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建 筑 调 查 报 告

合集下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评估检查情况的通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评估检查情况的通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评估检查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9.05.13•【文号】建科函〔2019〕95号•【施行日期】2019.05.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风景名胜、世界遗产与历史名城保护正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评估检查情况的通报建科函〔2019〕95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厅),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文物局,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文物局,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文物局,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文物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文体新广局: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评估检查,并对成都、广州、武汉、青岛、太原、洛阳、荆州、佛山、赣州、咸阳、聊城、敦煌、武威、阆中等14个城市进行了重点抽查。

现将评估检查情况通报如下: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保护内容不断丰富,大量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留。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被抢救和保存下来。

截至目前,国务院已公布13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已公布799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其中,历史文化名镇312个,历史文化名村487个。

全国已划定历史文化街区875片,确定历史建筑2.47万处。

各地还探索将工业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线路等各种文化遗产类型纳入保护体系。

(二)保护机制不断完善,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提供制度保障。

各地以文物保护法、城乡规划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基础,积极制定地方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法规。

古迹调查报告写范文

古迹调查报告写范文

古迹调查报告写范文古迹调查报告怎么写导语:古迹,是指先民在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上的详细遗产或遗址。

那么,古迹调查怎么写呢?以下是收集的古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我的家乡古城保定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称为 "京畿重镇、首善之区" ,因而,文物资源非常丰富。

xx的年暑假,我仅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我长大的地方-保定市区的名胜进展了更深入的调查了解,对家乡的旅游状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思考。

现将此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家乡保定是河北省的第一文物大市。

据了解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13处其中,清西陵、满城汉墓、燕下都遗址等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钟楼、大慈阁等分布于保定市区内,因此我的调查主要围绕这些古迹进展。

假期之初,我首先从览了保定最繁华的地方-裕华路。

在保定繁华的裕华西路上,总督署门前的两根大旗杆高达十余丈, 老远就能看见, 据说当年的旗杆早已毁于战火, 是保定人自己凑钱把它重新竖了起来, 现在成为保定的标志之一。

总督署宽敞的黑色大门,高高的灰色围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古衙署。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直隶总督署博物馆丰富的历史内涵正是今天进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人们走进博物馆,不仅能领略总督署特有衙署建筑风貌,同时也能从发生在这里的历史事件中学到知识,受到儆诫。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沉重的历史,面对一次次失败屈辱的历史事件,甲午海战失败,八国联军入侵,不平等条约签订……每一个有良知的都能深刻地认识到的代价是沉重的,中国需要改革,中国必须强盛,从而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建立祖国的美好情怀。

据工作人员的介绍,自博物馆对外开放以来,每年约有10万人来这里参观,1996年,总督署被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建馆以后,博物馆陆续在各院正堂举办了复原陈列,以直隶总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在任时为背景,恢复当时的历史场面;在各院厢房举办了固定展览,如《直隶总督与总督署大型史料陈列》、《清代帝后肖像展》、《清代刑法展》、《直隶总督生平展》、《义和团运动在直隶大型展览》等常年对外展出;还利用空闲房屋举办了百余个临时展览。

古建筑调查报告

古建筑调查报告

古建筑调查报告一、龙尾关概况龙尾城又名龙尾关、下关,位于下关西洱河北岸,西起天生桥,东至大关邑村,由苍山斜阳峰南坡向东延伸,城南有天然护城河——西洱河。

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0。

5公里,唐朝樊绰编写的《蛮书》有记载:“龙尾城,阁罗凤所筑。

萦抱点苍南麓数里,城门临洱水下。

河上桥长百余步。

”初为边关哨所,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诏王阁罗凤将其拓建为龙尾城,龙尾城的历史已有1200多年。

是南诏都城的南大门,为南诏国的一镇边关,筑城的目的是为了拱卫南诏的首都太和城。

龙尾城的地势十分险要:“倚苍山斜阳峰麓,扼洱河之尾,负山阴水,为郡南屏蔽。

”范围从天生桥(江风寺)起,到泰安桥附近,“以山为壁,以水为濠,内高外下,仰攻甚难也。

”因此龙尾城又称“龙尾关”,成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御敌于国门之外,是历史上著名的天宝之役的古战场。

龙尾古城已列入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名册,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龙阁罗凤时代所筑的龙尾城,只有南边的一道土夯城墙,到黑龙桥口临河建了一座小城,城门向南,面临西洱河,派有重兵把守。

此处是从南边进入大理的唯一通道,也是茶马古道北上的要冲。

明军傅友德攻破大理后,在龙尾城的原址筑了一座砖土小城,周边两里,只有三道城门,无东门。

现龙尾街、中丞街是这座城的中轴线,西门现名西门巷,南城门正对黑龙桥,城楼20世纪30年代初才被拆去。

清道光、咸丰年间,曾三次对龙尾城加固修缮。

龙尾城清代划归太和县,民国时期为大理县玉洱乡。

时至今日,尾古城内已有全长一公里多的龙尾街(茶马古道与博南古道的交叉口),1200多年历史的蛇骨塔,江风寺、风伯雨师庙、三清宫、文昌宫、关圣殿、武庙、文庙、玉皇阁、普济寺、财神殿、弥陀寺、白马庙、将军洞、灵瑞庵等20余处古迹,著名的三眼井、鹭鸶塘、大井、二井、小井、七蛙井等一批优质苍山矿泉水名井、名泉,菜园巷的马家花园、西门巷的李家大院、红土坡一号的一颗印进士府第、小井巷的杨家大院、龙泉巷的苏氏名医世家宅第、明代赵雪屏翰林府第、清代马恩溥翰林府第等数座名士宅院,依然散发着南诏、大理两个王国的古貌遗风。

