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经典小说精讲

中国现代经典小说精讲
中国现代经典小说精讲

中国现代经典小说精讲

站在20世纪的尽头回望中国百年文学的历程,重温一部部浸透了作家心血的优秀作品,我们真的是百感交集。怀着这样的心情,我们长久留连于20世纪中国文学战场。

在20世纪的中国,小说乃至文学的历史像打了一场轰轰烈烈、旷日持久的战争。这个世纪的中国作家们所面对的敌人是形形色色的:物质生活的贫困与压迫,思想观念上的种种束缚,文化与生活底蕴的欠缺,自身创作能力的衰退,诸如此类的困难与阻碍使每一个作家的创作道路都充满艰辛。但中国作家们硬是凭着一种战士般的坚韧、信心和勇气,赢得了一轮又一轮的胜利。

《阿Q正传》

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

鲁迅先生在写作《阿Q正传》时有着十分清晰的意图,那就是写出“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其用心自然在于警醒国人,促国人反思,催国人奋进。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鲁迅刻意塑造了这一典型形象,在他的身上,投注了鲁迅对国民性的理解,对国人反省的期待。

鲁迅自己解释说:“我的方法是在使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一下子就推诿掉,变成旁观者,而疑心到像是写自己,又像是写一切人,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于是我们在小说中看到了阿Q性格中一些突出的弱点,比如他顽固、守旧,把一切不合于自己习惯的,都视为“异端”;比如他狭隘、愚昧,仅仅因为城里人把“长凳”叫做“条凳”,便很是鄙薄他们;而最要不得的是,他总是喜欢玩一种精神转换的把戏,将所有真实的失败均变成虚幻的胜利,并飘飘然陶醉其中,从来不能正视自己的处境,表现出极强的惰性。可以说国民的劣根性在阿Q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呈现。

阿Q负载了展示国民弱点的重任,这使他成了一个典型,一个符号;但阿Q又是一个具体的人,生活在一个具体的年代,时代的风云在阿Q的身上打上烙印,个性演变的逻辑使阿Q的性格展示不可能没有节制,漫无边际。于是在鲁迅的笔下,阿Q又成了一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专替人打杂的、勤劳的雇工,一个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住在土谷祠里的可怜的穷人。他尽管有诸多不可爱的毛病,但他是一个弱者,他的遭遇令人同情,他的那些弱点也随之变得可以容忍和理解了。

对国民性的解剖,对社会历史的洞察,对底层生活的同情,对时尚世风的嘲讽,所有这一切成就了《阿Q正传》的复杂与深邃,也瓦解了我们阅读时的自信,使我们几乎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甚至感到奇怪,鲁迅先生何以能够将这一切糅合在一起,而且糅合得天衣无缝,不露痕迹。

勉强为之,我们或许可以说,《阿Q正传》用极为干净、纯粹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弱者生存与死亡的故事,一个关于生活本质和命运真相的故事。故事的叙述基调是诙谐幽默的,但通篇弥漫着一股遮掩不住的悲凉气息。这样我们便可以理解,为什么阿Q的形象至今仍然深入人心,为什么罗曼·罗兰初读《阿Q正传》时会忍俊不禁,细读之下则陷入深思,并因悲痛难抑而嚎啕大哭。

《家》

挽救饱受压抑的兄弟姐妹

1928年11月,在自欧洲回国的邮船上,在狭窄、潮闷的四等舱里,巴金产生了以自己家族为背景创作一部小说的念头。那时的巴金虽很年轻,但生活的磨难和思想的历炼已使他积累了太多的情感和爱憎,他有一股按捺不住的冲动,要把这一切都倾诉出来。巴金所以想写这么一部书,还有一个具体而实际的目的,那就是挽救他的那些在家族中饱受压抑的兄弟姐妹,特别是他的大哥。两年以后,巴金写出了这部作品,就是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家》。

《家》没有能挽救作者的大哥,就在作品正式发表的第二天,作者得到大哥服毒自杀的消息,这成了作者的终身遗憾。但《家》确实挽救了许多像作者大哥一样的人,它在那个时代受到的广泛而真诚的欢迎,充分证明作者传达的思想和感情是真实有力、震撼人心的。

《家》写的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这种叙事框架多多少少使人联想到《红楼梦》一类的古典家族传奇。但它的主题和精神是完全现代的,那就是揭露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展示反抗这个制度的理由和希望。高老太爷的顽固和专横,克安、克定等人的荒淫堕落,使人清楚地看出封建宗法制度的虚伪和腐朽。而觉新的伤心痛哭,梅的悒郁而死,鸣凤的投湖自尽,则让人充分感受到这种制度对弱者和青年的压制和摧残。随之而来的年轻人的反抗也是激烈的,觉慧的叛逆与出走,让人看到了希望。

以反对封建宗法制度为主旨的文学作品,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不在少数,但《家》所以能够一枝独秀,除了作者高超的叙事能力和精心的文字营造外,至为关键的一点是作者充沛的激情。作者痛恨自己所熟悉的那种封建宗法制度,尤其痛恨凭这种制度作恶的人。而对饱受这种制度压制、欺凌的弱者,特别是那些青年女性,作者怀着深切的同情和悲悯。巴金后来动情地回忆道:“下笔的时候我常常动感情,有时丢下笔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有时大声念出自己刚写完的文句,有时叹息呻吟、流眼泪,有时愤怒,有时痛苦。”可以说,是激情创造了《家》,也创造了《家》独特的魅力。

《骆驼祥子》

挣扎、反抗与堕落

老舍先生创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最初是受别人谈起的一个车夫买车卖车的故事的触发。老舍先生觉得这个看似简单、平常的故事里隐含着一种典型意义,颇可以扩展开来,写成一部内容丰满的小说。于是,在1936年的春天和夏天,老舍先生辞去大学里的教职,“入了迷似的去搜集材料”,潜心构思人物和情节,在很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这部作品。《骆驼祥子》以一种严谨、冷峻的笔调,细致地描述了一个北京人力车夫的挣扎、反抗与堕落。祥子来自农村,他年轻力壮,正直善良,勤劳纯朴,身上蕴藏着骆驼一般的韧性,对生活怀抱着一种积极的向往。但是,严酷无情的现实让他屡受挫折,接二连三的打击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磨难。慢慢地,祥子丧失了对生活的追求和信心。其实祥子的要求一点也不高,无非是要买下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但就是这么一个卑微的愿望,无论他怎么努力、拼命,也不管他受了多少委屈,却总也不能实现,这实在是一个凄惨的悲剧。造成这一悲剧的,自然是那个畸形的社会。而祥子最后的堕落,也是这个腐朽的社会种出的恶果。

在描写祥子经历的同时,老舍先生还描写其他一些城市底层人物,二强子的欲起又落的经历,小福子的凄凉身世,特别是虎妞的大胆泼辣以及她与祥子的命运纠葛。所有这一切都被老舍先生精心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城市底层的全景图画。而城市贫民生活的琐碎与艰辛也由此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在三四十年代,表现农民悲惨生活的作品是大量的,但描写城市底层社会生活的作品却并不多见。老舍的《骆驼祥子》在这方面做了成功的尝试。它使早期以幽默见长的老舍成了一位悲剧大师,也使20世纪的中国文学多了一部反映城市生活的现实主义经典之作。

