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点源污染概念

合集下载

第十一组点源污染和非点源

第十一组点源污染和非点源

非点源污染现状
目前,地球表面30%—50%已受到非点源污染影 响,全世界退化的 12亿 hm耕地中约 12%由农业非 点源污染引起。非点源污染所造成的水环境恶化问 题也日益明显和突出。 我国至2005年,三湖(巢湖、滇池和太湖)的污 染负荷中,来自非点源的TN、TP和COD分别占 60%-70%、50%-60%和30%-40%;在密云水库、 天津于桥水库、安徽巢湖、云南洱海、上海淀山湖 等水域,非点源污染均已超过点源污染,上升为威 胁饮用水源的主要原因。
这种点源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
其变化规律依据工业废水和生活污 水的排放规律,即有季节性和随机 性。
非点源污染(又叫面源污染)
非点源是指时空上无法定点监测、与大气、水文、 土壤、植被、地质、地貌、地形等环境条件和人类 活动密切相关,可随时随地发生,直接对大气、土 壤、水构成污染的污染物来源。 非点源污染(Non point source pollution)是指溶解 性或固体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 在降水和径流冲 刷作用下, 通过径流过程汇入受纳水体(如河流、湖 泊, 水库、海湾等) 而引起的水体污染。
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和生态恢复技术主要分3
类 ①化学方法,如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 铁盐(铝盐)促进磷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 ②物理方法,如疏挖底泥、机械除藻、引 水冲淤等。 ③生物—生态方法,如放养控藻型生物、 构建人工湿地和水生植被。

物理方法
水体功能受损的主要特征是水体富营养化,
地下水生物修复技术
地下水生物修复工程技术可以分为三类 原位处理:与土壤(底泥)基本相同 物理拦阻:使用暂时的物理屏障以减缓并阻滞污染 物在地下水中的进一步迁移,该方法在一些受有毒 有害污染物污染的地点已取得成功经验; 地上处理:又称为抽取—处理技术,该技术是将受 污染地下水从地下水层中抽取出来,然后在地面上 用一种或多种工艺处理,之后再将水注入地层。

非点源污染名词解释

非点源污染名词解释

非点源污染名词解释非点源污染是指那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引起的环境污染。

非点源污染由不连续和不确定性决定。

造成非点源污染的因素有: 1、人类活动:工业、农业和生活活动中的排放,交通运输、旅游和自然灾害。

2、大气过程:热岛效应、臭氧层破坏等3、天体活动:太阳风暴、小行星撞击等。

4、地质活动:地震和火山爆发等。

5、生物圈活动:温室效应、酸雨和生物入侵等。

非点源污染对水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所有来源,统称为非点源污染。

点源污染的种类很多,例如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和放射性物质等。

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废气、废水、粉尘、固体废弃物、汽车尾气、农药喷洒等。

非点源污染是一个全球范围内都普遍存在的现象,任何国家、任何地区都无法完全避免。

现代文明社会仍然存在大量能够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人类与环境之间还存在矛盾冲突。

但科学技术是我们改善和保护环境的根本途径,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能源的消耗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展植树造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新能源,降低污染物排放,净化环境等方式,努力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环境安全。

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和爱护身边的环境,并努力采取措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改善环境质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贡献力量。

一、发展工业与乡镇企业;二、发展交通与电力事业;三、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特别要节约原煤和石油;四、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五、绿化祖国,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爱护森林资源;六、严禁一切污染破坏环境的活动;七、加强环境管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规;八、教育全体人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

九、在环境保护方面,国家将逐步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鼓励发展环保产业,把环保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十、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关部门通力合作。

关于农村非点源污染对环境污染所面临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非点源污染对环境污染所面临问题的调查报告

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关于农村非点源污染对环境污染所面临问题的调查报告初 扬摘要:非点源污染是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的主要污染形式,其中因为农药所造成的非典源污染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发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这类污染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直接影响。

在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对农村因为农药所造成的非点源污染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

