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设计要点
桥梁工程设计中的隔震设计要点分析
桥梁工程设计中的隔震设计要点分析【摘要】隔震设计在桥梁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植入隔震设备,可以有效减少地震对桥梁结构的破坏。
隔震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隔震设备消耗地震能量,减少结构受力。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
影响因素包括桥梁结构、地震威力以及建设预算。
常见方法有橡胶支座、减震层等。
隔震设计适用于高速公路桥、铁路桥等各类桥梁工程。
隔震设计的重要性在于提升桥梁的抗震性能,减少灾害损失。
未来隔震设计将成为桥梁工程设计的趋势,为建设更安全、稳固的桥梁贡献力量。
隔震设计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关键词:桥梁工程设计、隔震设计、原理、目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范围、重要性、应用前景1. 引言1.1 桥梁工程设计中的隔震设计要点分析桥梁工程设计中的隔震设计是一项关键的技术手段,通过对桥梁结构进行隔震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对桥梁造成的破坏,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
隔震设计在桥梁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桥梁结构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隔震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隔震装置将桥梁结构与地基之间隔离,减少地震作用对桥梁结构的传递,从而减小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
隔震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地震对桥梁造成的影响,保护桥梁结构和使用者的安全。
隔震设计的影响因素包括地震烈度、桥梁结构类型、地质条件等。
隔震设计的常见方法包括隔震支座、隔震墩柱、隔震承台等,这些方法在不同的桥梁结构和地震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应用。
隔震设计的应用范围涵盖了各种桥梁类型,包括高速公路桥、铁路桥、城市桥梁等。
2. 正文2.1 隔震设计的基本原理隔震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桥梁结构中引入一定的隔震装置,将地震产生的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减小或消除结构的振动响应,从而降低地震对结构的破坏程度。
隔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可以分为几个方面来解释:隔震设计利用隔震装置的柔度与结构的刚度差异,使地震作用下的结构产生位移差,进而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
2024年建筑结构隔震与减震设计研究
2024年建筑结构隔震与减震设计研究随着地震活动的不断增多和人们对建筑安全性能要求的提高,建筑结构隔震与减震设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隔震技术原理、减震技术方法、结构设计要点、地震动力学分析、安全性评估、工程实例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隔震技术原理隔震技术是一种通过在建筑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装置,以隔离地震波对建筑结构的直接作用,从而减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
隔震装置主要包括橡胶隔震支座、滑动隔震支座和混合隔震支座等。
这些隔震支座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阻尼性能,能够在地震时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降低结构的振动幅度,保护建筑免受地震破坏。
二、减震技术方法减震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建筑结构中安装减震装置,以减少地震时结构的振动响应。
常见的减震装置包括阻尼器、减震支撑和隔震沟等。
阻尼器可以通过消耗地震能量来减少结构振动,减震支撑则通过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来降低地震响应。
而隔震沟则通过在建筑周围设置一定深度的沟槽,利用沟槽的变形来吸收地震能量,从而减少结构的振动。
三、结构设计要点在进行建筑结构隔震与减震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首先,要合理选择隔震与减震装置的类型和参数,确保装置能够有效地发挥隔震和减震作用;其次,要优化结构的动力特性,使结构在地震时具有较低的自振频率和较大的阻尼比,从而减少地震响应;最后,要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确保结构在地震时具有良好的整体受力性能。
四、地震动力学分析地震动力学分析是建筑结构隔震与减震设计的基础。
通过对地震波的传播规律、结构的地震响应以及隔震减震装置的动力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结构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地震动力学分析包括时程分析、反应谱分析和能量分析等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设计师预测结构在地震时的动力响应,从而优化结构设计,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五、安全性评估安全性评估是建筑结构隔震与减震设计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变形情况和破坏机理进行全面评估,可以确定结构的安全性能水平。
房屋隔震设计要点
房屋隔震设计要点
以下是 6 条关于房屋隔震设计要点:
1. 基础隔震这一点可太重要啦!就好比给房子穿上了一双超级减震的鞋子,让它在地震来时能稳稳当当。
你想想啊,要是没有这关键的一步,房子不就像没了根基的大树,随时可能倒下吗?比如说上次那个地震多发区的老小区,经过基础隔震改造后,不就安稳多了嘛!
2. 隔震支座得选好呀!这就像是房子的保护神,质量差了怎么行呢?这不就跟战士上战场没把趁手的武器一样嘛!你看人家那个抗震示范小区,用的都是高品质的隔震支座,遇到小地震几乎没啥感觉呢!
3. 结构布局也要合理哦!别小看这个,它就像是给房子设计了一套完美的“抗震战术”。
如果布局不合理,那不就像打乱仗一样嘛!咱们这边有个新楼盘,就是因为结构布局科学,所以抗震能力超强,大家都抢着买呢!
4. 施工质量千万不能马虎啊!这可是关系到整个隔震效果的关键呢。
要是施工不仔细,那不就跟盖了个豆腐渣工程一样嘛!就好像之前有个项目,因为施工有点问题,后来还得重新弄,多麻烦呀!
