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球菌脑膜炎
隐球菌脑膜炎治好的案例
隐球菌脑膜炎治好的案例
隐球菌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但是,通过适当的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是可以治愈的。
以下是一例成功治愈的隐球菌脑膜炎案例:
患者是一位55岁的女性,有长期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基
础疾病。
她出现严重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并且疼痛愈来愈严重。
她就诊于医院后,通过进行脑脊液分析,发现她患有隐球菌脑膜炎。
患者立即开始接受治疗,治疗包括以下方面:
1. 抗真菌药物:患者接受了高效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包括静脉注射抗真菌药物和口服药物。
医生根据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选择了最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2. 对症治疗:患者接受了其他对症治疗,如退热药物、镇痛药物等,以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3. 病因治疗:医生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全面治疗,包括控制糖尿病、调节免疫功能等。
在接受了几周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逐渐改善。
她的头痛明显减轻,发热逐渐退去,恶心和呕吐也消失了。
通过复查脑脊液,显示真菌感染已得到有效控制。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的隐球菌脑膜炎完全治愈。
她的脑脊液检查结果正常,且症状完全消失。
她继续进行基础疾病的
治疗,以预防疾病的复发。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治疗效果都可能有所不同。
对于隐球菌脑膜炎的治疗,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同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隐球菌脑膜炎护理查房ppt课件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和康复训练, 如进行有氧运动、认知训练等,促进 身体和心理的康复。
随访计划
为患者制定随访计划,定期进行复查 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调 整治疗方案。同时,通过随访了解患 者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为其提供 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05
护理研究与进展
护理研究现状与成果
护理研究现状
隐球菌脑膜炎护理查房ppt课件
目录
• 隐球菌脑膜炎概述 • 护理评估与观察 • 护理措施与操作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护理研究与进展
01
隐球菌脑膜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隐球菌脑膜炎是一种由隐球菌引 起的脑膜炎症,属于深部真菌感 染。
分类
根据感染病菌的不同,隐球菌脑 膜炎可分为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和 格特隐球菌脑膜炎两类。
记录护理要点
护理操作
记录患者接受的护理操作,如给药、 输液等,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准 确性。
病情记录
护理问题
发现并记录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及 时采取措施解决,提高护理质量。
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医生提 供准确的诊疗依据。
03
护理措施与操作
一般护理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确保病房空气新鲜,减少病菌 传播的风险。
监测生命体征
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 血压,观察病情变化。
休息与活动
指导患者合理休息,适当活动 ,增强免疫力。
饮食护理
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 物,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
特殊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给予安慰和支持,帮助 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
心。
隐球菌脑膜炎疾病健康教育问答
隐球菌脑膜炎疾病健康教育问答一、什么是隐球菌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ca1meningitis),是由新生隐球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约占隐球菌感染的80%。
新生隐球菌又名溶组织酵母菌,是土壤、鸽粪、牛乳、水果等的腐生菌,也可存在人口腔中,可侵犯人和动物,一般为外源性感染。
对人类而言,通常认为是条件致病菌,机体免疫力降低时,侵入的新型隐球菌随血行播散,透过血一脑脊液屏障,引起脑膜炎症。
二、鸽粪的危害:鸽子和隐球菌脑膜炎有什么联系新生隐球菌的新生变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且几乎所有艾滋病患者伴发的隐球菌感染都是由该类变种引起。
