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习重点与笔记
周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的笔记整理
周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的笔记整理概述本周的课程主要讲解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下是对课程内容的整理和总结。
管理学的定义-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和管理的学科,通过研究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并提高绩效。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1. 绩效原理: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组织的绩效,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有效的控制来达到预期结果。
2. 协调原理:管理需要协调不同的资源、部门和个人,以实现整体优化。
3. 激励原理:通过激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 限制原理:管理需要考虑各种限制条件和约束,如时间、成本、人力资源等,以在有限资源下实现最佳结果。
管理学的基本方法1. 计划: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行动计划,为实现目标提供指导。
2. 组织:合理划分组织结构和职责,确保信息流通畅和工作高效。
3. 领导:培养有效的领导者,激发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4. 控制:建立有效的监控和反馈机制,确保实施过程中目标的达成和纠正偏差。
5. 协调:协调不同部门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合作和共同努力。
管理学的应用领域- 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组织和领域,包括企业管理、公共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等。
管理学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管理学面临着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挑战,如全球化、科技进步、人才管理等。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更加注重创新和变革、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等。
总结管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研究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并提高绩效。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和措施。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重点
1。
管理的定义: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2.管理的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决策:制定目标,确定为达成目标所必需的行动,各层管理者都需要制定计划。
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完善)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组织是管理活动的根本职能,是其它一切活动的保证和依托.领导: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控制:监控活动以确保它们按计划完成;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同计划弹性适应。
创新: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3。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4.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5。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劳动价值论劳动分工理论“经济人”的观点查尔斯·巴贝奇发展了斯密的观点-—“边际熟练”原则:对技艺水平、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的依据罗伯特·欧文(人事管理创始人):工厂生产中要重视人的因素,重视人的作用和尊重人的地位也可以增加工厂利润6. 泰罗管理理论的要点: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7。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复习重点与笔记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总论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目的性有效性协调性过程性) 1:管理是人类故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 :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1:决策:所有管理者必须制定符合并支持组织的总体战略目标。
(制定目标、行动) 2:组织:设计岗位,授权分工,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
(设计、授权) 3: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互相理解,统一思想和行动,激励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
(指导、沟通、激励) 4:控制: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衡量、纠偏) 5:创新:与其他职能结合中表现.管理二重性:1、管理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彻底是一种客观存在。
2、管理的社会属性——反映社会关系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三种技能:卡次1 :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
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1 :宏观管理的治国学-— (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2: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造工程等)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西方早期思想产生的三个人物:亚当斯密巴贝奇罗伯特欧文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观点:1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提出的以下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评价:1 :它冲破了传统地落后地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创立了一套具体地科学管理方法2:科学地管理方法和科学地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地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地发展。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五章管理的基本方法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5.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六章决策
第七章计划与计划工 作
第八章计划的实施
第十八章管理的创新 职能
第十九章企业技术创 新
第二十章企业组织创 新
综合案例一从“小创 新大节能”走出来的 中圣集团
综合案例二做 “无锁而闭,
无钥匙而 开”——中国 人自己门的康
尼公司
结束语展望互 联网时代的管 理学
第十八章管理的创新职能
18.1复习笔记 18.2课后习题详解 18.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用**读书睡前背背醒了背背真的很方便。
作为管理的本质内容,维持和创新的关系及其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系统若不及时根据内外变化的要求 适时进行局部或全局的调整,则可能被变化的环境所淘汰,或为改变了的内部要素所不容。 (2)维持和创新的 关系从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历程来看,在单个阶段的组织形式中,企业为了在社会中生产和发展,需制定相应的 规章制度,管理者按照规章制度组织生产经营,此时管理更多地体现维持职能;随着社会环境和企业自身条件的 变化,原有的组织形式已不能保障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这种情形下管理者要对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等进 行相应的调整,此时管理体现的是创新职能。
目录分析
01
第一章管理 与管理学
02
第二章管理 思想的发展
03
第三章管理 的基本原理
04
第四章管理 道德与社会 责任