5. 隔震材料得精挑细选呀!这可是房子隔震的“秘密武器”呢。
选不好的话,那不就跟打仗拿了把钝刀一样嘛!你看人家那些知名的建筑,用的隔震材料都是杠杠的,隔震效果那叫一个好!
6. 定期维护也很有必要哟!房子也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呀,不然时间长了再好的隔震设计也可能出问题呢。
这就跟汽车要保养一样,不保养能行吗?我们小区就有专人定期维护隔震设施,大家住着都安心呢!
我觉得呀,房屋隔震设计真的太重要了,关乎着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每一个要点都不能马虎!一定要认真对待呀!。
西藏隔震减震设计标准
西藏隔震减震设计标准
目前,西藏地区的隔震减震设计标准主要参考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和地方标准《西藏自治区
抗震设计规范》(XZ 13-2020)。
这些标准对于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地基与基础的抗震设计以及结构体系和构件的抗震设计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
根据这些标准,西藏地区的隔震减震设计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地震烈度要素:根据西藏地区的地震烈度,确定设计地震烈
度参数,包括震感参数和地震波参数。
2.效应隔震减震设计: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结构特点,采用适
当的隔震减震技术,如基础隔震、剪力墙、阻尼器等,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3.结构性能要求:确定建筑物设计参考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限值、变形限值和破坏限值,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
4.材料选用和施工要求:要求使用适应西藏地区特殊环境和气
候条件的建筑材料,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建筑物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
5.抗震设防等级:根据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和使用功能,确定抗
震设防等级,确定抗震设防的要求和措施。
综上所述,西藏地区的隔震减震设计标准主要参考国家标准和
地方标准,根据地震烈度、建筑物特点和使用要求等因素确定设计参数,并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
基础隔震结构设计及施工指南
基础隔震结构设计及施工指南一、概述基础隔震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结构抗震方法,通过在建筑物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减小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
本指南将就基础隔震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进行详细介绍,旨在提供一套全面、实用的指导方案。
二、基础隔震原理基础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增加建筑物的柔性和阻尼,减小地震对上部结构的冲击力。
在隔震层中,通常采用橡胶隔震支座、阻尼器等元件,以实现减震、隔震的效果。
三、隔震结构选型根据建筑物的类型、高度、地震烈度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隔震结构类型。
常见的隔震结构有:基础隔震框架、基础隔震剪力墙等。
在选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结构的抗震性能、施工难度、经济性等因素。
四、隔震系统设计1. 隔震支座设计:根据上部结构的重量、地震力等参数,选择合适尺寸和承载能力的橡胶隔震支座。
2. 阻尼器设计:根据地震烈度、结构类型等条件,选择适合的阻尼器类型,并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
3. 整体结构设计: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优化整体结构布局,提高结构抗震性能。
五、关键部件设计1. 支座设计:确保支座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地震作用下的剪力和压力。
2. 阻尼器设计:选择适合的阻尼器类型,并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吸收地震能量。
3. 连接节点设计:确保连接节点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能够承受地震作用下的剪切力和拉伸力。
六、施工工艺流程1. 基础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确保基础结构和尺寸符合要求。
2. 安装隔震支座:将隔震支座安装在基础顶部,确保支座位置准确、平整。
3. 安装阻尼器:将阻尼器安装在相应的位置,确保安装牢固、稳定。
4. 上部结构施工:在隔震层上方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确保结构稳定、安全。
5. 连接节点施工:对连接节点进行施工,确保节点连接牢固、稳定。
6. 验收与测试:完成施工后进行验收和测试,确保隔震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七、施工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具备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
浅谈盈建科隔震设计要点
浅谈盈建科隔震设计要点1.对建立好的模型,命名为轴压比模型,进行原地震烈度下的模型计算,地虎烈度及抗震等级均以原烈度输入,此模型不控制其他计算参数,仅计算轴压比,当轴压比讣算均满足要求后进行下一步计算。
2、复制轴压比模型,命名为上部结构计算模型,此模型为最终施工图模型,计算需满足族项指标,在地震信息中,根据降低一度后输入抗丧等级,将调整后的水平向减震系数改为0・5即可,其余参数均不变,进行计算,待计算均满足要求进行下一步分析。
(注:对于乙类建筑切记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二、多遇地震下隔震分析计算1、复制上部结构汁算模型,命名为小震非隔丧模型,修改地丧信息中调整后的水平向减震系数为i・o,在特殊构件补充泄义中,将隔震层柱底改为狡接,先进行反应谱讣算,然后进行时程计算。
时程计算时,选取地康波,软件可自动选波,一般选取3条波,其中2条天然波,[条人工波,修改对应的地丧参数,进行时程分析。
切记选好的3条波名称,整个后续的隔震分析均以此3条波为准。
2、复制小震非隔丧模型,命名为小箴隔震模型,在该模型中将原有的柱底狡接属性取消,在巧点属性中选择单点约朿…选择柱底右点布宜,进行隔震支座的布置,计算分析步骤主要为以下:(1)先确左铅心支座的初步数虽:。
根据总信息中风荷载产生的底部总剪力除以铅心支座的屈服力,即可得到铅心支座的最少数量。
