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指导书
溶出物试验操作指导书
![溶出物试验操作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4f1f51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f.png)
溶出物试验操作指导书
包括实验环境、实验原理和方法,安全措施,实验结果分析,数据记录以及操作注意事项等
实验组态:实验应在室温下开展。
实验原理和方法:
易氧化物溶出物试验是一种用于测定塑料或橡胶等材料中含有易氧化物的试验,准确地鉴定材料中易氧化物的含量,以及了解组分种类、含量等信息。
该实验主要使用提取液法来测定材料中易氧化物:采用相对稳定的溶剂,将样品的易氧化物溶出,进行检测分析。
一、实验安全措施:
1.实验室、操作台和检测仪器等必须保持整洁、干净;
2.使用时应穿戴实验服、安全眼镜、口罩及手套,在填充样品时避免口吸,并禁止一切吸烟及抽烟行为;
3.实验中应注意防止过量曝晒,预防污染;
4.在操作样品是应谨慎,以免粉尘和试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5.实验室必须设置紧急报警装置,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处理;
6.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废液妥善处理,并确保实验室的环境安全清洁。
二、实验准备:
1.准备合格的样品,按技术要求进行实验;
2.准备可靠的仪器设备,并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3.准备溶剂,用于溶解样品中的易氧化物;。
实验指导书模板范文
![实验指导书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8d1bac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2.png)
实验指导书是实验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指导着学生们进行实验操作,帮助他们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验技能,促进科学素质的培养。
因此,编写一份规范且易懂的实验指导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份实验指导书模板,供大家参考。
一、实验名称(简要说明实验名称,例如“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测定”)二、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的及预期结果。
例如:“熟悉酸碱中和反应,掌握酸碱反应等量关系;掌握酸碱滴定技术,重点介绍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实验操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通过实验,能够准确地测定酸碱溶液中的浓度;最终达到提高实验技能的目的。
”)三、实验原理(详细阐述实验的原理及相关知识点,例如“酸碱滴定是一种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强碱与强酸的滴定反应产生的中和反应,在已知量的一种酸碱溶液中加入某一种标准的酸碱溶液,观察到酸碱溶液中对数浓度之和等于标准酸碱溶液的对数浓度,即能确定实验酸(碱)溶液的浓度值。
”)四、实验器材(列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及数量,如容量瓶、酸碱滴定管、电子天平等)五、实验药品(列出实验所需的药品及数量,如盐酸、氢氧化钠、甲基红指示剂等。
注意应注明浓度和规格。
)六、实验步骤(详细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包括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配制试剂、取样、加试剂、加热、观察、记录实验数据等。
注意应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简要明了。
)七、实验数据处理(详细说明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浓度、标准偏差、相对误差等。
注意应清晰易懂,尽量不出错。
)八、实验注意事项(提示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操作方法、安全措施、总结经验教训等。
)九、实验结果与分析(详细描述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及评价。
注意应详实可靠、客观公正。
)十、实验结论(简明扼要地罗列实验结论,说明是否达到实验目的。
若未达到目的,可以提出改进建议。
)十一、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例如老师指定的参考书目)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实验指导书模板,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适当增删修改。
化学教学实验指导书
![化学教学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1edac0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5.png)
化学教学实验指导书第一章实验目的与背景1.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科学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2 实验背景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本实验将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基本化学概念的实验操作。
第二章实验器材与试剂2.1 实验器材- 烧杯- 试管- 镊子- 火柴- 量筒- 温度计2.2 试剂- 硫酸- 氢氧化钠- 盐酸- 硝酸银- 氯化钡第三章实验操作步骤3.1 实验一:氧化还原反应步骤一:取一小块锌片,用砂纸擦拭干净,放入试管中。
步骤二: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观察反应现象。
步骤三: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后溶液的温度变化。
3.2 实验二:酸碱中和反应步骤一:取一定量的硫酸倒入烧杯中。
步骤二: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
步骤三: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酸碱性。
3.3 实验三:沉淀反应步骤一:取一小量的硝酸银溶液倒入试管中。
步骤二:向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第四章实验结果与分析4.1 实验一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一中,观察到锌片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并且溶液温度上升。
这是因为锌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酸反应会释放出氢气。
4.2 实验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二中,观察到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的pH值接近中性。
这是因为硫酸是强酸,氢氧化钠是强碱,它们反应后生成盐和水。
4.3 实验三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三中,观察到硝酸银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这是因为氯化钡是一种强电解质,与硝酸银反应会生成不溶于水的氯化物沉淀。
第五章实验总结与展望5.1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化学实验,学生们加深了对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和沉淀反应的理解。
实验过程中,他们不仅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还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5.2 实验展望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实验内容和难度,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化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实验指导书
![教学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7815e3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f.png)
教学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实验器材与药品1. 实验器材:- 试管架、试管夹、玻璃棒、滴管等;- 显微镜、移液器、离心机等。
