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与社会部分
一、教育理论概念解释
1、最近发展区:是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度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所以,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他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他提出的观点和应用的方法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课程资源: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包括1、校内课程资源。指传统的知识性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如校内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中心、校园文化建设、各种非正式课程等方面;2、校外课程资源。指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等。
3、分科课程: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从课程开发来说,分科课程坚持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本学科知识的优先性;从课程组织来说,分科课程坚持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强调本学科自成一体。因此,分科课程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它是学生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的重要途径;第二,有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的发展;第三,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分科课程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容易导致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容易导致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二、简答题
1、历史与社会课程(一)或(二)的性质是什么?
《历史与社会》课程(二)的性质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实施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1、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课程。2、是一门综合课程。3、是开放的课程。
2、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或(二)的分类目标由哪几部分组成?
(二)的分类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课程资源的类型及其使用原则。
类型: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人力资源等
标准(二)使用原则:1、目标性原则2、多种感官配合原则3、易用性和可行性原则4、效能性原则
4、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编写原则有哪些?
标准(二)编写原则:1、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2、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本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3、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综合的特点4、教学内容的编排应突出实践性5、教学内容的表达应避免成人化6、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弹性
5、历史与社会课程(一)或(二)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标准(二)基本理念:1、大力提倡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2、力求真正实现人文社会学科内容的综合3、特别强调历史地、辨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4、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绘出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或(二)的课程结构示意图。
标准(二)课程结构:
7、列出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或(二)的课程内容框架。
课程标准(二)的内容框架是: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以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为主轴,以综合认识现代社会基本问题为立足点,整体设计目标的梯进关系和内容的逻辑顺序。
三、论述题
1、历史与社会的课程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课程理论方面:1、有助于实现学校课程整体结构的合理化。2、有利于对学校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
在课程内容方面: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在学习心理学方面: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和兴趣。2有助于学生习得知识和运用知识。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的类型以及如何开发和利用?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是很多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人力资源等
如何开发和利用1、利用图书馆和教师自己拥有的图书资料补充教科书内容。2、利用教学软件、互联网资源补充教科书内容。3、利用乡土资源补充教科书内容。总之,创造性地使用历史与社会教科书,对教师的知识面、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对于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来说,短时间内肯定难以适应,因此,这就需要承担本学科的教师,一方面要认真研读新课程的理论书籍,积极参加各种新课程的培训班,参加优秀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另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量力而行,逐步前进。
3、你如何理解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关系?以“历史与社会”课与历史课或地理课的关系具体说明。
综合课程直接脱胎于分科课程,但二者不是直接对立的。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是相对意义上的课程形式,二者在价值取向上形成互补。分科课程中的学科知识,只有通过综合课程的普及,才能更好的为大多数受教育者所掌握和利用。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其内容僵化、缺少活力、不关心社会与科技发展的变化、不考虑学生兴趣需要与个性发展的缺陷才能得到弥补。综合课程内容宽泛、学术性不强的弱点,只有通过分科课程的提高,才能得以化解。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才能既满足全体受教育者自我发展的需求,又达到选拔和培养专业人才、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两者都是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现教育目的上,前者是对后者的补充,但不可能完全淹没和取代前者。因此,综合课程并非是分科课程的否定和反动,而是对它的延伸和拓展。《历史与社会》课程应该是在继承和借鉴传统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而来的。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能只强调各领域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也不能只强调知识的生活性和经验性,而忽视知识的学术性。
四、教学设计。
1、写出“如画的梯田”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或活动方法)和教学步骤等。
一、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教学目标:
①了解哈尼族人利用自然条件,修筑梯田,种植水稻的科学性。
②能利用各种地图或资料,获取信息,并尝试描述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积极参与,学会比较,能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
③欣赏山区自然之美,积极探讨山区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能确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观。
二、教学方法:主题探究、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多媒体辅助法等
三、教学步骤:
1、读图,了解元阳的地理位置(北回归线穿过,气候、地形特点等),提高学生从地图和相关的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2、探究哈尼族人是怎样开凿梯田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究哈尼族人生活生产方式的原因,让学生掌握人地之间的联系。
4、合作讨论有些山区的不可持续生产方式的表现及对策,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
5、分组讨论元阳游客增多的利和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写出“母亲河”的变迁的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
《母亲河的变迁》是课标一的内容,因此本设计是对《课标二》《母亲河》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各河段的主要特征;
2.充分认识黄河、长江是母亲河,是哺育中华民族的摇篮;
3.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树立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方法:资料收集法,小组讨论法,图文结合法,师生合作法,多媒体辅助法
三、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