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复习重点1
初一下册水资源的知识点总结
![初一下册水资源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a5ebf5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9.png)
初一下册水资源的知识点总结近年来,水资源的短缺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保卫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作为一其中级教育学校生,我们也应该了解水资源的相关知识,增强环保意识,乐观参与水资源保卫和合理利用。
下面是初一下册关于水资源的知识点总结,期望对大家有所援助。
1. 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基础资源之一。
地球上约70%的面积是水,但其中可用的淡水资源只占0.3%左右。
水不仅是人体生命所必需,也是农业、工业、交通等各领域的基础。
没有水,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无法生存。
2. 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分外不均衡。
北极、南极的冰雪储水量很大,但由于地理位置偏遥,人类难以直接利用。
地球上大部分的水资源都集中在江河湖泊、地下水和地表水中。
其中地下水储量最多,但开采困难;江河湖泊水资源便于利用,但受到污染的风险较大。
3. 水资源的形态水资源主要以地下水、江河湖泊水和冰雪水为主。
地下水是指位于地下的地层空隙和岩石间的水,是我们平时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江河湖泊水是指地表水,常作为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
冰雪水包括南极、北极的冰雪以及高山的冰川,主要是融化后形成的河水。
4.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卫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卫是分外重要的。
起首,我们要节约用水,做到合理使用。
例如,洗澡时不要浪费大量的热水,刷牙时关掉水龙头等。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对水资源的保卫与治理。
尽量缩减污水排放,加强污水处理,保持水源水质的安全。
另外,还要重视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开展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 水污染与生态环境水污染是目前水资源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水源受到各种污染因素的影响,如工业废水、农田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人类活动等。
这些污染会破坏水的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造成恐吓。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乐观参与到水污染治理中,缩减污染源,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6. 地球上的“蓝色星球”地球是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水资源是我们共同的财宝。
水文水资源复习要点
![水文水资源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29abd4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d.png)
水文水资源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时段单位线与瞬时单位线时段单位线是指在单位时段内流域上均匀降单位净雨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线,而瞬时单位线则是指瞬间流域上均匀降单位净雨在流域出口形成的径流过程线。
两者的基本假定相同,其差别在于前者是单位时段,并由经验曲线表示,后者是瞬时或无穷小时段,其单位线用数学式表示,而数学表达式是通过将流域的调节作用概化为若干个串联的特性相同的线性水库对入流的调节而推导出来的。
2.潜热与感热潜热,相变潜热的简称,指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一个相变化到另一个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感热是指单位质量空气的可感热量。
3.给水度与储水系数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储水系数是指反映含水层水头下降或上升单位高度时,从单位水平面积和高度等于含水层厚度的柱体中释放或储存水体积能力的一个参数。
4.流域蓄水容量与前期影响雨量流域蓄水容量主要是指,在流域降雨能够影响的土层内土壤含蓄的吸着水、薄膜水和悬着毛管水,不包括重力水,是土壤能够保持而不在重力作用下流走的水文;前期影响雨量指本次降雨发生时,前期降雨滞留在土壤中的雨量。
5.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水功能区,是指根据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如水资源的条件、环境状况和地理位置等,以及社会属性,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质和水量的需要等,将一定范围的水域定为具有某种特定的价值与作用的区域,称为水功能区。
水资源分区是在水文分区的基础上,考虑水资源的特点确定的分区。
6.水资源规划与水资源配置水资源配置,是指在水资源总体规划与管理过程中,充分协调水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要素的关系,提高水资源与之相适应的匹配程度,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规划就是对水资源事业的内容进行总体安排。
水资源规划即在掌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地区条件、国民经济对水资源需求的基础上,协调各种矛盾,对水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制定出最佳开发利用方案及相应的工程措施的规划。
水资源学复习要点
![水资源学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235b36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7.png)
水资源学复习要点水资源学是研究水的起源、分布、利用、保护和管理的一门学科。
以下是水资源学的复习要点。
一、水的特性和循环1.水的化学性质:水的分子结构、氢键、溶解性。
2.水的物理性质:密度、熔点、沸点、比热、表面张力等。
3.水的循环:蒸发、降水、径流、地下水补给等。
4.水在不同地球系统中的分布:大洋水、冰雪水、地下水、湖泊水、河流水等。
二、水资源的评价和利用1.水资源的评价指标:水量、质量、可利用性等。
2.水资源利用的方式: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城市供水等。
3.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节约用水、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保护等。
4.水资源调查和评价方法:水文观测、水文模型、水资源管理系统等。
三、水资源保护和管理1.水环境污染控制: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的治理措施。
2.水生态系统保护:湖泊、河流、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方法。
3.水资源管理机制:水资源分配、水权交易、水费政策等。
4.跨境水资源合作:国际水资源法律、水资源合作协定等。
四、水灾害和干旱1.洪涝灾害和防治:洪水预警、抗洪工程、泄洪措施等。
2.旱灾和水资源调度:干旱预警、节水措施、水库调度优化等。
五、国际水资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1.跨国河流管理:国际河流的合作和争端解决。
2.可持续水资源利用:水的生态足迹、节约用水、水循环利用等。
3.水与粮食安全:水资源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和挑战。
4.水与能源:水力发电、水资源对能源生产的影响。
六、新兴水资源技术1.海水淡化技术:海水淡化的方法和应用。
2.水资源再生利用:废水处理、污水回用等技术。
3.雨水收集利用:雨水利用系统、城市雨水管理等。
4.人工增雨:云处理、露珠处理等技术。
综上所述,水资源学复习要点主要包括水的特性和循环、水资源的评价和利用、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水灾害和干旱、国际水资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新兴水资源技术等方面。
通过深入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对水资源学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和准备。
珍惜水资源知识点总结
![珍惜水资源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a0f0f6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1d.png)