2. 实验药品:- 乙醇、盐酸、氢氧化钠等。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 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 准备所需药品,确保药品的正确性和有效期。
2. 实验操作:(这里根据具体实验内容进行描述,确保每个步骤都清晰明了)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记录:- 记录每个步骤的实验结果,包括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数据等。
2.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现象解释。
五、实验讨论与总结1. 实验讨论:- 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探讨原因和解决方法。
2. 实验总结:- 总结实验的目的、步骤和结果,指出实验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实验过程中应佩戴实验室必要的防护用具,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3. 实验中使用的化学药品要小心操作,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气体。
4.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废弃物,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七、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与药品、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讨论与总结等内容。
2. 实验报告应规范书写,语句通顺,段落结构清晰。
3. 实验报告中的数据应准确无误,并配以合适的图表或图像进行展示。
4. 实验报告应标明实验日期、实验地点和实验人员姓名。
八、参考文献(根据实验内容提供相关参考文献)以上为《教学实验指导书》的基本格式和内容要求,具体实验内容和步骤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本指导书能够对您的实验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生物科学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
![生物科学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b8c976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f.png)
生物科学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实验一:制备酵母发酵剂材料:- 酵母粉- 白砂糖- 温水- 塑料瓶- 漏斗- 纸巾- 酒精灯或电炉操作步骤:1. 将塑料瓶清洗干净,并用热水消毒。
将塑料瓶沿纵向切割一条长约10厘米的缝隙,并对折将其打开,使其成为一个小漏斗。
2. 取适量的酵母粉,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
3. 加入适量的白砂糖,在酵母粉上撒上一层糖。
4. 将温水倒入塑料瓶中,闭上盖子,摇晃均匀,将盖子重新打开,等待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5. 若有气泡产生,说明酵母发酵剂制备成功,将其过滤至另一个干净的容器中。
6. 将制备好的酵母发酵剂保存在冰箱中以延长其储存寿命。
实验二:观察酵母的呼吸作用材料:- 酵母发酵剂- 糖水溶液- 试管- 橡皮塞- 数字温度计操作步骤:1. 准备多个试管,并在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糖水溶液。
2. 在其中一个试管中添加适量的酵母发酵剂,用橡皮塞封闭试管口。
3. 在剩余的试管中分别分别加入热水、冷水和常温水,作为对照组。
4. 使用数字温度计分别测量各试管中液体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5. 观察每个试管中是否产生气泡,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6. 根据观察结果,分析酵母在不同温度下的呼吸作用是否受到影响。
实验三:观察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材料:- 鲜绿色植物叶片- 高锰酸钾溶液- 试管- 温水- 酒精灯或电炉- 针筒操作步骤:1. 准备多个试管,并在每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
2. 从不同植物中采集新鲜的绿色叶片,并将其放入试管中。
3. 使用针筒将试管中的气体抽出,以创建真空条件。
4. 将部分试管放在光照区域,部分试管放在遮光区域,作为对照组。
5. 观察每个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6. 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叶绿素在光照条件下是否参与光合作用。
实验四:观察细菌的生长条件材料:- 琼脂培养基- 干净的培养皿- 细菌培养液- 干净的棉签- 酒精灯或电炉操作步骤:1. 将琼脂培养基倒入干净的培养皿中,使其均匀分布,并让其凝固。
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b714e4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1.png)
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了解实验原理,并通过实践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器材•实验仪器:XXXX仪器•实验材料:XXXX材料•其他:XXXX设备、器皿等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将仪器、材料摆放整齐,确保周围环境整洁,无杂物影响实验操作。
•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所有连接线插好且牢固。
•准备好所需试剂和药品,按照实验要求进行配制。
2. 实验操作步骤1.步骤一:XXXX–具体操作细节1–具体操作细节2–具体操作细节32.步骤二:XXXX–具体操作细节1–具体操作细节2–具体操作细节33.步骤三:XXXX–具体操作细节1–具体操作细节2–具体操作细节3…3. 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时要认真仔细,确保操作步骤正确,避免误操作导致实验失败或事故发生。
•注意保持实验器材的清洁和完整,实验后应及时清洗器材并归还到指定位置。
4. 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操作细节、观察结果和数据。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现象或结论。
•可将实验结果用图表展示,以增加可视化效果。
四、实验拓展•针对本实验,可以进行进一步拓展,例如探究不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扩展实验的应用范围等。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的操作,学生对实验过程、实验原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实验技能也得到了提升。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2]。
化学合成实验作业指导书
![化学合成实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7f9485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0.png)
化学合成实验作业指导书实验室名称:化学合成实验室实验项目:化学合成实验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目标物质并验证其结构及性质。
二、实验原理化学合成是一种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途径,将原料经过一系列的步骤转化为目标物质的方法。
其中,化学反应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产物的纯化过程都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三、实验步骤及操作指导1. 实验前准备:a) 检查实验材料及设备是否齐全,并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好所需试剂。
b) 查阅文献,了解所需目标物质的化学反应路线、反应条件及操作注意事项。
c) 穿戴实验室必要的安全设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2. 实验操作:a) 按照所选合成路线,将原料按照一定比例称取准备好,并放置在干净的容器中。
b) 根据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反应容器,将原料逐步加入,并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
c) 反应结束后,根据反应产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如结晶、蒸馏、萃取等,将产物纯化。
