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房屋构造基本知识
房屋构成知识点总结归纳
![房屋构成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829ba3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b.png)
房屋构成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基本概念房屋是指人类在地面上或地表以下利用各种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建造的供人们居住、工作、储藏、生产等活动所使用的建筑物。
房屋构成是指房屋的各个部分的组成和结构。
二、房屋构成的基本组成部分1. 基础房屋的基础是整个房屋结构的基础,它支撑和传递整个房屋结构的重力。
基础一般由地基和地基下部的一层层土层构成,它可以采用砖、石、水泥或木材等材料建造,以保证房屋的稳定和安全。
2. 结构房屋的结构是支撑房屋重力和承受外部风力、地震力等作用的主要构件,包括梁、柱、墙、屋架等。
结构一般由钢筋混凝土、钢结构、木材结构等材料构成,它的设计和施工对房屋的安全和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
3. 墙体房屋的墙体是支撑地板和屋面的主要承重构件,它还承受着外部风力、地震力等作用。
墙体可以分为承重墙、隔墙和柱式墙等,它一般由砖、石、水泥等材料构成,以保证房屋的稳定和牢固。
4. 地板房屋的地板是人们行走、活动和放置家具等的基础,它一般由水泥、砖、木板等材料构成,以保证房屋的舒适和安全。
地板还承受着地面和家具的重力以及人们的活动和行走带来的荷载。
5. 屋面房屋的屋面是保护房屋内部不受雨水、风沙等自然界的侵害,它还保证了房屋的保温和隔热。
屋面一般由瓦、金属板、水泥板等材料构成,以保证房屋的舒适和干燥。
6. 门窗房屋的门窗是连接室内和室外的通道,它不仅保证了室内的采光和通风,还保证了室内的安全和密封。
门窗一般由木材、塑料、金属等材料构成,以保证房屋的舒适和安全。
7. 设备房屋的设备是保证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的一系列设施和设备,包括水暖、电气、通风、空调等。
设备的设计和施工对房屋的舒适、安全和便利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房屋构成的施工技术1. 地基施工地基施工是房屋施工的第一步,它包括地基基础的挖掘、排土、压实、浇筑等工序,以保证房屋的稳定和安全。
2. 结构施工结构施工是房屋施工的核心部分,它包括梁、柱、墙、屋架等构件的浇筑、安装、连接等工序,以确保房屋的稳定和牢固。
房屋构造基本知识ppt课件
![房屋构造基本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f7ed486bec0975f565e296.png)
1.1.5 按建筑的规模和数量分
(1)大量性建筑 主要指建筑规模不大,但建造数量多,
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如住宅、
(2)大型性建筑 主要指建造于大中城市的体量大而数
量少的公共建筑,如大型体育馆、火车 站等。
2.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的
建筑。 ①全框架结构建筑 ②内框架结构建筑 ③底层框架结构建筑 ④全剪力墙结构建筑 ⑤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横向框架梁 纵向联系梁
框架结构房屋的结构组成
楼板 楼板 楼板 基础梁 独立基础
3. 钢结构建筑
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制作,外 围护墙和分隔内墙用轻质块材、板材的 建筑。
1.2 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
屋顶:建筑物顶部 的围护和承重构件。
墙体和柱:建筑物 的承重与围护构件。
楼地层:建筑中 的水平承重构件。
基础:建筑物下 部承重构件。
门窗:均属于 非承重构件。
楼梯:楼房建筑 中的垂直交通设
施。
1.2.1 基础
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担 建筑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有效的传 给地基。
第1章 房屋构造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建筑?
1、建筑 通常认为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2、建筑物 供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居住以及从事生
产和各 种文化活动的房屋称为建筑物。
3、构筑物 水池、水塔、支架、烟囱等间接为人们提
供服务的 设施称为构筑物。
建筑物
按使用 性质分
按建筑结构 形式分
按层数或 总高分
房屋构造(建工版)授课教案:建筑的分类与等级和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房屋构造(建工版)授课教案:建筑的分类与等级和模数协调统一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968123108a1284ac95043b3.png)
房屋构造(建工版)教案课题:民用建筑绪论目的要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建筑,建筑的类型、建筑的分级、建筑模数的类型教学重点:建筑含义、建筑分类、建筑分级、建筑模数教学难点:(1)建筑的含义(2)建筑分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课堂黑板板书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建筑的分类与等级和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一、建筑的定义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1.1 建筑物: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即直接供人们使用的建筑称为建筑物。
例如:主宅、办公楼等。
1.2构筑物:间接供人们使用的建筑称为构筑物。
如水塔、蓄水池、烟囱、贮油罐等。
1.3 建筑三要素1.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的使用要求。
(1)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2)满足人的生理要求。
要求建筑应具有良好的朝向、保温、隔声、防潮、防水、采光及通风的性能,这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必须的条件。
