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术后康复训练2
(完整版)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康复指南
![(完整版)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康复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6d8450caef8941ea66e05d6.png)
二。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术后康复锻炼应注意保护伤口,避免污染,如伤口暴露应马上消毒更换敷料。
锻炼应从小量开始逐渐递增,根据锻炼后及次日的反应(全身状态、疲劳程度、膝关节局部肿胀和疼痛等)增减运动量。
锻炼后以不发生膝关节局部疼痛、肿胀等为宜,如发生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在几小时内缓解,不应持续到第二天。
均匀分布运动量,应有短时间间隔休息。
与隔日长时间运动相比,每日短时间多次的运动更有效。
根据不同康复阶段的需要和功能恢复情况适时调整运动强度、时间及方式。
锻炼前后疼痛严重或对疼痛比较敏感的,可用一些温热疗法,并可小量使用消炎镇痛药或止痛药。
老年人锻炼前应排尽大小便,避免睡觉醒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内或起床后立即锻炼。
锻炼时应穿宽松衣裤和防滑鞋,最好有人协助保护,并予以适当鼓励,共同配合努力。
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和增加肌力的锻炼相结合,即使达到正常水平也应继续维持长期的锻炼。
1。
围手术期康复练习主要是术后住院期间的康复治疗,根据术后身体恢复状况可以分几个阶段进行.(起始阶段、中间阶段、递进阶段、恢复活动阶段)(1)术后第1~3天由于手术创伤和术中一定量的失血,因此术后第1 天病人较虚弱,伤口疼痛也较明显,麻醉造成的胃肠道功能未完全恢复不能进食,同时关节腔内的积血仍需通过保留的引流管引出。
因此,病人以静养为主.足踝至膝关节以上用弹力绷带轻微加压包扎、冰袋冷敷以减少出血、消除肿胀.由于即使正常人在休息时膝关节也倾向于轻度屈曲,因此如膝关节后侧软组织较紧则应将足跟垫高使膝关节处于伸直位以防日后膝关节屈曲挛缩,在训练间隙和夜间休息时使用沙袋压迫、膝关节支具或伸直位石膏防止屈曲,一般术后应持续使用 6 ~8 周.由于下肢肌肉的舒缩犹如一个泵不断将血液挤回心脏,手术后患肢完全没有活动可使下肢血液淤积、肿胀,造成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可造成肺、脑梗塞引起生命危险。
同时完全没有活动可使肌肉和关节失去弹性,影响术后肢体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1d7e8fb71eb91a37f0115c1d.png)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早期锻炼术后第一至三天——此期以被动活动为主,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和防止组织粘连为目的。
足踝至膝关节以上,用弹力绷带轻微加压包扎,冰袋冷敷,以减少出血,消除肿胀。
可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国绳肌等长收缩训练,同时开始踝泵训练。
术后第四至14天——此期的重点是恢复膝关节活动度至少为0至90度。
被动运动CPM锻炼:起始角度为零度,终止角度为20度。
慢速一分钟内,一个屈伸一天两次,每次30分钟。
角度逐渐增加,速度也逐渐增加。
在床上屈伸膝关节:保持脚在床上滑动,尽量屈曲膝关节,在最大屈曲位保持5至10秒钟。
然后伸直膝关节。
重复上述练习,直到感觉有些疲劳,或是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坐位膝关节屈伸练习:坐在床旁或椅子上,小腿垂下,慢慢的尽量屈曲膝关节,直到脚放在地板上。
然后使上身前倾以增加膝关节的屈曲角度,保持5至10秒钟,完全伸直膝关节。
第7天时,角度为90至100度之间。
每次锻炼完冰袋外敷1小时。
康复踏车进行下肢的力量以及关节灵活度的训练:早期可采用床旁康复踏车进行主动的膝关节活动。
随着患者关节活动度和力量的增压。
可以改为坐立位康复踏车训练。
此训练可一直持续到患者完全康复。
第三天可持助行器部分负重下地行走:操作者提起助行器放在患者正前方,协助患者坐于床边,双足着地。
躯干前倾。
患者迈步向前,站稳,协助患者双上肢落于助行器扶手上,嘱患者慢慢将重心平稳落至助行器上,步行锻炼时操作者随时陪伴左右。
术后第14日——肌力恢复锻炼。
中期锻炼(术后2-6周),保持以获得的膝关节活动度。
1、股四头肌练习:1)、直抬腿。
躺在床上,如果坐着练习容易受伤。
在踝部绑着沙袋,重量可以根据自己的力量和感觉来定,没有固定要求。
一般1至3公斤即可。
伸直位将整条腿抬起,让腿与床之间的夹角在30度左右为最佳,保持5秒钟。
然后放下2至3秒钟,如此反复。
每天做3至4组,每组练习的有效指标就是肌肉感觉足够疲劳了就可以休息1至2分钟。
膝关节镜手术后康复训练
![膝关节镜手术后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b6a27ec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8.png)
膝关节镜手术后康复训练膝关节镜手术后康复训练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也是最容易受伤的关节之一。
在运动或日常生活中,膝关节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冲击,容易引起各种损伤和疾病。
对于一些严重的膝关节损伤或疾病,如半月板损伤、前交叉韧带断裂等,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而膝关节镜手术已成为治疗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
然而,在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功能和运动能力。
一、手术后第一天1. 保持休息:在手术后第一天,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以促进身体恢复。
患者应该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并尽量保持平卧位。
2. 冰敷:冰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并促进血液循环。
患者可以每隔2-3小时进行20分钟左右的冰敷。
3. 管理药物: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需要按时服用药物,如止痛药和抗生素等。
二、手术后第二周1. 活动:在手术后第二周,患者可以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踝关节运动、膝关节屈伸运动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促进肌肉收缩和血液循环。
2. 牵引:牵引可以帮助减轻膝关节的压力,并促进关节的恢复。
患者可以使用牵引器进行治疗。
3. 热敷: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松弛,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
患者可以每隔2-3小时进行20分钟左右的热敷。
三、手术后第四周1. 加强锻炼:在手术后第四周,患者可以开始进行一些加强锻炼,如站立平衡训练、单腿跳跃训练等。
这些锻炼有助于提高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2. 按摩: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有助于减轻肌肉疲劳和疼痛。
患者可以使用按摩器进行治疗。
3. 瑜伽:瑜伽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有助于促进康复。
四、手术后第六周1. 功能训练:在手术后第六周,患者可以开始进行一些功能训练,如上下楼梯、蹲起等。
这些训练有助于提高日常生活中的运动能力。
2. 跑步训练:跑步训练可以帮助恢复步态和跑步能力。
患者可以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跑步训练。
3. 自我按摩:自我按摩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肌肉和减轻疼痛。
手术后膝关节僵硬弯曲康复训练方法