第七版《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笔记整理
第七版《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笔记整理1. 引言管理学作为一门研究组织、领导和管理的学科,在现代社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周三的课程中,我们研究了第七版《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管理职能、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此进行整理和总结。
2. 管理职能管理职能是管理过程的基本构成部分,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方面。
在周三的课程中,我们重点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2.1 计划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涉及到组织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
周三的课程中,我们研究了如何制定短期和长期计划,以及如何运用战略规划等方法来确保组织的顺利运行。
2.2 组织组织是管理的第二个职能,主要是指如何分配资源、划分职责和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
周三的课程中,我们探讨了组织结构的不同类型,以及如何根据组织的目标和发展阶段来设计合适的组织结构。
2.3 领导领导是管理的第三个职能,涉及到管理者如何激发和引导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周三的课程中,我们研究了领导者的不同风格和领导理论,以及如何运用激励机制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2.4 控制控制是管理的第四个职能,主要是指如何监督和评估组织的运行状况,以确保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
周三的课程中,我们讨论了控制的不同方法,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控制指标和纠正措施。
2.5 创新创新是管理的第五个职能,是指管理者如何引导和组织创新活动,以推动组织的持续发展。
周三的课程中,我们研究了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创建创新友好的组织文化和氛围。
3. 管理原则管理原则是管理实践中的基本规律,包括公平、透明、责任、诚信、合作和变革等方面。
周三的课程中,我们重点讨论了以下几个原则:3.1 公平公平原则要求管理者对待所有员工都要公正无私,尊重员工的权益和尊严。
周三的课程中,我们研究了如何实现公平待遇和如何处理员工之间的冲突。
3.2 透明透明原则要求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保持信息的公开和透明,让员工了解组织的目标和进展。
周三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笔记整理
周三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笔
记整理
1. 管理学的定义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和管理的学科,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2.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 分工与协作:通过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人员,实现工作的高效协作。
- 影响与权力:管理者通过影响员工的行为和决策,来实现组织目标。
- 规划与控制:制定明确的计划,并对组织的运行进行监控和控制。
3. 组织结构与设计
- 功能型组织结构:按照不同的职能将员工分组,实现高效的专业化工作。
- 项目型组织结构:根据特定项目的需要,组建临时性的团队进行管理和协作。
- 矩阵型组织结构:将功能和项目两种组织形式结合起来,实现灵活的资源配置。
4. 领导与管理
- 领导力特质论:认为领导力是天生的,与个人的特质有关。
- 领导行为理论:关注领导者的行为方式和风格对团队绩效的影响。
- 情境领导理论:强调领导者应根据不同情境采取不同的领导行为。
5. 决策与沟通
- 决策类型:包括战略性决策、运营性决策和日常性决策。
- 决策过程:问题识别、信息收集、评估选择、方案实施和结果评估。
- 沟通技巧:有效的沟通包括倾听、表达清晰、积极反馈和非语言沟通。
6. 组织文化与变革
- 组织文化: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 文化变革:重塑组织的价值观和行为,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 变革管理:规划、实施和监控变革过程,确保变革的成功实施。
以上是《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的一些笔记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重点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重点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重点:
1. 组织结构与构建:管理学强调组织的结构对于组织绩效的重要影响。
管理者需要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包括分工、协调与控制机制,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2. 领导与管理:领导力是管理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管理学研究领导者如何有效影响他人并达到组织目标的方法,包括理论、模型以及实践技巧。
3. 决策与规划:管理者需要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决策,这涉及到信息收集、问题分析、方案选择等过程。
决策理论和规划方法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系列工具和技巧。
4. 绩效管理:管理学强调有效的绩效管理对于组织成功至关重要。
绩效管理包括目标设定、绩效评估、激励与奖惩等环节,可以提升组织的整体效能。
5. 沟通与协作: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以促进信息流动与团队合作。
管理学探讨了沟通模式、技巧和团队建设原理,并提供了相关方法。
6. 创新与变革管理:在变革与创新的时代,管理者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变革管理的能力。
管理学研究如何推动组织创新,以及如何管理变革过程,提供了许多实践工具和理论支持。
7. 管理伦理与责任:管理学关注管理者应具备的伦理道德素养,强调管理活动应该符合道德准则和社会责任。
管理伦理与责任的研究,指导管理者在决策与行为中遵循道德原则和义务。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1
第十九章管理 的创新职能
2
第二十章企业 技术创新
3
第二十一章企 业组织创新
4 第六篇案例一
从“小创新大 节能”走出来 的中圣集团
5
第六篇案例二 做“无锁而闭,
无钥匙而开”
中国人自己门
的康尼公司
19.1复习笔记 19.2课后习题详解 19.3考研真题详解
20.1复习笔记 20.2课后习题详解 20.3考研真题详解
读书笔记
还不错,虽然枯燥些,但是没有找到周三多的原版书就只能看这个辅导教材了。
非常好,把笼统的概念总结归纳清楚,还有画的框架图,让知识一目了然。
在考研的前一天走马观花的看完了一遍,不知道明天结果如何,大不了二战,怕啥,先试试水,基本四门课 都是裸考[尴尬]。
周三多老师的这本教材不错,比较系统。
终于重读了这一本大巨头,感觉与三年前学的内容大不相同了。
精彩摘录
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现代企业建立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要靠有效的管理。 管理的自然属性包括: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管理是生 产力。 概念技能是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 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 经济现象是基于具有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利益正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 ①管理具有二重性。即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本原理主要包括下述主要观点:①职工是企业的主体;②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③使人性得到最完 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④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笔记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笔记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笔记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管理:管理是在一定组织中,为实现组织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活动,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协调的活动过程。
