研究和群体叙事研究。
自传体教育研究是一种通过个体经历的叙述来深入理解教育现象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邀请参与者编写自传,或者采用面谈、访谈等方式收集个体的教育叙事。
在这种方法中,研究者需要仔细分析个体的故事,并从中提取出与教育相关的主题和模式。
自传体教育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挑战和转变,以及个体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口述历史研究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口述历史的教育叙事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在这种研究中,研究者与参与者进行面谈或访谈,记录他们的故事和经历。
通过对这些故事的整理和分析,研究者可以了解教育历史的不同层面,如教育政策的演变、学校文化的变迁等。
口述历史研究可以为教育决策者提供有关历史经验和观点的重要信息,从而促进教育的改进和发展。
群体叙事研究是一种将多个个体的叙事整合起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在这种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群体,如教师团队、学生群体或教育管理者等,并收集他们的教育叙事。
通过对这些叙事的比较和分析,研究者可以发现群体中的共同主题和模式,了解群体在教育过程中的共同经历和观点。
群体叙事研究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多元的视角和理解,从而促进教育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如视觉叙事研究和数字叙事研究等。
视觉叙事研究通过图像、照片和艺术作品等视觉材料来进行研究,数字叙事研究则利用数字化技术来记录和分析教育叙事。
这些新兴的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研究目的和需求。
总之,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深入了解和解释教育现象的方法,凭借着叙事的力量,可以揭示个体和群体在教育过程中的经历和故事。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08cc46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5.png)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与意义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以教育教学中的真实事件为研究主题,通过描述和分析,发掘事件背后的教育意义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将研究重心放在教育实践的具体情境中,强调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反思和总结,从而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本文将从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1.案例选择教育叙事研究的案例应该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可以是教育过程中的一次课堂活动、一次师生交流、一次学生活动等。
这些事件应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反映出一定的教育问题或现象。
同时,案例的选择应该符合研究主题的需要,与研究目的相符合。
2.描述与分析在案例描述过程中,应该注重细节的呈现,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事件的发生过程。
同时,需要对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挖掘其背后的教育意义和规律。
分析过程中,可以采用归纳、演绎、对比等方法,从多个角度对案例进行解读。
3.反思与总结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对研究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
反思包括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思考,总结则是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和提炼,形成一定的理论或观点。
反思和总结是教育叙事研究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意义1.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叙事研究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真实事件的描述和分析,能够使教育者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这种研究方法有助于提高教育者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增强教育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叙事研究以具体事件为研究对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对真实事件的描述和分析,能够使研究结果更加贴近实际,更好地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这种研究方法有助于提高教育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叙事研究强调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观察、反思和总结,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通过研究真实事件,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叙事研究法
![教育叙事研究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fda9df910ef12d2af9e7a4.png)
教育叙事研究案例:
• 案例一、关于“绿”的教学反思 • 五年级语文课上,讲到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 南岸”中的“绿”字时,我饶有兴趣地讲起了诗人贾岛“推敲炼字” 的故事,尔后,又给同学们讲了当年王安石是如何经过三番五次的 修改才最终决定用“绿”字的,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正当我暗自 得意的时候,有个学生却突然站起来说: • “老师,我想给王安石把‘绿’字改一下!” • “老师,我也想改!” • “我也想改!” •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被同学们突如其来的要求给问懵了,怎么办呢 ? 是直接告诉孩子们,这是大诗人的选择,是不能改的?还是……种种 做法在我的头脑中一一闪过。对了,新课程的理念不是要尊重学生 的主观体验,让他们畅所欲言吗?于是,我选择了以下的做法。 • “好吧!”我停下了准备往下讲的课,微笑着对大家说,“我们一 起来看看咱们班的大诗人是如何修改的。” • “我觉得应该用‘来’!”“用‘满’比较好!” • “我认为用‘过’最合适!” • “不!用‘到’才好呢!”
