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因子分析模型及应用

合集下载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它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手中的钱变得不再那么“值钱”。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通货膨胀?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它呢?通货膨胀,简单来说,就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经济实际需要,导致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需求拉动是一个重要因素。

当经济增长迅速,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都大幅增加,超过了社会的供给能力,就会拉动物价上涨。

比如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投资过热等,都会导致对原材料、劳动力等的需求急剧上升,从而推动物价上扬。

其次,成本推动也不容忽视。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常见的原因之一。

随着工人工资的提高、福利的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随之上升,为了保持利润,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

如果石油、煤炭等能源价格或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会导致相关产品的成本增加,最终反映在物价上。

再者,货币供应量过多也是引发通货膨胀的关键。

当央行过度发行货币,或者银行信贷过度扩张,大量的货币涌入市场,而商品和服务的供应没有相应增加,就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此外,外部输入因素也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波动、汇率变化等都会传导到国内,引发通货膨胀。

比如,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会导致国内运输成本增加,进而推动物价上升;汇率贬值会使得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带动国内同类商品价格的上涨。

面对通货膨胀,我们并非束手无策,而是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应对。

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提高利率可以增加借贷成本,抑制投资和消费,从而减少货币需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则可以减少银行的可贷资金,降低货币乘数,收缩货币供应量。

财政政策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政策来影响经济。

例如,增加税收可以减少居民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抑制消费和投资需求;减少政府支出可以降低社会总需求,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投资组合管理中的多因子模型解析与应用

投资组合管理中的多因子模型解析与应用

投资组合管理中的多因子模型解析与应用在投资组合管理中,多因子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解析和应用投资组合中的各种因素。

多因子模型通过分析不同的因素对投资组合收益的影响,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和控制风险,并提高收益。

多因子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假设投资组合的收益可以解释为多个因素的线性组合。

这些因素可以是宏观经济因素,如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也可以是市场因素,如股票市盈率、市场流动性等,还可以是公司特定因素,如财务指标、管理层能力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出对投资组合表现影响最大的因子。

在实际应用中,多因子模型可以帮助投资者构建更加有效的投资组合,从而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寻找平衡。

首先,通过对不同因子的分析,可以确定影响投资组合收益的主要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是宏观经济因素,如国内经济增长和政策环境的变化;也可以是市场因素,如股票市场的波动和行业的走势;还可以是公司特定因素,如公司的盈利和负债情况。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因子,并建立相应的投资策略。

其次,多因子模型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和重要性。

通过多因子模型的分析,可以确定哪些因素对投资组合表现的影响最大,从而优化投资策略。

例如,在股票市场中,市盈率和市净率是两个常用的因子。

如果市盈率对投资组合的收益影响较大,那么投资者可以选择更多的低市盈率股票,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相反,如果市盈率对投资组合的影响较小,那么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其他因子,如市净率或企业盈利能力。

除了研究各个因素的影响力外,多因子模型还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特征。

通过对不同因素的组合,可以模拟出各种不同的投资组合,并对其进行风险和收益分析。

这样一来,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预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

值得注意的是,多因子模型并不是一种完美的工具。

它建立在各个因素对投资组合收益的线性关系上,而实际市场往往存在非线性的因素和不确定性。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通货膨胀的原因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 inflation)主要观点是以需求过度解释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价格水平持续上升。

这种通货膨胀表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对价格水平产生拉上作用的过度需求有两个方面: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

实际因素包括过度的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等,其中主要是过度投资。

货币因素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度导致总需求过剩。

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指对社会商品和劳务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成本提高的原因基本有两个:一是工资增长率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二是一些垄断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经常大幅度地提高垄断产品的价格三、结构型通货膨胀(structural inflation )基本观点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和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这种结构型通货膨胀可分为三种情况:1. 需求转移型2. 部门差异型3. 外部输入型1.需求转移型。

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某个部门的一部分需求转移至其他部门,而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这时需求增加的部门的工资和产品价格就会上涨,而需求减少的部门的产品价格却未必相应下降,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

2.部门差异型。

英国经济学家萨尔沃用部门间的差异来解释结构型通货膨胀。

一般来说,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服务业部门,但两大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速度却大体相同,而且这种增长速度是由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决定的,结果造成服务业部门货币工资的增长速度超过其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这种部门间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和货币工资的一致增长,形成服务业部门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从而成为价格水平上涨的压力。

使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BMA)对中国通货膨胀建模并预测

使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BMA)对中国通货膨胀建模并预测

使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BMA)对中国通货膨胀建模并预测Modeling and Forecasting Inflation in China:A BayesianModel Averaging Approach陈伟指导教师姓名:牛霖琳助理教授专业名称:金融学摘要本文使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对中国通货膨胀建立模型,并对2007年1月到2009年6月的通货膨胀进行样本外预测。

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是一种模型综合的方法,本文中被综合的模型是基于28个解释变量的正态线性回归模型,这些解释变量涵盖了中国经济的各个方面。

通过对28个变量进行组合,可以衍生出228个线性回归模型,每一个模型或多或少能够对通货膨胀做出解释。

但是对于如此庞大的备选模型,实证上不可能对所有模型进行加权平均,因此本文采用了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型综合算法对模型进行选择,选择次数为1000万次。

对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型综合算法的收敛性,通过比较模型后验概率的解析值和模拟值相似性可以得到证明。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一阶滞后作为预测因子包含在所有预测模型中;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对于通货膨胀的样本内拟合优于单一最优模型和五变量简单回归模型;对于样本外预测,在RMSE 标准下,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的预测能力优于AR模型、主成分分析模型、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单一最优模型和五变量模型。

