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三大净化水质微生物
微生物技术改善水质的措施
微生物技术改善水质的措施
1.生物滤池:将具有降解有机物和去除氮、磷等能力的微生物附着在过滤材料上,通过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去除废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从而改善水质。
3.微生物颗粒技术:通过引入富集有机物降解菌的微生物颗粒进入水体,利用其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来改善水质。
这些微生物颗粒可在水体中循环,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提高水体的水质。
4.引入抗生素降解菌:抗生素在水体中的污染日益严重。
通过引入具有抗生素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株,可以降解水体中的抗生素类污染物,减少对水质的影响。
5.富营养化防治:一些微生物菌株能够吸收、降解和转化废水或污染物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阻止或减少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保护水质。
6.光催化杀菌技术:利用微生物固定在光催化材料表面,通过光催化杀菌效应去除水中的微生物污染物,降低水体中的微生物污染物浓度,改善水质。
7.微生物生物膜技术:在水质处理设施中引入微生物生物膜,通过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作用,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提高水质。
8.人工湿地技术:人工湿地是一种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菌群对有机物、氮、磷等进行吸收、降解和转化的一种水体净化技术。
通过引入适应水质环境的微生物,可加速有机物和污染物的降解和去除。
微生物技术改善水质的措施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水质净化手段。
通过引入微生物菌株和利用微生物的特性,可在不使用化学物质的情况下,有
效地去除废水和污染物,提高水体质量,保护水资源。
然而,不同的水质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微生物技术,且需要对微生物菌株及其适应性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以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及指示
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及指示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及指示:一、介绍:污水处理是一种将含有污染物的废水转化为可回用或可排放到环境中的过程。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污水处理微生物及其指示作用。
二、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⒈细菌:细菌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最常见的微生物。
它们通过对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磷的转化来帮助净化废水。
常见的污水处理细菌包括:●好氧细菌:包括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它们分解有机物和氨氮等物质,将其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厌氧细菌:包括产甲烷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它们能够在无氧环境中降解有机物,甲烷和硫化氢。
⒉真菌:真菌在污水处理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们能分解有机废物和油脂,并帮助维持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
常见的污水处理真菌包括:●发酵真菌:这种真菌能够分解有机废物,并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
●腐生真菌:它们可以分解废水中的油脂等有机物,并将其降解为无害物质。
⒊:是一种微小的病原体,它们能够感染污水中的细菌并破坏其功能。
因此,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监测和控制。
三、微生物指示剂的应用:微生物指示剂是指能够反映水质状况的微生物。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以判断废水净化效果和系统稳定性。
常见的微生物指示剂包括:⒈肠道菌群指示剂:这些指示剂一般用来表示废水中是否存在粪便污染。
常见的指示剂包括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等。
⒉好氧指示剂:这些指示剂一般用来判断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是否得到有效降解。
常见的指示剂包括亚硝酸盐还原菌和硝酸盐还原菌等。
⒊抗生素抗性菌群指示剂:这些指示剂一般用来评估废水中抗生素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常见的指示剂包括耐药细菌和多重抗药菌等。
附件:本文档附带有相关的研究数据和图表,供参考。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水污染防治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⒉废水排放标准:指污水处理过程中需遵守的废水排放标准,包括废水中各类污染物的限值要求。
⒊水环境质量标准:指用于评价水环境质量的各类指标和参数要求。
百科:三大净化水质微生物
百科:三大净化水质微生物导读:当今生物包中的微生物有以下三大类:土著微生物、外来微生物、基因微生物。
它们的作用非常强大,有去碳去氮、杀灭病毒、降解鱼药的毒性、絮凝作用、返硝化作用和彻底净化作用。
水族馆、养鱼厂、育苗厂等人造水体的封闭循环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与设备是作为净水微生物的“生物包”。
当今生物包中的微生物有以下三大类:1:土著微生物是在当时当地水源水域中土生土长的微生物,在水中或固着在生物包的填料上形成生物膜,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
传统的生物包不是利用人工培育的微生物,而是对自然生长的微生物群体加以驯化、自然选择繁殖利用。
这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相应的分解污染物的酶体系。
土著微生物,如活性污泥,最大的问题是只降解碳系污染物有效,而对氮系污染物的作用不大。
光合细菌也是水中土著菌,它能降解BOD的含碳废水,去除率98%,但对总氮的去除率仅为66.7%,比活性污泥略好,但不能解除人造水体的氮系污染物。
2:外来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能有效降解水体中碳、氮、磷、硫系污染物的高效菌株生长在土壤中,因为那里有它们所需要的氮、磷、钾及其他必需的营养元素。
而自然界的海、淡水原来未受污染,缺乏这些营养元素,就很少有这些细菌生长,对水体来说,它们都是外来菌,如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大多是好氧和兼性厌氧菌。
从自然界严格分离筛选出的多种高效广普微生物,再经过互补、共生机制培育,是净水功能倍增。
把它接种到生物包上,由于微生物之间的共生、竞争、排斥、偏害、拮抗,会受到土著微生物的攻击,因此需要用大量的外来菌才能形成优。