(2)输入支座参数:支座参数共有Ul, U2, U3三个方向,其中U2为竖向,U2为水平Y 向,U3为水平X向。
对应参数表示为(U1):有效刚度K*支座竖向刚度Kv,有效阻尼CE=O,刚度KC=支座竖向刚度Kv,抗拉刚度Kt=l/10支座竖向刚度Kv,截而积A二支座而积。
对应参数表示为(U1及U2):有效刚度Ke二支座水平刚度Kh,有效阻尼CE=0,刚度K二支座初期刚度K1,屈服力KY二屈服力Qd,屈服后刚度比=1/13c对于天然橡胶支座.不需要输入非线性参数。
(3)支座布置完成后,先进行反应谱的计算,然后进行时程分析。
最新隔震设计指导
隔震设计指导------------------------------------------作者xxxx------------------------------------------日期xxxx目录隔震结构设计要点及流程---西昌彩云府隔震项目总结 (3)一、隔震目标: (3)二、隔震建筑要求: (3)三、嵌固端: (4)四、隔震层设计: (4)1、隔震层层高: (4)2、隔震层位置: (4)3、隔震层结构体系: (5)3、隔震层结构抗震等级: (6)4、隔震支座类型: (6)5、隔震支座设计: (6)6、竖向隔震缝设计: (7)6、上支蹲和下支蹲设计: (8)7、隔震层的抗风验算: (9)8、其他隔震措施: (10)五、隔震层以上结构设计: (10)1、隔震后地震作用的确定: (10)2、隔震后抗震等级的确定: (11)3、竖向地震作用: (12)4、剪重比: (14)5、计算模型: (14)六、隔震层以下结构设计: (15)1、计算模型: (15)2、隔震层以下地面以上的结构的层间位移角: (16)七、基础设计: (16)1、计算模型: (16)八、抗风设计: (17)九、采取的加强和改进措施: (18)十、隔震后楼梯和电梯设计: (18)十一、隔震层建筑、机电专业做法 (20)隔震结构设计要点及流程—-—西昌彩云府隔震项目总结一、隔震目标:仅隔离水平地震,不隔离竖向地震.通常采用隔震设计后,水平地震作用可以降低半度、1度、1度半.根据以往大量隔震工程项目经验,场地条件较好,属于ⅠⅡ类场地,上部结构比较规则、质量和刚度分布均匀。
层数6层及以下时,多采用框架结构,可以初步确定隔震目标为降低一度半;6~12层,位于高烈度区,一般会采用框剪结构或者剪力墙结构,可以初步确定隔震目标降低一度或者一度半以上;对于12~22层的隔震建筑,可以确定隔震目标降低一度。
具体隔震目标需计算确定。
详下述。
建筑隔震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
建筑隔震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摘要:建筑隔震设计旨在通过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来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本文探讨了建筑隔震设计的思路和注意事项。
建筑隔震设计的思路包括根据地震烈度和场地条件确定建筑物的设计基础和结构形式,选择合适的隔震系统将建筑物与地面分离,以及根据隔震系统的特点合理设计建筑物的结构和构造。
在建筑隔震设计中,需要注意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隔震系统的成本和维护费用,以及对隔震系统进行细致的计算和模拟分析。
通过应用案例分析,本文验证了建筑隔震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建筑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隔震;设计思路;注意事项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地震灾害中,建筑物是最容易遭受破坏的结构体之一。
因此,建筑抗震设计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
建筑隔震设计作为一种先进的抗震技术,已经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隔震技术的本质是将建筑物与地面分离,使建筑物在地震时不受地面运动的影响,从而有效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然而,隔震技术的应用需要注意许多问题,包括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隔震系统的成本和维护费用等。
本文旨在探讨建筑隔震设计的思路和注意事项,希望通过对隔震设计的深入研究,为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降低地震灾害损失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建筑隔震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地震是一种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球表面振动现象。
地震能够对建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地震波的横向和纵向振动是造成建筑物损坏的主要原因。
地震的烈度和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材料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进行建筑隔震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地震烈度及场地条件等因素。
2.建筑隔震的基本原理建筑隔震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将建筑物与地面分离,采用隔震系统来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从而达到减轻建筑物损伤的目的。
隔震系统一般由隔震支座、隔震层、隔震垫等组成。
隔震设计标准
隔震设计标准
隔震设计标准是指在地震时减少建筑物受到的冲击和破坏所采
取的设计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隔震设计标准:
1. 建筑物的隔震设计应该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高度、使用时
间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重要的高层建筑和政府机构建筑需要采用更加严格的隔震设计标准。
2. 采用隔震装置可以减少建筑物受到地震的影响,常见的隔震
装置包括橡胶隔震支座、充气隔震支座、桩基隔震等。
3.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合理设置隔震层,或者在建筑物下方设
置隔震层,以减少地震时建筑物的摇晃程度。
4. 在进行隔震设计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建筑材料、施工质量等因素,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隔震效果。
5. 隔震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优化,以确保建