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管理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管理主体(管理者)、管理客体(被管理者)和管理方法(管理活动)。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早期的管理思想:如中国的《孙子兵法》、英国的亚当·斯密等。
古典管理理论:以泰勒、法约尔和韦伯为代表。
行为科学理论: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后来的行为科学理论。
管理科学理论:以运筹学、系统分析等为基础,强调定量分析和计算机应用。
现代管理理论:各种学派的融合,包括战略管理、企业竞争、企业文化等。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人本原理: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发挥人的主体性。
系统原理:将组织视为一个系统,强调各部分的协调与配合。
动态原理: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效益原理:管理的目标是实现高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章:管理的前提与条件管理的前提:明确组织的目标、任务和特点,建立组织结构,制定规章制度等。
管理的条件:管理者具备必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同时得到必要的支持和授权。
管理环境: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对管理的成功与否产生重要影响。
第五章:计划工作计划工作的概念:为实现组织目标,对未来的行动方案进行规划、选择和决策的过程。
计划工作的内容:包括确定目标、预测未来、制定方案、评估方案和制定派生计划。
周三整理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笔记
周三整理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
版笔记
内容概述
本次整理的笔记主要涵盖了《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的内容。
以下是对每个章节的简要概述:
第一章:管理学导论
- 管理学的定义和起源
-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 管理学的研究范畴和内容
第二章:管理环境
- 内外环境对管理的影响
- 环境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 环境变化对组织的挑战
第三章:管理职能
- 计划和决策的重要性
- 组织和协调的作用
- 领导和激励的方法
第四章:组织结构
- 组织结构的类型和特点
- 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 组织变革的挑战和策略
第五章:管理过程
- 管理过程的四个阶段
- 管理者在每个阶段的职责和任务- 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六章:战略管理
- 战略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 战略制定和执行的方法
- 战略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第七章:组织行为
- 组织行为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 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特点
- 组织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职责
- 招聘、培训和绩效评估的方法
- 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结论
通过对《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的和整理笔记,我们可
以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管理环境分析、管理
职能、组织结构设计、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
的知识和方法。
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更有效地管理组织和团队,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笔记整理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管理实践悠久历史原因二.管理的必要性1.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资金、能源、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的企业建立的基础。
4.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的发展的预期目标,都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定义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的协调的过程。
(一)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管理不再单纯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同时也要十分关注实现组织中每个人的发展和实现组织的社会责任。
(二)管理应当是有效的不仅要有较高的效率,同时还要有较好的效果。
(三)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组织内部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之间的协调;二是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四)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一.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一)决策组织中所有层次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二)组织计划的执行要靠他人的合作。
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和特点。
组织职能是管理活动的根本职能,是其他一切管理活动的保证和依托。
(三)领导需要有权威的领导者进行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
(四)控制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五)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能。
二.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出现时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
管理也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
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学习笔记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学习笔记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把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系统的研究,只是最近一二百年的事。
但是管理实践却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生活在幼发拉底河流域的闪米尔人,早在公元前5000年就开始了最原始的记录活动。
中华民族对管理学的记载大概在3000年左右世界上最早的管理信息系统出现在周朝一、人类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人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活动的另一个基本特点是能从自已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包括各种科学理论、原理、方法和技艺。
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二、管理的必要性中国当前加强管理的必要性1、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资金、能源、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使其最大可能地形成有效的社会生产力,则是管理应当解决的问题。
如果管理不善,不仅资源得不到合理使用,社会经济不能迅速发展,甚至可能产生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等一系列社会经济弊病。
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3、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现代企业建立的基础。
如何把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分工的各种人员合理地组织起来,协调他们相互间的关系,协调他们与政府的关系,协调他们与各种资源的关系,从而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都要靠有效的管理。
4、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发展的预期目标,都需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