一般水体(湖水)每毫升有细菌1000个到100万个,外来菌就应有10亿到1000亿个,过几天就加一次营养液,并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搅拌水体,才能形成优势种群。
也可采取先将原来土著微生物全部杀灭,3天后再加接外来有益菌群。
这类微生物已广泛运用于水族馆、工业化育苗厂、豪华型水族馆。
【汇总】水处理中的那些微生物
引言概述:水处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将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一系列技术过程。
在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能够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氮、磷等无机污染物,提高水质。
本文将从微生物分类和特点、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常见的水处理微生物以及微生物监测等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正文内容:一、微生物分类和特点1.细菌和藻类:细菌是最常见的微生物,在水中的数量占主导地位。
常见的水中细菌有厌氧菌和好氧菌,它们分别在不同的环境中起作用。
藻类主要是指浮游藻和蓝藻,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对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收和转化。
2.真菌和原生动物:真菌主要参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好的降解能力。
原生动物是指一些单细胞真核生物,它们在水处理过程中可清除细菌和废水中的有机物。
二、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1.有机物降解:微生物能够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包括废水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
这些有机物会经过微生物代谢转化为水和无机物,从而减少水中有机物的浓度。
2.氮磷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和磷是主要的无机污染物之一,微生物能够通过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和磷的沉降等途径,将氮磷转化为气体从而去除掉。
3.菌群平衡: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会相互竞争和协同作用,以维持菌群的平衡。
菌群平衡的维持对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尤为重要。
4.悬浮颗粒降解:微生物能够附着在悬浮颗粒表面,通过分泌粘附物质将颗粒与微生物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较大的聚合体,便于沉降或过滤去除。
5.防止腐蚀和生物污损: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生物膜,起到防止腐蚀和生物污损的作用。
三、常见的水处理微生物1.好氧细菌:好氧细菌主要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如曲流曝气槽,它们能够利用水中有机物进行生长和繁殖。
2.厌氧细菌:厌氧菌通常生长在无氧或微氧环境中,如厌氧消化罐,它们能够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3.硫酸盐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主要参与废水中硫酸盐的还原,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起到脱硫的作用。
三滤的功能主治
三滤的功能主治概述三滤,指的是水源处理中的预处理工艺,包括粗滤、活性炭滤和精滤。
这些滤料通过不同的工作原理,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颜色、味道和微生物等污染物,提高水质,保护健康。
本文将介绍三滤的功能和主治,了解三滤对水质改善的作用。
粗滤粗滤是三滤的第一道防线,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
常见的粗滤滤料有石英砂、煤屑、陶粒等。
粗滤的功能主治如下:1.去除悬浮物:水中的泥沙、残渣等大颗粒悬浮物会通过粗滤层被截留,从而净化水质。
2.保护后续滤料:粗滤能够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减轻后续滤料的负担,延长滤料的使用寿命。
3.提高水质:粗滤能够去除水中的颜色、浑浊度,提高水的透明度。
活性炭滤活性炭滤是三滤的第二道防线,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有害物质。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吸附剂,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可以吸附水中的有机物、氯气、重金属离子等。
活性炭滤的功能主治如下:1.吸附有机物:活性炭具有很高的吸附能力,可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如污染物、药物残留等,提高水的口感和安全性。
2.去除异味:活性炭可以去除水中的异味,提升水质的口感和品质。
3.去除有害物质:活性炭滤料能够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害化学物质,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精滤精滤是三滤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的细小颗粒、胶体和微生物等。
精滤层一般采用石英砂、石英石等滤料。
精滤的功能主治如下:1.去除微生物:精滤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净化水质,保障饮用水安全。
2.净化水质:精滤可去除水中的微小颗粒、胶体等,提高水的澄清度和品质。
3.提高水流速:通过精滤层的过滤过程,可以提高水的流速,提高供水的效率。
总结通过三滤工艺的处理,水源得以净化,去除悬浮物、有机物、异味以及微生物等污染物,提高水质,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
粗滤、活性炭滤和精滤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和主治,共同构成了水源处理的重要环节。
对于不同的水质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滤料和滤程进行处理,以达到最优的水质改善效果。
几种有益微生物及其对水质的改良作用
复合微生物制剂是采用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多种微生物菌株经诱变选育,扩培后得到混合菌剂。应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对养殖水体进行处理,它能有效降解有机淤泥,抑制有害微生物和有害藻类的繁殖,平衡养殖水体的微生态环境,促进养殖生物健康生长,是目前水产养殖中水处理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办法。利用这一菌剂对养殖水体的微生态环境进行调控,为水产养殖品种提供一种有效的水质控制技术。复合菌剂应用于水产养殖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在养殖池添加以芽孢杆菌属菌类为主导菌的微生物复合制剂,利用其需氧微生物与厌氧微生物共栖,兼有需氧与厌氧代谢机制的特性,迅速而彻底地降解进入养殖池的有机物,减少有机物在池底的沉积,避免有毒因子的产生。在养鱼水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芽孢菌,待其生长繁殖后测量各项水质指标,证明芽孢菌具有降解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作用,其最适使用浓度为1.5×1010个/m³。用芽孢菌作为益生菌加入对虾池中来控制弧菌病毒(Vibriospp),超过160天而未出问题,虾生长很好,而未加芽孢菌的对照池在80天之内几乎全部对虾感染弧菌病毒而死亡。