通过对此分析将能够使得人们对此能够有更加深刻地认识。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农药;施肥;空间所谓非点源污染其本身又可以称作是面源污染,通常情况下主要指的是因为农药、肥料以及冲击物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污染。

本文主要探讨由于使用农药所导致的非点源污染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所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因此对此就需要进行深入分析。

这样才能够满足需要。

一、农药使用情况从当前我国农药使用情况来看,每年用量已经达到了50万-60万吨,有80%的农药进入到农村使用,从使用农药的面积来看已经达到了2.8亿hm2以上。

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江苏、上海、山东、广东以及浙江是主要的农药使用区域。

从农作物类型来看,那些以小麦为主的农作物入北方干旱地区用药量是要远远小于南方水稻产区的。

此外蔬菜、水果的用药量也要明显高于其他农作物。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农药使用量在不断增加,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和浙江的用药量是最高的,分别达到了10.8和10.41kg/hm2.在农药使用量快速增加的背景下,害虫的天敌和其他益虫却显著减少,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不断增加农药使用量的恶性循环。

二、农药非点源污染现状调查为了能够对此我国农村农药非点源污染现状能够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就需要进行严格调查,通过调查来掌握一手数据。

本文将从农药非点源所造成的不同污染形式入手来分析当前实际现状:(一)对地表水体的污染。

农药非点源污染对地表水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将会造成直接干扰。

非典(SARS)病毒的来源与传染

非典(SARS)病毒的来源与传染

非典(SARS)病毒的来源与传染【摘要】非典(SARS)病毒是一种源自动物的冠状病毒,它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

患者的潜伏期通常为2-10天,具有较高的传染性,易在密闭场所传播。

该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可导致呼吸困难、发热等严重症状,甚至致命。

预防措施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

虽然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该病毒,但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例、加强卫生防控措施仍然是有效防范非典(SARS)病毒传播的方法。

【关键词】非典(SARS)病毒、来源、传染、起源、传播途径、潜伏期、传染性、危害、预防措施、防治方法、研究进展1. 引言1.1 非典(SARS)病毒的来源与传染非典(SARS)病毒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来源至今尚未完全明确。

根据研究显示,非典(SARS)病毒可能起源于野生动物,例如果子狸、穿山甲等,这些动物被认为是潜在的自然宿主。

病毒可能通过人类与这些动物的密切接触而发生传播。

也有研究表明非典(SARS)病毒可能通过农场动物、家禽等中间宿主传播给人类。

一些研究者认为非典(SARS)病毒可能是由多个不同来源的动物病毒重新组合而成的。

非典(SARS)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染。

当一个感染非典(SARS)病毒的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就会释放出含有病毒的飞沫,健康人接触到这些飞沫或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等都可能导致传染。

非典(SARS)病毒也可能通过空气传播,尤其在密闭空间或集中人群环境中容易发生传播。

了解非典(SARS)病毒的来源与传染途径对于有效防控疫情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对动物来源的监测和管控,规范个人防护措施,才能有效预防非典(SARS)病毒的传播。

2. 正文2.1 非典(SARS)病毒的起源非典(SARS)病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2年11月,当时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农业投资公司的一名员工被感染了一种未知的冠状病毒。

【优秀文档】非典

【优秀文档】非典

非典
非典也叫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即SARS,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该疾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为近距离的飞沫传播或是接触了患者的分泌物。

此种疾病发病快,后果严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关于非典的相关知识。

病因
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包括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加拿大、美国在内的11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个实验室通力合作研究的结果,宣布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因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称为SARS冠状病毒。

临床表现
潜伏期1~16天,常见为3~5天。

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有畏寒,体温常超过37.5℃,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热程多为1~2周;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

起病3~7天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肺部体征不明显。

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略有活动则气喘、心悸,被迫卧床休息。

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感染。

病程进入2~3周后,发热渐退,其他症状与体征减轻乃至消失。

肺部炎症改变的吸收和恢复则较为缓慢,体温正常后仍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复正常。

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

重症患者病情重,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儿童患者的病情似较成人轻。

有少数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如何预防
1.控制传染源
(1)疫情报告
我国已将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12月1日。

