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会考)复习资料(详细版)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合格考复习资料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合格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ec2bcfc58fafab068dc026b.png)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合格考考点一、元素化合物:(一)、卤族元素1. 遇淀粉变蓝的物质 I2(碘水、碘酒),不是碘元素。
2. 使淀粉—KI溶液变蓝的物质Cl23. 最强的含氧酸:HClO4。
4. 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HF5. 描述下列实验现象:(1)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2)H2在Cl2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3)CH4与Cl2混合光照,黄绿色变浅,瓶内壁有油状液滴6.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Ca(ClO)27. 检验Cl-先加稀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二)、氧族元素1、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SO2(颜色可复现)、Cl2(颜色不可复现)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SO23、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难挥发。
4、检查肠胃用作“钡餐”的BaSO45、检验SO42—先加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三)、氮族元素1、常用作金属焊接保护气、代替稀有气体填充灯泡、保存粮食水果的气体N22、在放电情况下才发生反应的两种气体N2与O2。
3、遇到空气立刻变红棕色的气体NO4、有颜色的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5、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污染物NO26、极易溶于水形成喷泉的气体NH3、HCl7、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NH38、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9、两种气体相遇产生白烟:NH3遇HCl10、某溶液加入NaOH溶液产生气体气体一定是NH3;溶液一定含NH4+11、检验某白色固体是铵盐的方法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刺激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固体为铵盐。
12、浓硝酸的特性不稳定易分解、强氧化性、易挥发13、王水的成分及特性浓硝酸与浓盐酸1:3体积比混合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溶解金、铂)14、能使蛋白质变黄的物质浓硝酸15、火柴盒侧面的涂料红磷(四)、碳族1、制造计算机芯片和太阳能电池的是晶体硅2、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SiO23、不能贮存在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的是NaOH、KOH、(Na2SiO3)(五)、碱金属1、Na+的焰色:黄色;K+的焰色:紫色(隔蓝色钴玻璃观察)2、钠与水反应的现象钠漂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银白色小球,在水面到处游.动,发出咝咝的声响.,反应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全套资料
![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全套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bd80c2bf18583d04864592f.png)
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混合物 胶体浊液 有机化合物物质 化合物纯净物 无机化合物非金属单质金属二、化学反应的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概念: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得(电子)---还(氧化反应)------氧(还原剂)。
表示方法:单线桥: 双线桥:2e- 失去2xe--1 0 -1 0 0 -12 KBr + Cl 2====Br 2+2KCl 2 KBr + Cl 2 ==== Br 2+2KCl得到2xe-三、物质的量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符号:n ;单位:mol (摩尔)。
2.1mol 的基准: 0.012kg 12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有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用NA 表示,约为6.02x1023。
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n=AN N 。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用M 表示;单位:g/mol ;以g/mol 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相对分子或相对原子质量)。
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n=Mm 。
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mV V 。
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
符号C(B) 单位:mol/L 。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aq V B n B C 。
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2024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2024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c95fef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8.png)
