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在组培中的作用
植物组织培养者加入墨汁或者活性炭的作用

在植物组织培养者加入墨汁或者活性炭的作用?目前,活性炭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中,在许多试验中效果良好,这已有不少报道,但有关活性炭作用机理的研究很少,对于某种植物的培养,加不加活性炭,以及加多少,仍处于摸索和积累经验的阶段。
一般认为活性炭通过吸附而发生作用,它可以吸附培养基中的有害物质,包括琼脂中所含的杂质,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分泌的酚、醌类等对外植体自身有害的物质以及蔗糖在高压灭菌时产生的5-羟甲基糠醛。
在组织培养中活性炭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芽的增殖、茎和苗的生长在茎尖培养和茎段培养时,为防止褐变和有害物质的积累, 常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活性炭。
汤浩等研究表明,在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加入0.05% 的活性炭对防止培养基褐变有良好的效果,有利芽的诱导和增殖。
在防止褐变方面,王敬驹等研究表明,活性炭的防褐效果优于Vc和半胱氨酸。
二、用于生根培养基活性炭最广泛的应用是用于培养物的生根。
一般认为活性炭创造的黑暗环境有利于根的诱导和根系的生长。
三、用于胚培养,促进成苗在许多植物的胚培养时,也用到了活性炭。
如果植物中含酚类物质较多,组培时褐变严重,从而增加了胚培养的难度,需添加抗氧化剂,艾鹏飞(2002 )等研究发现,活性炭抗褐化效果比柠檬酸、聚乙烯吡咯烷酮效果都好。
四、用于花药培养花药培养的主要目的是诱导花粉发育成单倍体,可以快速地获得纯系,缩短育种周期。
但实践表明,小孢子的启动发育对药壁组织有相当大的依赖关系。
目前对小孢子启动和进一步发育的机理和条件了解不多,花粉培养难度较大。
活性炭用于花药培养是Nakamura 等首先提出的。
目前,已经在油菜、马铃薯、烟草、玉米、黑麦、小黑麦、龙眼、辣椒、甜椒和水稻的花药培养中得到应用。
参考文献:中国果蔬2009第2期42 . 《活性炭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活性炭在组培中的作用

1、提供暗环境
光诱发了培养基中IAA 和IBA降解,活性炭则 削弱了离体培养时的光照,从而保证了植物生长 调节物质的结构稳定性与活性。 降低光照可以为培养基中光敏性生长素的积 累提供合适的环境。 在海岸松的组织培养苗生根处理期间,在生 根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促进了不定根的诱导,生 根率、根长、生根数目均有所提高,这种促进作 用在成年外植体诱导的试管苗生根时更明显。
4、对离体培养有益物质解吸附
与土壤胶体颗粒一 样,活性炭对物质产 生吸附作用,但对吸 附物质又解吸附。 活性炭吸附物质在 液体环境中移动性不 强。有人推断活性炭 解吸附是渐进式的, 也有人认为外植体通 过主动吸收获取活性 炭吸附物质。
缺点: 缺点:
培养基中活性炭对离体培养的促进或抑 制与许多因素有关。许多文献着重强调了 它的促进作用,但实际上,它同时也吸附 加入于培养基中的生长调节剂。活性炭的 这种非选择性吸附对培养材料可能会产生 负作用。 研究活性炭的吸附机理、 研究活性炭的吸附机理、鉴定活性炭 吸附机理 的吸附与释放物质有助于理解活性炭在 的吸附与释放物质有助于理解活性炭在 植物组织培养中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植物组织培养中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二、活性炭在植物组培中的作用
培养基中活性炭的加入会促进或抑 制培养物的生长与发育,其促进或抑 制作用因培养基、培养物组织类型以 及目的植物基因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概括起来, 其作用有以下几点:
活性炭的作用
(1)提供暗环境
(2)吸附离体培养中的抑制物 (3)吸附离体培养中的生长调节物
(4)对离体培养有益物质解吸附。
基因型具决定性作用。 基因型具决定性作用。 基因的表达则受到离体培养过程中物理化学环境条件 基因的表达则受到离体培养过程中物理化学环境条件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综合)

植物组织培养综合测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 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类型。
2. 在分离原生质体的酶溶液内,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其作用是保持原生质体膜的稳定,避免破裂。
3. 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第一次提出植物_______的理论概念;1943年White提出植物细胞“_________”学说,并出版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从而使植物组织培养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4. 用烘箱迅速干燥洗净后的玻璃器皿时温度可以设在_________℃的温度范围内,而若用它高温干燥灭菌则需在_________℃的温度下1-3小时;烘干植物材料的温度是_________℃。
5. 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能力。
6. 1962年,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花叶细胞设计了__________培养基,其特点是__________浓度较高,且为较稳定的__________。
7. 7.6-BA / 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低时促进__________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比值高促进__________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培养室里的度一般保持在_________A 30~40%;B 50~60%;C 70~80%;D 80~90%2. 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