在隐球菌感染的传播环节中,鸽粪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感染途径可能是:①皮肤与黏膜是感染的最初部位,由呼吸道吸入空气中的抱子,隐球菌抱子经肺到脑部;②创伤性皮肤接种;③吃进带菌食物,经肠道播散引起全身感染。
三、隐球菌感染发病的易感因素包括哪些隐球菌能否致病取决于隐球菌的致病力和人的免疫功能。
健康人群可能吸入隐球菌但不致病,机体抗隐球菌作用以细胞免疫为主。
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感染隐球菌后,出现迟发性变态反应病理改变较为局限,可表现为自限性、亚急性或慢性经过。
进行性、播散性隐球菌病多发生在免疫抑制者中,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的艾滋病患者,炎症反应虽较轻,但感染常呈多灶性,脑实质损害明显,病变组织可见大量巨噬细胞浸润,胞内有病原菌生长。
86%的隐球菌病见于HIV感染患者;每年H1V患者的隐球菌发病率(66/1000)显著高于非HIV患者(0.9/10万)。
对于非H1V患者来说,发生隐球菌病最大的风险因素包括恶性肿瘤、糖尿病、类固醇治疗、实体细胞移植者和患有肝肾功能衰竭等慢性疾病者。
四、患隐球菌脑膜炎的症状及体征是什么隐球菌性脑膜炎主要表现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临床上可分为四型:即脑膜炎型、脑膜脑炎型、肉芽肿型和囊肿型。
1脑膜炎型该类型最常见,主要症状有: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咽痛、鼻塞、喷嚏、恶心、食欲下降、全身不适等,并且持续加重。
隐球菌性脑膜炎护理
03 腰穿术护理
• 术前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腰椎穿刺术的必要性,腰椎 穿刺术目的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配合,并 签署知情同意书。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 术后护理: 指导患者绝对卧床,去枕平卧6小时,告知卧 床期间不可抬高头部,以防发生头痛、腰痛、 脑疝等并发症。适量饮水补充水分,告知患者 及家属穿刺口防污染、潮湿,且24小时内不宜 碰水,以免引起穿刺口局部皮肤软组织、椎管 或颅内感染。
2 诊断治疗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 了解是否存在暴露于鸟类,特别是鸽类病史 • 了解是否存在影响免疫防御功能的基础疾病和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表现 • 发热、颅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征,甚至出现颅神经受损、精神异 常、意识障碍等
新型隐球菌感染证据 • 脑脊液病原学检查发现新型隐球菌
相关检查
脑脊液检查 (腰穿术)
04 一般护理
① 头痛评估及护理 ——由于颅内高压引起
1、评估工具 评估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面部表情疼痛量表 (FPS-R)
数字评分法 (NRS)
04 一般护理
① 头痛评估及护理
• 缓解头痛主要还是依靠病因治疗, 除了积极进行的抗真菌治疗之外, 使用甘露醇脱水是降低颅内压以 缓解头痛的主要手段。
隐球菌性脑膜炎观察与护理
1 疾病概述 2 诊断治疗 3 护理措施
疾病概述1
定义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
染脑膜和(或)脑实质所致。主要侵犯 中枢神经系统,多数发生在全身免疫 功能极度低下的患者。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主要是鸽 (鸽粪)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多数有呼吸道吸 入 ,另有1/3患 者经皮肤、黏膜、 消化道传染
隐球菌脑膜炎护理查房
血常规检查
检测患者血细胞计数,了解是否存在感染。
脑脊液检查
通过腰椎穿刺采集脑脊液样本,进行涂片染色、培养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实验室检查评估
头颅CT检查
观察患者头颅是否存在异常,如脑积水、脑梗死等。
MRI检查
观察脑实质内是否存在病变,如脑脓肿、脑血管病变等。
影像学检查评估
03
护理措施
维持病房空气新鲜,防止细菌滋生。
发热
头痛
脑膜刺激征
其他症状
患者常常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且可能伴随着恶心、呕吐等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脑膜刺激征的表现,包括颈强直、克匿格征等。
患者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癫痫发作、精神异常等。
病程
隐球菌脑膜炎的病程通常为数天至数周不等,但也可能长达数月之久。
预后
该病的预后通常较为严重,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患者的预后通常取决于早期诊断、治疗及护理是否及时和得当。
心理护理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给氧,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呼吸道护理
保持静脉通路畅通,合理安排输液顺序,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静脉通路护理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及颅内压增高表现,及时发现并处理。
颅内压增高的预防
避免颅内压骤然升高,及时发现并处理脑疝先兆症状。
脑疝的预防
随访安排
就医指导与随访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2023
隐球菌脑膜炎护理查房
contents
目录
概述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01
概述
隐球菌脑膜炎是由隐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是真菌性脑膜炎中最常见的一种。