(3)满足不同建筑有不同使用特点的要求。
不同性质的建筑物在使用上有不同的特点,例如火车站要求人流、货流畅通;影剧院要求听得清、看得见和疏散快;工业厂房要求符合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某些实验室对温度、湿度的要求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2.建筑技术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建造房屋的手段。
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和设备技术等,所以建筑是多门技术科学的综合产物,是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
3.建筑形象构成建筑形象的因素有建筑的体型、立面形式、细部与重点的处理、材料的色彩和质感、光影和装饰处理等等,建筑形象是功能和技术的综合反映。
建筑形象处理得当,就能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有些建筑使人感受到庄严雄伟、朴素大方、简洁明朗等等,这就是建筑艺术形象的魅力。
二、建筑的分类2.1 建筑按照使用性质不同,通常分为(1)民用建筑:指供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居住用的建筑物。
#手工木工1-3 识图基本知识5
![#手工木工1-3 识图基本知识5](https://img.taocdn.com/s3/m/520c21b0915f804d2a16c162.png)
2.剖面图
由于建筑物内部构造和形状比较复杂,仅用外形投影是无法表达清楚的。为 了能清晰表达出建筑物内部构造和形状,这就需要用剖视的方法画出剖面图。
剖面图就是假想用一个剖切平画把物体剖开,移去剖切面与观察者之间的部 分,画出剩下那部分物体的投影,所得到的投影图称为剖面图。如图1-11所示。
同一专业所用的图纸,一般不宜多于两种 幅面(不含目录及表格所采用的A4幅面)。
返回
1.2 图 幅
1.2.2 标题栏与会签栏
标题栏主要表示与建筑工程图样相关的信 息,如工程名称、设计单位、设计号、设计人 、日期以及本张图样的图名、比例、图别、图 号等。标题栏外框线用中粗实线绘制,分格线 用细实线绘制,其格式及尺寸分别如图1-5所示 。
图1-11 剖面图
在建筑图中,按建筑物被剖视的情况不同,可分为三种 剖视,见表1-8。另外,还有阶梯剖面图、分层剖面图、 展开剖面图等。
三、建筑施工图的分类与阅读
1.施工图的分类和编排顺序 (1)施工图的分类 建筑施工图按专业分工不同可分为建筑施工图 (建施)、 结构施工图(结施)、
设备施工图(设施)。这些图纸又分为基本图和详图两部分。基本图表示全局性 的内容,详图则表示某些构配件和局部节点构造等的详细情况。 (2)施工图的编排顺序 施工图一般的编排顺序是: 首页图 (包括图纸目录 施工总说明、汇总表等) 、总平面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采暧通风施工图、电 气施工图等。 各专业施工图应按图纸内容的主次关系来排列 。 如基本图在前,详图在后 ;总体图在前,局部图在后;主要部分在前,次要部分在后;先施工的图在前 ,后施工的图在后等。
返回
1.3 图 线
1.3.3 图线的画法 表1-4 常用图线的画法
大一房屋构造知识点归纳
![大一房屋构造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36d5c2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4.png)
大一房屋构造知识点归纳房屋构造知识点归纳房屋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居住的场所,它的结构和构造直接关系到房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在大一阶段,学习房屋构造知识是很重要的,它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房屋的组成和功能,还可以为将来从事相关行业做好准备。
本文将归纳大一阶段常见的房屋构造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房屋结构和构造的基本原理。
一、房屋结构类型1. 平房结构:平房是一种单层房屋,其结构简单,适用于不同地区的建造。
平房结构一般采用木质或钢材梁柱以及砖木结构。
2. 复式结构:复式是一种多层房屋,通常由楼梯连接各层。
复式结构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钢结构。
3. 别墅结构:别墅是一种高级住宅,通常由一至数层组成。
别墅结构多样,可以采用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混合结构等。
二、房屋基础1. 承重墙基础:承重墙基础是建筑物承重墙的基础结构,其作用是将房屋的荷载传递到地基。
2. 基础地面:基础地面是建筑物直接建筑在地面上的基础,常见的基础地面结构有承重墙、地坪和地基等。
3.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为了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加固地基和沉降处理等。
三、房屋墙体结构1. 承重墙:承重墙是建筑物主要承受纵向和横向荷载的结构墙体,一般由混凝土或砖块建造。
2. 隔墙:隔墙的作用是改变房屋内部空间的布局和功能,常见的隔墙材料有砖块、石膏板和轻质隔墙板等。
3. 外墙:外墙是房屋外部的外立面,常见的外墙材料有砖石、涂料、装饰板和玻璃等。
四、房屋屋顶结构1. 平顶屋:平顶屋是一种具有平坦屋顶的建筑物,常见的平顶屋结构有混凝土平顶和钢结构平顶。
2. 斜顶屋:斜顶屋是一种具有斜坡屋顶的建筑物,常见的斜顶屋结构有木结构斜顶和瓦片斜顶等。
五、房屋楼板结构1. 板楼:板楼是指由楼板和楼板之间相互支撑形成的结构,常见的板楼结构有钢筋混凝土实板楼、空心板楼和楼板梁等。
2. 钢结构楼板:钢结构楼板是一种由钢铁材料制成的楼板,其优点是轻质、高强度、施工快捷。
房屋建筑构造知识点整理笔记
![房屋建筑构造知识点整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4ab7a27ec3a87c24128c44d.png)