A Kt;B IAA;C NAA;3. 影响培养基凝固程度因素有_________。
A 琼脂的质量好坏;B 高压灭菌的时间;C 高压灭菌的温度;D 培养基的PH4. .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有_________。
活性炭在促进组培苗植物生根中的作用

附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其他有利生根的物质 , 应选择合适 的活性 炭浓度 , 利于生根的适 宜浓度为 01 05 .%~ .%。
关键词 : 活性炭 ; 植物组织培养 ; 生根 中 图分 类 号 :931 Q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600 (00 0—03 0 10—6X 21 )700— 3
仅含 碳 , 而且 在其 表 面含 有 少量 的化 学 结合 功 能 团
形 式 的氧 和 氢 , 如 羧 基 、 基 、 类 、 例 羟 酚 内脂 类 、 醌
关 键 环 节 , 植 物组 织 培养 生 根 培 养 基 中 , 入 一 在 加 定 浓度 的活性 炭 有利 于诱 导 生 根 , 如果 活 性炭 浓 度 过 高则 抑制 生根 。 关 活性炭 在 植物 组 织培 养生 根 有 中的作 用机 理 , 前人 已作 了大量 的工 作 。
2 活 性 炭 在 组 培 苗 植 物 生根 中 的 作 用
21 提 供 生根 暗 环 境 . 活性炭可提供 暗培养环境 , 提高生根率 。究其 原因是 : 能增加天冬氨酸 、 赖氨酸、 脯氨酸等游离氨
基酸 的含量 , 进 细胞 的脱分 化 ; 外 , 以抑 制生 促 此 可 长素 的光氧化 作 用 , 提高 生长 素 的含量 和 活性翻 。 组 培苗 根 系有 避光 生 长 的特性 , 使用 活性 碳 后 创 造 了利 于根 系生 长 的黑 暗 条件 , 能促 进 根 系生 故
后, 使基 本 晶格 间生 成 孔 隙 , 成 很 多 的各 种 形 状 形 和大 小 的细孔 。活性 炭 的孔 径从 1~ 0 m不等 , 050 具特 定 内在 吸附 表 面 , 积 范 围在 60 20 0m g 面 0 ~ 0 V ・
组织培养试题

脱分化外植体继代培养植物细胞全能型种质褐变人工种子器官培养.胚胎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灭菌:驯化愈伤组织培养:玻璃化现象无病毒苗.胚状体.愈伤组织.消毒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接种细胞悬浮培养脱毒苗褐化.再分化.1 植物组培对象分为,,,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几种类型。
2 培养基中有机态氮素营养主要是和MS3 种质保存的方式有,,。
4在组织培养中,不耐热对的用法灭菌,耐热的培养基用法灭菌5幼胚培养的三种常见方式是,,。
6 去除植物病毒的主要方法是,,。
7 愈伤组织的形成大志经历,,三个时期8植物组培过程中,最常用的培养基是,大多数植物组培的适宜范围是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最常用的培养基是MS ,培养基的pH因外植体的来源不同而异,大多数植物的pH要求调节在 5.8-6.0 范围内。
.2.植物组织培养根据培养方式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
3.培养基的灭菌要求压力为一、温度为、维持时间为10~20min.4.在离体叶培养中,6-BA和KT利于的形成:2,4-D利于的形成。
5.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目的主要是,其茎尖一般取毫米。
6.污染的原因从病源菌上分析主要有两大类和。
7.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并形成未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现象称为8 White培养基浓度低,适合生根培养,.9.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
糖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不但作为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碳源,而且还能维持。
11.花药培养前的预处理是最常用的方法。
12.在进行花药和花粉培养时,最适宜的花粉发育时期是。
13,组织培养植株再生的两条途径是和。
2.在分离原生质体的酶溶液内,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其作用是保持原生质体膜的稳定,避免破裂。
.3. 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第一次提出植物的理论概念;1943年white提出植物细胞¨¨学说,并出版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从而使植物组织培养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4 用烘箱迅速干燥洗净后的玻璃器皿时温度可以设在100-130 ℃的温度范围内,而若用它高温干燥灭菌则需在160-180 ℃的温度下1一3小时:烘干植物材料的温度是80 ℃。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

第二章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属于细胞分裂素的植物激素是()A IAAB NAAC 6-BAD 2,4-D2、植物组培中,进行微茎尖剥离的设备是()A、放大镜B、显微镜 C 、解剖镜D、无需设备3、下列()不是活性炭在组培中的作用。
A、吸附有毒物质B、减少褐变,防止玻璃化C、创造黑暗环境,增加培养基的通透性,利于根的生长D、增加培养基中的养分4、在组培中常用的维生素浓度约在()A、1-5mg/lB、0.1-1 mg/l C 、10-20 mg/l D、5-10mg/l5、试管瓶内的无病毒苗应保存在温度为()的低温环境中。
A、0度以下 B 、10-15度C、1-9度D、15-18度6、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为()A 、嫩叶比老叶含量多B、未成熟的组织和器官含量少C、茎尖含量最多,生长点几乎没有D、病毒在植株体的分布是均匀的7、组培苗的室内培养过程不包括()培养。