筑物在地震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具体标准应该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时间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隔震设计指导
隔震设计指导隔震设计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设计方法,旨在减少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破坏。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隔震设计指导,帮助您了解隔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1. 隔震设计的基本原理隔震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建筑物和地基之间设置隔震装置,减少地震波传递到建筑物的能量,从而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隔震装置通常由弹性材料(如橡胶)和减震器组成,能够吸收和分散地震波的能量。
2. 隔震设计的步骤(1)地震分析:首先需要进行地震分析,确定建筑物所在地的地震烈度和地震波的频谱特性。
这些参数将决定隔震装置的设计参数。
(2)结构评估:对建筑物进行结构评估,包括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评估。
这将有助于确定隔震装置的位置和数量。
(3)隔震装置设计:根据地震分析和结构评估的结果,设计隔震装置的类型、尺寸和位置。
常见的隔震装置包括橡胶隔震支座和液体减震器。
(4)结构改造:根据隔震装置的设计方案,进行结构改造。
这可能涉及到加固柱、梁和墙等结构元素,以提高整体的刚度和稳定性。
(5)施工和监测: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测,确保隔震装置的正确安装和性能。
3. 隔震设计的优势(1)减少地震破坏:隔震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2)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隔震装置可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损伤,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提高建筑物的功能性:隔震设计可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功能的影响,保护建筑物内部设备和物品的完整性。
(4)降低维修成本:隔震装置的使用可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从而降低维修和修复的成本。
4. 隔震设计的应用范围隔震设计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类型,包括住宅、办公楼、医院、桥梁和核电站等。
特别是在地震频繁的地区,隔震设计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防震措施。
5. 隔震设计的注意事项(1)地震分析的准确性:地震分析是隔震设计的基础,需要准确评估地震烈度和地震波的频谱特性。
(2)隔震装置的选型:根据地震分析和结构评估的结果,选择适合的隔震装置类型和尺寸。
桥梁工程设计中的隔震设计要点分析
桥梁工程设计中的隔震设计要点分析隔震设计是指在桥梁工程设计中采用隔震设备或结构,以减小或避免地震作用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保障桥梁在地震中的安全运行。
隔震设计要点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震动参数确定:隔震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地震动参数,包括地震烈度、峰值加速度等。
根据所在地的地震状况和设计要求,合理确定地震动参数是进行隔震设计的基础。
2. 桥梁结构型式选择:不同类型的隔震设备适用于不同的桥梁结构,因此在隔震设计中需要根据桥梁的结构形式选择合适的隔震设备。
常用的隔震设备包括橡胶隔震支座、摩擦隔震支座和液体阻尼器等。
3. 隔震支座设计:隔震支座是隔震设计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设计应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震力的传递、设置方式、支座刚度以及橡胶材料的选取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计算,确保隔震支座能够发挥其隔震效果。
4. 结构可靠性分析:隔震设计的目的是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进行结构可靠性分析。
通过分析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确定其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桥梁在地震中不会发生倒塌等严重后果。
5. 动力性能评估:隔震设备的设置会对桥梁的动力性能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动力性能评估。
包括自振周期的计算、模态分析和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动力响应分析等,以评估隔震设计的有效性。
6. 结构监测系统:隔震设计后的桥梁需要进行长期的监测,以确保隔震设备的性能和桥梁结构的安全可靠。
通过安装合适的结构监测系统,及时获取桥梁的状态信息,为后续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隔震设计是桥梁工程中重要的抗震措施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地震动参数、结构型式选择、隔震支座设计、结构可靠性分析、动力性能评估以及结构监测系统等要点,以确保桥梁在地震中的安全运行。
高层建筑隔震的设计要求
高层建筑隔震的设计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建造的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
高层建筑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同时也是城市现代化和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然而,高层建筑在遭遇地震、风灾等自然灾害时,容易发生严重破坏或坍塌,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此,高层建筑的隔震设计和构造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计要求等方面来探讨高层建筑隔震的设计。
一、设计要求1.工程可行性高层建筑的隔震设计是否可行,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建筑所处的地形、地质环境、以及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等。
长期的地震活动会导致岩石变质、土壤变形,如果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可能会导致工程的失败。