d) 对产物进行结构鉴定,如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等,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e)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个关键步骤,如原料加入量、反应条件、实验结果等。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需在实验室内进行,严禁饮食、吸烟等。
2. 操作过程中要佩戴护目镜、实验服和手套等防护装备。
3. 使用化学试剂时,要注意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如有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4. 严禁将有机溶剂直接倒入下水道或排水口,要根据实验室规定进行处理。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根据实验步骤所述操作,完成化学合成实验后,对产物进行结构鉴定,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若产物的结构和理论值相符,说明实验成功并找到了适用的合成路线。
若有偏差,则需要对反应条件进行调整或尝试其他合成方法。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化学合成实验,我们掌握了化学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安全事项,并成功合成了目标物质。
通过实验,我们对合成路线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产物纯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结构鉴定。
医学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
![医学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761fe5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6.png)
医学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指导学生完成医学实验操作,使其掌握相关实验技巧和操作流程。
二、实验材料1. 医学实验仪器:根据实验要求准备相应的医学仪器。
2. 医学实验药品:根据实验要求准备相应的医学药品。
3. 个人防护用品:戴口罩、手套、实验服等,保证个人安全。
三、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 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如有损坏,请及时更换或修理。
2. 检查实验药品的标签和有效期,如有问题,请及时更换或补充。
步骤二:个人防护1. 穿戴实验服,确保衣物干净整洁。
2. 戴口罩,避免实验药品引起的气溶胶对人体的影响。
3. 戴手套,避免药品直接接触皮肤。
4. 戴护目镜,防止实验药品飞溅入眼。
步骤三:操作流程1. 根据实验要求,准确称取实验药品并放入容器中。
2. 根据实验要求调配实验液体,并进行均匀搅拌。
3. 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如实验中需要进行观察和记录,请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并保证记录的准确性。
步骤四:实验结束1. 关闭实验仪器,清理实验台面,保证实验环境的整洁。
2. 将使用过的实验仪器和容器进行清洗,确保下次使用时干净。
3. 适当处理废弃物和实验残留物,遵循环保原则。
四、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实验室安全,严禁一人独立操作。
2. 操作前请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指导书,确保操作步骤清晰明了。
3. 如有实验中出现突发情况,请立即向实验室管理员或教师求助。
4. 在实验过程中,严禁食品和饮料进入实验室。
5. 完成实验后,请注意清理实验工作区域,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以上为医学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希望能够对学生顺利完成医学实验提供指导和帮助。
在实验过程中,请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指导书中的步骤进行,确保个人安全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祝实验成功!。
《流体输送操作》实训指导书
![《流体输送操作》实训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f09ca9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2.png)
《流体输送操作》实训指导书一、实验目的使学生充分认识流体输送流程,掌握流体输送的三个基本方法(输送机械输送、位差(高位槽)输送、压差(抽真空)输送)。
掌握离心泵的操作方法。
了解配比输送,了解流量计、液位计等测量仪表。
了解电动调节阀的使用方法。
掌握泵的串并联,联锁功能及使用。
二、开车前准备1、由相关操作人员组成装置检查小组,对本装置所有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电气、照明、分析、保温等按工艺流程图要求和专业技术要求进行检查。
2、检查所有仪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3、检查所有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4、试电4.1.检查外部供电系统,确保控制柜上所有开关均处于关闭状态。
4.2.开启外部供电系统总电源开关。
4.3.打开控制柜上空气开关33(QF1)。
4.4.打开空气开关10(QF2),打开仪表电源开关8。
查看所有仪表是否上电,指示是否正常。
4.5.将各阀门顺时针旋转操作到关的状态。
检查孔板流量计正压阀和负压阀是否均处于开启状态(实验中保持开启)。
4.6加装实训用水关闭原料水槽排水阀(VA25),原料水槽加水至浮球阀关闭,关闭自来水。
(一)输送操作1、流体输送机械输送①单泵实验(1#泵):方法一:开并联2号泵支路阀(VA03),开溢流阀(VA12),关双泵串联支路阀(VA04)、2号泵进水阀(VA06)、并联1号泵支路阀(VA09)、高位槽回流阀(VA13)、高位槽出口流量手动调节阀(VA14),放空阀(VA11)适当打开。
液体直接从高位槽流入原料水槽。
方法二:开并联2号泵支路阀(VA03),关溢流阀(VA12),关双泵串联阀(VA04)、2号泵进水阀(VA06)、并联1号泵支路阀(VA09)、高位槽放空阀(VA11)、高位槽回流阀(VA13)、高位槽溢流阀(VA12)、局部阻力管阀(VA16)、光滑管阀(VA20)、局部阻力管高压引压阀(VA18)、光滑管高压引压阀(VA21)、局部阻力管低压引压阀(VA19)、光滑管低压引压阀(VA22)、局部阻力阀(VA17)、抽真空阀(VA33)、吸收塔气体入口阀(VA31)。
化学实验操作指导书
![化学实验操作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cfdb87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a.png)
化学实验操作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化学实验的操作指导,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1. 实验器材:- 烧杯(各种容量)- 锥形瓶- 形状各异的容器(如烧瓶、烧瓶、烧瓶、啮齿瓶等)- 试管(各种类型)- 密封容器和样品瓶- 显微镜和盖玻片2. 试剂:- 无水乙醇- 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 高锰酸钾溶液- 碳酸氢钠- 盐酸- 硫酸铜- 氯化铁- 碘酸钾溶液- 碘化钾溶液三、常见实验操作步骤1. 称量固体试剂a) 在称重纸上精确称取所需量的固体试剂。
b) 将称取的固体试剂转移到容器中,避免散落。
2. 烧杯中溶解试剂a) 将所需量的试剂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溶剂。
b) 使用玻璃棒或玻璃杯棒搅拌溶解,直到试剂完全溶解。
c) 清洗玻璃棒或玻璃杯棒。
3. 水浴加热a) 将需加热的容器放入加热器中。
b) 添加适量的水,水位不宜超过容器的1/3高度。
c) 调节加热器的温度,进行加热过程。
4. 常用实验操作注意事项a) 实验操作前,仔细阅读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b) 实验操作时,要戴上防护眼镜、实验服和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c) 使用或处理化学试剂时,要注意防止吸入、接触皮肤和食入。
d) 注意火源和可燃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严禁在易燃环境中操作。
e)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试剂,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四、实验示例:酸碱中和反应的操作指导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酸碱中和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特点和过程。