如何把每个成员千差万别的局部目标引向组织的目标,把无数分力组成一个方向一致的合力,也要靠管理。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整理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周三笔记
整理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周三笔记引言《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是一部经典的管理学著作,涵盖了管理学的核心原理和方法。
本笔记基于周三的研究内容,对本书的重要观点和管理学理论进行了整理和总结。
管理学的定义与功能定义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等手段,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的科学。
功能1. 计划(Planning):确定组织未来的目标和策略,为达成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
计划(Planning):确定组织未来的目标和策略,为达成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
2. 组织(Organizing):根据计划,对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协调。
组织(Organizing):根据计划,对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协调。
3. 领导(Leading):通过有效的沟通、激励和决策,引导和影响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领导(Leading):通过有效的沟通、激励和决策,引导和影响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4. 协调(Coordinating):调和组织内部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关系,保证组织内部的协同运作。
协调(Coordinating):调和组织内部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关系,保证组织内部的协同运作。
5. 控制(Controlling):通过监控和评估组织的实际表现,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及时调整和纠正偏差。
控制(Controlling):通过监控和评估组织的实际表现,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及时调整和纠正偏差。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角色1. 决策者(Decision Maker):管理者需要不断地做决策,以解决组织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决策者(Decision Maker):管理者需要不断地做决策,以解决组织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 领导者(Leader):管理者需要具备领导力,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领导者(Leader):管理者需要具备领导力,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笔记(权威)重点版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笔记(权威)重点版《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四板)——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理解)一:人类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二:管理的必要性1: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2: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发展,才能使科学技第四节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5:管理就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
这种表述突出了人际关系和人的行为。
6:管理也是社会主义教育——毛泽东1964年提出7:管理就是决策。
——1978赫伯特。
西蒙综合前人的研究,管理的概念可以概括为a: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b: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c: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当中d:协调的中心是人e: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一:★★★★★★管理的职能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一)计划★★★★★★计划(定义):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二)★★★★★★组织(定义)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三)★★★★★★领导(定义)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的周三笔记整理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的周三笔记整理1.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管理学是研究组织和管理的学科,其基本概念包括组织、管理和经营等。
- 管理学的原理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
2. 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组织是指由一群人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的有序活动。
- 组织具有目标性、有序性、协调性和灵活性等特征。
3. 管理的基本职能和过程- 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 管理的过程包括确定目标、制定计划、组织资源、领导和协调、控制和评估等步骤。
4. 经营管理的基本要素- 经营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
- 战略管理涉及制定长期发展目标和选择适应性战略。
- 市场营销涉及产品定位、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等。
- 人力资源管理涉及招聘、培训和激励等。
- 财务管理涉及财务分析、预算和资金管理等。
5. 管理决策的过程和方法- 管理决策的过程包括问题诊断、信息收集、方案选择和实施评估等。
- 管理决策的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
6.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个体行为、团队行为和组织行为等。
-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包括人际关系理论、激励理论和决策理论等。
7. 领导与沟通的重要性和技巧- 领导和沟通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 领导的重要性体现在目标设定、激励和决策等方面。
- 沟通的重要性体现在信息传递、冲突解决和团队协作等方面。
- 领导和沟通的技巧包括有效沟通、激励和团队建设等。
8. 组织变革与创新的管理- 组织变革和创新是组织发展的关键。
- 组织变革涉及战略调整、结构重组和文化转变等。
- 组织创新涉及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和管理创新等。
9. 组织绩效评估与控制- 组织绩效评估和控制是确保组织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
- 绩效评估涉及目标设定、绩效指标和绩效评价等。
- 绩效控制涉及预算控制、内部控制和绩效改进等。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的周三笔记整理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的周三笔记整理
本次的周三笔记整理主要涵盖了《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重点内容的总结: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和管理的学科,旨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组织资源,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 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等。
组织结构与设计
-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个体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方式。
- 组织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到组织的目标、规模、环境等因素,以实现组织的高效运行。
领导与管理
- 领导是指通过影响他人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 管理是指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决策与问题解决