2024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一、化学基本概念及性质1. 化学元素与原子结构2.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3. 物质的性质与分类4. 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二、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 氧化还原反应2. 酸碱中和反应3. 氮循环与生物化学过程4. 化学平衡与化学平衡常数三、化学原子论与周期表1. 原子结构与量子数2. 原子尺度的量子结构3. 元素周期表与周期特征4. 元素的周期律规律四、化学键与物质的结构1. 共价键与分子结构2. 金属键与金属性质3. 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4. 键的极性与分子间相互作用五、溶液与溶解性1. 溶液的组成与性质2. 溶液的浓度与浓度计算3. 溶液的溶解度与溶解平衡4. 溶解热与溶液的物理化学过程六、化学热力学1. 热能与焓的变化2. 反应焓与生成焓3. 焓的计算与应用4.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条件七、电化学与电解反应1. 电介质与导电性2. 电解质溶液与电解反应3. 电解与金属电沉积4. 非金属元素的电化学性质八、化学动力学1. 反应速率与速率方程2. 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4.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九、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2. 有机官能团的性质与反应3. 碳氢化合物与烃类化合物4. 有机物的空间构型与立体异构十、高分子化合物1. 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2. 聚合反应及其机理3. 高分子材料的性质与应用4. 天然与人工高分子化合物十一、化学与生活、环境1. 合成药物的化学原理2.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3. 化学与环境保护4. 化学与能源开发利用以上为2024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希望通过此提纲能够帮助同学们对高中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提高考试成绩。
祝同学们顺利通过考试!。
高中合格考化学会考版复习资料知识点汇总
![高中合格考化学会考版复习资料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b5e146ae009581b6bd9eb9f.png)
一、环境保护与污染1、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光化学反应:碳氧化物与氮氧化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反应)2、酸雨:PH<5.6;空气中氮氧化物与硫化物,与水形成硫酸与硝酸。
3、空气污染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碳氢化合物、硫氧化物、颗粒物质(PM2.5)。
4、汽车尾气:碳氢化合物、颗粒物质(PM2.5)、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5、高粱、玉米等植物发酵蒸馏可以得到的绿色能源:酒精(乙醇)。
6、海水含量最高的氯化物:氯化钠NaCl(盐)。
7、光导纤维的材料:二氧化硅(SiO2)。
8、太阳能电池板的半导体材料:硅(Si)。
二、物质的量首先要记住四个公式:n= N/N A = m/M = V(气体)/V m = cV(溶液),公式中,n表示物质的量(单位为mol,应用不同公式时,可能表示气体的物质的量或溶质的物质的量),N表示微粒数,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m表示质量(单位为g),M表示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V(气体)表示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单位为L),V m表示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 mol),c表示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L),V(溶液)表示溶液的体积(单位为L)。
运用这些公式时要注意:(2)一个微粒中含有几个更小的微粒,则一摩尔该微粒就含有几摩尔更小的微粒。
如1个水分子(H2O)中含有2个氢原子(H)、1个氧原子(O),10个电子,则1mol H2O中含2mol H、1mol O、10mol e-。
(3)应用22.4 L/mol时,注意两个前提:一是气体(包括纯净气体和混合气体),二是标准状况。
标准状况下SO3、水、乙醇、甲醇、苯、CCl4、HF等物质均不是气态。
三、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小,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如: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Si<P<S<Cl。
高中化学会考复习必过资料
![高中化学会考复习必过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d4ac84769dc5022abea00a2.png)
《化学必修 1、2》复习资料精编A. 学业水平测试必修1、2 必背考试点1、化合价 (常有元素的化合价):碱金属元素、 Ag 、 H: +1F: -1Ca、 Mg 、Ba、 Zn: +2Cl : -1,+1, +5, +7Cu: +1, +2O: -2Fe: +2,+3S: -2, +4, +6Al : +3P: -3, +3, +5Mn: +2 , +4, +6, +7N : -3, +2, +4, +52、氧化复原反响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许化合价起落)的反响本质:电子转移(包含电子的得失和偏移)特色:化合价的起落氧化剂(拥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降落——被复原——复原产物复原剂(拥有复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涨——被氧化——氧化产物口诀:得——降—— (被 )复原——氧化剂失——升—— (被 )氧化——复原剂四种基本反响种类和氧化复原反响关系:氧化复原反响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3、金属活动性次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复原性渐渐减弱4、离子反响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响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可以导电的化合物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一步: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第二步:拆。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3、BaCO3、BaSO4、AgCl、AgBr、AgI 、Mg(OH) 2、Al(OH) 3、Fe(OH) 2、Fe(OH) 3、Cu(OH) 2等),难电离(H 2CO3、H2S、CH3COOH 、 HClO 、H2SO3、NH 3·H2O、H 2O 等 ),气体 (CO2、SO2、NH 3、Cl 2、O2、H2等 ),氧化物 (Na2O、 MgO 、 Al 2O3等 )不拆第三步:删。
删去前后都有的离子第四步:查。
检查前后原子个数,电荷能否守恒离子共存问题判断:①能否产生积淀( 如: Ba2+和 SO42-,Fe2+和 OH-);②能否生成弱电解质( 如:+和- , H+和-)NH4OH CH3COO③能否生成气体( 如: +和2- , H+和2-)H CO3SO3④能否发生氧化复原反响( 如: H+、NO - 和 Fe2+/ I-,Fe3+和I-)35、放热反响和吸热反响化学反响必定陪伴着能量变化。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会考)复习资料(详细版)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会考)复习资料(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e623c00242a8956aece401.png)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mol)。
(2)1 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0.012 kg一种碳原子(12C)所含的碳原子数=6.02×1023(3)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 mol-1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4)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n = NN A。