4、有益微生物使用技术
微生物制剂作为活菌制剂,其作用效果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尽早使用。根据先入为主的理论,通过先入菌的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群,这样可以减少或阻碍病原菌的定居。②要长期使用。微生物制剂的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效果,其作用发挥较慢,故应长期使用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③禁止与抗生素、杀菌药或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药同时使用,这些药物会杀死或抑制其中的活菌,减弱或失去微生物制剂的作用。④施用时注意菌体活力和菌体数量。微生物制剂必须含有一定量的活菌,一般要求每毫升含3亿个以上的活菌体,且活力要强。同时,注意制剂的保存期,大量实验证明,随着制剂保存期的延长,活菌数量逐渐减少,即意味着其作用越来越小,故保存期不宜过长。还要注意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等。
微生物对水质的净化
微生物对水质的净化水是生命之源,而保护并净化水资源是人类责任重大的任务之一。
微生物作为自然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质的净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水质净化中的作用,并分析其机制与应用。
一、微生物在水质净化中的作用1. 生物降解有机物:水体中的有机物污染常常导致水质下降,而微生物通过吸附、吸附后分解等途径来降低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例如,某些细菌能够降解废水中的油类物质,将其分解为无害的气体和水等。
2. 去除重金属离子: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对水质构成严重威胁。
微生物通过吸附、螯合、沉淀等方式,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
例如,某些细菌能够利用金属离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代谢,从而将水体中的重金属还原为无毒的沉淀物。
3. 水体氮磷的转化:水体中的氮、磷元素是另一个常见的污染源。
微生物通过固氮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参与水体中氮的转化过程,降低氮的浓度。
同时,某些微生物还能够利用磷酸盐将水体中的磷转化为无机磷酸盐,减少磷污染。
4. 控制藻类生长:水体中过量的藻类生长会引发富营养化现象,破坏水质平衡。
微生物通过食物链中的调节,控制藻类生长,从而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二、微生物净化水质的机制1. 吸附作用:微生物通过表面的菌体结构、胞外多糖等作用,吸附和富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
例如,某些藻类能够通过细胞外多糖吸附重金属离子,起到净化作用。
2. 降解作用: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
例如,某些细菌能够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3. 转化作用:微生物通过氮循环和磷循环等过程,将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例如,硝化细菌能够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而反硝化细菌能够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释放至大气中。
4. 生态调控作用:微生物通过食物链与其他生物相互作用,控制藻类生长等现象,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例如,某些微生物能够利用藻类作为自身的营养来源,控制藻类的过度生长。
三、微生物在水质净化中的应用1. 污水处理:利用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
污水处理菌种
污水处理菌种污水处理菌种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用于降解有机物质和去除污染物的微生物菌种。
污水处理是一种常见的环境工程技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处理污水,将其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净化水体,保护环境。
菌种的选择对于污水处理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常见的污水处理菌种常见的污水处理菌种包括好氧菌、厌氧菌和蓝藻菌等。
- 好氧菌:好氧菌是指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代谢的微生物。
它们通过氧化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常见的好氧菌有: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
- 厌氧菌:厌氧菌是指在缺氧或者氧气极低的条件下进行代谢的微生物。
它们能够降解有机物质并产生甲烷等气体。
常见的厌氧菌有:甲烷菌、硫酸盐还原菌等。
- 蓝藻菌:蓝藻菌是一种光合作用细菌,它们能够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
蓝藻菌在污水处理中具有氮素去除和水体富营养化控制等重要作用。
2. 污水处理菌种的选择原则在选择污水处理菌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适应性:菌种对于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能够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
- 降解效果:菌种能够高效地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 生长速度:菌种的生长速度快,能够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 抗冲击性:菌种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能够适应污水中的波动和负荷变化。
- 生态安全性:菌种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符合生态安全要求。
3. 污水处理菌种的应用案例污水处理菌种的应用案例有不少,以下是其中一些典型的案例:- 好氧菌的应用:在某污水处理厂中,通过添加好氧菌种,成功地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使得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保护了周边水体的水质。
- 厌氧菌的应用:某厌氧消化池中添加了厌氧菌种,能够高效地降解有机废物,产生甲烷等可再生能源,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净化水质的生物方法
净化水质的生物方法水是生命之源,保持水质的清洁和安全对于人类和环境的健康至关重要。