A、初代 B 、继代C、生根D、炼苗8、目前,生产无病毒苗最安全、最重要的一条途径是()A、热处理脱毒 B 、茎尖培养脱毒C、愈伤组织培养脱毒D、化学脱毒9、接种用具可用()法灭菌。
A、灼烧 B 、化学 C 、过滤 D 、照射10、生长中的蝴蝶兰幼嫩花茎最具分化()能力。
A、顶芽B、不定芽C、胚状体D、原球茎11、大多数微生物属于()A、光能自养型B、光能异养型 C 、化能自养型D、化能异养型12、下列()不是细菌的特殊结构。
A、鞭毛B、荚膜C、芽孢D、伴孢晶体13、丝状真菌分离不宜采用()A、稀释法B、组织分离法C、孢子分离法 D 、饵诱法14、土壤中细菌分离时,采样季节以()为好。
A、春初B、夏末 C 、秋初D、冬末15、土壤细菌分离是土样浸提液水浴温度不可高于()A、50度B、65度 C 、75度D、100度16、菌种保藏最基本的方法是()A、斜面室温保藏B、斜面冰箱(4度)保藏 C 、沙土管保藏 D 、冷冻干燥保藏17、斜面冰箱保藏菌种的期限一般为()A、3-6个月B、1-2年 C 、1-5年D、10-20年18、大规模工厂化液体培养微生物时常采用(0A、试管 B 、三角瓶C、摇瓶D、发酵罐19、()的菌体能互相连接并延长成菌丝体称假菌丝。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条件

肌醇
100mg/L
KI
0.83 mg/L
H3BO3
6.2 mg/L
MnSO4.4H2O 22.3 mg/L
ZnSO4.7H20 8.6 mg/L
Na2MoO4.2H2O 0.25 mg/L
CuSO4.5H2O 0.025 mg/L
CoCl2.6H2O 0.025 mg/L
Na2.EDTA
37.3 g/L
FeSO4.7H2O 27.8 mg/L
• 铁盐的配法:
Fe2+在培养基中不稳定,故要用螯合剂 Na2-EDTA来配制配制方法如下:
在装有40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2粒苛 性钠,溶解后加入3.73g Na2 –EDTA, 加 热使其全部溶解,然后边搅拌,边慢慢 加入2.78g FeSO4·7H2O直至全部溶解,冷 却后定容至1000 ml(浓度10 ml/L),倒入 棕色试剂瓶中,置于冰箱中冷藏,保存 备用
1L培养基中用量 称取量(g) 定容体积 (mg)
1900
19
分别溶解
1650
16.5
后混合定 容至1000
370
3.70 ml。
170
1.70
440
4.40
• 注意:为避免发生沉淀,应注意各种化合物的组合以 及加入的先后顺序。
• 母液的浓度可用a ml/L表示,其意义为:配制1升培养 基吸取该母液a毫升。
✓水解酪蛋白:浓度100-200mg/L,应用在微茎尖培 养
Auxins——生长素
溶于95%乙醇或 1mol/LNaOH
诱导细胞的分裂和根的分化
培养基对非洲紫罗兰组织培养的影响
No NAA
NAA reduced to 0.1 mg. l-1
植物组织复习题

实验室及设备单元复习题1.组培能够进行,其理论依据是____和____-。
2.接种室要求室内____,墙面____,门为____,并设置____,防止出入时带进杂菌。
3.紫外灯灭菌利用_____波长左右的紫外光,它的灭菌强度较弱,须离被灭菌物____。
4.配制培养时,一般先配制母液,其目的在于____-和____-。
5.培养架一般长为____米,宽为-____米。
6.pH值一般调节为____,常用____和____方法来进行。
7.压力单位中1kg/cm2____Mpa,,在0.1 mPa时锅内温度为____。
8.培养基中缺铁会使幼苗____,培养基中以____形式加入。
9.蔗糖使用浓度为____%,它主要起____作用。
二、名词解释20分1.外植体2.愈伤组织3.灭菌4.细胞全能性5.脱分化三选择题10分1.接种工具灭菌常采用()①灼烧②高压③过滤④熏蒸2.具有促进愈伤组织生成的物质是()①VPP②VB1③VB6④甘氨酸3.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制浓度()①10倍②100倍③1mg/ml④10mg/ml四、问答题40分1 配制培养基时,使用生长调节物质的原则是什么?2. 无菌接种室怎样做好接种前的灭菌工作3. 高压灭菌器的使用程序怎样4MS培养基的名称来源及特点5 为什么要配制母液,配制时要注意什么6 表面灭菌如何操作?培养基章复习题一、填空(20分)1.配制培养时,一般先配制母液,其目的在于_____和______。
2.培养架一般长为_____米,宽为____米。
3.培养基PH值一般调节为_____,常用____和_____方法来进行。
4.培养基中缺铁会使幼苗____,培养基中以_____形式加入铁。
5.磷是构成____的主要成分,这种物质又是细胞膜、细胞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磷也是____的成分、这是一种常见的直接能量物质。
6.琼脂加入浓度大约是___________,蔗糖加入浓度大约是______________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考试复习题解析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考试复习题一、填空题1、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根据培养的外植体材料不同,可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胚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遗传转化。
3、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一般划分为洗涤室、培养基配置室、缓冲室、无菌接种室、培养室、观察室、驯化室等分室,其中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对无菌条件要求最严格的区域是无菌接种室。
4、培养基成分主要包水分、无机盐类、有机营养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天然物质、pH 、凝固剂。
5、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组培基本培养基是MS培养基。
6、培养基最常用的碳源是糖类物质,使用浓度在1%-5%常用3 %。
7、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的目的:减少外植体的褐变8、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高低决定着外植体的发育方向,其比值高则有利于根的形成:其比值低则有利于芽的形成。