第一部分民用建筑构造第1章概述1.建筑三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建筑功能-主导作用;建筑技术-对功能具有约束和促进作用;建筑形象-功能和技术在形式美方面的反应;2.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3.建筑物分类按使用功能分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园林建筑;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按承重结构所用材料分类:木结构、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其他类型结构;按建筑层数1~3低层建筑;4~6多层建筑;7~9中高层建筑;10层及以上高层建筑;按建筑总高度24m以下为非高层建筑,总高度超过24m为高层建筑;建筑物总高度超过100m时,无论是住宅还是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按建筑物规模和数量分类: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4.建筑标准化包括: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和建筑标准设计;5.几种尺寸: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标志尺寸-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建筑制品、建筑物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界限之间的尺寸;构造尺寸-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等的设计尺寸;(一般构造尺寸+缝隙尺寸=标志尺寸)实际尺寸-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等生产制作后的实际尺寸;6.定位线:确定建筑物主要结构构件位置及其标志尺寸的基准线,也是施工放线依据;用于平面称平面定位线;用于竖面称竖向定位线;设横向定位轴线(阿拉伯数字从左向右编写)和纵向定位轴线(拉丁字母从下向上编写);7.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作为建筑空间、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等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和增值单位;模数:基本模数和导出模数;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导出模数:扩大模数(基本模数的整数倍)和分模数(基本模数的分值);8.建筑物标高:建筑物在竖向对结构构件的定位,用标高标注;绝对标高、相对标高、建筑标高与结构标高;9.建筑构配的竖向定位线包括:室内地坪、楼地面、屋面及门窗洞口的定位线;10.建筑节能要点:(1)选择有利于节能的建筑朝向;(2)选择有利于节能的建筑平面和体型;(3)改善外围护构件的保温性能,并尽量避免热桥;(4)改善门窗设计;(5)重视日照调节与自然通风;(6)采暖系统的节能;第2章地基与基础1.地基概念:是基础下面承受其传来全部载荷的土层;分类: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指天然土层本身就具有足够承载能力,不需经人工改良或加固可以直接在上面建造房屋;对地基的要求:强度要求、变形要求、稳定性要求;人工地基的常见做法:换土法、压实法、挤密法;2.基础概念:是建造物埋在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对基础的要求:强度要求、耐久性要求、经济方面的要求;3.基础埋深概念:指室外设计地坪到基础底面的距离;室外地坪分:自然地坪和设计地坪;根据基础埋深深度的不同:浅基础(基础埋深深度不超过5m)和深基础(超过5m);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地基土层构造、建筑物自身构造、地下水位、冻结深度、相邻基础的埋深;4.基础分类按基础所用材料分:砖基础、毛石基础、灰土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按构造形式分: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桩基础、箱型基础;按材料受力特点分: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常用基础构造: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5.基础沉降缝三种处理方式:双墙式处理方法、交叉式处理方法、悬挑式处理方法;6.管沟三种类型:沿墙管沟、中间管沟、过门管沟;7.地下室分类按使用性质分:普通地下室、人防地下室;按埋入地下深度分:全地下室、半地下室;按结构材料分:砖墙结构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室;8.地下室构造:一般由墙、底板、顶板、门和窗、采光井等部分组成;9.目前我国地下工程防水常用做法:防水混凝土防水、水泥砂浆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塑料防水板防水、金属板防水层等;10.人防地下室的出入口形式有:直通式出入口、单向式出入口、穿廊式出入口、竖井式出入口、楼梯式出入口;第3章墙体1.墙体的作用:承重作用、围护作用、分隔作用;2.墙体分类按墙体受力情况分:承重墙、非承重墙;按墙体材料分:砖墙、石墙、土墙、钢筋混凝土墙、砌块墙;按构造方式分:实体墙、空体墙、复合墙;按施工方法分:叠砌墙、板筑墙、装配式板材墙;3.墙体设计的要求:墙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墙体具有保温隔热的性能、墙体隔声、其他要求;4.叠砌墙体:由砂浆将砖或砌块等块体按一定规律和技术要求砌筑而成的砌体;5.砖按材料和制作方法不同分: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6.砖砌墙体常用的砂浆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砂浆强度等级有M15、M10、M7.5、M5、M2.5五个等级);7.勒脚构造勒脚的作用:保护墙体防止各种机械性碰撞、防止地表水对墙角侵蚀、对建筑物立面的处理产生美观效果;勒脚处墙体的构造做法:(1)在勒脚部位抹20~30mm厚1:2:5水泥砂浆或水刷石;(2)用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作为勒脚贴面;(3)勒脚部位的墙体采用天然石材砌筑;8.过梁作用:承受上部砌体传来的各种荷载;常见的门窗过梁有:砖拱过梁、钢筋砖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9.窗台分类:内窗台和外窗台外窗台作用:防止雨水集聚在窗下侵入墙身和向室内渗透;外窗台构造要点:(1)窗台表面做不透水面层;(2)窗台表面做10%左右的排水斜坡;(3)悬挑窗台下做滴水或斜抹水泥砂浆;10.圈梁概念: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连续闭合交圈的按构造配筋的梁;作用:与楼板配合加强房屋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减少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振动荷载而引起的墙身开裂;11.