“非典”知识PPT课件

“非典”知识PPT课件

病毒变异
非典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 变异,导致病毒的遗传物质发生 改变,从而影响病毒的特性,如 传染性、致病力等。
监测与追踪
科学家们正在密切监测非典病毒 的变异情况,并追踪变异病毒在 人群中的传播情况,以便及时采 取应对措施。
“非典”疫苗的应用前景
疫苗研发
针对非典病毒的疫苗是预防和控制非 典疫情的重要手段。目前,多款非典 疫苗正处于研发阶段,部分疫苗已经 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锻 炼、合理饮食,提高自身免疫
力。
03
“非典”对社会的影响
“非典”对经济的影响
旅游业
由于“非典”的爆发,旅 游业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旅游人数和收入大幅下降 。
餐饮业
由于人们外出就餐的意愿 降低,餐饮业也受到了很 大的影响,许多餐馆的生 意大受打击。
零售业
零售业也受到了影响,由 于人们避免到商场等人员 密集的地方,销售额有所 下降。
疫苗效果评估
在疫苗研发过程中,需要对疫苗的安 全性、有效性进行严格的评估。只有 经过严格的审批和测试,才能确定疫 苗是否可以用于大规模接种。
“非典”防治的未来发展方向
综合防控策略
未来非典防治需要采取综合防控策略,包括加强病毒监测、提高公众的防控意 识、加强医疗救治能力等。
国际合作
非典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病,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未来,国际社会 需要加强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资源整合,共同推动非典防治工作的进步。
全身肌肉疼痛,特别是关节和腿部 肌肉。
“非典”的症状
乏力
呼吸急促
喉咙疼痛
肺部炎症
感觉疲劳、无力,容易 疲倦。
呼吸频率加快,感觉氧 气不足。

SARS简介及预防措施(精)

SARS简介及预防措施(精)
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喉咙疼痛等。
SARS的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症状、接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 诊断。
3
SARS的诊断方法
通过采集患者的呼吸道样本进行病毒检测。
SARS的报告流程和责任人
报告流程
一旦发现疑似SARS病例,应立即向当地的卫生部门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进 行隔离和治疗。
责任人
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是SARS报告的责任人。
在SARS疫情防控过程中,某地区采取了多项防控措施,包 括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护知识、加强社区管理、实施交 通管制等。然而,由于部分措施落实不到位、信息沟通不 畅等问题,导致疫情控制效果不佳,部分地区出现了疫情 反弹。总结经验教训,应加强政府与民众的协作,强化信 息沟通和共享,提高疫情防控能力。
05
重视疫情防范
应高度重视疫情的防范工作,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 球公共卫生危机。
强化科学研究
应加大对疾病防控的科学研究力度,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和控制能 力。
加强社区参与
应鼓励社区参与疫情防控,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
THANK YOU
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 密集的地方,如商场、车站等。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含 有至少60%酒精的洗手液洗手。
室内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至少开窗通 风2次,每次至少30分钟。
避免接触眼、鼻和嘴
避免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和体液 ,不要用手触摸面部。
针对易感人群的预防措施
提高免疫力
SARS的反思与启示
对SARS疫情的反思和总结
SARS病毒的起源和传播
01
SARS病毒源自野生动物,通过人际传播扩散,在2002年至

非典调研报告

非典调研报告

非典调研报告非典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非典型性肺炎(SARS)是2002年至2003年全球爆发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由冠状病毒引起。

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约8000人感染,近800人死亡。

非典在当时的爆发引起了全球关注,也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调研目的本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非典疫情的爆发原因和防控措施,为今后类似疫情的应对提供经验教训。

三、调研方法本调研采用了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采访疾病防控机构、医院和疾病防控专家,获取相关信息。

四、调研结果1.非典爆发的原因:非典的起源可能是来自中国广东省的一种蝙蝠病毒,经过中间宿主(像猫这样的动物)传播到人类。

不当的食用和处理野味可能是导致疫情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2.非典的传播途径:非典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密切接触、空气传播和污染物接触传播。