9、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并形成未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现象称为"J兑分化_"10、某些生长调节物质及抗生素、酶类物质遇热不稳定,对其灭菌时不能进行(高压蒸汽)灭菌,而要进行过滤方法灭菌。
11、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简捷有效的方法是压片镜检法。
12、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最主要的区别是:固体培养基中添加了琼脂粉,而液体培养基一般不添加。
13、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有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
14、外植体灭菌常用的消毒剂是酒精,使用浓度一般为70—75%。
15、具有防止褐变作用的维生素是抗坏血酸(维生素c)。
16、常用防止褐变的试剂有有机酸、硫代硫酸钠。
17、组培中按照污染的对象分,常见的污染类型有细菌性污染_、真菌性污染。
18、在使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前,应先将借种器械放进超净工作台,并打开紫外线灯和风机组工作进行消毒20分钟左右。
19、配制培养基调节pH值时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溶液。
20、某溶液在使用前已配制成100倍的母液,在使用时,若需要配制1/2 L的培养基,则需要吸取母液的量是5ml。
植物组培自测题与参考答案(简)

第1章复习测试卷二、填空题1.根据外植体的不同,一般可以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植株培养、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
2.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脱分化后,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器官发生途径,二是胚状体途径。
3.通过器官发生再生植株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最普遍的方式是先分化芽,再分化根;第二种是先分化根,再分化芽,这种方式中芽的分化难度比较大;第三种是在愈伤组织块的不同部位上分化出根或芽,再通过维管组织的联系形成完整植株。
4.体细胞胚发生的途径可分为间接途径和直接途径。
5.植物组织培养的整个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一个多世纪来,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探索、奠基和迅速发展三个阶段。
6.在Schleiden和Schwann所发展起来的细胞学说推动下,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G.Haberlandt提出了细胞全能性的设想,并成为用人工培养基对分离的植物细胞进行培养的第一人。
7.White、Gautheret和Nobecourt在1939年确立的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成为以后各种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基础,他们三人被誉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奠基人。
8.1958年英国人Steward等将胡萝卜髓细胞培养成为一个完整植株,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成为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
9.1960年Cocking等人用酶分离原生质体获得成功,开创了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工作。
同年Morel培养兰花的茎尖,获得了快速繁殖的脱毒兰花。
其后,国际上相继把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到兰花的快速繁殖上,建立了“兰花工业”。
10.花药培养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获得成功的物种数目不断增加,其中包括很多种重要的栽培物种。
烟草、水稻和小麦等的花培育种在我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是非题(×)1.从理论上说,所有的植物细胞与组织材料都能培养成功,其培养的难易程度基本相同。
【植物组织培养期末复习题】必考选择判断题

植物组织培养期末复习题判断题(对的画“√”;错题画“×”。
每题1分,共5分)1、2,4—D 可用0.1mol/L 的HCl 助溶,再加蒸馏水定容。
( x) 2幼年细胞和组织比成年细胞和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容易。
( √) 3在MS 的培养基成分中,MgSO4·7HO 属于微量元素。
( x)4、一般来说,光照强度较强,幼苗容易徒长,光照强度较弱幼苗生长粗壮。
( x )5、由性细胞发育而成的胚叫做胚状体,而由体细胞发育而成的胚叫做合子胚。
( x )6、一个已分化的细胞若要表现其全能性,首先要经历脱分化过。
( √)7、由性细胞发育而成的胚叫做胚状体,而由体细胞发育而成的胚叫做合子胚。
( x )8、用于外植体、手、超净台等的表面消毒酒精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越好。
( x )9、经过花药培养所获得的植株都是单倍体。
( x)10、幼嫩的组织比成熟的老组织脱分化难。
( x)11、通过子房的培养,即可能等到单倍体植株,也有可能得到二倍体植株。
( √)12兰花可以通过芽丛分离的组培途径快繁,非洲菊通过原球茎增殖的途径快繁。
( x )13、单细胞培养可以采用发酵罐进行培养。
( x )14.6-BA 可用0.1mol/L 的HCl 助溶,再加蒸馏水定容。
( √)15.环境的相对湿度过低易使培养基丧失大量水分,湿度过高时,则易造成污染。
( √)16、一个已分化的细胞若要表现其全能性,首先要经历脱分化过程。
( √)17环境相对湿度可以影响培养基的水分蒸发,一般要求80%-90%的相对湿度。
( √)18、通过花药培养,即可能等到单倍体植株,也有可能得到二倍体、三倍体甚至更多倍体植株。
