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流程图(方框图):
2018小学数学“三六五”生态高效智慧课堂最新模式结构图与备课流程(2018.2)

小学数学“三六五”生态高效智慧课堂模式流程图“计算教学”课型(基本模式)结构流程图:一 二 三① ② ③ ④ ⑤ ⑥(师) (师-生) (生) (生-生) (师-生) (师-生) (生) (师-生)三 段“计算课”备课流程一、板题导入,示标示导(2分钟左右)1.导课板题2.出示目标3.出示导学二、个人自学,小组纠错(15分钟左右)1.自主学习2.诊断自测3.公布答案4.互改纠错三、班内质疑,教师总结(13分钟左右)1.质疑纠错2.拓展总结四、达标训练,布置作业(10分钟左右)1.达标练习2.布置作业“概念、解决问题、公式推导、统计、智慧广场”课型结构流程图:一二 三① ② ③ ④ ⑤ ⑥(师) (师-生) (生) (师-生) (生) (师-生) (生) (师-生)三 段“概念、解决问题、公式推导、统计、智慧广场”课型备课流程一、板题导入,示标示导(2分钟左右)1.导课板题2.出示目标3.出示导学二、个人自学,汇报交流(13分钟左右)1.自主学习2.汇报交流3.点拨提升三、诊断自测,质疑总结(15分钟左右)1.诊断自测2.公布答案3.小组纠错4.拓展总结四、达标训练,布置作业(10分钟左右)1.达标练习2.布置作业“练习课(复习课)”课型结构流程图:一 二 三① ②③④ ⑤⑥(师-生) (生) (师-生) (师-生) (师-生) (师-生)三 段练习课(复习课)备课流程一、梳一梳1.板题导入2.练习(或复习)目标3.练习﹙或复习﹚指导4.展示汇报二、练一练1.基本练习2.综合练习3.拓展练习三、改一改1.公布答案2.小组纠错四、议一议1.质疑纠错2.归纳总结五、测一测六、做一做(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流程设计图

教学流程设计图(总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教学流程图的设计
一、教学流程图的作用
“教学流程图”顾名思义是关于教学过程的流程图,它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蓝图,其作用在于:
——它可以直观地显示整个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比重;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也可以简洁地呈现出来;
——它也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性、层次性等。
教学过程流程图是浓缩了的教学过程,它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使读者一目了然。
二、常见的图例有
示例:
课题《再现与表现》(高一语文作文教学)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
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新课标“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原则和实际情况,确定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如下:一、新课教学模式:质疑——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的流程图(四步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自主练习,科学应用(二)教学模式各环节介绍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又会引起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欲望,能促使学生对各种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索和研究,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说,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材中抽象的、单一的、枯燥的知识,通过身边熟知的、喜闻乐见的情境,以动促静,引发学习的动机与欲望,从创设的情境活动中轻松学到知识。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数学的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数学问题可以在数学情境中直接提出,也可以让学生围绕教师创设的情境提出情境问题。
问题的产生可以给我们的教学起到导航的作用,我们有时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本节课需要解决的知识重点。
这样一来,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欲望便产生出来,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