定义
隐球菌脑膜炎护理查房
既往史
发现乙肝肝硬化五年。有糖尿病病史五年,平时予以“中性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详;2011年在全麻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当时有输血。否认“结核”等其他传染病病史,否认食品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Company Logo
个人史
出生生长于本地,无外地久居史,无化学工业毒物接触应用史,无烟酒不良嗜好。25岁结婚,育有一子一女,家人体健。
Company Logo
肝肾功能+生化(2013-07-16,三院):ALT35U/L、AST23U/L、白蛋白30g/l、葡萄糖18.5mmol/l。 糖化血红蛋白(2013-07-16,三院):10.8%。 HBV-DNA(2013-07-16,三院):1.56E+06IU/ml。 肿瘤指标(2013-07-16,三院): AFP 32.03ng/ml、CEA 4.97ng/ml CA125 30.83U/ml CA199 10.95U/ml。 脑脊液常规(2013-07-16,本院):无色透明,有核细胞计数280.0×106/L,潘氏试验阴性。 脑脊液生化(2013-07-16,本院):氯126.6mmol/L,M微量蛋白0.25g/L,糖7.72mmol/L。 脑脊液细菌学涂片(2013-07-16,本院):查见隐球菌,未见抗酸杆菌。
实验室检查
#2022
Company Logo
实验室检查(动态指标)
日期
07-16
07-18
07-19
07-21
07-23
正常值
肝功能 (白蛋白)
30g/L
31.6g/L
31.8g/L
40-55g/L
肝功能 (ALT)
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影像表现
慢性期(>2个月):颅内单发、多发圆形、椭圆形及片 状T1WI低信号,T2WI等低信号区,病灶周围有水肿, 可有互相融合;增强扫描病变呈多发小结节环型增强。
谢谢
蛛网膜下腔、脑池模
糊、密度增高。 软脑膜呈线样、铸状、
结节状、不规则强化。 可合并颅神经受累,
脑积水,脑梗死。
鉴别诊断—化Leabharlann 性脑膜炎急性中毒症状,脑膜刺激征,可有脑神经受损表现。 CFS典型表现-确诊依据。 脑沟、脑池结构不清。 软脑膜及脑表面弥漫性强化。 多伴有脑脓肿、硬膜下积液或积脓。
CM主要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
脑内深穿支分布区域异常信号(胶样假囊或肉芽肿)。 软脑膜增厚、强化(脑膜炎)。 脑积水(脑膜炎型脑积水)。 脑血管影增多、变细,管壁边缘毛糙(血管炎)。 软脑膜强化及伴发的深部脑组织病变是隐脑的常见表现。
CM不同时期脑内MR表现
急性期(<1个月):主要表现为脑水肿,脑实质斑点状 长T1长T2信号区,增强不强化。
隐球菌性脑膜脑炎 (cryptococcus meningoencephalitis)
的MR表现
隐球菌性脑膜脑炎(CM)-概述
CM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 新型隐球菌是隐球菌中致病的菌株,感染主要通过呼吸
道并经血循环达颅内,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亲嗜性,多同 时侵犯脑膜和脑实质。 新型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明显的颅内高压是本病的特 征性表现。 通过脑脊液墨汁染色或培养查到隐球菌而确诊。
弥 漫 浸 润 , 脑 底 部 多 见 。 C F S 可 正 常 或 找 到 肿 瘤 细 胞 。 T 1 W I 呈 等 - 略 低 信 号 , T 2 W I
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专家共识
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专家共识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隐球菌属真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不断上升,特别是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更为常见。
随着HIV感染的增加,隐球菌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在美国,隐球菌病的发病率约为5/100 000,其中1/5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
在我国,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有其一定特殊性,高达50%~77%的患者为免疫功能正常者。
因此,对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原学和实验室检查的认识十分重要。
第二部分诊断标准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对于临床表现,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常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还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实验室检查方面,隐球菌菌抗原检测、真菌培养和PCR检测等方法可以用于诊断。
影像学检查方面,脑脊液检查、头颅CT和MRI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诊断。
在诊断隐球菌性脑膜炎时,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信息。
第三部分治疗原则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真菌治疗和对基础疾病的治疗。