2. 实验器材和试剂:- 锥形瓶- 盐酸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酚酞指示剂3. 实验步骤:a) 取一个锥形瓶,倒入适量的盐酸溶液。
b) 加入少量的酚酞指示剂,溶液变成红色。
c) 用滴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到锥形瓶中,同时搅拌。
d) 当溶液颜色从红色变为无色时,记录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e) 重复实验3次,取平均值。
4. 实验结果和分析:a) 记录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计算酸碱溶液的反应当量比。
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666fd9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d.png)
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实验仪器的使用水平,培养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本实验所需器材如下:1. 显微镜2. 高压电源3. 量筒4. 试剂瓶5. 称量瓶6. 烧杯7. 导线8. 静电仪9. 板卡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检查所需实验器材是否准备齐全。
b. 清洗实验器材,确保没有污染物。
c. 与实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确定实验计划和操作流程。
2. 实验操作a. 根据实验要求,配置实验所需试剂。
b.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量筒、称量瓶等设备的校准工作。
c. 进行实验样品的制备或准备好实验样品,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d. 启动实验仪器,根据仪器指南进行操作。
e.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以及观察到的现象。
f.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和处理。
3. 实验结果分析a. 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包括数值计算和统计处理。
b. 根据实验结果,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合理的结论推理。
4. 实验报告编写a. 撰写实验报告,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版。
b. 在实验报告中清晰地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c. 分析实验结果,展示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
d. 提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e. 根据实验所得结果,进行相关的讨论和思考。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佩戴实验手套、实验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实验安全。
2. 实验前请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并熟悉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3. 操作实验仪器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操作失误和仪器损坏。
4.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
5.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器材进行清洗归位,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五、实验安全提示1. 实验过程中要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品,如酸碱溶液等。
2. 实验操作时要注意电源的正确使用,以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3. 实验中如遇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实验室管理员报告。
六、实验评分标准1. 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流程的掌握程度。
生物技术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
![生物技术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f22c44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c.png)
生物技术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生物技术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了解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
二.实验原理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的细胞、组织或分子进行研究和应用的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工程等。
本实验涉及到的操作包括细胞培养、DNA提取与测定、酶切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等。
三.实验材料及设备1. 细菌培养基、平板、试管、移液器等2. 冰醋酸、洗涤缓冲液、适量溶解液等试剂3. DNA提取试剂盒、DNA测定试剂盒、酶切试剂盒、聚合酶链式反应试剂盒等4. 恒温水浴、离心机、PCR仪等实验设备四.实验步骤1. 细菌培养a. 将细菌接种入含有细菌培养基的试管中。
b. 在恒温条件下(37℃)静置培养一定时间。
2. DNA提取与测定a. 将培养基中的细菌进行离心,收集沉淀物。
b. 使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菌DNA。
c. 用DNA测定试剂盒测定DNA的浓度和纯度。
3. 酶切反应a. 准备酶切反应体系,包括DNA片段、酶切缓冲液、酶等。
b. 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酶切反应。
c. 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酶切产物。
4.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a. 准备PCR体系,包括DNA模板、引物、聚合酶、dNTP等。
b. 设置PCR反应程序,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
c. 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PCR产物。
五.实验结果分析1. 细菌培养:观察培养基中是否出现菌落,菌落的形态、颜色等。
2. DNA提取与测定:测定DNA的浓度和纯度,计算DNA的产量。
3. 酶切反应:根据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分析酶切产物的大小和数量。
4. PCR反应: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判断PCR是否成功,分析PCR产物的大小和数量。
六.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前需穿戴实验服、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
2. 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注意操作的顺序和方法。
3.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时间等。
4. 注意实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以防交叉污染。
5. 对于有毒试剂需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接触或吸入。
生物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
![生物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c2542a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8.png)
生物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并提高对生物实验安全性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认识。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1. 实验材料:- 试剂:X溶液、Y溶液、Z溶液等(根据具体实验需求)- 培养基:A培养基、B培养基等(根据具体实验需求)- 实验动物/植物样本等(根据具体实验需求)- 实验器材:试管、培养皿、移液管、显微镜等2. 实验设备:- 离心机- 恒温培养箱- pH计- 显微镜三、实验前准备1. 仔细阅读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
