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整理
(完整版)医学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参考

1.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一级:氨基酸经肽键连成的多肽链。
二级:α-螺旋和β-片层,氢键维持二级结构的稳定三级: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由于氨基酸残基侧链相互作用而使多肽链进一步盘旋折叠而形成不规则的特定构象。
氢键,盐键,二硫键。
四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域或功能域相互作用聚合而成更复杂的空间构象。
疏水键2.核酸的基本结构、分类核酸可分为DNA和RNA,RNA可分为mRNA,tRNA,rRNA,snRNADNA的结构:双螺旋结构,即DNA有两条走向相反的互补核苷酸链构成,一条为3′到5′,另一条为5′到3′两条链均按同一中心轴呈右手螺旋。
维持DNA双螺旋结构主要是靠碱基间的氢键RNA的结构:大多数RNA是单链,但其分子可通过自身回折而形成许多短的双股螺旋区,在这些区域内A与U,G与C配对形成氢键3.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核膜、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细胞骨架、高尔基复合体、核仁原核细胞没有,真核细胞都有。
原核细胞仅有一条DNA,DNA裸露不与组蛋白但与类组蛋白结合、量少,呈环状。
基因结构无内含子,无大量的DNA重复序列,转录与翻译同时在胞质内进行,转录与翻译后无大分子的加工与修饰。
真核:有2个以上DNA分子,DNA分子与组蛋白部分酸性蛋白结合,以核小体及各级结构构成染色质或染色体,DNA量多,呈线状。
基因有内含子和大量的DNA重复序列,核内转录,胞质内翻译,转录与翻译后有大分子的加工与修饰。
4.单位膜:在电镜下生物膜呈现“两暗夹一明”的三层结构,即电子致密度高的内外两层之间夹着厚约3.5nm的电子致密度低得中间层。
5.内膜系统:位于细胞内,在结构、功能以及发生上具有一定联系的膜性结构,统称为内膜系统6.膜性结构: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细胞核,溶酶体,过氧化氢酶体7.非膜性结构:核糖体,中心体,微管,微丝,核仁和染色质等8.细胞膜的化学组成①脂质:磷脂(最多)、胆固醇、糖脂——双亲媒性分子②蛋白质:1°镶嵌蛋白: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占膜蛋白的70%-80%2°边周蛋白:与运动有关③糖类:在细胞膜表面起保护过滤作用9.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流动镶嵌模型:构成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具有液晶态的特性,它既有晶体的分子排列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即流动脂质双分子层构成膜的连续主体;球形的膜蛋白质以各种镶嵌形式与脂质双分子层相结合,有的“镶”附于膜的内表面,有的全部或部分嵌入膜中,有的贯穿膜的全层,这些大多是功能蛋白。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

引言概述: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的学科,对于理解人类生物学过程及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细胞的组成、功能、分裂、信号传导和细胞凋亡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并综合总结医学细胞生物学的重要性。
正文内容:一、细胞的组成1.化学组成:细胞主要由有机物质(蛋白质、核酸等)和无机物质(水、离子等)组成。
2.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和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稳定的功能。
3.细胞器:包括核、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各自担负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二、细胞的功能1.能量转化:细胞通过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等能量供应细胞生活活动。
2.遗传信息传递:细胞通过DNA遗传物质的复制与传递,确保后代的遗传稳定性。
3.蛋白质合成:细胞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合成各类蛋白质,担任生化反应催化剂和结构材料。
4.信号感知与传导:细胞通过感受外部和内部信号,通过信号转导通路进行相应的生物学反应。
5.细胞分裂: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过程,实现细胞的增殖和遗传物质的传递。
三、细胞分裂1.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通过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有序分离完成。
2.无丝分裂:指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体参与,染色体直接分离到两个子细胞。
四、细胞信号传导1.细胞外信号分子: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等,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
2.信号转导通路: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信号分子和内部信号分子等组成的信号传导链路,实现细胞内信号的传输。
3.激活的效应器:信号转导通路最终会导致某些效应器蛋白的活化,如转录因子的激活,进而调控基因的表达。
五、细胞凋亡1.细胞凋亡的类型: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如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死亡)和非程序性细胞死亡(如损伤引起的细胞死亡)。
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包括线粒体通路、死亡受体通路和内质网应激通路等。
3.细胞凋亡的调控:细胞凋亡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生长因子的缺乏、DNA损伤等。
(完整版)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细胞生物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第三章质膜的跨膜运输第四章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第五章细胞通讯第六章核糖体和核酶第七章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第八章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第九章内质网,蛋白质分选,膜运输第十章细胞骨架,细胞运动第十一章细胞核和染色体第十二章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第十三章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第十四章细胞衰老和死亡第一章绪论1.原生质体:被质膜包裹在细胞内的所有的生活物质,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细胞内除核以外的原生质,即细胞中细胞核以外和细胞膜以内的原生质部分原生质体:除去细胞壁的细胞2.结构域:生物大分子中具有特异结构和独立功能的区域3.装配模型:模板组装,酶效应组装,自组装4.五级装配:第一级,小分子有机物的形成第二级,小分子有机物组装成生物大分子第三级,由生物大分子进一步组装成细胞的高级结构第四级,由生物大分子组装成具有空间结构和生物功能的细胞器第五级,由各种细胞器组装成完整细胞6.支原体:目前已知的最小的细胞第二章细胞生物的研究方法和技术1.显微镜技术:光镜标本制备技术、2.光镜标本制备技术步骤:样品固定、包埋与切片、染色3.电子显微镜种类: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金属投影,冷冻断裂和冷冻石刻电镜,复染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4.细胞化学技术: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放射自显影5.细胞分选技术:流式细胞术6.分离技术:离心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第三章质膜的跨膜运输1.细胞功能:外界与通透性障碍,组织和功能定位,运输作用,细胞间通讯,信号检测2.膜化学组成:膜脂,膜糖,膜蛋白3.膜脂的三个种类:磷脂,糖脂,胆固醇4.脂质体用途:用作生物膜的研究模型,作为生物大分子与药物的运载体5.膜糖功能: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接触抑制,信号转导,蛋白质分选,保护作用。
6.膜蛋白类型:整合蛋白,外周蛋白,脂锚定蛋白7.膜蛋白功能:运输蛋白,酶,连接蛋白,受体(信号接受和传递)8.不对称性的研究方法:冰冻断裂复型,冰冻蚀刻9.膜流动性研究方法:质膜融合,淋巴细胞的成斑成帽效应,荧光漂白恢复技术10.膜流动性的重要性:酶活性,信号转导,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细胞周期11.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脂肪酸链,胆固醇,卵磷脂/鞘磷脂比值12.影响膜蛋白流动的因素:整合蛋白,膜骨架,细胞外基因,相邻细胞,细胞外配体、抗体、药物大分子13.膜骨架的主要蛋白:血影蛋白,肌动蛋白和原肌球蛋白,带4.1蛋白,锚定蛋白14.转运蛋白质包括:载体蛋白,通道蛋白15.协同运输的方向:同向协同,反向协同第四章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细胞表面结构:细胞外被、膜骨架、胞质溶胶2.细胞外被功能:连接,细胞保护,屏障3.糖萼:由细胞表面的碳水化合物形成的质膜保护层,又称为多糖包被。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