《边城》

精神血脉、生命源泉

小城茶峒座落在湘西的大山里,似一幅空灵、悠远的图画。黄泥的墙,乌黑的瓦,筑成一处处朗然入目的房屋;清澈透明的河水绕城缓缓流淌,河底可见光滑的、有花纹的石子。临水的河街上,一间间吊脚楼随意错落着,一副简朴、古拙的模样。两岸的高山中多是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扑面逼人。小城的人们守着这么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沉静

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从容地挥洒着自己的性情。撑渡船的老人性格淳朴,一面忠实地守着自己的渡口,一面为外孙女的婚事奔波操心;外孙女翠翠美丽、单纯、热情,虽为自己的心思而烦恼、忧伤,却并不张扬恣肆。掌管码头的顺顺大方洒脱、正直和平;他的两个儿子结实如虎、和气可亲,又富于感情。还有那个会说故事的老马兵,那些驻城守卫的兵士和来去匆匆的水手商人,个个诚实善良,质朴自然。沈从文笔下的《边城》给许多人留下了美妙的印象,那世外桃源一般的山水风光令人赏心悦目,那淳朴而美丽的人性和民风让人意驰神往,但事情仅仅到此为止。对于更多久居闹市、营营苟苟的人们来说,沈从文所描绘的边城毕竟太过遥远,太过虚幻了,而对那些忙于追名逐利的时尚弄潮儿来说,边城的人事简直完全落伍了。

沈从文的《边城》其实只是为自己写的。从边城走出的沈从文置身于喧嚣的都市,满眼是熙熙攘攘的人流,有一种生命被吞噬的感觉,这时他不能不想起湘西的小城。他知道那里不仅是他的故乡,更是他的精神血脉,他的生命源泉。他要让自己的灵魂回到那里,重新获得生命的勇气和信心。他通过写作做到了这一点,而不朽的边城也在他如歌的文字中浮现出来,如茶峒小溪上的薄雾,清新而且朦胧。

《青春之歌》

青年知识分子的经典人生之旅

一个出身剥削阶级家庭但自小饱受压抑、生活并不痛快、心情并不舒畅的知识青年,从苦闷、彷徨、挣扎,到在时代的感召下参加革命活动,从个人的反抗到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最终汇入时代的革命洪流之中,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这条道路在中国现代历史上具有突出的典型意义,几乎是每一个青年知识分子投身革命走向光明的经典人生之旅。杨沫的小说《青春之歌》所描述的,就是这样一条探索之路,所展示的正是这样一种人生传奇。

这当然是一条必由之路,在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种历史背景下,一个心灵敏感、追求进步、向往光明的年轻人,只能会像《青春之歌》的主人公林道静那样思索、寻找,并最终以献身的热情投入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之中去,用自己的革命行动去谱写一曲激越豪迈的“青春之歌”。至于林道静这个形象的直接原型,其实就是作者杨沫自己。因此林道静的故事是以巨大的历史真实和坚实的个人经验作为基础的。她是一个真实可信的典型,是无数青年知识分子的缩影,这样的人物为青年知识分子认同并喜爱是理所当然的。

但《青春之歌》的爱好者并不只是青年知识分子,它在出版之时和后来的许多年中吸引了各个阶层的读者,其流行的广泛不亚于另一部烩炙人口的革命战争小说《林海雪原》,这里面似乎还有更多的理由。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大概就是它浓厚的传奇色彩了。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当时我党地下工作者惊险、曲折的活动,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和英勇的监狱斗争,这些情节都颇为引人入胜、惊心动魄。而作为作品的一条主线,林道静的情感经历也是跌宕起伏,感人肺腑。她与卢嘉川的相知相恋与生死之别,与江华的志同道合、患难与共,让我们看到了革命加爱情的壮烈而动人的图景。

《青春之歌》这部革命小说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范例:即便是一部图解政治理念、抒发政治激情的小说,也可以写得云波诡谲、扣人心弦,从而成为一部出色的艺术作品。

《林海雪原》

历史背景下真实的自信

《林海雪原》是一本典型的革命小说,描写的是我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剿匪的传奇故事。作者曲波不仅亲身经历了那场惊险的剿匪战役,还是这场战役的指挥者之一,对战役的情况

有着全面、细致的了解,这使得他笔下的剿匪故事先让人有了一种热切的期待。

《林海雪原》故事惊险真实、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的生动精致自不待说,全书还充溢着一股昂扬向上的意气。穿着古旧、泛黄的棉军装的解放军官兵,虽然面临许多困难,对手也狡猾、阴险,但他们正义在手,仇恨满腔,对战胜敌人获得胜利充满了自信。这是一种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真实的自信,几乎不掺杂一丝犹豫与怀疑。正是这种自信让杨子荣打进威虎山与座山雕斗智斗勇,让少剑波小小年纪就临危不乱,指挥若定。

《林海雪原》主要的情节自然是剿匪斗争,是行军打仗和谋划布阵,但并非没有对其他情节的描写。在积雪的老林子里吃高粱米饭团,打下威虎山以后缴获了很多的狍子肉;傍晚时分在草甸子旁的朝鲜族小村子宿营,半夜竟有刺客破窗而入。这些情节都被作者写得有声有色,让人感受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传奇色彩,在阅读中增添了许多额外的快乐。它的爱情描写也很是含蓄到位,当白茹无端地发脾气时,我们知道她的心里想的是什么。

《古船》

揭示历史本质的企图

遥远的洼狸镇上所发生的一切一点也不新鲜,土改、大跃进、文革,一直到新时期的改革开放,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都是我们不能忘却的真切记忆。隋抱朴、隋见素、四爷爷这样的人物我们也似曾相识。如果张炜的《古船》仅仅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些人所尽知的东西,那它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就要大打折扣了。它也许会在作者的刻意经营下成为一部技艺圆熟、布局合理、描述生动的规范小说,但它不可能成为一种规范,一部经典。

但张炜显然不能满足于重复一些陈旧的故事,他的哲人气质和诗人情怀使他追求一种纯粹、本质和浪漫的东西。他要在我们都熟悉的历史叙事中,传达他自己对于历史和命运的理解,而正是这一点,使《古船》具有了一种罕见的思想深度,并轻而易举地成就了一种“史诗化”的叙事模式。

那么张炜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历史观呢?要在《古船》一书中寻找一个确切的答案可并不容易。因为《古船》虽然清晰地显示了揭示历史本质的企图,却没有给我们显示一种确定的历史观。在《古船》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历史必然性的绝对权威和尊严,这种必然性似车轮般滚滚向前,毫不理会个人的痛苦与惶惑。但另一方面,书中又集中展示了命运的飘忽不定、无法把握,这表明,作者对“偶然性”在人的命运中的神秘作用怀有深深的感悟。

这样一来,《古船》其实是在向我们暗示:有时候,历史是一种朝向进步的有规律的运动,但这种进步必然以个体价值的丧失与牺牲为代价,有时候,历史又没有什么目标和规律可言,它只是一些“偶然”因素的恶作剧而已。在第一种情形下,个体命运的悲剧获得了某种抽象性的正面价值,而在后一种情形下,个体的命运则只能是一种荒诞了。张炜没告诉我们哪一种认识更合理,他把问题留给了我们。