对于抗真菌治疗,目前推荐使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包括氟康唑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疗程,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对于基础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免疫调节治疗、抗病毒治疗等。
在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对于其诊断和治疗需要进行规范和科学的管理。
本文介绍了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原学、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希望对临床医生在诊治该疾病时有所帮助。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针对我国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特殊性,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该疾病的研究和管理。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隐球菌引起的疾病,隐球菌属包括至少30多个种类,其中大多数有致病性,如新型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过去分别称之为新型隐球菌新生变种和新型隐球菌格特变种),其他种类如罗伦隐球菌、浅白隐球菌等则很少引起人类感染。
隐球菌脑膜炎护理查房ppt
02
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停药指征
03
当患者病情好转后,可逐渐减量至停药,但需注意停药后仍需
继续观察一段时间。
其他辅助治疗措施
甘露醇
脱水剂甘露醇可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 肿症状。
支持治疗
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 、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以及补充 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
糖皮质激素
在急性期可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 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等,有助于减轻 脑水肿和炎症反应。
预防并发症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如继发感染、电解质紊乱等。若出现 并发症,应积极治疗。
06
预防与康复
预防隐球菌脑膜炎的措施
提高机体免疫力
避免接触传染源
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增强机 体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主要见于免疫缺陷患者,如艾滋病、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 剂等患者。
城市鸽子粪便污染的空气可能是隐球菌脑膜炎传播途径之一 。
隐球菌脑膜炎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
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
诊断
脑脊液检查可发现隐球菌。
02
病理生理及疾病发展
隐球菌脑膜炎的病理生理
1 2 3
隐球菌
新生隐球菌是隐球菌病的主要致病菌,其特点 为在脑脊液中呈聚集分布,形成酵母菌球。
03
疼痛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观察是否有疼痛相关的行为和表情。
家庭及社会支持评估
家庭支持
了解家庭成员的支持程度,是否有家庭照顾者的支持。
社会支持
了解患者是否有社会支持网络,如朋友、同事等支持。
04
护理措施
常规护理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隐球菌性脑膜炎护理查房
03
定期清洁室内环境,避免细菌滋生
04
饮食护理
01
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多吃蔬菜、水果、蛋白质等食物
02
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03
保持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
04
适量饮水,保持水分平衡,避免脱水
心理护理
保持积极心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配合治疗
增强信心: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治疗效果
06
脑电图检查:观察脑功能变化,评估病情
07
心理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
08
康复治疗: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促进康复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
01
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血液检查等
02
影像学检查:脑部CT、MRI等
03
病原学检查:隐球菌培养、血清学检查等
04
诊断标准:符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等指标,可诊断为隐球菌性脑膜炎。
发病机制:隐球菌孢子进入人体后,在肺部或皮肤伤口处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炎症反应。
免疫反应:免疫系统对隐球菌的免疫反应是发病的关键因素,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容易发病。
易感人群和发病率
易感人群: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患者、糖尿病患者等