三、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的写作,最重要的环节是对研究结果的 处理,即对现场文本的处理方式。 把现场文本按照个案的方式呈现出来,形成围绕 一个人、一个事件、一个机构或者由多个人、多个 事件拼接成的一个或几个完整的故事。 研究者可以把自己生发的思想、观点穿插于故事 之中给读者以提示和引导。
第三节 教师如何做叙事研究
• 6、“教育叙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 夹述夹议。这种“叙述”可以是上课的教师本 人在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的语气 撰写的“教学事件”。要尽可能地”描写”教 师自己在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
• 7、一个完整的教育叙事必须有一个照亮整个文 章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所叙述的教学 事件中产生、蕴含着的 。
方法四教育叙事研究
![方法四教育叙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d73b77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c.png)
方法四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关注个体经历和人际互动的研究方法,通过故事、叙事和个体经验来探索和理解教育领域的复杂性。
该方法突破了传统的实证研究方法,在理论基础、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一、理论基础教育叙事研究以社会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关注个体在教育经历中的主观解读和经验意义。
社会构建主义认为,个体通过语言和叙述构建自己的认知和理解,个体的经验是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产物。
在教育叙事研究中,研究者意识到个体对于教育经历的解读是多样的,重视多元视角的交融和共享。
二、研究设计教育叙事研究通常采用个案研究的设计,以深入地了解个体的教育经历和教育决策过程。
研究者通过采访和观察等方式,收集个体的叙事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解读。
研究者也可以使用教育叙事的工具和技巧,帮助个体进行故事创作和叙述。
三、数据收集教育叙事研究的数据收集主要依靠个体的叙述材料,包括口述和书面形式。
研究者可以通过面对面的采访,了解个体的教育经历和教育决策过程。
在采访过程中,研究者可以使用开放式的问题和深入的追问,帮助个体表达和反思。
除了采访,研究者还可以收集个体的书面叙述材料,例如日记、文章和论文等。
这些材料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个体的思考过程和情感体验。
四、数据分析教育叙事研究的数据分析主要依靠对叙事材料的解读和理解。
研究者通过对个体叙述的分析,揭示其中的意义和内涵。
研究者可以使用教育叙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例如情感分析、意义建构和框架分析等。
教育叙事研究的数据分析也可以结合其他研究方法,例如文本分析、对比分析和群体分析等。
这样可以进一步探索教育叙事的多样性和共性。
综上所述,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关注个体经历和人际互动的研究方法。
该方法以社会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采用个案研究的设计,依靠个体的叙述材料进行数据收集,通过对叙事材料的解读和理解进行数据分析。
教育叙事研究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和理解个体的教育经历和教育决策过程,也可以促进教育实践的改进和创新。
教育叙事研究法的基本步骤
![教育叙事研究法的基本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f4a4b2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3.png)
教育叙事研究法的基本步骤教育叙事研究法(Educational Narrative Inquiry)是一种以叙事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用于探究教育领域中的问题和现象。
与传统的定量研究方法相比,教育叙事研究法更加注重个体经验和主观感受,能够深入挖掘背后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因素。
本文将介绍教育叙事研究法的基本步骤,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运用这一方法进行教育研究。
第一步:确定研究目的在进行教育叙事研究之前,研究者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问题。
这些目的和问题可能涉及到教育实践、教育政策、教师发展等多个方面。
例如,研究者可能希望了解某个学校改革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或者探究某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境和挑战。
第二步:收集叙事数据教育叙事研究法以故事和叙事为核心,因此,收集叙事数据是该方法的关键步骤之一。
研究者可以通过访谈、观察、日志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例如,研究者可以选择对某个教师进行深入访谈,以了解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思考和体验。
另外,还可以观察某个学校的教学活动,并记录下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情况。
第三步:整理和分析数据在收集到叙事数据之后,研究者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这一步骤可以包括对叙事内容的归类、编码和主题分析等。
通过整理和分析数据,研究者可以发现其中的模式、共性和差异,并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和见解。
例如,研究者可以通过对教师叙事的分析,发现某些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或者某些教师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四步:解读和诠释数据解读和诠释数据是教育叙事研究法中的重要环节。
研究者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叙事数据所传递的意义和价值。