关键词:贝叶斯模型平均,通货膨胀,蒙特卡洛模拟,MC3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orecasting of inflation out-of sample in China using 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 method. The general framework model is a sim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using a large set of potential indicators, comprising some 28 monthly time series covering a wide spectrum of Chinese economic activity. I will use the MC3 method to choose the model which can best forecast inf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MA method do better than the Philips curve model, term structure model, the AR model and the model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KeyWords: BMA, Inflation, Bayesian Model Averaging, MC3。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经济学、心理学等领域。

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找出数据中的主要因素,并将原始变量转化为更少的几个综合指标,从而简化数据分析和解释。

本文将介绍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以及一些常见的因子分析方法。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因子分析基于一种潜在变量模型,假设观察到的一组变量是由少数几个潜在的因子所决定的。

这些潜在因子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可以通过观察到的变量来推断。

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可以找出这些潜在因子,并将原始变量转化为这些因子的得分。

在因子分析中,我们假设每个潜在因子与一组观察到的变量相关联,这些变量称为因子载荷。

因子载荷可以解释变量之间的协方差结构,反映了变量与潜在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因子载荷矩阵来评估这种关系。

同时,我们还假设观察到的变量之间相互独立,即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多重共线性会使得因子分析的结果不准确,因此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先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重共线性检验。

二、因子分析的应用场景因子分析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心理学研究:因子分析可以帮助心理学家理解人类行为的潜在因素。

例如,在人格心理学中,我们可以使用因子分析来研究人格特征的结构,并找出彼此相关的因素。

2.市场研究:因子分析可以帮助市场研究人员理解消费者行为的背后因素。

例如,在消费者调查中,我们可以使用因子分析来提取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进行市场定位和目标群体选择。

3.经济学研究:因子分析可以帮助经济学家理解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可以使用因子分析来提取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等变量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4.社会科学研究:因子分析可以帮助社会科学家理解社会现象的潜在因素。

例如,在教育研究中,我们可以使用因子分析来研究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供相应的教学策略。

三、常见的因子分析方法在因子分析中,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选择。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大全五篇)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大全五篇)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大全五篇)第一篇: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11、通货膨胀的成因、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及治理对策?1)、通货膨胀的成因:1、需求拉上说:这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以至于“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多的商品”而引起的。

或者说,因为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了按现价可得到的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2、成本推进说: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供给方面生产成本上升所引起的。

3、供求混合推进说: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作用下所引起的。

4、“结构型”通货膨胀说:该理论认为即使整个经济生活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平衡状态,但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也会发生。

5、通货膨胀预期说: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如果人们普遍预期一年后的价格将高于现在价格,就会在出售和购买商品是把预期价格上涨的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引起现行价格水平提高,直至其达到预期价格以上。

2)、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1、强制储蓄效应2、收入分配效应3、资产结构效应4、产出效应3)、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1、需求管理政策,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削减政府支出;限制公共事业投资和公共福利支出和增加赋税。

紧缩性货币政策既控制货币供应量,缓减货币的增长速度,遏制总需求的急剧膨胀。

2、收入政策,具体政策包括指导性为主的限制;以税收为手段的限制;强制性限制。

3、收入指数化政策,又称指数联动政策,是指在货币性契约中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工资、利息,各种债券收益以及货币收入按照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调整。

第二篇:2011我国当前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分析浅谈我国当前通货膨胀成因及治理对策建议摘要:作者结合目前国际、国内主要工业品和农产品价格上涨趁势,对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形成原因进行了浅析,并提出了如何进行通货膨胀治理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今年召开的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计量经济学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1

计量经济学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1

计量经济学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一.问题的提出最近几年,国内物价水平飞速上涨,物价的上涨让居民感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整个社会的稳定,也带给政府很大的压力和负面影响。

通货膨胀是不能避免的经济现象,但是必须得尽力减小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冲击,所以找出这些通货膨胀产生的因素是很有必要的。

二.理论综述: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分类: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胀。

通货膨胀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按发生原因分需求拉动型。

总需求过度增长引起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

由于工会力量或行为垄断引起工资水平或利润水平的提高超过物价上涨水平而推动通货膨胀。

结构型。

由于部门性经济结构不均衡引起的通货膨胀。

混合型。

需求、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引起的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型。

因财政出现巨额赤字而滥发货币引起的通货膨胀。

信用扩张型。

指由于信用扩张,即由于贷款没有相应的经济保证,形成信用过度创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国际传播型。

又称输入型,指由于进口商品的物价上升,费用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2.按表现状态划分开放型。

也称公开的通货膨胀,即物价可随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而自由浮动。

抑制型。

也称隐蔽的通货膨胀,即国家控制物价,主要消费品价格基本保持人为平衡,但表现为市场商品供应紧张、凭证限量供应商品、变相涨价、黑市活跃、商品走后门等的一种隐蔽性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3.按通货膨胀程度划分爬行式。

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即允许物价水平每年按一定的比率缓慢而持续上升的一种通货膨胀。

跑马式。

又称小跑式通货膨胀,即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通货膨胀有明显感觉,不愿保存货币,抢购商品,用以保值。

飚升式。

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即货币急剧贬值,物价指数甚至可达到天文数字。

通货膨胀数学建模

通货膨胀数学建模

通货膨胀数学建模
通货膨胀是指一种货币现象,指的是全社会货币量增加,导致物价水平上升的现象。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通货膨胀率也成为了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了更好地了解通货膨胀的数学模型,我们需要先了解几个基本概念。

