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生物有机化学_第四章 酶化学 第二节
生物化学:第四章 酶(6周1-2节)
![生物化学:第四章 酶(6周1-2节)](https://img.taocdn.com/s3/m/f038b067e87101f69e3195d8.png)
第四章酶Enzymes本章主要内容(9学时)一.酶的概念(重点)二.维生素与辅酶(重点)三.酶促反应动力学(重点)四.酶的结构和催化作用机制(重点)五.酶的调控(重点)六.人工酶与酶工程(自学为主)一、酶的概念⏹生物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无数复杂的化学变化(反应)来实现的。
⏹生物体内进行的所有这些化学变化都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Much of the history of biochemistry is the history of enzyme research.一、酶的概念⏹In the late 1700s, biological catalysis was first recognized.⏹1897年,E. Büchner,首次从酵母细胞中提取出酶,实现无细胞生醇发酵。
一、酶的概念⏹1926年,James Sumner,结晶出第一个蛋白酶---脲酶。
⏹pepsin, trypsin, andother digestive enzymesAll enzymes are proteins.一、酶的概念⏹J. B. S. Haldane⏹A paper entitled “Enzymes”.weak bond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an enzyme and its substrate might be used to catalyze a reaction.一、酶的概念⏹1989年,推翻“酶都是蛋白质”这一传统概念。
⏹In 1982,Thomas Cech,RNA spliced itselfaccurately without anyprotein enzymes fromTetrahymena(四膜虫).Most Enzymes Are Proteins.一、酶的概念酶是生物催化剂⏹生物催化剂(Biocatalysts):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分子。
生物化学《2酶化学》2
![生物化学《2酶化学》2](https://img.taocdn.com/s3/m/17cf6f05c1c708a1294a447e.png)
-酮戊二酸 + 丙氨酸谷氨酸 + 丙酮酸
*国际生物化学会酶学委员会(Enzyme Commsion)将酶分成
六大类:1.氧还原酶类,2.移换酶类,3.水解酶类,4.裂合酶类
,5.异构酶类,6.合成酶类 * 每一种酶有一个编号,如乙醇脱氢酶
学习内容
1.掌握酶的分子组成。酶的活性中心、酶作用 的专一性、Km值、酶原及酶原激活、变构酶 和酶的共价修饰调节、同工酶的概念。米氏 方程,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和反竞争 性抑制的特点。
2.熟悉单纯酶、结合酶、酶蛋白、辅酶、辅基 的概念,辅酶与维生素的关系,不可逆性抑 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3.了解其余内容。
三、酶的分类及命名
1. 酶的分类(催化反应的类型) (1) 氧化-还原酶 Oxidoreductase
氧化-还原酶催化氧化-还原反应。 主要包括脱氢酶(Dehydrogenase)和氧化酶
(Oxidase)。 如,乳酸(Lactate)脱氢酶催化乳酸的脱氢反应。
C H 3 C H C O O H N A D + C H 3 C C O O H N A D HH +
O H
O
(2) 转移酶 Transferase
转移酶催化基团转移反应,即将一个底物分子的 基团或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底物的分子上。 例如, 谷丙转氨酶催化的氨基转移反应。
CH3CHCOOH HOOCCH2CH2CCOOH
NH2
O
CH3CCOOH HOOCCH2CH2CHCOOH
O
NH2
(3) 水解酶 Hydrolase
主要包括醛缩酶、水化酶及脱氨酶等。 例如, 延胡索酸水合酶催化的反应。
酶(生物化学)PPT课件
![酶(生物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4fd59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3.png)
酶的活性中心是酶分子中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够与底物特异结合,并 通过催化反应将其转化为产物。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通常是高度保守的,对 酶的催化活性至关重要。
酶的专一性
总结词
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性质 。
详细描述