一、水资源概述水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不仅是维持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还是农业、工业、交通、能源等各个领域的重要基础。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环境污染等原因,全球水资源的供应压力日益加剧,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因此,珍惜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共识和责任。
二、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层面。
地表水主要包括江河湖泊、冰川和土壤中的水分,地下水则包括地下蓄水层和含水层的水。
根据地理位置不同,水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不均匀,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却一年四季干旱。
例如,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水资源严重短缺,而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水资源则十分丰富。
三、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
生活用水主要指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和洗浴用水,农业用水则是指农田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则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水资源。
全球水资源利用最大的领域是农业用水,其次是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相对较少。
四、水资源的管理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各国家和地区通常都会制定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水资源的调配、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监测和保护,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此外,为了解决全球水资源紧缺问题,国际社会也出台了一系列水资源合作机制和协议,共同维护地球上的水资源共享大家庭。
五、水资源问题全球水资源问题主要包括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水灾害三个方面。
水资源短缺是指在某一地区或某一季节,当地水资源供应无法满足日常需求的现象。
水污染是指因工业污水、生活废水以及农业化肥等原因导致水质受到污染的问题。
水灾害则是指由于极端天气事件以及地质灾害等原因导致的洪涝灾害。
六、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珍惜水资源是每个人都应该履行的职责和义务。
首先,珍惜水资源有助于保障人类基本生存需求。
其次,珍惜水资源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水环境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水环境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8a522dd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9.png)
水环境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水环境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之一,而水的质量和环境的状况对人类健康和生存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因此,水环境地理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对我们了解和掌握水的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水环境地理必修一的知识点入手,对该学科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基本概念1.水资源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
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降水等。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资源,是维护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从地球各系统中蒸发升华、形成雨雪和露水、降落到地面、渗入地下和进入水域,再回到大气层的过程。
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灌溉、调节、保护和改良起着重要的作用。
3.水污染水污染是一种人为的、自然造成的或两者共同作用的现象,即有害物质或物理性质的改变使水的品质下降,影响到水的生物、化学、物理属性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研究方法1.野外实地调查水环境地理必修一强调野外实地调查。
通过现场考察,收集水环境的相关数据和信息,直观观察和感受舒适度、适宜度、安全度和整体环境质量,对于科学地认知和分析水环境地理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2.实验室分析水环境地理必修一也需要通过实验室分析,对大量的样本进行分离、提纯、测定等操作,获得水环境相关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特性指标。
3.数学模型分析数学模型分析是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测定基础上,进一步使用数学和计算机软件对环境进行数值、图表和动态的模拟和分析的方法。
它可以从角度理解问题和突破思考的逻辑限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三、应用1.灌溉与排水在水环境地理必修一的学习中,灌溉和排水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光谱学、水文学等技术手段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水资源调查和管理水资源调查和管理在水环境地理必修一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水资源学复习总结
![水资源学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ad571b95022aaea998f0fcf.png)
一、水资源评价:是指对资源的来源、范围、可依赖程度和质量进行确定,据此评估水资源利用和控制的可能性。
二、等值线法借用包括该区在内的全区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图,从图上查算出流域内的平均年径流深,乘以流域面积,来计算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基本定向指标:是一组用于确定可持续利用方向的指标,是反映可持续性最基本而又不能直接获得的指标。
基本定向指标可选择生存、能效、自由、安全、适应和共存6个指标。
可测指标:即可持续利用的量化指标,按社会、经济、环境3个子系统划分,个子系统中的可测指标由系统本身有关指标及可持续利用涉及的主要水资源指标构成。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1、综合评分法2、不确定性评判法3、多元统计法4、协调度法5、多维标度法四、水资源价值的体现:a)维持生命和非生命系统的价值水对人类生存与繁衍的价值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价值,水对非生命系统的存在与发展是决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水资源满足上述生命与非生命系统存在发展需求的程度和效用,就是水资源对生命和非生命存在与发展的价值。
b)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人类生存和繁衍对水的需求是最根本的需求,而发展则是人类永恒追求的期望。
要实现发展目标,离开水资源的供给和水环境物质的支持是绝不可能的。
以此,水对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的程度,就是水资源、水环境的价值。
c)水的生态价值水要不断满足自然和社会的物质、精神需求,必须保持和改善水所依托的母体——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持稳定有序的自然生产力和抗御外界干扰的适应能力、恢复能力。
水对生态系统正常运转需求的满意程度与作用,就是水资源的生态价值。
d)水的环境价值水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也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求。
水具有净化环境或同化污染物的功效,是美化环境、美化景观不可缺少的要素。
这就是水的环境价值。
e)水的文化价值人类除在满足物质需求之外,还要满足精神需求。