( √)19、单体细胞比二倍倍体细胞容易诱导愈伤组织。
( x)20、固体培养基可加进活性炭来增加通气度,以利于发根。
( x)21、2,4-D 可用0.1mol/L 的NaOH 或KOH 助溶,而后加无菌水定容。
( √)22.某些植物通过愈伤组织培养可以获得无病毒苗 ( √)23.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值较高时,利于愈伤组织和芽的诱导(X)24.细胞的全能性,可以通过成熟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体现(√)25.铁盐,常用乙二胺四乙酸铁螯合物,以防被氧化为不溶的氢氧化铁.(√)26. 用茎尖分生组织脱毒培养时,茎尖外植体大小与脱毒效果成反比。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标准)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一、填空题:1.植物脱病毒一般采用茎尖培养脱毒和热处理两种方法。
2.最典型的培养基是1962年发表的的一种适合于烟草愈伤组织快速生长的改良培养基,该培养基后来被称为MS培养基,现已广泛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3.胚状体发育顺次经过原胚期、球形胚期、心形胚期、鱼雷形胚期和子叶期。
4.具有防止褐变作用的维生素是Vc。
5.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胚培养、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等几种类型。
6.在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时,外植体的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0.3~0.5mm、带1~3个叶原基为好。
7.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灭菌时,一般情况采用的条件是121温度,保持时间是15~20分钟。
8.在幼胚培养基中,蔗糖的主要作用是维持渗透压、提供碳源和能源和防止幼胚早熟萌发。
9.植物组织培养中,微量元素铁的用量较大,由于在较高pH下,易形成Fe(OH)3沉淀,难以被吸收,所以多用硫酸亚铁(FeSO4·7H20)和乙二胺四乙酸(Na2-EDTA)形成的螯合物,并且单独配制。
10.种质保存大致分为原地保存和异地保寸两种方式。
11.外植体选择的原则是:选择优良的种质、选择健壮的植株、选择最适时期、选取适宜的大小。
12.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有成批培养和连续培养等。
13.植物原生质体分离的方法有酶解法和机械法。
14.植板率是指已形成细胞团的单细胞与接种总细胞数的百分数。
15.花粉分离的方法有挤压法、磁搅拌法、漂浮释放法。
16.植物组织培养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快速发展和应用阶段。
17.一个年产4-20万株苗的商业性组织培养实验室,其总面积不应少于60平方米,可划分为准备室、缓冲室、无菌操作室和培养室。
18.盐酸硫胺素VB1是脱羧酶辅酶,吡哆醛VB6是转氨酶辅酶。
19.愈伤组织形成大致经历三个时期,即:诱导期、分裂期、分化期。
20.茎尖培养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可分为茎尖分生组织组织培养和普通茎尖培养两种类型。
活性炭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2009 NO .2. CHINA FRUIT & VEGETABLE42绿色植保EPIDEMIC PREVENTION AND QUARANTINE目前,活性炭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中,在许多试验中效果良好,这已有不少报道,但有关活性炭作用机理的研究很少,对于某种植物的培养,加不加活性炭,以及加多少,仍处于摸索和积累经验的阶段。
一般认为活性炭通过吸附而发生作用,它可以吸附培养基中的有害物质,包括琼脂中所含的杂质,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分泌的酚、醌类等对外植体自身有害的物质以及蔗糖在高压灭菌时产生的5-羟甲基糠醛。
但活性炭同时又能吸附生长调节物质、维生素B6、叶酸和烟酸等有益物质。
因此,必须考虑活性炭的用量。
培养物对培养基中的添加物,尤其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非常敏感,但关于活性炭吸附何种物质和吸附能力尚缺乏直接和确切的证据。
有报道说IAA和2ip与活性炭结合得非常快,NAA、KT、BA也能同活性炭结合。
有关活性炭吸附能力的研究报告,仅检索到1988年卜学贤、陈维伦发表在《植物生理学报》上的《活性炭对培养基中生长调节物质的吸附作用》一篇。
该论文中说,在pH3.5~6.5范围内,活性炭吸附BA的能力无明显变化。
随着活性炭颗粒的增大,活性炭吸附能力急剧下降。
每毫克直径小于0.13mm的分析纯粉状活性炭大约能吸附100ug左右的生长调节物质。
这说明只需极少量的活性炭就可以完全吸附培养基里常用浓度的。
从菊花、双色矶松、矮牵牛的组培试验可以看出,同时加有0.5%活性炭和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与只加有活性炭的培养基相似,完全不表现生长调节物质的作用。
在组织培养中活性炭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芽的增殖、茎和苗的生长 在茎尖培养和茎段培养时,为防止褐变和有害物质的积累, 常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活性炭。
汤浩等研究表明,果蔗茎尖培养时培养基中加入0.05%的活性炭对防止培养基褐变有良好的效果,有利芽的诱导和增殖。
【组培技术】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组培技术】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在植物组织培养生根过程中,活性炭(AC)可提供生根的暗环境,防止褐变,提高培养体内可溶性蛋白和总糖的含量,吸附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其他有利生根的物质,应选择合适的活性炭浓度,利于生根的适宜浓度为0.1%~0.5%。
1.促进芽的增殖、茎和苗的生长。