2. 检查实验设备是否齐全,确保实验器材的完好和洁净。
3. 准备所需的试剂和培养基,确保其质量和浓度符合实验要求。
4. 检查实验动物/植物样本,确保其健康并符合实验要求。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a) 将所需试剂和培养基按照实验要求配制好。
b) 调节pH值:使用pH计将培养基的pH值调节至所需范围内。
c) 温度控制:将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使其温度达到实验要求。
d) 样本处理:根据实验要求,对实验样本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清洗、消毒等。
2. 实验操作:a) 实验操作步骤一:详细描述实验操作步骤,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b) 实验操作步骤二:详细描述实验操作步骤,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c) 实验操作步骤三:详细描述实验操作步骤,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d) 实验操作步骤四:详细描述实验操作步骤,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实验记录:a) 记录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包括观察结果、实验条件、实验时间等。
b)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结果分析和解释。
五、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过程中,需佩戴实验手套、实验眼镜和口罩,确保个人安全。
2. 使用有毒、腐蚀性或易燃的化学试剂时,注意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危险事故发生。
3. 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保持实验环境整洁有序。
六、实验结果和结论根据实验记录和结果分析,得出实验结果和结论,可以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释。
物理实验操作指导书
![物理实验操作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1923d4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f.png)
物理实验操作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巧,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实验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1. 弹簧系列实验仪器(如弹簧振子、弹簧测力计等)2. 直流电路实验仪器(如电源、电阻、导线等)3. 光学实验仪器(如光路元件、透镜、光屏等)4. 实验用计时器、称重器、温度计等5. 其他所需实验器材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a. 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并确保其正常运作;b.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实验仪器的参数,如弹簧的张力、电路的电压等。
2. 实验操作a. 按照实验指导要求,进行实验操作;b. 注意操作顺序,遵循实验安全规范;c. 当遇到实验中的困难或问题时,可及时向实验指导老师请教。
3. 数据记录与分析a. 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现象,以备后续分析;b.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得出实验结果;c. 利用相应的物理公式,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4. 结果验证与讨论a. 根据实验结果,验证实验目的的实现程度;b. 分析实验中的不确定因素和误差,并讨论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 根据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一致性,进一步讨论实验现象和物理原理的关系。
5. 实验总结a. 对本次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结果及其分析进行总结;b. 总结实验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c. 总结实验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培养实验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确保操作环境良好;2. 注意实验器材的安全使用,如避免电路短路、避免弹簧断裂等;3. 操作时要仔细、细致,保持平稳和准确,避免操作上的不确定因素;4. 注意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如避免观察时眼睛直接对准光源,避免高温部件的直接接触等;5. 遵守实验室的守则和规定,如着实验服、戴安全眼镜等;6. 注意及时清理实验仪器和实验现场,保持实验器材的长期使用寿命。
五、实验拓展本实验操作指导书只是对基础物理实验的简要指导,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实验,深化对物理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生物制药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
![生物制药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6ec3d6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e.png)
生物制药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生物制药实验操作作业旨在使学生掌握生物制药相关实验操作技能,了解生物制药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1. 材料:- 细菌培养基- 酵母- 细胞培养基- 抗生素- 溶液和缓冲液- 蛋白质纯化试剂盒- 电泳试剂- 试剂盒等2. 仪器设备:- 培养皿和培养皿架- 培养箱- 离心机- 超声波处理仪- 十分摄氏计- 离子交换层析仪-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电泳仪等三、实验操作步骤1. 细菌培养实验a. 准备培养基:按照实验要求配制细菌培养基。
b. 接种细菌:使用无菌技术将待测的细菌接种到培养基中。
c. 培养细菌:将接种好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设置适当的温度和培养时间。
d. 观察细菌生长:根据培养后的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
2. 酵母发酵实验a. 准备培养基:按照实验要求配制酵母培养基。
b. 接种酵母:使用无菌技术将待测的酵母接种到培养基中。
c. 培养酵母:将接种好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设置适当的温度和培养时间。
d. 观察酵母发酵:根据培养后的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
3. 细胞培养实验a. 准备培养基:按照实验要求配制细胞培养基。
b. 接种细胞:使用无菌技术将待测的细胞接种到培养基中。
c. 培养细胞:将接种好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设置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培养时间。
d. 观察细胞生长:根据培养后的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
4. 抗生素敏感性实验a. 准备培养基:按照实验要求配制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培养基。
b. 接种细菌:使用无菌技术将待测的细菌接种到培养基中。
c. 观察菌液浑浊度:根据培养后的结果观察菌液的浑浊程度,判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5. 蛋白质纯化实验a. 细胞破碎:使用超声波处理仪等方法破碎细胞,释放目标蛋白质。
b. 离心分离:使用离心机将细胞碎片和其他杂质分离出来,获得上清液。
c. 层析纯化:使用离子交换层析仪等方法对上清液进行纯化,得到目标蛋白质。
d. 浓缩和储存:使用适当的方法将目标蛋白质浓缩并储存,以便后续的研究或应用。
基因工程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
![基因工程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8ebc7e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0.png)
基因工程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前言:在进行基因工程实验操作之前,请确保已经具备相应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