2.摩尔质量(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M),单位为g•mol-1。
(2)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3)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n = m M。
3.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V m),单位为L•mol-1。
(2)标准状况下,V m≈22.4 L•mol-1。
(3)物质的量(n)、气体的体积(V)和气体摩尔体积(V m)之间的关系:n = VV m。
4.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c B),单位为mol•L-1 。
(2)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n)、溶液的体积(V)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B)之间的关系:n = c B•V 。
(3)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二、胶体1.定义: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2.溶液、浊液、胶体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3.丁达尔现象: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现象。
4.丁达尔现象可用于检验溶液和胶体。
5.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
6.引起胶体聚沉的条件:加入可溶性盐、加热、搅拌等。
三、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完整版)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完整版)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7d4f0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f.png)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变溶液混杂物(胶体浊液有机化合物物质化合物纯净物 无机化合物非金属单质金属混杂物:含多种物质,不行用化学式来表示 纯净物:仅含有一种物质,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二、化学反应的种类1、四种基本反应种类: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2、四种基本反应种类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置换反应必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必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也许偏移)特色: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照)看法:氧 (氧化剂 )-- 得 (得电子 )-- 降 (化合价降低 )-- 还 ( 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获得还原产物)还 (还原剂 )--失 (失电子 )-- 升 (化合价高升 )-- 氧(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获得氧化产物)表示方法:双线桥 失掉 2e--1-12 KBr + Cl 2 ==== Br 2 +2KCl获得 2e-三、物质的量1、定义:表示必定数量微粒的会集体的物理量。
符号: n 单位:摩尔2、阿伏加德罗常数: 0.012kg 12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用 N A表示。
约为 6.02x10 233、微粒数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 n=NNA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拥有的质量 。
用 M 表示 单位: 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mn=M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V 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同样体积的任何气体土都含有同样的分子数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
符号C B 单位: mol/L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B C B =V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公式: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能否漏水步骤:① . 计算 m=c × v ×M ② .称量③ . 溶解 ④ .转移 (清洗 2---3 次 清洗液转入容量瓶)⑤ .定容⑥ .摇匀⑦ . 装瓶贴签四、分别系溶 液胶体浊液1、分别质大小( nm )<1nm1nm ~ 100nm >100nm2、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光明的通路)用于划分溶液与胶体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也许融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酸: HCl 、 H SO 、 HNO 、H PO 、H 2SO 等2 43 34 3电解质碱: NaOH 、 KOH 、 Ba(OH) 、 Ca(OH) 2、 Cu(OH) 、 Mg(OH) 2、 Al(OH) 3、 Fe(OH) 3等2 2盐: Na 2CO 3、 NaHCO 3、 CaCO 3 、 BaSO 4 、 Na 2SO 4、NaCl 、 AgCl开朗金属氧化物: Na 2O 、 CaO 、 Al 2O 3 、 ZnO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融化状态下都不可以导电的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 CO 、 CO 2 、 NO 、 NO 2、 P 2 O 5、 SO 2、SO 3 非电解质 多数有机物:蔗糖、酒精、甲烷非酸性的非金属氢化物:NH 3五、物质的分别与提纯1、过滤法:合用于分别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杂物 如:粗盐的提纯2、蒸发结晶:混杂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3、蒸馏法:合用于分别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一样的液态混杂物。
高中化学会考复习重点资料
![高中化学会考复习重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4456bbe376baf1ffd4fad15.png)