酶的专一性是酶的重要特性之一,它决定了酶在生物体内的 功能。一种酶通常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这是因为 酶的活性中心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和化学环境,只能够与特 定的底物结合并催化相应的反应。
食品保鲜
酶可用于食品保鲜,如抑制果蔬 中酶的活性,延缓成熟和腐烂过 程;也可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的
降解。
功能性食品开发
酶可用于开发功能性食品,如通 过酶促反应生产低糖、低脂或高
纤维食品。
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有毒有害物质降解
酶可用于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有机溶剂和农药等, 降低其对环境和生物体的危害。
的诊断。
药物生产
酶可用于药物的生产和制造过程中, 如抗生素、激素和蛋白质药物等, 通过酶促反应提高生产效率和纯度。
生物治疗
酶在某些生物治疗过程中起到关键 作用,如基因疗法和细胞疗法中, 酶可促进特定基因的表达或改变细 胞代谢。
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食品加工
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 用,如淀粉的改性、蛋白质的水 解和油脂的加工等,可改善食品 的口感、营养价值和加工性能。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一种利用计算 机模拟技术来预测和优化酶性能
的方法。
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预测酶的 催化机制、反应路径和动力学行
为,从而指导酶的优化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其他技术结合, 如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 拟,可进一步提高酶优化效率。
生物化学酶优秀课件 (2)
![生物化学酶优秀课件 (2)](https://img.taocdn.com/s3/m/e45b21102cc58bd63086bd02.png)
第一节 酶的概念及化学本质
一、酶的发现和提出
※ 1878年,德国生理学家库恩(Kuhne) 首次提出了酶(Enzyme)这个词,它来自希腊 文,意思就是“在酵母中”。
※ 1897年,德国化学家毕希纳 (Buchner) 兄弟用石英砂磨碎酵母细胞,用其汁液成功实 现了糖的发酵,表明发酵与细胞的活动无关, 从而说明了发酵同酶的作用有关。
第二节 酶的催化特性及分子组成
一、酶的分子组成
据酶分子 组成分类
单纯蛋白质酶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单成分酶)
酶蛋白质
结合蛋白质酶类
(双成分酶)
辅助因子
↓
金属离子
辅酶 辅基
金属有机物 小分子有机物
(一)、单成分酶和双成分酶
1、单成分酶(单纯酶,simple enzyme)
是基本组成单位仅为氨基酸而不含其他成分 的一类酶,它的催化活性仅仅取决于其蛋白质结 构。大多数水解酶,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 纤维素酶、核糖核酸酶等属于此。
二、酶的化学本质
※ 1926年美国生物化学家萨姆纳(J.B.Sumner) 等首次从刀豆的种子中分离、纯化得到了脲酶结 晶,证明其为蛋白质,并提出酶的化学本质就是 蛋白质的基本观点。
绝大多数酶是具有催化能力蛋白质的依据
1、和所有蛋白质一样,酶经酸、碱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 2、凡是能够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也能使酶变性失活。 3、和蛋白质一样,酶同样存在等电点和两性解离的性质。 4、和蛋白质一样,酶也不能透过半透性膜。 5、具有和蛋白质相同的颜色反应。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性
◆ 高效催化性 ◆ 高度专一性 ◆ 反应条件温和 ◆ 活性可调控 ◆ 易失活
(一)、高效催化性
《生物化学第四章酶》PPT课件
![《生物化学第四章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a09597f90f76c661371adc.png)
2×9600 2×56000
第三节 酶的分类和命名
一、酶的分类
1. 氧化还原酶 Oxido-reductase
氧化-还原酶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主要包括脱氢
酶(dehydrogenase)和氧化酶(Oxidase)。
AH2+B
A+BH2
如: 乳酸脱氢酶催化乳酸的脱氢反应。
CH3CHCOOH NAD+
根据酶蛋白质分子的特点,将酶分为:
单体酶:仅有一个活性中心,由一条或多条共价 相连的肽链组成的酶分子。
牛胰RNase 鸡卵清溶菌酶 胰凝乳蛋白酶
124 aa 129 aa 三条肽链
单链 单链
寡聚酶:由两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亚基组成的酶。 单独的亚基一般无活性。
① 含相同亚基的寡聚酶: 苹果酸脱氢酶(鼠肝),2个相同的亚基
二、酶的命名
(1) 国际系统命名法(systematic name)