人们追求的精神环境,离开清洁的水几乎是不存在的,尤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的需求就愈来愈强烈,水的文化价值就愈来愈重要。
水资源工程知识点总结
![水资源工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570330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1.png)
水资源工程知识点总结水资源工程是一个涉及水资源的管理、利用和保护的领域,涉及水文学、水资源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等方面。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的分布不均,且由于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水资源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水资源工程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1. 水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可利用的水的总称。
水资源可以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泊、水库、人工渠道等;地下水则包括潜水、岩溶水、矿泉水等。
此外,水资源还包括土壤水和冰雪水。
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城市供水和生态用水。
2. 水文学与水文数据水文学是研究水文现象的科学。
水文现象包括降水、蒸发、径流、地下水、河流流量等。
水文数据是描述和记录水文现象的全面、系统和连续的观测资料,可以用于水文事件的分析和预测。
水文数据通常包括降水量、蒸发量、地下水位、河流流量等。
3. 水资源规划和水资源利用水资源规划是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进行的规划。
水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使水资源能够充分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需求,保护水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防止自然灾害,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水资源利用则包括水资源开发、水资源建设、水资源供水和排水等。
4. 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是指维护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环境不受损害的一系列工程措施。
水资源保护的内容包括水土保持、水源保护、水生态修复等。
5. 水生态环境保护水生态环境是指水与物质、能量和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所组成的环境。
水生态环境包括湖泊、河流、沼泽、海洋等水体及其内部和周围的生物群落及其生态环境。
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是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6. 水质和水质监测水质是指水体中溶解态、悬浮态和胶体态物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综合性指标。
水资源复习资料
![水资源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94c547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c.png)
水资源复习资料第一篇:水资源复习资料水资源复习资料一、水资源的概念及特点1、广义:地球上水的总体,包括大气中的降水、河湖中的地表水、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冰川、海水等。
2、狭义:指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能够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3、水资源的两种转化途径:1)、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并构成河川径流,通过水平方向排泄到区外;2)、以蒸发的形式通过垂直方向回归到大气中。
4、水资源的特点:流动性,可再生性,多用途性,公共性,利与害的两重性,有限性二、水资源状况1、我国东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水汽充足,降水量丰富。
2、我国水资源特点的表现为:1)、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2)、空间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3)、时间分布不均匀,冬春少雨,夏秋多雨。
3、当今世界的水问题: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环境恶化。
4、我过面临的水问题: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3)、城市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4)、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5)、水资源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5、解决措施:1)、为水立法;2)、有偿使用或提高水价;3)、节约用水,整治污染;4)、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湖;5)、控制人口数量。
三、水资源的形成及转化关系1、水循环的定义: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下、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运输、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认识:大循环,小循环,自然水循环,社会水循环。
3、水资源的形成:蒸发(水分通过热能交换从固态火液态转换为气态的过程,是水分地球表面和水体进入大气的过程)→水汽运输(大气中的水汽由气流携带着从一个地区上空输送到另外一个地区的过程)→降水(水汽在大气中的微小周围进行凝结,形成雨滴,再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下渗(降落到地面的雨水从地表渗入土壤内的运动过程)→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壤中流之和)→形成水资源。
水文水资源专业知识点总结
![水文水资源专业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bc4f8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0.png)
水文水资源专业知识点总结一、水资源基本概念水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重要自然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和环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类型,是满足人类社会各项活动需要的重要物质。
二、水资源的形成与分布1. 水资源的形成地表水主要由降水和地表径流形成,地下水主要是由降水经过土壤渗漏和地下水补给形成的。
2. 水资源的分布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受气候、地质和地形等因素影响。
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干旱地区的水资源非常匮乏。
三、水资源利用与保护1. 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工业、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
其中,农业用水量最大,约占全球总水资源利用量的70%以上。
2. 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保护是指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包括防止水资源污染、减少水资源浪费和开发可再生水资源等方面。
四、水资源管理1. 水资源的管理目标水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人类社会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 水资源管理的原则水资源管理应遵循综合、科学、合理、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维护国家利益和维护公共利益。
3. 水资源管理的内容水资源管理包括水资源规划、水资源节约利用、水资源环境保护、水资源监测和水资源法规制度建设等方面。
五、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与解决途径1. 水资源供需矛盾全球范围内,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同时,水资源的分布不均、供水质量不同、水资源供应方式单一等因素也加剧了水资源的矛盾。
