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机械通气危重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合集下载

肠内营养误吸的预防及护理

肠内营养误吸的预防及护理

肠内营养误吸的预防及护理肠内营养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地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但在使用肠内营养时,可能会发生误吸,导致患者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肠内营养时,需要注意预防误吸的发生,并及时进行护理,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一、误吸的原因误吸是指肠内营养物质被吸入气管和肺部,由于肺部无法吸收营养物质,导致患者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误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插管不当。

插管时,如果位置不正确或者管子插入深度不够,都会导致误吸的发生。

2. 肠内营养溶液温度过高。

肠内营养溶液温度过高,会导致胃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容易造成误吸。

3. 手术患者。

手术时,由于临时性肠闭锁,胃肠道蠕动减缓,肠内营养吸收慢,容易发生误吸。

4. 挂水不当。

挂水时,如果流速过大,肠内营养溶液流速过快,也容易导致误吸的发生。

5. 患者姿势不当。

患者不能平卧,脑部高位时,肠内营养溶液流动与排气的位置不够理想,也会影响肠内营养吸收,并轻易发生误吸。

二、预防误吸的发生预防误吸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管。

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营养需求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管。

同时,插管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避免插管不当。

2. 控制肠内营养溶液的温度。

需要控制肠内营养溶液的温度,不超过37℃,避免过热导致胃肠道蠕动增强。

此外,肠内营养溶液应在输注前预热,严禁在输注期间加热。

3. 关注手术患者。

手术患者需要通过早期离床活动、加强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加强呼吸道护理等手段,提高身体抵抗力,降低误吸的风险。

4. 控制肠内营养溶液的流速。

肠内营养溶液的流速需要适当控制,一般不超过100ml/h,避免流速过快引起伤害。

同时,需要监测患者的肠内营养摄入量,避免营养过剩导致肠内压力增加。

5. 调整患者的姿势。

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治疗时,需要调整姿势,使肠道受力均匀,促进肠蠕动,避免误吸发生。

肠内营养误吸的预防及护理

肠内营养误吸的预防及护理

肠内营养误吸的预防及护理肠内营养是一种通过饲管或胃肠道直接输送营养物质到肠道的治疗方法,对于某些无法正常摄取食物的患者来说,肠内营养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肠内营养有着诸多好处,但误吸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误吸是指进入肺部的食物或液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和护理肠内营养误吸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就肠内营养误吸的预防及护理进行探讨。

一、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1. 肠道功能障碍:某些疾病如消化道肿瘤、慢性炎症性肠病等会导致肠道功能受损,使得食物或液体容易误入气管而引发误吸。

2. 饲管安装不当:如果饲管没有正确安装或位置不正确,易导致肠内营养物质误入气管。

3. 患者姿势不当: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时,如果姿势不正确或者移动过于频繁,也可能会导致误吸的发生。

二、预防肠内营养误吸1.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在给患者提供肠内营养时,护士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进行操作,确保饲管的正确安装和患者姿势的调整。

2. 加强沟通:医护人员应该与患者及其家属加强沟通,告知他们肠内营养的重要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和家属了解如何协助预防误吸的发生。

3. 定期检查:护士定期检查患者的饲管位置及周围情况,避免因饲管脱出或位置变化导致误吸的发生。

三、肠内营养误吸的护理1. 及时发现: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停止肠内营养的输入,并立即通知医生。

2. 妥善处理:一旦发生误吸,护士需要立即将患者调整到适当的姿势,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如清除口腔和呼吸道的异物,以及辅助氧疗等。

3. 密切观察:在误吸事件后,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并向医生及时报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肠内营养误吸的并发症1. 肺部感染:误吸进入肺部的食物或液体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如肺炎等。

2. 呼吸困难:误吸引起气管和肺部的刺激反射,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3. 电解质紊乱:误吸导致肠内营养无法正常输送,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肠内营养误吸是指胃肠道内的营养液体进入呼吸道或气管,从而引起呼吸道感染并产生其他并发症。

其原因主要包括胃肠道功能障碍、呼吸道的异常解剖、机械通气等因素。

为预防和处理肠内营养误吸,护理措施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以及个人护理实践。

一、原因分析:1.胃肠道功能障碍:胃肠道运动功能减弱或消失,如肠麻痹、肠梗阻等,导致肠内物质停滞,增加误吸的风险。

2.呼吸道的异常解剖:例如,患有喉腭神经、迷走神经损伤等,使胃内液体易于误吸入呼吸道。

3.机械通气:机械通气可能导致呼吸道压力升高,也增加了误吸的风险。

二、护理对策:1.准确评估患者的风险:对于可能出现肠内营养误吸的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

包括评估胃肠道功能、呼吸道解剖、机械通气情况等。

2.适当的体位:将患者安置在半卧位或半左侧卧位,有助于减少胃内液体的反流。

3.规范胃肠道引流:对于存在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胃肠道引流,保持胃肠道通畅。