净化水质的生物方法是一种有效且环保的方法,它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物质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以下是一些净化水质的生物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利用植物进行水质净化。
植物具有很强的自净能力,它们通过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来生长和滋养自己。
一些水生植物,如箭竹、菖蒲和荷花等,具有特殊的能力来吸收重金属和有机物质。
建立人工湿地来种植这些植物,可以将水中的污染物质转化为植物营养物质,并有效地净化水质。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微生物进行水质净化。
某些微生物,如细菌和藻类,具有能够分解和吸收水中有机物质的能力。
例如,厌氧细菌可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废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此外,一些藻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有害物质,并释放氧气,从而提高水质。
通过调节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提供适当的生长条件,可以实现对水质的生物修复。
第三种方法是利用生物滤池进行水质净化。
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生物作用去除水中有机物质的装置。
它通过将水流经过微生物附着体,如生物膜或过滤介质,来让微生物附着并分解水中的有机物质。
其中一种常见的生物滤池是砂滤池,它利用细菌生物膜在砂颗粒表面形成,并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去除有机物质。
生物滤池可以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家庭污水处理系统中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净化水质的生物方法是一种绿色和可持续的方法,可以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物质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通过利用植物、微生物和生物滤池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净化水质,确保水源的清洁和安全。
这些方法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都至关重要,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应用。
废水处理中的几种微生物
废水处理中的几种微生物废水处理中参与有机物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有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等。
一、细菌细菌是废水生物处理中应用到的最重要微生物,是类似植物的单细胞生物,缺乏叶绿素和明显的细胞核,大小只要几微米,有球菌、杆菌、弧菌和丝状菌四大类型。
⏹细菌的特殊构造——荚膜荚膜是围绕在细胞壁外的一层黏液,由多糖物质构成。
⏹菌胶团当荚膜物质融合在一起,内含多个细菌时,称为菌胶团,一方面防止动物吞食,起保护作用,同时也增强了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
菌胶团是活性污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较强的吸附和氧化有机物的能力,在废水生物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般说来,活性污泥性能的好坏可以根据所含菌胶团的多少、大小及结构的紧密程度来确定。
新生菌胶团颜色较浅,生命力旺盛,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较强。
老化的菌胶团由于吸附了很多杂质颜色变深,生命力较差。
一种细菌在适宜条件下形成一定形态结构的菌胶团,而遇到不适宜环境时菌胶团就会发生松散,甚至呈现单独细菌,影响处理效果。
因此,为了使废水处理达到较好的效果,要求菌胶团结构紧密,吸附沉降性能好,这就必须满足胶团菌对营养和环境条件的要求。
二、真菌真菌也是类似植物的低等生物,但其结构比细菌复杂,个体比细菌大,具有明显细胞核,但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寄生或腐生,形态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种。
真菌能够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废水生物处理构筑物中也会存在真菌,生物膜中真菌数量比活性污泥中真菌含量要多,但是数量都没有细菌多,不是废水处理的主要微生物。
某些真菌对某些特定的废水有特殊的处理能力,因此真菌在废水处理也有其特殊的应用。
三、藻类藻类是一种低等植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主要有蓝藻、绿藻、褐藻、硅藻和金藻等。
藻类一般是无机营养的,其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及其他辅助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在有光的时候,吸收CO2合成细胞质,同时释放氧气,在无光的时候通过呼吸作用取得能量,同时放出CO2。
净水微生物
1、芽孢杆菌芽孢杆菌(Bacillaceae),细菌的一科,能形成芽孢(内生孢子)的杆菌或球菌。
包括芽孢杆菌属、芽孢乳杆菌属、梭菌属、脱硫肠状菌属和芽孢八叠球菌属等。
它们对外界有害因子抵抗力强,分布广,存在于土壤、水、空气以及动物肠道等处。
为好氧或兼性厌氧的杆菌,一般为革兰氏染色阳性。
在芽孢杆菌属中,对种的划分是以菌体的大小、孢子的形状及其在菌体内的位置、糖的利用及其产物、能否还原硝酸,以及在高浓度的食盐条件下能否生长等为依据。
广泛分布在水、空气和土壤中。
代表种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纳豆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腊状芽孢杆菌。
英语bacillus一词,也可作杆菌或整个芽孢细菌的通称。
芽孢杆菌迅速消耗环境中的游离氧,造成环境低氧,促进有益厌氧菌生长,并产生乳酸等有机酸类,降低环境PH值,间接抑制其它致病菌生长。
芽孢杆菌菌体自身合成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酶类,能够降解多糖类和含氮有机物等。
2、产碱菌属产碱菌属为专性好氧具严格代谢呼吸型,以氧作为电子最终受体。
有些菌株在存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时进行厌氧呼吸。
适宜生长温度为20~37℃。
营养琼脂上的菌落不产生色素。
氧化酶、接触酶阳性。
不产生吲哚。
通常不水解纤维素、七叶灵、明胶及DNA。
化能有机营养型,利用不同的有机酸和氨基酸为碳源。
由几种有机酸盐和酰胺产碱。
通常不利用糖类。
有些菌株可利用D-葡萄糖、D-木糖为碳源产酸。
存在于水和土壤中,一些是脊椎动物肠道中常见的寄生菌。
3、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科的1属。
专性需氧的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杆菌,呈杆状或略弯。
菌体大小(0.5~1)×(1.5~4)微米。
具端鞭毛,能运动。
有些株产生荧光色素或(和) 红、蓝、黄、绿等水溶性色素,不发酵糖类。
大多数菌的适温为30℃。
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58~70%。
存在于土壤、淡水、海水中。
目前已确认有29种,其中至少有3种对动物或人类致病。
污水处理菌种
污水处理菌种污水处理菌种是指用于处理污水的微生物菌种。