【调研报告】保护古建筑 传承古文化

【调研报告】保护古建筑 传承古文化

保护古建筑传承古文化——关于××县古建筑科学保护与利用的调查与思考古建筑是人类历史遗存的瑰宝。

加强古建筑的科学保护与利用工作,对于研究历史,发掘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深入挖掘我县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根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布题和县政协的2019年度工作要点,去年4月上旬至6月上旬,县政协由×××带队,县政协办公室、县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负责组织,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县财政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县文化遗产事务中心、县旅游服务中心等单位配合参与,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全县25个乡镇和界牌陶瓷工业园区等单位,采取现场考察、听取汇报、座谈讨论和网上问卷调查等方式,就全县古建筑科学保护与利用等方面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困难以及意见建议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现状1、基本概况。

我县古建筑资源非常丰富。

在2007年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全县共发现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40处。

其中包括国保1处两地、省保4处、市保6处、县保37处。

本次调研表明:我县尚有古建筑301处,大体可分为14类,具体情况如下:古街8处。

其中列为县文物点的有3处,分别是板市乡上市古街、樟木乡站门前老街和台源老街。

古道5处。

其中白云村的宝山石板古道、蟠龙村至半岭的蟠龙古道、东田村斗牛亭古道及金屏村的樊婆岭古道有较高的历史和考古价值。

古村落1处。

即岣嵝乡庙溪村下大冲民居群,为县文物点。

古民居31处。

其中列为市保单位的有1处,即金溪镇上峰村的罗桥存誉堂大屋。

列为县保单位的有3处,分别是渣江镇群峰村的留福湾民居、岣嵝乡神皇村的神皇乡农协会旧址和井头镇清潭村的中共清潭地下支部旧址。

列为文物点的有演陂镇千工村的竹森民居和曲兰镇繁荣村荣华组的荣华知青点旧址。

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

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

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春节的习俗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建筑调查报告(精选5篇)

建筑调查报告(精选5篇)

建筑调查报告(精选5篇)建筑调查报告(精选5篇) 当想知道某⼀情况、某⼀事件的来龙去脉时,我们需要带着创新精神去开展调查,最终根据调查情况形成调查报告。

但是相信很多⼈都是毫⽆头绪的状态吧,以下是⼩编精⼼整理的建筑调查报告(精选篇),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5 ⼀、前⾔ 调查时间:8.24下午 调查地点:安徽省黄⼭市屯溪⽼街 调查⽅法:实地考察、⽹上查阅调查内容:屯溪⽼街座落在安徽省黄⼭市屯溪区中⼼地段,北⾯依⼭,南⾯傍⽔,全长1272⽶,精华部分853⽶,宽5⾄8⽶。

包括1条直街、3条横街和18条⼩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呈鱼⾻架形分布,西部狭窄、东部较宽。

因屯溪⽼街坐落在横江、率⽔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所以⼜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也是中国“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

2009年,屯溪⽼街与北京国⼦监街、苏州平江路⼀同当选为“中国历史⽂化名街”。

在屯溪⽼街我们主要参观了具有“青砖⼩⽡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典型特⾊的徽派建筑,品尝了看着恐怖吃着⾹软的安徽特⾊⼩吃⽑⾖腐,品茗了安徽著名的黄⼭⽑峰以及贡菊茶。

“不吃汪⼀挑,⽩⾛⽼街这⼀遭”,这句话就是形容赫赫有名的主⼈公汪⼀挑馄饨的,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品尝就在外⾯留了影,也是留下了⼀点遗憾。

调查⽬的: 1、能够加深对徽派建筑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的理解 2、建⽴⼈⽂旅游资源的⼀般思路和⽅法 3、能够对⽼街⼈⽂旅游资源背景进⾏分析 指导⽼师:王瑾⽼师、刘佳雪⽼师、余⼦萍⽼师、孙景荣⽼师 徽派建筑之安徽屯溪⽼街 概述:区域位置:屯溪⽼街座落于安徽省黄⼭市屯溪区中⼼地段,北⾯依⼭,南⾯傍⽔,全长1272⽶,精华部分853⽶,宽5⾄8⽶。

坐落在横江、新安江、率⽔三江汇流之处。

历史:清朝初期,⽼街发展到,清末,屯溪茶商崛起,屯溪绿茶外销兴盛,茶号林⽴,茶⼯云集,各类商号相继开放,街道逐渐从⼋家栈逐渐像东延伸,形成⽼街。

古建筑考察报告范文doc

古建筑考察报告范文doc

古建筑考察报告范文篇一:古建筑调查报告古建筑调查报告题目:洛阳古建筑调查报告指导老师:黄杰专业:装饰艺术设计学号:Z 姓名:李英飞目录内容摘要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2)(一)、调查的时间 (3)(二)、调查的地点、方式 (3)(三)、调查的目的 (3)(四)、调查的内容……………………………………………………………… (3)(五)调查的过程 (4)二、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5)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5)四、结语 (6)内容摘要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

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另外,安徽、青海、江西以及山西等地,也有“白马寺”。

在十三朝古都洛阳市东郊一片郁郁葱葱的长林古木之中,有一座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的白马寺。

这座一白马寺白马寺千九百多年前建造在邙山、洛水之间的寺院,以它那巍峨的殿阁和高峭的宝塔,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人。

洛阳白马寺[2]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乃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