他们可以结合相关的理论框架、文献资料和专业知识,对数据进行解读和诠释,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例如,研究者可以通过对教师叙事的解读,揭示教师的教学信念和专业发展的路径。
第五步:撰写研究报告最后,研究者需要将研究结果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撰写研究报告。
报告应该具有清晰的结构和逻辑,包括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与应用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c09511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9.png)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与应用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以教育实践为中心,采用叙事方式来研究教育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描述教育实践中发生的事件和故事,来探究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和应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实用的研究方法。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概念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它通过对教育实践中的事件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来探究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这种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实践的真实性和情境性,通过挖掘故事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1.选择研究对象:选择一个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实践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是课堂上的一个教学案例,也可以是学校或家庭中的一个教育故事。
2.深入观察:通过观察和记录的方式,详细了解教育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和细节,包括事件的发生背景、参与人员、行为表现、情感反应等。
3.分析故事:在对事件进行深入观察的基础上,对故事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可以通过与相关人员交流、反思、总结等方式,来获得对事件的深入理解。
4.总结规律:通过对故事的分析和总结,探究教育实践中的规律和特点,为改进教育实践提供依据和支持。
三、教育叙事研究的优势和应用1.真实性和情境性:教育叙事研究以教育实践为中心,通过深入观察和分析教育故事,来探究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这种研究方法能够真实地反映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为改进教育实践提供依据和支持。
2.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它不需要过多的技术支持和设备资源,只需要研究者具备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的能力即可。
3.促进反思和研究:教育叙事研究通过对教育实践中的故事进行分析和总结,能够促进教育工作者的反思和研究能力。
这种研究方法能够帮助研究者从故事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为改进教育实践提供依据和支持。
四、结语总之,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实用、有效、易于操作的研究方法。
教育叙事研究步骤
![教育叙事研究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5aecdc3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8.png)
教育叙事研究步骤教育叙事是一种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个人或群体在教育过程中的叙述,来深入理解教育的现象、意义和影响。
教育叙事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并改善教育实践,探索教育的本质和价值,以及理解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教育叙事研究的步骤,并展示如何进行一项教育叙事研究。
步骤一: 识别研究目的教育叙事研究的第一步是明确研究目的。
你需要问自己,你想研究什么问题,期望从叙述中获得什么信息,以及你的研究会对教育领域有何贡献。
根据你的兴趣和目的,你可以选择研究某个具体主题,如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习经历或教育政策影响等。
步骤二: 收集叙述材料一旦确定研究目的,你需要收集个人或群体的叙述材料。
这些叙述可以来自不同的来源,如个人面谈、口头采访、写作或社交媒体等。
你可以向参与者提问,引导他们分享与所研究问题相关的故事或经历。
同时,你还可以收集书面材料,如日记、自传、教学笔记等。
确保你的收集方法和材料选择与你的研究目的一致,并尽量多样化以获得全面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
步骤三: 分析叙述材料在收集到足够的叙述材料后,你需要对其进行分析。
分析教育叙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内容分析、故事结构分析、主题分析等。
你可以使用适合你研究目的的分析工具和框架,来理解叙述中的主题、情感、意义和模式。
将叙述进行分类、编码和整理,以提取出重要的信息和模式,帮助你回答研究问题。
步骤四: 解释叙述意义一旦完成叙述材料的分析,你需要解释叙述的意义和对教育的贡献。
你可以考虑叙事中的教育关键时刻、转折点和经验,并探索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和启示。
通过对叙述的解释,你可以识别并理解个体或群体在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成长,以及教育对他们的影响。
你的解释应该与研究目的和背景文献相呼应,并为教育实践和政策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建议。
步骤五: 呈现研究结果最后一步是将你的研究结果呈现给读者和利益相关者。
你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呈现,如论文、报告、演示或数字媒体。
教育叙事研究法