2.安全性高层建筑的隔震设计首要考虑的是人身安全。
工程设计需要满足行业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建筑在地震等灾害发生时能够保持稳定,减少对人员和设备的影响。
因此,隔震设计必须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
3.经济性高层建筑的隔震设计既要保证安全性,又要考虑经济性。
在设计时,需要以最小的资金投入,实现最大的抗震效果。
因此,需要经过充分的费用分析和性能评估,确定适合的隔震方案。
二、设计原则1.按照结构形式选择适合的隔震技术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如框架结构、筒状结构等,对应的隔震技术也各不相同。
在设计隔震方案时,需要针对不同的结构形式,选择适合的隔震技术。
2.实现对主体结构的隔离高层建筑的隔震设计要求能够隔离主体结构,将可能产生震动的力量通过隔震装置传递到支座,减少建筑的震动幅度。
3.考虑火灾安全在高层建筑的隔震设计过程中,还须考虑火灾安全。
不少隔震技术会增加建筑结构的火灾风险,因此设计策略应当合理,确保隔震系统不会影响火灾安全。
4.充分考虑起降设备的安全性在设计高层建筑的隔震装置时,还应充分考虑起降设备的安全性。
隔震装置是否会使得电梯、楼梯等起降设备操作困难,是否会影响紧急避险通道使用等等都需要考虑到。
三、隔震设计应满足的性能要求1.能够防止结构破坏高层建筑的隔震设计必须能够防止建筑结构破坏。
12.2 房屋隔震设计要点
12.2 房屋隔震设计要点12.2.1隔震设计应根据预期的水平向减震系数和位移控制要求,选择适当的隔震支座(含阻尼器)及为抵抗地基微震动与风荷载提供初刚度的部件组成结构的隔震层。
隔震支座应进行竖向承载力的验算和罕遇地震下水平位移的验算。
隔震层以上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应根据水平向减震系数确定;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度和9度时分别不应小于隔震层以上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20%和40%。
12.2.2建筑结构隔震设计的计算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1 隔震体系的计算简图可采用剪切型结构模型(图12.2.2);当上部结构的质心与隔震层刚度中心不重合时应计入扭转变形的影响。
隔震层顶部的梁板结构,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应作为其上部结构的一部分进行计算和设计。
2 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计算;输入地震波的反应谱特性和数量,应符合本规范第5.1.2条的规定;计算结果宜取其平均值;当处于发震断层10km以内时,若输入地震波未计及近场影响,对甲、乙类建筑,计算结果尚应乘以下列近场影响系数:5km以内取1.5,5km以外取125。
3 砌体结构及基本周期与其相当的结构可按本规范附录L简化计算。
12.2.3隔震层由橡胶和薄钢板相间层叠组成的橡胶隔震支座应符合下列要求:1 隔震支座在表12.2.3所列的压应力下的极限水平变位应大于其有效直径的0.55倍和各橡胶层总厚度3.0倍二者的较大值。
2 在经历相应设计基准期的耐久试验后,隔震支座刚度、阻尼特性变化不超过初期值的±20%;徐变量不超过各橡胶层总厚度的5%。
3 各橡胶隔震支座的竖向平均压应力设计值,不应超过表12.2.3的规定。
注:1 平均压应力设计值应按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组合计算,对需验算倾覆的结构应包括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对需进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尚应包括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组合:2 当橡胶支座的;第二形状系数(有效直径与各橡胶层总厚度之比)小于5.0时应降低平均压应力限值小于5不小于4时降低20%,小于4不小于3时降低40%;3 外径小于300mm的橡胶支座,其平均压应力限值对丙类建筑为12MPa。
隔震设计注意的问题
隔震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一、一般建筑的隔震设计这里的一般建筑,指的是多层建筑,或者位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区的高层建筑(不超过12层),采用框架结构或者框支结构,设计应注意下列问题。
1、SATWE中的参数修改(1)抗震设防烈度8度、9度区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抗规》(GB50011-2010)12.2.1规定,隔震层以上水平地震作用应根据水平向减震系数确定,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度(0.2g)、8度(0.3g)、9度(0.4g)时分别不应小于隔震层以上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20%、30%、40%。
因此在satwe建模时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在“荷载组合”选项下的自定义里,要修改竖向地震作用组合系数,系数见附件《竖向地震作用系数推导》。
(2)隔震设计,一般采用降度设计,譬如对于抗震设防烈度9度区,其多遇地震影响系数为0.32,按照降低一度设计时,其减震系数为0.5,这样在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栏里填写0.32×0.5=0.16,只修改这个地方,其他抗震设防烈度、抗震构造措施不变。
(3)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一般采用基础隔震,即隔震支座设置在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考虑到隔震支座不能传递弯矩,因此在satwe里建模时,上部结构的底部一般指定为铰接。
2、隔震缝的处理(1)隔震缝按照《抗规》(GB50011-2010)12.2.7条规定:隔震结构应该采取不阻碍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发生大变形的构造措施。
上部结构的周边应设置竖向隔离缝,缝宽不宜小于隔震橡胶支座在罕遇地震下的最大水平位移的1.2倍且不宜小于200mm。
对于两相邻隔震结构,其缝宽取最大水平位移值之和,且不小于400mm。
(2)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之间,应设置完全贯通的水平隔离缝,缝高可取20mm,并用柔性材料填充;当设置水平隔离缝确有困难时,应设置可靠的水平滑移垫层。
(3)穿越隔震层的门廊、楼梯、电梯、车道等部位,应防止可能的碰撞。
(4)一般对于单栋隔震建筑,其周边水平隔震缝至少留300mm;对于两栋相邻的隔震建筑,两栋隔震建筑之间的隔震缝至少留600mm。
浅谈建筑隔震设计流程及要点