史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

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

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

白马寺座北面南,总面积二百余亩,其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2]、接引殿、毗卢阁五层殿堂及中国第一释迦舍利塔。

白马寺是一处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党团范文 古代建筑调研报告

党团范文 古代建筑调研报告

古代建筑调研报告古代建筑调研报告镇江金山寺古建筑调研--------前段时间总是在纠结调研对象的问题,因为听说了可能之后的调研就是要去镇江,怕写的重复了,也担心写的过于单调。

镇江,在我看来算不上一个旅游发达的城市,但如果你去让一个镇江人向你推荐一处旅游之地时,得到的答案不外乎“三山一渡”。

三山,即焦山、北固山、金山,一渡,即西津渡。

如同每一个旅游景点一样,“三山一渡”的背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个故事,而这其中,也是我印象中最有名的可能也就是北固山和金山了。

唐朝诗人王湾的一首《次北固山下》让人们从此记住了北固山,而关于金山,我想你一定听过白素贞和许仙的故事吧。

就调研课题而言,因为是关于古建筑方面的,所以最后还是决定了写金山寺。

金山位于镇江市的西北部,临江而立,山不高不足百米,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寺庙建筑把金山山体包裹住,从远处看,只见寺院,不见山,因此,也就有了“金山寺裹山”之说,寺依山而建,慈寿塔高耸山巅,蔚为壮观。

远处茂密的大树将低矮的建筑遮挡,树枝间隙中,隐约可见寺庙建筑的轮廓影像。

近处,碧绿的湖面让人心情舒畅,倒影出树和建筑的景色,仿佛融为一体。

湖边很有情调的休息小亭吸引了了大量人群来此湖边漫步,自是一种愉快的享受。

在金山寺门口,抬头仰望“江天禅寺”匾额,据说为清代康熙皇帝随太后来金山祈祷时亲笔题写的,抬头望去,方感自身的渺小。

门的正前方是一个刻有江天禅寺的铜质香鼎,可能是一种香火旺盛的象征吧。

江天寺即金山寺,自古就是一座中我闻名的禅宗古刹,始建于东晋年代,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初名泽心寺,南朝、唐朝初称为金山寺。

寺宇规模宏大,全盛时有和尚三千多人,僧侣数以万计。

清代金山寺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庙。

金山寺由于当时皇帝的信仰不同,曾两度由寺改观。

一般寺庙的山门都是朝南开的,而金山寺的山门面朝正西,据史料分析,当时的建筑师建筑朝西山门是有用意的。

因古代金山屹立在扬子江心,游人透过朝西山门放眼望去,便见浩渺大江奔腾而下,正合“大江东去,群山西来”之诗意。

襄阳历史建筑调查报告

襄阳历史建筑调查报告

襄阳历史建筑调查报告襄阳城始建于春秋早期楚国北津戍,因位于襄水(今南渠)之北而得名。

古城池始建于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古城墙是襄阳重要的地标性历史建筑,延续着城市的文化命脉,承载着市民的殷切期盼。

加强古城墙的保护利用,既是襄阳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保证,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历史责任。

最近,我们通过深入调研,对襄阳古城墙的保护利用形成了一些思考。

保护利用现状与基本价值一、保护利用状况。

一是建立了管理体制机制。

市政府成立了城墙保护委员会,主要研究协调城墙保护重大事项,督促行政执法联动。

2014年组建古城街道办事处,并成立古城管理委员会,与古城办事处“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合署办公,行使社会事务管理及古城保护利用工作职能。

二是开展了规划和立法工作。

先后编制了《襄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襄阳城墙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等涉及古城保护的规划23个。

2016年,市人大以地方立法形式,制定了《襄阳古城墙保护条例》,并于2017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三是推进了修建和保护工作。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共实施城墙修缮、景点修缮、城楼修建、街区改造、护城河疏浚、内环路贯通、“三水联通”(汉江-护城河-南渠)等工程16个。

2000年前后维修了夫人城、东段城墙,在西、南城墙遗址上修建了“外墙内室”段城墙,重建仲宣楼,搬迁护城河周边民房、厂房,疏浚护城河,修建环城公园。

2008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维修了小北门至荆州古治街段城墙。

2013年,维修东段城墙。

2014年起,搬迁北段城墙内外的建筑,打通城墙内环线,修建临汉门文化公园、长门遗址公园。

2015年,对南湖段城墙进行抢修。

二、保护利用价值。

一是文化价值。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阳最有影响力、最有吸引力的就是古城池,其在建筑艺术、军事防御、城市防洪等方面有着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

通过恢复古城风貌,深挖历史文化,建设一座有文化味的古城,能够在全社会形成高度的文化自信,提升市民的城市归属感和自豪感。

古建筑斗拱损坏报告范文

古建筑斗拱损坏报告范文

古建筑斗拱损坏报告范文报告使用范围很广。

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过去的两个星期中,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对“土木工程测量”这门课程的实习。

土木工程测量这门课,就是须要理论与实际融合的。

进修就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就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

在课堂上,书本中抽象化的描述表明往往并使我们一下难以较好掌控,但当我们面对着实物实际的操作方式后,我们将能够非常快速、稳固的掌控有关的知识点。

更关键的,进修能够并使我们在能更加娴熟、精准的操作方式基础上,更切合实际运用的作业,及单一制的顺利完成所需的测量实际任务,这样也就是大学生锻炼身体蜕变的有效途径。