3.非典的症状:非典的症状包括发热、呼吸困难、咳嗽、体重下降等。

4.非典的防控措施:非典的防控措施包括早期病例识别和隔离、积极的公共卫生干预、加强监测和报告、个人防护等。

五、调研结论非典疫情的爆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病毒的性质、人与动物接触、卫生条件和国际合作等。

未来,我们应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建议1.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应积极分享疫情信息和研究成果,共同应对传染病威胁。

2.加大公共卫生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提高卫生设施和人员的水平。

3.加强公众教育:通过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7.参考文献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ummary of probable SARS cases with onset of illness from 1 November 2002 to 7 August 2003[EB/OL].2003.2. 顾百文, 李及之, 冯晋肺炎传染源的流行病学调查[J]. 传染病信息, 2003(4).3. 李兵. 非典(SARS)流行病学调查 [J]. 中国卫生教育, 2003(11).。

大气污染源的定义及分类

大气污染源的定义及分类

大气污染源的定义及分类大气污染源是指排放大量有害物质到大气中,导致大气质量恶化的源头。

它们可以是自然来源,也可以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了解大气污染源的定义和分类对于制定环境政策和采取减少污染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气污染源的定义和分类,以增加人们对大气污染问题的认识。

首先,定义大气污染源是了解问题的起点。

大气污染源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点源和非点源。

点源是指明确的、易于识别的污染源,如工厂的烟囱、汽车尾气排放口等。

它们通常通过管道或烟囱将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非点源则不易确定具体的污染源,如农田中的农药、城市中的道路扬尘等。

这些污染源通常散布广泛、难以控制。

其次,大气污染源可按其来源进行分类。

人类活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等都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到大气中。

这些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有害物质是空气质量恶化的关键因素。

另外,火力发电厂和工业炉窑也是重要的大气污染源,它们排放的硫化物和氮化物不仅直接污染空气,还可能导致酸雨的形成。

农业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化肥、农药的使用以及农田中的牲畜废弃物都会产生氨气、甲烷等有害气体,它们对空气质量有着潜在的危害。

另外,沼气发电和垃圾填埋场也会产生大量的甲烷,对大气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自然因素也对大气污染做出了贡献。

例如,火山喷发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和颗粒物,造成局部区域的大气污染。

沙尘暴也会将大量的沙尘和颗粒物带入空气中,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大气质量。

最后,大气污染源还可以按照其影响范围进行分类。

区域性污染源指的是对一个特定地区或城市环境产生污染影响的源头,如工业园区和城市交通。

而全球性污染源则是指对整个地球的大气环境产生污染的源头,如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全球大气扩散的有害物质。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源包括点源和非点源,可以通过其来源进行分类,也可根据其影响范围进行划分。

人类活动、农业和自然因素都对大气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了解大气污染源的定义和分类有助于人们认识到污染的严重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改善空气质量和环境保护。

非点源污染名词解释

非点源污染名词解释

非点源污染名词解释非点源污染(1)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的管理及其堆放问题。

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工业规模扩大,生活废弃物的产生量急剧增加,处理不当极易形成“城市垃圾”。

如果把这些生活垃圾任意堆放,对城市环境将造成极大破坏。

因此,我国政府已把垃圾管理作为一项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进行综合治理。

(2)城市生活噪声的污染问题。

我国城市人口密集,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建筑设施日益增多,城市居民生活正向现代化迈进,但同时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特别是大量的夜间施工,产生了一些扰民的生活噪声。

我国已将这类噪声列为有害声音而限制排放。

(3)城市中大量燃烧的煤炭、油料和植物油,燃烧后产生大量的黑烟。

此外,火力发电厂也是城市的主要烟囱之一。

火力发电厂的二氧化硫和粉尘严重污染了城市的空气。

此外,酸雨是一种常见的城市污染现象,又称为光化学烟雾,主要发生在城市地区。

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石油、煤和天然气等燃料,并且用不完全的煤或含硫量较高的煤来发电所致。