细胞生物学重点1.真核细胞的细胞核(E)A. 是细胞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B. 是最大的细胞器C. 是转录的场所D. 是DNA复制的场所E. 以上都是哺乳类动物中没有细胞核的细胞是(红细胞)、成熟的植物筛管无细胞核细胞核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核膜 (核孔、核纤层)、染色质、核仁、核基质 2.核定位信号(B) C. Exportin A. 可引导蛋白质出核 D. NESB. 对其连接的蛋白质无特殊要求 E. NLSC. 完成转运后被切除 4.关于蛋白质入核运输机制错误的是(B)D. 与线粒体基因有关 A. 需要ATP供能的主动运输过程E. 与染色体的组装有关 B. 与膜性细胞器之间的运输相同 3.以下哪些组件与蛋白入核有关(ABE) C. 由核膜孔道控制A. Ran-GTP D. 运输过程不切除核定位信号B. Importin E. 运输时保持完全折叠的天然构象 5.简述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6.蛋白质入核运输的机制与膜性细胞器之间的运输有何不同,7.举例说明转录因子核输入的调控。
8.异染色质是(AB) B. 核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RNA和少量A. 转录不活跃的染色质 DNAB. 螺旋化程度高C. 核仁的形成与核仁组织区有关 C. 均匀分布在核内D. 核仁只存在于细胞核内 D. 有核纤层蛋白支持E. 在有丝分裂间期,核仁消失 E. 以袢环形式伸入核仁内 15.核仁(ABCD)9在分子组成上,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区别是A. 见于间期的细胞核内 (E) B. 增殖较快的细胞有较大和数目较多的核A. 有无组蛋白仁B. 非组蛋白的种类不一样C. 功能是组装核糖体C. 是否含有稀有碱基D. rRNA的合成位于纤维中心和致密中心D. 碱基数量不同的交界处E. 没有区别 E. 在染色体的组装中其主要作用 10.端粒是(ABCD) 简述核仁的功能A. 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 16.细胞核是下列哪种生理活动的主要场所B. 由高度重复的短序列串联而成 (C)C. 具有细胞“分裂计数器”的作用 A.蛋白质合成 B.有氧呼吸D. 复制需要反转录酶(端粒酶) C.DNA的储存和复制 D. DNA的复制E. 与细胞的衰老无关 17.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通道是11.简述核小体的结构特点 ( C )12.简述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A.胞间连丝 B.外连丝 C.核孔 D.核13.关于核仁的描述,错误的是(E) 膜A. 一个细胞有1个或多个核仁 18.下列不属于细胞核功能的是( B )A(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也消失了。
医学生物学重点笔记

医学生物学重点笔记医学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科学,它涵盖了从细胞到整个生物体的各个层面。
对于医学生来说,掌握医学生物学的知识是理解人体结构、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的基础。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医学生物学重点内容。
一、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溶胶。
细胞器如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负责提供能量;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和脂质代谢等;高尔基体主要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吞噬外来病原体。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核膜、核仁、染色质等结构。
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时会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2、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增殖: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行增殖。
有丝分裂保证了细胞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维持了细胞的遗传稳定性。
减数分裂则产生配子,为生殖过程提供了遗传多样性。
细胞分化: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发生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蛋白质合成上的差异。
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发育和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遗传学遗传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和遗传规律。
1、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具有双螺旋结构。
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控制着生物体的性状。
2、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指出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则说明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以下是对细胞生物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它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还包含少量的糖类。
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溶胶。
细胞器种类繁多,其中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通过有氧呼吸为细胞提供能量;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与蛋白质合成、脂质代谢等有关;高尔基体主要参与细胞分泌物的加工和运输;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核膜、核仁、染色质等结构。
染色质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时会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二、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物质跨膜运输有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两种方式。
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
自由扩散是指物质从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一侧转运,如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的扩散。
协助扩散则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例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是指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
此外,还有胞吞和胞吐作用,用于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
三、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细胞呼吸是细胞能量供应的重要方式,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如酵母菌;另一种产生乳酸,如乳酸菌。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

名词解释题Cell theory细胞学说 1. 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发育而来;并由和产物所构成;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而来;3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失常p2Plasmid质粒质粒Plasmid是一类存在于细菌和真菌细胞中独立于DNA而自主复制的闭合、环状DNA分子其中质粒基因横向传递P11 Nucleoid拟核原始细胞结构简单;仅由细胞膜包绕;在细胞质内含有DNA区域;但无被膜包围..P11Small nuclear RNA; snRNA小核RNA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存在一类特殊的RNA;它们的分子相对较小;约含有70—300个核苷酸..拷贝数最多..P21Molecular chaperon分子伴侣细胞核内能与组蛋白结合并能介导核小体有序组装的核质素可延伸为“一类在序列上没有相关性但有共同功能的蛋白质;它们在细胞内帮助其他含多肽的结构完成正确的组装;而且在组装完毕后与之分离;不构成这些蛋白质结构执行功能时的组份Liposome脂质体为了避免双分子层两端疏水尾部与水接触;其游离端往往能自动闭合;形成充满液体的球状小泡P72Fluid mosaic model流动镶嵌模型膜中脂双层构成膜的连贯主体;具有晶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膜中蛋白分子以各种镶嵌形式与脂双分子层相结合; 有的附在内; 有的全部或部分嵌入膜中; 有的贯穿膜的全层;..P81ion channel离子通道能够高效率转运构成生物膜核心部分的脂双层对带电物质的膜上的通道蛋白P90endocytosis胞吞作用又称内吞作用;它是质膜内陷;包围细胞外物质形成胞吞泡;脱离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转运过程P93Active transport 主动运输是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进行的穿膜转运方式P85.Endomembrane system内膜系统是指细胞质内那些在结构、功能及其发生上相互密切联系的膜性结构细胞器的总称;包括核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以及各种转运小泡等功能结构..