2. 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途径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途径主要包括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开发新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和加强水资源保护等方面。
六、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1.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分类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主要包括水文监测技术、水资源勘探技术、水资源开发技术和水资源利用技术等方面。
2. 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特点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一般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科技含量高、成本较高和不可逆性等特点。
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 3.3《水资源》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 3.3《水资源》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d01e1744431b90d6c85c784.png)
(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2-28日中国水周)
1、水是宝贵的资源
⑴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⑵水危机的原因:用水量增加、水污染、水浪费。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⑴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季少且年际变化大。
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均,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工程(如:引黄济青、南水北调)。
⑵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
⑶措施:
①解决季节分配不均——兴修水库。
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⑷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计划线路
①东线方案:在江苏扬州市把长江水抽进京杭运河,用闸控制,逐级提升,过黄河后,自北自流,沿途供水,直达天津市。
②中线方案:首先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到华北平原,第二步在三峡巨型水库建成后,利用高峡出平湖,筑渠输水自流进汉江。
③西线方案:计划提高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的水位,再开凿一些巨大的隧洞,把长江水引入黄河上游,补充西北的水源。
3、我国水资源的特点:⑴水资源短缺⑵时空分布不均
用心爱心专心 1。
水资源复习资料
![水资源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f50f30dbd64783e08122b12.png)
水资源复习资料一、水资源的概念及特点1、广义:地球上水的总体,包括大气中的降水、河湖中的地表水、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冰川、海水等。
2、狭义:指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能够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3、水资源的两种转化途径:1)、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并构成河川径流,通过水平方向排泄到区外;2)、以蒸发的形式通过垂直方向回归到大气中。
4、水资源的特点:流动性,可再生性,多用途性,公共性,利与害的两重性,有限性二、水资源状况1、我国东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水汽充足,降水量丰富。
2、我国水资源特点的表现为:1)、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2)、空间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3)、时间分布不均匀,冬春少雨,夏秋多雨。
3、当今世界的水问题: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环境恶化。
4、我过面临的水问题: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3)、城市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4)、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5)、水资源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5、解决措施:1)、为水立法;2)、有偿使用或提高水价;3)、节约用水,整治污染;4)、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湖;5)、控制人口数量。
三、水资源的形成及转化关系1、水循环的定义: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下、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运输、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认识:大循环,小循环,自然水循环,社会水循环。
3、水资源的形成:蒸发(水分通过热能交换从固态火液态转换为气态的过程,是水分地球表面和水体进入大气的过程)→水汽运输(大气中的水汽由气流携带着从一个地区上空输送到另外一个地区的过程)→降水(水汽在大气中的微小周围进行凝结,形成雨滴,再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下渗(降落到地面的雨水从地表渗入土壤内的运动过程)→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壤中流之和)→形成水资源。
水资源学笔记
![水资源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62d416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a.png)
水资源学笔记一、水资源学概述1. 水资源的定义:水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2. 水资源的属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分布不均性、循环再生性。
3. 水资源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水资源的形成、分布、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以及水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水资源形成与分布1. 水资源的来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地球表面的水循环,包括降水、蒸发、径流等过程。
2. 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主要受到气候、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
3. 水资源的储量:全球水资源约为1386万亿立方米,但可用于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其中的2.5%。
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水力发电等。
2.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限制因素:水资源量、水质、地形地貌、气候等。
3.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水资源保护与管理1.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
2. 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加强水质监测、防治水污染、推广节水技术等。
3. 水资源管理的目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水资源管理的手段:法律法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等。
五、水与环境的关系1. 水与环境的关系:水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的形成和演变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环境质量也会影响水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2. 水环境问题:水污染、水资源短缺、水灾害等。
水文水资源复习要点
![水文水资源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5ee25e26137ee06eef91800.png)