- 决策是指在多个选择之间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过程。
- 问题解决是指通过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实施来解决组织中的问题。
组织文化与变革
-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内部的共享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 变革管理是指在组织中引入变革并管理变革过程的过程。
以上是本次周三笔记整理的主要内容。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提供了关于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组织结构与设计、领导与管理、决策与问题解决以及组织文化与变革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管理者来说,掌握这些基本原理与方法将有助于提升管理效能。
管理学要点笔记周三多第五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加◆◇符号为重点知识)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人类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2:依存性3:知识性二:◆◇管理的必要性◆◇1:资源短缺2 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3: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4: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概念几种代表性的观点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只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法约尔1916年提出2:管理是指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使达到既定的目标。
3: 管理是在某一组织中,为完成目标而从事的对人与物质资源的协调活动。
4: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5:管理就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
这种表述突出了人际关系和人的行为。
6:管理也是社会主义教育--毛泽东1964年提出7:管理就是决策。
--1978赫伯特。
西蒙◆◇管理的概念◆◇a: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b: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c: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当中d:协调的中心是人e: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业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一:◆◇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二:◆◇管理二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为统治阶级服务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一:◆◇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二:管理者的职能卡次◆◇管理者三种技能◆◇(一)技术技能(二)人际技能(三)概念技能第三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1: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 2: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一)顺道--顺应宏观的治国理论和客观的经济规律(二)重人--1:重人心向背2:重人才归离(三)人和--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四)守信--信誉是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五)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六)求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七)对策--运筹谋划,以智取胜。
周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的笔记整理
周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的笔记整理第一章:管理学概述- 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管理行为和管理原理的科学。
-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从管理实践的经验总结到逐渐形成一套理论框架。
- 管理学的特点:多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践导向性强。
- 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
第二章:管理环境与管理职能- 管理环境: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组合,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因素。
- 管理职能: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过程中的核心职能。
- 管理者的角色:决策者、沟通者、协调者、领导者等。
第三章:决策与决策过程- 决策的定义:在不确定条件下,选择行动方案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 决策的特点:有风险、有不确定性、有复杂性。
- 决策过程:问题定义、目标设定、方案生成、评价选择、实施控制等阶段。
第四章:计划与战略管理- 计划的定义: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
- 计划的层次:战略计划、战术计划和操作计划。
- 计划的特点:明确性、连续性、灵活性。
- 战略管理:确定组织的长期目标并制定实施策略的过程。
第五章:组织与组织结构- 组织的定义: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协调和整合的社会系统。
- 组织结构的概念: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岗位之间的关系和权力分配方式。
- 组织结构的类型: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等。
- 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适应性、简单性、稳定性。
第六章:领导与领导行为- 领导的定义:影响他人,使他人愿意为实现共同目标而付出努力的过程。
- 领导行为的分类:任务导向型、人际关系导向型、变革型等。
- 领导风格的选择:根据情境和员工特点选择适合的领导风格。
- 领导力的培养:研究、实践、反思和反馈等方法。
第七章:控制与绩效管理- 控制的定义:确保组织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 控制过程:设定标准、测量绩效、比较实际绩效与标准、采取纠正措施等。
- 绩效管理:通过设定目标、评估绩效、提供反馈和奖惩等手段管理绩效。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笔记整理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笔记整理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p4二.管理的必要性p61.合理地配置资源——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资金、能源、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2.有效地利用科学技术——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协调各种关系——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的企业建立的基础。
4.将局部目标引向整体目标——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的发展的预期目标,都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
5.管理质量的提高是工作、服务、生活质量提高的前提——近几年来,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信息技术、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定义p7管理者是这样的人,他们通过协调和监管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目标。
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在特定的时空中,对组织成员在目标活动中的行为进行协调的过程。
管理定义的内涵p8(一)实现组织目标是评价管理成败的唯一标准。
任何组织的目标都包含两方面要求:效率和效果。
(二)特定的时空是管理的必要条件。
(三)管理的核心是人的行为。