《化学必修1、2》复习资料精编A.学业水平测试必修1、2必背考试点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碱金属元素、Ag、H:+1 F:-1Ca、Mg、Ba、Zn:+2 Cl:-1,+1,+5,+7Cu:+1,+2 O:-2Fe:+2,+3 S:-2,+4,+6Al:+3 P:-3,+3,+5Mn:+2,+4,+6,+7 N:-3,+2,+4,+52、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特征:化合价的升降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口诀:得——降——(被)还原——氧化剂失——升——(被)氧化——还原剂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3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一步: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第二步:拆。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3、BaCO3、BaSO4、AgCl、AgBr、AgI、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等),难电离(H2CO3、H2S、CH3COOH、HClO、H2SO3、NH3·H2O、H2O等),气体(CO2、SO2、NH3、Cl2、O2、H2等),氧化物(Na2O、MgO、Al2O3等)不拆第三步:删。
删去前后都有的离子第四步:查。
检查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是否守恒离子共存问题判断:①是否产生沉淀(如:Ba 2+和SO 42-,Fe 2+和OH -);②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 4+和OH-,H+和CH 3COO-)③是否生成气体(如:H+和CO 32-,H+和SO 32-) ④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NO 3-和Fe2+/ I-,Fe3+和I-)5、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 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Ba(OH)2·8H2O 和NH 4Cl 的反应,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C 、CO 、H 2还原CuO 6、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公式和推论⑴微粒数目和物质的量:n==N / N A ,N==nN A N A ——阿伏加德罗常数。
最新高中化学会考复习重点资料
![最新高中化学会考复习重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394291e6f1aff00bfd51e4e.png)
《化学必修1、2》复习资料精编A.学业水平测试必修1、2必背考试点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碱金属元素、Ag 、H :+1 F :-1Ca 、Mg 、Ba 、Zn :+2 Cl :-1,+1,+5,+7Cu :+1,+2 O :-2Fe :+2,+3 S :-2,+4,+6Al :+3 P :-3,+3,+5Mn :+2,+4,+6,+7 N :-3,+2,+4,+52、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特征:化合价的升降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口诀:得——降——(被)还原——氧化剂失——升——(被)氧化——还原剂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还 原 性 逐 渐 减 弱4、离子反应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一步: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第二步:拆。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 3、BaCO 3、BaSO 4、AgCl 、AgBr 、AgI 、Mg(OH)2、Al(OH)3、Fe(OH)2、Fe(OH)3、氧化还原反应置换 化合 分解 复分解Cu(OH)2等),难电离(H 2CO 3、H 2S 、CH 3COOH 、HClO 、H 2SO 3、NH 3·H2O 、H 2O 等),气体(CO 2、SO 2、NH 3、Cl 2、O 2、H 2等),氧化物(Na 2O 、MgO 、Al 2O 3等)不拆第三步:删。
删去前后都有的离子第四步:查。
检查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是否守恒离子共存问题判断:①是否产生沉淀(如:Ba 2+和SO 42-,Fe 2+和OH -);②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 4+和OH -,H+和CH 3COO-) ③是否生成气体(如:H +和CO 32-,H+和SO 32-)④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NO 3-和Fe2+/ I-,Fe3+和I-)5、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复习提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b13ed35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e.png)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复习提纲)
一、化学基础知识回顾
-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特点
-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 化学键的种类和特点
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 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方程式
-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三、化学式与化学计算
- 化学式的表示和命名规则
- 化学计算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摩尔质量和摩尔计算
- 溶液浓度的计算
四、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
- 常见元素的特性和应用
- 酸、碱和盐的性质及应用
-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特点和反应
-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五、化学实验与实验技能
- 常见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巧
- 常见化学实验的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 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
- 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重要性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措施
-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以上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复习的提纲,希望能够帮助你复习化学知识。
记住要理解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并多做相关练习和实验,加深对化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祝你成功!。