一、名词解释1.时段单位线与瞬时单位线时段单位线是指在单位时段内流域上均匀降单位净雨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线,而瞬时单位线则是指瞬间流域上均匀降单位净雨在流域出口形成的径流过程线。
两者的基本假定相同,其差别在于前者是单位时段,并由经验曲线表示,后者是瞬时或无穷小时段,其单位线用数学式表示,而数学表达式是通过将流域的调节作用概化为若干个串联的特性相同的线性水库对入流的调节而推导出来的。
2.潜热与感热潜热,相变潜热的简称,指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一个相变化到另一个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感热是指单位质量空气的可感热量。
3.给水度与储水系数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储水系数是指反映含水层水头下降或上升单位高度时,从单位水平面积和高度等于含水层厚度的柱体中释放或储存水体积能力的一个参数。
4.流域蓄水容量与前期影响雨量流域蓄水容量主要是指,在流域降雨能够影响的土层内土壤含蓄的吸着水、薄膜水和悬着毛管水,不包括重力水,是土壤能够保持而不在重力作用下流走的水文;前期影响雨量指本次降雨发生时,前期降雨滞留在土壤中的雨量。
5.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水功能区,是指根据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如水资源的条件、环境状况和地理位置等,以及社会属性,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质和水量的需要等,将一定范围的水域定为具有某种特定的价值与作用的区域,称为水功能区。
水资源分区是在水文分区的基础上,考虑水资源的特点确定的分区。
6.水资源规划与水资源配置水资源配置,是指在水资源总体规划与管理过程中,充分协调水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要素的关系,提高水资源与之相适应的匹配程度,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规划就是对水资源事业的内容进行总体安排。
水资源规划即在掌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地区条件、国民经济对水资源需求的基础上,协调各种矛盾,对水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制定出最佳开发利用方案及相应的工程措施的规划。
水资源复习重点
![水资源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675165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d.png)
⽔资源复习重点第⼀章1、⽔资源是⼀种可再⽣资源,但是为什么⼜说⽔资源是有限的?⽔资源在⼀段时间后是可以循环的,因此可以看做可再⽣的;但⽔资源在全球的总量是有限的,并且⽔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有些地⽅富⽔,有些地⽅缺⽔,缺⽔的地⽅就会出现⽔资源供应不⾜的现象,因此⽔资源有是有限的。
2、从⽔资源的特点来分析,为什么要保护⽔资源?⽔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且分布不均匀易造成⽔资源供应不⾜的现象,因此⽆论从⼯业、农业、还是⽣活上来看,都应保护⽔资源3、列举实例,分析如何协调⽔资源多种⽤途之间的⽭盾?长江断流现象4、分析造成三⼤⽔问题的主要原因,阐述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带来的危害?(1)⾃然原因,这与⽓候条件的变化和⽔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有关(2)认为因素a 流域缺乏统⼀管理b 过度开采地下⽔c ⽔价不合理d 污⽔⼤量排放,造成⽔资源污染严重e ⼈类活动破坏了⼤量的森林植被,造成区域⽣态化境退化,⽔⼟流失严重,洪⽔泛滥成灾。
第⼆章1.叙述⽔循环的机理和特点。
①⽔循环是永⽆⽌境的,但是全球⽔资源量是不变的,服从质量守恒定律。
②太阳辐射能和重⼒作⽤是⽔循环的基本动⼒。
③全球⽔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循环是开放系统。
④永⽆⽌境的⽔循环赋予⽔体再⽣性。
其循环强度⼀般有⽔体的更新周期来度量。
⑤⽔循环是⼀个⾮常复杂的系统,它受到⼈类活动及⽓候变化的影响,从⽽引起⽔循环的形成及特征的变化。
2.描述⽔资源天然转化过程,并举例说明⼈⼯作⽤对⽔资源天然转化的影响。
⼈类活动的影响作⽤主要表现在:①兴建蓄⽔、调⽔⼯程,改变⽔资源⾃然的流动特性和转化过程;②兴建引⽔、提⽔⼯程,⼤量开采地表、地下⽔,增加⽔资源的使⽤量和消耗量;③⽣活污⽔、⼯业废⽔、灌溉退⽔的排放,改变了天然⽔体的⽔质状况。
3.写出某⼀流域⽔量平衡⽅程,并作必要的说明。
(填空)P+q ⼊=R+E+q 出+△w第三章1. 影响地表⽔资源的因素有哪些?降⽔、蒸发、径流2.简述平均降⽔量的计算⽅法。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考试知识点整理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考试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a0139d7b9f3f90f76c61b06.png)
1.1水资源的定义狭义: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广义: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1.2 水资源的特性1、资源的循环性2、储量的有限性3、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4、利用的多样性5、利、害的两重性1.3 水资源的属性:1.自然属性,2可利用性3数量与质量的兼顾性4时变性2.1 小循环——是指由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 , 又以降水形式落入海洋 ; 或者由大陆表面 ( 包括陆地水体表面、土面及植物叶面等 ) 蒸发的水气 , 仍以降水形式落回陆地表面。
这种发生在局部范围内的水循环过程称为小循环大循环——则是由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 , 随气流带到大陆上空 , 形成降水落回地面 , 再通过径流 ( 地表的及地下的)返回海洋的过程这种发生在海陆之间的循环过程称为大循环 2.2更替周期是指在补给停止的条件下,各类水从水体中排干所需要的时间 2.3全球上任一区域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 的蓄水变化量,这一关系称为水量平衡。
2.4中国水资源面临主要问题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3、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4、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5、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2.5我国水资源特点及解决途径1.总量丰富,人均不足2.时空分布不均匀,资源组合不合理3.水土流失严重4.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3.1水资源评价包括:(1)水资源数量评价(确定可利用的水资源的数量)(2)水资源质量评价(3)水资源利用评价及综合评价。
原则: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水量水质并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
3.2多年平均条件下,水资源量的收支项主要为降水、蒸发和径流。
平衡条件下,收支在数量上是相等的。
降水、径流和蒸发是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
水文水资源知识点汇总
![水文水资源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ff6c82614791711cd791711.png)
水文水资源专业技术知识整理专题1:名词解释1.1水文类(1)实测径流系列:(2)天然径流系列:(3)可能蒸发:可能蒸发量是指在一定的气温和环流条件下的蒸发能力,实际蒸发量是测量得到的具体数据。
(4)最大可能蒸发量: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发量。
它表示一个地方自然条件下潜在的蒸发能力。
(5)参考作物蒸发:(6)超渗产流:地面径流产生的原因是同期的降水量大于同期植物截留量、填洼量、雨期蒸发量及下渗量等的总和,多余出来的水量产生了地面径流。
(7)蓄满产流:又称超蓄产流。
因降水使土壤包气带和饱水带基本饱和而产生径流的方式,是降雨径流的产流方式之一。
在降雨量较充沛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地下潜水位较高,土壤前期含水量大,由于一次降雨量大,历时长,降水满足植物截留、入渗、填洼损失后,损失不再随降雨延续而显著增加,土壤基本饱和,从而广泛产生地表径流。
(8)释水系数:水头(水位)下降(或上升)一个单位时,从底面积为一个单位高度等于含水层厚度的柱体中所放(或贮存)的水量。
(9)给水度:一般指饱和水的土或岩石在重力作用下,流出来的水体积与土或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称为土或岩石的给水度,又称重力给水度。
它是表征土或岩石给水能力的重要参数。