是以酶所催化的整体反应为基础,规定每一种酶的名 称应当明确标明酶的底物及催化反应的性质。
(2)习惯命名法(recommended name)
根据酶的作用底物及其所催化的反应类型来命名。
如: 谷氨酸 + 丙酮酸 -酮戊二酸 + 丙氨酸 丙氨酸: -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 谷丙转氨酶
比非催化高108~1020倍,比非生物催化剂高107~1013
2. 倍酶。具有高度专一性
酶对反应的底物和产物都有极高的专一性,几乎没 有副反应发生。
3. 酶易失活
常温、常压,中性pH 环境下反应。
4. 酶的催化活性可被调节控制
酶抑制剂调节、反馈调节、酶原激活、共价修饰、 激素控制等。
三、酶的化学本质
O
酶的生物有机化学
![酶的生物有机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6bd63e0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1.png)
酶的生物有机化学1. 概述酶是一类生物大分子催化剂,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对生物体的正常代谢和生长起着重要作用。
酶通过催化生化反应中的底物转化为产物,加速反应速率,并在反应过程中不参与或仅参与微弱的变化。
酶的催化作用是通过酶活性中心上特定的氨基酸残基或金属离子来实现的。
本文将介绍酶的生物有机化学。
2. 酶的结构酶分子主要由蛋白质组成,具有复杂的结构。
酶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级结构为氨基酸的线性排列顺序;二级结构为氨基酸的局部立体空间构型,如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结构为整个分子的三维立体空间构型;四级结构为多个蛋白质分子组合形成的复合体。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位于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上,通过与底物特异性结合来催化化学反应。
3. 酶的分类根据酶催化的反应类型,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酶分类包括:•氧化还原酶: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如过氧化物酶;•水解酶:水解底物,如酯酶;•转移酶:将功能基团从一个底物转移到另一个底物,如转氨酶;•合成酶:催化两个底物合成一个产物,如聚合酶。
不同的酶在催化作用和底物选择上具有明显的差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 酶的催化机制酶的催化作用有多种机制。
其中,常见的酶催化机制包括:•酸碱催化:酶活性中心上的特定氨基酸残基可以作为酸或碱,与底物发生酸碱反应,降低反应的能垒;•亲合催化:酶与底物之间形成的酶底物复合物比底物本身更稳定,从而加速反应速率;•共价催化:酶活性中心上的氨基酸残基与底物形成共价键,并通过这个共价键来催化反应。
此外,酶还可以通过调节底物的立体构型、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等方式来加速反应速率。
5. 酶的调控生物体内酶的活性需要得到精确调控,以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长。
常见的酶调控方式包括:•底物浓度调控:酶的活性可以受到底物浓度的影响,通过底物浓度的调节来控制酶反应速率;•反馈抑制:某些产物可以作为酶反应的抑制剂,通过反馈抑制来调节酶活性;•磷酸化修饰:细胞内激酶酶可以通过将磷酸基团附加到酶上,改变酶的构象,从而调节酶的活性。
生物化学-酶学
![生物化学-酶学](https://img.taocdn.com/s3/m/26cb615bad02de80d4d84089.png)
酶的特异性/专一性
立体结构特异性(stereospecificity):酶作用于立 体异构体中的一种而表现出来的特异性。
乳酸脱氢酶只能催化L(+)乳酸脱氢转化为 丙酮酸,却不能使D(-)乳酸脱氢生成丙酮酸。
5. 酶促反应具有可调节性(可调节性) 酶促反应受多种因素的调控,以 适应机体对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和生 命活动的需要。
底物(Substrate,S):酶作用的对象即反应物 产物(Product,P):酶作用后的生成物
一.酶的结构与组成
依据酶分子中肽链的数目,分为:
单体酶(monomeric enzyme):只有一条肽 链即可构成有活性的酶,故单体酶仅具 有三级结构。 寡聚酶(oligomeric enzyme):由多个相同 或不同亚基以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酶。
甲基、甲烯基、甲炔基、 四氢叶酸 甲酰基等一碳单位
(1) 维生素PP
尼克酸和尼克酰胺,在体内转变为辅酶I
和辅酶II。 能维持神经组织的健康。缺乏时表现出 神经营养障碍,出现皮炎。
COOH N CONH2 N
(1) 维生素PP和NAD+ 和NADP+
酶功 。能
:
是 多 种 重 要 脱 氢 酶 的 辅
一些常见的必需基团
巯基 半胱氨酸 天冬酰胺 胍基 精氨酸
酰胺基
咪唑基 组氨酸 丝氨酸
羟基 天冬氨酸