![教育叙事研究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742db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a.png)
教育叙事研究法教育叙事研究法(Narrative Inquiry in Education)是一种研究教育领域的方法论,它以叙事的方式探究个体的经验、情感与理解,从而深入理解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教育叙事研究法将讲故事作为一种解释和理解的手段,通过分析和诠释叙述,揭示出教育故事中的意义和价值。
一、教育叙事研究法的起源与背景教育叙事研究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研究领域。
在传统的实证研究方法主导的背景下,一些教育研究者开始反思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认为传统方法难以捕捉到个体的复杂经验和情感。
因此,他们借鉴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叙事理论与方法,发展出了教育叙事研究法。
教育叙事研究法的发展得益于对叙事的深入理解。
叙事作为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基本模式,可以帮助个体理解和建构自身的身份认同、个人成长和教育经历。
因此,教育叙事研究法通过对叙事的分析和解读,能够揭示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和变化。
二、教育叙事研究法的核心原则教育叙事研究法的核心原则是以叙事为中心,关注个体的经验、情感和意义。
具体而言,教育叙事研究法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原则:1. 微观视角:教育叙事研究法关注个体的故事,强调对个体经验的详细和深入的描述。
研究者通过深入采访和观察,收集个体故事中的重要细节和事件,并通过分析和解读,发现其中的意义和主题。
2. 叙事者的主体性:教育叙事研究法认为叙事者是研究的核心,他们的经验和理解对于教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研究者通过与叙事者的对话和互动,共同构建并解释故事的意义。
3. 多样性和复杂性:教育叙事研究法强调个体经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教育叙事研究关注不同个体在不同时间、空间和背景下的故事,通过比较和对照,揭示教育经验的共同特征和差异。
4. 理论和实践的整合:教育叙事研究法支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研究者应该将实际案例与理论框架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教育现象。
三、教育叙事研究法的应用教育叙事研究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层面和领域。
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方法和启示
![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方法和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951700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1.png)
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方法和启示大家好呀!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教育叙事研究这事儿。
教育叙事研究可是教育领域里挺有意思的一个研究方法呢,下面咱就分别来扒一扒它的特点、方法和能给咱带来的启示哈。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
教育叙事研究呀,有好多独特的地方哦。
第一个特点就是“故事性”。
你想啊,它就像讲故事一样,把教育过程中发生的那些事儿,生动形象地给描述出来。
比如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变化啦,都像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让人听了特别容易有画面感,也能更好地理解教育中的那些事儿。
不像有些研究,干巴巴的全是理论,让人看了脑袋都大。
还有“真实性”这个特点哦。
它讲的可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儿,不是编出来的。
就像咱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那些开心的、难过的、困惑的时刻,都是实实在在经历过的。
这种真实性让研究结果更有说服力,让人觉得靠谱。
另外呢,“情境性”也很重要。
教育叙事研究特别注重事情发生的具体情境。
比如同样是学生考试没考好,在不同的班级氛围、家庭环境下,原因可能就不一样。
考虑到情境因素,就能更全面地分析问题,找到解决办法。
再有就是“反思性”啦。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研究者会不断地反思,为什么会这样呀,有没有更好的做法呢。
通过反思,能不断改进教育实践,让教育变得更好。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
那咱怎么去做教育叙事研究呢,这里面也是有门道的哦。
首先得确定研究问题。
比如说咱想了解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怎么变化的,这就是一个研究问题。
问题确定好了,咱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收集故事。
收集故事的方法有好多呢。
可以通过访谈,找老师、学生聊一聊,听听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
比如说问问老师,哪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特别大的转变呀,是怎么转变的呢。
也可以通过观察,到教室里去看看,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怎么样,和同学、老师的互动是啥样的。
还可以让老师、学生写日记,记录下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收集完故事后,就是整理和分析啦。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d1b32c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0.png)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1. 研究文献:阅读相关的先前研究,以了解不同教育叙事研究方法的应用,从而建立研究框架和理解现有的知识体系。