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信号识别颗粒SRP在真核生物细胞质中一种小分子RNA和六种蛋白的信号识别颗粒复合体;此复合体能识别核糖体上新生肽末端的信号;顺序并与之结合;使肽合成停止;同时它又可和ER膜上的停泊蛋白识别和结合;从而将mRNA上的核糖体;带到膜上..SRP上有三个结合位点:信号肽识别结合位点;SRP受体蛋白结合位点;翻译暂停结构域Substrate-level phosphorylation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或高能硫酯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或GDP磷化生成ATP或G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此过程与呼吸链的作用无关;以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只产生少量ATP..Electron transport respiratory chain;电子传递呼吸链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这一传递电子的酶体系是由一系列能够可逆的接受和释放H+和e-的化学物质所组成;它们在内膜上有序的排列成相互关联的链状;称为……ATPsynthaseATP合成酶 ATP合酶广泛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原核藻、异养菌和光合细菌中;是生物体能量代谢的关键酶..该酶分别位于类囊体膜、质膜或线粒体内膜上;参与氧化磷酸化与光合磷酸化反应;在跨膜质子动力势的推动下催化合成生物体的能量“通货”——ATP.. Cytoskeleton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它对于细胞的形状、细胞的运动、细胞内物质的运输、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分离和胞质分裂等均起着重要的作用..Microtubule微管是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细胞骨架成分之一 ;它是由微管蛋白和微管结合蛋白组成的中空圆柱状结构;在不同类型细胞中有相似结构..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控制着膜性细胞器的定位及胞内物质运输..motor protein马达蛋白是指介导细胞内物质沿细胞骨架运输的蛋白;微管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任务主要由它来完成Microfilament; MF微丝微丝又称肌动蛋白丝;是由肌动蛋白组成的细丝;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参与细胞形态维持以及细胞运动等生理功能..P163Intermediate filaments中间纤维介于肌肉细胞actin细丝与肌球蛋白粗丝之间;广泛存在与真核细胞中;在三类细胞骨架纤维中最为坚韧和持久..P169Nuclear pore complex; NPC核孔复合体核孔并非单纯由内外两层核膜融合形成的简单空洞;而是由多种蛋白质以特定方式排列形成的复合结构;称核孔复合体P182Nuclear lamina核纤层是位于内核膜内侧与染色质之间的一层由高电子密度纤维蛋白质组成的网络片层..在细胞分裂中对核膜的破裂和重建起调节作用P183kinetochore动粒是由多种蛋白质组成的存在于着丝粒两侧的圆盘状结构..在细胞分裂后期动粒起核心作用;控制着微管的装配和染色体的移动..P194Euchromatin常染色质间期核中处于伸展状态;螺旋化程度低;用碱性染料染色浅而均匀的染色质;具有转录活性..P191Ribosome核糖体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是合成蛋白质的机器..P221Signal transduction 信号转导由细胞分泌的、能够调节机体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与细胞膜上或胞内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将信号转换后传给相应的胞内系统;使细胞对外界做出适当的反应..P277Receptor受体是一类存在于胞膜或胞内的特殊蛋白质;能特异性识别应结合胞外信号分子;进而激活胞内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使细胞对外界刺激产生相应的效应..P278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蛋白藕联受体是膜受体最大的家族;成员均为一条多肽构成的糖蛋白;分为胞外、胞膜、胞内三个区..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过程较慢;但灵活、敏捷;而且类型多样..P279Second messenger第二信使指受体被激活后在细胞内产生的、能介导信号转导的活性物质..重要的有cAMP、cGMP、二酯酰甘油DAG、三磷酸肌醇IP3、和钙离子等P282Protein Kinase 蛋白激酶为一类磷酸转移酶;作用是将ATP的磷酸基转移到底物特定氨基酸残基上.. P287Mitotic apparatus有丝分裂器在中期细胞中;由染色体、星体、中心粒及纺锤体所组成的结构..在染色体分离、染色体向两极的移动及平均分配到子代细胞等活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P302简答题1.以E.coli为例;简单说明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结构简单;仅由细胞膜包绕;含有核糖体;没有其他膜性细胞器;存在拟核..另一特点是细胞膜之外有一坚韧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蛋白多糖和糖脂..2.简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基本结构的区别第十三页图表2-13.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性是什么生物膜的特征有流动性选择透过性不对称性4.说明Na+-K+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工作原理:Na+-K+泵——实际上就是Na+-K+ATP酶;存在于动植物细胞质膜上;它有大小两个亚基;大亚基催化ATP水解;小亚基是一个糖蛋白.Na+-K+ATP酶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发生构象的变化;导致与Na+;K+的亲和力发生变化.大亚基以亲Na+态结合Na+后;触发水解ATP.每水解一个ATP释放的能量输送3个Na+到胞外;同时摄取2个K+入胞;造成跨膜梯度和电位差;这对神经冲动传导尤其重要;Na+-K+泵造成的膜电位差约占整个神经膜电压的80%.若将纯化的Na+-K+泵装配在红细胞膜囊泡血影上;人为地增大膜两边的Na+;K+梯度到一定程度;当梯度所持有的能量大于ATP水解的化学能时;Na+;K+会反向顺浓差流过Na+-K+泵;同时合成ATP.生物学意义:调节渗透压维持恒定的细胞体积、保持膜电位、为某些物质的吸收提供驱动力和蛋白质的合成及代谢活动提供必要的离子浓度等5.以LDL为例;简述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的作用过程..1配体与膜受体结合形成一个小窝pit; 2小窝逐渐向内凹陷;然后同质膜脱离形成一个被膜小泡;3被膜小泡的外被很快解聚; 形成无被小泡;即初级内体; 4初级内体与溶酶体融合;吞噬的物质被溶酶体的酶水解6.指导分泌性蛋白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需要哪些主要结构或因子它们如何协同作用完成肽链在内质网生的合成或简述信号肽假说需要的结构和因子有:N端信号序列、信号识别颗粒、停泊蛋白、易位分子、信号肽酶等..过程:信号肽和SRP结合SRP特异性结合DP使肽链锚定EP外膜而SRP 亦有打开转运通道蛋白能力随SRP脱出再次利用肽链穿入完成信号肽切除..7.蛋白质糖基化的基本类型、特征及生物学意义是什么类型:N-连接O-连接特征:在蛋白质合成的同时或合成后;酶催化下寡糖链被连接肽链特定糖基化位点形成糖蛋白意义1使蛋白质能够抵抗消化酶作用2赋予蛋白质传导信号作用3某些蛋白只有糖基化才能正确折叠8.简述溶酶体膜的特性..1溶酶体膜为一层磷脂双分子膜2溶酶体膜中富含有两种高度糖基化的穿膜整合蛋白lgpA和lgpB;分布于溶酶体膜腔面3溶酶体膜上镶嵌有质子泵9.根据溶酶体的不同发育阶段和生理状态;可以将溶酶体分为几类分为三级初级溶酶体:指通过其形成途径刚刚形成的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当初级溶酶体经过成熟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的物质并与之发生作用时即成为次级溶酶体;三级溶酶体:是指次级溶酶体在完成对绝大部分作用底物的消化、分解作用后;尚有一些不能被消化、分解的物质残留其中;随溶酶体活性的逐渐降低以致消失;进入溶酶体生理功能作用的终末状态..10.为什么说线粒体是一个半自主性的细胞器线粒体自身有自己的遗传系统和蛋白质翻译系统;但不能自身构造与功能发挥依赖细胞核控制;具有部分的自主性..11.以葡萄糖为例;简述线粒体产生ATP的步骤及发生部位..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C6H12O6——2C3H6O3丙酮酸产生少量ATP;第二阶段——在内膜上发生-2C3H6O3 6H2O——6CO2 24〔H〕还原氢产生少量ATP;第三阶段——在基质内发生~24〔H〕 6O2——12H2O 产生大量ATP. 所有反应都有酶参加催化反应;12.简述三种细胞骨架的概念及在细胞内的分布特征..微管:由微管蛋白和微管结合蛋白组成的中空圆柱状结构;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微丝:是肌动蛋白组成的细丝;以束状、网状或散在等多种方式有序的在于细胞质的特定空间位置上;中间纤维:是一种坚韧、耐久直径为10nm的蛋白质纤维Ⅰ型Ⅱ型存在于上皮细胞;Ⅲ型中波型蛋白存在于间充质来源地细胞;结蛋白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平滑肌;胶原纤维酸性蛋白特异分布于神经细胞;外周蛋白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感觉神经元;Ⅳ型神经纤维丝蛋白分布于脊椎动物神经元;Ⅴ型存在于核膜核纤层;Ⅵ型巢蛋白分布于神经干细胞..13.简述染色体包装的多级螺旋模型由DNA与组蛋白包装成核小体;在组蛋白H1的介导下核小体彼此连接形成直径约10nm的核小体串珠结构;在有组蛋白H1存在的情况下;由直径10nm的核小体串珠结构螺旋盘绕;每圈6个核小体;形成外径30nm;内径10nm;螺距11nm的螺线管..