(四)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是通过管理的各项职能来实现的,决策是协调的前提,组织是协调的手段,领导是协调的责任人,控制室协调的保证,创新是协调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一.管理的职能p9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一)决策通过目标和计划的制定及行动的实施表现出来。
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行动。
计划与决策:决策时计划的前提,计划是为决策服务的,是实施决策的工具和保证。
(二)组织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
计划的执行要靠他人的合作。
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和特点。
组织职能是管理活动的根本职能,是其他一切管理活动的保证和依托。
周三整理《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的笔记
周三整理《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
的笔记
第一章:管理学概述
-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学科,包括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包括企业、政府机构等。
- 管理学的核心内容包括管理的定义、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能、
管理的基本原理等。
第二章:管理环境
- 管理环境是指管理活动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 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等。
- 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的资源、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等。
第三章:组织与管理
- 组织是指为实现特定目标而构建的协调一致的人际关系网络。
- 组织的基本特征包括目标性、协调性和稳定性。
- 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包括计划者、组织者、领导者和控制者。
第四章:决策与创新
- 决策是指在多种选择中做出合理决策的过程。
- 决策的过程包括问题定义、信息收集、方案评估和决策实施等。
- 创新是指对现有问题进行改进或创造全新解决方案的能力。
第五章:沟通与协调
- 沟通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理解的过程。
- 协调是管理者通过沟通和协作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 沟通和协调是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
第六章:领导与激励
- 领导是指管理者通过影响他人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 领导者的特点包括目标导向、影响力和激励能力等。
- 激励是指通过奖励和惩罚等手段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以上是《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的主要内容概览,详细的笔记需要根据具体章节内容进行整理和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总论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目的性有效性协调性过程性)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1:决策:所有管理者必须制定符合并支持组织的总体战略目标。
(制定目标、行动)2:组织:设计岗位,授权分工,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
(设计、授权)3: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互相理解,统一思想和行动,激励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
(指导、沟通、激励)4:控制: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衡量、纠偏)5:创新:与其他职能结合中表现。
管理二重性:1、管理的自然属性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2、管理的社会属性 --反映社会关系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三种技能:卡次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
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1: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2: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西方早期思想产生的三个人物:亚当斯密巴贝奇罗伯特欧文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提出的以下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 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 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评价:1:它冲破了传统地落后地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创立了一套具体地科学管理方法2:科学地管理方法和科学地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地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地发展。
3:由于管理职能于执行职能地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4:泰罗把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执行劳动,在体力技能上受很大的压榨缺陷: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受到历史条件和个人经历的限制,他的科学管理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小,管理的内容比较窄,企业的财务、销售、人事等方面的活动都没有涉及。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中心问题是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
六个方面的职能技术、经营、财务、安全、会计、管理14条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 4:统一命令 5:统一领导6: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 7:人员的报酬要公平 8:集权 9:等级链 10:秩序 11:公平 12:人员保持稳定 13:主动性 14:集体精神人群关系论:(代表人:梅奥)霍桑试验观点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实际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企业职工在共同工作和共同生产中必然产生相互之间的人群关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和惯例,要求个人服从。
这就构成了"非正式组织"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一个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2: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需要才出现五层需要:生理,安全,感情和归属,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1)保健因素:当这类因素得到改善时,职工的不满就会消除,但是对职工起不到激励的积极作用。
包括:企业的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工作安全、个人生活、工作条件等(2)激励因素:这些因素具备时可以起到明显的激励的作用,当这类因素不具备时,也不会造成职工的极大不满。
包括:工作上的成就感、受到重视、提升、工作本身的性质、个人发展的可能性、职责结论: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中心的,而保健因素则与工作的外部环境有关,属于保证工作完成的基本条件。
X、Y理论:-麦戈雷格X理论的主要观点:人的本性是坏的,一般人都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必须进行强制、监督、指挥、对惩罚进行威胁,才能使他们努力地去完成工作目标。
Y理论的主要观点:人都是积极向上的超Y理论:乔伊。
洛尔斯主要观点:管理方式要由工作性质、成员素质等来决定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
Z理论:威廉。
大内认为企业管理当局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融为一体。
管理的主要内容:1:企业对职工的雇佣应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2:上下结合制定决策,鼓励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 3:实行个人责任制4:上下级之间关系要融洽 5:对职工要进行知识全面的培训,使职工有多方面工作的经验。