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广泛的学科,涉及许多领域和研究方法。
在开始自己的研究之前,应仔细研究以前的研究,以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并提出研究问题。
2. 访谈:包括对学生、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口头访谈,以了解他们的教育经历,并了解他们如何理解和应对这些经历。
口头访谈是一种收集数据的有效方式,可以深入了解教育者的想法和经历,并获得有关他们的教育叙事的直观和个人化的信息。
3. 观察:观察教育场景,例如课堂、学校、教育机构和社区场景,以了解不同参与者之间的交互和互动方式。
观察是一种获取信息的重要方法,可以让研究者充分了解教育场景和参与者的行为,从而为教育叙事的研究提供更好的理解。
4. 文本分析:通过对文本(例如教材、学生作品、教师备课笔记和课程材料)进行分析,以了解教育叙事的形式和内容。
文本分析可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教育叙事中隐含的信息和意义,以及如何为不同参与者提供不同的信息和声音。
5. 自传和日记:鼓励参与者记下自己的故事和经验,帮助研究者了解他们的内心体验和感受。
自传和日记是一个非常直接的入口,能够让参与者讲述他们的教育叙事,帮助研究者了解他们的内在体验和信仰。
6. 焦点小组:组织一组参与者,共同讨论特定的教育叙事问题,以了解不同人的观点和看法。
焦点小组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可让研究者了解不同参与者的不同观点和看法,从而获得更全面的理解和洞察力。
7. 历史研究:通过对历史文献和档案进行研究,了解过去和当前的教育实践和政策,并比较不同时期的教育叙事的演变和变化。
历史研究可以让研究者看到不同阶段的教育叙事的演化,并了解过去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进而为今后的教育实践提供启示。
8. 数字化研究:利用数字化工具和技术,分析和跟踪参与者的教育叙事,以获得更精确的结果和分析。
数字化研究可以让研究者更好地收集和分析数据,并扩大样本容量,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教育叙事研究法的核心特点与应用
![教育叙事研究法的核心特点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73fc15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7.png)
教育叙事研究法的核心特点与应用教育叙事研究法是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它结合了叙事和教育研究的方法和理论,用于探究个体或团体在教育环境中的经历和故事。
这种方法以个体的故事和经验为核心,通过讲述和分析这些故事,以便更好地理解教育现象、问题和实践。
1. 教育叙事研究法的核心特点a. 以个体经历为核心:教育叙事研究法关注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的经历和故事,通过记录和分析个体在这些经历中的体验、感受和思考,以便深入了解个体对于教育的看法和体验。
b. 基于叙事理论:教育叙事研究法基于叙事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和故事来构建和理解自己的教育经验。
这种方法通过分析和解读故事中的主题、情节和角色,揭示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c. 重视多声音和多样性:教育叙事研究法鼓励收集和分析不同个体的故事和经验,以便获得更多元化的视角和理解。
通过听取和包容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改进教育实践。
d. 强调情感和情感维度:教育叙事研究法特别关注个体在教育经历中的情感和情感体验。
通过分析和理解个体在故事中表达的情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过程中的个体需求和情感维度。
2. 教育叙事研究法的应用a. 教育实践改进:教育叙事研究法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学生的教育经历和需求,从而更好地调整和改进教学实践。
通过分析和理解学生的故事和经验,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教育实践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b. 教育政策制定:教育叙事研究法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关于教育政策的实施和效果的信息。
基于个体的故事和经验,可以了解到教育政策在实际操作中的影响和结果,从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全面、深入和客观的反馈意见。
c. 教育评估和监测:教育叙事研究法可以作为一种评估和监测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方法。
通过分析和解读学生的故事和经验,可以了解到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为教育评估和监测提供实证和定性的数据支持。
d. 教育研究和理论构建:教育叙事研究法可以为教育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教育叙事研究方法简介
![教育叙事研究方法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dbbfd10910ef12d2bf9e72d.png)
教育科研除了实验法、调查法、统计法和测量法等定量研究的方法外,行动研究和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也应受到足够的重视,教育叙事研究方法正是在这种新的教育科研思潮的影响下应运而生。
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领域,不少教师已经开始运用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开展了许多颇有价值的研究。
本文将简要介绍教育叙事研究方法的概念、特点、意义以及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界定20世纪80年代,在加拿大几位课程学者的倡导下,叙事研究被运用于教育研究领域。
在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研究领域运用教育叙事研究方法是从近几年开始的。
国内有学者(郑金州,20XX:153154)认为,教师以研究者身份从事的叙事研究是行动研究的重要方式。
“教育叙事(包括教学叙事)可以理解为一种研究方式,也可以理解为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
作为行动研究成果表述形式的教育叙事,既指教师在行动研究过程中用叙事的方法所做的某些简短的记录,也指教师在行动研究中采用叙事方法书面写出的成形的研究成果〞(同上)。