构造柱概念:在多层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厚浇筑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构造柱的构造要点:(1)构造柱最小截面尺寸为240mm×180mm,纵向钢筋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每层楼面上下各适当加密;(2)施工时,先放构造柱的钢筋骨架,再砌砖墙,最后浇筑混凝土;(3)构造柱可不单独设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锚入基础梁内;12.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13.轻质隔墙按构造形式分:砌墙隔墙、轻骨架隔墙、板材隔墙;14.幕墙特征:不承重,但要承受风载荷,并通过连接件将自重和风载荷传给主体结构;按材料分:玻璃幕墙和铝板幕墙;幕墙安装构造:有框式幕墙、全玻式幕墙、点式幕墙;15.墙体保温提高墙体保温性能的途径:(1)增加墙体厚度;(2)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材料;(3)做复合保温墙体;(4)加强热桥部位的保温;(5)采取隔汽措施;(6)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漏;外墙保温有:内保温、外保温、中保温三种形式,外墙保温目前应用最广泛;常用外墙外保温构造:外贴保温材料、单面钢丝网架夹芯聚苯板现浇会混凝土外墙外保温、胶粉聚苯保温颗粒浆料外保温;16.墙面装修墙面装修的作用:保护墙体、改善墙体性能、美化和装饰等作用;墙面装修按所处部位不同分:室外装修和室内装修;按材料和施工方式不同分:抹灰类、贴面类、涂料类、裱糊类和铺钉类;抹灰层由:基层、中层、面层组成;其中中层起找平作用(5~10mm),面层起装修作用(2~5mm);第4章楼地层1.楼板层由:面层、结构层、顶棚层、功能层组成;2.楼板层设计要求:(1)足够的强度和刚度;(2)具有防火、隔声、保温、隔热、防潮、防水等功能;(3)合理设置各种管线;(4)具有经济合理性;3.楼板类型按所用材料分:木楼板、砖拱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和钢衬板组合楼板;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楼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分:板式楼板、、无梁楼板;单向板、双向板、井式楼板4.装配整体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种类:实心平板和空心板;5.顶棚按构造做法分:直接式顶棚和吊式顶棚;吊式顶棚由:吊杆、基层、面层组成;6.地坪层由:面层、垫层、基层组成;7.楼地面按所用材料和施工方式不同分:整体类楼地面、块材类楼地面、卷材类楼地面;整体类楼地面:水泥砂浆楼地面、细石混凝土滚压楼地面、现浇水磨石楼地面;块材类楼地面:地面砖、缸砖、陶瓷锦砖楼地面;花岗石、大理石、预制水磨石楼地面、木制、竹制楼地面;卷材类楼地面:塑料地毯、橡胶地毯、化纤地毯、纯羊毛地毯、麻纤维地毯等;第5章楼梯和电梯1.楼梯组成楼梯由:楼梯段、楼梯平台、栏杆扶手组成;梯段的踏步级数一般不超过18级,不少于3级;楼梯段宽达三股人流(1650mm)时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2200mm)时加设中间扶手;2.楼梯类型3.楼梯的尺寸梯段宽度计算依据:每股人流宽度为550mm+(0~150mm);楼梯梯段净宽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特征按人流股数计算,并不少于2股人流;楼梯常见坡度:20°~45°,其中30°左右较为通常;楼梯最大坡度不宜大于38°;坡度小于20°时,采用坡道形式;坡度大于45°时,采用爬梯;梯井宽度一般为:60~200mm,梯井宽度大于200mm在梯井部位设水平防护措施;梯段部位净高不小于2200mm,平台下净高不小于2000mm;4.现浇1.窗的作用:采光;通风、调节温度;观察、传递;围护;装饰;2.窗的分类按使用材料分:木窗、钢窗、铝合金窗、塑料窗、玻璃钢窗;按开启方式分:平开窗、推拉窗、悬窗、立转窗、固定窗;按层数分:单层窗、多层窗;按内嵌入材料分:玻璃窗、百叶窗、纱窗;3.窗的尺寸大小由建筑的采光、通风要求来确定,同时考虑建筑的造型及模数等;窗的基本尺寸一般以300mm为模数,居住建筑可以100mm我模数;4.铝合金窗开启方式有:平开窗、推拉窗、立转窗、固定窗;目前用得最多的水平推拉式铝合金窗;5.钢塑窗开启方式有:平开窗、推拉窗、转窗、固定窗及平开推拉综合窗;6.门的作用:通行;疏散;围护;采光、通风;防盗、防火;美观;7.门的分类按使用材料分:木门、钢门、铝合金门、塑钢门、玻璃钢门、无框玻璃门;按开启方式分:平开门、推拉门、弹簧门、旋转门、折叠门、卷帘门、翻版们等;按所在位置不同分:内门和外门;8.门洞口宽度和高度尺寸由人体平均高度、搬运物体尺寸、人流股数、人流量来确定;300mm100mm为模数;9.门框安装分:立口和塞口;目前普遍使用塞口法安装;10.遮阳包括:绿化遮阳和加设遮阳设施两种;其中加设遮阳设施可分为水平遮阳(适于南向或接近南向的建筑)、垂直遮阳(适于东西朝向的建筑)、综合遮阳(适于东南、西南朝向建筑)、挡板式遮阳(适于东、西朝向建筑)、旋转式遮阳(适于任何朝向建筑);1.阳台由阳台板和栏板组成,按阳台与外墙的相对位置分凸阳台、半凸阳台和凹阳台三类;2.阳台板的承重方式:搁板式(适用于凹阳台)、挑板式(阳台悬挑长度不大于1.2m)和挑梁式;3.栏杆和栏板概念:是阳台沿外围设置的竖向围护构件,作用是承受人们倚扶时的侧向推力,同时对整个房间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按材料可分:金属栏杆、钢筋混凝土栏板与栏杆、砌体栏板;栏杆形式:空花栏杆、实心栏杆以及由空花和实心组合而成的组合栏杆;4.阳台隔板通常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栏板,材料为C20细石混凝土,板厚为50mm;第8章屋顶1.屋顶的功能和设计要求屋顶的主要功能是防水,是屋面设计和施工的核心;屋顶设计要求:结构要求、防水要求、节能要求、美观要求;屋面设计原则:保证功能、构造合理、防排结合、优选用材、美观耐用;2.屋顶的组成和类型屋顶组成:由起防水排水作用的屋面和支撑作用的结构组成;屋顶分类:按功能分:保温、隔热、采光、蓄水、种植、上人屋顶;按防水材料分: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瓦屋顶、金属屋面、玻璃屋面;按结构类型分:平面结构屋顶和空间结构屋顶;按外观形式:平屋顶和坡屋顶;3.屋面排水排水方式: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自由落实);有组织排水:概念:通过排水系统,将屋面积水有组织地排至地面,即将屋面划分成若干个排水区,使雨水进入排水天沟,经过雨水口。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39b995a195f312b3069a511.png)
