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之蒙太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abharlann Baidu
时间A是生活流程中时间运动最基本的方式,在影视拍摄剪辑中使 用最多。 时间B是在同一时间点上对发生的事进行不同角度的表述,可以在 重复剪辑中强化人们的情绪。 时间C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类似于语法修辞中的“反复”,前 一个镜头观众已经看过啦,在潜意识里已经承认他是事实,后面 再通过某种方式再次出现时,便起到强化它是铁定事实的作用。 时间D它由于前面没有出现过镜头,所以观众潜意识里就不存在对 它的事实认可,它可以是对过去事实的一种描述,也可以是对所 叙述时间前因的推测,至于是不是事实,需要观众自己去判断。 时间C是一种伏笔,呼应;时间D是一种倒叙,追溯事件发展至此 的缘由。 时间E与时间D是一种辩证关系。是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事的一种提 前预想或预设,带有主观的遐想甚至梦幻想象的情绪化色彩。
剪辑中的空间关系 1、 两个镜头所使用的空间是同一的,即第二个镜头中人物的行为仍 在第一个镜头的空间中进行。这也是典型的戏剧舞台表现形式,在戏 剧舞台上,如果不落幕或改换场景的话,舞台上的空间始终是同一的。 2、两个镜头所使用的空间是相连的,即第二个镜头中的空间随着第一 个镜头任务行为动作的发展而连续出现,它们之间可以没有明显的分 界线。 3、两个镜头所使用的空间是不相干的,两个镜头中的人物动作分别是 独立进行的,只是由于它们之间某种情节上的联系而组接在一起。 此外,由于影视画面的特性,还可以形成画外空间: 1、影视的边框可以束缚观众的视觉事业,却不能束缚观众的心理视野, 观众可以通过想象,补足边框以外的空间。 2、在画面中把画外空间的景象调入到画面中来。可以a利用镜子b在 大屏幕上演示另一个空间的情景c利用其他手段调动画外空间入画。例 如《苦果》中的丈夫思念妻子的手法。
2、两个镜头间的时间是共时的,即第二个镜头表现的时间是第一个 镜头的再现,他们在同一时间点上同时发生,定为时间B。但是,如 果这两个镜头属于同一个场景,两个镜头的内容完全一样,他们的组 接便不存在意义,甚至会被认为是剪辑事故。所以第二个镜头即使内 容一样也必须变换机位,而使画面不相同。 镜头甲→镜头甲’→镜头乙—→镜头丙—→镜头丁—→镜头戊— →…… 时间甲→时间甲’→时间乙—→时间丙—→时间丁—→时间戊— →…… 12:00’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
5、两个镜头间的时间发生跳跃,但它是向前的有人称之为“闪前” 定为时间E。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闪前后不再返回原时间,这实际上 是正常使用“减法”而产生的大幅度向前跳跃,属于时间a,另一种 情况从自然叙述的过程看,它是人物预想中以后某个时间,可以是幻 觉,也可以是对想象中未来的描述,在后面该出现它的位置往往也不 再出现。 镜头甲→镜头丁→镜头乙—→镜头丙→(镜头丁)—→镜头戊— →…… 时间甲→时间丁→时间乙—→时间丙→(时间丁)—→时间戊— →…… 12:00’ 12:03’ 12:01’ 12:02’ (12:03’) 12:04’—→……