本实验操作指导书将详细介绍基因工程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实验前准备1.确认实验的目的和所需材料:确定需要进行的基因工程实验目标,并准备所需的各种试剂、细胞培养物和实验器材。
2.实验室安全措施:穿戴实验室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确保实验室电源和排风系统正常运行。
二、实验步骤1.基因克隆a) DNA提取:从源生物体中提取DNA样本,利用适当的提取方法将DNA纯化并获得高质量的DNA。
b) PCR扩增: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反应,使目标基因扩增到所需的浓度。
c) 酶切: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对目标基因和载体进行酶切,创建黏性末端适配体。
d) 连接:将目标基因与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
e) 转化:将重组DNA转化到适宜的宿主细胞中,使其能够被宿主细胞内的酶复制和表达。
2.细胞培养a) 培养基准备:根据实验需求制备适宜的培养基。
b) 细胞传代:将宿主细胞进行传代,以保持活性和生长状态。
c) 质粒提取:从转化后的细菌中提取质粒DNA,作为后续实验的样本。
d) 菌液预处理:将细菌培养物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离心、洗涤等。
3.基因表达a) 表达培养条件控制:设置适宜的温度、培养时间和培养基成分,以获得高效的基因表达。
b) 转录与翻译:利用适当的启动子和加入适量的诱导剂,实现基因转录和翻译。
c) 蛋白质纯化:根据需要,对表达的蛋白质进行纯化,确保其纯度和活性。
4.实验结果分析a) 凝胶电泳:使用凝胶电泳分析方法,判断基因工程实验的成功与否。
b) 荧光检测:通过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基因表达程度。
c) 其他分析方法:根据实验目的及需求,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结果分析。
三、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实验室安全:佩戴手套、实验外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实验材料和试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学生实验操作指导书编写
![学生实验操作指导书编写](https://img.taocdn.com/s3/m/c1b4e50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1.png)
学生实验操作指导书编写引言:学生实验操作指导书是一本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工具。
它的编写对于学生能否正确、有效地进行实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指导书的重要性、编写原则、内容安排、实验步骤描述、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指导书的重要性指导书是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参考依据,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帮助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明确实验的重点和难点。
2.提前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思考,培养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案制定的能力。
3.详细描述实验步骤,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实验操作。
4.提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避免学生因未知因素导致实验失败。
5.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二、编写原则编写学生实验操作指导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简明扼要:避免冗长的文字描述,精准地传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2.准确清晰: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确保学生能够理解。
3.结构严谨:按照实验的逻辑顺序进行编写,确保每个步骤都是有序、系统、完备的。
4.图文并茂:通过插入图片、示意图等图形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
5.关注安全:提前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操作中的安全事项,并明确禁止不安全或不合规范的操作。
6.注重实用:针对专业实验,关注学生后续实验或工作中常见的技能和知识点,给出实用的建议和指导。
三、内容安排学生实验操作指导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帮助学生了解实验的目标。
2.原理介绍:简要介绍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实验操作的基础。
3.实验器材和试剂:列举实验所需的器材设备和试剂物品,有助于学生准备实验所需材料。
4.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步骤,包括实验前准备、具体操作、实验后处理等。
5.数据记录:指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的方法和要求,养成记录准确数据的好习惯。
6.数据处理:指导学生如何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培养实验结果的解读能力。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模板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118888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7.png)
一、前言实验室作业指导书是实验室进行各项实验操作的基本依据,为确保实验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指导书。
本指导书适用于实验室所有实验人员,旨在规范实验操作流程,提高实验质量和安全系数。
二、实验目的1. 确保实验人员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实验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提高实验数据准确性。
4. 确保实验过程安全、环保。
三、实验原理(一)实验名称(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原理图示四、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1)主要器材:仪器名称、规格、数量(2)辅助器材:仪器名称、规格、数量2. 实验试剂:(1)主要试剂:试剂名称、规格、数量(2)辅助试剂:试剂名称、规格、数量五、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熟悉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3)穿戴实验服、手套等防护用品。
2. 实验操作(1)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观察现象。
(2)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时间、温度、浓度等。
(3)如遇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实验,并向实验指导老师报告。
3. 实验结束(1)整理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台面清洁。
(2)回收实验试剂,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3)填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结论等。
六、实验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安全。
2.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数据。
3. 实验过程中,如遇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实验,并向实验指导老师报告。
4. 不得擅自更改实验参数和步骤。
5.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试剂。
七、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结论等。
2. 实验报告应规范书写,字迹清晰。
3. 实验报告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八、附则1. 本指导书适用于实验室所有实验人员。