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有机物、悬浮物、营养物等污染物质的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菌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分解有机物、去除氮磷等营养物,降解悬浮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质。
污水处理菌种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处理工艺和水质要求来确定。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污水处理菌种:1. 好氧菌:好氧菌是指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
它们能够利用有机物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常见的好氧菌有变形菌、假单胞菌等。
2. 厌氧菌:厌氧菌是指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
它们能够利用有机物进行厌氧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甲烷、二氧化碳等产物。
常见的厌氧菌有甲烷菌、硫酸盐还原菌等。
3. 脱氮菌:脱氮菌是指能够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氮气或氮氧化物的微生物。
它们能够利用废水中的氨氮进行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从而将氨氮转化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
常见的脱氮菌有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
4. 脱磷菌:脱磷菌是指能够将废水中的磷酸盐转化为无机磷或沉积为磷酸盐盐类的微生物。
它们能够利用废水中的磷酸盐进行磷酸盐的吸附、沉积或还原作用,从而将磷酸盐从废水中去除。
常见的脱磷菌有聚磷菌、磷酸盐还原菌等。
5. 悬浮物降解菌:悬浮物降解菌是指能够降解废水中的悬浮物质的微生物。
它们能够利用废水中的悬浮物质进行降解作用,将悬浮物质分解为无机物或有机物。
常见的悬浮物降解菌有硝化细菌、厌氧菌等。
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污水处理菌种,还有许多其他的微生物菌种也可用于污水处理,如好氧颗粒污泥菌种、厌氧颗粒污泥菌种等。
这些菌种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处理工艺和水质要求,以及对菌种的适应性、生长速度、降解效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污水处理菌种的投加方式可以有多种,如直接投加、接种种子污泥、接种菌剂等。
投加菌种的数量和频率应根据废水的水质特点、处理工艺等因素进行调整,以保证菌种的适应性和降解效果。
污水处理菌种
污水处理菌种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一种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合理的处理方法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以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菌种起着关键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分解有机物质和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污水处理菌种及其应用。
二、常用的1. 好氧菌好氧菌是一类需要氧气生长的微生物,它们能够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常见的好氧菌有:(1)硝化菌:能够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的菌种,如亚硝化菌和硝化菌。
它们在污水处理中起着重要的氮素去除作用。
(2)硝化菌:能够将亚硝酸盐氮转化为硝酸盐氮的菌种。
它们在污水处理中起着氮素去除的作用。
(3)有机物分解菌:能够分解有机物质,如腐殖质、纤维素等。
它们在污水处理中起着有机物降解的作用。
2. 厌氧菌厌氧菌是一类在缺氧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
常见的厌氧菌有:(1)产甲烷菌:能够将有机物质分解产生甲烷气体的菌种。
它们在污水处理中起着产甲烷的作用。
(2)酸化菌:能够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有机酸的菌种。
它们在污水处理中起着有机物质降解的作用。
三、菌种的应用1.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是利用菌种进行大规模污水处理的重要设施。
在污水处理厂中,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菌种的应用,能够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
常见的菌种应用包括:(1)好氧菌的应用:在污水处理厂的好氧区域中,添加适量的好氧菌能够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和氮素的去除。
(2)厌氧菌的应用:在污水处理厂的厌氧区域中,添加适量的厌氧菌能够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和产甲烷的产生。
2. 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是指对家庭、学校、宾馆等单位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
常见的菌种应用包括:(1)好氧菌的应用:在生活污水处理中,添加适量的好氧菌能够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和氮素的去除,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2)厌氧菌的应用:在生活污水处理中,添加适量的厌氧菌能够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和产甲烷的产生,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其代谢活动和生物降解能力,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包括微生物种类、处理工艺及其优势。
一、微生物种类在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主要包括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等。
这些微生物通过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实现了对污水的净化。
1. 细菌:细菌是污水处理中最常见的微生物种类,其具有较高的代谢能力和生物降解能力。
常见的细菌有好氧细菌、厌氧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等。
好氧细菌能将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厌氧细菌能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降解为甲烷等。
硝化细菌能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反硝化细菌则能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2. 藻类:藻类是一类光合作用微生物,其能够利用阳光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在污水处理中,藻类可以吸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促进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增加,提高水质。