3、两个镜头间的时间,也是共时的,第一个镜头所表现的时间与第二 个镜头所表现的时间同一,画面一致,即“重现”。两个镜头不能连 续连接,要经过若干个镜头后再把第二个镜头剪接近来,成为第一个 镜头的重现。定为时间C。 镜头甲—→镜头乙→镜头丙—→镜头甲—→镜头丁—→镜头戊— →…… 时间甲—→时间乙→时间丙—→时间甲—→时间丁—→时间戊 — →…… 12:00’ 12:01’ 12:02’ 12:00 12:03’ 12:04’—→… 4、两个镜头间的时间发生了一种倒退式跳跃,即第二个镜头的时间是 第一个镜头很久以前发生的某个时间,视听语言中称其为“闪回”, 定为时间D。这种类型很像3,但是具体使用时,该镜头前面并没有出 现在剪辑中,是被减掉的镜头。严格意义上,剪辑中这个镜头只出现 了一次,但给观众的感觉却是以前曾看到过镜头一样。 (镜头甲)→镜头乙—→镜头丙→镜头丁→镜头戊—→镜头甲 — →…… (时间甲)→时间乙—→时间丙→时间丁→时间戊—→时间甲 — →……
1、蒙太奇的研究历程 最早使用的蒙太奇,应该是由格里菲斯创造的平行蒙太奇。1909年他 拍摄的《孤独的别墅》中,格里菲斯成功的独创了一种新技巧,把别 墅早罪犯袭击与妻子同丈夫通话请求援助的场面在银幕上相继交替的 进行叙述。格里菲斯的交替剪辑首次打破了戏剧舞台的时空观念,每 一个场景,都可以按照导演的意图,随意调动观众的视点跟着摄像机 位置的变动而变动,把镜头从舞台中解脱出来。 1915年格里菲斯拍摄的一个国家的诞生有一个“最后一分钟营救”的 经典蒙太奇。 前苏联的电影工作者是蒙太奇理论创建的中坚力量。其中包括库里肖 夫、弗谢沃洛德、爱森斯坦等人。普多夫金是蒙太奇的理论大师,他 首次将蒙太奇理论体系化,并作出了分类: 他将蒙太奇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构性蒙太奇,即以若干个镜头构 成一个场面,以若干个场面构成一个段落,以若干个段落构成一个部 分等等的蒙太奇。主要包括: 一、场面蒙太奇,这种蒙太奇的目的,就是要突出地表现一个场面的 发展过程,把观众的注意力事儿引向这个部分,时而引向那个部分。 二、段落蒙太奇,一部影片不是由一个个镜头组接成的,它必须分为 若干个场面,各个场面又要进行组合才能构成若干完整的段落。各个 场面的连接,就是段落蒙太奇。
按照处理冲突的方式,爱森斯坦总结了他自己的物种蒙太 奇: 1、韵律蒙太奇 2、节奏蒙太奇 3、色调蒙太奇。 4、微妙色调蒙太奇 5、理性蒙太奇—— 爱森斯坦思想中最光辉也最能引起争 议的见解。作用于观众的理性心理,力图引发观众的思考。 在理性蒙太奇中,爱森斯坦又特别推崇杂耍蒙太奇。杂耍 蒙太奇就是指为了把观众引入某种精神状态或心理状态中, 以造成感情冲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导演可以任意选择 镜头,不必依托剧情,不必靠演员的表演,只要最终达到 说明主题的效果就可以了。
另一类是作为感染手段的蒙太奇,即通过镜头与段落的组接用以支配 观众心理的蒙太奇。主要包括 (1)对比,通过互相的加强,以鲜明的感染观众。资本主义焚烧小 麦——饥饿的儿童 (2)平行,把题材上不相联系的情节联系在一起以平行发展,对比 的功效更为强烈。普多夫金《母亲》游行队伍—涅瓦河逐渐解冻的冰 (3)比拟,把含有隐喻意义的镜头组接起来,不用字幕就可以把一 个抽象的概念灌输到观众的意识里。飞翔的海鸥——对自由的向往, 战士——雄鹰 (4)复现,主题反复出现,给观众不断的提醒。多半是固定的形象, 反复出现,这个形象一定与影片的主题有关。 (5)交替。同时发展,两个动作同时迅速发展,其中一个动作的结 果取决于另一个动作的进程,给观众不断的悬念以感染观众情绪
视听语言之蒙太奇