首先,通货膨胀率是指一定时间内物价水平的平均增长率。

其计算公式为:通货膨胀率=(当前物价水平-上一时期物价水平)/上一时期物价水平×100%。

其次,通货膨胀率的计算需要考虑一定的时间范围,比如一个月、一季度、一年等。

通货膨胀的数学模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经济学模型,另一种是现代的货币经济学模型。

传统的经济学模型主要是基于需求和供给两个因素来解释通货膨胀现象。

在这种模型中,通货膨胀率是由需求和供给两个因素的变化所决定的。

如果需求增加,供给不变,那么价格就会上涨;如果供给减少,需求不变,那么价格也会上涨。

现代的货币经济学模型则更加复杂,它考虑了货币供给、利率、经济增长、通货紧缩等多个因素。

在这种模型中,货币供给是决定通货膨胀率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货币供给增加,那么通货膨胀率就会上升;如果货币供给减少,那么通货膨胀率就会下降。

在实际应用中,通货膨胀的数学模型也经常与其他模型结合使用,
比如金融模型、投资模型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和控制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通货膨胀数学建模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通货膨胀现象,并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模型,并综合运用多种模型,以达到更好的分析和预测效果。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预期会引发实际通货膨胀的实质,首先是普遍存在的通货膨胀预期会刺激社会总需 求增加,而总需求膨胀又会导致市场供求矛盾并引发物价水平上升;其次,普遍存在的通货膨胀预期也会推高包 括工资和正常利润在内的经济成本,从而导致物价水平上升。
预期对人们经济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具有惯性。
定义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 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者之 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通货膨胀和一般物价上涨的本质区别:一般物价上涨是指某个、某些商品因为供求失衡造成物价暂时、局部、 可逆的上涨,不会造成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则是能够造成一国货币贬值的该国国内主要商品的物价普遍、持续、 不可逆的上涨。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 国有效经济总量的直接原因是一国基础货币发行的增长率高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的增长率。一国基础货币发行增 长率高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增长率的原因包括货币政策与非货币政策两方面。货币政策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用 利率汇率手段调节经济;非货币政策包括间接投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造成贷款膨胀,国际贸易中出口顺差长期 过大、外汇储备过高,投机垄断、腐败浪费提高社会交易成本降低经济发展质量、经济结构失衡、消费预期误导 等。所以通货膨胀不仅仅是货币现象,实体经济泡沫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非货币政策、 货币现象还是实体经济泡沫,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GDP增长方式造成GDP水分过高、无效经济总量过大有效供给 严重不足造成货币效率降低。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因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 物价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其特点:自发性、诱发性、支持性)

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经济效应

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经济效应

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经济效应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流通中货币购买力不断下降的现象,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本文将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效应。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成因是多方面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1.货币供给过多货币供给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中央银行大量发行货币或降低利率时,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会增加,进而推动经济中的资金流动,刺激需求增加,导致物价上涨。

2.需求持续扩张需求方面的扩张也是通胀的原因之一。

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的收入增加,消费意愿增强,企业生产增加,这会带动物价上升。

同时,政府的投资消费也会刺激经济增长,进而导致通货膨胀。

3.成本推动生产成本的上涨也会间接导致通货膨胀。

当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水平上涨或者税费负担增加时,企业为了保持利润率,会转嫁这些成本给消费者,进而导致物价上涨。

二、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通货膨胀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和效应,以下将简要说明其中的几个方面。

1.带来物价上涨和消费者购买力下降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消费者需要花费更多的钱购买同样数量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的购买力因此下降。

这对普通人来说是不利的,特别是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更加加重了他们的生活负担。

2.影响投资和储蓄行为通货膨胀对投资和储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货币持有者担心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他们倾向于将资金投向实物资产,如房地产、股票等,这会导致金融市场资本的流动,进而推高实物资产的价格。

另一方面,由于通货膨胀,人们的储蓄价值会不断缩水,因此他们倾向于减少储蓄,投入到实物资产或其他投资渠道中。

3.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通货膨胀对国际贸易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其贸易伙伴国家时,国家的物价上升会弱化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导致出口下降,进口增加,从而对国家的贸易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4.减少债务负担通货膨胀还会对债务产生一定的影响。