不太复杂建筑可以省略。
(4)施工图设计阶段(注意与初步设计阶段的比较)
设计内容:确定全部工程尺寸和用料;绘制建筑、结构、设 备等工种的全部施工图纸,编制工程说明书、计算书和预算书。
图纸和设计文件: 平、剖、立面除表达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内容以外,还应详 细标出门窗洞口、墙段尺寸及必要的细部尺寸、详图索引。 建筑构造详图、各工种相应配套的施工图纸、结构和设备计 算书、工程预算书 等。
3、上述用房宜有天然采光和不向邻室对流的直接自 然通风,严寒及寒冷地区并宜设自然通风道;当自然 通风不能满足通风换气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厕 所应设洗手盆,并应设前室或有遮挡措施;
4、盥洗室宜设搁板、镜子、衣钩等设施;
5、浴室应设洗脸盆和衣钩,浴室不与厕所毗连时应 设便器,浴位较多时应设集中更衣室及更衣柜。
房屋建筑学
知识点(一)
2020/5/3
1
第一章 概论
✓1.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工创造的空间 环境,直接供人使用的建筑叫建筑物,不直接供人使用的 建筑叫构筑物。建筑是科学,同时又是艺术。
✓2.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构成建筑的三个基本 要素,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和民用 建筑。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是不可忽视的部分。 一般规定
建筑物内的公用厕所、盥洗室、浴室应符合下列规
定:
1、上述用房不应布置在餐厅、食品加工、食品贮存、
配电及变电等有严格卫生要求或防潮要求用房的直接
上层。(现浇)
2、各类建筑卫生设备设置的数量应符合单项建筑设
计202规0/5/3范的规定。
28
2.2 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2020/5/3
建筑构造知识点整理
![建筑构造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2f8aaf784254b35effd3418.png)
建筑构造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概述建筑:是建筑物和构造物的总称。
建筑物:是指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P1构造物:是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建筑。
P1建筑物的分类方式:1、按使用功能分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园林建筑);2、按主要承重结构所用材料分类(木结构建筑、混合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其他类型建筑);3、按建筑物层数或总高度分类;4、按施工方法分类(全装配式建筑、全现浇式建筑、部分现浇部分装配式建筑);5、按建筑物的规模和数量分类(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
P1~P2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空间、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等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和增值单位。
P5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即1M =100mm。
P5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扩大模数:是基本模数的整数倍(如3M、6M……);分模数:是基本模数的分数倍(如1/2M、1/5M、1/10M……)。
P5标志尺寸: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界限之间的尺寸。
P7构造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等的设计尺寸。
构造尺寸加上缝隙尺寸等于标志尺寸。
实际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等生产制作后的实际尺寸。
(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之间的差数应符合允许的误差数值)。
常用专业名词:P91、横向——指建筑物的宽度方向;纵向——指建筑物的长度方向。
2、横向轴线——平行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的轴线:纵向轴线——平行建筑物长度方向设置的轴线:3、开间——两条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进深——两条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4、层高——指层间的高度,即地面至楼面或楼面至楼面的高度(顶层为顶层楼面到屋顶板上皮的高度);净高——楼面或地面与上部楼板底面成吊底底面之间的距离(其中那段空间也称为净空);建筑总高度——指室外地坪至檐口顶部的总高度。
建筑构造与识图第一章
![建筑构造与识图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cafc902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5.png)
1.1建筑制图常用工具
三、三角板
• 一般多为有机玻璃材质。 • 三角板可配合丁字尺画垂线,以及与水平线成30°,45°,60°的倾斜线。
用两块三角板组合还能画与水平线成15°,75°的倾斜线。
10
1.1建筑制图常用工具
四、曲线板
• 曲线板是绘制非圆曲线的工具
找点1-4 连接1-3
找点2-6连接3-5
1.图线的种类和用途 详P12页表1-3
29
1.2 建筑制图标准
30
31
1.2 建筑制图标准
2.图线的画法要求 ① 同一张图纸内,相同比例的各图样应选用相同的线宽。 ② 相互平行的图例线,其净间隙或线中间隙不小于0.2 mm。 ③ 虚线、单点长画线或双点长画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各自相等。 ④ 单点长画线或双点长画线,当在较小图形中绘制有困难时,可用实线代替。
1.2 建筑制图标准
三、字体
绘制图样时,需要用各种文字(如汉字、数字和字母等)表明图形各部分的尺寸、所用材料、施 工要点等。
总体要求:笔画清晰、字体端正、排列整齐、粗细一致、标点符号清楚正确。 1、汉字 汉字要求:手绘长仿宋体。 电脑制图中同一图纸,字体不超过2种。 汉字的字高用字号来表示,如7号字就是字高7 mm。 汉字的高度不应小于3.5 mm,其高度应按 的比例递增( 2)。 宽高比宜为0.7.