浅谈建筑隔震设计流程及要点摘要:建筑隔震设计是个系统的全面的工作,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灵活创新的思维和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作为设计人员,不仅要掌握隔震设计的流程及要点,保证结构设计的安全,还要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
本文根据笔者工作经验,对建筑隔震设计的流程以及注意要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隔震设计;流程;要点一、建筑隔震设计流程隔震技术已经系统化、实用化,包括摩擦滑移系统、叠层橡胶支座系统和摩擦摆系统,其中工程界最常用的是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系统。
目前常用的橡胶隔震支座主要有:普通叠层橡胶隔震支座、铅芯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和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
隔震结构建筑的减震原理隔震,即隔离地震。
隔震结构是指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以隔离地震能量结构。
在房屋底部设置由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等部件组成高度很低的柔性底层,称为隔震层,使基础和上部结构断开,以延长整个体系的自振周期、增大阻尼,减少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达到预期防震要求。
建筑隔震设计的主要流程如下:1确定隔震层位置;2明确减震目标和设防标准;3基础隔震方案选择,上部结构布置及初步计算;4根据上部计算的支座反力进行隔震层结构布置;5上部结构带隔震层结构计算分析,并按照基本地震计算确定减震系数;6根据减震系数确定减震之后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然后进行减震结构上部设计;7隔震层及隔震支座验算(支座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下最大压应力,罕遇地震下支座拉应力,支座水平位移验算,偏心率验算,屈重比验算等)8下部承结构设计(下部支承结构按照中震进行正截面设计,按照罕遇地震进行斜截面设计);9基础设计及地基处理(基础按照正常结构进行设计);10明确隔震支座连接安装设计要求;11撰写基础隔震设计分析报告(供专项审查)。
二、建筑隔震设计要点在隔震建筑设计时,主要需考虑预设地振动周期、烈度、最大位移量和建造物重量等参数.隔震器和阻尼器的合理利用,将降低1~2级地震烈度。
与以往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物具有以下优点:提高地震时结构的安全性;设计自由度增大;防止内部物品的振动移动和翻到;防止非结构构件的破坏;抑制振动的不适感;可以保证机械器具的使用功能。
桥梁工程设计中的隔震设计要点分析
桥梁工程设计中的隔震设计要点分析隔震设计是桥梁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地震对桥梁的破坏,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隔震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 地震安全性评估:在进行桥梁工程设计时,首先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估,确定设计地震作用的参数,包括地震烈度、地震波动参数等。
通过对地震作用的分析,可以确定桥梁的抗震设防目标,为后续的隔震设计提供依据。
2. 隔震支座设计:隔震支座是隔震设计的核心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隔离桥梁结构与地震作用,减小地震力的传递。
隔震支座设计应考虑桥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同时还需考虑隔震支座的材料、几何尺寸和隔震体的选取等因素。
3. 振动控制设计:除了采用隔震支座进行隔震设计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振动控制措施来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如采用减振器、阻尼器等。
在进行振动控制设计时,需考虑桥梁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地震作用频率的匹配关系,通过减小结构的振动幅度来降低地震作用对桥梁的破坏。
4. 结构整体性设计:隔震设计应与桥梁结构的整体性设计相协调,确保隔震系统与桥梁结构之间的有效连接和协同工作。
在设计桥梁结构时,需综合考虑梁、墩、台和桥面系等各部分的隔震设计,保证桥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5. 隔震设施选取:在实际的隔震设计中,应根据桥梁结构的特点和地震动力学要求选择合适的隔震设施。
常用的隔震设施有橡胶隔震支座、铅芯橡胶支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隔震支座等。
选取隔震设施时需考虑其承载能力、几何尺寸、可靠性和耐久性等因素。
6. 施工质量控制:隔震设计不仅仅是在设计阶段完成,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的不合理会影响隔震支座的性能,从而降低桥梁的抗震能力。
在隔震设计中需要加强对施工工艺和质量的控制,确保隔震支座的安装质量和工作性能。
隔震设计是提高桥梁工程抗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需要在地震安全性评估的基础上进行。
隔震支座设计、振动控制设计、结构整体性设计、隔震设施选取和施工质量控制是隔震设计的重要要点,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有效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桥梁工程设计中的隔震设计要点分析
桥梁工程设计中的隔震设计要点分析隔震设计是指在桥梁工程设计中采用隔震装置来减缓地震对桥梁结构的破坏作用。
隔震设计可以通过减少地震产生的振动传递到桥梁结构上来保护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关于桥梁工程设计中隔震设计要点的分析:1. 桥梁选址:在进行桥梁选址时,需要考虑地震活动性、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地点可以在设计中提供更好的隔震效果。
2. 结构形式:在桥梁设计中,需要考虑使用哪种结构形式以达到良好的隔震效果。
常见的隔震结构形式包括隔离支座、摆支座和减震支座等。
3. 隔震装置选型:根据桥梁的结构形式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隔震装置。
常见的隔震装置包括橡胶隔震支座、球面隔震支座和沉箱隔震等。
4. 隔震性能评估:在隔震设计中,需要对隔震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使用地震动力学分析和结构响应分析等方法,评估隔震装置对地震动力学效应的消减程度。
5. 桥梁与隔震装置之间的连接:连接桥梁与隔震装置的连接方式也是隔震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连接方式既要保证隔震装置与桥梁的连接牢固,又要保证桥梁结构不会受到额外的约束。