酸雨不仅降低了土壤、森林、湖泊、河流的使用价值,还腐蚀建筑材料,加速金属结构、建筑物和工艺设备的破坏。

酸雨能够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身体健康,甚至能导致畸胎、癌症和死亡等。

3、热电站和核电站等各种发电站也是造成二次污染的重要来源。

由于热电站和核电站都是利用煤等燃料来发电的,排出的二氧化碳也相应增加。

此外,热电站和核电站排出的含铅、镉、铬、汞、钒等重金属的冷却水,通过不同渠道渗入土壤中,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4)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不断发生赤潮,有些是由陆地和海洋交界带某些生物的大量繁殖引起的。

例如水生动物,它们的数量和种类与海水环境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多寡有关,尤其是水母和海蜇的分布与海水中氮和磷的含量密切相关。

一旦它们的密度突然增大或消失,就会发生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污染,甚至引起赤潮灾害。

此外,我国的重金属污染也日趋严重。

铅在工业部门的蓄积量仅次于锌和铜,占第三位;镉也是如此,有色金属在我国不仅资源短缺,而且其分布和贮藏条件极不均匀,除钼外,其余元素的含量也都很高,其中铅的分布最广,锌次之,铜、铝的分布相对较少。

非点源污染新讲解

非点源污染新讲解

4.建筑工地地表径流污染
高强度的人为建筑活动破坏了原来的土壤 结构和植被面貌,使得土壤表层裸露,未 加保护,导致水土流失增加。重型建筑机 械将土壤压实,降低了土壤的渗透率和地 表蓄水,增加了水文活动。
其他非点源污染的来源
1.土壤侵蚀及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是规模最大、危害程度最严重的一种。 非点源污染,土壤侵蚀损失了土壤表层的有机 质层,有许多污染物进入水体,形成非点源污 染。据估计,自人类开展生产活动以来,全球 有413亿hm2土地因遭受严重的土壤侵蚀而遗 弃。现在全世界每年遭受土壤侵蚀而弃耕的土 地仍达500万hm2。

4.农田污水灌溉污染
污水灌溉是利用土壤对污染物的自然净化 作用和农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作用,净 化污水,虽然污水中的营养元素可以被农 作物所吸收,但如果施用量过大或时间不 恰当,许多污水未经过农作物和土壤的自 然净化而直接进入水体,同样会导致土壤 和地表水及地下水体污染。
5.农膜的“白色污染”
农膜的大量使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 随着农膜的破损及其在土壤中残留量的增加, 其污染问题日趋明显。也会造成严重的土壤 污染。目前普遍使用的农膜属高分子有机聚 合物,在土壤中不易分解,同时降解会产生 有害物质。农膜在土壤中残留量逐年增加, 其危害主要有:
磷的含量也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溶解态 有机磷、无机磷和总磷的含量达到0.136、 0.177 mg/L和0.313mg/L。降水径流中 携带的氮、磷等营养元素本身无害,但进 入城市河道后,会使河水出现富营养化现 象,进而引起水环境的恶化。此外,在城 市地区,人类活动较为强烈,不文明行为 导致很多有毒有害的废弃物被无处理随意 堆放,垃圾和污水随意倾倒,一方面严重 影响了城市水体景观;另一方面,对城市 水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非典介绍

非典介绍

“非典”自2002年11月在我国内地出现病例并开始大范围流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2年11月至2003年3月,疫情主要发生在粤港两地;2003年3月以后,疫情向全国扩散,其中尤以北京为烈。

2004年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游禁令,表明中国内地抗击“非典”取得胜利。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8月15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截至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

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

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近11%。

统计显示:中国内地累计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

2003年8月16日下午16时,卫生部宣布全国非典型肺炎零病例,至此,全国共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

2003 年5 月上旬,是非典发病的高峰期,全中国非典新患者(确定)一天就将近增加180 名,而到月底的31 号,患者的增加人数(一天)竟减少到1 名,截止5 月初为止的统计是,中国因非典死亡的人数为173 名,而到5 月底为止,累计死亡人数高达332 名,尤其令人痛心的是,这次中国非典的最大牺牲者竟是为患者治疗的医生和护士等众多的医护人员。