(完整版)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常考必背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常考必背知识点,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1ceacbb011ca300a7c390d5.png)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纲要——必修11.托盘天平精确到0.1g,量筒精确到0.1mL。
2.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
3.点燃可燃气体(氢气等)前要验纯。
4.酒精着火应迅速用湿抹布盖灭,钠、钾着火用细沙盖灭。
5.分离提纯的装置:依次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
6.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主要仪器:漏斗。
7.蒸馏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主要仪器包括蒸馏烧瓶,冷凝管)如: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冷凝水“下进上出”。
8.萃取可用于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萃取剂不能溶于水,如四氯化碳,不可使用酒精。
9.分液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如: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植物油和水。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使用时注意“下层放、上层倒”。
10.蒸发的主要仪器:蒸发皿。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停止加热。
不可加热至蒸干。
11.精盐含(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的提纯的方法:加氯化钡目的:除去Na2SO4,加入氢氧化钠目的是除去MgCl2,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CaCl2和BaCl2,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NaOH 和Na2CO3。
12.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3.摩尔质量的单位g/mol 或g.mo l-1数值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量相同(如氯化氢相对分子量为:36.5,摩尔质量为:36.5g/mol)14.22.4mol/L 的使用条件:①标准状况下(0℃101KPa);②气体。
(注:水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15.物质的量的计算的四个公式:16.溶液稀释的公式:c(浓)·V(浓) = c(稀)·V(稀)17.两个浓度的转化公式:c=1000ρω/Mn=3 2 2 18.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必需的仪器: ×× mL 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19.有关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做题步骤:(1),将已经 m ,V 气,c 、V 液计算成 n ,(2)列化学方程式将已知与待求的物质建立联系,求出待出物质的 n (3)将求出的 n 转化为最终要求的 m ,V 气,c 、V 液20.21. Fe(OH)3 胶体的制备方法:是 FeCl 3+沸水,不是 FeCl 3+NaOH ;宏观区分胶体与溶液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用光束照射有光亮的通路)22.区别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根本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100nm 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53e9ac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b.png)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20XX 年高中毕业会考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必修1、2必背考试点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Na 、K 、Ag 、H :+1 F :—1Ca 、Mg 、Ba 、Zn :+2 Cl :—1,+1,+5,+7 Cu :+1,+2 O :—2 Fe :+2,+3 S :—2,+4,+6Al :+3 Mn :+2,+4,+7 N :—3,+2,+4,+5 2、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落)的反应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升落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落——被还原——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口诀:得——落——(被)还原——氧化剂失——升——(被)氧化——还原剂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还原性逐渐减弱4、离子反应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别能导电的化合物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第一步: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第二步:拆。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 3、BaCO 3、BaSO 4、AgCl 、AgBr 、AgI 、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等),难电离(H 2CO3、H 2S 、CH 3COOH 、HClO 、H 2SO 3、NH 3·H 2O 、H 2O 等),气体(CO 2、SO 2、NH 3、Cl 2、O 2、H 2等),氧化物(Na 2O 、MgO 、Al 2O 3等)别拆第三步:删。
删去方程式两边都有的离子第四步:查。
检查前后原子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咨询题推断:①是否产生沉淀(如:Ba 2+和SO 42-,Fe 2+和OH -);②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 4+和OH -,H +和CH 3COO -)③是否生成气体(如:H+和CO32-,H+和SO32-)④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NO3-和Fe2+/I-,Fe3+和I-)5、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ed7be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0.png)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完整版)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专题一: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可以分为溶液、混合物、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纯净物、无机化合物、非金属、单质和金属等。
其中,混合物含有多种物质,不能用化学式来表示,而纯净物仅含有一种物质,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四种基本类型。