两种历史观的并行与交错反映了张炜无法克制的内心困惑,也造成了《古船》特有的叙述张力和思想深度。说到底,张炜的困惑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困惑,除了勇敢地面对,我们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在这个意义上说,张炜的《古船》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长恨歌》

坚定的民间叙事立场

作为一种小说叙事框架,将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与一个地域的变迁历史叠加、交织在一起,自有它的方便利落之处。正因如此,尽管这种模式已为很多作家一再使用,几平成了一个陈旧的俗套,仍有不少人乐于继续采用它,包括通常不落俗套的王安忆。

王安忆广受好评的长篇小说《长恨歌》,讲述了一个名叫王琦瑶的女人在上海这座城市中的庸常经历。作者的叙述从上海这座城市的细部开始,弄堂、流言、鸽子、闺阁,这几个

微小而模糊的城市细部在王安忆平静、细腻的笔调下丰满而清晰起来,成为上海这座巨大的城市机器的根本性构件。王安忆所以对这幕平淡的细节如此关注,表现了她坚定的民间叙事立场。她似乎要我们相信,只有这些微小的、琐细的东西,才对城市的气息和城市人的品质具有决定性意义。在随后的叙事中,作者虽然没有完全拒绝描写重大历史事件对民间市民生活产生的影响,但这影响在王安忆的笔下只是一个朦胧的背景。

那个叫做王琦瑶的女人就生活在这样一座时代背景不清的城市里。她自青春到老年长达40多年的生活与这个城市的气息纠缠在一起,让人意识到她是这个城市的一块碎片,也是这个城市的灵魂。王琦瑶一生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年轻时虽有过竞选上海小姐、被官宦金屋藏娇一类的传奇经历,但终其一生,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市民,一个平常的女性,而她却擅长于“把人生往小处做”,且做得有血有肉,有滋有味。王安忆以极大的热诚和耐心,细致描述了王琦瑶的日常生活、待人接物及其伴生的琐碎心绪,让城市民间小人物的平淡生活有了一种诗化的呈现,使这种生活拥有了一种动人的力量。

《长恨歌》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作品,它以细腻、绵长的文字,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示了20世纪40至80年代中国城市民间社会自在纯粹的面貌,也展示了城市市民私人生活的本相。对于同是普通市民和小人物的广大读者,《长恨歌》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阅读的愉悦与享受,更是一种体贴与关心。当我们站在上海狭窄、阴暗的弄堂口,透过历史的尘烟看到王琦瑶漠然而美丽的面孔时,便几乎读懂了自己人生的滋味。

《马桥词典》挑战传统叙事结构

无论如何,《马桥词典》都是一部重要的作品,它所包含的丰富内容以及它向文学提出的追问显示了它的独特价值和深远意义。表面看来,作者只是借用了词典这个习见的框架,来进行自己的历史叙事方面的某种实验。作者的最终目的,似乎还是讲述故事、刻画人物,表现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沉淀。换句话说,《马桥词典》的形式是特别的,内核则仍是传统的。词典形式的引用并没有真正改变和揭示什么。

但实际情形却并非如此,词典形式的引用,其后果实在是相当严重的,它对一些传统美学的颠覆作用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它带来了一些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一个最明显直接的变化就是,由于词典必须按词条的顺序来排列,传统叙事的时间秩序、空间秩序和因果关系便被彻底打乱了。当作者按照词条的顺序来组织历史时,文本与现实的关系便不可避免地起了实质性的变化,文本将摆脱对现实的依附,以自己的精神本质逼近事物的真相。

《马桥词典》还很好地实现了作家的意图。书中包含了考证、解释、征引、比较、短抒情场景和人物素描,使韩少功的多方面才能在这本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的理论思考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马桥词典》并不排斥传统小说习用的结构元素,但显然天地更为广阔。它的成功给了我们一个原则性的启示,文学写作包含着无数种可能,而每一个作家都应找到实现自己意图的最佳方式。

《马桥词典》也许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但我们已经看到:它一点也没有损害小说的质地,反倒拓展了小说的空间

欧亨利短篇小说读后感8篇

通过阅读这本小说选,我受到了很大了启发,也使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有了更好的启迪。以下是“欧亨利短篇小说读后感”,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一欧亨利短篇小说读后感 有这么一个人写的小说,他篇幅不不长,但总能带给你长篇小说般绵长的美好回忆;有这么一个人写的小说,读去普通,却总能在结尾给你带来极大的震撼;有这么一个人写的小说,他没有侦探小说的神秘,没有塑造显赫的大人物,但他笔下的每一个普通的小人物都让我们在含泪的阅读中绽放温暖的微笑……他就是欧亨利和他的短篇小说。 初识欧亨利还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书最后的选学课文中有一篇叫做《一件运动衫》的小说,文笔朴实,但读完后,那只昂头的麋鹿便在我的脑海里深深扎根了。 于是,阅读欧亨利一发不可收拾。 在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我知道了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片树叶可以永远翠绿不会凋零,那是伟大却极其贫穷的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的画笔描画的,这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唤起了琼西生的欲望; 在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中,我知道了原来有一种付出是可以割