所以,深信进修重要性的我必须深入细致的把握住不好这难得的自学机会。

现在回头看来,两周的实习酸、甜、苦、辣俱全。

我们的第一项任务是建筑物放样计算。

在实习的第一天,由于对计算方法的不熟悉,我们的计算结果一直误差甚大,只能通过不断对照书本,与其他组的组员共同探讨查找问题,慢慢更正。

由于计算公式比较复杂,加上反复的计算,使得大家头痛手酸。

有些组员脸上也显出沮丧的情绪……直到第二天,当我们的数据结果终于与放样后的实际结果相符,我们才感觉到苦尽甜来。

另外,我们的第二项任务是四等水准测量。

当我们辛辛苦苦花了一天时间好不容易测完了学校一圈的数据,收工休息时,却被负责计算的组员告知闭合差不合要求,那就意味着我们一天的努力化作乌有……每天的每天,我们都必须在酷暑或雨水的陪伴下,扛着仪器携带着相关计算物品,在学校内外紧张忙碌,连午休时间都舍弃。

下午测到几乎放下仪器又开始上选修课……我们的精神和精力都消耗了不少。

从这两周进修的日子中,我从中获得很多更宝贵的东西:首先,通过实习,让我发现我在平时学习中存在的很多知识漏洞。

课本上介绍仪器使用的知识都比较抽象,到了真正实践中的时候,我们未能很好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还需要老师再次进行指导。

古城墙遗风建设社会实践报告 古建筑调查报告

古城墙遗风建设社会实践报告 古建筑调查报告

关于西安古建筑遗风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西安古建筑遗风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前言:参加者:赵伟伟实践主题:西安古建筑遗风的社会实践调查实践时间: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5日实践地点:陕西省西安市实践目的:了解西安古建筑特点,弘扬中国建筑精粹,思考古城规划,对城市规划与建筑有初步了解。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咨询当地居民主要内容关于西安古建筑遗风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 实习内容:1项目背景1.1历史渊源众所周知,隋唐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富有创造力的高潮时期,隋和初唐时期的建筑风格基本上是两晋南北朝建筑风格的延续,从盛唐(8世纪)开始,融合和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逐渐形成完整的建筑体系,创造出空前未有的绚丽多姿的建筑风貌,中国古代的宫殿,寺院,第宅等的布局和形式至此已经基本定型。

高生式家具也稳定下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战火缭绕,硝烟滚滚,而中土大地上更是一片荒芜,国之不国。

然而,十国中,如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却保持相对稳定的局面,建筑仍有发展,并影响到北宋前期的建筑。

唐代国势强盛,北却突厥,西连吐蕃,势力越过帕米尔高原,同波斯有密切的经济和文化来往,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东方的中心。

在晚唐时突破封闭的经济和夜禁制度形成商业长街和夜市。

唐长安宫殿,除沿用隋朝建太政宫(西内)外,又建大明宫(东内)和兴庆宫(南内)。

武则天执政时又在长安建立小雁塔,意在为高宗祈福之用,其三裂三和的壮举又为其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染上了神秘色彩。

1.2昔比今朝历史的涤荡,让西安这所昔日的都城蒙上一层厚厚的底蕴。

五代十国的铅华,战争的阴霾或许早已消失殆尽,只有唐韵,这股劲风仍旧像是渗入骨血般与其形影不离大明宫可以芳草萋萋,紫云楼可以翻整重修,长生殿可一只剩下碑石残垣,但是长安城上空那沉淀下来的王者之气却久久萦绕,挥之不去。

古韵古风,这是每个初到的友人的第一印象。

踏足古城,不是被她名扬四海的虚名所震撼,是她的城她的建筑,她的古韵古风……2正文:西安古建筑遗风1.1西安古建筑主要特点(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永定文物古迹历史调查报告

永定文物古迹历史调查报告

永定文物古迹历史调查报告调查方法:走访询问调查对象:文物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当地百姓等朔城区,古称马邑,朔州。

位于山西省北部,为雁门关外重镇。

朔城区这一塞北古城,具有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

在桑干河上游的黑陀山东麓有"峙峪人"文化遗址;秦始皇三十二年,大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在此筑城养马,故称"马邑"。

历代王朝更迭,沧海桑田,岁月如流,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变幻,留下了丰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笔者利用假期,走访了各级文物管理单位、遗迹遗址及当地百姓,对朔城区的文物、古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

一、现存主要古建筑1.崇福寺崇福寺位于朔城区东大街北侧,坐北向南。

山门两侧有石狮一对,门上悬有"崇福寺"竖匾一方,自山门向里有金刚殿,钟鼓楼,千佛阁,文殊殿,地藏殿,大雄殿,弥陀殿和观音殿。

全寺东西宽117米,南北长200米,总面积为23400平方米。

前后五重院落,布列宽舒,主次分明。

崇福寺创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辽改寺为林太师府署。

金熙宗皇统三年(1143)建弥陀殿,后又建观音殿。

历经元、崇福寺弥陀殿明、清各代,都有扩建,重建和修葺。

现寺内除弥陀殿,观音殿为金代所建外,其余均为明代建筑。

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吉庄大王庙在吉庄村东,由大王殿,龙王殿,娘娘殿,戏台,钟楼,东西配殿等组成。

始建于乾隆三年,民国14年重修,续建。

大王殿为主殿,面宽三间,进深两间,硬山式屋顶,殿内塑有大大王,二大王,三大王像。

主殿西侧厢房三间为龙王殿,正面塑有龙王像,两侧绘有兴方施雨图;东侧厢房三间为娘娘殿,正面塑有娘娘及侍女像,西侧绘有壁画。

院东南角为角楼,十字歇山顶式,内悬民国14年铸造铁钟一口。

为朔城区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座大王庙。

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东庄"旌表节孝"坊在东庄村南街口,四柱三间式,单檐悬山顶,坊座四立柱基高1米,是民国初年东庄王家为孀妇宫氏所建造。