螺线管进一步螺旋化形成直径为0.4um的圆筒状结构;称为超螺线管;超螺线管进一步折叠、压缩;形成长2-10um的染色单体..14电镜下核仁可分为几个部分请说明每个部分的组成和或意义三个部分..纤维中心:由直径为10nm的纤维构成是分布有rRNA基因的染色质区;致密纤维组分:由紧密排列的细纤维丝组成包含处于不同转录阶段的rRNA分子;颗粒组分:主要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蛋白颗粒;为处于不同加个及成熟阶段的核糖体亚基前体15已知核糖体上有哪些活性部位他们在多肽合成中起什么作用(1)mRNA结合位点使mRNA与核糖体结合(2)P位是肽酰tRNA结合的位置(3)A位是氨酰tRNA结合的位置(4)转肽酶活性部位肽链延长时;催化进入核糖体的氨基酸之间形成肽键(5)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因子的结合部位结合起始因子;延长因子和终止因子或释放因子的部位16.受体分为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的受体请最少举一个例子两种类型..膜受体和胞内受体膜受体: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型受体胞内受体:胞浆受体;核受体17简述G蛋白的结构和作用机制是一类和GTP或结合的;位于细胞膜胞液面的;由α亚基;β亚基;γ亚基三个亚基组成..G蛋白有两种构象;一种以αβγ存在并与GDP结合;为非活化型;另一种构象是α亚基与GTP结合并导致βγ脱落;为活化型..(1)GS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2 Gi蛋白抑制腺苷酸环化酶 3 GP蛋白激活磷脂酰肌醇特异的18.什么是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各时期主要变化是什么是指能持续的从一次结束后生长;再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循环过程G1期是DNA复制的准备期;细胞体积显着增大;RNA聚合酶活性升高;使得rRNA;tRNA;mRNA不断产生;蛋白质含量迅速增加S期中完成DNA复制;期间DNA大量复制;同时也合成组蛋白和非组蛋白;最后完成染色体复制G2期是细胞分裂的准备期;期间细胞中大量合成RNA;ATP及一些与M期结构功能相关的蛋白质M期中细胞进行分裂;期间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着性变化19.减数分裂前期I分为几期简述每个时期发生的主要事件..(1)细线期:期间完成复制的染色质开始凝集和同源染色体配对(2)偶线期:染色质进一步凝集;同源染色体联会(3)粗线期:同源染色体间出现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及重组(4)双线期:此期染色体长度进一步变短;联会复合体因发生去组装而逐渐消失;紧密配对的同源染色体相互分开;非姊妹染色单体交叉(5)终变期:同源染色体进一步凝集;显着缩短;变粗成短棒状20.试分析细胞信号系统组成及作用由受体或其他可接受信号的分子以及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组成作用:调控细胞代谢;实现细胞功能;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分化;影响细胞存活。
生物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生物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生物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其生理学过程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表达与调控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生物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包括细胞结构、细胞功能、信号传导和细胞周期。
一、细胞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们构成了生物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
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个部分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它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膜内的胶状物质,内含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液。
细胞核是细胞中的控制中心,负责细胞的遗传信息的储存和转录。
二、细胞功能细胞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物质运输、能量产生、蛋白质合成等。
其中,物质运输是细胞的重要功能之一,主要借助于细胞膜上的通道和载体蛋白。
能量产生主要通过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线粒体产生,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中心。
蛋白质合成则通过细胞核内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实现,参与其中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关键器官。
三、信号传导细胞内外的信号传导是细胞功能调控的重要机制。
细胞外的信号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与之结合,从而触发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
常见的信号传导通路包括酪氨酸激酶通路、磷脂酰肌醇通路等。
这些信号通过一系列蛋白质和化学反应,最终影响到细胞内的基因表达和代谢过程。
四、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细胞从分裂到再次分裂的一个完整过程。
细胞周期主要包括间期、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期和细胞分裂期。
间期是细胞准备分裂的阶段,此时细胞进行生长、代谢和复制染色体。
有丝分裂前期是细胞准备进入有丝分裂阶段的过程,此时细胞核开始消失,纺锤体开始组装。
有丝分裂期是细胞分裂的主要过程,包括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的分离和两个子细胞的形成。
细胞分裂期为细胞新的周期的开始。
总结生物医学细胞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研究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调控机制。
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细胞功能涉及物质运输、能量产生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过程。
信号传导是细胞间相互沟通的方式,调控细胞内外的信号传导通路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整理

医学细胞生物学资料整理第三章细胞的分子基础生物小分子:1、无机化合物:水(游离水、结合水)无机盐:离子状态2、有机化合物:单糖、脂肪酸、氨基酸、核苷酸细胞大分子:细胞的蛋白质、核酸、多糖(由小分子亚基装配而成)蛋白质一级结构:多肽链仲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形成的线性结构,化学键主要是肽键蛋白质功能:①细胞的结构成分。
②运输和传导。
③收缩运动。
④免疫保护。
⑤催化作用—酶核酸:DNA:双螺旋结构RNA: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核糖体RNA(rRNA)功能:1、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
2、复制。
3、转录。
第四章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技术第一节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光学显微镜技术------显微结构的观察一、普通光学显微镜---染色标本二、荧光显微镜---(紫外线)细胞结构观察、细胞化学成分研究、DNA&RNA含量变化三、相差显微镜---(光的衍射和干涉效应)活细胞结构、活动观察四、微分干涉差显微镜 ---(平面偏振光的干涉)活细胞结构观察、细胞工程显微操作(三维立体投影)五、暗视野显微镜---(特殊的聚光器)观察活细胞外形六、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境 ---(激光作光源)立体图像,组织光学切片;三维图像重建电子显微镜技术------亚微结构的观察分:透射、扫描、高压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束穿透样品而成像,观察细胞超显微结构,荧光屏上成像亚微结构观察---电子显微镜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光镜与电镜的区别第二节细胞的分离与培养一、细胞培养是指在体外适宜条件下使细胞继续生长、增殖的过程。
优点:1、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细胞2、有利于研究单一类型的细胞3、通过人为控制培养条件,可以减少一些未知的因素影响细胞培养的条件培养基:氨基酸+糖+维生素血清支持物环境:无菌环境、适宜温度,pH值特性:贴壁生长接触抑制(肿瘤细胞没有)分类:原代培养 :直接来自于有机体的细胞培养称原代培养。
但常常也将第1代与传10代以内的细胞培养统称原代细胞培养。
《医学细胞生物学》背诵重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背诵重点(一)名词解释1、膜相结构:指真核细胞中以生物膜为基础形成的所有结构,包括细胞膜(质膜)和细胞内的所有膜性细胞器。
如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溶酶体、核被膜、过氧化酶体等。
2、非膜相结构:指纤维状、颗粒状或管状的细胞器,如染色质(染色体)、核仁、核糖体、核骨架、核基质、细胞基质、微管、微丝、中间纤维和中心体等。
3、拟核:原核细胞内含有DNA区域,但由于没有被核膜包围,这个区域称为拟核。
4、中膜体:中膜体又称间体或质膜体,它是原核细胞质膜内陷折叠形成的,(其中有小泡和细管样结构,含有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类物质),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结构。