3、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根据《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但这并没有排除教师必要的讲解和学生有意义的接受。
我们不应该从“满堂灌”这一极端走向“不敢讲”另一极端,要想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探究的前提、基础。
在学生探究活动中,只有当学生的学习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情况出现时,教师要即时点拨,给他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4、自主练习,科学应用虽然新课程追求学生主动、愉快学习,但双基不能忽视,因此,在新知识结束后,为让学过的知识达到巩固的效果,自主科学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多种教学或学习模式操作流程框架图(供教学设计参考)

多种教学或学习模式操作流程框架图(供教学设计参考)第一种自主探究学习模式(“问题解决”模式,也叫“抛锚式”)(一)(五)(九)语文《田忌塞马》(二)情境设疑形成问题自读自悟发现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猜测假设初作推断网上搜索解疑释难自学课文质疑问难收集资料验证假设品读感悟突重解疑协作实验探究解疑形成解释初步解疑读中悟法反思创新拓展探究深化认识巩固练习运用新知语言积累迁移运用总结评价归纳小结归纳小结反思评价创作文稿进行内化(二)(六)(十)语文《蝴蝶王国》自读自悟发现问题初读感知表意理解名言激趣情境导入网上搜索质疑解释深读探究内涵理解自学课文引发质疑品读感悟突重解难精读研讨整体理解协作讨论自主解疑读中悟法反思创新点读拓思重点理解深入探究发散交流语言积累迁移运用品读悟情创新理解自主评价归纳小结创作文稿进行内化(三)(七)(十一)自然观察课揭疑质疑引发动机引导观察交流讨论观察启思发现问题初步探究进行假设点拨导思尝试判断质疑问难猜测假设深入探究寻求答案范文引路修改片断网上检索收集资料进行辨析检验新知运用新知写作训练协作讨论进行论证应用练习拓展新知展示成果深化认识反思评价加深内化自评互评归纳小结(四)(八)语文《田忌赛马》(一)(十二)语文创设情境设问激疑情境导入引发问题自学课文发现问题观察感知发现新知初学课文粗知情节网上检索释疑解难讨论辨析获得结论网上探究初解疑问品读感悟掌握重点梳导归纳整理系统深入探究阅读感悟读中感悟反思创新巩固开拓迁移创新协作探究再生问题语言积累迁移运用相互交流归纳小结创作文稿进行表达相互交流评价小结(十三)数学探究课(十八)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导观察(发现问题)分工合作收集信息启迪质疑积极思维(提出假设)应用数学处理信息调控过程协作交流(检验是非)分析信息反思小结帮助归纳自主解惑(获得结论)辅导应用获得成功(反馈纠编)(十四)数学《找规律》(十九)联系生活初步感知观察启思发现问题引导观察辨析感悟质疑问难猜测假设拓展应用巩固提高上网检索了解过程总结评价加深认识协作讨论进行论证展示成果开展交流自评互评归纳小结(十五)数学(二十)《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情境启疑提出假设情境激趣引发思维收集资料分析论证网上探究协作交流形成解释展示结论拓展交流强化练习自评互评反思小结全班交流总结评价(十六)(二十一)揭疑质疑引发动机提出问题初步探究进行假设设计方案分析推理寻求答案检索资料深入辨析验证新知分析证据应用练习拓展创新形成结论反思评价加深内化交流验证反思评价(十七)(二十二)自然自主探究式观看情境激发兴趣构成问题提出假设阅读课文自学词句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质疑问难深入探讨发现结果获得结论上网检索自学拓展发散应用归纳小结想象发散实践应用自评互评归纳小结第二种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任务驱动”模式)(一)(六)(生活与劳动)情景引入引发问题提出创作任务任务导向认领任务形成创作方案明确问题探索解疑完善创作方案集体讨论再生问题进行创作活动探究新知延伸问题评价创作成果网络操作感悟体验(二)(七)数学《年月日》明确目标认领任务揭示课题提出任务依据任务探究问题明确目标上网探讨协作讨论深入质疑自主解疑初获答案探究新知延伸问题深入探究发现新疑网络突破提高理解再次上网寻求规律评价交流总结归纳达成任务归纳小结(三)(八)任务驱动自学设疑揭示课题明确要求指导研究寻求学法任务驱动探索新知求证解疑意义建构协作讨论深入探究反馈交流总结归纳展示成果集体交流练习应用拓展创新反思评估巩固内化(四)(九)揭示课题明确目标揭示课题明确目标任务驱动探索新知任务驱动探究新知协作讨论深入质疑协作讨论深入质疑展示成果集体交流展示成果集体交流练习应用拓展新知练习应用拓展新知反思评估巩固内化反思评估巩固内化(五)(生活与劳动)(十)创设情境提出任务情境导入引发问题尝试操作产生疑问交代任务明确目标指导自学讨论质疑独立探究了解过程操作练习反馈纠错协作探讨再生问题规范操作掌握方法探究新知延伸问题评价迁移归纳提高集体交流感悟体验网络评价归纳小结第三种情境引导探究模式(一)情境引导式(语文导读)(六)情境引导式(语文导写)情境引导激发兴趣情境展示引导观察网上搜索对照阅读点拨启思试写片断情境启迪自学领会范文引路修改片断情境展示交流体验再看情境进行写作反思评价集体小结重点交流评价小结(