羧基
1. 必需基团( essential group) 酶分子中氨基酸残基侧链的化学基团中, 一些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基团,称为必需 基团。 根据其作用必需基团又分为: 结合基团:结合底物与辅酶,形成酶-底物 复合物,有利于反应的进行的化学基团 催化基团:催化底物转变成产物的化学基 团
大学生物化学 酶
![大学生物化学 酶](https://img.taocdn.com/s3/m/da7c1e6c58f5f61fb6366647.png)
异促效应
别构酶的特点
1、别构酶多为寡聚酶,由多亚基组成,包括活性部位 (结合和催化底物)与调节部位(结合效应物)。 2、具有别构效应。指酶和一个配体(底物,效应物)结 合后可以影响酶和另一个配体(底物)的结合能力。 3、别构酶大都不遵循米氏动力学。
别构酶与非调节酶动力学曲线的比较
练习题
当 一 酶 促 反 应 进 行 的 速 率 为 Vmax 的 80%时,在Km 和[S]之间有何关系?
米氏常数的意义
Vmax·[ S] V=
Km + [ S]
(1)概念 (2)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3)Km值与酶和底物亲和力的关系。
Km求法
Vmax·[ S] V=
Km + [ S]
双倒数曲线
加入反竞争性抑制剂后:Km 和Vmax均变小。
练习题
举例说明竞争性抑制的特点和实际意义。
三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比较
影响
竞争性 非竞争性 反竞争性
抑制剂的结合组分 E
抑制程度取决于 [I]/[S]
对Vmax的影响 不变
对Km的影响
增大
E、ES [I] 减小 不变
ES [I]
减小 减小
七、酶活性的调节
举例
乳酸脱氢酶
同工酶举例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HH HH
LDH1 (H4)
HH HM
LDH2 (H3M)
HH MM
LDH3 (H2M2)
HM MM
LDH4 (HM3)
MM MM
LDH5 (M4)
不同组织中LDH同工酶的电泳图 谱
LDH1(H4)
+
LDH2(H3M)
酶化学_精品文档
![酶化学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dac5bb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3.png)
5'
5'
5'
BB
3'
3'
PPP
5'
5'
1.3 酶的结构及催化机理
一、酶的结构
活性部位和必需基团
必需基团:这些基团若经化学修饰使其改变,则酶
的活性丧失。
活性部位: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和酶催化
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
结合基团
专一性
活性部位
必需基团
催化基团 催化性质
维持酶的空间结构
1.结合部位 Binding site
但也有些酶专一性并不太强,例如胃蛋白酶几乎可以 水解一切的肽健。
1.1 催化剂
▪ 能够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的物质。催化剂也叫做触媒。
▪ 催化剂的作用非常大,它可以改变化学反应
的速度。 ▪ 催化剂可以分为均相和非均相。在均相催 化剂中,催化剂表面和相之间不存在界线。
例如微量 K2O 可以提高合成氨用的铁触媒的活性。
1.2 催化反应机理
按照过渡态理论,催化剂的作用是通过新的反应途径降低了过渡态 的能量,从而降低了△G值而加速反应。
催化反应的特点:
• 1、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 • 2、它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
但是不能改变化学反应平衡。 • 3、酶能够稳定底物形成的过渡状态,
(b)锁钥学说:认为整个酶分子的天然构象是 具有刚性结构的,酶表面具有特定的形状。酶与 底物的结合如同一把钥匙对一把锁一样
(c)诱导契合学说:该学说认为酶表面并没有一 种与底物互补的固定形状,而只是由于底物的 诱导才形成了互补形状。
(二)酶作用高效率的机制
大学生物化学 酶PPT教案
![大学生物化学 酶PPT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06d3ee0740be1e650e9af1.png)
乳酸脱氢酶 丙酮酸
乳酸
第2页/共64页
3
酶活性:
酶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 酶活性大小:指酶催化化学的反应速度
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 量
第3页/共64页
4
一、酶的化学组成
单纯酶:单纯蛋白质。只有氨基 酸组成的肽 链(蛋白水解酶---- 消 化全道酶 中的= 酶)酶蛋白 + 辅助因子
催结化活合性酶:结氨合基蛋酸残白基。氨非基蛋白酸成残分 基 +非蛋白成分
第43页/共64页
44
路易士气
巯基酶
S
CH2 SH
E As CH CHCl + CH SH
S
CH2 OH
二巯基丙 醇
SH
CH2
E + CH
SH
CH2
S As CH
S
OH
CHCl
第44页/共64页
45
有机磷中毒 以丝氨酸侧链上的羟基为必需基团的一类酶,