4.防止肠内营养误吸:为了减少误吸的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a.完整的应激性管道:使用完整的管道,减少漏气和粘液排泄,降低误吸的风险。

b.正确的管线固定:将管线固定在合适的位置,避免移位,尽量减少误吸的可能。

c.适当的管腔吸气:在吊针时,适当减低管腔内的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以减少呼吸道峰压和误吸风险。

d.定期评估管腔引流:定期评估管腔引流,及时排除引流管阻塞,保证引流的通畅。

5.规范机械通气:对于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需要合理设置气道压力和呼吸频率,减少误吸的风险。

6.护理患者口腔卫生:口腔卫生是预防肠内营养误吸的重要措施之一,定期清洁口腔和牙齿,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和残留物。

7.注意早期发现和处理肠内营养误吸的征兆:例如,监测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和体温等,及时发现误吸并采取相应护理干预。

8.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如呼吸道感染、肺不张等,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预防及处理并发症。

以上措施旨在预防和处理肠内营养误吸,护士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护理要求进行综合判断和实施。

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误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误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误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李佳欢;万雪梅;闫晓红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卫生》
【年(卷),期】2015(000)019
【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误吸的原因及护理。

方法:50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经鼻胃管营养泵持续匀速泵入营养液,患者半卧位,胃管保持通畅,测定胃潴留量,发现有无误吸和反流的危险因素。

结果:50例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误吸的4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未发生吸入性肺炎。

结论:选择经鼻胃管恒温匀速输入营养液的患者,避免并及时处理误吸的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降低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误吸的发生。

【总页数】2页(P80-80,79)
【作者】李佳欢;万雪梅;闫晓红
【作者单位】青岛市中心医院山东青岛266000;青岛市中心医院山东青岛266000;青岛市中心医院山东青岛266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误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2.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3.颈髓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误吸的预防与护理
4.腹腔高压行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微误吸的预防
5.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预防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误吸的效果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9 年第 6 卷第 7 期2019 Vol.6 No.787ICU 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岳婷婷,李名轩(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山东 淄博 255120)【摘要】目的 分析ICU 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发生的原因并给予对于的护理干预。

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8月的ICU 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生误吸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 50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误吸,误吸发生率为12.0%,主要为胃潴留、气管导管气囊充气不足、营养管选择不当等,给予对应护理干预后均获得良好效果。

结论 导致ICU 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发生误吸的原因比较复杂,临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降低误吸发生率。

【关键词】ICU ;机械通气;误吸【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07.87.01肠内营养(enter nutriation ,EN )是危重症患者早期实施质量中一项重要的措施,严重创伤、严重感染以及大手术后的患者往往出现重度的呼吸功能障碍,该类患者需要进行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而这类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因此需要采取肠内营养方式供给营养[1]。

但是肠内营养过程中容易发生误吸,误吸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因此需要分析发生误吸的原因并给予对应护理干预,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8年1月~8月的ICU 机械通气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4~80岁,平均(45.6±3.5)岁,患者留置胃管以及保持肠道通畅后均给予肠内营养鼻饲饮食,每日摄食量按照医嘱进行,实施肠内营养4~35 d ,平均(16.2±6.8)d 。

1.2 方法在临床护理中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情况判断患者是否出现误吸,一般认为患者出现气促以及明显的呕吐并伴随心率较快等相关症状,学血氧浓度监测出现突然的下降,影像学检查可见早期由于异物刺激气管发生的痉挛肺门影增宽;肺纹理增粗或者出现炎性反应。

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发生误吸的影响因素分析

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发生误吸的影响因素分析

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发生误吸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危重病人早期肠道营养期间发生吸收不良的影响因素。

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早期肠道营养的126名危重病人纳入研究。

根据饮食干预后的吸收不良状况,将患者分为有吸收不良组和无吸收不良组。

比较了两组的总体数据,分析了与危重病人早期肠道吸收不良有关的因素。

结果: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体位、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II (APACHEII)、鼻插管持续时间、意识状态和营养风险与危重病人早期肠道喂养吸入相关(P<0.05)。

以此证明:APACHEI评分、鼻饲管插入时间、意识和营养风险是重症患者早期肠道喂养吸入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

结论:危重病人早期肠道喂养的风险因素包括APACHEII评分、鼻饲管放置时间、意识状态和营养风险,应根据这些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吸入的风险。

关键字: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误吸;影响因素引言吸入是指在喂食或不喂食时将留在咽部的物质摄入声门下气道。

在危重病人中,早期肠道喂养可以有效避免肠道细菌的易位,保护肠道粘膜屏障,刺激肠道功能的恢复,同时提供重要的对症干预。

然而,在危重病人中,吞咽困难、镇静和建立人工气道都可能导致误吸。

误吸是肠内喂养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30%。

一旦发生吸入,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会增加10倍,容易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率高达70%,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临床评估是基于临床症状的存在或缺失。

误吸又分为明显的误吸和隐蔽的误吸,前者有一定程度的咳嗽反射减弱,后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可能被遗漏。