舍自我的德拉为了给丈夫的金表配上一副精巧的表链,忍痛卖掉一头美丽的长发,那是“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奔泻闪亮的长发”;同时,丈夫吉姆为了给妻子的美丽长发配上爱慕已久的玳瑁发梳卖掉了三代祖传的金表。只求付出的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谁能说这对穷夫妻不是度过了最为幸福的圣诞节呢? 在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两位感恩节的绅士》中,我知道有一种承诺是可以用生命捍卫的。没落的财主尽管自己也食不果腹,但他依然铭记每年在感恩节要让一个流浪汉饱餐一顿,结果自己却饿晕了;而穷光蛋为了感谢财主的恩赐,尽管自己已经受施舍填饱肚子,但还是大快朵颐了财主的美餐以致胀破了肚子…… 有人说,欧亨利的小说,最吸引人的是他的出其不意的结尾,正因为这样的结尾,所以被称作“欧亨利式结尾”。说实话,起初我也被小说的结尾深深吸引,因为他总是在你认定了结局时出其不意地给你惊喜。但在我一次又一次阅读他朴实但精致,雷同却神秘的故事后,我想我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震撼了,这份震撼恰恰来自欧亨利笔下那群贫穷、卑微的小人物,他们个个充满爱心、充满毅力,就这样温暖而坚定地走进读者的心灵。 俗语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欧亨利告诉我们,金钱不是万能的,真正打动人心的恰恰是你的心灵。一个纯洁高尚的灵魂,即使他衣不蔽体,即使她食不果腹,他也依然是我们心中的巨人。 篇二《欧亨利短篇小说》读后感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 五千年的文化发展与传承使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文学作品的发展与影响日益加深,而现代的文学作品就如浩瀚文学天空的一颗巨星,烨烨生辉。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主要由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组成,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其闪光点,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看来,如果把文学作品看成一个人,那么小说就是他的灵魂,诗歌是他的眼睛,散文就是他的发肤,戏剧就是他的衣服。 小说是现代文学作品的代表,在原有的明清小说的基础上,加上国外长短篇小说的影响,以及现代的社会环境的熏染,现代小说已经具备了它完整的体型,走向成熟。为什么说小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因为它最直观的反应了当时人的思想,社会的思想,表达了人类的某种或一些愿望,是人的思想的一种载体。 我读的现代经典文学作品不多,就简单的说说我对巴金《寒夜》的感悟。该故事篇幅短小,内涵却十分丰富,主要介绍了这个家庭悲剧的种种矛盾,以及对当时社会制度的一种讽刺,并以婆母和曾树生为代表的两种女性形象,反应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本书那直指人心的艺术魅力值得深思。 通过参考,我将从时代背景、文化观念及女性意识三方面对该小说进行简单的介绍。 社会历史时代的思考 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文学的一个重要倾向就是社会现实批判。巴金创作《寒夜》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对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寒夜》寄寓着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及对新生活的热情向往。巴金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来表现小人物的悲剧,重要的是揭示了旧制度灭亡的必然,表现了对新生活的渴望之情。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寒夜”就是国统区阴郁现实的象征。 《寒夜》是巴金于1944 年创作的,是一部充满着浓郁悲剧色彩的小说,叙述了主人公汪文宣一家的悲剧。小说中,丈夫汪文宣性格软弱,收入微薄,妻子曾树生漂亮、开放,而婆婆却守旧顽固。由于生存压力,本来就存在的矛盾日益激化,婆媳之间冲突不断升级,丈夫左右为难,精神极度痛苦,最后妻子离家出走,丈夫由于严重肺病,在抗战胜利的锣鼓声中痛苦死去。婆婆领着孩子离开了家。小说的结尾,妻子曾树生回到家里,但是,人去屋空。她一个人在寒冷的月夜下徘徊,作品写道:夜,的确太冷了。 可以说这既是中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巴金把小说中的家庭悲剧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在巴金看来,正是国统区黑暗、腐败的现实造成了小说中家破人亡的悲剧。后来,巴金为了解释这部小说的社会意义,一再强调成书的时代背景,明确表示作品的目的是揭露抗战前夕大后方政治黑暗和知识分子的痛苦处境。“那时社会上最活跃的是官僚资产阶级,是那种利用职权囤积居奇,做黄白黑生意的人,他们官商结合,权利结合,像蛀虫一样把中国在战争中所剩下的一点元气全部耗光。”还说,“我们没有发国难财,却倒了胜利霉。”在作品中,汪文宣的痛苦、失业以及家庭的破碎,都和这样的社会现实具有密切关系。 文化观念冲突的表现 美国思想家杰姆逊说:理解文学必须提高到文化的高度。实际上,小说中的家庭悲剧也可以在文化上找到原因。在这个家庭中,婆媳之间的冲突,是最重要的冲突。婆婆完全是旧式的,在她身上体现的是传统封建文化的家庭伦理观念,而曾树生却是受过现代教育的新青年。婆婆总是用旧的观念去衡量儿媳妇,媳妇由无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历年阅读分析题及答案

2000年4月 五、阅读分析题阅读分析题阅读分析题阅读分析题(20分)阅读巴金的散文《废园外》,并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赏析文章。 答:(1)主题:通过对“我”走过一个废园,想起几天前敌机夫炸昆明,炸死园内一个深闺少女的叙写,表达巴金对青春的留恋和赞美,对扼杀年轻生命的控诉,对日军暴行的抗议。(4分)(2)艺术特色:①根据抒情的需要,以简洁的语言描写、记述。(3分)②以“花”和“毁了的楼房”这两个对立的形象为抒情线索,通过“我”晚饭后出去散步串连全文。(3分)③“花”是青春、美好、生命的象征,“毁了楼房”是残败、废弃、死亡的象征,两个形象放在一起,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3分)④情感深厚真挚,富于感染力。(2分) 2004年4月 五、阅读分析题(20分) 40.阅读凌叔华的短篇小说《绣枕》,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析文章。 要求: 1.围绕作品的主要线索“绣枕”,着重评析作品的心理刻画、细节描写和结构特点。 2.观点鲜明,分析细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 《绣枕》是凌淑华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文如其人,作品淡雅幽丽,温婉细致,富有女性温柔的气质。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美丽温柔的深闺小姐,她长时间地在家中默默地精心刺绣一对靠枕,完工后将其送给白总长,以便这位上层人物请客时为人赏识,纷纷来说亲。但绣枕送去的当晚,却被醉酒的客人吐脏踩坏,最终丢给家中的佣人。小说以此反映了旧时代的中国女性难以掌握自己命运的苦闷心境,描绘了中产人家温顺女性的孤寂和忧郁的灵魂。 幽闭的闺阁是大小姐生活的全部空间,在那死寂闺房中,她恪守着传统的闺阁之道,企盼通过绣枕攀上一门好亲事,过上幸福的爱情婚姻生活。她内心对幸福未来的憧憬与渴望是何等强烈,这一切全部融注在绣枕的动作上。“脸热的酱红,白细夏布褂汗湿了一背脊”;为了“绣那鸟冠子曾拆了又绣,足足三次,一次是汗污了嫩黄的线,绣完了才发现;一次是配错了石绿的线,晚上认错了色;末一次记不清了”;“那荷花瓣上的嫩粉色的线她都洗完手都不敢拿,还得用爽身粉擦了手,再绣”……她以为用全部心力做出精美无比的靠垫,送于白总长,人家会由此注意到做靠垫的人,以此与其二少爷成就美好的姻缘;就算这不能实现,“大家看了(靠垫),别提有多少人来说亲呢,门也得挤破了。”但大小姐内心这一热切渴望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精美的绣枕遭人唾弃变得肮脏、残缺不全的遭遇象征着大小姐备受冷落遭人蹂躏的悲惨命运。大小姐是孤独的,被抛弃的,处境悲凉,引发了读者对人物的同情与怜惜。小说“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 1.叙事模式独特 从叙事角度看,作者采用纯客观叙事,始终与小说人物保持一定距离,不动生色地叙述几乎让人感觉不到作者对主人公的感情态度。 从叙事结构上看,作者突破传统的情节结构,将大小姐富于戏剧性的经历通过两个场景“绣枕”和“看枕”呈现,极力淡化了情节。小说没有直接描写“大小姐”的情感和命运,而重在通过人物的外在言行来刻画两个场景中人物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从而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人物遭遇的不幸,使读者产生悲悯之情。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导读(吉林联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A. 《呐喊》 B. 《彷徨》 C. 《狂人日记》 D. 《阿Q正传》 2 【单选题】(10分) 祥林嫂是鲁迅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 《孔乙己》 B. 《药》 C. 《离婚》 D. 《祝福》

3 【单选题】(10分) 《阿Q正传》收入鲁迅的小说集()。 A. 《朝花夕拾》 B. 《故事新编》 C. 《呐喊》 D. 《彷徨》 4 【单选题】(10分) 《故事新编》中哪篇作品原题《不周山》?() A. 《采薇》 B. 《奔月》 C. 《铸剑》 D. 《补天》

5 【单选题】(10分) 《野草》出版前发表于《语丝》上的散文诗有()首。 A. 23 B. 21 C. 22 D. 20 6 【单选题】(10分) 《凤凰涅槃》是郭沫若哪部诗集中的诗作()。 A. 《前茅》 B. 《恢复》 C. 《女神》 D. 《星空》

7 【单选题】(10分)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 A. 《呐喊》 B. 《彷徨》 C. 《沉沦》 D. 《女神》 8 【单选题】(10分) 《再别康桥》的作者是()。 A. 陈梦家 B. 闻一多 C. 徐志摩 D. 朱湘