6. 系统可靠性:在隔震设计中,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
通过对组件的设计和选材,以及系统的监测和维护,提高隔震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7. 隔震装置的维护与检测:隔震装置的维护与检测是保证桥梁隔震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
定期对隔震装置进行检测和维护能够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处理。
隔震设计在桥梁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地减轻地震对桥梁结构的破坏,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隔震设计要点的分析主要包括桥梁选址、结构形式、隔震装置选型、隔震性能评估、连接方式、系统可靠性以及隔震装置的维护与检测等方面。
这些要点的考虑能够使桥梁在地震发生时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响应。
厂房基础隔振设计要求
厂房基础隔振设计要求
厂房基础隔振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基础设计中考虑隔振措施,以减少外部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在进行厂房基础隔振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建筑物类型,不同类型的厂房对隔振的要求可能不同,例如重型设备厂房和精密仪器厂房对隔振的需求有所不同。
2. 地震和振动环境,设计师需要考虑厂房所在地的地震和振动环境,以确定所需的隔振水平。
地震和振动的频率和振幅会影响隔振设计的要求。
3. 基础材料和结构,选择合适的基础材料和结构设计是基础隔振设计的关键。
使用弹性材料或隔振垫可以减少振动传输到建筑物结构中。
4. 设备布置和重量分布,建筑物内设备的布置和重量分布也会影响隔振设计的要求。
合理的设备布置可以减少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5. 环境噪声控制,隔振设计也需要考虑对环境噪声的控制,以
确保厂房内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6. 相关标准和规范,隔振设计需要符合相关的建筑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设计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厂房基础隔振设计要求涉及建筑物类型、地震和振
动环境、基础材料和结构、设备布置和重量分布、环境噪声控制以
及相关标准和规范等多个方面的考虑和要求。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基础隔振设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桥梁工程设计中的隔震设计要点分析
桥梁工程设计中的隔震设计要点分析
隔震设计是桥梁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为了减少地震对桥梁结构造成的破坏和损坏,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行。
在桥梁工程设计中,隔震设计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桥梁的结构形式、地震作用、隔震装置的选择和设计等。
本文将从几个要点来分析桥梁工程设计中的隔震设计。
隔震设计要点之一是地震烈度和地震作用的确定。
地震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现象,由地壳活动所引起。
地震的破坏作用对桥梁结构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在桥梁工程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地震的烈度和作用,以保证桥梁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确定地震烈度和地震作用是隔震设计的首要任务,它需要依据地震学的理论和实验数据,结合具体的桥梁位置和场地条件来进行分析和确定。
隔震设计要点之二是桥梁的结构形式和材料选取。
桥梁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的选择对隔震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桥梁结构形式和材料具有不同的振动特性和抗震性能,因此在进行隔震设计时需要对桥梁的结构形式和材料进行充分的分析和选择。
隔震设计还需要考虑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以保证桥梁在地震作用下不会发生严重破坏和变形,从而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接下来,隔震设计要点之三是隔震装置的选择和设计。
隔震装置是隔震设计的核心部分,它利用一定的隔震机理来隔离地震作用,减少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在进行隔震设计时,需要考虑桥梁的具体情况和地震作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隔震装置并进行设计。
隔震装置的选择和设计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例如桥梁的结构形式、材料特性、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等,以保证隔震装置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隔 震 设 计 要 点
隔震层设计
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水平位移验算 隔震支座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乘上隔震层 扭转影响系数后,不应超过该支座有效直径的0.55倍 和支座橡胶总厚度的3.0倍二者的较小值。 隔震支座水平剪力计算 隔震支座的水平剪力应根据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的 水平剪力按各隔震支座的水平刚度进行分配。
1 隔震设计适用范围
拟建场地的要求 我国Ⅰ、Ⅱ、Ⅲ类场地的反应谱周期均较小, 故都可建造隔震建筑。 1 2 建筑结构自身的要求 不隔震时基本周期小于1.0秒的建筑结构减震效 果与经济性均较好,对于高层建筑效果较差。
2 分析设计方法
抗震规范隔震设计条文提出了分部设计法和水平 向减震系数,在设计方法上建立起了一座联系抗震设 计和隔震设计之间的桥梁,力图使设计人员已经熟悉 的抗震设计知识、抗震技术在隔震设计中得到应用。 整个隔震结构体系分成上部结构(隔震层以上结 构)、隔震层、隔震层以下结构和基础四部分,分别 进行设计。
隔 震 设 计 要 点
上部结构设计
通 常 在 ±0.0 处有一个结 构层。
隔 震 设 计 要 点
上部结构设计
将柱下 端设成 铰接。
隔 震 设 计 要 点