12第十二章-通货膨胀解析

12第十二章-通货膨胀解析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12第十二章-通货膨胀解析
2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量度及起因
▪ 一、定义 ▪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和自由浮动条件
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 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 普遍地上涨现象。 ▪ 更为通俗的理解可以是:商品和服务价格 总水平持续地上涨
3
二、通货膨胀的起因学说
理论 凯恩斯主义 后凯恩斯学派 货币主义学派 马克思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
通货膨胀的原因
需求决定论:引发通货膨胀的是总需 求,而不是货币量
成本推进:把通货膨胀归咎于产品成 本提高
通货膨胀完全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 量过度增长是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
通货膨胀表现在流通领域,根源于生 产领域和分配领域
应量过多,通过物价可以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此时市 场功能完全发挥,价格对供求反应灵敏,过度需求完全 可以通过价格总水平明显地上涨得以消除。 ▪ 隐蔽型通货膨胀是指物价受抑制条件下,货币量过多而 不能直接地通过物价完全反映出来,通货膨胀压力不通 过一般物价水平上涨表现出来,而是以非价格的方式表 现出来的通货膨胀,从而使得物价长期迂回曲折上升的 通货膨胀。
进 入 夏 天 ,少 不了一 个热字 当头, 电扇空 调陆续 登场, 每逢此 时,总 会想起 那 一 把 蒲 扇 。蒲扇 ,是记 忆中的 农村, 夏季经 常用的 一件物 品。 记 忆 中 的故 乡 , 每 逢 进 入夏天 ,集市 上最常 见的便 是蒲扇 、凉席 ,不论 男女老 少,个 个手持 一 把 , 忽 闪 忽闪个 不停, 嘴里叨 叨着“ 怎么这 么热” ,于是 三五成 群,聚 在大树 下 , 或 站 着 ,或随 即坐在 石头上 ,手持 那把扇 子,边 唠嗑边 乘凉。 孩子们 却在周 围 跑 跑 跳 跳 ,热得 满头大 汗,不 时听到 “强子 ,别跑 了,快 来我给 你扇扇 ”。孩 子 们 才 不 听 这一套 ,跑个 没完, 直到累 气喘吁 吁,这 才一跑 一踮地 围过了 ,这时 母 亲总是 ,好似 生气的 样子, 边扇边 训,“ 你看热 的,跑 什么? ”此时 这把蒲 扇, 是 那 么 凉 快 ,那么 的温馨 幸福, 有母亲 的味道 ! 蒲 扇 是 中 国传 统工艺 品,在 我 国 已 有 三 千年多 年的历 史。取 材于棕 榈树, 制作简 单,方 便携带 ,且蒲 扇的表 面 光 滑 , 因 而,古 人常会 在上面 作画。 古有棕 扇、葵 扇、蒲 扇、蕉 扇诸名 ,实即 今 日 的 蒲 扇 ,江浙 称之为 芭蕉扇 。六七 十年代 ,人们 最常用 的就是 这种, 似圆非 圆 , 轻 巧 又 便宜的 蒲扇。 蒲 扇 流 传 至今, 我的记 忆中, 它跨越 了半个 世纪, 也 走 过 了 我 们的半 个人生 的轨迹 ,携带 着特有 的念想 ,一年 年,一 天天, 流向长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八章通货膨胀理论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八章通货膨胀理论
结构性通货膨:结构性通货膨胀指物价上涨是在 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 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现象。
02 通货膨胀的影响
对价格水平的影响
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的购买 力下降,物价普遍上涨, 消费者实际购买力降低。
价格信号失真
通货膨胀扭曲了价格信号, 影响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 使得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 置。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八章通货膨 胀理论
目录
•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类型 • 通货膨胀的影响 •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 • 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01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
01
02
03
通货膨胀
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 现象。
通货膨胀率
衡量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速 度。
物价指数
反映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价 格水平变动的指标。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增长放缓
持续的高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经济 增长放缓,因为企业和个人可能
会减少投资和消费。
生产成本增加
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生产积 极性。
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通货膨胀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 低,因为市场机制在价格信号扭曲 的情况下无法有效运作。Leabharlann 03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
涨,引发通货膨胀。
治理
货币政策
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 备金率等手段,控制货 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
胀。
财政政策
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 收,影响总需求,抑制
通货膨胀。
价格管制
政府对某些重要商品实 行价格管制,限制价格 上涨,缓解通货膨胀压
力。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 避免国际货币供应泛滥

我国各类物价指数关系的因子模型分析

我国各类物价指数关系的因子模型分析

第36卷第1期Vol.36 NO.1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Chongqing Technol Business Univ.(Nat Sci Ed) 2019年2月Feb.2019doi:10.16055/j.issn.1672-058X.2019.0001.011我国各类物价指数关系的因子模型分析∗石 凯1,2(1.乐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四川乐山614000;2.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成都611130 ) 收稿日期:2018-04-09;修回日期:2018-05-12.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博士研究生科研课题(JBK1607K02),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8SB0223).作者简介:石凯(1976—),男,四川泸州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应用统计研究.摘 要:针对现实经济从投资、生产到消费各领域物价水平之间存在联动关系的现象,提出运用多元统计中因子模型分析的方法,从我国现行编制的各类物价指数中提炼具有综合性的公共因子,以此反映整体物价的共同波动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各类物价指数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能从中提炼出有现实意义的潜在公共因子;并且,相比较于传统的单一物价指数,用具有很强综合性的公共因子能更全面反映生产、消费、投资等领域的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从而为监测我国实体经济整体通胀水平提供科学的参考。

关键词:物价指数;因子分析;通货膨胀中图分类号:F2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8X (2019)01-0060-051 问题提出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基于不同的目的编制有各类物价指数,它们在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和企业经营决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定期发布的《中国统计摘要》中第五部分“物价指数”显示,我国物价指数统计主要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AMPI)、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A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FAI)等7类。

eviews_计量经济学论文——通货膨胀率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eviews_计量经济学论文——通货膨胀率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通货膨胀率影响因素计量分析一.经济理论概述在研读了大量统计和计量资料的基础上,选取了国民生产总值,职工平均工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失业率解释变量来探究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建立通货膨胀率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

这里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反应通货膨胀率的指标。

(1)一般来说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率的上升;(2)职工平均工资增加,将导致职工消费的增加,又会导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两者之前可能会出现较高的相关性,要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第一种是通过分析投资的实质来分析。

投资能形成现实的货币流通量,又增加商品和劳务的产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商品和劳务的供给。