9 【单选题】(10分) 《再别康桥》实现“中和之美”的方式是()。 A. 虚实结合 B. 动静结合 C. 去粗取精 D. 快慢结合 10 【单选题】(10分) 最能代表周作人冲淡平和艺术风格的散文集是()。 A. 《谈龙集》 B. 《泽泻集》 C. 《雨天的书》 D. 《谈虎集》

超虐心的现代短篇小说排名

超虐心的现代短篇小说排名 虐心小说是小说比较火的一类小说,尤其是现在小说,那你喜欢看这类的小说吗?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超虐心的现代短篇小说,欢迎参阅! 1.当爱变成爱过的时候 从懵懂透明的情窦初开到豆蔻年华的年少爱情再到妩媚妖娆的缠绵情事。拥有15万粉丝的青春偶像作家新鲜旧情人用文字上演校园情感大戏。 新鲜旧情人多年作品的精选,珍若拱璧。分为三个部分:十六岁,十九岁,后来的我们。像是一个藏满愿望的树洞,期待被读到,期待被珍藏。如果您想成长,便从前往后顺时针读,如果您想回忆,便从后往前逆时针读。它是一部时光机,让我们可以在岁月里自由地来去。 2.目送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3.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微博上最会写故事的人张嘉佳献给你的心动故事。 最初以“睡前故事”系列的名义在网上疯狂流传,几天内达到1,500,000 次转发,超4亿次阅读,引来电影投资方的巨资抢购,转瞬便签下其中5个故事的电影版权。每1分钟,都有人在张嘉佳的故事里看到自己。 读过睡前故事的人会知道,这是一本纷杂凌乱的书。像朋友在深夜跟你在叙述,叙述他走过的千山万水。那么多篇章,有温暖的,有明亮的,有落单的,有疯狂的,有无聊的,有胡说八道的。当你辗转失眠时,当你需要安慰时,当你等待列车时,当你赖床慵懒时,当你饭后困顿时,应该都能找到一章合适的。 我希望写一本书,你可以留在枕边、放进书架,或者送给最重要的那个人。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随便打开一篇就可以了。 超虐心的短篇小说1.一夜一日一年一世 高飞,你可曾相信,我这一夜一日一年一世只为了能与你执手走一遭 2.荷包里的单人床 作者1997年5月完成这部作品。这是一个关于暗恋的故事。女主角苏盈苦苦地暗恋着秦云生。运云生虽然最后接受了她,但他心里思念的,是一个永远不会回来的女人。无论苏盈多么努力,他最爱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

论鲁迅对文学的影响 寻常的人,都是在歌颂和期盼黎明的曙光驱赶走夜的黑暗,而鲁迅,却在深夜里思索,夜幕让他的思想有了惊人的穿透力。他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所创造的不朽的文学作品,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的思想精神和气节人格,使鲁迅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不仅仅是在文学造诣方面,更是在他对革命,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不懈努力和奋进之心,鲁迅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他在中华民族新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峰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先生的第一篇文章《狂人日记》,正是对那个封建专制,人吃人的社会的最强的反抗之音,他以自己的笔写下对那些,亦或明哲保身,委曲求全,亦或扮演吃人角色的人最有力的控诉。而在这样的社会中,只有疯子,才是最不受那些封建礼教束缚的人,因为他的疯,使他摆脱了封建礼教的对心灵的摧残和压迫,也只有疯子才有权利拥有纯净的灵魂,希望这社会都是疯子! 而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篇文章便是家喻户晓的《阿Q正传》,这篇文章之所以这么家喻户晓,是因为他写出了“一个现代我们国人的灵魂”,即表现国民性的弱点。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而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严重影响。但作为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通称“阿Q精神”),即在接连不断的失效中随时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这种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全国统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l试卷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 1、刊载《本志罪案之答辩书》的杂志是()(1分) A:《论语》 B:《新青年》 C:《小说月报》 D:《七月》 2、被胡适认为追求“美与爱与自由”的“单纯信仰”的人生观的作家是()(1分) A:沈从文 B:闻一多 C:徐志摩 D:林语堂 3、散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中,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病情恶化后的表现是()(1分) A:尽可能地多做工作 B:尽可能地多休息 C:尽可能地多治疗 D:尽可能地多享受 4、散文《灵魂的呼号》的文体及叙述人称是()(1分) A:日记体第三人称 B:书信体第二人称 C:日记体第一人称 D:书信体第一人称 5、诗句“在人道恶浊的涧水里流着,浮荇似的,五具残缺的尸体,它们是仁义礼智信,向着时间无尽的海澜里流去”出自()(1分) A:《婴儿》 B:《毒药》 C:《白旗》 D:《我用残损的手掌》 6、诗歌《老马》中,“老马”象征的是()(1分) A:背负生活重压、低头忍耐的中国农民 B:工作辛苦却工资微薄的产业工人 C:追求进步、坚忍顽强的中国知识分子 D:辛勤劳动、面对苦难积极反抗的战斗者 7、出自辛笛诗歌《航》,体现了现代派诗“思想知觉化”的艺术观,把对生命的抽象感知转化为可视可感的审美空间的诗句是()(1分) A:“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B:“升了呀月钩,/明了呀织女牵牛;/薄雾呀拂水,/凉风呀飘去莲舟。”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D:“从日到夜/从夜到日/我们航不出这圆圈/后一个圆/前一个圆/一个永恒/而无涯溴的圆圈” 8、郭沫若创作的《屈原》是()(1分) A: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剧 B:富有现实主义色彩的悲剧 C:融诗、歌、舞于一体的民族新歌剧 D: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喜剧 9、小说《拜堂》表现汪大嫂与汪二拜堂前后的惊恐和痛苦所运用的手法是()(1分) A:环境描写与心理独白 B:语言描写与肖像刻画 C:心理独白与动作描写 D:细节描写与气氛营造 10、散文《死火》中,“死火”与“我”要挣脱的困境是()(1分) A:大石车 B:冰谷 C:火宅 D:烈焰 11、小说《断魂枪》中,至死不传“五虎断魂枪”的人物是()(1分) A:沙子龙 B:王三胜 C:孙老者 D:鬼冬哥 12、以眉间尺为父报仇作为中心线索的小说是()(1分) A:《九十九度中》 B:《蜗牛在荆棘上》 C:《铸剑》 D:《山峡中》 13、小说《小城三月》中翠姨的结局是()(1分) A:贫病而死 B:不能嫁给相爱者而抑郁致死 C:难产而死 D:陪伴相爱者的亡灵孤老终身 14、新闻特写《活宝们在受难——空袭下的英国家畜》中,被赋予“忠诚”品性的动物是()(1分) A:狼犬 B:鸟 C:猫 D:肥猪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论文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论文 指导老师:xxxx 姓名:xxxxx 专业:xxxxxx 学号:xxxxx