3. 真菌:真菌在污水处理中主要起到降解有机物的作用。
真菌能分解污水中的复杂有机物,将其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进一步促进水体的净化。
4.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污水处理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其通过摄食细菌和有机颗粒物,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和污水的净化。
二、处理工艺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活性污泥法和厌氧消化等。
1. 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其主要通过微生物的附着生长来降解有机物。
污水在接触氧化池中与微生物接触,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和代谢,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
2.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通过悬浮生物团聚体(活性污泥)来处理污水的方法。
污水经过曝气池进行氧化,然后与活性污泥接触,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进行降解,最终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3.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一种将有机废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降解的方法。
污水处理菌种
污水处理菌种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而菌种在污水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菌种及其标准格式的文本。
二、常用的污水处理菌种1. 好氧菌好氧菌是一类需要氧气进行代谢的微生物,它们能够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常见的好氧菌有:- 乳酸菌(Lactobacillus):能够降解有机酸,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和氧化。
- 醋酸菌(Acetobacter):能够将乙醇氧化为醋酸,参与有机物质的分解和氧化。
- 硝化菌(Nitrifying bacteria):能够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参与氮的循环过程。
2. 厌氧菌厌氧菌是一类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代谢的微生物,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等气体。
常见的厌氧菌有:- 产甲烷菌(Methanogens):能够将有机物质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参与生物甲烷的生成过程。
- 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能够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参与有机物质的分解和硫循环过程。
三、菌种的标准格式文本菌种的标准格式文本包括菌种名称、分类学信息、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生态分布等内容。
以下是一个示例:菌种名称:XX菌(学名:Scientific Name)分类学信息:- 界:细菌界(Bacteria)- 门:XX门(Phylum)- 纲:XX纲(Class)- 目:XX目(Order)- 科:XX科(Family)- 属:XX属(Genus)- 种:XX种(Species)形态特征:- 外形:XX菌为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形状为(球形/杆状/螺旋形等)。
- 大小:XX菌的大小约为(具体数值)微米。
生理特性:- 代谢方式:XX菌为(好氧/厌氧)菌,能够(降解有机物质/氧化乙醇等)。
- 营养需求:XX菌对(氧气/有机物质等)的需求较高,能够利用(具体营养物质)进行生长。
- 生长条件:XX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具体温度范围),适宜的pH范围为(具体pH范围)。
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有哪些品种
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有哪些品种
1.芦苇:根、茎、叶都有通气组织,可以净化污水。
2.水葫芦:别名水葫芦,须根发达,分蘖快,能美化环境,净化水质。
繁殖过快会影响鱼类的生存。
3.蒲桃:在生长期,需水量低,城市会选择种植蒲桃净化污水。
4.浮萍:能吸收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分解水中的营养物质和各种有机污染物。
5.荷花:色彩丰富的多年生止水植物。
一、芦苇
芦苇是芦苇属多年生水生或湿生高草。
它的根茎非常发达,茎直立生长,多生长在低洼的湿地、河湖、池塘、沟渠中。
芦苇的根、茎、叶都有通气组织,所以对污水有很好的净化作用。
大面积种植芦苇可以调节气候,从而形成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
二、水葫芦
水葫芦学名凤眼莲,别名水葫芦,为多年生多年生漂浮草本植物。
它的须根非常发达,分蘖繁殖速度快,可以粗放经营,可以净化水质,美化环境。
但如果生长环境适宜,繁殖很快,然后会抢占水面,影响鱼类的生存。
三、蒲草
蒲草为多年生水生或沼泽草本植物,多生长于江河湖塘的浅水处,常见于沼泽和沟渠中。
在其生长期,它不需要太多的水。
无论是清水还是污水,都可以生长,净化环境。
很多城市会选择种植香蒲来净化污水。
四、浮萍
浮萍是浮萍属的漂浮植物,能吸收废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分解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和各种有机污染物。
复叶对称,近圆形,倒卵形,倒卵圆形,完整,表面绿色,上部沿中线隆起,中脉不明显。
五、荷花
荷花是睡莲科睡莲属的多年生挺水植物,它的花叶十分清秀,在开花时还有香气,花期为6-9月份,花朵单生于花梗的顶部,花瓣多数,颜色有白色、粉红色、红色、白色等。
污水处理厂的微生物种类及生长过程
污水处理厂的微生物种类及生长过程一、引言污水处理厂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处理城市污水,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在这一过程中,微生物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厂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特点、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二、微生物种类1.细菌:在污水处理厂中,细菌是最常见的微生物。
主要包括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聚磷菌等。
这些细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如硝化细菌能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反硝化细菌能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聚磷菌能过量地摄取污水中的磷。