2. 实验人员应认真学习本指导书,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3.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本指导书的实施。
4. 本指导书由实验室负责解释和修订。
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实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生物医学实验作业指导书
![生物医学实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f57117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2.png)
生物医学实验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熟悉生物医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并培养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及结果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 显微镜- 电子天平- 显微镜载玻片- 针筒、注射器- 实验用动物(小白鼠)2. 实验试剂:- 生理盐水- 碘酒- 乙醇- 碘化钾溶液三、实验步骤1. 细胞计数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 使用生理盐水清洗玻璃仪器,保证卫生无菌; - 将显微镜装置好,调整放大倍数;- 准备好显微镜载玻片。
步骤2:制备待测试细胞悬液- 取一定量的细胞液,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 彻底摇匀,以保证细胞分布均匀。
步骤3:进行细胞计数- 取适量悬液加入显微镜载玻片上;- 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调整焦距,找到合适的视野; - 使用计数网格统计细胞数量;- 重复计数,求取平均值。
2. 血液型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 将玻璃仪器用乙醇消毒,保证卫生无菌;- 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试剂和实验用动物。
步骤2:血样采集- 使用针筒和注射器采集小白鼠的血液样本;- 将血液滴入玻璃片上。
步骤3:加入试剂- 在滴有血液样本的玻璃片上滴加碘化钾溶液;- 混合均匀,等待反应发生。
步骤4:观察结果- 使用显微镜观察血液中的凝集现象;- 根据凝集的形状及规模判断血型。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安全注意:-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佩戴实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实验物品; - 针筒和注射器只可单次使用并妥善处理。
2. 实验仪器使用注意:- 显微镜使用前需进行调节,以保证观察效果;- 电子天平应平稳放置,避免碰撞和摔落。
3. 试剂使用注意:- 使用前检查试剂标签,确保使用正确的试剂;- 碘酒和碘化钾溶液均为有毒物质,慎用。
五、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1. 细胞计数实验结果:- 记录在显微镜视野中数到的细胞数量;- 计算平均数,并根据该数值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陈述。
2. 血液型实验结果:- 观察血液样本中的凝集情况;- 根据凝集的形状和规模进行血型判断。
化学分析实验作业指导书
![化学分析实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c7a005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6.png)
化学分析实验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化学分析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二、实验原理化学分析实验是利用化学反应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实验方法来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含量等信息的分析方法。
常见的化学分析实验包括滴定法、比色法、重量法等。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容量瓶、量筒、滴定管、分光光度计等。
2. 试剂:标准溶液、指示剂、样品等。
四、实验操作步骤1. 样品准备:按照实验要求,取适量样品并进行预处理,如溶解、稀释等操作。
2. 滴定法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容量瓶:用适量试剂将容量瓶冲洗干净,并定量转移一定量的试剂到容量瓶中。
(2) 滴定操作:在滴定管中加入少量指示剂,然后将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至指示剂产生颜色变化。
(3) 记录滴定体积:记录滴定开始和结束时的滴定体积,并计算滴定所需试剂的体积。
3. 比色法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试剂:按照实验要求,将样品与试剂按一定比例混合,生成一定特征的色彩。
(2) 测量吸光度:将混合液置于分光光度计中,测量吸光度,并记录下测量值。
4. 重量法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样品: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并记录下初始质量。
(2) 烘干处理:将样品放入烘干器中进行烘干处理,直至质量不再发生改变。
(3) 计算质量差:记录最终质量,并计算烘干后样品的质量差。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要细致、准确,尽量避免误差的产生。
2. 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不可随意更改和省略步骤。
3. 在进行滴定法实验时,应掌握正确滴定和指示剂的使用方法。
4. 在进行比色法实验时,应注意保持光度计的准确性。
5. 在进行重量法实验时,应避免外界因素对样品质量的影响。
六、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样品的含量、浓度等相关数据。
2.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化学分析实验,我们掌握了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并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四川福仁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科学严谨、公正准确、严肃认真、求新发展"。
质量目标:不断提高检测水平,确保公司质量目标的实现。
公正声明:1、实验室不从事任何影响公正性地位的活动。
2、实验室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实验室有关规定,诚实地进行工作。
3、实验室的检验工作质量不受任何外权的影响。
4、实验室不进行自身技术能力范围外的任何检验工作。
二、化验室管理制度1每次实验须进行培养的材料,应标明时间与组别,认真、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对于当时不能得到结果而需要连续观察的实验,则须记下每次观察的现象和结果,以便分析。
2、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安静。
3、实验时小心仔细,全部操作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万一遇有盛菌试管或瓶子不慎打破、皮肤损伤、或菌液吸入口中等意处情况时,应及时处理,切勿拖延。
4、使用酸碱时一定要按操作要求进行。
5、实验过程中,切勿使乙醇、乙醚、丙酮等易燃物品接近火源。
如遇火险,应先关掉火源,再用湿布或沙土掩盖灭火。
必要时用灭火器。
6、使用显微镜或其他贵重仪器时,要求细心操作,特别爱护。
对消耗材料和物品等要力求节约,用完后放回原处。
7、每次实验完毕后,必须把所用仪器抹净放妥,将实验室收拾整齐,擦净案面,如有菌液污染桌面或其他地方,可用百分之三来苏尔液或百分之五石炭酸液覆盖半小时后擦去,如系芽孢杆菌,应适当延长消毒时间。
凡带菌之工具(如吸管、玻璃棒等)在洗涤前须浸泡在百分之三来苏尔液中进行消毒。
8、禁止使用化验室内任何器皿盛装食品。
9、禁止在化验室内吃东西和吸烟。
10、遵守用电规章。
11、每日工作前后应认真检查水、电、煤气、门窗等的安全。
12、做检验记录,认真填写检验结果报告,对检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或负责人汇报,以便指导生产。
三、化验室职责1、做灭菌效果检验记录,协助生产制订一套合理的消毒灭菌方案,确保生产卫生。
2、对采购原料、辅料进行验收,确保不合格的产品不投入使用或生产加工。
3、做好水质余氯、水质微生物的检测,以免不洁净的水污染食品。
4、对生产所用的工器具、案面、工人所用的围裙、套袖、生产车间的空气、更衣室的空气、内包装物进行严格的检测,以免这些表面对产品造成污染。
5、每天对成品和半成品进行严格的检测,做好检验记录,认真填写检验结果报告,对检验工作中发现铁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或负责人汇报,以便指导生产。