国务院批转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古建筑和文物古迹保护管理工作的请示报告的通知

国务院批转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古建筑和文物古迹保护管理工作的请示报告的通知

国务院批转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古建筑和文物古迹保护管理工作的请示报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1980.05.15•【文号】•【施行日期】1980.05.1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务院批转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古建筑和文物古迹保护管理工作的请示报告的通知(一九八0年五月十五日)国务院同意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古建筑和文物古迹的保护管理工作的请示报告》。

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贯彻执行。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古建筑和文物古迹的保护,颁发过一系列政策和法令。

但近十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严重干扰和破坏,古建筑和文物古迹遭到了很大的破坏,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为进一步做好古建筑和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望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制止破坏,切实把这项工作抓起来,并在经费、物资、设备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古建筑和文物古迹保护管理工作的请示报告近十几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严重干扰和破坏,使我国的古建筑和文物古迹经历了一场浩劫。

有许多文物古迹被分割侵占,古建筑遭到严重的破坏。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粉碎“四人帮”以后,虽然对“四人帮”在这方面的罪行进行过批判,采取了一些措施,使一些地方的破坏活动得到制止。

但是,至今在有些地区古建筑和文物古迹遭受破坏的情况仍在继续发展。

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有些重要古建筑继续被一些机关、部队、工厂、企业所占用。

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州的光孝寺和驰名东南亚的陈家祠,长期被机关、工厂占用,特别是陈家祠被搞得面目全非,国家文物局多次建议地方解决,广东省三令五申,限期搬迁,至今仍末解决。

有些著名古建筑和文物古迹附近随便兴建新建筑物,丝毫不考虑环境气氛,如无锡蠹园修建一个十几层高的旅游大楼,影响了风光的清幽和和谐,巳引起建筑界和外宾的强烈不满。

古建筑调查实习报告(8篇通用)

古建筑调查实习报告(8篇通用)

古建筑调查实习报告(8篇通用)古建筑调查实习报告篇1根据学校的安排,我在这学期的的四个月里来到了湖南建工集团总公司昱盛·东方明珠项目部来完成我的建筑生产实习。

这是一个让我了解施工现场的好机会,这个工程我来的时候基础已经建好,虽然有点遗憾,但我还是很开心自己能来到这实习,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该楼是怎么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过程,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

一:工程概况(在这就不写了,我这是在网吧自己打的,所以这个要回去看看才知道)简单的说一下吧:地下室两层,正负0以上是30层,层总高101.07米,属于高层建筑,一层有十户,平均每一户大约120个平方,地点在沿江风光带,离步行街也不是很远,是个风景优美地段繁华的地方!二:实习时间2月16号到6月16号根据在实习过程里经过学习,现场的实践和一些老前辈对我的一些解说和帮助,我总结出一些事项:(一)施工准备1放线: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墙轴线,平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各条轴线。

模板放线时,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中心线和边线,墙模板要弹出模板的边线和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2)用水准仪把建筑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3)模板垫底部位应预先找平,杂物清理干净,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或混泥土成形后烂根。

4)先确定模板的组装设计方案,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5)模板应图刷脱模剂混凝土: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中产生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干缩变形。

增大毛细孔径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

2)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3)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