17
1.1建筑制图常用工具
八、绘图笔
• 分类:绘图笔可分为绘图铅笔和绘图墨水笔。
(1)绘图铅笔
绘图铅笔的铅芯有软硬之分。根据铅芯的软硬程 度不同,铅笔可分为H,B和HB三个等级。
为保证同一图样上同类线型粗细一致,画粗实线 用的铅笔铅芯应磨削成截面为d×d(d为要画线 条的宽度)的四棱柱形;
建筑构造习题答案
![建筑构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56f8a4b0717fd5360cdcab.png)
建筑构造复习题第一章建筑构造基本知识一、名词解释1、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
2、基本模数:数值为100mm,用M表示。
3、标志尺寸: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间的距离(如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层高等)以及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有关设备位置界限之间的尺寸。
4、构造尺寸: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的设计尺寸,一般为标志尺寸减去缝隙尺寸。
5、实际尺寸: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生产制作后的实有尺寸。
实际尺寸和构造尺寸的差数应符合建筑公差规定。
二、单项选择题1、建筑物外包尺寸的乘积×层数是建筑的( B )。
A、使用面积B、建筑面积C、结构面积D、交通面积2、下列数据不符合建筑开间模数的是( B )。
A、3000mmB、3200mmC、3300mmD、3600mm三、填空题1、为了保证建筑制品、构配件等有关尺寸间的统一协调,在建筑模数协调中尺寸分为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
2、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可分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3、建筑按规模和数量可分为大型性建筑和大量型建筑。
四、简答题民用建筑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答:民用建筑通常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门窗等主要部分组成。
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其作用是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
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并能抵御地下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蚀。
墙(或柱):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和围护构件。
作为承重构件的外墙,其作用是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室内的侵袭;内墙主要起分隔空间及保证舒适环境的作用。
框架或排架结构的建筑物中,柱起承重作用,墙仅起围护作用。
楼地层:楼板层----楼板是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按房间层高将整幢建筑物沿水平方向分为若干层;楼板层承受家具、设备和人体荷载以及本身的自重,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同时对墙体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
[教学设计]房屋建筑学基本知识
![[教学设计]房屋建筑学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6245ff7fad6195f302ba6b8.png)
[教学设计]房屋建筑学基本知识房屋建筑学基本知识第1篇概论第1章房屋建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 建筑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建筑空间的研究以及对构成建筑空间的筑物实体的研究。
2. 建筑物根据其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大类。
3. 生产性建筑可以根据其生产内容的区别划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不同的类别,非生产性建筑则可统称为民用建筑。
4. 民用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可以分为_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两大类。
5. 建筑物通常由_楼地层、墙或柱、基础、楼电梯、屋盖、门窗等几部分组成。
第2章建筑物设计的程序及要求1. 建筑设计的程序一般可以分为_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2. 对于有些小型和技术简单的城市建筑,可以以方案阶段代替__初步设计阶段_,而有些复杂的工程项目,则还需要在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之间插入技术设计阶段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1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1. 从组成平面各部分空间的使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使用,交通联系;两部分。
2. 使用部分是指满足_主要使用功能,辅助使用功能;的那部分空间。
3. 建筑物的交通联系部分包含建筑物的_门厅,过厅,走道,楼梯,电梯;_等等4. 建筑物的_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结构、围护分隔构件本身;_所占用的面积之和,就构成了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
5. 走道的长度根据__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走道的布置方式,建筑物的使用性质_来决定。
6. 疏散距离是指_使用房间对走道的出口到达疏散口之间的距离。
7. 门厅是在建筑物的_主要出入口_处起_内外过渡,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
8. 过厅一般位于体型较为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_连接处__或建筑物内部某些人流或货流的_集中交汇处_起到_缓冲_的作用。
9. 在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一般会首先借助_功能分析图_或者称之为气泡图来归纳、明确使用部分的这一功能分区。
10. 建筑物平面组合方式有_串联式组合,并联式组合,混合式组合。
房屋构造
![房屋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ef14dff80242a8956bece43e.png)
房屋构造第一章:民用建筑构造(建筑构造就是专门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构造方法和组合原理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通过构造技术手段,提供合理的构造方案和措施。
)第一节:民用建筑构造1)建筑物2)构筑物二)民用建筑1)居住2)公共3)建筑构造------组成部分(构件)第二节:基本构件及其作用1)基本构件:一般民用建筑是由基础,墙和柱,楼层和地面,楼梯,屋顶和门窗等基本构件组成的。
2)作用:1)基础: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地基。
2)墙和柱:墙是建筑物的竖向围护构件,在多数情况下也为承重构件,承受屋顶,楼层,楼梯等构件传来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基础。
外墙分隔建筑物内外空间,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建筑的侵袭;内墙分隔建筑内部空间,避免各空间之间的相互干扰。
(柱是建筑物主要的承重构件)3)楼层和地层:楼层和地层是建筑物水平向的围护构件和承重构件。
楼层分隔建筑物上下空间,承受荷载及楼板自重,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和柱。
楼层还起着墙和柱的水平支撑作用,增强墙和柱的稳定性。
地层是底层房间与土壤的隔离构件,除承受作用其上的荷载外,应具有防潮,防水,保温等功能。
4)楼梯:楼梯是建筑物的竖向交通构件。
5)屋顶:屋顶是建筑物最上部的围护构件和承重构件。
它抵御各种自然因素对顶层房间的侵袭,同时承受作用其上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和柱。
6)门窗:门的主要功能是交通出入,分隔和联系内部与外部或室内空间,有的兼起通风和采光作用。
窗的主要功能是采光和通风,并起到空间之间视觉联系的作用。
第二章:基础一)两者关系:在建筑工程中,位于建筑的最下部位,直接作用与土层上并埋入地下的承重构件称为基础。
基础下面支撑建筑总荷载的那部分土层称为地基。
组成:1)基础(墙和柱承重构成向地面以下延伸扩大的部分)2)地基(持力层+下卧层)1;荷载------基础-------------地基(特性:1,压缩与沉降2,抗剪与滑坡)2;允许承载力(地耐力)f=p/m2 p=最大压力(kpm/m2)3;当基础压力大于地耐力----------------地基发生(1,沉降变形2,滑动挤出)4;基础底面积(A)公式;A≥N/F N:建筑物总荷载----F≥N/A(地基的平均压力)5;地基分类:天然地基---是指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天然土层,可以直接在天然土层上建造基础。
房屋建筑学第一章的重点知识
![房屋建筑学第一章的重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7c5c568767f5acfa1c7cdff.png)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房屋建筑学复习资料第1章绪论1. 建筑是一个统称,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
由人们建造的,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人们不直接在内部生产、生活的工程设施,则叫做“构筑物”;与构筑物相对,凡供人们在其内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
2.“鲍豪斯”校舍(第一个建筑结构设计学校)就是现代建筑的典型代表。
风格:校园按功能要求合理分区,平面灵活布局,立面简洁大方,体型新颖。
3.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1)木构架体系,(2)院落式布局,(3)有规划的城市,(4)山水式园林,(5)特有的建筑观4.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如何正确认识三者的关系?建筑的构成要素:(1)建筑功能(2)物质技术条件(3建筑形象关系:建筑功能、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三者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分割并相互制约。