其中,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复分解反应则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其特征是化合价的改变。
三、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的物理量,常用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0.012kg 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微粒数与物质的量之间有公式n=N/N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有公式n=V/M,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大约为22.4L。
阿伏加德罗定律指出,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常用符号为C,单位为mol/L。
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之间有公式nB=CBV,与质量分数之间有公式m=c×v×M。
四、分散系分散系包括溶液、胶体和浊液等。
它们的分散质大小分别为小于1nm、1nm~100nm和大于100nm。
胶体的特点是会出现丁达尔现象,即光亮的通路,可以用于区分溶液和胶体。
在实验操作中,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时需要注意容量瓶是否漏水,并按照一定步骤进行称量、溶解、转移、定容、摇匀和装瓶贴签等操作。
本文介绍了化学中常见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
首先,电解质、酸、电解质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非电解质和非酸性的非金属氢化物都是化学中的基本概念。
其次,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可以通过过滤法、蒸发结晶、蒸馏法、分液和萃取等方法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mol )。
(2)1 mol 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0.012 kg 一种碳原子(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6.02×1023(3)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 mol -1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
(4)物质的量(n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与微粒数(N )之间的关系:n = NN A。
2.摩尔质量(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M ),单位为g •mol -1。
(2)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3)物质的量(n )、物质的质量(m )和物质的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n = mM。
3.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V m ),单位为L •mol -1。
(2)标准状况下,V m ≈22.4 L •mol -1。
(3)物质的量(n )、气体的体积(V )和气体摩尔体积(V m )之间的关系:n = VV m。
4.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c B ),单位为mol •L -1。
(2)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溶质B 的物质的量(n )、溶液的体积(V )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B )之间的关系:n = c B •V 。
(3)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二、胶体1.定义: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2.溶液、浊液、胶体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3.丁达尔现象: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现象。
4.丁达尔现象可用于检验溶液和胶体。
5.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
6.引起胶体聚沉的条件:加入可溶性盐、加热、搅拌等。
三、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2.酸、碱、盐是电解质;其它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3.离子反应:有离子参与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4.将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时,可溶性的酸碱盐要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物质不改写。
四、氧化还原反应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
学习笔记学习笔记学习笔记九、化学平衡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3.化学平衡的移动:当条件改变时,原来的化学平衡将被破坏,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起新的化学平衡。
十、原电池1.定义: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2.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活动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闭合回路。
3.负极——较活泼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正极——较不活泼导体——得到电子(被还原)。
4.铜、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反应方程式:负极:Zn – 2e-= Zn2+;正极:2H+ + 2e-= H2↑;总反应:Zn + 2H+ = Zn2+ + H2↑。
十一、无机物学习笔记4Na + O 2 = 2Na 2O钠放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暗2Na + O 2 △Na 2O 2钠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过氧化钠可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氧气的来源 2Fe + 3Cl 2 点燃2FeCl 3产生棕色的烟 Cu + Cl 2 点燃CuCl 2 产生棕黄色的烟 H 2 + Cl 2 点燃2HCl 产生苍白色火焰Cl 2 + H 2O = HCl + HClOHClO 有漂白作用,Cl 2可用作漂白剂(Cl 2不能使干燥..