因此,确定与危重病人早期肠道吸入有关的因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非常重要。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调查了影响危重病人早期肠道喂养吸入的因素,以支持临床干预措施。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人群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早期肠道营养的126名危重病人纳入研究。

危重病人在ICU监护期间发生误吸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危重病人在ICU监护期间发生误吸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行胃肠减压 医护人员协助病 病员取半卧位休 压,胃肠减压
<50ml,询问病 员取端坐卧位,
息。
<20ml,予营养液
人,病人自述无 拍背后病员自主
约150ml鼻饲
腹胀。给予营养 咳出痰液。
液约100ml鼻饲。
病员生命体征平 稳,未见呕吐, 呛咳等不适。协 助翻身拍背,可
自主咳嗽咳痰
病员7月9日凌晨4:00病员心率快、呼吸困难,予二次插 管.
误吸的预防护理措施
4
总结
1.案例分析
病员严XX于7月5日因心脏骤停、冠心病、心衰入我科, 来时予以气管插管。于7月6日开始给予肠内营养。 以下为7月8日上夜鼻饲的基本情况:
12345
17:30
17:50
18:10
21:00
23:00
确认病人胃管长 医生在充分吸痰 遵医嘱给予无创 病员自述饥饿,
度为55cm左右, 后拔出气管导管, 呼吸机辅助呼吸。 于21:30行胃肠减
每次鼻饲前未用空针抽 吸胃内容物,如果胃管 堵塞,胃肠减压器不能 将胃潴留的东西充分引 流出来
带无创呼吸机的患者没有定 时给予胃肠减压。因大多数 病人不能顺应呼吸机的气流 而张口呼吸,气体将会进入 胃肠道而引起胃胀气
THANK.5 及时发现误吸
3.误吸的预防护理措施
3.1确保胃管位置正确
放置胃管后,每次间断喂养前或持续滴注前 均须检查胃管位置。尤其是刚置管时,误将 胃管置入气管、支气管是很危险的。因此护 理人员要注意区别胃管是置入胃肠道还是呼 吸道。传统检查胃管位置的方法有听气过水 声,观察水下气泡,回抽胃内容物等
3.误吸的预防护理措施
3.5及时发现误吸
大量胃内容物误吸可导致窒息,少量误 吸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表现为呕吐、剧 烈咳嗽后呼吸加快,而昏迷病人往往无 咳嗽等症状,不易发现误吸,一旦病人 发生呕吐,应立即使病人头偏向一侧, 及时吸干净口腔内的呕吐物。做好口腔 护理。

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探究

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探究

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探究摘要: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并研究护理方法。

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68例接受肠内营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

将双盲对照原则作为本次实验所选患者分组依据,对照组所选3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所选34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记录两组患者误吸情况,并加以分析比较。

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中分别有5人及0人出现误吸,占组内所选患者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4.71%及0.00%,组间数据分析比较,差异较大,(p<0.05);体位不当、营养管移位、营养管选择不当、气管导管气囊充气不足、胃潴留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误吸。

结论:综合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明显高于常规护理,能够有效规避相关因素的影响,减少误吸情况的出现。

关键词:ICU;机械通气;肠内营养;误吸前言:肠内营养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其能够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对患者病情的治疗和控制有着极大的帮助。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肠内营养存在着误吸的风险,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并比较了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的表现,目的是帮助护理人员优化调整后续护理方案。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的时间区间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选定接受肠内营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共计68人。

两组接受肠内营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基础信息相关数据比较分析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1]。

两组接受肠内营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基础信息见表1。

表1两组接受肠内营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基础信息组别人数(n)年龄区间(岁)年龄均值(岁)肠内营养时间(天)男女人数(例)对照组3416-6849.2±8.14-3020/14实验组3417-6849.4±7.93-3019/151.2方法对照组所选3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所选34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

危重病人在重症医学科监护期间发生误吸时怎么办

危重病人在重症医学科监护期间发生误吸时怎么办

危重病人在重症医学科监护期间发生误吸时怎么办在病人重症医学科监护期间,通常情况下会采用鼻饲给予营养支持,确保危重病人的营养供给,保证病人肠粘膜细胞功能完整性。

误吸是危重病人鼻饲营养支持过程中极易出现的不良情况,一旦出现将对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那么,危重病人在重症医学科监护期间发生误吸的原因都有哪些?应该如何应对?一起来看!危重病人在重症医学科监护期间发生误吸的原因都有哪些?误吸主要是指在进食或者非进食时,吞咽过程中有液体或固体食物、分泌物等进入声门以下的气道,引起病人呛咳,甚至窒息的情况,引起误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病人身体因素。

危重病人由于疾病原因,身体相对虚弱,并且可能伴有一定的咳嗽、呕吐、恶心等症状,反射相对较弱,长期卧床导致胃肠道蠕动缓慢,在给予鼻饲营养支持时,将增加误吸的可能性。