01
发病率: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02
地区差异:发病率因地区而异,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病率较高
03
季节性: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在一年中无明显季节性差异
04
早期症状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发热、寒战、乏力、食欲不振
颈部僵硬、肢体麻木、行走困难
意识模糊、言语不清、精神异常
隐球菌脑膜炎ppt
③脑功能障碍:主要颅内压增高,精神改变和意 识障碍,可以累及颅神经麻痹。
④ 脑脊液检查:压力升高,细胞数和蛋白明显升 高,以中性细胞增高明显,发病初期80%以多 核白细胞为主,蛋白升高可达5.55mmol/L以上, 糖含量降低;脑脊液染色70~80%能找到病原菌, 培养80~90%病人能找到病原菌。
15
治疗
1、对症支持治疗
①降颅压治疗:本病确诊后2~4周死亡率 高,与颅内压增高有密切关系,可用 20%甘露醇和白蛋白脱水,如颅内压> 300mmHg,应考虑行脑室引流术。
② 纠正电解质紊乱和支持疗法。
16
2 、抗真菌药物治疗
两性霉素B:常作为首选药物,可抑制隐球
菌生长,最终杀死隐球菌,与真菌细胞膜上的 麦角甾固醇结合,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造成 细胞内钾和核苷酸氨基酸外渗,使隐球菌死亡; 成 人 用 量 首 次 1 ~ 2 mg/d + 5%~10% 葡 萄 糖 500mL,以后每日增加2~5mg,直至1mg/kg/d, 总量为2~3g,避光静脉缓慢滴注,持续6~8h。 该药副作用大,可加地塞米松减少发热、寒战、 恶心、呕吐副作用;另外副作用有肝肾、心肌 损害,血栓性静脉炎,电解质紊乱和贫血等。
少数病人急性起病,多数患免疫抑制 或免疫缺陷病的病人,死亡率高,约2周 左右死亡,部分病人反复缓解和加重, 预后不良,只有极少病人能自愈。
8
辅助检查
1、 脑脊液检查: 压力明显增高(200~ 400mmHg),脑脊液外观清、透明或微 混,约90%的病例细胞轻或中度升高; 若蛋白含量急剧增高,升至1g,应考虑 蛛网膜下腔阻塞;糖含量常极低,甚至 为0;病原学检查,脑脊液墨汁染色涂片 镜检70%能找到隐球菌。脑脊液培养阳 性率较高,可达到75~90%。
隐球菌性脑膜炎演示课件
人群分布
传播方式
隐球菌性脑膜炎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更多见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包 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 直等脑膜刺激症状,以及精神症状、 癫痫、偏瘫等脑实质损害症状。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点,隐球 菌性脑膜炎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 和慢性型三种类型。其中,亚急性型 和慢性型更为常见。
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关闭门窗,减少 室内隐球菌浓度。
控制传染源
对已知的隐球菌感染者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病 原体传播。
提高人群免疫力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当的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接种疫苗
针对隐球菌的疫苗可以预防感染,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增强免疫力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免疫疗法来提高免 疫力。
家庭支持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护理和康复过程,提供 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3
社会支持
引导患者加入相关病友组织或参加康复活动,与 病友交流经验,互相鼓励和支持,共同面对疾病 挑战。
05 预防策略与措施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保持环境清洁
定期清扫居住和工作环境,特别是潮湿、阴暗的 角落,减少隐球菌的滋生。
发病机制
新型隐球菌首先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在肺部形成病灶后,可经血行播散至全身 各器官,但最易侵犯的是中枢神经系统。该菌常侵犯脑膜,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 ;亦可单独或一并侵犯脑实质,引起隐球菌性脑炎、脑脓肿等。
流行病学特点
地区分布
隐球菌性脑膜炎在世界范围均有分布 ,但更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 能与这些地区的温度和湿度更适宜于 隐球菌的生长有关。
隐球菌脑膜炎治疗方案
一、引言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是由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引起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肿瘤患者、器官移植受者等。
隐球菌脑膜炎的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隐球菌脑膜炎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概述隐球菌脑膜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支持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
以下将分别介绍。