论贾平凹小说的写作特色 摘要:借用中国禅宗思想的三种境界来概括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三个代表性阶段,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一方面,纵观贾平凹的小说创作轨迹,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技巧逐渐从稚嫩走向圆熟,基本呈螺旋上升的态势。虽然在这个上升趋势中,不免有起起落落的回复现象,但大体上和禅宗思想的这三种境界是吻合的。另一方面,具体到贾平凹的每一部重要作品之中,都可能或多或少地同时体现了这三种境界。 关键词:贾平凹小说境界 纵观贾平凹三十多年的小说创作,基本上都围绕一个总的思想原则:那就是融传统于现代,这其实正是文化寻根的基本精神。有人总结,从贾平凹小说创作的文化追寻上看,大体经历了文化和谐——文化错位——文化崩溃——文化建构几个大的段落,并且其间相互交叉、渗透。按照这样一个思路,贾平凹早期的创作,比如《商州初录》、《天狗》等表现了美好人情的文化和谐,而《古堡》、《浮躁》等则表现了文化错位的危机,到《废都》、《白夜》则达到了文化崩溃的边沿,到《高老庄》则逐渐出现文化建构的希望,而《秦腔》则应该是文化追寻的集大成之作,既表现了文化错位、文化崩溃的危机,又给人以必须文化重建的警示。 这里,不再对贾平凹的创作作全面的论述,而是借用中国禅宗思想的三种境界来概括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三个代表性阶段,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禅宗的这三种境界一般是形容人认识大千世界的过程。“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一般看做求实阶段,即对眼前的所见,基本凭着经验直觉去判断。“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可看作求智阶段,是用空灵智慧的心态去观察事物,也可谓透过现象看本质。“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可以说是求自由阶段,类似于哲学上的“否定之否定”,看似回到了起点,但又不只是起点的重复。是对大千世界的大彻大悟,是达到一种高度或深度的“自由”状态。现把这三种境界用在概括贾平凹小说创作上,是出于两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莫泊桑(1850-1893),俄国的契诃夫(1860-1904),美国的欧·亨利(1862-1910)三位文学大师。 居伊·德·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他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文学成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1880年发表第一个中篇小说《羊脂球》,此后陆续写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小说,博得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赞誉。他的创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丑恶,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说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人物语言个性化,布局谋篇别具匠心。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的朋友》等。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他的早期作品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80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套中人》、《假面》、《牡蛎》、《必要的前奏》、《脖子上的安娜》、《乞丐》、《彩票》、《名贵的狗》等。 契夫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他截取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这种小说抒情气味浓郁,抒发他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把褒扬和贬抑、欢悦和痛苦之情融化在作品的形象体系之中。他认为:“天才的姊妹是简练”,“写作的本领就是把写得差的地方删去的本领”。他提倡“客观地”叙述,说“越是客观给人的印象就越深”。 欧?亨利(真实姓名威廉·西德尼·波特):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曾被诬告罪入狱三年。后迁居纽约,专事写作,他几乎每周写一篇短篇小说,供报刊发表。他一生创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对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虚伪的道德给予揭露和讽刺。 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 从题材的性质来看,欧·亨利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以描写美国西部生活为主;一类写的是美国一些大城市的生活;一类则以拉丁美洲生活为对象。这些不同的题材,显然与作者一生中几个主要生活时期的不同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三类作品当中,无疑又以描写城市生活的作品数量最多,意义最大。 欧亨利式结尾: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一、现代文学作品赏析

目录 一.《狂人日记》赏析 二.《阿Q正传》赏析 三.《凤凰涅槃》赏析 四.《荷塘月色》赏析 五.《子夜》赏析 六.《家》赏析 七.《雷雨》赏析 八.《骆驼祥子》赏析 九.《断魂枪》赏析 十.《再别康桥》赏析 十一.《死水》赏析 十二.《金锁记》赏析 十三.《雨巷》赏析 十四.《围城》赏析 十五.《边城》赏析 十六.《大堰河——我的保姆》赏析 十七.《小二黑结婚》赏析 十八.《王贵与李香香》赏析 一.《狂人日记》赏析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早年曾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职教育部,辞职后曾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和《且介亭杂文》等。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鲁迅语)而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这篇小说受到俄国小说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的影响。 这是一篇白话日记体小说,包括小序和正文两个部分。小序主要用文言介绍写作的背景和缘起;正文共有13则白话写就的“疯子”的日记。小说的主人公是日记的“作者”——狂人。狂人,从作品的叙述来看他确实是个疯子,他有种种疯子的病症: 狂人总是时时害怕着,提防着被人活生生地吃掉,作品具体写出了他的狂态:(1)变态的心理。他把平常人的交往如探视、抚摩都看作是吃人行为的一部分。如“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将别人善意的“笑”理解为暗藏杀机的吃人者的表面文章,完全背离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轨道。(2)混乱的逻辑。狂人在这种变态的心理下,正常的逻辑必然会被打破,这就造成了逻辑的混乱。“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三十多年不见月光,从生活逻辑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是荒唐的。“他”与“赵家的狗”没有必然的联系,那狗看“我”两眼更是与“我”不相干,但狂人却将他和“那狗”与“我怕”与“月光”的不见都联系了起来,组成一个三段论。这种将部分前提省略的做法,造成了三段论的不成立。(3)虚幻的幻觉。狂人即疯子,是生活在幻觉世界中的人。“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二十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三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徐志摩写过一首爱情诗( D 《雪花的快乐》),其中化用了冰雪红梅的典故。 [A] 《我的失恋》[B] 《我不知道风——》 [C] 《小河》[D] 《雪花的快乐》 2、在丁西林的话剧《酒后》中,丈夫是一个( D现实主义者)。 [A] 理想主义者[B] 颓废者[C] 浪漫主义者[D] 现实主义者 3、巴金创作的《家》塑造了多种青年的典型形象,其中的(B觉慧)是作者给青年“应该怎么做”提供的“榜样”。 [A] 觉新[B] 觉慧[C] 祥子[D] 天保 4、《诗八首》中对爱情复杂性的思考达到了很高的程度,而它的作者在写作时仅仅24岁,这位作者是( C穆旦)。 [A] 冯至[B] 徐志摩[C] 穆旦[D] 戴望舒 5、在1920年代后期的中国文坛,女作家( C丁玲)脱颖而出,以迥异于五四时期女性作家婉转低回的笔墨,大胆书写五四之后知识女性的苦闷,她的自叙传小说是对五四郁达夫开创的自叙传小说的总结和结束。 [A] 冰心[B] 凌淑华[C] 丁玲[D] 淦女士 6、巴金的《家》是其( D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A] 《春秋三部曲》[B] 《雷电三部曲》 [C] 《风雪三部曲》[D] 《激流三部曲》 7、《自己的园地》是作家( D周作人)的散文集。 [A] 朱自清[B] 冰心[C] 梁遇春[D] 周作人 8、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文前有一篇用( A文言)写成的小序。 [A] 文言[B] 白话文[C] 文白夹杂[D] 韵文 9、1933年,23岁的曹禺在大学读书期间创作了自己的戏剧处女作(B雷雨),出手不凡,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A] 《日出》[B] 《雷雨》[C] 《原野》[D] 《北京人》 10、1932年9月,林语堂开始主编(B论语),创刊号即一鸣惊人。 [A] 《莽原》[B] 《论语》[C] 《人间世》[D] 《语丝》 11、曾和废名共同创办了《骆驼草》的作家是( C周作人)。 [A] 鲁迅[B] 茅盾[C] 周作人[D] 钱钟书 12、鲁迅曾经把冯至称为( A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A]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B] “中国优秀的抒情诗人” [C] “有后劲的年轻诗人”[D] “中国抒情诗人” 13、《酒后》中没有出现的人物是(B孩子)。 [A] 妻子[B] 孩子[C] 一个男子[D] 丈夫 14、下列作家不是《语丝》杂志主要撰稿人的是( C何其芳)。 [A] 鲁迅[B] 周作人[C] 何其芳[D] 林语堂 15、关于《死火》的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色彩华丽)。 [A] 色彩黯淡[B] 色彩华丽[C] 平直淡泊[D] 通俗明快