![手术后膝关节僵硬弯曲康复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be3e8c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9.png)
手术后膝关节僵硬弯曲康复训练方法
手术后膝关节僵硬弯曲康复训练方法可能因个体差异和手术类
型而异,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被动运动:在医生或康复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通过被动运动来柔和地伸展膝关节,每日多次,每次持续数十分钟。
2. 主动运动:在被动运动的基础上,患者可以通过主动运动来加强膝关节的活动度。
例如,患者可以练习弯曲和伸直膝关节,每次持续数十分钟,每日多次。
3.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加强肌肉和韧带,提高膝关节的灵活性。
例如,通过按摩、热敷或冷敷、针灸等方式来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4.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建议下,患者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来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例如,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炎症,类固醇激素可以帮助缓解炎症和促进康复。
5. 康复训练:在康复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患者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来提高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例如,患者可以练习平衡训练、步态训练、肌肉强化训练等。
膝关节僵硬弯曲康复训练需要有耐心和恒心,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和康复专业人员的指导,逐步加强膝关节的活动度,提高灵活性和稳定性。
同时,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或损伤膝关节,以免影响康复效果。
膝关节prp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膝关节prp术后康复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c2d35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d.png)
膝关节prp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在膝关节PRP(富血小板血浆)术后,康复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康复训练方法:
1. 冰敷:在术后前两天,每隔2-3小时冰敷15-20分钟,以减少肿胀和疼痛。
2. 膝关节活动度练习:从术后第3天开始,可以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
先从被动关节活动开始,慢慢过渡到主动关节活动。
逐渐增加活动度,以防止粘连和僵硬。
3. 肌肉力量训练:在疼痛可忍受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大腿肌肉(股四头肌、腘绳肌等)的等长收缩练习,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4. 平衡和本体感觉训练:随着膝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可以开始进行平衡和本体感觉训练。
这有助于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减少跌倒的风险。
5. 负重训练:根据手术情况和医生的指导,逐渐增加负重。
开始时可以部分负重,随着康复的进展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
6. 步态训练:在术后几周,当疼痛和肿胀减轻时,可以进行步态训练。
开始时可以借助拐杖或助行器辅助行走,逐渐过渡到独立行走。
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步态,避免关节扭伤或摔倒。
7. 游泳和自行车练习:作为康复训练的一部分,游泳和骑自行车是低冲击力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康复训练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
在康复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或疼痛加剧,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耐心也是康复成功的关键因素。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0aaecb3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e.png)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一、前言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用于治疗严重的膝关节疾病。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
本文将介绍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
二、手术后的康复阶段1. 早期康复阶段早期康复阶段通常从手术后一天开始,持续到第二周左右。
此时患者需要进行以下几项任务:(1)控制肿胀:使用冰敷或冰袋可以帮助缓解肿胀。
(2)锻炼肌肉:进行简单的肌肉锻炼,例如收紧大腿肌肉。
(3)保持关节活动:进行轻微的关节活动,例如弯曲和伸直膝盖。
2. 中期康复阶段中期康复阶段通常从手术后两周开始,持续到六周左右。
此时患者需要进行以下几项任务:(1)加强肌肉:进行更加强度适中的肌肉锻炼,例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膝关节伸直和屈曲。
(2)增加有氧运动:进行轻度的有氧运动,例如步行、骑车等。
(3)避免过度活动:避免进行过度的活动,例如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3. 晚期康复阶段晚期康复阶段通常从手术后六周开始,持续到三个月左右。
此时患者需要进行以下几项任务:(1)增加肌肉强度:逐渐增加肌肉锻炼的强度和重量。
(2)增加有氧运动:逐渐增加有氧运动的时间和强度。
(3)恢复日常生活:逐渐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例如上下楼梯、走路等。
三、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1. 疼痛控制手术后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来缓解。
在康复训练期间,患者应该始终保持舒适,并避免过度活动引起疼痛。
2. 避免过度负荷在康复训练期间,患者需要逐渐增加肌肉锻炼的强度和重量,但要避免过度负荷。
如果患者感到疲劳或疼痛,应该停止活动并休息。
3. 坚持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患者坚持不懈地进行。
只有坚持康复训练,才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
四、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
在康复训练期间,患者需要注意控制疼痛、避免过度负荷,并坚持康复训练。
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患者可以尽快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
膝关节术后康复训练
![膝关节术后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2ec7b54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e.png)
膝关节术后康复训练