三、药物治疗1. 抗真菌药物(1)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是目前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的首选药物。
通常采用联合用药,与氟胞嘧啶(Flucytosine)或氟康唑(Fluconazole)联合使用。
(2)氟胞嘧啶:与两性霉素B联合使用,可提高治疗效果。
氟胞嘧啶主要作用于真菌细胞膜,干扰其细胞壁合成。
(3)氟康唑: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氟康唑可以作为初始治疗方案。
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通常需要与两性霉素B联合使用。
2. 药物治疗方案(1)诱导期: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或氟康唑,持续使用4-6周。
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平衡。
(2)巩固期: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或氟康唑,持续使用2-4周。
巩固期结束后,改为氟康唑单药治疗,持续使用6-12个月。
(3)维持期:氟康唑单药治疗,持续使用1-2年。
四、支持治疗1. 纠正低蛋白血症: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必要时可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2. 改善免疫力: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给予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α(Interferon-α)等。
3. 控制并发症:对于合并有其他感染的患者,需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五、并发症的处理1. 颅内压增高: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可给予脱水剂、利尿剂等治疗,必要时可行脑室引流术。
2. 脑室炎:对于脑室炎患者,需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3. 神经功能障碍:对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需给予相应的康复治疗。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课件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需要进 行免疫调节治疗,以提高患者对真 菌感染的抵抗力。
药物选择与使用
一线抗真菌药物
首选药物通常是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制剂,它们对新型隐球菌具 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二线抗真菌药物
对于不能耐受一线药物或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选择氟康唑、伊曲 康唑等二线抗真菌药物。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季节性变化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发病往往呈 现季节性变化,通常在潮湿季节 或气候变暖时发病率上升。这可 能与隐球菌在环境中的生长和繁
殖条件有关。
CHAPTER 03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表 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与症状
发热
患者体温升高,可能出现寒战 、不适等全身症状。
脑膜刺激征
包括颈项强直、Kernig征阳性 、Brudzinski征阳性等。
疫苗与免疫治疗
研发针对新型隐球菌的有效疫苗和免疫治疗手段,对于预防和控制该 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并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肾功能进行调整剂量。
预防策略与措施
01
02
03
04
加强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 炼,提高Fra bibliotek疫力,是预防新型
隐球菌脑膜炎的基础。
避免感染源
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带有新型隐 球菌的环境和物体,如腐烂的
有机物、污染的土壤等。
个人防护
症状
头痛、发热、恶心、呕吐 、颈项强直、意识障碍等 。
传播方式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 。
课件目的和目标
目的
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中的相关问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演讲人姓名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2—15µm。 条件致病性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鸽粪、土壤及腐木是重要的传染源。 气溶胶颗粒吸入是最主要的进入人体的方式。
概 述
引起人类感染的隐球菌主要为新型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
Jochen Tuett enberg, M.D,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lumbar cerebrospinal fluid drainage for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J. Neurosurg. / February 27, 2009