(10)持水度:饱和岩石经重力排水后所保持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11)容水度:岩石空隙能够容纳水量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12)潜热:物质发生相变(物态变化),在温度不发生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13)感热:亦称显热,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温度升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其原有相态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14)导水系数:渗透系数与含水层厚度的乘积。
(15)可能最大降雨:现代气候条件下,一定历时内的最大降水量。
(16)净雨:指降雨量中扣除植物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等各种损失后所剩下的那部分量。
也叫做有效降雨。
净雨量就等于地面径流,因此又叫做地面径流深度。
在湿润地区,蓄满产流情况下;净雨就包括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两部分。
七年级下册水资源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水资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5093a1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0.png)
七年级下册水资源知识点水是人们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资源,然而现在世界上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就是水资源短缺。
作为未来的希望,七年级学生需要对水资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水资源的知识点。
一、水的循环水的循环也叫做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子在自然界中不断地迁移和再分配,从而完成地球大气圈、水圈、陆地圈等多种圈层之间的水分配和交换。
简单说,就是水从海洋和陆地上蒸发成水蒸气,然后升到大气层中形成云,最后回到地面或者海洋上。
二、水资源的分类水资源按照水的状态和用途可以分为几类。
其中,地下水、地表水、湖泊水和河流水是最主要的水资源。
1.地下水:地下水是指在地下岩层中自然形成的含水层中的水资源。
可利用的地下水主要储存在沉积岩中的水层中。
2.地表水:地表水是指河流、湖泊、大洋等自然水体上的水资源,包括河川、湖泊、沼泽、溪流、落石等。
3.湖泊水:湖泊水是水面面积大于5亩、深度大于2米的静止水面水的总称,包括淡水湖和咸水湖。
4.河流水:河流是指地球上持续流动的、自上游向下游流动的水体。
河水可以作为生活、农业和工业的水源,也可以作为发电的动力。
三、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利用包括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能源用水。
1.生活用水: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水,如饮用水、用水、洗涤用水等。
2.农业用水:农业用水主要是指灌溉用水,也包括畜牧、渔业等农业用水。
3.工业用水:工业用水主要是用于生产和工艺使用的水。
例如,压力不够的工艺设备、制冷设施、槽罐清洗、锅炉进水等。
4.能源用水:能源用水主要是指水力发电,通过水转换成电力。
四、水资源的保护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水资源的压力不断增加。
因此,保护水资源,减少浪费,保证可持续利用水资源至关重要。
1.切勿浪费水资源,从而降低人类需要的水资源。
2.妥善处理水体污染问题,避免水质污染。
3.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4.增加水资源的供应,打造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复习重点
![水资源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b0aadc3360cba1aa811da97.png)
第1章1.水资源的定义: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在社会生活中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
2.水资源的5个特性: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多样性,利害的两重性。
第2章1.水文循环水的蒸发→降水→径流的过程的周而复始、不停地进行着。
水文循环,根据其循环途径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1)大循环是指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的循环过程。
(2)小循环是指陆地或者海洋本身的水单独进行循环过程。
2.更替周期更替周期是指在补给停止的条件下,各种水体中排干所需要的时间。
3.水量平衡地球上任意区域在一定时间内,进入水量与输出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化量。
这一关系叫做水量平衡。
4.流域水量平衡:闭合流域:地下水分水线与地面水分水线重合的流域。
非闭合流域:地下水分水线与地面水分水线不相合的流域。
第3章1.水资源状态:降水,径流,蒸发是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
(1)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程度常用年降水量的极值比Ka或年降水量的变化差Cv值来表示。
(2)径流径流的补给分为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冰川融雪水补给。
(3)流域上的降水,除去损失以后,经由地面和地下途径汇入河网,形成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称为河流径流。
(4)表示径流的特征值主要有流量Qt,径流总量Wt,径流模数M,径流深度Rt,径流系数a。
(5)河流径流的的表示方法☆计算题课本3.1.12.地下水的形成(1)储存在地表下空隙(孔隙、裂隙、溶隙)中的水称为地下水。
(2)地下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岩石的空隙,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具有储水与给水功能的含水层的存在。
3.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结合水(吸着水,薄膜水),重力水,毛细水,固态水,气态水,矿物水。
4.形成含水层的基本条件(1)岩层要具有能容纳重力水的空隙(2)具有储存和聚集地下水的地质条件(3)具有充足的补给来源5.地下水的分类(1)按埋藏条件:上层滞水: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河北省考研水利工程复习资料水文与水资源核心知识点总结
![河北省考研水利工程复习资料水文与水资源核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5dbff4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e.png)
河北省考研水利工程复习资料水文与水资源核心知识点总结水文与水资源是水利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它研究水文过程和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对于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河北省考研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核心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复习和巩固基础。
【一、水文基础知识】1. 水文循环水文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由液态或固态向气态的转化过程,然后再由气态向液态或固态的转化过程。
其过程包括蒸发、降水、融化和冷凝等。
2. 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水分凝结后以液态或固态形式沉降到地面的过程。
常见的降水形式包括雨、雪、雨夹雪等。
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状况的重要指标。
3. 蒸发蒸发是指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主要是由于太阳能的热量使地表水升温而发生。
蒸发量受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的影响。
4. 蒸散蒸散是指植物水分蒸腾与土壤中水分蒸发的综合作用,也可以看作是水分从生物圈流向大气圈的过程。
植物蒸散量受植被类型、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二、水文观测与分析】1. 水文观测水文观测是指对水文要素进行实地测量和观测的过程,以获取水文数据。
常用的水文观测方法包括水位测量、流量测量和降水观测等。
2. 水文资料分析水文资料分析是对水文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评估水文变化和水资源利用情况。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频率分析、相关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