一般情况下,建筑功能是第一性的,是房屋建造的目的,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其次是物质技术条件,它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同时技术对功能具有约束和促进的作用;而建筑形象则是功能和技术在形式美方面的综合反映。
但有时对一些纪念性、象征性、标志性建筑,建筑形象往往也起主导作用,成为主要因素。
总之,在一个优秀的建筑作品中,这三者应该是和谐统一的。
5.建筑方针(建筑的主要任务):适用、安全、经济、美观6.建筑物的分类:(1)按使用性质(生产内容)分为:a.民用建筑: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b.工业建筑(生产厂房、动力建筑、储藏建筑);c.农业建筑(温室、粮仓、水产品养殖场)。
房屋构造概述
![房屋构造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f6ee1e5fd0a79563d1e720e.png)
6)按施工方法分类
• 1、全现浇式 • 2、部分现浇、部分装配式 • 3、装配式
2、建筑的等级
1)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等级 2)按建筑的耐火性能分等级 3)按建筑的规模大小、复杂程度分等级
1)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等级
建筑物耐久等级的指标是耐久年限,耐久年限的长 短是依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决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指以钢筋混凝土柱、梁 、板作为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承重构件的建筑 ,属于骨架承重结构体系。由于它具有坚固耐 久、防火和可塑性强等优点,在当今建筑领域 中应用很广泛。大跨度建筑、高层建筑大部分 采用这种结构。
4)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钢结构建筑 钢结构建筑指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制 作的建筑。钢结构具有力学性能好,结构自重 轻,工业化施工程度高,施工受季节影响小的 优点,特别适宜于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由 于我国钢产量有限,这种结构主要应用于少量 工业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中。
是设备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为后续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内容
1.1 房屋的组成 1.2 建筑的分类和等级划分 1.3 建筑标准化 1.4 房屋的变形缝
1.1房屋的组成
0、建筑的构成要素(补充)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建筑物:供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居住以及 从事生产和各种文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组一 成、
民 用 建 筑 的 构 造
1.基础
作用——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部分的承重构件,它承受 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承给地基。
构造要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耐水、耐 腐蚀、耐冰冻,防止不均匀沉降和延长使用寿命。
2.墙或柱 作用——竖向构件。承受屋面、楼地面传来的各种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自然环境的影响 建筑物处于自然界中,经受着日晒、雨淋、风吹 、冰冻、地下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程度随地 区、构件所处的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建筑构造设计时,必须针对所受影响的性质与 程度,对建筑物的相关部位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防 潮、防水、保温、隔热、防温度变形等。同时在建 筑构造设计中,也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有利因素 。
2.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 ①全框架结构建筑 ②内框架结构建筑 ③底层框架结构建筑
④全剪力墙结构建筑
⑤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 ⑥核心筒建筑 ⑦筒中筒建筑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横向框架梁
纵向联系梁 框架结构房屋的结构组成
楼板
楼板
楼板
基础梁
独立基础
3. 钢结构建筑 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制作,外围护墙和 分隔内墙用轻质块材、板材的建筑。 这类结构整体性、刚度和柔性均好,自重较轻 ,工业化施工程度高,施工受季节影响小,但耗钢 量大,耐火性差,施工难度大,主要用于超高层建 筑、特大跨度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
1.1.3 按照建筑结构形式进行分类
1.墙承重体系
2.骨架体系
3.内骨架体系 4.空间结构承重
1.1.4 按照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1.砖混结构 用砖墙(或柱)、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屋顶承重构件 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 这种结构整体性、耐久性、耐火性均较好,且取材 方便,但自重较大,广泛用于六层及六层以下的民用 建筑和小型工业厂房。
5) 开间:两条横向定位轴线之间距离。
6) 进深:两条纵向定位轴线之间距离 7) 层高:指层间高度。即地面——楼面或楼面——楼
面 的高度。 8) 净高:指房间的净空高度。即地面至结构层下表 面吊 顶下皮的高度。 9) 总高度:指室外地坪至檐口顶部的总高度。
10) 建筑面积:单位为m2。指建筑物外包尺寸的乘积
1.5.1 建筑标准化
1.5.2建筑模数协调 1. 建筑模数是建筑设计中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它是建 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
(1)基本模数 基本模数是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的基本尺度的 单位,用符号M表示,1M=100mm
2015-3-26
(2)导出模数 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扩大模数为基本模数的整数倍,以3M(300mm) 、6M(600mm)、12M(1200mm)、15M( 1500mm)、30M(3000mm)和60M(6000mm)表 示。 分模数为整数除基本模数,以M/10(10mm)、M /5(20mm)和M/2(50mm)表示。
(1)外力作用的影响
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外力称之为荷载。 荷载按时间变异分类,可分为永久荷载(如结 构自重、土压力)、活荷载(如人、家具、设备、 风、雪、吊车等)和偶然荷载(如撞击、爆炸、地 震等)。 荷载的大小和作用方式决定着构件的形状、尺 度和用料,而构件的选材、尺寸、形状等又是建筑 构造设计的重要依据。
的水平承重构件。
门窗:均属于
非承重构件。
楼梯:楼房建筑 中的垂直交通设 施。 基础:建筑物下 部承重构件。
1.2.1 基础 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担建筑的全部 荷载,并把这些荷载有效的传给地基。 1.2.2墙体和柱 墙体是建筑物的承重和维护构件,墙体具有承重要 求时,他承受屋顶和楼板层传来的荷载,并把它们传 递给基础。外墙具有维护作用,应具备抵御自然界各 种因素对室内侵袭的能力。
1.3.2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1.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 2.确保结构安全 3.适应建筑工业化和建筑施工的需要 4.注重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5.注重美观
1.4 民用建筑的等级划分
1.4.1按照建筑的耐久年限分为四级 建筑物耐久等级的指标是主体结构的使用年限。 使用年限的长短主要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质量标准 确定。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对建筑物的耐 久等级作了如下规定: 一级:使用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 高层建筑。
再乘 以层数。它由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组 成。 11) 使用面积:指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的净 面积。 12) 交通面积:指走道、楼梯间等交通联系设施的净 面积。 13) 结构面积: 指墙体、柱子所占的面积。
1.3 建筑构造及其影响因素
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以及各组成 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 建筑物各部位的材料选择、结构形式和构造做法 的确定都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建筑物的影响, 遵循“功能适用、安全耐久、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切实可行、注意美观”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构造 方案和措施,提高建筑物的使用质量和耐久性。
4. 钢、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建筑 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组成竖向承重体系,用钢结构 组成水平承重体系的大空间结构建筑,其横向可跨 越30m以上的空间。 在这类结构中,水平承重体系可采用桁架、悬 索、网架、拱、薄壳等结构形式,多用于体育馆、 大型火车站、航空港等公共建筑。
1.1.5 按建筑的规模和数量分
墙体如果是外承 重墙,平面定位 轴线距顶层墙身 内缘120mm。 如果是非承重墙, 平面定位轴线与 顶层墙身内缘重 合。 变形缝外墙与墙垛交界处定位轴线
如两侧墙体均为非 承重墙,平面定位 轴线应分别与顶层 墙体内缘重合。
变形缝处两侧均为墙体的定位轴线
(4)变形缝处定位轴线: 当变形缝处两侧墙体带联系尺寸时,其平面定位轴线 的划分与上述原则相同。
农业建筑是指农牧业生产和加工用的建筑.