羟基易磷酸化,酶活性被抑制
胆碱酯酶上的羟基被有机磷农药磷酸化后活性被抑制, 不能水解乙酰胆碱,造成乙酰胆碱积蓄,引起副交感神 经兴奋,呈现中毒症状
特点:
(1)抑制剂与底物结构不相似,两者没有竞争作用 (2)抑制剂结合在活性中心以外的部位,引起酶活
性的抑制 (3)抑制剂浓度增加,使反应体系中E、ES下降,
造成整个酶促反应速度降低,v下降。 (4)底物浓度的增加,不能解除抑制。
酶分子中的必需基团(与酶活性有关的功能基团)通 过空间构象折叠、盘绕相互靠近,形成一个能与底物 特异性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特定区域
通常活性中心在分子的表面
第11页/共64页
12
功能基团: 1.结合基团:与底物结合 S + E 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ress and Strain
The substrate will be activated after binding to active site of enzyme. This is due to 底物结合到酶的活性部位后将被活化,这是因为: (1) The charged groups at active site can arouse redistribution of covalent
四甲基-α-D-葡萄糖
OMe
2-hydroxy-pyridine
OH
OMe C O H
MeO OMe
Covalent catalysis 共价催化
Some enzymes take part in reactions by formation of covalent intermediate between enzyme and substrate. The activated energy can b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this way. 有些酶通过与底物形成共价过渡态中间体参与反应。由 于这种中间体反应活性很高而易变为转变态,使反应的活化能大大降低,从而提 高反应速度。 (1) Nulceophilic catalysis亲核催化作用
L-glutamic acid imparts a meaty flavor.L谷氨酸有肉味,已作为肉类增强剂,而D谷氨酸计划无味。
10-反-12顺十六(碳)二烯-1-醇 性外激素,是一种性诱剂。
保幼激素,作用是在幼虫阶段 保护昆虫,防止出现成虫的形状
人们可利用生物方法防治害虫。如用保幼激素处理成虫,长出现不孕。 性诱剂用来捕杀害虫比化学方法安全。
2-羟基吡啶是一个分子中兼有酚和吡啶 两种结构的化合物,特别能加速这一反 应,把速度提高到酚-吡啶混合物的 7000倍以上,证明了在同一分子中的酸 碱催化基团,能同时作用于底物而发挥 协调的酸碱最好作用,这也是多功能催 化的简单模型。
OMe HO N
O OH
OMe
MeO OMe
四甲基-β-D-葡萄糖
The nucleophilic groups attack the electrophilic group or atom of substrate. Such groups include amine, hydroxy, imidazole, thiol, etc. 亲核基团进攻底物 的亲点基团或者亲点原子。这种基团有氨基,羟基,咪唑,巯基。 (2) Electrophilic catalysis亲点催化作用 The electrophilic catalyst draw electrons from substrate. The most typical electrophilic groups include H+, Mg2+, Mn2+, Fe2+, etc.亲点催化剂从底物中 吸取电子,典型的亲点基团有H+, Mg2+, Mn2+, Fe2+,等。
Hydrophobic effect of active site活性中心的疏水相互作用
►Hydrophobic forces are probably the most important single factor to explain the large binding free energies which are observed in enzyme-substrate interactions. ►The nonpolar interior of an enzyme is similar to the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of an organic solvent.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are no longer shielded by solvent molecule and thus become stronger with the substrate. •酶分子表面上长具有不同程度的凹穴,活性部位靠近或就在这些凹穴疏水环境 中。疏水区的特点是介点常数低。对于两个带点体之间的电力来说,在非极性 环境中的数值明显大于极性环境数值,使得底物分子与催化基团起作用的力要 比活性部位是极性环境时更强,有助于酶促反应。 •此外疏水穴也可能参与底物在某些酶活性部位上的取向排列,由此可认为它决 定酶的专一性的某种类型。