3. 水文预报水文预报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水文情势进行预测和预报的过程,以为水利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常用的水文预报方法包括统计预报和数值模型预报等。
【三、水资源与水利工程】1.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的过程,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
常用的管理方法包括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规划和水资源节约等。
2. 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评价是对特定地区水资源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以确定水资源利用的潜力和限制。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径流量、地下水开采量和水资源状况指数等。
地理会考水资源知识点总结
![地理会考水资源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890ab9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2.png)
地理会考水资源知识点总结地理会考水资源知识点总结一、水资源的基本概念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水体的总和。
它来源于河流、湖泊、地下水和冰川等自然水源,也包括人工水源如蓄水池和人工湖。
二、水资源的分类1. 表层水资源表层水资源主要指江河湖泊等地表水源,其中江河水量丰富,湖泊相对稳定,是人类生活、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2. 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是地球深处的地下水库,由渗滤入地下的降雨、河流或湖泊的水组成。
地下水资源在干旱地区和没有表层水源的地区尤其重要。
3. 冰川水资源冰川是地球上储存的丰富淡水资源,尤其存在于高山地区和极地地带。
这些冰川融化后可以供应可靠的水源。
三、水资源的分布格局1. 水资源丰富区域华北平原、长江流域、西南地区等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中的重要地区。
2. 水资源缺乏区域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等地水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四、水资源利用与保护1. 水资源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人类可以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如水库、引黄等,来调节和利用水资源。
2. 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需要保持水体的水质,避免污染和过度开发。
这包括减少化学物质的排放、加强农业和工业污水处理以及推广节水措施。
五、水资源的问题与挑战1. 极端天气事件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和洪水会对水资源产生巨大影响。
干旱导致水源减少,洪水则可能导致水的浪费和破坏。
2. 污染工业和农业活动导致水体污染,使水资源失去可用价值。
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废水排放、化学物质和肥料的使用。
3. 过度开发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已成为严重问题。
这导致了很多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和地下水位下降。
六、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1. 水资源节约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如推广低流量淋浴头、改善灌溉技术等,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2. 水资源保护保护水源并避免污染是重要的措施。
这包括加强环境监管、改善污水处理技术和推行循环经济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水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为什么又说水资源是有限的?水资源在一段时间后是可以循环的,因此可以看做可再生的;但水资源在全球的总量是有限的,并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有些地方富水,有些地方缺水,缺水的地方就会出现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现象,因此水资源有是有限的。
2、从水资源的特点来分析,为什么要保护水资源?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且分布不均匀易造成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现象,因此无论从工业、农业、还是生活上来看,都应保护水资源3、列举实例,分析如何协调水资源多种用途之间的矛盾?长江断流现象4、分析造成三大水问题的主要原因,阐述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带来的危害?(1)自然原因,这与气候条件的变化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有关(2)认为因素a 流域缺乏统一管理b 过度开采地下水c 水价不合理d 污水大量排放,造成水资源污染严重e 人类活动破坏了大量的森林植被,造成区域生态化境退化,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成灾。
第二章1.叙述水循环的机理和特点。
①水循环是永无止境的,但是全球水资源量是不变的,服从质量守恒定律。
②太阳辐射能和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
③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是开放系统。
④永无止境的水循环赋予水体再生性。
其循环强度一般有水体的更新周期来度量。
⑤水循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受到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从而引起水循环的形成及特征的变化。
2.描述水资源天然转化过程,并举例说明人工作用对水资源天然转化的影响。
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兴建蓄水、调水工程,改变水资源自然的流动特性和转化过程;②兴建引水、提水工程,大量开采地表、地下水,增加水资源的使用量和消耗量; ③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灌溉退水的排放,改变了天然水体的水质状况。
3.写出某一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并作必要的说明。
(填空)P+q 入=R+E+q 出+△w第三章1. 影响地表水资源的因素有哪些?降水、蒸发、径流2.简述平均降水量的计算方法。
(1)算术平均法(2)等值线法(3)泰森多边形法3.讲述径流量的计算方法。
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 植物截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蒸发 下渗①代表站法②等值线法③年降水—径流函数关系法4.用算术平均法、等雨量线法计算某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并比较。
以下图中的点为雨量站,所测得的降雨量以标注在点旁。
第四章1.地下水的定义。
广义上的地下水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状态的水。
狭义:地下水资源是指埋藏于地表以下的、能够被人类生产或生活直接利用的、逐年可以得以恢复和更新的地下水体。
2.简述地下水的计算方法。
水量平衡法、相关分析法、数值法第五章1 为什么在进行水资源配置时,要保证生态用水?2叙述生态用水、生态需水、生态耗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生态用水:也叫生态需水、生态环境用水,是指维持全球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量,比如河流、湿地等维持本身功能所需要的水量。
生态用水具体包括维持水热平衡、生物平衡、水沙平衡和水盐平衡所需的水量。
生态需水:以水循环为纽带,从维持生态系统自身生存角度,相对一定生态环境质量目标下客观需求的水资源。
生态需水与相应的生态保护、恢复目标以及生态系统自身需求直接相关,生态保护、恢复目标不同,生态需水就会不同。
生态需水是相对合理的水量。
生态耗水:生态耗水是指现状多个水资源用户(生产、生活和生态)或者未来水资源配置(生产、生活和生态)后,生态系统实际消耗的水量。
它需要通过该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耗水的平衡计算来确定。
生产、生活耗水过大,必然挤占生态耗水。
3 叙述河道内生态用水量与河道外生态用水量的计算方法。