5、胞质溶胶:即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中除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称为细胞质基质,或称为胞质溶胶。
6、生物膜:现在人们把质膜和细胞内各种膜相结构的膜统称为生物膜。
7、细胞表面:由细胞外被、细胞膜和胞质溶胶层三者构成,是包围在细胞质外层的一个复合结构体系和多功能体系,是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外环境相互作用并产生各种复杂功能的部位。
8、细胞连接: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已丧失某些独立性,而作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进行生命活动,为达到各细胞的统一和促进细胞间所必需的相互联系,相邻细胞密切接触的区域特化形成一定的连接结构,称为细胞连接。
9、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它是由相邻上皮细胞之间的细胞膜形成的点状融合构成的一个封闭带。
10、间隙连接: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组织细胞之间,通过两个连接子对接把相邻细胞连在一起,相邻细胞之间约有3nm的间隙,故间隙连接处可见七层结构(四暗夹三明)。
11、锚定连接:是由一个细胞骨架系统成分与相邻细胞的骨架成分或细胞外基质相连接而成的。
12、黏着带:常位于上皮细胞顶部紧密连接的下方,是由黏合连接形成的连续的带状结构,其特点是相邻质膜并不融合,而隔以15~20nm的间隙,介于紧密连接与桥粒之间,所以黏着带又被称为中间连接。
13、黏着斑:是细胞以点状接触的形式,借助于肌动蛋白与细胞外基质相邻。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六版重点笔记整理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六版重点笔记整理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六版重点笔记整理序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它关乎着人体内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运作机制,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诊断治疗都至关重要。
而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六版作为该学科的经典教材,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今天,我们就来对这本教材进行重点笔记整理,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细胞结构1. 胞质器结构和功能在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六版中,对于细胞的胞质器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
其中,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胞质器的结构和功能都是重点内容,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和掌握。
2. 线粒体的生物学功能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合成的关键器官,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六版对线粒体的结构、生物合成、呼吸链等重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总结。
3. 细胞骨架的功能细胞骨架对于细胞的形态维持、运动、分裂等过程都具有重要作用,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六版对细胞骨架的组成、功能和调控机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这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二、细胞信号传导1. 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在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六版中,关于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内容涉及到了细胞膜受体的结构、信号转导通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我们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思考来全面理解。
2. 细胞外信号分子细胞外信号分子是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媒介,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六版对于细胞外信号分子的分类、功能和调控机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多加思考,以便深入理解。
三、细胞生命周期1. 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周期调控是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六版对细胞周期各个阶段的调控机制、关键调控分子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需要我们通过图表和实验来加深印象并掌握其精髓。
2. 凋亡与增殖在细胞生命周期中,细胞的凋亡和增殖是两个互相联系的重要方面,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六版对这两个过程的信号调控、分子机制等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需要我们平时多做实验,加深对其理解。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总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1、液态镶嵌模型的内容:液态镶嵌模型主要把生物膜看成是球蛋白质和脂类的二维排列的液态体,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特点的结构。
膜中的脂类双层既具有固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即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构成膜的连续主体,各种球状蛋白质分子镶嵌在脂类双层分子中。
蛋白质分子的非极性部分嵌入脂类双层分子的疏水区;极性部分则外露于膜的表面,似一群岛屿一样,无规则地分散在脂类的海洋中。
这个模型主要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脂类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镶嵌关系。
2、论述细胞有丝分裂各期主要特点:间期:G1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S期DNA复制,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合成。
G2期进一步合成新的RNA和蛋白质,主要合成有丝分裂因子和由有丝分裂器。
分裂期:前期:染色体螺旋化成染色体,确定分裂极,核仁核膜消失中期:染色体进一步压缩。
纺锤体的微管与染色体着丝粒动粒相连。
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成赤道板。
后期:着丝粒纵裂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体的作用下,向两极移动。
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后,解螺旋、伸长、核仁重现,核膜重建,纺锤体消失,子细胞核形成,进行胞质分裂。
一个母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3、为什么说线粒体是一个半自主的细胞器?线粒体中既存在DNA(mtDNA),又有蛋白质合成系统(mtRNA、mt核糖体、氨基酸活化酶等)。
但由于线粒体自身的遗传系统贮存信息很少,构建线粒体的信息大部分来自细胞核的DNA。
事实上,线粒体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完全依赖于细胞核的遗传装置,如没有细胞核的作用,mtDNA本身能进行复制,所以线粒体的生物合成涉及两个彼此分开的遗传系统,是由细胞核和线粒体两个基因组共同协调控制,因此线粒体只是一个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4、钠钾泵:钠钾泵是嵌在质膜类脂双层中的一种蛋白质,实质上就是Na+ — k+ ATP酶,它具有载体和酶的活性。
医学生物学重点笔记

医学生物学重点笔记医学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科学,它涵盖了从分子、细胞到组织、器官和整个生物体的各个层面。
对于医学生来说,掌握医学生物学的知识是理解人体生理和病理机制的基础,也是从事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重要前提。
以下是对医学生物学一些重点内容的梳理。
一、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一)细胞膜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其功能包括物质运输、细胞识别、信号转导等。
物质运输方式有被动运输(如简单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如钠钾泵)。
(二)细胞质细胞质中包含细胞器,如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能量)、内质网(分为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和脂质代谢)、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分拣和运输)、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吞噬的病原体)、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等。