4)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

减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pdf

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pdf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pdf篇一:中国古建筑电子书籍书目中国古建筑电子书籍书目1、《营造法式》.jpg陶本2、《营造法式》.pdg全四册1933年初版3、《营造法式注释》.pdg—梁思成4、《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pdf—陈明达【有原书】5、《营造法式解读》.pdf—潘谷西(部分)【有原书】6、《营造法式》研究札记.pdf(续一)—陈明达【有原书】7、《营造法式》图样.jpg8、《营造法原》.pdf—姚承祖【有原书】9、《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pdf【有原书】10、《梁思成全集》.pdf(缺第十卷)【有原书】11、《清式营造则例》.pdf—梁思成【有原书】12、《中国古建筑图典》.pdf—林洙13、《枓栱》—潘德华(部分).jpg【有原书】14、《工程做法注释》.jpg—王璞子(部分)【有原书】15、《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pdf【有原书】16、《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pdf—陈明达17、《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技术》.pdg—马炳坚【有原书】18、《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pdf—刘大可【有原书】19、《中国古代建筑史》.pdf—刘敦桢【有原书】20、《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二卷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有原书】21、《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三卷宋、辽、金、西夏建筑【有原书】22、《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四卷:元明建筑【有原书】23、《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五卷清代建筑【有原书】24、《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李允鉌.pdf【有原书】25、《祁英涛古建筑论文集》.jpg【有原书】26、《山东广饶关帝庙正殿》—颜华27、《应县木塔》.pdf—陈明达【有原书】28、《园冶》【有原书】29、《中国城墙》.pdf—罗哲文30、《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pdf3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pdf—付熹年【有原书】32、《中国古典园林分析》.pdg—彭一刚【有原书】33、《中国古建筑构件图典》.pdf34、《中国古建筑装饰彩绘工程技术》.jpg—速算速询卡【有原书】35、《中国建筑设计参考资料图说》.pdf—冯建逵36、《中国建筑史(光盘)参考图》—潘谷西主编37、《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电子教案38、《中国塔》.ebook—张驭寰39、《中国古建筑二十讲》.pdf40、《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pdf—梁思成41、《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pdf【有原书】42、《中国营造(: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pdf)学社汇刊》.pdf精装十一册【有原书】43、《营造法式初探》.pdf—潘谷西44、《佛教建筑与地理风水》.pdf45、《柴泽俊古建筑文集》.pdf【有原书】46、《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pdf【有原书】47、《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pdf【有原书】48、《建筑考古学论文集》.pdf—杨宏勋49、《刘敦桢文集》.pdf第一卷50、《传统灰作基本操作与应用之研究》.pdf51、《仿古建筑施工实用技术》.pdf52、《风水理论研究》.pdg—王其亨【有原书】53、《古代大木作静力初探》.pdf—王天【有原书】54、《古建筑勘查与探究》.pdf—张驭寰55、《古文物称谓图典》.pdf56、《华严寺》.pdf【有原书】57、《绘图鲁班经》.pdf58、《匠学七说》.pdf—张良皋59、《美的历程》.pdf(插图本珍藏本)—李泽厚60、《麦地里的飞檐》.doc【有原书】61、《清代匠作则例》.pdf第一卷—王世襄62、《明式家具萃珍》.pdf—王世襄63、《明式家具研究》.pdf—王世襄64、《明式家具珍赏》.pdf—王世襄65、《髹饰录解说》.pdf:中国传统漆工艺研究(修订版)—王世襄【有原书】66、《中国古代门窗》.pdg—马未都67、《明清家具鉴赏与研究》.pdf—田家青.pdf68、山西榆次永寿寺雨花宫《营造法式》解读-密码材栔双全的QQ号69、《园综》—陈从周70、《中国园林鉴赏辞典》.pdf—陈从周【有原书】71、《苏州古典园林》.pdg—刘敦桢72、《乡土建筑装饰艺术》.jpg—楼庆西73、《古建筑文化图说》.pdf说楼—覃力74、《古建筑文化图说》.pdf说门—覃力75、《古建筑文化图说》.pdf说弄—张锡昌76、《古建筑文化图说》.pdf说墙—尹文.pdf77、《古建筑文化图说》.pdf说台—韦明铧.pdf78、《古建筑文化图说》.pdf说亭—覃力.pdf79、《古建筑文化图说》.pdf说园—陈从周.pdf80、《山东寺庙塔窟》.pdf—赵浦根81、《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pdf82、《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pdf--一丁雨露洪涌83、《中国建筑艺术全集》.pdf18私家园林84、《中国建筑艺术全集》.pdf12佛教建筑(一北方)85、《中国古代建筑文献注译与论述》.pdf—李书钧86、《不只中国木建筑》.pdg—赵广超87、《弘一大师全集》.pdf·第9册:书法卷.djvu88、《中国古代服饰研究》.pdf沈从文【有原书】89、《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丝绸织染.pdf90、《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造纸与印刷.pdf91、《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pdf92、《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中药炮制.pdf93、《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雕塑.pdf94、《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金银细金工艺和景泰蓝.pdf95、《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刘致平.pdf《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原状的探讨》.jpg付熹年(文物1973.7)中国古代建筑代表博物馆中国古建筑精粹电子书中国古建筑图谱中国全史《汉语大字典》《康熙字典》唐_北宋木结构建筑_平面尺寸_之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一卷第一期【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一卷第二期【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二卷第一期【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四卷第三、四期【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第二期【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第三期【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第四期【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六卷第一期【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六卷第二期【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七卷第一期【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七卷第二期【有原书】1《文物建筑》第一辑河南古建【有原书】2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有原书】3东方建筑研究(上册)(超星)4东方寺庙明珠:南禅寺、佛光寺(超星)5敦煌家具资料6佛像艺术造型7古建筑保护与研究【有原书】(超星)8建筑历史研究第一辑【有原书】(超星)9江南园林志(第二版)【有原书】(超星)10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有原书】(超星)11刘敦桢文集(一)(超星)12刘敦桢文集(二)(超星)13刘敦桢文集(三)【有原书】(超星)14凝固的艺术魂魄:晋东南地区早期古建筑考察(超星)15曲阜孔朝建筑【有原书】(超星)16园冶注释(第二版)【有原书】(超星)17中国古代高建筑(超星)18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彩画19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雕刻20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装修21中国古建探微(超星)22中国古建筑(超星)23中国古建筑百问(超星)24中国古建筑全览(超星)25中国江南禅宗寺院建筑(超星)26中国民族建筑第一卷(超星)27中国民族建筑第二卷(超星)28中国民族建筑第三卷(超星)29中国民族建筑第四卷(超星)30中国民族建筑第五卷(超星)31佛教寺院考古.pdf32城记.pdf【有原书】33佛教石窟考古.pdf34宫殿考古通论.pdf35故宫辞典.pdf36汉代画像石_吴曾德_文物出版社1984.pdf 37汉字古音手册.pDF38建筑历史与理论39建筑书籍-中国古建筑小品.pdf40林徽因文存+建筑41明代南京寺院研究.pdf42明清室内陈设.朱家溍.紫禁城出版社.20XX.pdf43秦汉瓦当.pdf44四川汉代画象砖艺术.pdf45唐代长安辞典.pdf46隋唐两京丛考47隋唐两京坊里谱.杨鸿年.48天一阁藏本:明鲁般营造正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9闲情偶寄.pdf50正在消失的建筑.pdf51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pdf52中国古代服饰研究.pdf【有原书】53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pdf54中国古典建筑装饰图案选.pdf55中国石窟寺研究宿白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pdf56梓室余墨_陈从周随笔.pdf57长城.djvu58明十三陵.djvu59颐和园.djvu.pdf60老宅第.djvu61老牌坊.djvu62老书院.djvu63老门楼.djvu64老戏台.djvu65老楼阁.djvu66宋陵石雕纹饰.djvu67山西.djvu68中国民居.djvu69中国园林.djvu70避暑山庄.djvu71晋祠揽胜.djvu72日本传统艺术第四卷浮世绘.djvu73园林史.djvu74屋宇春秋山西老宅院.djvu75圆明园.djvu76阳光下的雕花门楼:武夷古民居的记忆.djvu77八百年的村落——培田纪行.djvu78徽州.djvu79走遍中国南京.djvu80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djvu81古城记:失落文明的兴与衰.djvu82江南六镇.djvu83大壮·适形中国建筑·匠意(超星)84建筑十书【有原书】(超星)85中国古建筑百问86洛阳伽蓝记87长物志校注88中国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第一集建筑部分(超星)89中国古建筑艺术(第1~4册)【不全】(超星)90梁思成建筑画91隋唐宫廷建筑考92中国文物考古辞典《考古》杂志1955年1~6期及1991、1993~1998全年《文物》杂志1959~2000共152期文物五○○期总目索1繁峙岩山寺.pdf(不全)2中国古亭.pdf3中国古亭.pdf4佛宫寺释迦塔和崇福寺辽金壁画.djvu5中国古建筑定额与预算.pdf6中国建筑史图录(梁思成).pdg7中国江南古建筑装修装饰图典.pdg引1950.1-1998.1.pdf篇二:中国古建筑调研报告(赵州桥)千年古桥,历史奇迹------赵州桥赵州桥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