危重病人身体各项功能不同程度地减退,胃肠食物排空的时间被一定程度延长,当出现体位改变时,腹压升高,将可能出现食物反流、误吸情况。

(2)疾病因素。

许多疾病均可能导致病人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从而提高发生误吸的可能性,如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综合征、咽喉及会厌近部位损伤、癫痫、喉外伤、声带麻痹、颅内病变、脑干受损等。

(3)治疗因素。

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肠道营养及药物使用等均可能导致病人出现误吸的情况。

建立人工气道与机械通气将影响病人咽部的活动,喉部的保护作用将一定程度降低,出现误吸的可能性将增大;病人使用茶碱类、钙拮抗剂、多巴胺、立其丁、维库溴安等肌松药物,将导致病人平滑肌松弛,从而增大误吸的风险。

(4)护理因素。

喂养方式不正确、鼻饲操作不当、病人体位不合理等均有可能导致误吸情况的出现。

危重病人在重症医学科监护期间发生误吸时应该怎么办?当危重病人发生误吸情况时,护理人员需保持冷静,首先明确误吸应急预案中的内容,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主管医生,并明确应急分工,采取最佳的应对措施。

(1)快速准备好急救仪器和物品,遵医嘱开放静脉通路,做好急救准备。

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李静

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李静

效降低误吸的发生,提高患者救治的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肠内营养; 误吸
中图分类号: R472.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 - 6411( 2013) 02 - 0147 - 03
胃肠内营养( enter nutriation,EN) 的应用是危重病患者早期 实施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是对于需行机械通气的危重 患者。患者病情重,且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其营养代谢发生一系 列改变,最终导致体液、电解质失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代谢紊乱[1]。早期合 理 的 胃 肠 内 营 养 支 持 可 减 轻 蛋 白 质 消 耗 和营养不良,维持机体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可降低病死 率[2]。因此,早期胃肠内营养的应用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
tal health,physical function,and hemodialysis mortality[J]. Kidney Int,2003,63( 5) : 1843 ~ 1851. ( 本文编辑: 刘仁立 曹 希)
·148·
TODAY NURSE,February,2013,No. 2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欲求生存主要手段,血液透析 本身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粗大的针头穿刺血管而带来的肉体痛 苦,长时间静卧接受透析治疗时的孤独与无奈,透析中可能出现 的一些不适常使患者感到恐惧与绝望。而对于刚开始透析的患
者,心理健康及身体健康均可独立作为死亡率的预警器,并且有 数值的等级相关性[4],常见有抑郁、焦虑、逆反行为等。由于不 良心理的存在,也使患者不配合或拒绝透析治疗。他们的心理 状态取决于其精神稳定、家属及单位的支持、疾病造成的痛苦程 度,医护人员的 言 行 也 是 透 析 患 者 抑 郁、焦 虑 产 生 的 重 要 应 激 源[4]。因此,利用健康教育的传播技巧,对患者进行有目的、针 对性指导,如倾听、鼓励患者疏泄情感,说出困难; 鼓励患者正视 现实,适当解析并消除疑虑; 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开 发患者的内在潜能,为患者制定康复计划等。培养患者的健康 心理,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减少诱导期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让患者更容易接受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并且顺利过渡到规律 性透析。通过健康教育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护士对工 作的责任感,融洽了护患关系。在施教中,遇有新问题激励护士 去学习、去探索,拓展了知识面,有利于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

ICU机械通气危重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精)

ICU机械通气危重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精)

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ICU 李静胃肠内营养(enter nutriation,EN应用是危重病患者早期实施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是需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病情重,且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其营养代谢发生一系列改变,最终导致体液、电解质失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1[。

早期合理的胃肠内营养支持可减轻蛋白质消耗和营养不良,维持机体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可降低病死率[2]。

因此,早期胃肠内营养的应用在重症监护病房已成为危重病患者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虽然肠内营养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但仍有一些并发症发生,其中误吸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增加患者的病死率【3】;因此我们对产生误吸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为肠内营养安全实施提供保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选用我院ICU 2007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54例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

其中男36例、女18例,年龄3~82岁,平均49.8岁;保留胃管后,保持肠道通畅后均给予肠内营养鼻饲饮食,每日摄入量遵医嘱进行喂养,实施胃肠内营养4~35 d,平均19.5 d,其中4~15 d 35例,16~35 d 19例。

在喂养过程中出现误吸11例,占20.4%。

1.2 方法营养支持方法是在危重患者早期保证肠道通畅的前提下给予肠内营养。

根据不同年龄选择不同的鼻肠管、鼻胃管,证实胃管已进入胃内后,缓慢注入150~250mi糖盐水(生理盐水与5%糖水各半;观察患者是否有腹胀、腹痛、呕吐等不适,如无上述现象方可进行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液以米汤为主,最后过渡到匀浆饮食。

营养灌注方式一次性投给、间歇重力滴注及持续泵入,使用肠内营养泵控制速度10~100ml/h,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肠道耐受情况调整输注速度和数量【4】。