6、负责检验、检测、实验设备的校准,维护和控制,严格控制、保证各项测试数据的正确、可靠、可信。
7、贯彻国家、企业、待业标准,提高产品的技术检测水平。
8、接受上级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产品的技术检测水平。
9、整理保存化验室的各种检测记录,保证其完整性、正确性及可追溯性。
10、协助经理对各部门进行质量审核并验证其整改效果。
四、检验项目及方法检验项目包括:理化检验:pH值、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1、pH值的测定⑴仪器:pH计⑵使用方法:使用时,先打开开关,将仪器预热半小时。
调节温度旋钮,我们一般调到25摄氏度。
(我们配置的标定液的pH值分别为6.86和4.00。
)仪器校正:打开电极套管,用蒸馏水洗涤电极头部,用吸水纸仔细将电极头部吸干,将复合电极放入pH值为6.86的标准缓冲溶液,使溶液淹没电极头部的玻璃球,轻轻摇匀,待读数稳定后,调定位旋钮,使显示值为该溶液25oC时标准PH值6.86。
将电极取出,洗净、吸干,放入pH值为4.00的标准缓冲溶液中,摇匀,待读数稳定后,调节斜率旋钮,使显示值为该溶液25oC时标准PH值4.00。
校正过程结束后,进入测量状态。
将复合电极放入盛有待测溶液的烧杯中,轻轻摇匀,待读数稳定后,记录读数。
完成测试后,移走溶液,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吸干,套上套管,关闭电源,结束实验。
2、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⑴仪器:糖度仪(折光仪)仪器校正:滴2滴纯净水于糖度仪的玻璃镜片上,观察刻度线是否在0刻度线上。
可用微旋螺丝调零。
⑵测定方法:打开盖板,用软布仔细擦净检测棱镜,取待测溶液数滴,置于检测棱镜上,轻轻合上盖板,避免气泡产生,使溶液遍布棱镜表面。
将仪器进光板对准光源或明亮处,眼睛通过目镜观察视场,转动目镜调节手轮,将视场的黑白分界线清晰,分界线的刻度值即为测试溶液的浓度。
3、总酸的测定⑴仪器:酸度计(附磁力搅拌器)仪器校正:将酸度计预热30min后,调温度为25℃,用pH6.86的标准缓冲溶液定位,用pH4.00的标准缓冲溶液调斜率。
⑵测定方法:取本品5ml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再加酚酞指示剂2滴。
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电极插入烧杯内试样中适当位置。
开动电磁搅拌器,用0.1mol/L氢氧化钠慢慢中和试样中的柠檬酸,至酸度计指示pH8.2记录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平行试验两次,同时做空白试验。
⑶结果计算:按下列公式计算总酸的的含量(V1-V0)×KX = ————————×100m式中:X ——果汁中总酸的含量,g/100mlV1 ——样品滴定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V0 ——空白试验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m ——样品的质量,mlK ——换算果汁中适当酸的系数:柠檬酸0.0644、菌落总数的检测⑴检样稀释及培养a、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mL待测液,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是触及管内稀释液),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制成1:10的稀释液。
b、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制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
c、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标本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制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我们选取原液以及稀释10倍和100倍三个浓度值进行检测。
d、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可放置于46±1℃水浴保温)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
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e、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稀释倍数,即得每克(每毫升)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⑵菌落计数方法作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
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
5、大肠菌群的检测⑴准备工作:1、乳糖胆盐发酵管9支(3支双料,6支单料)2、生理盐水管2支3、 10ml移液管1支、1ml移液管2支4、伊红美蓝营养琼脂150ml5、培养皿9个6、乳糖发酵管9支上述器具及试剂杀菌处理后备用。
⑵操作步骤:1、吸取10ml水样于发酵管中,接种三管;2、吸取1ml水样于发酵管中,接种三管,同时取1ml水样于9ml生理盐水试管中,形成1:10稀释度;3、 1:10稀释液1ml于发酵管中,接种三管;完成以上操作后,置于36±1℃恒温箱内,培养24±2h。
如所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按如下步骤进行。
⑶分离培养产气发酵管分别转种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36±1℃温箱内,培养18h~24h,然后取出,观察菌落形态,并做革兰氏染色和证实实验。
⑷证实实验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1个~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1℃培养箱内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凡乳糖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胞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革兰氏染色结晶紫染色液结晶紫 1g95%乙醇 20ml1%草酸铵水溶液 80ml将结晶紫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草酸铵溶液混合。
革兰氏碘液碘 1g碘化钾 2g蒸馏水 300ml将碘与碘化钾先进行混合,加入蒸馏水少许,充分振摇,待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300ml。
沙黄复染液沙黄 0.25g95%乙醇 10ml蒸馏水 90ml将沙黄(番红花红),溶解于乙醇中,然后用蒸馏水水稀释。
染色法涂片:取干净的载玻片,加1滴蒸馏水,挑取少许菌于载玻片上,均匀,干燥。
1、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结晶紫染色液1min,水洗。
2、滴加革兰氏碘液,作用1min,水洗。
3、滴加95%乙醇脱色,约30s;或将乙醇滴满整个涂片,立即倾去,再用乙醇滴满整个涂片,脱色10s。
4、水洗,滴加复染液,复染1min,水洗,待干, 镜检。
结果,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五、实验室相关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一)无菌室操作程序及要求1、接种检样前要做以下准备工作:1)将台面、地面消毒(千分之三的来苏尔),再清洁。
2)将所有要用的灭菌玻璃器皿、灭菌培养基等摆放好。
3)要备好酒精灯、酒精棉球(75%、95%)、定量吸球等。
4)准备完毕打开紫外线灯,消毒30分钟。
2、带检样进入无菌室,换鞋、更衣、戴帽。
进入后不可随便进出。
手用75%酒精消毒后再进行样品的称量、均质、操作等操作。
接种时要用吸耳球吸样,不可用口直接吸。
若无均质器则用灭菌剪刀(擦拭95%酒精后通过灼烧消毒)最大可能的将样品剪碎。
做样时在旁边要放有一条沾有消毒水的毛巾,当样液不当心溅出时可以即时擦拭。
做样时要把标识清楚:测样的编号、稀释倍数,以免发生化验室事故。
工作完毕后对台面、地面进行消毒(千分之三来苏尔),再清洁。
打扫完毕后打开紫外线灯灭菌30分钟。
(二)化验室洗涮消毒灭菌操作要求1、没用过的玻璃器皿有清洗后要用弱酸浸泡30分钟,再用洗洁精清洗干净。
2、玻璃器皿洗干净时在表面既无应有水珠滴下,也不应该有水流流下,而应是形成一层透明水膜。
3、用过的所有带菌的工器具能灭菌的都应放入菌锅中121℃30分钟灭菌后再清洗干净。
不能高压灭菌的应先用500PPM的次氯酸钠浸泡4小时后再清洗干净。
4、洗净后的玻璃器皿用牛皮纸所好后放入干燥灭菌箱中160℃2小时灭菌备用。
5、培养基灭菌应注意含糖的培养基与不含糖的培养基不能一同灭菌,含糖的培养基115℃20分钟灭菌,不含糖的培养基121℃15-20分钟灭菌。
6、有些培养基不能高温灭菌,只能煮沸灭菌,有些培养基成份不能加热,要在50-60℃时加入,一定要注意。
7、高压灭菌锅在使用前要先加水,水位达到三个小支架处即可,使用时要先排汽,当热汽平行排出时才可关闭排汽阀进行灭菌,灭菌完毕后,要等压力达到0时,打开排汽阀排汽后开锅。
(三)检验记录的填写的要求1、要认真正确的填写各种表格。
2、表格的使用格式要与检验方法相吻合,如水质、表面样品的检验等不能使用成品检验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