保护文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材料3篇( word 版)

保护文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材料3篇( word 版)

保护文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3篇【篇一】为了促进全区文物保护工作,10月16日,区政协组织部分文化艺术界委员和民主党派委员组成调研组,对秦延德故居、下双大庙、明长城遗址、白塔寺、四十里堡西路红军纪念馆等主要文物古迹点进行了实地考察。

通过采取现场查看、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方式,对文物保护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遗存丰富。

目前全区共有文物保护单XX位(点)349处,其中国家级10处,省级34处,县级148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157处。

区政府及文物保护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实施《文物保护法》,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我区的文物保护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主要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一)文物保护宣传工作不断深入。

区文体局及有关职能部门、乡镇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宣传工作,结合“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文化下乡”等活动,印发与宣传保护文物的法律法规,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文体局编纂出版了《武威市文物志》、《凉州区文物菁华》、《走进长城》文物专著,编辑发行了《西路军史料汇编》、《西路军河西浴血》、《文物保护法律法规选编》。

通过宣传,增进了全区人民对凉州区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了解,提高了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广大人民群众对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认识,文物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文物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加强。

一是区政府颁布了《凉州区长城保护管理办法》,加强了长城遗址保护工作力度。

二是开展了文物调查和文物单位数据库建设,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任务、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资料分类、整理和充实完善工作,建立了所有文物保护单位的规范档案,划定了2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展开,区文体局上报区政府公布了66处县级保护单位,全区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有保护管理机构、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保护档案)工作持续推进。

关于唐朝古建筑调 唐朝大明宫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唐朝古建筑调 唐朝大明宫调查研究报告

含元殿是中国历史上最宏伟的宫殿,含元殿体现的 是皇权的至高无上,站在含元殿向南眺望,诺大的 长安城尽收眼底。
பைடு நூலகம்
(3)宣政殿、紫宸殿
宣政殿在含元殿以北,是大唐处理国事的地 方,盛大的庆典一般在含元殿举行,宣政殿 和紫宸殿是真正的权力中心,紫宸殿属于内 朝,与宣政殿相比,气氛自由了许多。
(4)太液池
(8)清思殿
在大明宫太液池的东南岸,有一座广阔的庭院, 叫清思殿。
史书记载,清思殿曾安装三千片铜镜,耗费了 十万黄金和白金箔。
满 城 尽 带 黄 金 甲 安 透 长 阵 天 香
冲 花 开 后 百 花 杀
我 待 到 秋 来 九 月 八
谢谢欣赏
班级:09景观一班 姓名:李丽
在中国历史上,它是最大的木结构单体建筑,在梁柱和 屋檐之间,巨大的斗拱层层叠加,错落有序,像巨鸟的 翅膀一样高挑上扬。
(6)延英殿
延英殿在宣政殿的西北方向,是一座普通的便 殿,唐宪宗时期,延英殿开始代替宣政殿,成 为帝国真正的权力中心。
(7)三清殿
三清殿是大明宫内,等级最高的宗教建筑。
它坐落在一个十四米高的大台上,由平地筑起这样大型的 高台,在高台上修建宫室,这是大明宫中唯一的一处。
二、唐朝的建筑装饰特点
(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 并已定型化。 (4)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5)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三、大明宫
公元662年,立国四十五年后, 帝国开始大兴土木,在长城的东 北方向修建新皇宫,。规模浩大 的皇家工程,仅仅持续了一年。 大明宫应该是最庞大的宫殿群, 它占地五千多亩,主要宫殿沿中 轴线分布,对称严整,等级森严。 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在一条 中轴线上,分别为大唐的外朝、 中朝和内朝,是大明宫的三大殿, 三大殿是上朝和处理国事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建筑调查报告
题目:洛阳古建筑调查报告指导老师:黄杰
专业:装饰艺术设计
学号:Z12115334
姓名:李英飞
目录
内容摘要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2)
(一)、调查的时间 (3)
(二)、调查的地点、方式 (3)
(三)、调查的目的 (3)
(四)、调查的内容 (3)
(五)调查的过程 (4)
二、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5)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5)
四、结语 (6)
内容摘要
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
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