1.3 判定标准误吸的判断:(1出现明显的气促,肺部啰音多。

浅谈 ICU 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浅谈 ICU 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治疗 .2 0 1 3 ( 1 4 ) 2 ] 赵曙光, 张秀 红 , 杨 红 娟 .手 术 室 护 理 工 作 不 安 全 因 素 分 析 及 防范 对 策 [ J ] . 中 国 实用 神 经疾 病 杂 志.2 0 1 l ( 0 2 ) [ 3 ] 罗建琼.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的措施分析[ J ] .中国民族 民间医药. 2 0 1 0 ( 1 0 ) [ 4 ] 邱锦芳 , 郑灵, 邓小嫡, 田荣, 赵静.手术室护理不安全 因素分 析与 防范措 施探讨 f J ] .当代 医 学 2 0 1 0 ( 1 3) [ 5 ] 陈玉静 , 张佩超.手 术室护理不 良事件发生原 因及 防范措 施[ J ] 中国误诊 学 杂 志 2 0 1 0 ( 0 5)
股外 侧皮神经( A组 ) 和硬膜外组( B组 ) 两组 。
1 . 2力 法 患 者 人 室 后 常 规 监 护 脉 搏 血 氧 饱 和度 ( S p 02 )、 HR、 EC G、 B P, 低流量吸氧 , 建 立 静 脉 通 路 。 A组 采 用 B超 引 导下 精 确 定 位 股 神 经 和 股 外 侧 皮 神 经 分 别 给 予 1 % 利 多卡冈和 0 . 3 7 5 %罗派卡因混合 液各 l O m l 。B组 采用 I - 2 —3间 论 临床研究表明 , 手术室作为执行患者救 治 、 护理 的重要场 所, 原 则上不 允许有 任何 疏漏 , 但 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原 , 难免发生护理 差错或 者护理 风险 因此探索 和分
析手术室护理的风险 因素 , 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 对于降低手 术室不 良事件 的发生 率具有重要 的意 义。本研究 显示 , 护理风 险 因素 有手术 室护士 责任心 不强共 3 8例 , 占
■ ■_
= ! =

ICU患者行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ICU患者行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ICU患者行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作者:王惠群潘成梅金晓艳来源:《今日健康》2015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行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方法对我科198例行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分析。

结果 198例行肠内营养患者,其中1例反流误吸致肺部感染死亡,27例吸入行肺炎治愈。

结果掌握误吸发生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帮助患者做到安全喂养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关键词】肠内营养误吸护理随着营养支持研究的深入及对肠道在创伤应激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肠内营养在临床上的应用相当广泛。

肠内营养应用过程中的并发症也不可忽视,误吸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呕吐或反流是胃内容物误吸的原因,据报道,一般发生率为1%,气管切开或插管患者可达3%,鼻饲管使用不当导致的吸入性肺炎为10%-43%,误吸还导致ARDS,一旦形成ARDS病死率为40%-50%。

,,可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一、临床资料本组198例,男139例,女59例;年龄35-49岁9例,50-59岁8例,60-69岁135例,70-84岁46例,其中1例反流误吸致肺部感染死亡,27例吸入行肺炎治愈。

二、ICU患者误吸发生的原因1、意识障碍神志不清的患者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GCS)评分2、气管切开气管切开的患者鼻胃管和气管切开管同时在咽后部,会厌关闭不全,吞咽功能障碍常导致误吸的发生。

3、机械通气机械通气也可以增加腹内压,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而发生误吸。

4、体位不当患者持续后仰位或平卧位及床头角度过低,重力作用导致营养液逆流都会增加反流物流入呼吸道的机会。

5、胃管的因素胃管直径越粗,对食管下端括约肌开放作用越大,发生胃内容物反流的机会增加,误吸也越易发生。

肠内营养患者胃管插入深度为60-70cm的患者的误吸率较常规插入45-55cm患者明显降低。

[1]6、鼻饲的方式输注营养液的温度过冷,深度过快,量过多都能导致胃痉挛造成呕吐或胃内容物潴留,均可引起呕吐导致误吸。

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 谭莳芳

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 谭莳芳

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谭莳芳摘要: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发生原因,并总结相应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择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间行机械通气并发生肠内营养误吸的48例ICU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肠内营养误吸原因进行分析,并就预防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总结。

结果48例肠内营养误吸患者的发生因素主要包括胃潴留、气管导管气囊充气不足、营养管位置不当、管饲方式不当等。

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肠内营养误吸的因素较多且较为复杂,临床应对此类患者实施严格细致的干预护理措施降低肠内营养误吸的发生,这对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机械通气;肠内营养;误吸;护理肠内营养是危重病患早期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ICU机械通气患者,其病情危重、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其营养代谢发生的一系列改变,最终会导致患者体液丢失,电解质失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代谢紊乱[1]。

因此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其可有效的减轻患者蛋白质的的消耗及改善营养不良情况,这对维持机体重要脏器的结构及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进而可以有效的降低病死率。

尽管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但其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其中误吸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严重增加患者的病死率。