►Enzyme-catalyzed reactions obey the principle of microscopic reversibility (微观可逆性原则,逆反应机理是正反应机理的逆转). ►The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an enzyme can be of four types. 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4类 (1) chemical apparatus化学因素; (2) binding site结合位点; (3) a correct and precise orientation正确和准确的定向; (4) the mode of fixation of the substrate must lower the energy of activation of the enzyme-substrate complex in the transition state. 对 底物的固定需要过渡态中降低酶-底物复合物的活化能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Enzyme Specificity影响酶特异性的因素
►It has been recognized that an enzyme has three levels of specificity酶具有三个水平的 特异性: structural specificity, regiospecificity and stereospecificity. (结构、区域、立体特 异性) ►An enzyme must first recognize some common structural features on a substrate (and a coenzyme) to produce a specific catalysis. Second, catalysis must occur at a specific region on the substrate (or the coenzyme) and the stereochemical outcome must be controlled by the enzyme.首先酶需要识别在底物和辅酶上的一般结构特征以产生特异性 催化,然后催化发生在底物或辅酶的特定部位,得到可控的旋光性产物。 Example
•这些功能基供出或接收质子的速度非常迅速,其半衰期小于10-10秒,而却供出和接收质 子的速度几乎相等。由于咪唑基具有如此的优点,所以虽然组氨酸在大多数蛋白质中含量 很少,却很重要。
Acid and Base catalysis酸碱催化
下述非酶催化实例有助于理解酶催化。
在异构反应中,没有加酸或者碱时,异 构化速度几乎测不出来,向反应混合物 中加入苯酚或者吡啶,苯酚能提供质子, 吡啶是质子受体,可以加快达到平衡的 速度,加入两者的混合物时,可以使反 应进行得比单纯加苯酚或吡啶都快。
►How does enzyme work? Why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specificity?? 酶是怎么工作的,为什么具有高效和高度特异性 It has been recognized that there are at least five factors which can affect catalytic behavior of enzyme. 目前已经发现至少5个因素可以影 响酶的活性 (1)Proximity and orientation (邻近和定向效应) (2)Stress and strain (应力和应变) (3)Acid and base catalysis (酸和碱催化) (4)Covalent catalysis (共价催化) (5)Effect of hydrophobic environment at active site 活性Orientation邻近和定向效应 One property which most profoundly distinguishes enzymes from other catalysts is their ability to bind their substrates in close proximity to each other and to the catalytic groups of enzyme. Thus, enzymes accelerate reactions by juxtaposition (毗邻) of reacting atoms, the proximity effect, and by proper orientation of the relevant chemical groups. (邻近指两个反应的分子,其反应基团需要互相靠近才能 反应,这样提高活性中心区域底物的有效浓度;定向指活性中心一对一对着催化剂基 团的几何定向,这样活化能降低最多))
在酶催化中酸碱催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在酶的结构中有几个功能团,特别是咪唑,它不仅 是强的亲核基团,同时也是个广义碱基团。
影响酸碱催化反应速度的因素有两个,
•酸碱的强度,在这些功能基中,组氨酸咪唑基的离解常数为6.0,这意味这有咪唑基上解 离下来的质子浓度与水中的[H+]相当,因此它在接近于生理液体pH的条件下,即中性条件 下有一半以酸的形式存在,另一半以碱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咪唑基既可以作为质子的 供体,又可以作为质量受体在酶反应中发挥催化作用。咪唑基是催化中最有效最活泼的一 个催化功能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