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另外,安徽、青海、江西以及山西等地,也有“白马寺”。

在十三朝古都洛阳市东郊一片郁郁葱葱的长林古木之中,有一座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的白马寺。

这座一白马寺
白马寺千九百多年前建造在邙山、洛水之间的寺院,以它那巍峨的殿阁和高峭的宝塔,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人。

洛阳白马寺[2]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乃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

史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

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

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

白马寺座北面南,总面积二百余亩,其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2]、接引殿、毗卢阁五层殿堂及中国第一释迦舍利塔。

白马寺是一处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景区。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

它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

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

次日得知梦为佛,遂遣使臣蔡愔、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

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

蔡、秦等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来到京城洛阳。

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

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

从白马寺始,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

历代高僧甚至外国名僧亦来此览经求法,所以白马寺又被尊为“祖庭”和“释源”。

白马寺建寺
以来,其间几度兴废、几度重修,尤以武则天时代兴建规模最大。

白马寺为长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

游览白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伟、庄严的殿阁和生动传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领略几处包含有生动历史故事的景物
(一)调查时间
2013年4月5日—2013年5月1日
(二)调查的地点、方式
洛阳白马寺
首先在网上浏览一下相关信息,然后以社会实践的方式进行实地考察
(三)调查的目的
①了解更多的古建筑文化,包括增强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
②做到学以致用,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③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调查的内容
1961年国务院将白马寺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又成立了白马寺文物保管所。

现在,白马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旅游景点。

白马寺有中国佛寺“祖庭”之称,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因汉明帝“感梦求法”,遣使迎请天竺僧人回洛阳后而创建。

历代屡有修葺增缮,唐代前期达到最盛,武则天曾派亲信薛怀义任住持,安史之乱后即有残损,明嘉靖三十年(1551)重修后,始成今日之规模布局。

寺址位于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现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典及毗卢阁等建筑,殿堂共达百余间。

山门外有东汉来华的天竺僧迦摄摩腾、竺法兰之墓,青石刨砌。

寺内还有唐代经幢。

元代华严大师文才撰、赵孟頫书写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及原存石刻弥勒菩萨像已被盗往美国。

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及阿弥陀佛,东西分置十八罗汉,均为元代以来干漆工艺制成。

寺后部有清凉台,台上建有毗卢阁,西侧配殿中置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像。

白马寺有金大定十五年(1175)所造齐云塔,塔为四方形密檐式,高35米,塔身挺拔秀丽。

白马寺建成后便成为东汉最主要的译经场所。

摄摩腾、竺法兰首先在这里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之后天竺僧人昙柯迦罗又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律《僧祗戒心》。

随着佛经汉译本的逐渐增多,佛教在我国日益广泛传播开来。

所以尽管后来佛教派系繁多,刹庙林立,但白马寺一直被佛门弟子同尊为“释源”,即中国佛教的发源地。

白马寺原来的建筑规模极其宏伟壮观,千百年来已几度兴衰,现存建筑多为明清两代修建。

整个寺庙坐北朝南,为一长形院落,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

虽不是创建时的“悉依天竺旧式”,但寺址都从未迁动过,因而汉时的台、井仍依稀可见。

整个寺庙布局规整,风格古朴。

园内古树成荫,四时落英缤纷,增添了佛国净土的清净气氛。

白马寺山门采用牌坊式的一门三洞的石砌弧券门。

“山门”是中国佛寺的正门,一般由三个门组成,象征佛教“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

由于中国古代许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门”之称。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 曾重建。

红色的门楣上嵌着“白马寺”的青石题刻,它同接引殿通往清凉台的桥洞拱形石上的字迹一样,是东汉遗物,为白马寺最早的古迹。

山门左右两侧各立一匹青石圆雕马,身高1.75米,长2.20米,作低头负重状。

相传这两匹石雕马原在永庆公主(宋太祖赵匡胤之女)驸马、右马将军魏咸信的墓前,后由白马寺的住持德结和尚搬迁至此。

走进山门,西侧有一座《重修西京白马寺记》石碑。

这是宋太宗赵光义下令重修白马寺时,由苏易简撰写,淳化三年(992)刻碑立于寺内的。

碑文分五节,矩形书写,人称“断文碑”。

山门东侧有一座《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石碑,这是
元太祖忽必烈两次下诏修建白马寺,由当时白马寺文才和尚撰写,至顺四年(1333)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刻碑,立于寺内的,人称“赵碑”。

过东西对称的两碑,便是白马寺的第一殿——天王殿。

1973年,为迎接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访问洛阳白马寺,周恩来总理亲批从故宫慈宁宫大佛堂调拨到白马寺一批佛像,包括现存镇寺之宝三世佛,东西两侧为十八罗汉。

这些造像传为元代塑造,佛龛仙楼等。

其实当初调拨的文物不止是大佛堂内的文物,还有慈宁宫和寿康宫等处文物共计2000余件。

包括周所周知的佛堂内各式造像、供器、法器,还有太后太妃生活起居时用的家具、挂屏、摆件等等。

这其中涉及到了故宫外西路区域的很多宫殿。

(五)调查的过程
可从西关乘坐56路公交车可直达白马寺院,车程约1小时
根据我们在网上搜集到的资料,结合着导游的引领介绍,我们了解到更多地白马寺文化及各个时期的繁华程度,以及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