临床上可在脱水治疗减低颅内压的条件下,选择细针,及其谨慎地进行腰穿,取既能满足检验需要而又尽可能少的脑脊液做必要的常规、生化、病原体等的检查。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
脑脊液隐球菌培养阳性,是确诊隐球菌脑膜炎的“金标准”,阳性率79%。
墨汁染色真菌涂片阳性, 可以早期、快速诊断隐球菌脑膜炎,但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依赖于检验者的技术水平(直接涂片阳性率50%,离心后涂片80%)。
02
01
04
03
引流操作注意事项:
腰池引流的相关问题
引流放置时间
引流管感染相关因素
拔管后颅内压如何控制
早期脑疝,腰穿禁忌者
脑室外引流 Ommaya储液囊置入抽液
能及时减轻颅内高压,改善颅压增高症状
经Ommaya囊用药可突破血脑屏障,为脑室内给药提供新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警惕
• 容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SLE脑病 • 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颅内压增高、头痛明显 • 疑SLE脑病,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 ,甚至病情加重 • 疑结核性脑膜炎,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甚 至病情加重者 • 应想到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可能。
14
鉴别诊断
1 结核性脑膜炎
根据结核病接触史,有肺、泌尿系统、消化道等 部位结核病史;亚急性或慢性起;有结核病中毒 症状;伴有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及其它神经 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脑脊液细胞数升高、糖 和氯化物低,抗酸染色和培养找到结核菌可以确 诊,但阳性率很低。有时,两种病从临床上症状 体征、脑脊液常规检查很难鉴别。
9
• 隐球菌培养: 新型隐球菌菌落可在含有咖 啡酸的培养基中鉴定,该菌能独特地分解咖 啡酸成为黑色素样色素,使隐球菌菌落呈棕 色,很容易与其它真菌菌落区别。但培养阴 性不能绝对排除隐球菌病,因为在一些患者 的CSF中隐球菌很少,可能漏诊,因此,有 时需较大量的CSF进行培养。 • PCR方法:扩增新型隐球菌 18S核糖体RNA 基因,比培养敏感性高,可检出 5 个隐球菌 /mlCSF 水平;特异性也高,并且快速(仅 需4小时)。
21
停止治疗
• 任何一种治疗方案一般都要用到 CSF 连续 4 次培养阴性(每周1次)。 • CSF培养阴性而涂片墨汁染色阳性并不意味 着仍有活动性感染,但二性霉素 B 的疗程要 延长,药总量达2.5~3.0克。 • 在治疗结束时,大部分患者CSF糖应恢复正 常,但CSF蛋白不正常(有改善)可持续数 年,这不作为延长治疗的指标。
17
治疗
(降颅内压治疗)
对于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控制颅内压是挽救生命、 减少后遗症的关键。 脱水剂:20%甘露醇、20%甘油果糖等静脉点滴。 侧脑室外引流: 放置引流管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周。 腰椎穿刺: 每天通过腰椎穿刺缓慢放大约30ml CSF ,这对一些患者也有效。 糖皮质激素: 腰穿CSF压力高,有时>500mmH2O 柱,CT或MRI示脑室正常或变小。一般来说,仅脑室 引流帮助不大,必须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减轻脑水肿。 当脑水肿减轻后激素可逐渐减量并停用。
10
2 、免疫学检查:
隐球菌的荚膜内含特异性抗原性的多 糖体 —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CRAG) ,用 ELISA 方法检测约 95% 隐球菌脑膜炎患者 的血清和脑脊液中可检出这种抗原。
11
3、 影像学检查
① 头颅CT:可呈现几种改变,a 弥漫性脑水肿, 常见基底节区和大脑皮质区不规则低密度灶; b 脑组织实质等密度、略高密度块状影,直径大 于0.5cm,单发或多发灶,呈均匀强化;c 脑内 多片状低密度灶融合,水肿压迫脑室、脑池;d 脑积水,脑室对称性扩大,脑实质无异常改变。 ② 胸片:多数病人为肺炎或呈新生物包块。
5
病 理
• 隐球菌脑膜炎的病理肉眼可见脑膜广泛增 厚,特别颅底的脑膜较显著,脑膜血管充 血,脑组织水肿,脑回变平,脑沟和脑池 内可见到小的肉芽肿,蛛网膜下腔有胶样 渗出物。早期镜检可见到淋巴细胞和单核 细胞及隐球菌,病情严重者可见到局部脑 组织缺血和坏死,脑实质可形成肉芽肿和 隐球菌和鉴别诊断
• 诊断:
根据临床上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具有脑膜炎 症状和乳头水肿、视神经损害,脑脊液压力升高 的患者,应警惕隐球菌脑膜炎的可能,尤其是具 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和养鸽子的或与鸽粪接触的 患者更应该高度怀疑此病。确诊此病有赖于实验 室检查,如脑脊液找隐球菌培养、隐球菌特异性 抗体等可以确诊。
24
三、预后
• AIDS 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患者很难完全治 愈。 • 一些肿瘤伴免疫抑制的患者疗效差或很快死 亡。 • 其他经治疗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死亡率 约为 25~30%。部分患者留有后遗症如失明 、颅神经麻痹、运动障碍、个性改变等。 • 本病的复发多在治疗后的第一年内,此后复 发少见。
25
19
• 二性霉素B新制剂:(二性霉素B脂质体) – 特点:每天剂量可加大,诱导治疗时间短, 输注时间短,安全性好,副作用小。主要用 于不能耐受二性霉素B或治疗复发者。
• 细胞因子:作为辅助治疗,主要用于免疫功能不 全者。主 要有干扰素(IFN)、集落刺激因子 (CSF) 等,他们与二性霉素 B 等合用有一定的协 同作用,可提高疗效。
预后判断指标
• CSF中的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CRAG)可用