(三)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染色体(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 携带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决定细胞的功能和性状。
二、分子生物学(一)DNA 结构与功能DNA 是双螺旋结构,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
其功能是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二)基因表达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转录是在细胞核中,以 DNA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翻译是在细胞质中,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三)中心法则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从 DNA 传递到 RNA 再到蛋白质的流动方向,同时也包括了 RNA 的自我复制和逆转录等过程。
三、遗传学(一)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指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医学领域中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生命过程的分支之一。
以下是医学细胞生物学的重要知识点总结:细胞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薄膜。
* 细胞质:细胞内液体,包含细胞器。
* 细胞核:存储遗传信息的控制中心。
* 内质网:合成和转运蛋白的细胞器。
* 高尔基体:负责加工和分泌蛋白质的细胞器。
* 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的能量中心。
细胞生命周期:* 有丝分裂:细胞的分裂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贝尔期。
* 减数分裂:用于生殖细胞形成的特殊分裂过程。
基因表达:* 转录:DNA合成RNA的过程。
* 翻译:RNA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信号转导:* 细胞信号通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传递信号的分子路径。
* 第二信使:在细胞内传递信号的分子。
细胞凋亡:* 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主动进行的死亡过程。
干细胞:* 多潜能性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潜力。
* 全能性干细胞:能够分化为所有细胞类型的细胞。
细胞周期调控:* 细胞周期检查点:控制细胞周期进程的关键点。
* 细胞周期蛋白:调控细胞周期的蛋白质。
细胞分化:* 细胞特化:细胞逐渐发展为特定类型的过程。
免疫细胞生物学:* 白细胞:血液中的免疫细胞。
* 抗体:免疫系统产生的蛋白质,用于识别和攻击外来物质。
细胞运动:* 胞质流动:细胞内部物质的流动。
* 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状和支持细胞运动的结构。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医学细胞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对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都至关重要。
医学生物学重点笔记

医学生物学重点笔记一、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中含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负责提供能量;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和脂质代谢;高尔基体主要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溶酶体则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外来物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染色体,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DNA 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决定细胞的功能和性状。
细胞的增殖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保证了细胞的遗传物质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之间的稳定传递,而减数分裂则产生生殖细胞,为遗传变异提供了基础。
二、遗传学遗传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和遗传规律。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它们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影响生物体的性状。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
基因突变是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包括点突变、缺失、插入等。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引起遗传病的发生。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如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结构变异,以及染色体数目增多或减少的数目变异。
人类常见的遗传病有单基因遗传病(如白化病、红绿色盲)、多基因遗传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如 21 三体综合征)。
遗传病的诊断和预防是医学遗传学的重要任务。
三、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如 DNA、RNA 和蛋白质。
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从 DNA 到 RNA 再到蛋白质的传递过程。
DNA 复制是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环节,它保证了亲代细胞的遗传信息能够准确地传递给子代细胞。
转录是将 DNA 中的遗传信息转录为RNA 的过程,包括 mRNA、tRNA 和 rRNA 等。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知识点解析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知识点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而医学细胞生物学则着重研究细胞结构、功能以及细胞与人体疾病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对医学细胞生物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详细解析。
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分开的边界,起到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细胞质是细胞膜内部的胶状物质,含有多种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这些细胞器参与合成和运输物质的过程。
细胞核则存放着遗传物质DNA,并控制细胞的功能和发育。
二、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的繁殖和生长的基础过程。
常见的细胞分裂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
有丝分裂是普通细胞的分裂过程,分为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末期。
减数分裂则是生殖细胞的分裂,产生配子细胞。
三、细胞信号转导细胞信号转导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和调控的重要过程。
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接受外界信号,再通过一系列的分子信号传递路径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从而引起细胞内部的生物学效应。
细胞信号转导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
四、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周期调控是维持细胞正常生长和分裂的重要机制。
细胞周期可分为G1期、S期、G2期和M期等阶段。
细胞周期的调控主要通过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以及相关的调控蛋白进行,其中包括细胞周期抑制蛋白(CKIs)和周期调控蛋白(Cyclins)。
五、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正常细胞死亡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机制。
细胞凋亡通过激活一系列的凋亡信号通路,最终导致DNA 断裂和细胞死亡。
细胞凋亡能够清除老化、受损和异常细胞,起到调节组织和器官发育的作用。
六、细胞增殖与癌症细胞增殖是细胞生物学的核心过程之一,也是癌症发生和发展的基础。
正常细胞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机制来保持细胞增殖的平衡和有序进行,而癌细胞则失去了这种控制机制,不受限制地增殖和扩散,导致肿瘤形成。
综上所述,医学细胞生物学的重点知识点包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增殖与癌症等。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知识总结
纲要
本文档总结了医学细胞生物学的重点知识,旨在为研究和研究