我院此次对近期内48例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了误吸发生的相关因素,并针对发生因素进行了相关护理措施的探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间接诊的48例机械通气肠内营养误吸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17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51.3±5.4)岁。

全部患者在留置胃管及保持肠道通畅后均予以肠内营养鼻饲饮食,并遵照医嘱对每日的摄入量进行调配,患者胃肠内营养时间5到33天,平均时间(19.1±4.2)天。

导致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与护理要点分析

导致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与护理要点分析

导致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与护理要点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导致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与护理要点。

方法:选取我院62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收治于2015年5月-2017年3月),按照随机分组的原理,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

结果: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营养误吸现象明显高于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健康评分为(91.39±3.62)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P值小于0.05。

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管置入深度、胃内残余等情况都会导致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给予该类患者优质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情况,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ICU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护理机械通气是患者在呼吸机的帮助下,维持气道通畅、改善患者体内氧气的融合,防止出现机体缺氧和CO2蓄积[1]而导致呼吸功能衰竭的现象。

ICU收治对象均是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必须对生命指标进行严密监控的患者,期间为保持患者呼吸稳定且营养充足,临床采用机械通气装置进行辅助呼吸,肠内营养提供患者机体所需营养。

肠内营养则是经过胃肠道提供代谢时需要的营养物质和其他各种营养素提供营养支持的一种方式。

本文当中,对本院2015—2017年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展开研究,寻求适宜的治疗和护理方案,见正文描述。

1资料、方法1.1资料选取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共收集62例),所属时间为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将这62例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31例。

对照组——男、女性患者占比各为18、13例;年龄范围上限值:79岁,下限值4岁,年龄平均值(45.49±7.32)岁。

观察组——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11例;年龄在5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78±6.99)岁。

62例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实施胃肠内营养4~31天,平均(17.62±3.81)天,喂养过程中出现误吸有14例;对比2组ICU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差别较小(P值大于0.05),由于其对比性不强,则2组可以实施比对研究。

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摘要】对ICU 机械通气患者16 例肠内营养发生误吸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并针对其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严密监测胃内残余量、保持正确的体位、合理固定胃管、气囊的管理、口腔的护理、呕吐的预防等。

认为通过相关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的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危重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关键词】机械通气;肠内营养;误吸;护理随着营养学的发展和研究,胃肠内营养(EN)的优越性日渐显著,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更符合生理状态,且早期胃肠内营养的应用已成为ICU 危重患者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

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在维护肠道功能、降低消化道出血、减少感染性并发症及应激状态下肠源性高代谢等方面,显示出特殊的优势[1] 。

虽然肠内营养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但仍有一些并发症发生,其中误吸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增加患者的病死率[2] 。

为此,我科针对肠内营养误吸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其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对降低肠内营养误吸的发生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选用我科2012 年6 月2013 年6月收治的其中128 例机械通气的患者。

其中,男68 例,女60 例,年龄28-86 岁,平均57 岁;留置胃管及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均给予肠内营养,每日摄入量遵医嘱给予。

在喂养期间出现误吸16 例,占12.5%。

其中胃潴留致呕吐4 例,体位不当3 例,营养管位置不当1 例,营养液输注过快3 例,气囊气压充气不足3 例,药物的影响2 例。

1.2肠内营养方法患者入ICU 留置胃管并且胃肠功能符合肠内营养支持的指征即开始肠内营养。

应用营养泵控制鼻饲速度,营养液根据病人胃肠功能情况选用百普力、瑞能、能全力、瑞代等。

鼻饲最初的速度是30ml/h,每间隔4h评估病人的胃残余量,观察有无腹胀、腹泻、反流等发生,判断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情况,4h 后患者如无不适,胃排空良好,鼻饲速度一般逐渐增加至60-90ml/h ,最快速度为100ml/h,以患者胃肠功能能耐受为准。

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心理 , 使 患者 能积极配合治 疗 , 减少诱 导期透析并发 症的发生 , 让患者更容易接受血液透 析的治疗方 式 , 并且顺利过 渡到规律 性透析 。通过健康教育增 加 了患者 对护士 的信任感 , 护士对工 作 的责任感 , 融 洽了护 患关 系。在施教 中 , 遇有新 问题激励护士 去学习 、 去探 索 , 拓展 了知识面 , 有利 于护 士整体素质 的提高 。’
择合适 的营养管及 置入 深度 、 合理 固定 胃管、 保持气道通畅、 严 密监 测 胃内残余量 、 严格控制速度和输入 量等。认 为 良好 的护理 可有
效 降低误 吸的发 生, 提 高患者救 治的成功 率, 促进患者早 日康复 。
关键词 : 机械 通 气; 肠 内营养; 误吸
中图分类号 : R 4 7 2 . 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6 4 1 1 ( 2 0 1 3 ) 0 2—0 1 4 7— 0 3
李静 : 女, 本科 , 副主任 护师 收稿 日期 : 2 0 1 2— 0 4— 2 7
收治的 5 4 例 行机械通 气 的危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者。其 中男 3 6例、 女1 8 例, 年龄 3— 8 2 岁, 平均4 9 . 8 岁; 留置 胃管及保 持肠道通 畅后 均给
予肠 内营养鼻饲饮食 , 每 日摄人量遵 医嘱进行调 配 ; 实施 胃肠内
当代 护士 2 0 1 3年 2月中旬 刊
・ 1 4 7・
※ 基 础 护 理
I C U机 械 通气 患者 肠 内营 养 误 吸 的原 因分 析及 护 理
李 静
摘要 对I C U机械通 气患者肠 内营养发 生误 吸的原因进行 回顾 性分析 , 并针对其 原 因采取相应 的护理措施 , 包括保持 正确 卧位、 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ICU 李静
胃肠内营养(enter nutriation,EN)应用是危重病患者早期实施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是需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病情重,且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其营养代谢发生一系列改变,最终导致体液、电解质失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1[。