膝关节手术后,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促进膝关节的恢复和加快康复的速度。
训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手术后3-5天,主要是进行床上练习,如膝关节活动、膝关节伸展、肌肉收缩等,以避免肌肉萎缩和血栓形成。
第二阶段:从手术后第一周到第四周,主要是由物理治疗师进行实际训练。
患者可以进行肌力练习、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以帮助恢复正常的步态和强度。
第三阶段:一般在手术后4~6周开始,主要是进行力量和耐力训练。
这时患者可以进行更复杂的训练,如蹬自行车,使用跑步机或上楼等高强度锻炼。
此外,为了避免重新伤害到膝关节,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避免过度活动和劳累。
手术后膝关节处于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使用。
二、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不能维持正确的坐姿或站立姿态会对膝关节造成额外的压力,建议避免这些长时间的姿势。
三、防止摔倒。
恢复期间,患者视觉和平衡可能会受到风险,需要额外的关注和协助,避免意外摔倒造成二次伤害。
总的来讲,通过康复训练,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功能和强度,但是在训练期间还需要格外注意,避免再次对膝关节造成伤害。
膝盖韧带术后康复锻炼方法
![膝盖韧带术后康复锻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b6a50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d.png)
膝盖韧带术后康复锻炼方法
膝盖韧带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锻炼来帮助恢复膝盖功能。
以下是一些膝盖韧带术后康复锻炼方法:
1. 恢复膝关节活动度
在手术后的早期,患者需要进行膝盖活动度的恢复锻炼。
这可以通过进行膝盖的屈伸运动来实现。
在进行这些运动时,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伸展或屈曲膝盖。
2. 加强膝盖肌肉
膝盖韧带手术后,膝盖肌肉往往会变得较弱,因此需要进行加强锻炼。
这可以通过进行单腿深蹲、膝关节伸展、膝关节弯曲等训练来实现。
注意训练时逐渐增加重量和难度,以免过度疲劳或造成再次损伤。
3. 提高平衡感
膝盖韧带手术后,患者的平衡感往往会下降。
为了提高平衡感,可以进行单腿站立、单腿平衡板等训练,以提高膝盖周围肌肉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4. 增加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整体功能和心肺能力。
例如步行、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都可以作为康复锻炼的选择。
注意运动强度适宜,以免伤及膝盖。
总之,膝盖韧带术后的康复锻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并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只
有坚持锻炼,才能更好地恢复膝盖功能。
膝关节手术后弯曲训练的窍门
![膝关节手术后弯曲训练的窍门](https://img.taocdn.com/s3/m/f212d82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1.png)
膝关节手术后弯曲训练的窍门膝关节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然而,在手术后,许多患者可能会面临一个挑战,那就是如何恢复膝关节的弯曲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膝关节手术后弯曲训练的窍门,帮助患者快速、安全地恢复膝关节的弯曲能力。
1. 早期康复训练在手术后的早期阶段,患者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以帮助膝关节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动。
这些训练包括膝关节的伸展和收缩、膝盖的活动、踝关节的活动等。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预防血栓形成、增强肌肉力量,为后续的弯曲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渐进式弯曲训练在早期康复训练之后,患者可以逐渐开始进行弯曲训练。
这些训练应该是渐进式的,从小角度开始,逐渐增加弯曲角度。
开始时,患者可以坐在床上,将膝盖向胸部拉近,保持数秒钟,然后慢慢放松。
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膝关节的弯曲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加肌肉的柔韧性。
3. 长时间保持弯曲姿势在进行弯曲训练时,患者应该尽可能地保持弯曲姿势,以加强肌肉的训练效果。
患者可以使用枕头或抱枕来支撑膝盖,帮助保持弯曲姿势。
在保持姿势时,患者应该感受到肌肉的紧张和拉伸感,但不应该感到疼痛。
4. 负重训练在逐渐恢复膝关节的弯曲能力之后,患者可以开始进行负重训练。
负重训练可以帮助加强肌肉力量,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
患者可以使用弹力带或哑铃等负重器材进行训练,但要注意负重量不要过大,以免对膝关节造成过大的负担。
5. 持之以恒最后,要想恢复膝关节的弯曲能力,持之以恒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应该坚持进行康复训练,不断地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难度。
同时,患者也应该注意休息和饮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以帮助膝关节更快地恢复。
总之,膝关节手术后的弯曲训练需要患者付出一定的努力和耐心,但只要坚持训练,就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的弯曲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这些窍门可以帮助到正在进行膝关节手术后康复的患者。
膝盖半月板手术后康复训练
![膝盖半月板手术后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fa877fe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5.png)
膝盖半月板手术后康复训练1. 引言膝盖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损伤,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恢复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以及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膝盖半月板手术后康复训练的全面计划,包括术后的注意事项、康复阶段、康复训练目标和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
2. 术后注意事项膝盖半月板手术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负荷,以免对手术部位造成额外伤害; - 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和止痛药物,以控制感染和疼痛; - 定期复诊,及时了解康复进展。
3. 康复阶段膝盖半月板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1. 早期康复阶段(手术后1-2周):主要目标是控制疼痛和肿胀,保持关节活动度,恢复肌肉力量; 2. 中期康复阶段(手术后2-6周):主要目标是提高关节稳定性,增加肌肉力量,恢复正常步态; 3. 晚期康复阶段(手术后6周后):主要目标是恢复完全的关节功能和运动能力。
4. 康复训练目标膝盖半月板手术后的康复训练目标包括: - 减少疼痛和肿胀; - 恢复关节活动度;- 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 改善关节稳定性; - 恢复正常步态; - 提高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
