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中国早期的政

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

(1)公元前 2070

年,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

(2)商朝的政治制度是内外服制度。商王控制着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

2.西周的分封制(“封建”即封邦建国)

3.西周的宗法制、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

1.建立

(1)皇帝制度的创立:基本内涵即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三公是丞相、御使大夫和太尉。(一定记住三公职能和关系)

(3)郡县制的全面推行:秦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县两

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免。县以下是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

(4)颁布秦律、制定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3.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

4.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

对秦朝的影响: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

王朝制度的基础;②

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③利于国家的统一;

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三、汉至元时期政治

制度的演变

1.削相权,强王权

秦代(位高权重)——→ 汉武帝:“ 中朝” “ 外朝” ——

→东汉:形成尚书台(取代“三公”)——

→魏晋南北朝:“ 尚书台” 改为“ 尚书省”,新设“ 中书门下省” ——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设置“ 中书门下” ——

→元:废三省,实行“一省制”,仅设“中书省”。

【注意】

(1)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立的六部,则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使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

(2)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三省六部有名无实,设“二府”(中书门下和枢

密院)、三司(盐铁、度

支、户部)削弱相权;后又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相权。“杯酒释兵权”后,枢密院与三衙相互牵制。

(3)元朝:中书省内置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六部归其下;

(4)对三省六部制的评价:①三省相互控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②六部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初:郡国并行制——→ “ 七国之乱” ——

→汉武帝刘彻:“推恩令”(监察地方)→“ 酎金夺爵”——

→魏晋南北朝动乱——→唐朝:沿用隋朝州县两级制,中后期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中叶:“安史之乱”(长达8 年)——→唐末:藩镇割据进一步发展——→ 唐灭亡,出现“ 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宋建立,设通判监察,削减节度使之权——

→元代:创立行省制度(中国省制的开端)

【注意】

(1)汉代:汉初郡、国制并行,“七国之乱”后王国开始削弱。

(2)宋代: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监察,削减节度使权力,(作用:①避免了唐五代以来武人割据、地方官权力过大的问题。②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3)元代:行省制度的作用:①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③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选官制度

4.

—→唐朝:门下省——→宋朝:谏院。

5.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1)在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2)在中央政权中,皇帝制度不断加强;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君权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相权不断被削弱。

(3)在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关系中,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4)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

【注意】

1.丞相制度的废除的评价:①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操权柄,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

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②有助于君主独裁专制。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

2.内阁的创立的评价:①内阁不是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备皇帝顾问的内侍

机构。②大学士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③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帝起到制约作用。

3.关于军机处:

设置:①为防范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的威胁,康熙帝设立南书房,与内阁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皇权得到加强。②雍正年间因西北军务而设立军机处。军机处处理一切军国要政,成为

辅佐皇帝处理军政的核心机构。

职能: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4.总体历史作用:

【积极】①

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②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

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消极】①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 箝制了思想;③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 总结: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矛盾:

两大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基本趋势。还有第三个趋势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