五、关于剪辑的含义 电影最初的剪辑,是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胶片的规格不可能是影片 正好需要的长度。剪辑在英语国家中统称为Film editing影片剪辑,德 语中称为schnitt剪辑,法国称为Montage蒙太奇,虽然都表现一个共 同的含义,即把两个胶片接起来,但英、德两国的含义与法国的含义 仍然存在一定区别。前者把剪辑看成是技术性问题,英语中的editing 的原形为edit,本意是动词编辑、编纂,而德语schnitt的原意,也是 动词切割剪截裁。后者对于剪辑的理解则侧重于整体影片的功能结构 方面,因为montage出自于建筑学的术语:结构。 最初的剪辑工作好像很简单,把导演要叙述的故事说明白就行了,但 是经过长期的探索之后,电影创作者开始意识到,把各种状态下拍摄 获得的胶片素材带换一个角度,把这一系列画面彼此有机的连接在一 起的作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此时,视听语言便诞生了。这种剪辑 方法,经常使剪辑出来的影片得到一种类似于1+1大于2的效果。也就 说,把不同的镜头组结在一起,会传达出新的含义,并且提供出一种 交流感情、思想、事实的新方式。
二、叙述线 叙述线是将所要传递给观众的各种信息按照线性关系不断叠加的输送 给观众的一个有方向、完整的连贯的过程: 信息A+信息B+信息C+信息D+信息E……+信息Y+信息Z(信息传输过程)
叙述线的原则: 1、叙事线的设置要符合观赏者的习惯。 2、尽可能的增强信噪比,尽量减少非有用信息在叙事线中对有用信息 的干扰。 3、时空关系是影片致命的关键。 在影视作品中,每一个镜头走包含着时间和空间两个因素,当把镜头 相接时,就产生了镜头中时间与时间相接、空间与空间相接的问题。 镜头A——镜头B——镜头C…… 时间A——时间B——时间C…… 空间A——空间B——空间C……
根据剪辑实践,人们归纳出关于时间和空间联系的若干类型: 1、两个镜头间的时间,是自然地连续不断向前延伸的,定为时间A。 镜头甲—→镜头乙—→镜头丙—→镜头丁—→镜头戊—→…… 时间甲—→时间乙—→时间丙—→时间丁—→时间戊—→……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时间A是生活流程中时间运动最基本的方式,在影视拍摄剪辑中使 用最多。 时间B是在同一时间点上对发生的事进行不同角度的表述,可以在 重复剪辑中强化人们的情绪。 时间C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类似于语法修辞中的“反复”,前 一个镜头观众已经看过啦,在潜意识里已经承认他是事实,后面 再通过某种方式再次出现时,便起到强化它是铁定事实的作用。 时间D它由于前面没有出现过镜头,所以观众潜意识里就不存在对 它的事实认可,它可以是对过去事实的一种描述,也可以是对所 叙述时间前因的推测,至于是不是事实,需要观众自己去判断。 时间C是一种伏笔,呼应;时间D是一种倒叙,追溯事件发展至此 的缘由。 时间E与时间D是一种辩证关系。是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事的一种提 前预想或预设,带有主观的遐想甚至梦幻想象的情绪化色彩。
剪辑中的空间关系 1、 两个镜头所使用的空间是同一的,即第二个镜头中人物的行为仍 在第一个镜头的空间中进行。这也是典型的戏剧舞台表现形式,在戏 剧舞台上,如果不落幕或改换场景的话,舞台上的空间始终是同一的。 2、两个镜头所使用的空间是相连的,即第二个镜头中的空间随着第一 个镜头任务行为动作的发展而连续出现,它们之间可以没有明显的分 界线。 3、两个镜头所使用的空间是不相干的,两个镜头中的人物动作分别是 独立进行的,只是由于它们之间某种情节上的联系而组接在一起。 此外,由于影视画面的特性,还可以形成画外空间: 1、影视的边框可以束缚观众的视觉事业,却不能束缚观众的心理视野, 观众可以通过想象,补足边框以外的空间。 2、在画面中把画外空间的景象调入到画面中来。可以a利用镜子b在 大屏幕上演示另一个空间的情景c利用其他手段调动画外空间入画。例 如《苦果》中的丈夫思念妻子的手法。