2.真菌:污水处理厂中的真菌主要包括霉菌、酵母菌等。
这些真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主要起到分解有机物的作用。
3.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是污水处理厂中的一种生物絮凝剂,由多种微生物组成,具有很强的净化能力。
三、微生物特点1.适应性强:微生物能在不同的环境下生存,如缺氧、好氧、酸性、碱性等各种环境。
2.繁殖快:微生物具有分裂繁殖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
3.种类多: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具有不同的代谢途径和生理特性。
4.代谢能力强:微生物具有很强的代谢能力,能分解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四、生长环境1.好氧环境:好氧微生物需要在有氧气的环境下生存,主要存在于曝气池中。
在此环境下,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进行代谢活动,分解有机物和氧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缺氧环境:缺氧微生物需要在低氧或无氧环境下生存,主要存在于反硝化池中。
在此环境下,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进行代谢活动,分解有机物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氢气等。
3.酸性环境:酸性微生物需要在酸性环境下生存,主要存在于酸性发酵区中。
在此环境下,微生物通过酸性发酵代谢活动,分解有机物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等。
4.碱性环境:碱性微生物需要在碱性环境下生存,主要存在于碱性缓冲区中。
在此环境下,微生物通过碱性缓冲代谢活动,分解有机物生成氨气和二氧化碳等。
五、生长过程1.适应阶段:微生物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时,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开始繁殖。
污水处理菌种
污水处理菌种污水处理菌种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用于降解有机物、去除氮磷等污染物的微生物菌种。
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菌种,可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的净化程度。
以下是对污水处理菌种的详细介绍:一、菌种名称及分类:1. 硝化菌:包括亚硝化菌和硝化菌,主要用于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进而实现氨氮的去除。
2. 反硝化菌:主要用于将污水中的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从而实现氮的彻底去除。
3. 厌氧菌: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物的污水,通过厌氧消化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和沉淀物。
4. 厌氧颗粒污泥菌种:适合于高浓度有机物和高浓度氨氮的污水处理,能够实现碳、氮、磷的同时去除。
5. 厌氧颗粒污泥菌种:适合于高浓度有机物和高浓度氨氮的污水处理,能够实现碳、氮、磷的同时去除。
6. 厌氧颗粒污泥菌种:适合于高浓度有机物和高浓度氨氮的污水处理,能够实现碳、氮、磷的同时去除。
二、菌种特性及应用:1. 硝化菌特性及应用:硝化菌能够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适合于中低浓度氨氮的处理。
常见的硝化菌有亚硝化菌Nitrosomonas和硝化菌Nitrobacter。
在污水处理中,硝化菌常用于生物膜反应器和活性污泥法中,用于去除氨氮。
2. 反硝化菌特性及应用:反硝化菌能够将污水中的硝酸盐还原为氮气,适合于氮的彻底去除。
常见的反硝化菌有Pseudomonas和Thiobacillus等。
在污水处理中,反硝化菌常用于厌氧区域,通过与硝化菌共同作用,实现氮的去除。
3. 厌氧菌特性及应用:厌氧菌能够在无氧条件下降解有机物,产生沼气和沉淀物。
常见的厌氧菌有甲烷菌Methanobacterium和酸化菌Acidobacterium等。
在高浓度有机物的污水处理中,厌氧菌常用于厌氧消化池或者厌氧反应器中,用于降解有机物。
4. 厌氧颗粒污泥菌种特性及应用:厌氧颗粒污泥菌种是一种特殊的微生物群落,具有良好的沉降性和高效的去除能力。
常见的厌氧颗粒污泥菌种有聚磷菌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s)和聚羟基磷酸盐积累菌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s)等。
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及指示
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及指示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污水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任务。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和转化,降解污染物,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及其指示作用。
1. 好氧微生物好氧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和真菌,它们需要氧气进行生长和活动。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好氧微生物主要负责有机物的降解。
1.1 硝化细菌硝化细菌能够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是污水处理中重要的指标,可以反映出处理效果。
1.2 厌氧消化微生物厌氧消化微生物是指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生长和繁殖的微生物,主要包括厌氧细菌和甲烷菌。
它们能够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产生甲烷气体和其他有机物。
2. 厌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主要包括厌氧细菌和厌氧真菌,它们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进行生长和代谢。
2.1 厌氧消化细菌厌氧消化细菌能够分解有机物,产生甲烷气体和二氧化碳。
甲烷气体是厌氧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处理效果。
3. 反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能够利用废水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将有机物中的氧气还原为氮气。
反硝化过程是处理废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重要方式。
在处理过程中,反硝化细菌的存在和活动状态可以通过测量氮气的释放量来评估。
4.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有不同的能力和特点。
通过测量污水中微生物的存在和活动状态,我们可以了解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和效果,从而优化处理策略,提高处理效率。
以上是污水处理中常见微生物及其指示作用的介绍。