二)情境实践式(七)情境探究式情境激趣情境启示发现问题学习课文尝试推断初作假设参观调研网上搜索验证假设网络展示深入情境获取结论发散练习发散练习评价小结小结归纳(三)情境交际式(八)情境驱动探究式(自然)情境激趣情境提示引出任务句型学习领受任务寻求方法听读训练网上探究情境点拨协作上网领悟原理作出结论交际应用展示交流评价小结小结评价(四)情境创新式(九)情境自学式情境启思观看情境激发兴趣质疑问难阅读课文学习词句猜测假设质疑问难深入探讨协作讨论上网检索自学拓展获取结论(应用)想象发散实践应用总结评价自评互评归纳小结(五)情境一虚拟实验(自然)(十)情境实践式虚拟情境激趣质疑情境激趣揭示问题梳理归纳课文学习网上探索初获结论参观调研动手操作虚拟实验网络再观集体交流指导实践发散练习小结归纳第四种协作探究模式(一)问题协作解决模式(二)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模式情境启思发现问题布置任务明确目标梳理问题进行假设领受任务分工准备小组上网分工搜索小组上网探究验证合作讨论论证解疑整理材料准备交流形成共识展示成果集体交流质疑答辩集体交流小结评价形成共识归纳小结(三)角色扮演合作探究模式(四)自主协作探究模式情境启示发现问题情境质疑猜测假设小组讨论协作解疑分工准备上网探索角色扮演集体交流协作讨论集体交流再提问题进行答辩练习应用评价小结形成其识归纳小结第五种创新学习模式(一)(二)数学情境启思揭疑质疑情境设疑引发兴趣假设推断检索解疑网上浏览尝试解题想象联想发散聚合(应用练习)小组讨论获取结论展示交流评价小结全班交流形成共识应用练习发散创新再次交流小结评论(三)情境导入质疑问难猜测假设网上探究情境验证析疑解难再看情境促进想象发散拓思聚合创新集体交流小结评价第六种审美教学模式(一)(二)创设情境发现美情境欣赏产生兴趣欣赏美尝试模仿上网浏览探求美想象创造学习仿作模仿美协作设计想象创作创造美展示交流汇报成果展示美小结评估总结交流评估美(三)(四)情境欣赏创设情境诱导好奇形象感知感官接受激发兴趣想象创作边赏边练加强体验创新实践积极发挥展示个性小结评估。
教学计划流程图教学计划流程图

教学计划流程图教学计划流程图1.2局部专业教学计划调整流程图1.3组织实施教学运行进程流程图1.4安排学期教学任务流程图1.5教师申请教学情况变更流程图注:任课教师的变更一般在开学后的第1-2周进行,在第3周后发生的变更需教学院长审批通过,在流程图中用虚线示意。
如:1.6教师申请公共选修课流程图注:院级选修课由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1.7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教师成绩录入流程图说明:1.成绩录入提交之后,教师不能修改成绩,如有漏登、错登成绩的情况,填写《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教师成绩更改申请表》到教务处更改。
1.8教室使用申请流程图1.9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试卷印刷流程图2.1学生休学手续办理流程图2.2学生复学手续办理流程图2.3学生退学手续办理流程图2.4学生延长学习期限办理流程图2.5学生转专业手续办理流程图2.6学生转学手续办理流程图2.7办理毕业证明书流程图2.8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缓考手续办理流程图2.9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生考试证补办流程图说明:1.学生补办考试证的时间分两次:每个学期的开学之初一个月内办理一次,学期末考试之前一个月之内办理一次。
2.考试证丢失者须在以上两个时间内到教务科登记,并交一张1寸的免冠照片。
2.10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理流程图2.11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生试卷查询及成绩更改流程图说明:试卷查询的分类:(1)关于一般查询:如发现确属分数汇总方面的错误(如漏记、错登等),教务处通知原阅卷人(合分或登统教师),同时改正教务处和系留存的成绩单并签名。
(2)关于特别查询:由教务处组织有权威性的试卷复查小组对该试卷进行一次性复查,由复查小组组长认真填写《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生成绩查询与变更单》中的查询结果。
复查后该成绩无论升降与否都以该复查结论为最终结果,异议人及原阅卷教师不得再提出复查申请。
2.12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生重考流程图说明:1.重考范围:只针对前一学期正常考试不及格和缓考学生。
2.每个学期开学第一周,各系将上一学期参加重考的学生名单以及上一学期办理缓考手续的学生名单,整理之后报到教务科,须有电子文档和加盖各系公章的书面文档。
课堂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语文设计者:数码宝贝单位:某某中学授课年级:九年级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菲利普夫妇 ---- 于勒
教学模式:探究型 教学过程结构
1.读课文后,小组交流,你们觉得菲利普