医学细胞生物学的人提供参考。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细胞核储
存遗传信息。
- 细胞的功能包括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分子合成等。
2. 细胞分裂
- 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和生长的关键过程。
- 有两种类型的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 无丝分裂是原核生物进行的分裂方式。
3. 细胞器的功能
- 内质网:合成、贮存和运输蛋白质。
- 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和能量产生。
- 高尔基体:合成和分泌物质。
- 溶酶体:消化和清除细胞内垃圾。
-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地方。
4. 细胞信号传导
- 细胞信号传导是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机制。
- 细胞间通过分泌的信号分子进行通信。
- 信号可以是化学物质、细胞因子等。
- 信号传导的方式有激活受体、信号转导和应答。
5. 细胞分化
- 细胞分化是细胞发展成不同类型的细胞的过程。
- 细胞分化产生不同功能的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
- 分化过程受到基因调控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本文总结了医学细胞生物学的重点知识,涵盖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细胞器的功能、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分化等方面。
希望本文能为学习和研究医学细胞生物学的人提供参考。
大一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大一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细胞生物学是医学生物学的基础学科,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熟练掌握细胞生物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大一医学生需要了解的细胞生物学知识点:一、细胞的基本结构1. 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具有选择性渗透性。
2.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骨架等。
3. 细胞核:包含核膜、染色质和核仁等。
二、细胞的功能1. 细胞代谢:包括物质的合成和降解过程。
2.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3. 细胞运动:包括胞吐、胞吸、胞运和细胞骨架的动力学等。
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 线粒体:负责细胞的能量供应,是细胞的“动力站”。
2. 内质网:负责蛋白质的合成和修饰。
3. 高尔基体:负责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
4. 溶酶体:负责细胞的降解和废物的清除。
5. 核糖体:负责蛋白质的合成。
四、细胞周期1.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2. 无丝分裂:直接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
五、遗传物质DNA和RNA1. DNA的结构和功能:双螺旋结构,携带有遗传信息。
2. RNA的结构和功能:多种类型,包括信使RNA、转运RNA 和核糖体RNA等。
六、细胞信号转导1. 受体:位于细胞膜上,接收外界信号。
2. 转导:将信号传递至细胞内部。
3. 效应:产生细胞内的生理与生化反应。
七、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1. 细胞凋亡: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刺激后,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
2. 细胞增殖:细胞通过分裂和增殖过程增加数量。
八、细胞分化和发育1. 细胞分化:一细胞分化为多种具有不同功能和形态的细胞类型。
2. 细胞发育:个体或组织发育过程中的细胞演变。
以上就是大一医学生需要了解的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为今后的医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支持。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医学细胞生物学是指应用生物学原理研究医学领域中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的科学分支。
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以及疾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医学细胞生物学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器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边界,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膜内的液体,包含许多细胞器;细胞器是各种功能结构,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二、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过程,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指细胞复制和细胞核分裂的过程,包括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分裂等;无丝分裂是指细菌和原核生物进行的一种简单的细胞分裂。
三、细胞的代谢细胞代谢是指细胞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其中,蛋白质合成、脂类代谢、核酸代谢和糖类代谢是细胞代谢中的重要过程。
四、细胞信号传导细胞信号传导是指细胞间通过化学物质、电信号或细胞接触传递信息的过程。
包括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等方式。
信号传导的主要方式有自分泌、兴奋传导、突触传递等。
五、细胞凋亡与增殖细胞凋亡是指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细胞增殖是细胞数量的增加。
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平衡对于维持组织和器官的稳态以及抗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六、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个分裂到下一个分裂的过程。
包括G1期(细胞生长)、S期(DNA复制)、G2期(准备分裂)和M期(有丝分裂)。
七、干细胞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
根据来源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干细胞的研究对于组织工程、再生医学以及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医学细胞生物学是研究医学领域中细胞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的重要学科。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细胞分裂、细胞代谢、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凋亡与增殖、细胞周期以及干细胞等知识点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细胞生物学资料整理第三章细胞的分子基础生物小分子:1、无机化合物:水(游离水、结合水)无机盐:离子状态2、有机化合物:单糖、脂肪酸、氨基酸、核苷酸细胞大分子:细胞的蛋白质、核酸、多糖(由小分子亚基装配而成)蛋白质一级结构:多肽链仲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形成的线性结构,化学键主要是肽键蛋白质功能:①细胞的结构成分。
②运输和传导。
③收缩运动。
④免疫保护。
⑤催化作用-酶核酸:DNA:双螺旋结构RNA: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核糖体RNA(rRNA)功能:1、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
2、复制。
3、转录.第四章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技术第一节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光学显微镜技术-—-——-显微结构的观察一、普通光学显微镜———染色标本二、荧光显微镜——-(紫外线)细胞结构观察、细胞化学成分研究、DNA&RNA含量变化三、相差显微镜———(光的衍射和干涉效应)活细胞结构、活动观察四、微分干涉差显微镜—--(平面偏振光的干涉)活细胞结构观察、细胞工程显微操作(三维立体投影)五、暗视野显微镜———(特殊的聚光器)观察活细胞外形六、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境 -——(激光作光源)立体图像,组织光学切片;三维图像重建电子显微镜技术---—-—亚微结构的观察分:透射、扫描、高压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束穿透样品而成像,观察细胞超显微结构,荧光屏上成像亚微结构观察-——电子显微镜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光镜与电镜的区别第二节细胞的分离与培养一、细胞培养是指在体外适宜条件下使细胞继续生长、增殖的过程。
优点:1、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细胞2、有利于研究单一类型的细胞3、通过人为控制培养条件,可以减少一些未知的因素影响细胞培养的条件培养基:氨基酸+糖+维生素血清支持物环境:无菌环境、适宜温度,pH值特性:贴壁生长接触抑制(肿瘤细胞没有)分类:原代培养:直接来自于有机体的细胞培养称原代培养.但常常也将第1代与传10代以内的细胞培养统称原代细胞培养。