以上为按使用性质分类
1.1.2 按建筑的层数或总高度分
(1)住宅建筑 1~3层为低层建筑; 4~6层为多层建筑; 7~9层为中高层建筑; 10层以上为高层建筑。 (2)公共建筑 建筑物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高 度超过24m的单层建筑),建筑物高度不超过24m 者为非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 民用建筑 为超高层建筑 。
构造尺寸 是生产、制造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 件、建筑制品等的设计尺寸,一般情况下,构造尺 寸为标志尺寸减去缝隙或加上支承尺寸。 实际尺寸 是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 品等生产制作后的实有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 之间的差数应符合建筑公差的规定。
图10.1 几种尺寸间的关系
(a)构件标志尺寸大于构造尺寸;(b)构件标志尺寸小于构造尺寸
1.6 定位轴线
定位轴线:确定建筑构配件位置及相 互关系的基准线。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需 要引入定位轴线作为确定建筑平面及相关 构件之间位置关系的准绳。 下面以砖混结构为例,介绍定位轴 线划分原则。
1.6.1
墙体的平面定位轴线
(1)承重外墙的定位轴线
当底层墙体与顶层墙 体厚度相同时,平面 定位轴线与外墙内缘 距离为120mm。
2015-3-26
二级:使用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的 建筑。 三级:使用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 筑。 四级:使用年限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或 简易建筑。
1.4.2按照建筑的重要性和规模分为六级 建筑按其重要性、规模大小、使用要求的不同,分 为特级、1级、2级、3级、4级、5级这六个等级 1.4.3按照建筑的防火性能分为四级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标准 ,是根据组成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 的。 我国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高层建筑的 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两级;其他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 为一、二、三、四级
1.2.3屋顶 屋顶是建筑顶部的承重和围护构件,由屋面、保温 层、和承重结构三部分组成
2015-3-26
1.2.4楼地面 楼板层是楼房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构件,同时还兼有 在竖向划分建筑内部空间功能。 1.2.5楼梯 楼梯是房屋建筑中联系上下各层的垂直交通设施平 时供人们交通使用,在特殊情况下供人们紧急疏散。 1.2.6门窗
(3)模数数列及其应用 模数数列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 基础扩展的数值系统,其扩展幅度和数值见表1-4 ( 详见P13)。 模数数列根据建筑空间的具体情况拥有各自的适 用范围,建筑物中的所有尺寸,除特殊情况外,一 般都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
4. 几种尺寸及其相互关系
为保证设计、生产、施工各阶段建筑制品、构 配件等有关尺寸间的统一与协调,必须明确标志尺 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图 1.1)。 标志尺寸 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 离(跨度、柱距、层高等)以及建筑制品、建筑构 配件、组合件、有关设备位置界限之间的尺寸。标 志尺寸必须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
2015-3-26
补充:专业名词
1) 横向:指建筑物的宽度方向。
2) 纵向:指建筑物的长度方向。 3) 横向轴线:沿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的轴线。用以确
定 墙体、 柱、梁、基础的位置。其编号方法采用阿 拉伯 数字注写在轴线圆内。 4) 纵向轴线:沿建筑物长度方向设置的轴线。用以确 定 墙体、柱、梁、 基础的位置。其编号方法采用汉语 拼 音字母注写在轴线圆内。但I、O、Z不用作轴线编 号。
(3)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等活动中,也会对建筑物造成 不利的影响,如机械振动、化学腐蚀、爆炸、火灾 、噪声等。 在建筑构造设计时,必须认真分析,从构造上 采取防振、防腐、防火、隔声等相应的防范措施。
(4)物质技术条件的影响 建筑材料、结构、设备和施工技术是构成建筑的 基本要素之一,由于建筑物的质量标准和等级的不 同,在材料的选择和构造方式上均有所区别。随着 建筑业的发展,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和新的施 工方法不断出现,建筑构造的做法也在改变。
第1章 房屋构造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建筑?
1、建筑
通常认为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2、建筑物 供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居住以及从事生 产和各 种文化活动的房屋称为建筑物。 3、构筑物 水池、水塔、支架、烟囱等间接为人们提 供服务的 设施称为构筑物。
1.1 建筑物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