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原因分析及其经济影响和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分析及其经济影响和对策

摘要: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非常明显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偏向、农村教育普及和财政分权造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实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偏向、农村教育普及、财政分权基尼指数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2012年国内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74,较2011年下降0.003个基点,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城乡差距占基尼系数60%的权重,0.474的结果表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很大。而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最主要问题,过大城乡收入差距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会对社会秩序、政治产生消极影响。国家围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一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城乡收入差距还是出现扩大的趋势。

1、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分析

1.1城市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偏向政策无疑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城市偏向理论认为,城市偏向政策使城市收益颇多,而农村则相对被忽视,使得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在发展中国家中,是发展中国家城乡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偏袒城市的政策一般包括三个方面:①宏观经济

政策扭曲了经济信号,把非农产业附加值提高到世界平均价值以上;②政府把投资基金主要配置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较少考虑非城市化区域较高投资回报的可能性;③在城市区域,公共部门的就业达到一种严重的低效率标准。具体政策体现于投资、税收价格、外贸等各个方面,可分为价格与非价格两大类。价格扭曲是指农产品价格低于市场价而城市生产的商品价格高于市场价的现象,非价格上的城市偏向政策则表现在公共投资、国家税收、金融、医疗保健及教育等方面。城市偏向政策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家为了实现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实行剪刀差政策,扭曲产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获取农业剩余以补贴工业化;二是城市阶层在政治上具有较大影响力,因为城市居民在民主和政治方面的参与意识强,对政府的监督作用更加明显,当权者为了得到他们的选票和支持,在资源分配上偏向城市。即使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和农村居民拥有同等权力,但由于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同,资源分配也倾向于城市居民。面对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很多学者认为城市化是中国农民走向富足的必由之路,也是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的选择。

1.2财政政策与中国城下收入差距

财政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而控制财政支出是运用财政政策时常用的手段。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和支出力度对城乡居民收入有不同的影响。因此,接下来本文将从理论上分析各主要财政支出项目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

(1)基本建设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从支出的对象来看,我国基本建设支出包括了对城市和农村的支出,同时,如对公路、铁路和机场的建设支出对于增加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都是有利的。因此它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情况有待实证研究来确定。(2)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上个世纪 80 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在于城市的国有企业,国家对国有企业用财政补贴的方式给予支持,同时对价格、企业亏损和企业职工工资进行补贴,这种支出显然有利于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挖潜改造资金对农业的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 90 年代前半期,优惠的税收政策和企业技术改造补助促进了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增加了农民收入。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系数也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来确定。

(3)支持农业生产和事业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首先,财政支农支出是再分配过程中国民收入对农业的净流入,它对增加农业投入和农民收入有着明显的作用。其次财政资金是国家通过税收形式无偿分配的集中性资金,因此,它着重对那些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差的农业公共性投资项目及大中型农业基础建设项目进行投资。此外财政支农支出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为集体和农户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创造条件和积极引导,使农户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因而我们预测支农支出的增加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4)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对文教科

学卫生事业的支出在城乡之间没有明显的偏差。然而,城镇的教育投入相对农村来说处于较饱和的状态,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时候,对城镇和农村相同的教育投入在农村产生的效用将大于在城镇的效用。因此,我们可以预测该项支出的增加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5)行政管理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行政管理支出的直接受益对象为执行公务的特殊人群,依据中国的行政等级划分,国家、省级和地、市(县)级的行政单位都设在城市,只有乡(镇)一级的行政单位是在农村,因此我们可以预测此项支出的增加将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3农村教育普及水平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虽然呈稳定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缓慢,某一时期甚至出现负增长。从横向的比较来看,中国的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纵向的发展来看,尽管中国各地区的义务教育普及取得了快速的提高,但在大多数省份农村义务教育还比较落后。在城镇和乡村,教育水平对收人的影响有所不同,受教育年限与城乡差异存在交互作用。在城市中,教育水平对收人的影响更大,即城镇就业人员教育的经济回报率高于农村就业人员。在农业科技推广、水利、道路交通、教育、电力、通讯等六项投资中,投资于教育对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影响位列第二,仅次于农业科技推广,但是投资于教育对减贫的影响则位列第一,影响远远大于其他各项投资。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农村义务教育本身遇到的困境。虽然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人,但由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人的不足,农村义务教育在教学、师资力量等多个方面落后于城市。农村教育普及水平不够,使得义务教育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也没有发挥出农村义务教育的全部实力以抑制城乡收人差距的扩大。与此同时,改革所实施的各项经济政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对城乡收人差距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个别政策对城乡收人差距的作用效果不显著,从长期来看,这将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城乡收入差距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第一,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了农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不平衡。由于从事农业生产不仅收入低,而且风险大,由于市场作用的关系,生产要素不断偏向城市。因为没有相对足够的资本进行追加维护,农业基础生产设施破坏严重,农民也涌向城市,农民工成为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这样造成农业生产的资本在逐渐减少,并逐渐扩大了农业和其他产业间的差距。第二,城乡收入差距容易造成内经济部门和对外经济部门的增长不平衡。从国内市场看,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易导致企业的生存竞争压力大,国内市场消费力不足;而从国际上看,我国劳动力的平均每小时工资仅为美国的1/20,农民工的工资更低,因此,这一因素决定我国的出口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其劳动力来源主要是农民工。低劳动力工资水平使得我国净出口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