上部结构设计
按柱底竖 向荷载初 选隔震垫 规格和数 量。
隔 震 设 计 要 点
上部结构设计
利用专门的分析软件进行隔震层的计算,所需参数 主要有: 上部结构——层数、层高、周期、各层质量、各层 抗侧刚度等。 •隔震垫——小震和大震下的刚度和等效阻尼比等 (由生产厂家提供)。 所应进行的计算包括:小震和大震、两个主方向、 至少三条地震波。
隔 震 设 计 要 点
隔震层设计
隔震层与上部结构、隔震层以下结构的连接 隔震层顶部应设置梁板式楼盖,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 应采用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板。现浇板厚度 不宜小于140mm,当采用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板 时,配筋现浇面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隔震支座上 方的纵、横梁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 隔震层顶部梁板体系的刚度和承载力,宜大于一般楼 面的梁板刚度和承载力。 • 隔震支座附近的梁、柱应考虑冲切和局部承压,加密 箍筋并根据需要配置网状钢筋。
隔 震 设 计 要 点
上部结构设计
隔震构造措施 隔震建筑应采取不阻碍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发生大变 形的下列措施: • 上部结构的周边应设置防震缝,缝宽不宜小于各隔震 支座在罕遇地震下的最大水平位移值的1.2倍; • 上部结构(包括与其相连的任何构件)与地面(包括 地下室和与其相连的构件)之间,应设置明确的水平 隔离缝;当设置水平隔离缝确有困难时,应设置可靠 的水平滑移垫层; • 在走廊、楼梯、电梯等部位,应无任何障碍物。
结构类型 7度 8度 9度 高度(m) <20 >20 <20 >20 <20 >20 框架 一般框架 四 三 三 二 二 一 高度(m) <25 >25 <25 >25 <20 >20 抗震 墙 一般抗震墙 四 三 三 二 二 一
隔 震 设 计 要 点
隔震层设计
隔震支座竖向承载力验算 隔震支座应进行竖向承载力验算。橡胶隔震支座平均 压应力限值和拉应力规定是隔震层承载力设计的关 键。规范规定:隔震支座在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作用 下组合的竖向平均压应力设计值不应超过表12.2.3列 出的限值。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宜出现拉应力。 橡胶隔震支座平均压应力限值(MPa) 建筑类别 甲类建筑 乙类建筑 丙类建筑 平均压应力 10 12 15
上部结构设计
当结构隔震后各层最大层间剪力与非隔震时对应层 最大层间剪力的比值不大于表12.2.5中第一行各栏 的数值时,可按该表确定水平向减震系数。 层间剪力最大比值与水平向减震系数的对应关系 层间剪力最大比值 水平向减震系数 0.53 0.75 0.35 0.50 0.26 0.38 0.18 0.25
隔 震 设 计 要 点
构造措施
隔震减震建筑结构构造(03SG610-1)
隔 震 设 计 要 点
隔震层以下结构设计
当隔震层置于地下室顶部时,隔震层以下墙、柱的 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应采用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 底部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力矩进行计算。
隔 震 设 计 要 点
地基基础设计
隔震建筑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和地基处理仍应按本 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进行,甲、乙类建筑的抗液化措 施应按提高一个液化等级确定,直至全部消除液化 沉陷。
3 分析设计流程
确定减震目标
降 低 目 标 否
PKPM建模 ETABS建模
否 增 加 刚 度
ETABS小震计算 ETABS大震计算 PKPM设计基础
3 设计分析要点
3.1 水平向减震系数
采用“水平向减震系数”设计上部结构。 水平向减震系数概念:
( i ) max / 0.7
i Qgi max / Qi max
3.2.1
地震动(地震波)时程的选择
1、谱平均意义上相符; 2、单条不小于65%,多条平均不小80%;
0.5 0.45 0.4 0.35 0.3 0.25 0.2 0.15 0.1 0.05 0
周期延长
反 应 减 小
Sa
0
1
2
3
4
5 P
6
3.2.2 由上部结构柱的荷载初布置隔震支座
隔 震 设 计 要 点
减震系数计算和取值涉及上部结构的安全,涉及规范 规定的隔震结构抗震设防目标的实现。因此,减震系 数不应取得比该表列出的值低。
隔 震 设 计 要 点
上部结构设计
首先对上部结构估计一个水平向减震系数。一般而 言,当层数不高、刚度较大、周期较小、扭转较 小、场地土条件好时,水平向减震系数可取得较小 (例如0.38);反之应慎重。 按这个预估的系数,用通常的设计软件对上部结构 进行布置和试算,主要目的是取得以下参数: •上部结构柱脚传下来的荷载; •上部结构各阶振型的周期; •上部结构的各层质量、抗侧移刚度、楼层剪力。
隔震结构
非隔震结构
Qgix max
5 4 3 2 1 362 1152 1868 2589 3208
Qix max
5 4 3 2 1 2651 5544 8291 11062 11191
ix
0.136 0.208 0.225 0.234 0.287
层间剪力及层间剪力比
3.2
计算分析步骤
1、选择地震动时程(地震波); 2、荷载由上部结构柱的初布置隔震橡胶支座; 3、隔震支座参数设置; 4、小震(多遇地震)下,结构响应分析; 5、大震(罕遇地震)下,结构响应分析;
隔 震 设 计 要 点
上部结构设计
最后的结果汇总
根据小震下的楼层剪力比判断所取得减震系数是否 成立;根据大震下的隔震层位移判断隔震垫是否满部结构设计
上部结构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 9度和8度且水平向减震系数为0.25时,上部结构 应进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8度且水平向减震系数不 大于0.5时,宜进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 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FEvk,8度和9度时分别不应 小于隔震层以上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20%和 40%。各楼层可视为质点,按规范(5.3.1-2)式计 算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沿高度的分布。
隔 震 设 计 要 点
上部结构设计
隔 震 设 计 要 点
上部结构设计
隔 震 设 计 要 点
上部结构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柱和墙肢的轴压比控制仍应按非隔 震的有关规定采用。其他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可 按表12.2.7划分抗震等级,再按规范6章的有关规定 采用。 表12.2.7 隔震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