早期合理的胃肠内营养支持可减轻蛋白质消耗和营养不良,维持机体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可降低病死率[2]。

因此,早期胃肠内营养的应用在重症监护病房已成为危重病患者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虽然肠内营养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但仍有一些并发症发生,其中误吸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增加患者的病死率【3】;因此我们对产生误吸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为肠内营养安全实施提供保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选用我院ICU 2007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54例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

其中男36例、女18例,年龄3~82岁,平均49.8岁;保留胃管后,保持肠道通畅后均给予肠内营养鼻饲饮食,每日摄入量遵医嘱进行喂养,实施胃肠内营养4~35 d,平均19.5 d,其中4~15 d 35例,16~35 d 19例。

在喂养过程中出现误吸11例,占20.4%。

1.2 方法营养支持方法是在危重患者早期保证肠道通畅的前提下给予肠内营养。

根据不同年龄选择不同的鼻肠管、鼻胃管,证实胃管已进入胃内后,缓慢注入150~250mi糖盐水(生理盐水与5%糖水各半);观察患者是否有腹胀、腹痛、呕吐等不适,如无上述现象方可进行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液以米汤为主,最后过渡到匀浆饮食。

营养灌注方式一次性投给、间歇重力滴注及持续泵入,使用肠内营养泵控制速度10~100ml/h,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肠道耐受情况调整输注速度和数量【4】。

1.3 判定标准误吸的判断:(1)出现明显的气促,肺部啰音多。

(2)患者有明显的呕吐症状,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心率加快。

(3)从患者的气道中抽出胃内容物。

(4)影像学可见早期由于异物刺激支气管发生痉挛,为不完全阻塞,表现为肺气肿和支气管炎性改变,肺门影增宽,肺纹理增粗或出现炎性反应斑片
影。

1.4 结果引起本组患者误吸11例。

原因分布:体位不当2例,胃滁留2例,营养管位置不当1例,管饲方法1例,管饲量1例,吸痰方法不当1例,物理体疗1例,机械通气2例。

2 胃肠内营养发生误吸的原因分析
2.1 体位不当如果鼻饲时未摇高床头,机械通气的患者营养液就会沿着食道或气管食管瘘反流至气管、支气管,引起呛咳。

鼻饲时和鼻饲后都应取半卧位,借重力和坡度作用可防止反流。

翻身也应在鼻饲前进行,以免因搬动患者时胃受机械刺激而引起反流。

2.2 营养管移位管饲喂养管移位的原因:翻身、进行胸部物理治疗时牵拉管路、营养管固定不牢都易使营养管脱出、患者受激惹时自行将其拔出等。

在临床上因鼻胃管置管方便,被普遍应用,而鼻胃管有增加食物反流的可能性,当营养管移位,由于误吸而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就明显增高。

2.3 胃滁留主要原因为滴入速度过快引起胃内营养液残留,增加患者胃肠负担,肠蠕动较弱,胃排空延迟,当腹胀或咳嗽、吸痰刺激引起腹压增加,导致胃液反流。

所以在每次注入营养液前,先抽吸以了解胃是否排空,若残留量>100mi,提示有胃滁留,需延长输注间隔,或行胃负压引流,必要时可服胃肠动力药,促进胃排空【5】。

在观察的患者中有1例明显的胃滁留,1例患者在喂食后2h出现胃滁留,3例在喂食中出现呛咳、心率加快、氧饱和降低,由于及时监测处理避免了误吸的发生。

2.4 吸痰时间不当肠内营养液注入前应先进行翻身、拍背、胸部物理治疗,充分吸尽气道内痰液,以免鼻饲后吸痰呛咳憋气使腹内压增高引起反流。

2.5 营养液的入量和方法鼻饲过程中要注意每次鼻饲的注入量和喂养方法。

临床给予的肠内营养投给方法有一次投给、间歇重力滴注、持续泵入。

在营养灌注过程中,要尽可能使灌注速度得到控制,这样可以避免因胃急剧扩张或胃内压突然升高,而增加食管反流和误吸。

现在临床上普遍认为持续输注使用肠内营养泵控制滴速较重力滴注方式发生误吸的概率明显下降。

2.6 机械通气因气管插管或切开影响喉功能,抑制喉部运动,使喉的保护性反射消失,气管内套囊压迫上部气管括约肌群,使防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的功能下将【6】。