2、两个镜头间的时间是共时的,即第二个镜头表现的时间是第一个 镜头的再现,他们在同一时间点上同时发生,定为时间B。但是,如 果这两个镜头属于同一个场景,两个镜头的内容完全一样,他们的组 接便不存在意义,甚至会被认为是剪辑事故。所以第二个镜头即使内 容一样也必须变换机位,而使画面不相同。 镜头甲→镜头甲’→镜头乙—→镜头丙—→镜头丁—→镜头戊— →…… 时间甲→时间甲’→时间乙—→时间丙—→时间丁—→时间戊— →…… 12:00’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
5、两个镜头间的时间发生跳跃,但它是向前的有人称之为“闪前” 定为时间E。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闪前后不再返回原时间,这实际上 是正常使用“减法”而产生的大幅度向前跳跃,属于时间a,另一种 情况从自然叙述的过程看,它是人物预想中以后某个时间,可以是幻 觉,也可以是对想象中未来的描述,在后面该出现它的位置往往也不 再出现。 镜头甲→镜头丁→镜头乙—→镜头丙→(镜头丁)—→镜头戊— →…… 时间甲→时间丁→时间乙—→时间丙→(时间丁)—→时间戊— →…… 12:00’ 12:03’ 12:01’ 12:02’ (12:03’) 12:04’—→……
3、两个镜头间的时间,也是共时的,第一个镜头所表现的时间与第二 个镜头所表现的时间同一,画面一致,即“重现”。两个镜头不能连 续连接,要经过若干个镜头后再把第二个镜头剪接近来,成为第一个 镜头的重现。定为时间C。 镜头甲—→镜头乙→镜头丙—→镜头甲—→镜头丁—→镜头戊— →…… 时间甲—→时间乙→时间丙—→时间甲—→时间丁—→时间戊 — →…… 12:00’ 12:01’ 12:02’ 12:00 12:03’ 12:04’—→… 4、两个镜头间的时间发生了一种倒退式跳跃,即第二个镜头的时间是 第一个镜头很久以前发生的某个时间,视听语言中称其为“闪回”, 定为时间D。这种类型很像3,但是具体使用时,该镜头前面并没有出 现在剪辑中,是被减掉的镜头。严格意义上,剪辑中这个镜头只出现 了一次,但给观众的感觉却是以前曾看到过镜头一样。 (镜头甲)→镜头乙—→镜头丙→镜头丁→镜头戊—→镜头甲 — →…… (时间甲)→时间乙—→时间丙→时间丁→时间戊—→时间甲 — →……
1、蒙太奇的研究历程 最早使用的蒙太奇,应该是由格里菲斯创造的平行蒙太奇。1909年他 拍摄的《孤独的别墅》中,格里菲斯成功的独创了一种新技巧,把别 墅早罪犯袭击与妻子同丈夫通话请求援助的场面在银幕上相继交替的 进行叙述。格里菲斯的交替剪辑首次打破了戏剧舞台的时空观念,每 一个场景,都可以按照导演的意图,随意调动观众的视点跟着摄像机 位置的变动而变动,把镜头从舞台中解脱出来。 1915年格里菲斯拍摄的一个国家的诞生有一个“最后一分钟营救”的 经典蒙太奇。 前苏联的电影工作者是蒙太奇理论创建的中坚力量。其中包括库里肖 夫、弗谢沃洛德、爱森斯坦等人。普多夫金是蒙太奇的理论大师,他 首次将蒙太奇理论体系化,并作出了分类: 他将蒙太奇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构性蒙太奇,即以若干个镜头构 成一个场面,以若干个场面构成一个段落,以若干个段落构成一个部 分等等的蒙太奇。主要包括: 一、场面蒙太奇,这种蒙太奇的目的,就是要突出地表现一个场面的 发展过程,把观众的注意力事儿引向这个部分,时而引向那个部分。 二、段落蒙太奇,一部影片不是由一个个镜头组接成的,它必须分为 若干个场面,各个场面又要进行组合才能构成若干完整的段落。各个 场面的连接,就是段落蒙太奇。