5 月份,医护人员中的非典感染人数增至265 名,累计达1000 名左右,医护人员的患者人数约占非典患者总数的20%。

据事后统计,非典死亡人数中1/3 是战斗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

【非典简介】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英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非典型肺炎的一种。

在病症的病原体被确定后,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病症的特点而定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

在未查明病因前,被叫做“非典型性肺炎”。

非典的基本知识

非典的基本知识

非典的基本知识非典是指非典型肺炎,是一种因感染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新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

非典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非典的基本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非典的概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特殊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临床上以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和干咳、胸闷、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和干咳、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炎性浸润影、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是其重要特征。

重症病例表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并可迅速发展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截至2003年8月7日,全球累计发病例数为8422例,依据报告病例计算的平均病死率达到了9.3%。

非典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目前已知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在潜伏期既有传染性,症状期传染性最强,极少数患者刚有症状时即有传染性,少数“超级传染者”可感染数人至数十人。

恢复期粪便中仍检出病毒,此时是否有传染性,仍待研究。

共同暴露人群中,部分人不发病。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

以近距离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体液传播多见。

气溶胶传播,即通过空气污染物气溶胶颗粒这一载体在空气中作中距离传播,是经空气传播的另一种方式,严重流行疫区的医院和个别社区爆发即通过该途径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SARS具有显著的家庭和职业聚集特征,主要流行于人口密度集中的大城市。

医务人员、患者家人、与病人有社会关系的人为高危人群。

早期,医务人员的发病数多、比例高,随着医院内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医务人员发病明显减少SARS 的传播模式:(1)医护人员通过诊疗、护理病人被感染。

特别是气管插管、口腔检查时容易感染。

(2)家庭成员通过探视、护理病人或共同生活被感染。

SARS(非典型肺炎)

SARS(非典型肺炎)

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不随地吐痰、避免用手触摸 口鼻眼等面部器官,保持良好的个人 卫生习惯。
治疗方式
01
02
03
04
隔离治疗
对确诊和疑似SARS患者进行 隔离治疗,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氧疗
对于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及 时给予氧疗,以缓解缺氧症状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采取相 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如退烧、
部分SARS患者会出现肝 脏功能异常,如肝酶升高 和黄疸等。
03
SARS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通风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有助于降低病毒在密闭环境中的传播 风险。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尽量减少或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 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以降低感 染风险。
佩戴口罩
在公共场合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 应佩戴符合防护标准的口罩,阻挡飞 沫传播。
止咳等。
支持治疗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 心理疏导和生活护理,提高其
免疫力,促进康复。
疫苗研究
疫苗研发
临床试验
科研机构和制药企业正在积极开展SARS疫 苗的研发工作,以期在未来能够提供有效 的免疫保护。
疫苗在研发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临床试 验,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国际合作
前景展望
全球科研机构和政府组织正在加强合作, 共同推进SARS疫苗的研发进程。
生活方式的改变
为了预防SARS,人们改变了出行、聚 会等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发生了 变化。
对经济的影响
旅游业的衰退
SARS的爆发导致国内外游客数量大幅减少,旅游业遭受重创。
投资和贸易活动减少
由于经济不确定性和恐慌,一些企业和个人减少了投资和贸易活动。

非点源污染名词解释

非点源污染名词解释

非点源污染名词解释非点源污染指的是所有导致环境退化和人体健康受损的一切行为。

包括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各种形式的“非点源”污染,例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污染环境的废物、废水、废气、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核辐射等。

非点源污染包括以下内容:(1)工业三废:未经过净化处理直接排放的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

它们主要来自冶金、石油化工、煤炭、机械、纺织、造纸、制革、食品加工等工业部门,这些部门每年产生大量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三废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也越来越多,有的甚至成为重大的公害。

工业废水和废气主要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化学耗氧量、重金属离子和其他有害物质,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固体废物可能含有放射性元素,还可能带有病菌和病毒,有的还带有放射性。