河道外:a直接计算方:法植被的面积乘以其生态用水定额计算生态用水量b间接计算方法:用某一植被类型在某一潜水位的面积乘以该潜水位下的潜水蒸发量与植被系数河道内:a非汛期河道基本生态需水量Wb ⑴7Q10法⑵蒙大拿法b河道输沙需水量Wsc生物栖息地维持水量We:河道湿周法d环境纳污需水量Wp⑴河流纳污需水量计算方法⑵湖泊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e城市河湖需水量Wc:直接法,间接法4 简要叙述生态用水的主要保障措施。
(1)蓄水调节工程措施:抬高水位,增大河湖水面和水深,橡胶坝、翻板坝、溢流堰、节制闸(2)水利调度措施(3)地下水回灌调节措施(4)退耕还林措施第六章1.水资源评价的概念及内容。
概念: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水资源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情况作出的分析和评估内容:水资源数量评价、质量评价、开发利用评价和综合评价。
2.水资源评价的一般要求和技术准则。
技术准则:(1)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2)水量水质并重(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4)全面评价与重点区域评价相结合一般要求:①应该调查、搜集、整理、分析利用已有资料,在必要时再辅以观测和试验工作。
②应分区进行③全国及区域水资源评价应采用日历年,专项工作中的水资源评价可根据需要采用水文年。
④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环境变化情况,每隔一定时期对前次水资源评价成果进行全面补充修订或再评价。
3.简述水资源质量评价的方法。
⑴评分法⑵尼梅罗水质指数法⑶污染指数法第七章1、水体污染源有哪些?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大气降落物、工业废渣、城市垃圾2、试举例说明水污染的危害。
①化学性污染a酸碱盐污染:改变水体pH值,影响自净作用,破坏生态平衡。
b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危害极大,如Hg、Cd等c 非金属毒物污染:毒性很强且危害很大的氰化物、As、有机氯农药等d 需氧有机物污染:厌氧微生物作用,产物有毒害,且消耗水体溶解氧e营养物质污染: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②物理性污染a悬浮物污染:增加浊度,减少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堵塞鱼鳃等b热污染:水温升高,溶解氧含量下降,某些有毒物质毒性增加c放射性污染:使生物和人体组织受电离而受到损伤,如铀238③生物污染:致病病菌及病毒的污染,它们可以通过人畜粪便的污染而进入水体,随水流而传播。
3、为什么要做水功能区划?如何区划?有什么标准和依据?目的:为了保护我们珍贵的水资源,使水资源能够持续利用指导思想: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化原则:前瞻性原则、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分级与分类相结合的原则、便于管理,实用可行的原则、水质水量并重的原则区划方法:一级区划要求在宏观上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问题,主要协调地区间关系,并考虑发展的需求;水功能一级区划分的程序是:首先划定保护区,然后划定缓冲区和开发利用区,最后划定保留区。
二级区划主要协调各用水部门之间的关系。
首先,确定区划具体范围。
其次,收集划分水功能区的资料。
第三,对各水功能二级区的位置和长度进行适当的协调和平衡。
最后,考虑与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衔接4、污染源调查有哪些?试设计一个生活污染源调查表。
⑴工业污染源调查○1污染物生产量及排放途径○2污染处理工艺:○3污染危害调查○4生产发展情况调查⑵生活污染源调查○1城市居民人口调查○2居民用水排水状况○3城市污水和垃圾的处理和处置⑶农业污染源调查○1农药的使用○2化肥的使用○3农业废弃物○4水土流失情况5、什么是污染物入河系数?怎么确定污染物入河系数?进入河流的污染物量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例通常用污染物入河系数来表示k r=W河/W排k r为入河系数;W河为污染物入河量;W排为陆域各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量。
6、污染源预测有什么方法?○1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一类是描述污染源自身特征的资料;另一类是对污染源产生外部影响的资料。
○2污染源排放量预测⑴生活污水量预测⑵工业废水量预测⑶污染物排放量预测○3污染物入河量预测7、什么是水环境容量?为什么要计算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是水体在一定功能要求、设计水文条件和水环境目标下,所允许容纳的污染负荷量,也就是指在水环境功能不受破坏的条件下,水体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原因:a是制定区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依据b开发和利用水环境容量是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对于控制水环境污染,改善和提高水环境质量具有重大意义c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不仅要考虑水体的数量和质量,还要考虑它接纳污染的能力,如果不能合理地利用水环境容量,就会造成水资源的破坏或浪费8、水环境容量的分配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水环境容量充分利用原则、体现水功能区差异的原则9、水资源保护的工程措施有哪些?你还知道哪些水资源保护措施?举例说明。
①水利工程措施:a调蓄水工程措施b进水工程措施c湖、库底泥疏浚②农林工程措施a减少面源b植树造林,涵养水源c发展生态农业③市政工程措施a完善下水道系统工程b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并提高其功能c城市污水的天然净化系统d生物工程措施第八章水资源配置及规划1、水资源规划与水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简述水资源规划的原则、主要内容和工作流程。
原则:①遵守有关法律和规范②全面规划,统筹兼顾③系统分析与综合开发利用④协调发展⑤可持续利用⑥因时、因地制宜⑦依法治水⑧科学治水⑨实施的可行性内容:①水资源调查评价;②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③节约用水;④水资源保护;⑤需水预测;⑥供水预测;⑦水资源合理配置;⑧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⑨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流程:①确定规划目标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③区划工作④水资源评价⑤水资源供需分析⑥拟定和选定规划方案⑦实施的具体措施和综合评价⑧成果审查与实施3、举例说明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水资源是生命系统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
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过快,水资源的压力也就不断增加。
水资源问题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并制约其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条件与保障。
4、简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内容及流程。
(1)水资源供需初步分析;(2)水资源配置方案的生成;(3)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及其求解;(4)特殊干旱期应急对策。
第九章可持续发展的量化研究方法1.简述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
水是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水资源不仅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一种宝贵资源,而且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基础,也是生态环境维持正常状态的基础条件。
哪一方面离开水资源,也不能正常运行,更谈不上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因此,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要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量化指标有哪些?经济社会指标、水资源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和综合性指标。
3.简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量化方法。
1基于“社会净福利函数”的量化方法:效益最大化、可生存、可承载、可持续。
2基于“发展综合指标测度”(DD)的量化方法:“可承载”程度的量化方法(隶属度)、“有效益”的量化方法、“可持续”准则的量化及可持续发展态势的判定第十章水资源管理1简述水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