济南亚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茎尖培养和茎段培养时,为防止褐变和有害物质的积累,常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活性炭。
汤浩等研究表明,果蔗茎尖培养时培养基中加入0.05%的活性炭对防止培养基褐变有良好的效果,有利芽的诱导和增殖。
在防止褐变方面,王敬驹等研究表明,活性炭的防褐效果优于Vc和半胱氨酸。
黄霞等在香蕉茎尖培养时也发现,活性炭可改善外植体褐变情况,而Vc不仅不能改善外植体褐变情况,反而使其褐化程度加深。
但当Vc与活性炭配合使用时,其合适的浓度组合却比只使用相同浓度的活性炭时更能改善外植体褐变情况。
在库拉索芦荟芽增殖培养中发现,将消毒嫩茎接种于附加不同糖、生长调节剂和活性炭的培养基,当活性炭为0.3%时,平均增殖芽30个;当活性炭为0.5%时,平均增殖芽41个。
活性炭对葡萄试管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株高和叶片数上,而且其植株也比对照生长健壮、叶色深绿。
唐菖蒲培养中,在成苗培养基上添加0.2~1.0%的活性炭,对提高成苗率和提高大苗的百分比有着显著的效果,且在此范围内活性炭的用量与其促进效果成正相关。
活性炭还可促进中国水仙、百合、大花蕙兰小球茎,马铃薯微型薯的形成,加快繁殖速度。
但邢世岩等(1989)认为活性炭对苦楝和臭椿的丛生芽及嫩茎的诱导有抑制作用。
亚龙生物专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研发与实战推广,是中国植物组织培养系统建设第一品牌。
植物组织培养系统建设、植物组培技术人员培训与输出、组培工厂规划设计与施工、组培苗订单生产及技术研发,根据客户需求研发专项植物培养与育苗技术。
主营:组培技术、组培设备、组培系统、红枫组培种苗、白芨组培、植物组培技术人员培训等组培。
活性炭对黄芩组培苗继代培养的影响

(i hr aet a E g er gD pr et fSag oU i rt S a ̄ o hax 200 Bo a cu cl ni en eat n o hnl n e i , hn u, ani 60) p m i n i m u v sy S 7
久, 目前 商 洛 黄 芩产 业 已经 初 步 形 成 并 具 有 一
源 已经不 能满足市场 ,并且黄芩 生长期短, 繁 殖速度慢 , 已经呈现 出供不应求的
黄芩 幼苗 , 于大规模 的栽培 , 用 并且 具有培 育 时间短 的优势 。在培养基 中, 加入适 当量的活
Ab ta t I r e o e poe te o t la t ae ab n c n e t t n O is e c l r du o sr c :n od r t x lr h p ma ci td c r o o c nr i ft u u t e me im f i v ao s u
最好 , 为建 立和 完善 黄芩组 培快繁 体 系提供 了依 据 。
关键词: 黄芩; 组培培养; 活性炭浓度 中图分 类号 :5 7 3 ¥ 6. 9 2 文 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6 4 03 (0 0 —0 3 0 A 17 — 032 1)6 0 4- 3 1
Efe t f Ac i a e r o n S b u t r f Tis e f c s o tv t d Ca b n o u c lu e o su Cu t r e d i g o c t l ra b ia e ss lu e S e l f S u el i a c ln i n a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提纲有答案.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提纲(仅供参考,关键在于全面复习掌握!)1、( c )可作为植物外植体的表面消毒剂是。
A. 漂白粉和水B. 次氯酸钠溶液和聚乙二醇C. 氯化汞和新洁尔灭D.酒精和氯化钠2、( b )大多数植物组织培养最适温度一般为℃。
A.37±1℃B.26±2℃C.16±2℃D.4±2℃3、( a )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还可使愈伤组织长期传代生存下去,这种培养称为。
A. 继代培养 B. 再分化培养 C.胚状体培养 D. 驯化4、( b )大多数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最适pH为。
A.5.0-7.0 B. 5.0-6.0 C. 3.0-4.0 D. 7.0-8.05、( a )外植体褐变的原因是。
A.外植体中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
B. 外植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被激活,使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
C. 外植体中的磷酸化酶被激活,使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
D. 外植体中的三磷酸腺苷酶被激活,使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
6.植物组培初代接种易污染的可能原因____A材料过嫩B材料过老C接种材料过大D每瓶接种数量太少7.影响培养基凝固程度因素有_________。
A琼脂的质量好坏;B 高压灭菌的时间;C 高压灭菌的温度;D 培养基的PH8.愈伤组织不分化、生长过旺、疏松,其原因有_____A糖的浓度过高B培养基的渗透压过低C生长素和分裂素过高D生长素和分裂素过低9.有一种植物经初代培养得到4株无菌苗,以后按每36天继代增殖一次,每次增殖倍数为3倍,一年后繁殖苗有_____A 3×410株 B 4 × 312株C 4× 310株D3× 412株10. 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
A BA;B NAA;C ZT;D 2.4-D11. 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_____________。
A 快速繁殖;B 脱除病毒;C 提高品质;D 育种;E 减少品种变异12、诱导试管苗分化丛芽,培养基的调整应_____________。
植物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芦荟

植物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芦荟组织添加物的影响。