5. 康复训练方法5.1 早期康复阶段•冷敷:使用冰袋冷敷手术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以减轻疼痛和肿胀;•被动活动:由专业康复师进行被动关节活动,以保持关节活动度;•肌肉收缩训练:进行肌肉收缩训练,如腿部抬高、踝部伸展等,以恢复肌肉力量;•步态训练:进行正常步态的模拟训练,以恢复正常步态。
5.2 中期康复阶段•主动活动:逐渐增加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如屈膝、伸膝等;•肌肉力量训练: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如腿部屈伸、蹲起等,以增加肌肉力量;•平衡训练: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倒立等,以提高关节稳定性;•柔韧性训练:进行伸展运动,如大腿后侧伸展、小腿伸展等,以增加关节的柔韧性。
5.3 晚期康复阶段•功能训练:进行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的训练,如上下楼梯、跑步等,以提高运动能力;•运动复合训练:进行多关节的运动复合训练,如踢球、跳跃等,以恢复全身协调性;•持续监测:定期进行康复评估,以了解康复进展,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膝关节置换后的康复训练
![膝关节置换后的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9751f61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5.png)
膝关节置换后的康复训练
x
一、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1、定点位移训练:
用仰卧起坐、坐姿抬大腿等体位,弯曲绳子系在膝关节上,让患者尽可能多的移动膝关节,移动幅度小、频率高,达到疼痛部位的伸展和活动能力的增强,以及韧带的训练。
2、有氧运动:
患者可以在椅子或床上做出快速、轻松的膝关节抬高移动及拉伸,自己调整步幅、步频,脚尖抬高跟底向前走,有氧运动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的恢复。
3、反射训练:
反射训练可以通过抌击,用手肘推进,旋转和抚摩等方式来重塑膝关节组织的反射反应,以促使膝关节活动能力恢复。
4、拉伸训练:
拉伸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拉伸和放松膝关节,达到增加活动量的目的,增加患者的灵活性及体能。
5、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关节稳定性,改善姿势,增强肌肉力量,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6、护关节:
使用止痛贴布、热敷等方法,以有效减少患关节疼痛及早期功能
恢复,让患者的关节变得更加的活力。
关节镜术后康复锻炼
![关节镜术后康复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047e72a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8.png)
膝关节清理及半月板成形术后康复锻炼一、术后1周:1.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2.髌骨内推活动: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同侧大拇指压在髌骨外缘,向内侧推动髌骨,至最大限度后松开,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行走和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度训练:在疼痛耐受情况下在室内进行少量行走和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切忌忍痛强行屈伸膝关节,否则会引起滑膜在关节内挤压,加重滑膜充血水肿;二、术后第2-3周:1.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2.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度训练:一般要求术后3周膝关节屈伸度达90°,随着滑膜炎症消退,训练时疼痛会减轻,时间为每日2次,每次30分钟;3.行走活动锻炼:在疼痛耐受情况下在室内或室外进行少量行走活动;三、术后第4周后:1. 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2. 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度训练:进一步加大屈膝活动度,一般要求术后6周膝关节屈膝度达120°,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腘绳肌紧张训练:将患肢足跟部垫高5cm,保持患肢伸直,双手尽力触摸脚尖,每日2次,每次15分钟;4.负重半蹲训练:半蹲0-45°,先完全伸直站立,缓慢屈膝,下蹲至45°,维持5-10秒后站起,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先双腿半蹲,逐渐改为患侧单腿半蹲,不要超过45°,否则可能加重损伤;5.坐位主动伸膝活动:坐在凳子上或床边,先悬垂小腿,再尽力伸直,伸至最大幅度时维持5-10秒后放下,每日2次,每次15分钟,能轻松完全伸直后,可在脚踝处挂重物练习,从1kg加至5kg;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术后康复锻炼一、术后1-2周:1.支具制动及负重: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保护下;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尽量将患肢伸直,脚尖向上勾,使大腿前部肌肉收缩,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髌骨内推活动: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同侧大拇指压在髌骨外缘,向内侧推动髌骨,至最大限度后松开,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4.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训练:俯卧位,陪人一手置于腘窝,一手托住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一般要求在45°范围内进行屈伸活动,每日2次,每次15分钟;二、术后3-4周:1.支具制动及负重: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保护下;2. 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位支具固定,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3. 髌骨内推活动: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同侧大拇指压在髌骨外缘,向内侧推动髌骨,至最大限度后松开,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4. 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训练:俯卧位,陪人一手置于腘窝,一手托住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一般要求在90°范围内进行屈伸活动,每日2次,每次30分钟;三、术后5-6周:1. 支具制动及负重: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保护下,完全负重行走;2. 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位支具固定,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3. 髌骨内推活动: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同侧大拇指压在髌骨外缘,向内侧推动髌骨,至最大限度后松开,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4. 