夫妇是怎样的人,他们如何对待于勒 2.当时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怎样
板
,
*
书 设 计
自私、贪婪 庸俗、虚荣 势利、冷酷
四、教师归纳<
五、拓展延伸
六、教师总结
八
知识点
编号
学习目标练习题目内容
1、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是否发生了变化,形06—1知识和能力他们不变的是什么
成
性
#
06—2过程和方法2、概括《.平分生命》中小男孩的性格特征。
练
习
06—3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
3、续写语句,谈谈你对金钱作用的看法。
教师的内容
和教师的活。
课堂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教育技术标准:
学生教育技术SETC·S第四学段(7-9年级)A级
本课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让学生体会文章巧妙的构思,掌握曲折的情节。
2.能够通过品味语言,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3.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编号
学习目标
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语文设计者:数码宝贝单位:某某中学授课年级:九年级
章节名称
第6课我的叔叔于勒
计划学时
1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A、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B、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C、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具体描述语句
06—1
06—2
06—3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本文,通过典型语言及人物描写体会文章巧妙的构思,掌握曲折的情节。
能够通过角色朗读,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合作探讨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合作探讨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透视人物内心世界。
一、 激情导入
二、 整体感知
三、合作探究
四、教师归纳五、拓展延伸六、Fra bibliotek师总结形
成
性
练
习
知识点编号
学习目标
练习题目内容
06—1
06—2
06—3
B.英语教学实施流程图模板样本

图形
意义阐明
开始,结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决策,判断
普通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流程线
教学媒体与教师活动组合
教学媒体与学生活动组合
教学媒体与教学内容组合
教学流程图模板
教学流程图设计
教师实行教学活动蓝图,其作用在于:
——它可以直观地显示整个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关系、比重;
——教学中重点和难点某些也可以简洁地呈现出来;
——它也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逻辑性、层次性等。
教学过程流程图是浓缩了教学过程,它层次清晰、简要扼要、使读者一目了然。
课堂教学流程图ppt

补充资料、引导、追问
注:讨论死对小女孩 是不是一种解脱?
给说法、引导、小结
电 脑
小女孩卖火柴片段
媒体的利用
左侧:选用的媒体名称 右侧:媒体内容
导言引课
教师的活动
文字:简述教师活动内容
师生:分 角色朗读
学生的活动
文字:简述学生活动内容
3问判定
N
目标达成
Y
教师进行判断
文字:简述教师活动内容
过程进行的方向
评价
教
学 设
形成性评价
计
的
评 总结性评价
价
反馈修正
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流程图
教学流程框图设计方案
1、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 点
1
教学 目标
识记
学习水平 理解 应用
2、判定学习者起点能力 3、学习内容分析表
知识点 1
重点
难点
4、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5、教学媒体选择 6、绘制教学流程框图 7、编制形成性练习题
N
否正确
Y
判断真假
补充资料
小学语文第十册《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者:黄丽华
媒 体
小女孩卖火柴片段
导言引课
师生:分角 色朗读
有感情读最 感动部分
汇报:读感动 部分、谈体会
3问判定 目标达成
Y
想象:模仿 描述
N 教师点拨
降低难度
注:小女孩再次擦焰 火柴看到了什么?
《木兰诗》第二课时教学流程图
课 看动画《花 件 木兰》导入
课 出示问题: 件 木兰性格?