传代培养 :将适应了体外条件的原代培养细胞进行传代和扩大培养.细胞系:有限:指能顺利传40-50代,仍保持正常细胞特点的传代细胞永生:50代后,具有了癌细胞的特点细胞株从某一细胞系中,用单细胞克隆培养而形成的,具有基本相同的遗传性状的细胞群体二、细胞融合指自发或人工诱导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融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方法:自然方法人工诱导:灭活的病毒或化学物质介导、电融合技术第五章细胞膜及其表面★第一节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特性细胞是除病毒(virus)以外一切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膜( cell membrane ),又称质膜( plasma membrane),是包围在细胞外表面的一层界膜,使得细胞质与外界环境相隔开细胞内膜(endo-membrane )是在真核细胞内除了质膜以外的膜结构生物膜(biomembrane):细胞质膜和细胞内膜在起源、结构和化学组成的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故总称为生物膜单位膜(unit membrane):生物膜在透射电镜下有共同的形态结构特征,均为“两暗夹一明"的三层结构,这三层结构又称为单位膜第一部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Membrane lipids 膜脂:基本成分phospholipids 磷脂:形成脂双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成分cholesterols 胆固醇:具备调节膜流动性和稳定膜的作用glycolipids 糖脂:作为受体参与细胞识别及信号转导的过程特性:1.双亲性分子2.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各有其作用●Membrane proteins 膜蛋白:功能体现intrinsic protein 内在蛋白:整合蛋白,以不同程度嵌入脂双层的内部.与膜结合非常紧密,只有用去垢剂才能从膜上洗脱extrinsic protein 外在蛋白:周边蛋白,水溶性,分布在细胞膜的表面,比较容易洗脱特点:1、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
2、具有双亲性●Membrane carbohydrates 膜糖类:保护细胞表面, 细胞识别和黏着、信息传递glycolipids 糖脂:以寡糖或多糖链共价结合于膜脂分子上glycoproteins 糖蛋白:以寡糖或多糖链共价结合于膜蛋白分子上第二部分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1。
由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构成膜的连续主体2。
球形的膜蛋白以各种形式镶嵌或附在脂质双分子层中3。
糖分子分布于膜外表面强调了膜的动态性和球形蛋白质与脂双层的镶嵌关系第三部分膜的理化特征◆不对称性: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膜脂的不对称◆流动性:膜脂的流动性:1、侧向扩散运动:同一平面上相邻的脂分子交换位置2、翻转运动:膜脂分子从脂双层的一层翻转到另一层3、旋转运动:围绕与膜平面垂直的轴进行快速旋转4、弯曲运动5、伸缩震荡运动膜蛋白的运动性:1、侧向扩散:膜蛋白在膜脂中自由漂浮和在膜表面扩散.2、旋转扩散:膜蛋白围绕与膜平面垂直的轴进行旋转运动质膜的流动性:是保证其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细胞识别、细胞免疫、细胞分化以及激素的作用等等都与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相关★第三节、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形式●小分子和离子物质——穿膜运输●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膜泡运输一、穿膜运输◆细胞膜是选择性半透膜◆细胞膜上存在膜转运蛋白(membrane transport protein)膜转运蛋白1、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细胞膜上的一类跨膜蛋白,与转运的物质特异性结合而改变自身的构象,使物质跨越细胞膜2、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 ):一类能形成孔道供某些离子或分子进出细胞的跨膜蛋白分类:◆被动转运-——-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转运的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1、简单扩散——物质顺浓度梯度自由穿越脂双层的运输方式适合简单扩散的物质:脂溶性(疏水)小分子:苯、氧气、氮气不带电极性小分子:水.尿素。
二氧化碳不适合简单扩散的物质:带电荷的、水溶性的分子,分子量大2、离子通道扩散-—-—依靠通道蛋白, 离子等物质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的方式通道蛋白(跨膜蛋白):水通道(持续开放)闸门通道:配体闸门通道、电压闸门通道3、易化扩散—-—依靠载体蛋白,一些非脂溶性物质等物质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的方式◆主动转运钠钾泵(Na+-K+ ATP酶):实质:泵为Na—K-ATP酶,具有载体和酶的双重作用大亚基:为跨膜蛋白,是该酶的催化部位小亚基:为膜外侧半嵌合糖蛋白伴随运输-——离子梯度驱动的主动运输或间接的主动运输一种物质的主动运输依赖于另一种离子的被动运输能量来源:存在膜上的离子浓度梯度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运输单运输:运输一种物质协同运输:运输两种物质—--—同向运输、对向运输二、膜泡运输(批量运输)—---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通过一系列膜泡的形成和融合来完成转运的过程●Endocytosis(胞吞作用) and exocytosis(胞吐作用) 判断关键:运输方向、跨膜动力、能量消耗、转运蛋白特点:1、速度快,109个离子/秒2、高度选择性3、开放的间断性●高度专一性的载体蛋白介导●消耗代谢能量●物质从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发生膜的融合和断裂●消耗代谢能,属主动运输Endocytosis(胞吞作用):——---胞外的大分子或颗粒物质靠近并结合于细胞表面后,膜逐渐内陷将其包围,形成吞噬(饮)小泡进入细胞的过程。
◆吞噬作用(cellular eating)大颗粒:细菌、细胞碎片——-(形成吞噬体)(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偶尔发生◆胞饮作用(cellular drinking)溶液-——形成吞饮小泡,发生在大多数真核细胞--—连续发生的过程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细胞特异地摄取细胞外蛋白或其它化合物的胞吞方式—-—形成有被小泡具高度的特异性和高效性Exocytosis(胞吐作用):—-—--胞内的大分子或颗粒物质由膜包被形成小泡,小泡再移至质膜并与细胞膜融合将内容物排出胞外的过程第四节、细胞膜与细胞识别★一、受体、配体的概念、类型受体(receptor)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特殊蛋白质,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胞外信号分子,进而激活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使细胞对外界刺激产生相应的效应.多为糖蛋白,至少包括两个功能区域:配体结合区域和产生效应的区域类型-—-根据存在位置,受体可分为膜受体(membrane receptor)———膜表面受体,位于细胞质膜上的受体胞内受体(intracellular receptor)——-位于胞质、核基质中的受体配体(ligand)细胞外信号分子:由细胞分泌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配体、第一信使(first messenger)。
根据配体的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配体:在细胞膜上和膜受体结合,进行信号的转换。
脂溶性配体:穿过细胞膜和核膜,和胞内受体结合,直接调节基因转录活性。
★二、细胞膜受体的类型和特点膜表面受体主要有三类:①离子通道型受体②受体酪氨酸激酶③G 蛋白耦联型受体(一)离子通道型受体❖ 概念:既为受体,又为离子通道,其跨膜信号转导无需中间步骤。
❖ 作用机理:受体和配体结合后,通道蛋白改变构象,导致通道开放或关闭,直接引起细胞反应。
如配体闸门通道.(二)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rk)❖ 概念:这类受体由一条多肽链构成的跨膜的糖蛋白组成,N 端位于质膜外,是配体结合的部位。
C 端位于胞质内,是具有酪氨酸激酶功能区。
❖ 作用机理:受体和配体结合后,导致受体二聚化,二聚体内发生自磷酸化从而激活受体的激酶活性,引发生物学效应。
(三)G 蛋白耦联型受体❖ 概念:七次跨膜蛋白,胞外结构域:识别信号分子(配体) 胞内结构域:与G 蛋白耦联.❖ 机理:当此受体和配体结合后,激活偶联的G 蛋白,调节相关酶活性,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
膜受体的特点1、特异性及非决定性:立体构象互补,分子的立体特异性2、可饱和性:有限的结合能力,受体数目和浓度恒定3、高亲和度:结合能力强4、可逆性:非共价结合5、特定的组织定位三、细胞识别的概念和现象◆ 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 )--—指细胞能认识同种、异种细胞,自己、异己物质的一种现象★四 细胞膜信息传递的概念、过程和构成细胞膜信息传递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指细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细胞产生胞内信号分子,进而引起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的过程。
细胞膜信息传递过程细胞内信号分子--———胞内信号:由第一信使经转导刺激在细胞内产生,在细胞内传递细胞调控信号的化学物质。
例如第二信使(受体和配体结合后,由效应酶催化产生的最早的胞内信号分子) ❖ 第二信使的类型:cAMP 、cGMP 、二酯酰甘油(DG)、三磷酸肌醇(I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