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训练:俯卧位,陪人一手置于腘窝,一手托住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一般要求在120°范围内进行屈伸活动,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锻炼一、术后1-2周:1.支具制动及负重: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保护下;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尽量将患肢伸直,脚尖向上勾,使大腿前部肌肉收缩,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腘绳肌等长训练:将患肢伸直,用力使脚后跟压向床面,使大腿后侧肌肉收缩,每日2次,每次15分钟;4. 髌骨内推活动: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同侧大拇指压在髌骨外缘,向内侧推动髌骨,至最大限度后松开,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二、术后3-4周:1.支具制动及负重: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保护下;2. 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位支具固定,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 腘伸肌抗阻收缩:俯卧位,膝关节伸直,将沙袋绑在踝关节上方,屈曲膝关节;;4. 提踵训练:站立位,膝关节伸直,见脚后跟提起,脚尖着地;5. 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训练:俯卧位,陪人一手置于腘窝,一手托住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每日增加15°,达到≥120°,每日2次,每次30分钟;6. 本体感受器训练:蹬固定自行车,每日2次,每次15分钟;三、术后5-8周:1. 支具制动及负重: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屈膝10°位,用支具在屈膝10°位保护下,部分至完全负重行走;2. 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位支具固定,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 半蹲训练:戴支具在10°-45°半蹲活动,屈膝10°位站立,缓慢屈膝,下蹲至45°后,维持5-10秒后站起,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4. 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训练:俯卧位,陪人一手置于腘窝,一手托住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每日增加15°,达到≥90°,每日2次,每次30分钟;5. 本体感受器训练:蹬固定自行车或平衡板训练双腿过度到单腿,支具限制活动范围于10-45°,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四、术后9-12周:1. 支具制动及负重行走:去除支具,但在行走时避免膝关节过伸;2. 半蹲训练:在10°-45°半蹲活动,屈膝10°位站立,缓慢屈膝,下蹲至45°后,维持5-10秒后站起,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 本体感受器训练:蹬固定自行车或平衡板训练单腿,活动范围于10-45°,每日2次,每次15分钟;4. 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训练:俯卧位,陪人一手置于腘窝,一手托住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每日增加15°,达到≥120°,每日2次,每次30分钟;5. 灵活性训练:侧向踏台阶,每日2次,每次15分钟;五、术后13周-6个月:1. 半蹲训练:在10°-45°半蹲活动,屈膝10°位站立,缓慢屈膝,下蹲至45°后,维持5-10秒后站起,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2. 本体感受器训练:蹬固定自行车或平衡板训练单腿,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 灵活性训练:向前匀速慢跑,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六、术后7-12个月:1. 本体感受器训练:蹬固定自行车或平衡板训练单腿,活动范围于10-45°,每日2次,每次15分钟;2. 灵活性训练:侧向跑、后退跑、向前变速跑,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锻炼一、术后1-4周:1.支具制动及负重: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保护下;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尽量将患肢伸直,脚尖向上勾,使大腿前部肌肉收缩,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 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位支具固定,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4. 髌骨内推活动: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同侧大拇指压在髌骨外缘,向内侧推动髌骨,至最大限度后松开,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5. 腘绳肌紧张训练:将患肢足跟部垫高5cm,保持患肢伸直,双手尽力触摸脚尖,每日2次,每次15分钟;二、术后5-8周:1. 支具制动及负重: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保护下;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尽量将患肢伸直,脚尖向上勾,使大腿前部肌肉收缩,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 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位支具固定,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4.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训练:俯卧位,陪人一手置于腘窝,一手托住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每日增加15°,达到≥90°,每日2次,每次30分钟;5. 本体感受器训练:蹬固定自行车或平衡板训练双腿过度到单腿,支具限制活动范围于10-45°,每日2次,每次15分钟;6. 腘绳肌紧张训练:将患肢足跟部垫高5cm,保持患肢伸直,双手尽力触摸脚尖,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四、术后9-12周:1. 支具制动及负重行走: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保护下;12周后方可部分负重行走;2. 本体感受器训练:蹬固定自行车或平衡板训练单腿,活动范围于10-45°,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 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训练:俯卧位,陪人一手置于腘窝,一手托住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每日增加15°,达到≥120°,每日2次,每次30分钟;五、术后13周-6个月:1. 半蹲训练:在10°-45°半蹲活动,屈膝10°位站立,缓慢屈膝,下蹲至45°后,维持5-10秒后站起,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2. 本体感受器训练:蹬固定自行车或平衡板训练单腿,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 灵活性训练:向前匀速慢跑,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六、术后7-12个月:1. 本体感受器训练:蹬固定自行车或平衡板训练单腿,活动范围于10-45°,每日2次,每次15分钟;2. 灵活性训练:侧向跑、后退跑、向前变速跑,每日2次,每次30分钟;肩峰成型术后康复训练一、术后1-2周:患肩悬吊固定,在耐受范围内行:外旋、外展、内收、内旋活动训练,每日2次,每个动作5分钟;二、术后3-6周:卧位或站立位三角肌训练:扩胸、耸肩,每日2次,每个动作5分钟;三、术后6周后:1.内外旋等长训练:棒操、滑轮,每日2次,每个动作5分钟;2.弹力带“四套”训练:抗阻内旋、抗阻外旋、单臂滑动、肱二头肌屈曲,每日2次、每次4组、每组10次,逐渐增加弹力紧张度;肩袖修补术后康复锻炼一、术后1-6周:患肩悬吊固定,在耐受范围内行被动外旋牵伸,外旋至少达45°如病人肩胛下肌腱有修补,则术后6周限制外旋在0°,此后根据病人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每日2次,每个动作5分钟;二、术后7-12周:根据耐受情况开始使用绳索、滑车被动上举,同时仰卧位用对侧上肢辅助被动过顶上举,据需被动外旋牵伸;每日2次,每个动作5分钟;三、术后13-24周:弹力带“四套”训练:抗阻内旋、抗阻外旋、单臂滑动、肱二头肌屈曲,每日2次、每次4组、每组10次,逐渐增加弹力紧张度;注意:对于肩袖修补后翻修病历或者肩袖撕裂跨径>5cm的,术后4月在开始弹力带训练。