现代虐文短篇小说推荐

现代虐文短篇小说推荐 下面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现代虐文短篇小说。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现代虐文短篇小说推荐 一夜一日一年一世 高飞,你可曾相信,我这一夜一日一年一世只为了能与你执手走一遭 当爱变成爱过的时候 从懵懂透明的情窦初开到豆蔻年华的年少爱情再到妩媚妖娆的缠绵情事。拥有15万粉丝的青春偶像作家新鲜旧情人用文字上演校园情感大戏。 新鲜旧情人多年作品的精选,珍若拱璧。分为三个部分:十六岁,十九岁,后来的我们。像是一个藏满愿望的树洞,期待被读到,期待被珍藏。如果您想成长,便从前往后顺时针读,如果您想回忆,便从后往前逆时针读。它是一部时光机,让我们可以在岁月里自由地来去。 目送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荷包里的单人床 作者1997年5月完成这部作品。这是一个关于暗恋的故事。女主角苏盈苦苦地暗恋着秦云生。运云生虽然最后接受了她,但他心里思念的,是一个永远不会回来的女人。无论苏盈多么努力,他最爱的,始终是一个逝去的情人。苏盈伤心地说:“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最遥远的距离,是你心里没有我。 上文为大家介绍的现代虐文短篇小说,你了解了吗?

什么是好的短篇小说(一)

什么是好的短篇小说(一) 弋舟:*马尔克斯给出了一个现代短篇小说艺术的指标——冷静,以及近乎冷酷的客观。*小说中必须有这样一个毫不含糊的“定点”,它的存在所具备的那种“仿生”的、“现实主义”的意义,是将小说虚构性与现实混淆的上佳手段。双雪涛:*短篇小说即自我约束,无论风格多么丰腴的作家,写上短篇小说,也该提醒自己,此时是话少的时候,一切以恰当精确为第一要务,袖里乾坤大,闪展腾挪都在方寸之地,若是啰嗦,就该问问自己,说要写蝇头小楷,下笔却是斗大的一个,有什么意思?*短篇小说因为其短,某种程度与诗是近亲。*纳博科夫分析契诃夫,说中了短篇小说写作的一部分秘密:契诃夫并不描写他的心境,也不去渲染他在道德地位上的困难,却提供了真正富于艺术性的描写,他特别提到用军用毛料做的灰色地毯、积满灰尘因此也呈现出灰色的墨水台,那上边有一个骑马人像,骑士手中挥舞着一顶帽子,而脑袋却没了。就这些,似乎什么都没有,但真正的文学所要具备的一切这里都有了。文珍:*短篇小说类似短跑,需要速度和爆发力。而如何能在一小段竞技中完美展现自己的巅峰状态,却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思索。王手:*写短篇不一定要求有太大的起势,但一定得找到一个好的入口,这个入口可以很小,但进去之后一定要有绮丽的风光,这些风光

就是一些短篇的元素。王安忆:*短篇,一旦开头就必要规划妥当,不能在途中作无谓的消磨。*短篇小说往往是在偶然上做文章,但这偶然却集合着所有必然的理由。*契诃夫从大千世界中攫取一事一人,出自特别犀利不留情的目光,入木三分,由于聚焦过度,就有些变形,变得荒谬,底下却是更严峻的真实。王松:*短篇小说像极小孔成像。关键在于小。孔足够小,才能够成像。王威廉:*对短篇小说来说,最重要的技艺应该首推控制力。王祥夫:*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最最重要的区别是,中篇是“写什么”,而短篇却是“怎么写”。东西:*短篇小说要最大限度地去掉废话,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给读者以小说的全部享受。东君:*短篇大师,除了简洁,他们能保持一贯的准确。*卡佛曾多次引用庞德的一个观点,认为“准确”是小说家唯一的道德标准。*如果说奥 康纳能准确抓住一种给小说带来某种决定性变化的“天惠时刻”,那么,卡佛也总能在眼角瞥见的那一瞬间,故作轻松地抓住某种稍纵即逝的东西。付秀莹:*相对于“写什么”,我 更愿意探讨“怎么写”。*杯水微澜,或许更加接近和契合短 篇小说的艺术气质。相较于外部世界的宏阔场景,我更愿意走入人物的内心。 叶舟:*它签发了一纸活色生香的地图,从而保有了人类对自身的好奇心和大胆冒犯,寻求一份新的可能性与唐突的风景。叶弥:*写短篇小说更重要的是内心对世界具有的情趣。艾

文学经典导读

1.兼容并包,英华荟萃——回忆北京大学什么是兼容并包呢?作者举了两个著名的例子。五四四期,是一个推翻了千年帝制的革命风云的时期,也是新学盛行的时期,但,仍有两位“大反动派”在北大公开任教,一是辜鸿铭,一是刘师培。“辜鸿铭在民国已经成立了几年之后,还是带着辫子,穿着清朝衣冠,公开主张帝制”;刘师培是鼓吹复辟帝制的臭名昭著的“筹安会”“六君子”之一,但他们俩,一个“英文在当时说是水平很高的”,一个“出身于一个讲汉学的世家”,讲中国中古文学史“上课既不带书,也不带卡片,随笔谈起来,就是头头是道。援引资料,都是随口背诵。当时学生都很佩服”,所以,北大就请他们任教,因为在北大看来,“教授之所以为教授,在于他在学术上有所贡献,在他本行中是个权威,并不在于他在政治上有什么主张”。北大所以能有这样的选聘教授的观念,是与北大对大学性质的认识分不开的。在北大看来:“学校的任务,基本上是传授知识,大学尤其如此。一个大学应该是各种学术权威集中的地方,只要是世界上已有的学问,不管它是什么科,一个大学里面都应该有些权威学者,能够解答这种学科的问题。大学应该是国家的知识库,民族的智囊团。”正因为如此,所以北大才能认定“学校是一个…尚贤?的地方,谁有知识,谁就在某一范围内有发言权,他就应该受到尊重”。辜鸿铭、刘师培在北大能够受到尊重,原因在此。西方的系统论认为,每一个系统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只有汲取异质的他系统的资源,才能调整自身的内在矛盾,从而使自身得以健全。北大的兼容并包,有利于各思想、学术、知识系统,在相互的竞争、对抗、汲取的过程中,发展、健全了自身,也只有兼容并包,才能使思想、学术、