工业三废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而且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2)大气污染: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

其主要污染物是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和一氧化碳等。

汽车尾气中还含有大量的铅、镉等有害的重金属以及致癌的苯并芘。

人类的许多活动,如抽烟、野炊、取暖、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都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氨、硫化氢、一氧化碳、铅、汞、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和粉尘。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温室效应;一氧化碳气体能使人窒息;氨气能引起肺水肿;硫化氢气体能引起急性硫化氢中毒;铅、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危害植物生长;一氧化碳还可能造成火灾;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则严重污染大气。

(3)土壤污染:向农田灌溉用水、工矿废水、城市垃圾、粉煤灰等渗漏液,超标的废气、污水等的渗透或浸泡,将会使土壤的构造、组成和理化性质发生改变,造成农作物减产或死亡。

(4)海洋污染:废弃物对海洋的污染,既包括陆地污染物向海洋扩散的海洋一陆地的复合污染问题,又包括海洋污染物在海洋表面聚集的近岸水域污染问题。

海洋一陆地复合污染问题是指大量的陆地污染物,特别是有机污染物,进入海洋后与海洋生物及其分泌物等相互作用而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破坏的现象。

非点源污染研究综述

非点源污染研究综述

非点源污染研究综述摘要:非点源污染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具有危害,本文详细介绍了了国外以及国内对非点源污染的研究成果,作者从而总结出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gis随着人类经济活动深入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非点源污染造成大量泥沙、氮磷营养物、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江河、湖库,引起水体悬浮物浓度升高、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增加,溶解氧减少,水体出现富营养化趋势,不仅直接破坏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导致水生生态系统失衡,而且还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威胁人体健康。

因此,在点源污染控制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非点源污染的严重性逐渐表现出来,非点源已成为导致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与点源污染相比,非点源污染起源于分散、多样的地区,地理边界和发生位置难以识别和确定,随机性强、成因复杂、潜伏周期长。

其污染危害的广泛性和控制的复杂性,已使其研究在国外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非点源污染基本介绍非点源污染亦称面源污染,是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的一种水环境污染类型,其定义是指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或其它形式的污染[3]。

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水土流失、农用化学品过量施用、城市地表累积物、畜禽养殖和农业与农村废弃物等。

非典源污染从其产生机制来看,各种类型的下垫面在降雨的作用下产生径流并对土壤产生侵蚀作用,大量的泥沙与附着的氮磷污染物及可溶性氮磷污染物进入水体,从而产生非点源污染。

非点源污染模型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降水径流模型、土壤侵蚀模型和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

二、非点源污染模型的研究历程国外初期经验探索阶段。

早在20世纪60年代,单纯的依靠点源污染控制无法从根本的改变水质,所以人们开始转向非点源污染的定量研究,能够简便地计算出流经出口的污染负荷,表现了较强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此类模型对数据的需求能力低,难以描述污染物迁移的路径和机理。

《非典(SARS)病毒的来源与传染》

《非典(SARS)病毒的来源与传染》

《非典(SARS)病毒的来源与传染》关键词:SARS 病毒来源传染前言:什么是非典(SARS)?非典(SARS)一是非典型肺炎的简称,它的特点:发病急,来势凶猛!致人死亡速度快,快者几天甚至几小时就可以致人死亡!但被治愈者预后都好。

1、非典(SARS)病毒的来源过去人们都说非典(SARS)病毒是来源于果子狸等动物身上。

认为果子狸等动物是非典(SARS)病毒的原凶,理由是:人们从果子狸等动物身上分离到了非典(SARS)病毒。

一时间全国人民视果子狸等动物为天外杀手,如临大敌!因此,全国很多地方窜杀、活埋果子狸成风,是当时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

事实真是如此吗?非典(SARS)真是果子狸等动物传播的吗?为此我们用如下人和动物作了30天的实验实验方法(1):人10个,男女各5人,兔子10只,狗5条,果子狸10只,人和动物并排站在十米左右的范围内。