活性炭对多数芦荟种类组培有促进生根作用,在加有活性炭的培养基中,活性炭可以吸收根基有害物质,促进生根作用。
但活性炭的浓度不宜太高,过高则会吸附外源生长素,进而抑制生根作用。
通常认为,1mg活性炭大约能吸附100μg生长调节物质,在不同的培养基中,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也有所不同。
此外,向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腐殖酸、香蕉汁和苹果汁等,可使腋芽提早萌动,提高腋芽的出芽率和增殖系数,促进组培苗的根系发育和叶片生长。
组培条件的选择。
在芦荟的组织培养中,培养条件不同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尤其要重视pH培育基的作用。
在培养条件中,以pH最为重要。
培养基的pH一方面对离体器官的形成和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对芽的生长、分化以及培养基的硬度有很大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在偏酸性条件下(pH6.2)比较有利于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形成不定芽;在中性至偏酸环境(pH6.2—7.0)下,比较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增殖。
培养条件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光照,包括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光照对外植体的褐变有一定影响。
通常条件下,芦荟的组织培养一般在黑暗或弱光照的条件下进行即可,光照过强,则外植体容易发生褐变。
温度也是影响芦荟组织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芦荟的组织培养通常在25℃条件下进行,温度过高或过低均易导致褐变的发生。
还要注意抑制剂和吸附剂的应用。
在芦荟的组织培养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外植体发生褐变。
褐变是由于多酚氧化酶(PPO)被氧化成醌类物质所致,呈红褐色,并抑制许多酶的活性,影响植物材料的正常生长,严重时导致培养物死亡。
褐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外植体的选择、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培养温度、光照时间和强度、培养基种类及pH等。
通常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加入抑制剂和吸附剂来减轻或避免褐变的产生。
常用的抑制剂有Vc、半胱氨酸、硝酸银等,其中硝酸银的抗褐变效果较好,当硝酸银浓度为15mg/L时,抗褐变效果最佳。
组培问题

组培苗褐化问题1.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碳可以防止植物组织自身的酚类物质排泌和变褐老化。
对形态发生和器官形成有良好作用。
一般认为,活性碳主要吸附非极性物质及色素大分子,可以减少一些有害物质的影响,但是具体吸附的选择性很差,温度低时吸附力增强,温度高是吸附力减弱,甚至会解吸附。
通常使用浓度为0.5-10g/L。
加入活性炭后使培养基变黑,对一些植物诱导生根有利。
大量活性炭的加入会削弱琼脂的凝固能力,因此要多加些琼脂。
很细的活性炭容易沉淀,因此通常在琼脂将要凝固时,需轻轻摇动培养瓶。
2.植物外植体组织在接种时的切割面会溢泌一些酚类物质,在接触空气中的氧气后其会氧化为相应的醌类物质,产生可见的茶色、褐色或黑色,此即谓“酚污染”。
在木本植物,尤其是热带木本植物及少量草本植物中,此现象较为严重。
常用的防治措施如下:A.试用抗酚类氧化的药剂(半胱氨酸及其盐酸盐、二硫苏糖醇、谷胱甘肽、抗坏血酸等。
该类药剂一般需用浓度为50-200mg/L。
用经过滤灭菌的药液洗涤刚切割的外植体伤口表面,或加入固体培养基的表层,或将刚切割的外植体浸入其中一定时间)B.适当降低培养基温度。
C.接种后先进行一定时间的暗培养。
D.及时转接入新鲜培养基。
E.选择切取外植体部位等。
培养物的不良表现及改进措施(初始培养阶段)1.培养物水浸状、变色、坏死、茎断面附近干枯可能原因:表面杀菌剂过量,消毒时间过长,外植体选用不当(部位或时期)。
改进措施:调换其他杀菌剂或降低浓度,缩短消毒时间,试用其他部位,生长初期取材。
2.培养物长期培养几乎无反应可能原因:基本培养基不适宜,生长素不当或用量不足,温度不适宜。
改进措施:更换基本培养基或调整培养基成分,尤其是调整盐离子浓度,增加生长素用量,试用2,4-D,调整培养温度。
3.愈伤组织生长过旺、疏松,后期水浸状可能原因:激素过量,温度偏高,无机盐含量不当。
改进措施:减少激素用量,适当降低培养温度,调整无机盐(尤其是铵盐)含量,适当提高琼脂用量增加培养基硬度。
活性炭对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诱导和移栽基质的筛选

2 结 果与分 析
2 1 活性炭对生根的影响 .
试验表 明( 1 , 表 ) 活性炭 对不定 芽生根 有着极 其显 著 的促进作用 。活性 炭不但 大大地 缩短 生根 时 间, 而且 增加 了根数和根 的长度 , 植株上 部叶片浓绿 , 生长旺盛 。 活性炭浓度为 0时 , 不定芽生根 时间长达 1 , 7d根诱导率 仅为 1. , 长 00 m, 61 根 .6c 根数 0 5 条 , . 5 远远小于添加
关键词 : 非洲菊 ; 培养基 ; 从 浓度 ; N 活性炭 ; 生根
中图分类号 : 8. 9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1 00 (O8 O 一OO 一O S62 1 A 10- 092 O )5 27 2
非洲菊 ( ebr m sniB l ) G reaj eoi o s 为菊科 , 郎花属 a u 扶 多年生 常 绿 草 本植 物 , 称 “ 郎花 ” 为世 界 著 名 切 又 扶 , 花[ 。可用 分 株 、 种 和组 织 培 养等 多 种 方式 进 行 繁 1 ] 播 殖, 但分株繁殖 较慢 , 品 种退化 严重 , 且 种子 寿命 很短 , 发芽率极低【 。因此 , 2 ] 国际上非 洲菊生产 均采用组织 培 养技术 , 大量生 产试 管苗 。在 组织 培养过 程 中 , 管 苗 试 的诱导生根和移栽 直接 影 响组培苗 的质 量和移栽 成。活性炭可 以吸附有 害 物质 , 促进诱 导生 根和根 的伸长生长 。基 质可 以固定 ]
活 性 炭 的 处理 。添 加 0 1 的 活 性 炭 时 根 长 和根 数 分 别 .