膝关节骨折后康复训练方法
![膝关节骨折后康复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ac1d0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8.png)
膝关节骨折后康复训练方法一、早期康复训练阶段1. 术后 0-2 周:此时关节肿胀明显,疼痛剧烈。
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疼痛和肿胀,预防肌肉萎缩。
2. 训练方法:(1) 冰敷:每次 15-20 分钟,每天 3-4 次。
(2) 抬腿练习:坐在床边,下肢伸直,慢慢将腿抬起,直到与床面平行,保持 5 秒,然后慢慢放下。
每组 10 次,每天 3 组。
(3) 膝关节伸直练习:坐在床边,将腿弯曲,脚放在床上,用手将膝盖向下压,直到膝关节伸直,保持 5 秒,然后慢慢放松。
每组 10 次,每天 3 组。
二、中期康复训练阶段1. 术后 2-4 周:此时关节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
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恢复关节活动度。
2. 训练方法:(1) 股四头肌收缩练习:仰卧位,将腿伸直,慢慢将膝盖向上抬起,直到大腿与床面垂直,保持 5 秒,然后慢慢放下。
每组 10 次,每天 3 组。
(2) 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将腿伸直,慢慢将腿抬起,直到与床面平行,保持 5 秒,然后慢慢放下。
每组 10 次,每天 3 组。
(3) 膝关节屈伸练习:仰卧位,将腿弯曲,脚放在床上,用手将膝盖向上抬起,直到膝关节屈曲,保持 5 秒,然后慢慢放松。
每组 10次,每天 3 组。
三、后期康复训练阶段1. 术后 4 周以上:此时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肌肉力量和柔韧性也明显改善。
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前期效果,进一步提高关节功能。
2. 训练方法:(1) 膝关节屈伸练习:仰卧位,将腿伸直,慢慢将膝盖向上抬起,直到膝关节屈曲,保持 10 秒,然后慢慢放松。
每组 10 次,每天 3 组。
(2) 股四头肌收缩练习:仰卧位,将腿伸直,慢慢将膝盖向上抬起,直到大腿与床面垂直,保持 10 秒,然后慢慢放下。
每组 10 次,每天 3 组。
(3) 负重练习:双手扶着墙壁,身体慢慢下蹲,直到膝关节屈曲90°,保持 5 秒,然后慢慢站起来。
每组 10 次,每天 3 组。
膝关节手术后弯曲训练的窍门
![膝关节手术后弯曲训练的窍门](https://img.taocdn.com/s3/m/3b6c7af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d.png)
膝关节手术后弯曲训练的窍门膝关节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减轻或消除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然而,手术后的康复过程需要耐心和恒心。
其中,膝关节弯曲训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康复者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本文将介绍一些膝关节手术后弯曲训练的窍门,帮助康复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一、了解手术类型和术后限制在开始弯曲训练之前,康复者需要了解自己的手术类型和术后限制。
不同的手术类型和手术后限制会影响弯曲训练的方式和强度。
例如,如果进行了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需要在术后6-8周内避免弯曲角度超过90度,否则可能会影响手术效果。
因此,康复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弯曲训练,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训练强度和频率。
二、选择合适的弯曲训练方法膝关节弯曲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主动弯曲、被动弯曲、伸展训练等。
康复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
一般来说,被动弯曲训练适合于手术后的早期康复阶段,可以帮助恢复关节活动度。
主动弯曲训练适合于手术后的中晚期康复阶段,可以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
伸展训练可以帮助预防肌肉僵硬和关节挛缩。
三、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频率在进行弯曲训练时,康复者需要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频率。
一开始可以进行简单的被动弯曲训练,如使用滚轮或压缩垫进行关节活动。
随着康复的进展,可以逐渐转换到主动弯曲训练,如进行膝关节屈曲和伸展运动。
同时,康复者需要注意训练的频率,一般每天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
四、结合其他康复方法弯曲训练虽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康复方法。
康复者可以结合其他康复方法,如物理疗法、按摩、理疗等,来加速康复进程。
例如,物理疗法可以通过热敷和冷敷来缓解疼痛和肌肉疲劳,按摩可以帮助缓解肌肉僵硬和疼痛,理疗可以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
五、保持积极心态膝关节手术后的康复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康复者保持积极的心态。
康复者需要相信自己能够恢复健康,并且需要坚持训练和康复方法。
膝关节术后弯曲康复训练方法
![膝关节术后弯曲康复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f9a096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c.png)
膝关节术后弯曲康复训练方法膝关节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弯曲康复训练更是至关重要。
在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弯曲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减轻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膝关节术后弯曲康复训练的方法。
1.主动活动训练在手术后的早期,患者需要进行主动活动训练,以促进膝关节的血液循环和肌肉的恢复。
这种训练可以包括膝关节的主动屈曲和伸展,以及膝盖的旋转运动。
这些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并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2.被动活动训练在手术后的后期,患者可以进行被动活动训练,以帮助恢复膝关节的弯曲功能。
这种训练可以包括使用物理治疗设备进行被动屈曲和伸展,以及进行被动的膝盖旋转运动。