用100克面粉,在距人和动物10米的距离顺风抛洒面粉,如此反复实验30次。

得出的结果是:人和动物身上都沾有少量的面粉。

实验方法(2):用电子体温计和普通体温计对100只果子狸,100只兔子、10只狗进行体表温度,口腔温度,肛温进行为期30天的温度测试。

实验得出的结果:上述三种动物的体表温度、口腔温度、肛温都高于36.5℃以上,而病毒是不怕低温而怕高温的,32℃以上病毒是很难存活的!在那种高温的情况下病毒是根本无法繁殖的。

那还谈得上什么传染,说非典(SARS)病毒的源头是来自果子狸等动物,是无稽之谈!是一个天大的科学谎言。

讨论:病毒是世界上最小的非典细胞微生物!“感染原为核酸”感染途径。

A、垂直传播B、空气(飞沫)传播,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为主要临床特征。

病毒所以难以被杀灭!主要是它没有细胞介质不像细菌那样有多肽链,生物合成因为是单核细胞所以难以被杀灭。

病毒区分:1、天花病毒――为血毒,主要在血液中传播,它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液之中。

药物及疫苗可以通过血液找到它将其杀灭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点源污染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一类十分普遍而又不为人们所熟悉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得到各国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的高度重视,这就是非点源污染,国内有的文献或媒体中又称之为面源污染污染,通常在比较正式的、学术性较强的文献中多称“非点源污染”,它是从英文“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简称NPS污染)转译过来的,故使用“非点源污染”更为确切。

非点源污染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指各种没有固定排污口的环境污染,狭义通常限定于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

水环境污染问题通常可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点源污染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通常有固定的排污口集中排放,非点源污染正是相对点源污染而言,是指溶解的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或其它形式的污染(Novotny和Olem,1993)。

美国清洁水法修正案(1997)对非点源污染的定义为:污染物以广域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进入地表及地下水体。

这里的微量是指污染物浓度通常较点源污染低,但NPS污染的总负荷却是非常巨大。

与点源污染相比,非点源污染起源于分散、多样的地区,地理边界和发生位置难以识别和确定,随机性强、成因复杂、潜伏周期长,因而防治十分困难。

随着各国政府对点源污染控制的重视,点源污染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经得到较好的控制和治理,而非点源污染,由于涉及范围广、控制难度大,目前已成为影响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

面源污染
关于什么是面源污染,TK-2专题组副组长、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陆根法教授解释道,环境污染分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点源污染指有固定排放点的污染源,如企业,面源污染则没有固定污染排放点,如没有排污管网的生活污水的排放。

随着国家对点源污染的治理整顿,目前生活污染越来越严重,因为点源污染涉及我们的城市的内部环境,而面源污染则涉及城市的外部环境,大浦镇作为太湖治污的一个示范点,将为国家进行环保方面的探索与推广提供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面源污染(Diffused Pollution,DP),也称非点源污染(Non-point Sourse Pollutio n,NPS),是指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陈吉宁,2004)。

根据面源污染发生区域和过程的特点,一般将其分为城市和农业面源污染两大类。

农业面源污染(ANPSP)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它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

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田施肥、农药、畜禽及水产养殖和农村居民。

农业面源污染是最为重要且分布最为广泛的面源污染,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地表和地下水环境污染(郑涛,2005)。

土壤中未被作物吸收或土壤固定的氮和磷通过人为或自然途径进入水体是引起水体污染的一个因素(陈红,2002)。

面源污染自上个世纪70年代被提出和证实以来对水体污染所占比重随着对点源污染的大力治理呈上升趋势,而农业面源污染是面源污染的最主要组成部分,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是国际大趋势。

在美国,自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虽然点源污染逐步得到了控制,但是水体的质量并未因此而有所改善,人们逐渐意识到农业面源污染在水体富营养化中所起的作用(仓恒瑾,2005)。

经统计,面源污染约占总污染量的2/3,其中农业面源污染占面源污染总量的68%~83%,农业已经成为全美河流污染的第一污染源(Miller,1992)。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开展相关研究寻求解决面源污染治理的方法尤为必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