笔者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即研究者)以叙事或讲故事的方式对教育教学事件进行描述、分析、论证和反思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教育教学事件中发掘隐含其中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解释、发现或揭示教育的本质与规律。
“教师在自我叙述中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通过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而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同时这种叙述还可以启示同行,引起共鸣〞。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其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郑金州,20XX:155)。
具体来说,教育叙事研究有如下几个特点:1.叙述的内容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在运用教育叙事研究方法时,研究者所叙述的内容应当是自己或他人教学活动中发生的教育事件。
研究者在叙述事件时应尊重客观事实,决不能为了达到某种研究目的或研究结论而歪曲甚至捏造事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河口镇中心小学 杨明贵
第一节 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定义与特点 1、定义 教育叙事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对 教育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 资料,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形成对事物的 新认识,对研究的行为和建构的意义获得解 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2、特点 是一种事实性研究。 是一种情境性、过程性的研究。 是一种反思性研究。 是归纳性研究。 还是过去性研究。
【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二、研究的形式 两种形式: 一种是教师的自我研究。老师自身同时充当叙 说者和记述者,它追求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 进自己的教育工作。 第二种是我说别人记述或别人说我记述。这种 方式是教育研究者以老师为观察和访谈的对象, 包括以老师的“想法”(内隐的和外显的)或 所提供的文本(如工作日志)等为“解释”的 对象,对教师进行研究。
第三节 教育叙事及其写作方法
1、概说 叙即叙述,事即故事。叙事也就是讲故事, 教育叙事即讲解决教育问题的故事。 教育叙事要求必须有问题产生的背景、解决 过程和解决结果这样一个完整的内容结构。
【教育叙事及其写作方法】
2、教育叙事的特点 真实性 人物性 问题性 可读性 感悟性
4、教育叙事研究是实现校本研究“为了 学校、服务于学校”功能的基础。
学校实际工作是老师开展叙事研究的问题来 源和研究场所,通过老师的研究探索,问题 解决了,学生和老师都获得了有效的发展, 这是研究服务于学校的最好证明。
第二节 叙事研究的行动方法
教师个人进行叙事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1、注意收集积累素材; 2、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分析思考; 3、带着问题学习理论; 4、从某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开始比较系统的叙 事研究。 5、随时与同事们交流自己的感想、困惑和新的认 识; 6、坚持持续不断地反思。(内省式、学习式和交 流式的反思)
2、叙事研究是保证校本研究全员参与性 的基础。
判断一个学校是否真正开展了校本研究,就 是看学校的全体人员是否都能结合自己工作 中的问题参与到研究中来。
3、叙事研究是校本研究持续开展的动力 源泉。
校本研究持续开展的动力来源于学校和老师 对它的需求。这种需求产生于学校和老师都 体验到了样本研究带来成功和发展之后。
第四节 叙事研究报告及其写作方法
一、叙事研究报告是教育叙事加反思构成。 (一)三要素:1、典型事件;2、问题叙 事;3、反思。 (二)反思: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本 身作为研究的对象,多角度地进行审视、深 思、探究与评价,对教学教育行为的成功与 失败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分析。研究报告的 反思部分,就是体现作者围绕解决问题进行 系统理性思考的部分。 (三)分类:同教育叙事分类。
【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三、教育叙事研究与校本研究的关系
叙事研究是校本研究开展的基础。 能持续有效地开展校本研究的学 校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经历了 认真开展叙事研究的过程。
1、叙事研究是保证校本研究具有“草根 性”的基础。
“草根性”,即研究的问题和需要来自学校, 来自一线教师。要真正开展校本研究,就要 求教师有问题意识,能够从自己的教学工作 中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产生研究的需求。 刚开始,老师们一般都是将自己在教育教学 中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经验,以讲故事的 形式写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的兴趣 就会由表达偶然成功解决问题的经历,转变 为表达是如何有意识地关注和解决问题的, 再转变到如何主动提出问题和进行探索的。
二、提高撰写叙事研究报告的能力
1、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身边的学生、 同伴和事件;养成随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 下来的习惯。 2、注重对看似平常的现象进行思考。 3、经常提出各种问题反问自己,提高自己 提出问题的能力。 4、加强学习,扩大学习途径和学习对象。 5、注意研究过程的记录和思考。 6、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教育叙事及其写作方法】
3、种类 教育叙事 教学叙事 管理叙事 研究叙事结构:由问题产生的背景、问题解决的过程 与问题解决的结果三部分组成; 标准:一个优秀的教育叙事,关键是要描述 有意义的情境,揭示人物的心理,细腻刻画 冲突情节,抒发独到思考。 好的叙事=生动真实的故事+精彩的内心活 动与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