这些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弯曲范围,并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3.力量训练在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力量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的肌肉力量,以支持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力量训练可以包括使用负重器材进行膝关节屈曲和伸展,以及进行膝关节的踝部和髋部训练。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并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4.平衡训练在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平衡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的平衡和稳定性,以支持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平衡训练可以包括单腿站立和单腿跳跃等运动。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平衡和稳定性,并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膝关节术后弯曲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减轻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6e1a10a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a.png)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膝关节置换术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来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建议进行以下训练:
1.早期康复训练
在手术后的早期,应采用简单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床上运动:脚踝的灵活性训练、轻松的屈伸运动等。
(2)早期步态训练:患者可以使用助行器来帮助迈步,以恢
复步行能力。
(3)伸展训练:让患者进行小范围的电子膝关节伸展训练,
以防止呈现伸直限制。
2.中期康复训练
在手术后4-6周的时间,患者进入中期康复阶段。
可以康复训
练包括以下内容:
(1)主动膝关节屈伸训练:通过自我锻炼或康复师的指导来
提高膝关节的活动范围。
(2)肌力训练:通过康复器械、力量训练和自我锻炼来加强
膝关节周围的肌肉群。
(3)平衡训练:通过平衡板和康复器械来训练患者的平衡能力。
3.后期康复训练
在手术后12-16周的时间,患者进入后期康复阶段。
此时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包括走路、上下楼梯、弯腰等日常动作的练习。
(2)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车、游泳等,以提高心肺功能。
(3)强化肌肉群:通过体育锻炼、力量训练和康复器械来加强膝关节周围的肌肉群。
(4)坚持日常锻炼:患者需要坚持日常锻炼,以保持康复效果。
膝盖半月板手术后康复训练
![膝盖半月板手术后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623d97e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4.png)
膝盖半月板手术后康复训练以膝盖半月板手术后康复训练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膝盖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损伤,手术治疗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然而,手术只是治疗的第一步,康复训练同样重要。
本文将介绍膝盖半月板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内容和注意事项。
一、康复训练的目标膝盖半月板手术后的康复训练的目标是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膝关节稳定性,减少疼痛和肿胀,恢复正常步态,使患者能够回归正常生活和运动。
二、早期康复训练(术后1-2周)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主要侧重于疼痛和肿胀的控制,促进伤口愈合。
患者需要使用拐杖进行辅助行走,避免负重。
康复师会指导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和肌力锻炼,如膝关节屈伸运动、腿部肌肉收缩和放松练习等。
此阶段的康复训练主要是为了减轻术后不适和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三、中期康复训练(术后2-6周)中期康复训练的目标是逐渐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范围。
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范围,例如进行踏步运动、膝关节屈伸运动、腿部肌肉的力量训练等。
在进行这些活动时,患者需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过度用力或受伤。
此阶段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加强膝关节周围的肌肉,提高关节稳定性,并逐渐恢复正常步态。
四、晚期康复训练(术后6周后)晚期康复训练的目标是进一步加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恢复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
患者可以开始进行更复杂的运动,如踏步机、跑步机、自行车等。
此阶段的康复训练还包括平衡练习和功能性训练,以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和适应日常生活和运动的需要。
五、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膝盖半月板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首先,患者需要遵循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按照康复计划进行训练。
其次,患者需要注意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范围,避免过度用力或受伤。
此外,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应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错误的运动方式。
最后,患者在康复训练期间应定期接受复查和评估,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膝盖半月板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恢复膝关节功能至关重要。
膝关节手术后弯曲训练的窍门
![膝关节手术后弯曲训练的窍门](https://img.taocdn.com/s3/m/15fe919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0.png)
膝关节手术后弯曲训练的窍门
以下是膝关节手术后弯曲训练的窍门
膝盖手术后弯曲的康复训练方式有坐位垂腿、仰卧垂腿、坐位顶墙、坐位抱膝、俯卧屈膝等。
1.坐位垂腿:坐于床边,膝以下悬于床外,放松大腿肌肉,使小腿自然下垂,至极限处保持10分钟,也可进行负重训练。
2.仰卧垂腿:仰卧于床上,大腿垂直于床面,放松大腿肌肉,使小腿自然下垂,至极限处保持10分钟,也可进行负重训练。
3.坐位顶墙:坐椅上,患侧足尖顶墙或固定,缓慢向前移动身体,增大屈膝角度,感到疼痛后保持不动,疼痛缓解后再次增大屈膝角度,直至极限。
4.坐位抱膝:坐在床上,双手抱住脚踝,使脚跟缓慢接近臀部,用6-8周时间运动至与健侧角度相同。
5.俯卧屈膝:患者取俯卧位,双腿自然伸展,自行握患腿踝关节,或由他人帮助,使膝关节屈曲。