描述片中 木兰形象
课 问题:课文 件 中木兰形象
学生读课文讨 论:木兰形象
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

开始
课
件3 展 示 活 动 的钟面
课
件5 时 针 和 分 针的走动
学生数一数
课
件1出示北京奥运会 课 的场景 件2 出示钟面大图,
回忆旧知识。 认识钟面
小组讨论,直观得
出简单的钟面信息 认识大格和几时
认识小格和分钟 时分单位的进率
认真观察钟面
的信息
课 件6
知道,钟面上
的 12 是指一共
演示1时2针个走大格
动的的过程
课
件7 认识时间
合作学习完成书上 的填写时间练习
快速说出时间(时针 +分针构成的) 体验一分钟
珍惜时间的故事(拓展)
完成几个体验活动,
跳绳、拍手、读书
小结
教学内容和 教师的活动 媒体的 应用
学生的 活动 教师进行 逻辑判断
第2页
课
展示
件课
作品
件8 司马光珍惜时间
课 件9
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英语(北师大版)第六册
课题: Unit8 Mocky is late
作者:王国香密云县第六小学
教育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
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积极的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扩大教学容量,利用多媒体的生动性、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教学背景分析:
北师大版第六册Unit8 Mocky is late的话题是关于时间的表达法。
从整个单元来看,主要学习时间的表达法:整点时间和非整点时间,以及某个时间该干什么这一句型的学习(It’s time to/ for…)。
考虑到学生对于本课出现的数词都已学过,单词少这一特点,我把第一课时的内容定为句型教学为主。
又出于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身处边远山区,基础较差这一特点,在此课时,我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热身——复习导入——学习新句型——阅读——巩固新知,这几环节来安排教学内容。
同时根据各个教学环节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活动,并通过自制或利用本套教材的教学课件来优化教学结构,发展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本节课的主要媒体是电脑课件,在导入新课时,运用课件创设情景,引出所学新句型。
在学习句型后运用课件呈现故事和思考的问题,以及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都是采用教学课件来进行的。
教学内容框架设计:
(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和认读time, late, fix and broken这些情景词。
会用句型:“What time is it? It’s one o’clock.\ It’s one thirty. ” It’s time to …; It’s time for…来寻问时间,并能简单描述某个时间该做什么…能初读课文。
(2)能力目标:能听懂会说及认读本节课的单词,能用英语询问和回答时间,并理解和简单描述故事内容。
(3)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每个教学情景学习句型理解句意,同时通过小组活动、想一想和听力的练习使学生扎扎实实的学会本节课的句型,并能运用到交际语言之中。
(4)情感态度:通过各种活动以及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小组活动和个体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体验获得知识,获得成就感,同时教育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守时”。
教学过程设计:
1、板书设计:
Unit 8 Mocky is late
Lulu and Mocky visit Uncle Booky on Saturday.
What time is it ?
It’s time to visit Uncle Booky.
It’s time for dinner.
Mocky’s watch is broken.
2、教学结构流程设计
3、教学策略分步阐述:
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而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扎扎实实掌握知识、技能尤为重要。
我在这节课中,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组织恰当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练相结合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可以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自主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我播放英文歌曲导入新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进入学习学习状态,并感悟了“one o’clock,two o’clock ”这一新的知识点,同时我在呈现某一情景、解决本课中的难点时也运用到了电脑课件,在授课时学生非常喜欢,从而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因为电脑课件是集音、声、图像相融一体的,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可以借助语境来理解句意和故事的意思,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在教学中,我还利用电脑呈现了练习的要求和一些思考题目,充分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快捷和便利。
二设计各种教学活动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课前谈话、猜一猜、想一想和小组活动来开展教学活动。
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并且每个活动都考虑到了全员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的复习原有知识,学习新知。
并且通过小组活动巩固新知,从而使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所学内容。
总之,在活动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就感。
附件:
1、Listening(listen and tick)
4:20 5:00 6:10 11:40
12:00 7:15 3:45 8:30 2、学前导入(歌曲)
Tick Tock
Tick tock, Tick tock.
The hands go around the clock.
One O’clock, one o’clock.
That’s the time on the clock.
Tick tock, Tick tock.
The hands go around the clock.
One O’clock, one o’clock.
That’s the time on the c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