第二种是投资过程会在商品和货币两个市场产生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膨胀会拉动对能源、原料等生产资料的大量需求,引发基础产品价格上涨,进而造成下游产品全面上涨。

固定资产投资会形成大量资金需求,并在国内银行信贷放松的情况下称为可能,引起货币供应量、信贷的超常规增长,造成物价增长。

(4)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两者是负相关关系,可以用总需求供给解释,在短期中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增加引起物价上涨,产量增加。

产量越多,意味着就业越多,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引起通货膨胀,因此,总需求变动在短期中使通货膨胀和失业反方向变动。

而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无关,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在长期中,总供给量只取决于它的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的供给,以及生产技术,因此总供给量不变,就业量不变,失业率不变,为经济摩擦下的自然失业率。

二.相关数据列1列2列3列4列5列6指标名称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就业基本情况(年) CPI(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国内生产总值(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城镇登记失业率CPI平均工资:合计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单位上年=100元亿元亿元%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1981102.50772.004,891.60961.00 3.80 1982102.00798.005,323.401,200.40 3.20 1983102.00826.005,962.701,369.06 2.30 1984102.70974.007,208.101,832.87 1.90 1985109.301,148.009,016.002,543.19 1.80 1986106.501,329.0010,275.203,120.60 2.00 1987107.301,459.0012,058.603,791.69 2.00 1988118.801,747.0015,042.804,753.80 2.00 1989118.001,935.0016,992.304,410.40 2.60 1990103.102,140.0018,667.804,517.00 2.50 1991103.402,340.0021,781.505,594.50 2.30 1992106.402,711.0026,923.488,080.10 2.30 1993114.703,371.0035,333.9213,072.30 2.60 1994124.104,538.0048,197.8617,042.10 2.80 1995117.105,348.0060,793.7320,019.30 2.90 1996108.305,980.0071,176.5922,913.50 3.00 1997102.806,444.0078,973.0324,941.10 3.10 199899.207,446.0084,402.2828,406.20 3.10 199998.608,319.0089,677.0529,854.70 3.10 2000100.409,333.0099,214.5532,917.70 3.10 2001100.7010,834.00109,655.1737,213.50 3.60 200299.2012,373.00120,332.6943,499.90 4.00 2003101.2013,969.00135,822.7655,566.60 4.30 2004103.9015,920.00159,878.3470,477.40 4.20 2005101.8018,200.00184,937.4088,773.60 4.20 2006101.5020,856.00216,314.40109,998.20 4.10 2007104.8024,721.00265,810.30137,323.90 4.00 2008105.9028,898.00314,045.40172,828.40 4.20 200999.3032,244.00340,902.81224,598.80 4.30 2010103.3036,539.00401,512.80278,121.90 4.10 2011105.4041,799.00473,104.00311,485.13 4.10 2012102.6046,769.00519,470.10374,694.74 4.10 2013102.6051,483.00568,845.20446,294.09 4.05三.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其中P——CPIY——国民生产总值W——职工平均工资I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U——失业率四、模型的求解和检验利用eviews软件进行计量回归,模型的F值为0.0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但是发现I和U的t值较小,没有通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财务管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PPT课件

财务管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PPT课件
国际传播型。又称输入型,指由于进口商品的物价
上升,费用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5
2.按表现状态划分
开放型。也称公开的通货膨胀,即物价可随货币供
给量的变化而自由浮动。
抑制型。也称隐蔽的通货膨胀,即国家控制物价,
主要消费品价格基本保持人为平衡,但表现为市场商品 供应紧张、凭证限量供应商品、变相涨价、黑市活跃、 商品走后门等的一种隐蔽性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 经济现象。
➢ 助长贪污腐败,损害政府信誉。
至下2节3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 二、通货膨胀的治理
24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
1.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
(1)需求拉动说。通俗的说法就是“太多货币追 逐太少的商品”,使得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出 了在现行条件下可得到的供给,从而导致一般物 价水平的上涨。其理论分析可用下图加以说明。
11
⑤破坏正常的信用关系,增加生产性投资风险和经营成本, 从而缩减银行信贷业务,使流向生产性部门的资金比重下 降,流向非生产性部门的资金比重增加,导致产业结构和 资源配置不合理,国民经济畸形发展;
⑥阻碍本国商品的出口,导致国民收入减少。同时还会鼓励 外国商品进口,加剧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影响国内进口替 代品生产企业的发展,并导致贸易收支逆差。
图示 通货膨胀 与失业率的相 关关系
33
2.收入紧缩政策
收入紧缩政策的主要内容是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 性手段,限制工资的提高和垄断利润的获取,抑制成 本推进的冲击,从而控制一般物价上升幅度。
(1)工资管制。 政府以法令或政策形式对社会各
部门和企业工资的上涨采取强制性的限制措施。办法包 括:① 道义规劝和指导;② 协商解决;③ 冻结工资; ④ 开征工资税。

浅论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及治理措施

浅论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及治理措施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

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如同孪生兄弟,经济发展越快,通货膨胀也越严重。

因此,为了探究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从成本因素、货币因素、需求拉动因素和外部输入因素四个因素与通货膨胀进行相关度分析,找出与通货膨胀相关的几个因素,从而相对应地提出治理措施[1]。

关键词:通货膨胀;形成因素;治理措施目录一、引言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的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衡量通货膨胀的常用价格指数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和GDP缩减指数,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消费者价格指数。

通货膨胀的出现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注意和广泛争论,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新一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上。