的红纸条退色) Cl 2 + 2NaOH = NaCl + NaClO + H 2O4Fe(OH)2 + O 2 + 2H 2O = 4Fe(OH)3 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 3+ + 3SCN -→ 显红色可用KSCN 溶液检验Fe 3+Fe + 2H + = Fe 2++ H 2↑Fe 具有还原性 2Fe 3+ + Fe = 3Fe 2+Fe 3+具有氧化性Fe 2++ Zn = Fe + Zn 2+2Fe 2+ + Cl 2 = 2Fe 3+ + 2Cl -Fe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NaHCO 3 + HCl = NaCl + H 2O + CO 2↑ NaHCO 3 + NaOH = Na 2CO 3 + H 2O 2NaHCO 3 △Na 2CO 3 + H 2O + CO 2↑N 2 + O 22NON 2 + 3H 2催化剂高温高压 2NH 3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固氮)2NO + O 2 = 2NO 2 3NO 2 + H 2O = 2HNO 3 + NO NH 3 +H 2O = NH 3·H 2ONH 3·H 2O NH 4+ + OH -NH 3·H 2O 呈弱碱性,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NH 3 + HCl = NH 4Cl 产生白烟4NH 3 + 5O 2 催化剂△ 4NO + 6H 2O NH 4HCO 3 △ NH 3↑ + H 2O + CO 2↑NH 4Cl△NH 3↑ + HCl ↑ NH 4+ + OH-△NH 3↑+ H 2O2NH 4Cl+Ca(OH)2 △CaCl 2 +2NH 3↑+ 2H 2O实验室制氨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4HNO 34NO 2↑ + O 2↑ + 2H 2O为了防止硝酸见光分解,一般将它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Cu + 4HNO 3(浓) = Cu(NO 3)2 + 2NO 2↑ + 2H 2O 常温下,浓硝酸可使铁、铝钝化 3Cu + 8HNO 3(稀)= 3Cu(NO 3)2 + 2NO ↑+ 4H 2O C + 4HNO 3(浓)△CO 2↑+ 2NO 2↑+ 2H 2O 浓、稀硝酸有强氧化性 Fe + S △ FeS S + O 2点燃SO 2SO 2 + O 2催化剂 加热2SO 3 2H 2S + SO 2 = 3S + 2H 2OCu + 2H 2SO 4(浓)△CuSO 4 + SO 2↑+ 2H 2O 在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 C + 2H 2SO 4(浓) △CO 2↑+ 2SO 2↑+ 2H 2O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 2Mg + CO 2点燃2MgO + C受热或见光放电十二、有机物学习笔记学习笔记乙酸结构:CH 3 (—COOH 称为羧基) 乙酸俗称醋酸,有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油脂 油脂可用来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糖类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糖类分为单糖(不水解,如葡萄糖、果糖)、二糖(如蔗糖、麦芽糖)、多糖(如淀粉、纤维素)淀粉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水解生成氨基酸浓的盐溶液会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不影响蛋白质的生理活性;紫外线照射、加热或加入有机化合物、酸、碱、重金属盐(如铜盐、铅盐、汞盐等)会使蛋白质聚沉,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高分子材料蛋白质、橡胶、塑料、纤维等都属于高分子材料2.化学反应 CH 4 + 2O 2 CO 2 + 2H 2O 火焰呈淡蓝色CH 4 + Cl 2 CH 3Cl + HCl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CH 2Cl 2 + Cl 2 CHCl 3 + HCl CHCl 3 + Cl 2CCl 4 + HCl属于取代反应C 2H 4 + 3O 2 2CO 2 + 2H 2O 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Br Br CH 2=CH 2 + Br 2 CH 2—CH 2 属于加成反应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 2C 6H 6 + 15O 212CO 2 + 6H 2O产生明亮而带有浓烟的火焰 + HO —NO 2催化剂△+ H2OC 2H 5OH + 3O 22CO 2 + 3H 2O 2CH 3CH 2OH + 2Na 2CH 3CH 2ONa + H 2↑ 2CH 3CH 2OH + O 22CH 3CHO + 2H 2OCH 3COOH + 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 + H 2O属于酯化反应。
用饱和Na 2CO 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 CH 3COOCH 2CH 3 + H 2O CH 3COOH + CH 3CH 2OHCH 3COOCH 2CH 3+ NaOH CH 3COONa + CH 3CH 2OH酯的水解n CH 2=CH 2属于加聚反应Cu△点燃△酸或碱 △浓硫酸 CH 2-CH 2 n 引发剂点燃点燃光 光 光 光 点燃 —NO 2 —C —OH O学习笔记第二部分练习题一、物质的量1.山东蒙山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点,被称为“天然氧吧”,其原因是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分子或原子上形成空气负离子,O2-就是一种空气负离子,其摩尔质量为()A.32 g B.33 g C.32 g•mol-1 D.33 g•mol-12.标准状况下的1 mol CO2的体积约为()A.11.2 L B.22.4 L C.33.6 L D.44.8 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2的摩尔质量是28 g B.17 g NH3的物质的量是1 molC.22.4 L N2的物质的量为1 mol D.标准状况下NH3的体积为22.4 L4.(2010)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H2O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32 g O2含有的氮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11.2 L Cl2所含的分子数为0.5 N AD.1 L 0.1 mol•L-1NaCl溶液中所含的Na+数为N A5.(200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1 mol S与铁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B.32 g O2和32 g O3所含原子数目均为2N AC.在常温常压下,22.4 L NH3所含质子数为10N AD.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水所含分子数为0.1 N A6.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氯气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 A B.22.4 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C.14 g氮气中含有7 N A个电子D.N 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7.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A.0.8 mol 氧气B.标准状况下2.24 L氮气C.3.6 g水(水的摩尔质量为18 g•mol-1)D.含N A个氢分子的氢气8.实验室中配制250 mL 0.10 mol•L-1NaOH溶液时,必须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A.锥形瓶B.试管C.分液漏斗D.容量瓶9.1 mol H2SO4分子中含 mol硫原子, mol氧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