希望对您理解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重要性有所帮助。
几种有益微生物及其对水质的改良作用
几种有益微生物及其对水质的改良作用微生物是一类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生物,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水体中,微生物起着维持生态平衡和水质净化的关键作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有益微生物及其对水质的改良作用。
1.好氧微生物:好氧微生物包括一系列的细菌和真菌,它们需要氧气进行生长和代谢。
好氧微生物在水体中可以分解有机物质,如腐植酸、植物残渣等,将其转化为无机化合物和可溶性物质。
这一过程被称为有机物质的矿化,有助于减少水体中有机负荷,改善水体的清澈度和透明度。
2.厌氧微生物:与好氧微生物相反,厌氧微生物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进行生长和代谢。
其中一类重要的厌氧微生物为甲烷菌,它们能够将有机物质分解产生甲烷气体。
这种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将有机废水中的污染物质降解为无机物和甲烷气体。
3.硝化细菌:硝化细菌是一类能够氧化氨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细菌。
它们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
硝化细菌通过将氨氧化为亚硝酸盐,进而氧化成硝酸盐,使得水体中的氮污染物得到转化和去除。
硝酸盐是一种对水体有害的污染物,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生生物死亡。
硝化细菌的存在和活跃有助于减少硝酸盐的浓度,改善水体的水质。
4.反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是一类能够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的微生物。
水体中的硝酸盐是一种对水质有害的污染物,而反硝化细菌能够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从而减少水体中的硝酸盐浓度,并返还氮气到大气中。
这一过程被称为反硝化作用,有助于改善水体的水质。
5.转化微生物:在水体中,一些微生物能够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从而降低水质的污染程度。
例如,一些细菌能够将重金属离子还原为难溶性沉淀物质,使其从水中沉淀下来,从而降低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
综上所述,水质改良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微生物的参与。
好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转化微生物等对水质的改良作用是多样而重要的。
通过这些微生物的活动,有机物质得到分解、氮污染物得到转化和还原,毒性物质得到降解和沉淀,从而改善和维护水体的生态平衡和水质净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科:
三大净化水质微生物
导读:
当今生物包中的微生物有以下三大类:
土著微生物、外来微生物、基因微生物。
它们的作用非常强大,有去碳去氮、杀灭病毒、降解鱼药的毒性、絮凝作用、返硝化作用和彻底净化作用。
水族馆、养鱼厂、育苗厂等人造水体的封闭循环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与设备是作为净水微生物的“生物包”。
当今生物包中的微生物有以下三大类:
1:土著微生物
是在当时当地水源水域中土生土长的微生物,在水中或固着在生物包的填料上形成生物膜,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
传统的生物包不是利用人工培育的微生物,而是对自然生长的微生物群体加以驯化、自然选择繁殖利用。
这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相应的分解污染物的酶体系。
土著微生物,如活性污泥,最大的问题是只降解碳系污染物有效,而对氮系污染物的作用不大。
光合细菌也是水中土著菌,它能降解BOD的含碳废水,去除率98%,但对总氮的去除率仅为
66.7%,比活性污泥略好,但不能解除人造水体的氮系污染物。
2:外来微生物
在自然界中,能有效降解水体中碳、氮、磷、硫系污染物的高效菌株生长在土壤中,因为那里有它们所需要的氮、磷、钾及其他必需的营养元素。
而自然界的海、淡水原来未受污染,缺乏这些营养元素,就很少有这些细菌生长,对水体来说,它们都是外来菌,如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大多是好氧和兼性厌氧菌。
从自然界严格分离筛选出的多种高效广普微生物,再经过互补、共生机制培育,是净水功能倍增。
把它接种到生物包上,由于微生物之间的共生、竞争、排斥、偏害、拮抗,会受到土著微生物的攻击,因此需要用大量的外来菌才能形成优。
一般水体(湖水)每毫升有细菌1000个到100万个,外来菌就应有10亿到1000亿个,过几天就加一次营养液,并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搅拌水体,才能形成优势种群。
也可采取先将原来土著微生物全部杀灭,3天后再加接外来有益菌群。
这类微生物已广泛运用于水族馆、工业化育苗厂、豪华型水族馆。
水族馆、养鱼厂等人造水体可以做到无土著菌,而把外来有意净水菌培养成那里的土著菌。
一旦它们成为人造水体的当家菌和物质循环的主要微生物,就能使人造水体维持生态平衡,养鱼就可以终年不换水,不用药。
净水外来菌主要是芽孢杆菌。
它是土壤中的优势种群。
它耐热、耐寒、耐压,可以在干燥状态下长期保存,在好氧厌氧条件下均能生存。
它们中除个别菌种为病原菌外,绝大部分都是对动植物无害的腐生菌。
它们具有很强的分解碳系、磷系、硫系污染物,分解蛋白质和复杂多糖的能力,对水溶性有机物分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它的特性与功能优于光合细菌而成为光合细菌的替代产品。
国外许多生物工程企业将它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引入水体中,成为目前国际净水界的新宠。
我国有益菌的研制、生产刚刚起步,存在问题主要是加工处理后稳定性差,细菌易失活,功效降低。
3:基因工程菌
研究表明,从环境中分离筛选的菌种,其降解污染物的酶活性有限,要高效、快速超常发挥,就得用现代基因工程来改造微生物,形成基因工程菌,又称工程微生物。
运用生物工程技术,采用细胞融合、基因重组技术等遗传工程手段,可以将某种降解污染能力强的微生物的降解基因,转入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好的受体微生物中,构建出高效的具有广谱降解能力的基因工程菌。
净水微生物主要有以下功能和特点:
1:去碳去氮
如芽孢杆菌、碱杆菌属、假单胞菌、黄杆菌等复合菌有去除水中的碳、氮、磷系化合物的能力,并有转化硫、铁、汞、砷等有害物质的功能。
2:杀灭病毒
如枯草杆菌、绿脓杆菌具有分解病毒外壳酶的功能而杀灭病毒。
3:降解鱼药的毒性
如假单胞菌、节杆菌、放线菌、真菌有降解转化残留化学鱼药的功能。
4:絮凝作用
如芽孢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黄杆杆菌等有生物絮凝作用,可以将水体中的有机碎屑结合成絮状体,使重金属离子沉淀,很容易被过滤器截流而移出系统外,使水体清澈。
5:反硝化作用
如芽孢杆菌、短杆菌、假单胞菌都是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以分子氧作最终电子载体,在供氧不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可以利用硝酸盐为最终电子载体,起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移出系统外,提高PH值。
6:彻底净化
这种复合菌能利用水中浓度极低的营养物质,在水中硝酸盐、葡萄糖仅为1-10毫克/升时,这些水生细菌仍能利用和耗尽它,把氮和氨的浓度降至为0。