理论上,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种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我国的通货膨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需求拉动的原因,也有成本推动的原因,还有结构性原因[2]。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需求拉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对于粮食和肉禽等的消费需求,以及外汇占款、投资泡沫、资产泡沫所导致的强劲货币需求[3]。

成本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促进物价水平总体走高。

价格的结构性上涨主要是国内猪肉和粮食等价格和国际粮食价格普遍上涨,带动国内食品价格上涨。

目前对于上述产生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的程度和重要性还不清楚,而不同类型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是不同的。

因此,有必要在归纳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定量分析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二、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形成的背景及原因(一)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形成的背景1、形成背景自纸币产生以来,通货膨胀就成为社会发展中反复出现的经济现象,表现为一段时期内物价总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VAR模型关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

VAR模型关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

V AR模型关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摘要:通货膨胀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通货膨胀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理论界密切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

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因,通货膨胀受自身波动的影响较大,货币供应量较快增长会对通货膨胀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VAR模型,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几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2003年以来,我国逐步摆脱了持续几年的通货紧缩,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态势。

但是,2007年5月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月攀升,尤其是2008年2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达8.7%,为近10年来的新高点,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我国宏观调控取向经历了“防过热、防通胀”向“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转变。

因此,如何深入研究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把握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平衡点,对于今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1.1模型解释与变量说明众所周知,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很多,如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原材料、动力购进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职工平均工资实际增长率、价格体制改革、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通货膨胀预期、国际市场、严重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性事件等。

本文选取通货膨胀率(CPI)、经济增长率(GDP)、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作为内生变量,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1.2滞后阶数的选择及单位根检验如上表可以看出,我们应该选择滞后2阶。

这样可以使模型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并消除误差项的自相关。

由于向量自回归模型要求系统中的变量具有平稳性,因此本文首先要对CPI,GDP,M2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为了消除样本数据的右偏性,对GDP、M2取自然对数。

通过Eviews6.0计量经济分析软件,CPI单位根检验的输出结果如下:GDP单位根检验的输出结果如下:M2单位根检验的输出结果如下:CPI,GDP,M2的ADF检验统计量均大于显著性水平1%,5%,10%的临界值,不能拒绝原假设,上述3个序列均存在单位根,为非平稳时间序列。

第八讲宏观经济学 通货膨胀

第八讲宏观经济学 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通货膨胀对于收入的影响
• 1)通货膨胀对于收入的影响:
– 实际收入不变:名义收入增长率 = 通货膨胀率 – 实际收入减少:名义收入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 – 实际收入增加:名义收入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
• 2)通货膨胀对财富的影响
– 实物资产:名义价格随通货膨胀同步提高,实际价值不 变。 – 货币资产:名义价格不变,实际价值随通货膨胀降低。 – 负资产(负债):名义价格不变,实际价值随通货膨胀 降低。
5、投机效应与信用危机
• 在短期内,利率上涨幅度低于物价上涨幅度,会降低借款 成本,激发过度的资金需求,同时储蓄减少,金融系统运 营的利润下降。物价随时都在上涨,容易诱发投机行为, 产生泡沫经济。从长期看,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不论 利率是否上涨,都会增加长期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 • 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债务的实际价值 降低,正常的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储蓄者作为银行的债权 人,为了减少损失并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会引发银行挤 兑和抢购现象,严重的将危及货币自身的存在价值。
• 2)利润推动型。由于垄断或寡头控制,牟 取高额利润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不 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少数大企业可以 操纵商品价格,定价很高,价格上涨超过 成本上涨的速度。
4
• 指经济结构不平衡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 主要有供求结构、产业结构、生产率结构、开 放结构的不平衡。 • 生产率的提高方面:不同的产业部门的速度不 同。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一般不允许生产要素从 低生产率的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转移。要保 护所谓的基础产业。 • 生产要素却总在要求,向更高的报酬转移,以 要求“公平”收入。即使不能转移,也通过各 种渠道要求收入跟上去,向高工资看齐。尤其 是导致工资的上涨。

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度量方法

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度量方法

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度量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通货膨胀”这个词。

但你是否真正理解它的含义以及如何去度量它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

通货膨胀,简单来说,就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这意味着在一段时间内,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普遍上升,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想象一下,原本 100 元能买到的东西,现在需要 120 元才能买到,这就是通货膨胀的一种直观表现。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通货膨胀呢?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需求拉动是一个常见的因素。

当经济增长迅速,人们的消费需求旺盛,而商品和服务的供应跟不上需求的增长时,价格就会上涨。

比如说,突然很多人都想买房子,而房子的数量有限,房价就会被推高。

其次,成本推动也会引发通货膨胀。

如果原材料价格上升、工人工资提高或者企业的税收增加,这些成本的上升会促使企业提高产品价格,从而导致整体物价水平上升。

另外,货币供应量过多也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如果央行发行了过多的货币,超过了经济实际的需求,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货币追逐相同数量的商品和服务,从而推动价格上涨。

了解了通货膨胀的定义和成因,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度量通货膨胀。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最常用的通货膨胀度量指标之一。

它通过测量一篮子代表性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来反映消费者所面临的价格变动情况。

这一篮子商品和服务通常包括食品、服装、住房、交通、医疗等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项目。

每个月或每个季度,统计部门会收集这些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数据,并与基期的价格进行比较,计算出价格指数的变化率,从而得出通货膨胀率。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则侧重于衡量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价格变动。