于隐球菌性脑膜炎预后的判断。 • AIDS患者初始CSF的CRAG滴度>1:1024, 提示预后不良。 • 在急性期治疗过程中,若CSF的CRAG滴度 不变或升高,提示治疗失败。 • 在长期维持治疗期间,CRAG滴度升高预示 疾病复发。
26
3
传染途经呼吸道有三种:
①呼吸道传播导致肺感染
②消化道传播,有人给动物口服大量隐球 菌可导致隐球菌感染,但尚无确凿证据 证明通过 消化道可致隐球菌感染 ③皮肤可导致系统性隐球菌病的潜在入侵 途径,因为临床上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 可发生隐球菌脑膜炎
4
• 机体抗隐球菌作用有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而细胞免疫是抵抗隐球菌最重要的防御机制。研 究发现,血清中 CD+4 与 CD+8 细胞在消除人体内隐 球菌发挥重要作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星形细 胞是构成血-脑屏障、脑-脑脊液屏障的主要组成部 分,能阻止隐球菌进入颅内,起到关键性作用并 能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和 NO,抑制隐球菌的生长。 脑血管周围小神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能阻止隐 球菌扩散颅内,但隐球菌仍容易侵犯中枢神经系 统,这可能与脑脊液缺乏血清中存在的可溶性抗 隐球菌抗体;脑脊液缺乏补体激活系统等原因有 关。近几年来,隐球菌发病率随艾滋病患者人数 增加而上升。另外,亦常见于淋巴肉瘤、网状细 胞肉瘤、白血病、何杰金病、多发性骨髓瘤及大 量激素治疗的疾病等。
15
2、 病毒性脑膜炎
各种病毒引起脑膜炎临床症状相似,根 据起病急,多数病人病前有呼吸道或消 化道感染史,随之出现头痛、发热和脑 膜刺激征,可考虑本病。特殊的病因诊 断有赖于实验室病毒分离和血清及脑脊 液抗病毒抗体的测定。
16
3、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①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 征 (+); ②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皮肤瘀点:由脑膜炎球菌和 流感杆菌及肺炎双球菌所致脑膜炎,几乎都有 皮肤瘀点,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脑膜炎则少见。 ③脑功能障碍:主要颅内压增高,精神改变和意 识障碍,可以累及颅神经麻痹。 ④ 脑脊液检查:压力升高,细胞数和蛋白明显 升高,以中性细胞增高明显,发病初期80%以 多核白细胞为主,蛋白升高可达 5.55mmol/L 以上,糖含量降低;脑脊液染色70~80%能找 到病原菌,培养80~90%病人能找到病原菌。
23
HIV阳性患者:
方 案 一 : 二 性 霉 素 B 0.7-1mg/kg/d 联 合 5 FC100mg/kg/d, 诱 导 治 疗 2 周 , 继 用 氟 康 唑 400mg/d治疗至少10 周,然后氟康唑200mg/d, 终生维持。 方 案 二 : 二 性 霉 素 B 0.7-1mg/kg/d 联 合 5FC100mg/kg/d , 6-10 周,然后氟康唑 200mg/d ,终生维持。 方案三:伏立康唑首 24h 负荷剂量 q12h ,每 次 6mg/kg 静滴,之后每次 4mg/kg 静滴 q12h , 2 周 后停伏立康唑,用二性霉素B 0.5-0.7mg/kg/d 联 合 5-FC100-150mg/kg/d , 12 周 , 然 后 氟 康 唑 200mg/d,终生维持。
20
治疗方案
HIV阴性患者
二性霉素 B+5-FC 作为标准治疗方案,若病人对二 性霉素B不能耐受,可改用氟康唑。 诱导治疗:二性霉素B 0.5-1mg/kg/d(静脉点滴) 联合5-FC 100mg/kg/d 口服,疗程8周, 此方案可 治愈75%非艾滋病患者的隐球菌性脑膜炎。 巩固治疗:氟康唑200-400mg/d,至少12周。 或伊曲康唑200-400mg/d,至少12周。
27
18
(二)病因治疗
• 二 性 霉 素 B: 仍 作 为 首 选 药 , 单 用 剂 量 0 . 5 1mg/kg/d,iv drip至少10周;还可小剂量通过 脑室引流管给药 • 5-FC:剂量 100mg-150mg/kg/d 口服,多与二 性霉素B或氟康唑联合使用。 • 氟康唑:200-400mg/d,也可用作维持治疗。 • 伊曲康唑: 200mg/d,疗效比氟康唑差,作为 维持用药。
隐球菌脑膜炎
(Crytococcal miningitis)
早在一百年前就发现了隐球菌,以后被 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隐球菌性脑膜 炎发病率随艾滋病的流行而上升。
2
发病机制
• 新型隐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水果、土壤、 一些植物及动物体表、粘膜、组织或排泄物,都 能找到新型隐球菌。存在于动物体表、黏膜、组 织和排泄物中的隐球菌并不一定致病,但鸽子粪 便中隐球菌多为致病菌,人感染新型隐球菌主要 来源于接触鸽子的排泄物,有人统计,鸽子饲养 者患新型隐球菌感染比一般人高几倍。 • 隐球菌在体外无荚膜,而进入组织内的隐球菌很 快就被荚膜包裹,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为4~ 20μm 。带荚膜的隐球菌有致病力,侵入体内的 隐球菌是否致病与隐球菌的致病因子及抗体的免 疫功能有直接关系。
• 本病起病常隐袭,缓慢进展,多数病人 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肺部感染史。 早期可有不规则低热,阵发性头痛,以 后呈持续性头痛,头痛逐渐加重,伴有 恶心、呕吐,一般体温在 38 ℃左右,亦 有达 40 ℃以上,多数病人脑膜刺激征阳 性。
7
• 少数病人出现意识障碍、烦躁不安、人 格改变、记忆力衰退、癫痫发作、瘫痪, 体征有颈项强直、克氏征与布氏征阳性, 眼底视乳头水肿、出血和渗出。亦可出 现颅神经麻痹,包括视力减退、失明、 眼球外展受限、面瘫、听力减退,甚至 耳聋等。 • 少数病人急性起病,多数为患免疫抑制 或免疫缺陷病的病人,死亡率高,约2周 左右死亡,部分病人反复缓解和加重, 预后不良,只有极少病人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