另外,机械通气增加腹内压、气囊充气不足或漏气、参数设置不当及发生人机对抗时也是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而误吸的原因。

在观察的患者中有1例由于气囊充气不足,患者出现反流误吸。

2.7 意识状态由于ICU收治的重症患者大多存在意识障碍,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后再予肠内营养易发生误吸,其主要原因是昏迷患者胃肠功能减弱,血液供应不足,对食物的耐受性降低,抵御咽喉部分泌物及胃内容物反流入呼吸道能力下降,胃肠蠕动能力减退,使胃排空时间延缓,造成胃滁留概率增加,此时如遇外界因素如灌注速度过快、吸痰的刺激等,势必造成误吸,有食管反流者尤易发生,一旦发生可引起吸入性肺炎和窒息。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由于患者抵抗力低下,易引起肠道感染,故鼻饲时用物应严格消毒,每天更换用物一次,。

操作者应洗手、鼻饲饮食应温度接近体温37~40°C。

每次鼻饲前应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并抽吸确定无胃滁留方可进行,进行口腔护理每天4次,保持口腔清洁无异味,防止口腔感染。

3.2 防止误吸的护理干预
3.2.1 保持正确的卧位有权威文献报道,在喂养时最好抬高床头30~45°C,利用地心引力作用减少胃内容物从扩张的胃向食管反流。

还可使口咽部的分泌物向咽部聚积,以刺激吞咽,减少咽部感染的机会。

鼻饲后应保持床头抬高30~60°C,有利于食物消化,促进胃排空,防止食物反流而发生误吸。

此外,胃肠食物的排空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也有利于颅内压的降低和减轻脑水肿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3.2.2 胃管的固定对于机械通气的鼻饲患者应妥善固定胃管,对于烦躁或咳嗽的患者应把胃管盘于头部用胶布再次固定,躁动患者给予保护性约束,防止误拔管。

鼻饲前抽吸胃液,监测胃管深度,严格正规操作,防止因管路固定不牢、胃管脱出引起误吸的发生。

3.2.3 保持气道通畅对于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在鼻饲前必须保证气道通畅,临床上应在鼻饲前进行胸部物理治疗,充分排出痰液后抬高床头30~45°C 后方可进行营养喂入。

禁忌在喂养过程中或喂养后立即进行吸痰等操作,防止出现呕吐、误吸。

3.2.4 严密监测胃内残留量在每次鼻饲前应回抽胃内容物来判断胃内残留量,多数研究【7】认为胃内容物不应大于或等于100ml或150ml,而临床常用150~200ml 来诊断胃肠功能是否紊乱。

当残留量达150~200ml时,证明胃肠未蠕动,应禁食,使用胃动力药。

持续泵入营养液的患者应每4h监测胃内残留量情况,对于残留量<100ml的继续喂养,残留量>100 ml的应停止喂养并监测残留情况。

浓度从低到高,容量从少到多,速度从慢到快,遵循营养液给予的要求,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摄入量观察并发症的情况,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3.2.5 严格控制输入速度和输入量现代临床上主张以持续滴注代替间歇喂养,可减少胃残留量,降低胃内压和食管反流。

一般采用鼻胃管输注营养液,起始速度30~50m l/h,待适应后2~3 d改为70~80ml/h,采用营养泵持续输注。

4 小结
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纠正患者的代谢紊乱,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预防胃肠道的衰竭,因此胃肠内营养是危重患者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

但由于危重患者大都存在意识障碍,咳嗽、吞咽及呕吐反射异常,甚至消失,患者不能进食,造成患者营养不良或食物误吸入肺内,引起误吸。

因此在肠内营养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警惕误吸并发症的发生。

在鼻饲中及鼻饲后如发生误吸应立即进行气道吸引,保持呼吸道通畅,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注意严格正规操作,严密监测,尽量减少肠内营养中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文宇. 机械通气与临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29 230.
2. 董津平,,李玉芬,张晓芳. 胃肠内营养的早期应用现状与进展[J].护士进修杂,2003,
18(8): 744~745.
3. 张志刚,马芳丽,魏花萍,等. 重度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中误吸的相关
因素分析与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1):8~9
4. 周建红,李群. ICU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9):
22~23
5. 汪辉,刘靖,周洪霞.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胃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护理【J】. 护理学杂志,
2003,18(2):134~135
6. 薛平惠,刘君,许辉.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度颅脑外伤的临床意义【J】. 中华医学丛刊,
2003,11(3):15~16
7. 张翟璐,吕健,戴芳德. 脑外伤昏迷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 中华护理杂
志,2000,35(3):164
作者单位:232007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ICU 淮南
李静,女,1968年出生,本科,副主任护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