它包括了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在出厂时的价格变化。

PPI 的变化通常会先于 CPI 的变化,因为生产者的成本上升或下降会在一定时间后传递到消费者层面,影响最终消费品的价格。

除了 CPI 和 PPI,还有一些其他的通货膨胀度量指标。

比如,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它是用名义 GDP 与实际 GDP 的比率来计算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P
金融危机后新全球经济背景 , 都为通货膨胀的研究提
供 了一 个新 的研究 背景 。 错综 复杂 的新 的经济 背景 在 下 , 新 审视 影 响通货 膨胀 的根本 性 因素 是非 常 重要 重
的一项 研究 。
上式 中 , k a是公共 因子 的 负载 , 体 来说 , m< ;i i 具 是
21 0 2年 第 8期
经 济 市 场 1.6%、. 8 累 计 为 8.7%。虽然 四个 因子 造 019 96 %, 0 5 5 6 成 的 1. 5 43 %的 信 息 损 失 。这 和 碎 石 图 的结 果 一 样 2 ( 1 。如 果我 们想得 到 10 图 ) 0 %的信息 量 , 图中可 以 从 知 , 们必 须选 择 1 以上 的 因子 , 不 符合 因子 分 我 2个 这
注的问题 , 因为通货膨胀作为一个重要 的宏观经济指 标, 与宏观经济 的运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它关 系 到国家的经济持续的发展 、 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水
平 的提 高 。近年 来 , 国的通货膨 胀均 呈上 升 的趋 势 , 我 尤其 2 0 0 8年金 融危 机 的影 响 ,我 国为经 济 复苏所 制 定 的非 常规 政策 ( 4万亿 投 资计划 ) 如 ,而到 了 2 1 01 年底 为 止 , 些 政 策 为 复 苏起 到 一 定 的作 用 , 这 再加 上
用有 以下几 方面 :
了将 2 指标变量降至 4 2 维度的 目的。采用上表的信
息还 可 以得 到各变 量对 应 的公 共方 差 和剩 余 方差 , 对
于 CI P 这个 变量 ,
1 )它 能够 对通 货膨 胀 不 同侧 面 的众 多指标 进 行 综合 , 在保 留尽 可 能 多 的信 息 前 提下 , 原 始数 据 进 对 行 压缩 , 高维 的数 据进 行 降级 处理 , 数 据更 加 准 将 使 确直 观 , 于我们 对 问题进行 合理 分析 。 便
析 降维 简化 指标 的 目的 。 从表 4中可 以看 出 : 公共 因子 对原 始 变量 的 4个 方 差 的 累计 贡献 为 8 .7 %, 以通 过 因子分 析 实 现 5 5 可 6 间相关关 系 的方法 。
因子分 析属 于描 述性 分析 , 它能 够保 证 数据 在 损 失 最小 的情 况下 , 大规 模 的原 始数 据 中迅 速将 重 要 从 的信息 提取 出来 , 原来 具有 一 定程 度相 关 关 系 的变 把 量 转 换 成 数 量 较 少 的 由 原 始 变 量 组 合 而 成 的新 变 量 —— 公共 因子 , 用它 们 来 代 替 原 始 变量 , 我 们 对 使 研 究 的问题 达到更 加充 分 的了解 。它在 本篇 文章 的作
假设用 e表示 , i 其两两之间互不相关 , 且只对相应的
起 作用 。 同时 , F与 e 相互 独立 。 于是 因子 分析 的数
学 模 型可表示 为 :
{ =1+ + + + l , , …, P f f : l

() 1
l = +七 + , 1 『 …+ 2
商 业 经 济研 究 ,0 18 2 1 ,.
( 直 接融 资 比例 。 扩
参考文献:
『1殷 盂波.西南经济发展 的金 融支持》M】 5 《 【 . 成都 : 南财经 大 西
学 出版 社 , 0 . 2 2 0 『 6 1谢 丽霜.西部开发 中的金 融支持 与金 融发展 》M】 《 【 .大连: 东 北财 经 大学 出版 社 ,03 20. [】 7刘学梅, 郭立宏. 浅谈 西部金融环境的现状及其优化 思路 U_ J 西 安邮 电学院学报 . 0 , 2 : — 3 2 6( ) 0 5 . 0 0 5
… 【 雷蒙德. 戈德史密斯. 美】 w. 《 金融结构与发展》M】 【 . 北京: 中国 社会科 学出版社,93 19 . 【 美】 钱 纳里等.工业化和 经济增长的比较研 究》M] 2 】【 H_ 《 【 . 上海:
上 海 三联 书店 , 8 . 1 9 9
【】韩廷春 . 3 《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一理论 、实证 与政 策》M】 I . 北 京 : 华 大 学 出版社 , 0 . 清 2 2 0 【1陈先 勇.中国区域金 融发展 与 区域经济增长》M】 4 《 【 .武汉: 武
为 了方便 对 因子分 析 的计 算 结果 作解 释 , 这里 在
做两 点说 明 :
因子的负载矩 阵 L中第 j 列元素 的平方 和 , 即 V j+ j …+ l s+ 垴 表示为公共因子 F Y的贡献。即 j2 2 2 对 表示 同一公共因子 对各个变量所提供的方差贡
献 的总和 , 它是衡 量公 共 因子相对 重要 性 的指标 。 有 时 由于初始 因子 的负载 矩 阵综 合性 太 强 , 因 各