1 材料 与方 法
11 材料 . 一 试验 以 ̄ ' 菊 ( tu , ta F ' sn 荷兰切 花品种 ) -H 无根 试管 苗为材料 , 苗高约 4c 生长健壮 , m, 叶色浓绿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提供暗环境
光诱发了培养基中IAA 和IBA降解,活性炭则 削弱了离体培养时的光照,从而保证了植物生长 调节物质的结构稳定性与活性。 降低光照可以为培养基中光敏性生长素的积 累提供合适的环境。 在海岸松的组织培养苗生根处理期间,在生 根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促进了不定根的诱导,生 根率、根长、生根数目均有所提高,这种促进作 用在成年外植体诱导的试管苗生根时更明显。
活性炭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内所有正常的活细胞都具有再生完整植株的潜力— 植物体内所有正常的活细胞都具有再生完整植株的潜力 —全能性。 全能性。 全能性 这种全能性可以通过原生质体、细胞、 这种全能性可以通过原生质体、细胞、组织以及器官的离体培 养来实现 。
植物的离体生长与发育是由 许多复杂的因素所决定: 许多复杂的因素所决定: 1、 基因型 、 2、营养物质 、 3、生长条件 、 4、生长调节剂类和维生素 、 类有机物
活性炭对吊钟海棠生根的影响
2、吸附离体培养中的抑制物 、 植物组培中——褐变现象
通常的方法:外植体 胞突变,细胞失去分生能力能吸附酚类物质,使多酚氧化酶与过氧 化物酶失活,从而有效地防止褐变。 活性炭对在高压灭菌时培养基成分降解产生 抑制性物质也产生吸附作用 如 的抑制性物质也产生吸附作用 (如:HMF)
二、活性炭在植物组培中的作用
培养基中活性炭的加入会促进或抑 制培养物的生长与发育,其促进或抑 制作用因培养基、培养物组织类型以 及目的植物基因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概括起来, 其作用有以下几点:
活性炭的作用
(1)提供暗环境
(2)吸附离体培养中的抑制物 (3)吸附离体培养中的生长调节物
(4)对离体培养有益物质解吸附。
3、 吸附离体培养中的生长调节物
活性炭对高质量浓度的IAA、NAA以及 BA、KT等也产生吸附作用。 在诱导体胚发生的花药培养中,活性炭 的刺激效用不仅是因为它从培养基中吸附 了酚类抑制物,还因为其也吸附了花药释 放的ABA 与乙烯,这些物质都抑制着体胚 发生。 高质量浓度BA对根诱导与生长产生抑 制作用,活性炭的加入可以完全逆转这种 抑制作用。
基因型具决定性作用。 基因型具决定性作用。 基因的表达则受到离体培养过程中物理化学环境条件 基因的表达则受到离体培养过程中物理化学环境条件
一、活性炭结构
活性炭的结构是密切影响其吸附能力的重 要因素。对市场购得的活性炭通过Y5射线衍射 法测定其结构,结果显示:活性炭结构不定形, 且有微晶结构。有极大的表面积,并且容易分 散于培养基中。 吸附能力: eg 中等极性有机物>非极性或高极性有机物 芳香族物质>烯烃类物质 对酚类及其氧化物、生长素类、细胞分裂 素类有着强烈的亲和性,而对糖类(葡萄糖、 肌醇、山梨醇、甘露醇)则几乎无亲和性
参考文献
• [ 1 ] 刘根林,梁珍海,朱军, 《活性炭在植物组织培养 中的作用概述》[J ]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1年10月. • [ 2 ] 徐振彪,傅作申,原亚萍,等.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 的褐化现象》[J ] .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7 (1) :55256. • [3 ] 张正国,范佳华、龚烨,等.《影响吊钟海棠组培苗增 殖及生根的若干因素》 • [4] 潭文澄 戴策刚《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中国林 业出版社1991.8
4、对离体培养有益物质解吸附
与土壤胶体颗粒一 样,活性炭对物质产 生吸附作用,但对吸 附物质又解吸附。 活性炭吸附物质在 液体环境中移动性不 强。有人推断活性炭 解吸附是渐进式的, 也有人认为外植体通 过主动吸收获取活性 炭吸附物质。
缺点: 缺点:
培养基中活性炭对离体培养的促进或抑 制与许多因素有关。许多文献着重强调了 它的促进作用,但实际上,它同时也吸附 加入于培养基中的生长调节剂。活性炭的 这种非选择性吸附对培养材料可能会产生 负作用。 研究活性炭的吸附机理、 研究活性炭的吸附机理、鉴定活性炭 吸附机理 的吸附与释放物质有助于理解活性炭在 的吸附与释放物质有助于理解活性炭在 植物组织培养中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植物组织培养中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