6:相对缓慢的评价和稳步提拔 7:控制机制要较为含蓄而不正规,但检测手段要正规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1:客观性2:概括性3:稳定性4:系统性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1: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制,避免盲目性2: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 3:有助于迅速找到解决管理问题的途经系统的特征: 1:集合性2:层次性3:相关性系统原理要点:1:整体性2:动态性3:开放性4:环境适应性5:综合性人本原理主要观点: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1:职工是企业的主体2: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1:高度集权,从严治厂2:适度分权,民主治厂3: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4:管理是为人服务的责任原理内容:1:明确每个人的职责a职责的界限要清楚b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 c职责要落实到人2: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 3: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责权利能力之间关系:1:权限:实行任何管理都要借助于一定的权力,没有一定的权力任何人都不可能对工作实行真正的管理。
2:利益:完全负责意味着要承担风险,任何的管理者在承担风险的同时都要对收益进行权衡。
这种利益不仅仅是物质利益,还包括精神利益。
3:能力:能力是完全负责的关键因素。
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守等边三角形效益的追求:1: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的。
2: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题管理思想正确与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3:追求局部效益必须同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
4: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
5:建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
合乎伦理的管理:1:把遵守伦理规范最为获取组织利益的一种手段,更把其视为组织的一项责任2:不仅从组织自身的角度出发,更从社会整体角度出发3: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4: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 5: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企业取得卓越的成就6:具有自律的特征 7:合乎伦理的管理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1: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2:建立道德守则和决策规则 3: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4:设定工作目标 5: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6: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7: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8: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2: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3:社区福利投资 4:社会慈善事业 5: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目的:为了让受教育者的行为符合管理的要求。
特点:群体性、个体性、强制性、示范性、自主性决策决策的定义: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 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使得决策达到最优:a: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b: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据此控制所有可能的方案c:准确预期到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2:现实中上述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决策的类型:1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 2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3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4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5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6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决策的特点:1:目的性:任何决策都含有目标的确定 2:可行性:每个决策的方案都有一定的可行性3:选择性:决策的关键是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 4:满意性:决策的原则是"满意"而不是"最优"5:过程性:a:组织中的决策不是单项决策而是一系列决策的综合 b:在这一系列的决策中,每个决策本身就是一个过程6:动态性:决策的动态性与过程有关古典决策理论:--又称"规范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的假设提出的,盛行与50年代以前,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主要内容:1: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2:决策者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3:应建立一个合理的自上而下的执行命令的组织体系4: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都是在于使得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决策的过程: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 2:识别目标 3:拟定备选方案 4:评估备选方案5:做出决定 6:选择实施战略 7:监督和评估◆决策的影响因素:环境过去决策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伦理组织文化时间决策的方法:1.集体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技术2.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⑴. BCG矩阵:横轴代表市场份额份额;纵轴表示预计的市场增长⑵.四种情况金牛:低增长,高市场份额明星:高增长,高市场份额幼童:高增长,低市场份额瘦狗:低增长,低市场份额3.确定型决策方法:1线性规划2量本利分析4.不确定型决策方法:1:小中取大法 2大中取大法 3:最小最大后悔值法计划与决策的区别:1:决策是关于组织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
计划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
2: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3:在实际工作中,计划和决策相互渗透,相互交织计划的性质:1: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2:是管理活动地基础3: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 4:要追求效率计划的编制过程:1:确定目标2:认清现在3:研究过去。
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重要地前提条件 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地计划6:制定主要计划 7:制定派生计划 8: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位目标 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3:每一个企业管理人员的分目标都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4:管理人员和工人是靠目标来管理5: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目标的性质:层次性网络性多样性可考核性可实现性挑战性伴随信息反馈性目标管理的过程:1:制订目标2:明确组织的作用 3:执行目标4:成果评价 5:实行奖惩 6:制订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滚动计划法: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近细远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