() 2
法, 全面且深入的综合研究我 国通货膨胀 的诱 因以及
通货 膨胀 与其 他宏 观 经济 变量 之 间 的关 联性 , 以后 为 的抑 制通 货膨 胀对 经 济发 展 的 冲击 、 防范 经 济风 险 以 及经 济政 策制定 提供 科学 的依 据 。
示为 :
1 LF e +
第i 个变量在第 个因子上的负载。
ll , l 1 2 ,l ,2 2 2

, l , 2
● - ● ● ●

基 于 这种 认识 ,本 文 拟 以通货 膨 胀 为研 究对 象 , 在 基 础理 论 与现有 文 献研 究基 础 上 , 引入 多元 统计 方
矩阵 L=
3 结 论 本 文 主要 采 用 因子 分 析方 法 进 行 研 究 ,总 的看 来, 因子分 析 是一 种处 理 高维数 据 的常用 的 多元 统计 方法 , 是一 种 探索 不易 观测 或 不 能观测 的潜 在 因素之
f1姜 宁, 5 张承业. 民消费价格指 数的 因子分析模 型及应 用U. 居 】
协方差关系)这些随机变量称为因子。 , 为了使得这些 因子能够给更好的替代原始数据 , 需要对这些因子做 出合理的解释。同时为了使用这些因子 , 还需要对提
取 的结果 进行评 价 。 假设 有 Ⅳ个 样本 , 于 多 指标 问题 y , 2… , 对 ( y,
子的典型变量代表性也不很突出, 因而使 因子意义含 糊不清 , 不便于对 因子进行解释。因此需要通过旋转 负载矩阵, 使负载尽可能向 ±10 、 的方向靠近。 从而降
载荷 的平方按列 向 0 1 或 两极分化 , 达到使结构简化
的 目的 , 得到 更有 意义 的 因子 模式 。 由 因子旋 转 过后 的 结果 显 示 ,公 因子 F 对 通 货 l 膨 胀 的说 明能 力 最 大 , 是 相 比未旋 转 之 前 , 所 下 但 有 降 。而 F 对 通货 膨 胀 的解 释 能力 增 加 了 ,从 原来 的 2 013转 变 的 了 03 。与此 同时增加 的有 。所得 到 . 9 .7 通 货膨胀 的因子分 析模 型 为 :
2通过对 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 , ) 可以利用公 因
子对 全体 指标 变量 进 行分 类 , 索 通货 膨 胀 的潜 在 因 探 素, 思考通 胀 的成 因 , 并对 此进行 合理 的总结 。 本文 选取 2 0— 0 00 2 1 1年季 度数 据 指标 , 究通 货 研 膨 胀 的影 响 因素 , 虑 数据 的可 取 性 , 在 综合 前 人 考 并 对 通货膨 胀 的研究 的基础 上 , 选取 2 2个指 标 , 该 问 对 题 进行研 究 。为 了避 免单 指标 的片 面性 , 过对 通货 通 膨 胀 的因子 分析 ,在 2 2个指 标 中提 取 出 4个公 共 因
C I= 0 8 +0 3 一O 0 4 +0 1 3 P .6 .7 . 5 Fs .9 F ̄
子, 根据公共 因子及其相应的方差贡献率计算各个因 子 得分 。从 结果 看 , 通 货膨 胀 影 响最 大 的是成 本 的 对
上 涨 。其次 是货 币类 因素 , 正与 现在 的新背 景相符 。 这
参考文献 : 『 1 1马庆 国詹 理统计[ .科学 出版社,20 . M】 02 【 2 】纪荣芳 . 市居 民消费结构 的因子分析模型及 应用U. 东 城 1山 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0 7 82 . ,20 , ( ) 3 1 3 1张月, 曲坤, 美艳 . 林 因子分析在 我 国城镇居 民消费结构研 究 中的 应 用 E. 铁 道 学院 学报 , 0 , ( ) 1大连 ] 2 62 1. 0 7 『 4 1汪红艳, 刘振 忠, 李维屿 . 主成分分析在居 民消费价格分类指 数 中的 应 用 【. 肃科 技 , 0 8 4 9 . I甘 1 20, ( ) 2
,l


为公 共 因子 的负载 矩 阵 , 因此 分析 模 型也 可 以表
() 3
1 因子 分 析 模 型 的建 立
因子 分 析 的思 想 来 源 于 10 查 尔 斯 ・ 皮 尔 94年 斯 曼 ( hr sS er n 对 学 生考 试 成绩 的研 究 。因 子 C al pama ) e 分 析 的实 质 是 用 几个 潜 在 的但 是不 能 观 察 的互不 相 关 的随机 变量 去 描述 许 多变量 之 间 的相 关关 系 ( 者 或
J =0 1 + . 3 +( . )+ -. 5 i ; , . 3 O1 - 1 。 ( 1 ) 。 9 9 07 0 2 。
同时 , 上 表 可 以看 出 : 表成 本 因素 的 价格 指 从 代 数在 公 共 因子 F 的 载荷 比较 多 , 以称 为成本 因子 , l 可 其 中也 有些 代 表 国 际因 素 的变量 在 公 共 因子 上 有 较 高的载 荷 , 为 国际 因子 , 表 4中可 以证 明 。 表 称 从 代 货 币因素 在 有较 高 的载荷 , 称为 货 币因子 。代表 需 求 因素 的城 镇 家庭 可 支 配收 入和 职 工报 酬 在 F 有 较 4 高 的载 荷 。 因为还有 一些 变量 并 不是 非 常 明确 , 足 不 对 因子进 行 解 释 , 因此 , 本文 通 过 因子旋 转 , 使得 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