锻炼过程中要注意按照自身屈曲角度选择合适的方法,锻炼要便循序渐进,以免受伤。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锻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月板术后康复训练
术后第二天:疼痛后以加强功能训练为主 • 1、去弹性绷带; • 2、关节活动度达到正常:-5——135° • 3、肌力训练方法同术后第一天,强度适当加大; • 4、避免负重; 术后第二天至两周: • 避免负重; • 肌力以及关节活动度训练; • 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每周1针; • 但对于半月板修补患者要以石膏固定6周,6周内避免负重 ;2-3周后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 损伤面积较大,缝合较多的需要延迟至术后2-3周开始进
行屈伸训练
半月板术后康复训练
术后第一天:以消肿止痛为主,尽早开始肌力和活动度训练 1、直腿抬高训练:30次为1组,每天10组; 2、踝泵训练:直腿抬高后踝泵10次;
3、关节活动:可以做到全屈伸,甚至过伸,关节肿胀明显 时可适当减少;
4、弹性绷带持续使用;
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半月板修补术
• 进行肌力训练方法同前,但是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要推迟至 术后6周开始; • 避免负重6周,6周后逐渐负重;
• 半月板修补术后有不生长的可能,要观察患者症状,训练要
循序渐进;
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侧副韧带修补 后康复训练
• 进行肌力训练方法同前,但是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要推迟至 术后6周开始,6周后要加强伸直的训练,为避免出现关节 僵硬,一般术后3周左右会临时进行关节松解,0-60度
单纯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康复
(四)、术后4周至6周:关节活动度达到0——135度,加强 肌肉功能锻炼。 1、可以去拐行走,侧身上楼梯,手需扶梯。 2、进行CPM训练,关节活动度达到0—135度。 3、继续进行(三)中的肌肉功能锻炼,方法相同。
单纯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康复
• (五)、术后6周至12周:在此期间,重建的韧带会有一 个溶解松弛阶段,应避免过多的上下楼梯,禁止作负重下 蹲练习,从座位上起立时应扶物减负,不宜爬山行走,前 三个月避免过伸关节。 • (六)、术后3个月后:仍以下肢肌肉锻炼为主。可做一 般日常活动,利用非负重健身器械进行功能锻炼,也可进 行游泳。
• 术后石膏固定在伸直位
• 避免负重6周,6周后逐渐负重; • 避免进行应力位体位和运动:内翻、外翻、内旋、外旋、 过伸、过屈; • 术后早期进行肌力训练(6周),然后进行关节活动度训 练;
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术后康复训练
• 关节炎患者的关节镜手术术式较多,康复计划要根据具体 术式而定; • 尽早恢复关节活动度,术后第一天关节活动度达到0-135 度,尽早进行下蹲动作; • 关节肿胀较明显时可适当减缓; • 多伴有膑股关节面的紊乱,进行推髌骨的训练很重要。
1.环行排列-抗张力缓冲径向负荷; 2.径向排列连接周围面与中央游离缘) ; 3.纵向排列(连接上下面)。
细胞:
浅层细胞呈卵圆形和梭形;
深层细胞呈圆形和多角形。
纵向排列的胶原纤维多见 于半月板的表面,特别是 与胫骨平台相平行的下表 面处,具有防止纵向撕裂 的作用。
半月板术后康复训练
• 手术方式:部分切除、次全切、全切除 修补术
主动伸直膝关节
被动伸直膝关节
被动伸直膝关节
主 动 屈 膝 练 习
主动屈膝练习
主 动 屈 膝 练 习
被动屈膝锻炼
被动屈膝锻炼
被动屈膝锻炼
股四头肌锻炼
股四头肌锻炼
双 拐 的 正 确 使 用
使 用 双 拐 行 走
Thanks A Lot !
膝关节术后康复训练
宋 斌
主要内容
• 膝关节解剖
• 半月板术后康复训练 •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训练 • 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术后康复训练
膝关节解剖
交叉韧带
• 交叉韧带功能:前后稳定性、侧方稳定性、旋转稳定性
交叉韧带、侧副韧带
半月板
吸收震荡、缓解压力、分泌关节液、雨刷作用
胶原纤维排列方式:
单纯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康复
• (三)、术后第2周至第4周 :关节活动度达到0—120度, 进行肌肉功能锻炼,4周内完全负重; • 1、去石膏后托,改用膝固定支具保护,支具需佩戴4个月, 在行走以及睡觉时应佩戴。 • 2、继续CPM训练,3周达到120度,第四周后达到135度。 • 3、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在床边使关节逐渐从90度伸 直,并使大腿抬离床面,然后停留10秒,每日500次。 • 4、必要时进行髌骨活动度训练(由外向内推动髌骨)。
前交叉韧带重建
康复原则
• 术后均需要进行石膏前、后托固定,术后第一天去石膏前 托,后托使用2-6周,之后换用可调式支具,支具的度数 控制在0-30度; • 在康复过程中禁止做前交叉韧带应力位体位:过伸、被动 前抽屉、下蹲、扎马等;3个月内切勿进行剧烈运动; • 训练过程中出现关节肿胀时进行关节强穿刺抽液; • 前交叉韧带损伤很多都伴有其他组织损伤,要根据具体情 况制定康复计划;
前交叉韧带重建
• 1、单纯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康复; • 2、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半月板修补术 • 3、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侧副韧带修补后康 复训练;
单纯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康复
• (一)、术后第1天:主要以减轻疼痛和肿胀为主。 • 1、将患肢抬高,但不要过伸,以减轻肿胀; • 2、如果有疼痛,可以采用冷敷、口服或肌注止疼剂等止 痛; • 3、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 胀; • 4、麻醉过后即可下床活动,但要使用双拐,避免负重;
• 正确
错误
单纯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康复
• (二)、术后第2天至第2周: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使关节活动度达到0—90度; • 1、石膏后托固定,在下地行走以及睡觉期间要佩戴; • 2、进行CPM训练,膝关节活动度为:0—90度; • 3、进行股四头肌有限收缩训练,小腿肌肉训练(屈伸踝 关节及足趾,每天500次); • 4、可扶拐部分负重行走,距离不要太远,活动不宜过多, 避免上下楼梯;
半月板切除术后康复训练
• 关节镜手术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关节腔灌洗,组织在术后短 期内有水肿期; • 半月板切除术后2周内避免负重; • 尽早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 尽早肌力恢复训练; • 弹性绷带使用至术后2天;
• 切除者无需石膏固定;
半月板修补术后康复训练
• 半月板修补者须石膏固定6周; • 半月板修补患者术后6周避免负重; • 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具体进度要按照具体缝合情况决定 • 缝合较少者可在1周内进行关节活动训练,2周可以达到完 全屈伸
单纯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康复
• (七)、术后6个月:可进行慢跑训练。 • (八)、术后9—12个月可根据康复情况参加较剧烈的体 育比赛。 • (九)、出院后需要定期回医院复查,原则上前四周内每 周回医院复查一次;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 均需要拍片复查。
注意事项
• 前交叉韧带损伤伴半月板切除者康复计划与以上计划基本 一致; • 术后6周开始进行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其胜),QW×5; • 术后早期(2周)以关节活动度恢复为主,以后以肌力恢复为 主; • 在进行屈伸训练同时注意进行伸直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