知识系统的精英人物,荟萃于北大。兼容并包,英华荟萃,这确实是北大可引以为骄傲的啊 2十八岁出门远行在经历这场浩劫之后,文中写出了“我”和汽车、的哪些相同感受?作者把二者结合起来写有什么好处?经历了这场浩劫后,“我”和汽车都遍体鳞伤,浑身冰凉,无限悲伤,但心窝还是暖和的。作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因为两者有相似的经历,更重要的是作者借汽车这一有形的实体,用它的遭遇来表现“我”在这场经历后的感受。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让人真实可感。我无限悲伤地看着汽车,汽车也无限悲伤地看着我。。。作者把汽车当做人来写,通过“我”和汽车的对视,写出了远行遭遇挫折后、理想破灭之时的无奈之情。象征手法:“红色的背包”象征了青春。青春的色彩是鲜红的,充满着热烈的激情。“红色的背包”的被抢,暗示了青春理想的破灭。文中寻找旅店的过程,也同样充满了象征意味。“我”一路上不停地寻找旅店,然而却始终没有找到,最后只能在破车里暂且安身。人的一生不也就是这样永远处于漂泊之中吗?理想的“旅店”,安定的归宿,温暖的港湾,也许并不存在。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这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同时也是象征的手法,汽车的“心窝”是“健全”“暖和”的,字面上是照应前面驾驶室里的座椅没有被撬去,劫难相对要小,也可理解为少年对世界没有彻底的绝望,还抱有一点幻想,所以说“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文章最后才写“我”出门时的情景,分析这样写的用意和好处。。。这是一种倒叙手法,不仅照应了文章开头,使故事更加完整,而且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

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的解读

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的解读 胡明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生存意义的失落、人生境遇的荒诞和人生存在的疏离这三个方面来从存在主义对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中所反映的深刻主题加以解读。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说在深层文化意义上来讲,也是关于现代人类生存状态和境遇的思考。从他的短篇小说中我们可以感受一种独特的人类的生存境遇,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审视现代社会的独特视角。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存在主义 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是杰出的现代美国作家,在美国现代文学发展中,菲茨杰拉德的创作一直是个独特的存在,他把那个喧嚣的社会作为他所描写的人物生活的背景。他一生中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人间天堂》和《美丽与毁灭》初步展露他的写作才华,而《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则是其写作生涯顶峰的代表作。随着对他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菲茨杰拉德不仅仅在长篇小说的写作中成绩斐然,而且其短篇小说也以优美的文笔和新奇的构思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社会。菲茨杰拉德一生共创作短篇小说178篇,这些作品都凝聚了他的心血和对生活深刻体验,其中的代表作有《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伯妮斯剪发》、《重返巴比伦》、《返老还童》、《冰宫》和《富家公子》等等,这些短篇小说和菲茨杰拉德的长篇小说都表现了当时价值观念和文化变革的特征,深刻揭示了二战以后美国年轻人对于“美国梦”幻灭而表现的悲哀与迷惘。国内外评论界对于菲茨杰拉德及其作品从主题思想、叙述技巧、象征主义、结构主义和女性主义等各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尝试从存在主义的角度解读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说,探查作品中所关注的人的境况和个人存在的感受,以及其中蕴含的对人的存在的深刻反思和超越现实的勇气,同时深刻体味菲茨杰拉德通过作品中人类存在的荒诞行为和孤独、异化而又疏离的状态所营造的一种独特而苍凉的存在主义氛围。 一、《重返巴比伦》:生存意义的失落 《重访巴比伦》的题材紧扣现实,文字清新优雅,是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中被收录在各类选集中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中菲茨杰拉德准确的把握到了那个“金元”时代的脉搏,把作品焦点对准了一代人的精神痛苦,深刻的揭示出他们的困惑、孤独和无聊,而这种精神状态的根源在于生存意义的失落。小说男主人公查理·威尔斯从出现开始就不断压抑自己的欲望,用美好的未来憧憬激励自己,当他再次踏进里茨酒店时,他开始回忆和审视自己的过去,他曾经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金钱成为对他的嘉奖,但是他的生活最终被金钱所扰乱,在极度富足的生活中他逐渐失去自我,做出许多荒唐的事情,金钱失去后他才开始反省自己和生活的本质,他渐渐开始认可金钱不能给他带来一切想要的东西,他试图通过相信品德和荣誉来找寻生存的意义,但是当他希望证明自己的价值时他还是不由自主的夸耀他现在赚得比以前还多,当他想向女儿表达爱意时也只能是到高级饭店就餐,买玩具和到华丽的剧场看演出。最后当无法如愿收回对女儿的监护权时,他除了再给女儿送些东西之外没有什么可做的了。 从这部作品中我们清晰的看到了菲茨杰拉德的身影,他和查理一样过着纸醉金迷,挥霍无度的生活,他们都有着年轻美丽而耽于享乐的妻子,他们都试图用金钱美酒去排解空虚,可是却无可奈何地变得更加空虚,最终只能面对以往痛心疾首。基于自身的人生经历和对社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撰写人: 课程总体介绍:《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主要是通过对现当代文学经典名篇的解读,提高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过程以作品为纲,兼及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文体的发展脉络,对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同时引入最新的学术成果,力求内容的新、准、精,让传统的作品选讲课焕发出新的活力。注意引进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力求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4学分,48学时。 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其任务是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各主要文体的代表作家作品;大致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脉络和走向,提高学生文学阅读、鉴赏、表达的能力。本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学。 二、教学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现代哲学、美学眼光正确分析、评价作家作品。通过对作家作品的学习,认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所拥有的美好情操和人文传统。学习中国知识分子感应时代的变迁而激起的追求、奋斗、反思的精神历程,学习他们为追求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所持有的特殊的立场和方式,自觉承担起知识分子人文传统重铸的责任和使命。 三、教学内容: 理论讲授: 专题一现代小说。具体内容包括: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茅盾的小说;巴金、老舍、沈从文的小说;钱钟书的《围城》;“诗化”小说。 专题二现代诗歌。具体内容包括:郭沫若的《女神》;新月社的诗歌;戴望舒、艾青、田间、臧克家的诗歌。 专题三现代散文。具体内容包括:鲁迅杂文散文,朱自清、冰心、周作人、陆蠡等人的散文。 专题四现代戏剧。具体内容包括:曹禺的戏剧。 实践环节:无

中国现代文学平时作业一

中国现代文学平时作业一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1.---------------年,政治上“戊戌变法”的失败,为文学的变法提供了转机,中国文学也由此进入了“前五四文学时期”。 2.1915年9月15日,---------------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3.新文化运动包括“思想革命”和“---------------”两个部分。4.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即1917年至---------------年,习惯上又称“五四时期”。5.1918年3月,《新青年》刊登了---------------化名“王敬轩”的《给〈新青年〉编者的一封信》,同时刊登刘半农的《复王敬轩书》,痛加驳斥,上演了一出“双簧戏”。6.1919年5月,---------------将由他轮职主编的《新青年》6卷5期,办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7.1921年3月出版的---------------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个人诗集。8.诗合集《---------------》是朱自清、周作人、徐玉诺、俞平伯、郭绍虞、叶圣陶、刘延陵和郑振铎八位文学研究会诗人的集体亮相。9.1924年,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和---------------在杭州成立了湖畔诗社。10.1926年4月,主编《晨报副刊》的---------------与闻一多在副刊上开辟了“诗镌”专栏,新月诗派(格律诗派)正式形成。11.1907年,在日本的留学生李叔同、欧阳予倩等组织的“---------------”,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话剧团体。 12.最先在话剧创作上掀起问题剧热潮的是---------------。1919年3月,他模仿《玩偶之家》创作的独幕剧《终身大事》,体现出五四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