按照处理冲突的方式,爱森斯坦总结了他自己的物种蒙太 奇: 1、韵律蒙太奇 2、节奏蒙太奇 3、色调蒙太奇。 4、微妙色调蒙太奇 5、理性蒙太奇—— 爱森斯坦思想中最光辉也最能引起争 议的见解。作用于观众的理性心理,力图引发观众的思考。 在理性蒙太奇中,爱森斯坦又特别推崇杂耍蒙太奇。杂耍 蒙太奇就是指为了把观众引入某种精神状态或心理状态中, 以造成感情冲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导演可以任意选择 镜头,不必依托剧情,不必靠演员的表演,只要最终达到 说明主题的效果就可以了。
另一类是作为感染手段的蒙太奇,即通过镜头与段落的组接用以支配 观众心理的蒙太奇。主要包括 (1)对比,通过互相的加强,以鲜明的感染观众。资本主义焚烧小 麦——饥饿的儿童 (2)平行,把题材上不相联系的情节联系在一起以平行发展,对比 的功效更为强烈。普多夫金《母亲》游行队伍—涅瓦河逐渐解冻的冰 (3)比拟,把含有隐喻意义的镜头组接起来,不用字幕就可以把一 个抽象的概念灌输到观众的意识里。飞翔的海鸥——对自由的向往, 战士——雄鹰 (4)复现,主题反复出现,给观众不断的提醒。多半是固定的形象, 反复出现,这个形象一定与影片的主题有关。 (5)交替。同时发展,两个动作同时迅速发展,其中一个动作的结 果取决于另一个动作的进程,给观众不断的悬念以感染观众情绪
视听语言之蒙太奇
五、关于剪辑的含义 电影最初的剪辑,是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胶片的规格不可能是影片 正好需要的长度。剪辑在英语国家中统称为Film editing影片剪辑,德 语中称为schnitt剪辑,法国称为Montage蒙太奇,虽然都表现一个共 同的含义,即把两个胶片接起来,但英、德两国的含义与法国的含义 仍然存在一定区别。前者把剪辑看成是技术性问题,英语中的editing 的原形为edit,本意是动词编辑、编纂,而德语schnitt的原意,也是 动词切割剪截裁。后者对于剪辑的理解则侧重于整体影片的功能结构 方面,因为montage出自于建筑学的术语:结构。 最初的剪辑工作好像很简单,把导演要叙述的故事说明白就行了,但 是经过长期的探索之后,电影创作者开始意识到,把各种状态下拍摄 获得的胶片素材带换一个角度,把这一系列画面彼此有机的连接在一 起的作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此时,视听语言便诞生了。这种剪辑 方法,经常使剪辑出来的影片得到一种类似于1+1大于2的效果。也就 说,把不同的镜头组结在一起,会传达出新的含义,并且提供出一种 交流感情、思想、事实的新方式。
二、叙述线 叙述线是将所要传递给观众的各种信息按照线性关系不断叠加的输送 给观众的一个有方向、完整的连贯的过程: 信息A+信息B+信息C+信息D+信息E……+信息Y+信息Z(信息传输过程)
叙述线的原则: 1、叙事线的设置要符合观赏者的习惯。 2、尽可能的增强信噪比,尽量减少非有用信息在叙事线中对有用信息 的干扰。 3、时空关系是影片致命的关键。 在影视作品中,每一个镜头走包含着时间和空间两个因素,当把镜头 相接时,就产生了镜头中时间与时间相接、空间与空间相接的问题。 镜头A——镜头B——镜头C…… 时间A——时间B——时间C…… 空间A——空间B——空间C……
根据剪辑实践,人们归纳出关于时间和空间联系的若干类型: 1、两个镜头间的时间,是自然地连续不断向前延伸的,定为时间A。 镜头甲—→镜头乙—→镜头丙—→镜头丁—→镜头戊—→…… 时间甲—→时间乙—→时间丙—→时间丁—→时间戊—→……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